阅读课堂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8-31 16:47:12

阅读课堂教学

阅读课堂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新形势;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在初中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阅读能力,就要对初中英语阅读课程进行结构优化,全面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初中英语阅读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应立足学生真实的英语水平,考虑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性。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感知、体验、实践的方式,积极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知识,成为英语教学的主体,发挥主动学习的优势,让更多的学生畅游在英语知识的海洋里,为今后英语学习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一、新形势下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概述

(一)理论内涵。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以任务型为主,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感知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扎实掌握语言,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感知英语的魅力。初中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主要是实现课程内容和教学任务的融合,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实现高质量的教学,进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激发教师的教研能力。任务型学习是将传统的教材内容学习变成具体的教学任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更能激发自身求知欲,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1]。(二)设计原则。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要严格按照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设计。首先,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设计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任务教学优势,在设计阅读教学任务时,最大范围内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注重知识的结构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设计阅读任务时要考虑任务和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课堂上要以任务型教学要求为基础指导原则,把这节课的任务划分为若干课堂小任务,让学生逐一完成,由易到难,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新形势下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现阶段,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对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较为落后,没有意识到阅读教学对学生英语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在教学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充分发挥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就也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更不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二)阅读时间少。一般情况下,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留给学生的阅读时间不足,通常是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使用这种方式,看似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实并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只是走过场。很少有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在阅读上,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此外,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将过多的时间投入语言点的讲解上,却忽视了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由于认知上存在差距,初中英语教学过度重视语法、习题,从而不能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2]。(三)阅读深度不够。目前,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现多元化教学,教师应提高英语阅读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然而,在实际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阅读内容局限在教材或试卷上,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不了学生的主动性。再加上阅读材料十分有限,阅读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新形势下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提升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阅读任务。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整合课程内容,探索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并以此为基础,精心设计学生的阅读任务,实现内容的优化重组,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整合课外阅读文本,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外互动的有机融合;也可打造专题式的阅读模式,将每个专题融入相应的课堂教学,更好地设计课内教学任务,无形之中打破课内和课外阅读内容的限制,还要精心设计阅读任务,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二)挖掘阅读内容。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将自身的注意力放在知识的讲解上,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本节课的阅读目标、阅读文本划分为不同的流程,这样能够帮助每位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阅读任务。教师应该以引导者的身份全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将一定的阅读技巧传授给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采取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初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巧妙设置课堂导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阅读任务,或创设不同的小任务,让学生对英语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求知欲,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拓展课堂时空。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在最大范围内拓展阅读课程。对于学生来说,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渗透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教师必须设置课堂任务,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基础内容;另一方面,在进行英语课堂创设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课外阅读拓展。在阅读拓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样化的方式,如让学生写作、演讲、翻译等,全面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的学生仍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进行课外阅读拓展时,要考虑到任务的难易,避免过难,打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还要做一定的科学指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更要充分考虑教学、教师、学生三方面的内在关系,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化、教师的专业化、学生的需求化。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现行英语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做好全面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同时,考虑英语涉及的母语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要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化初中英语教学改革,以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为主,积极拓展课堂阅读时空,充分挖掘阅读内容,明确阅读任务,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张卓.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08):111.

阅读课堂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主动探究;课堂阅读;教学特征

1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选定的原则性

1.1符合性原则

国家出版的权威大英阅读教材是首选。几种权威版本的阅读教材是依据大纲指导编写而成,有先进的阅读理论和教学理论支撑,有系统的语言基础框架,有广泛的材料来源,且材料难易程度选择经过科学的论证,体裁丰富,题材也照顾到多样化。阅读内容、呈现方式考虑了课堂、课外配合使用,适度向课外延伸,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原则。

1.2目的性原则

AlanCunningsworth(2002)提出,阅读课教材通常会有以下目的:发展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呈现语法项目;扩大词汇量;提供写作模式;提供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提高口语水平。蔡基刚(2004)在《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史上的两个新的突破》中提到:与1985年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1999年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相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在内容方面有两个新突破,即:(1)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2)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他同时提出,在培养目标中把第二位的听说挪到第一位,或与读并列是合理的。由此推论,现行的课堂阅读教学的目的应该在继续巩固基础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满足阅读促进听说的需要,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3针对性原则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阅读教材要有针对性,需要对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二次开发:(1)考虑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2)考虑语篇的长度;(3)语篇材料的真实性;(4)考虑语法及语篇中句子结构的复杂程度,词汇涉及的范围;(5)考虑学生个性化的需要,思考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语篇涉及的图式相关度;(6)考虑材料是否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兴趣。

1.4探究性原则

大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是以大纲为指导,为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的教学形式,它不同于教授文学作品,学生要完成的篇章并不都具备文学作品的特点,这不意味阅读材料不考虑学生的需求、探究兴趣。也不意味大学英语的阅读课就失去了自主探究的成分。与学生的认知冲突相一致的情景时,也会诱发学生研读的动机或兴趣,激励学生进行课堂阅读探究。课堂探究的过程包含琢磨课文、推敲语言的自能读书的过程,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是群体合作互动的过程。

2文化语境特征

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探究离不开语篇的文化语境,特定的语篇类型是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中长期积淀的结果,因而总是与一定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的。Malinowski认为:文化语境指“作为语言基本渊源的文化现实和人们的生活与习惯”。Halliday和Hansan(1985)发展了他的定义,认为:文化语境指赋予篇章价值并限制其解释的习惯和观念等。胡壮麟(1994)又根据Halliday的定义,把文化语境总结为,即说话人或作者所在的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哈孟德(Harmmondetal.,1992:2)认为,文化语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生活在同一文化中的任何群体的态度、价值观和共有的经历;(2)在文化中形成的对行为方式的期待;(3)在文化中形成的做事或达到共同目标的方式。

对我国的大学生而言,文化语境也指背景、知识,即读者理解某一个语篇所必须具备的该语篇所涉及的态度、价值观和共有的经历、对行为方式的期待、做事或达到共同目标的方式等外部世界知识。背景知识是英语文化的部分,对操母语的人来说,阅读那些源于相同文化背景的著作要相对容易一些。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语篇的理解中会存在文化语境空白,要想深刻理解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语篇,就得具有相关国家的文化语境图式,使语篇与学生的相关文化背景图式相吻合。

教师在备课时注意以下几点:精心准备教材,吃透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文化语境空白,精选材料,或给学生提供具体的线索,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渠道了解要处理语篇的文化语境知识,在自主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解决自己遇到的不熟悉的有关语篇涉及的社会机构和思想意识方面的背景知识和其中的文化内涵,此时需要教师充当建立新文化语境的工具。教师需不断的了解和研究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会遇到什么问题,帮助学生顺利的理解所呈现的材料。

3阶段性特征

大学英语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也要以大纲为指导,按照阶段性的目标,分阶段、系统性地进行,语言并非是杂乱无章的词句,而是一些意义相关的句子为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并通过一定的连接手段而实现的有机结合,是以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其中各个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衔接的,在语义上是连贯的。

《实用英语》一到四册,每册8个单元,第一册主题涉及“大学体验”、“摇滚乐”、“国际贸易”、“西方一般礼仪”、“社区服务”、“人口流动”、“工作”、“体育”、“人生经历”等,题材涉及面广,主题鲜明,学生熟悉主题方面的内容,体裁多为记叙文和介绍型的说明文,篇幅在600-900词之间,并逐渐过渡,学生熟悉此类语篇的连贯和衔接手段,符合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语言知识基础和语篇的相关背景知识等需求。随着学习的进步,各种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增强,第三册主题逐渐涉及“情感经历”、“污染”、“核能”、“人口危机”、“学费”、“科学与真理”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主题范围加深,文章体裁多为议论文或夹叙夹议文,篇幅增长,长句、难句增多。

英语语篇常见的结构模式有三种:(1)问题——解决模式。在这种语篇中,作者常按照“矛盾——激化(或发展)——解决”、“问题——分析-对策(或结论)”、“现象——后果——建议”等模式来谋篇布局。(2)一般——特殊模式。在这种语篇中,作者常按照“现象——分析——结论”、“理论——定义——例证”等模式来谋篇布局。(3)类比——对比模式。在这种语篇中,作者常按照“事物——优缺点——结论”、“现象——他人观点——作者观点”等模式来谋篇布局。英语语篇的体裁一般包含叙事文(narration)、描写文(description)、议论文(argumentation)、说明文(exposition)。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语篇的常见结构模式,针对不同体裁精讲特点,分阶段的进行训练,充分利用现在的立体教材的特点,鼓励学生参与自主选材,启发学生自主找出不同语篇的组织特点,积极参与阅读探究,在阅读中主动地进行预测——推理——验证地循环反复,直到完成语篇的探究性意义建构。

4疏通语言障碍

大学生阅读中缺乏对生词、词组、短语、习语的意义结合不同的语境进行理解的方法,对不同语篇的的语法特点缺乏了解,都会不同程度的成为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的障碍,影响语篇的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疏通学生在课堂阅读探究中的障碍,了解不同篇章中的衔接和连贯时手段有助于自主探究的顺利进行,并在探究中逐渐获得满足感。

参考文献

阅读课堂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传统阅读教学模式;阅读策略

1阅读的定义和本质

国际语言教育学家NeilAnderson认为阅读对第二外语学习者来说,是他们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国内现代阅读理论专著也指出阅读是一种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并且能够适当地诠释信息的能力。阅读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问题辨认能力、过去的阅读经验以及已获得的各种技能”。因此,阅读活动的过程既包括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对语言和文字的使用,也包括他们对背景知识和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处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一直以来在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地位十分重要。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弊端与不足,阅读教学的效果不如人意。

2当前国内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不足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导致当前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与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2.1教学课时与教材内容不足。在教学课时方面,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并没有真正的阅读课,大学英语课都是以类似w.esteachers.com第4期(总第076期)2017年4月于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课的教学形式来进行。而其中涉及阅读的课时数严重不足,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材都是以单元的形式把每一章节分成听、说、读、写四个模块来进行。按每两周完成一个单元来计算,阅读课只占了两个课时,而在这仅有的两个课时的阅读教学里,教师要完成词汇、长难句、句型结构以及语篇分析,阅读技能训练严重不足。这也导致阅读教学所取得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教材内容方面,笔者以国内大学比较常用的创新大学英语第一册为例,新版教材以听力、阅读、口语、写作四个板块编排。可以说这是国内英语教材的标准模式,听说读写译都有兼顾,阅读只占了其中不到一半的比例。其中阅读部分以两篇精读课文为主,在旧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篇精读,但却删掉了两篇泛读文章。每篇文章之后都安排了相应的阅读理解、词汇、句型结构和翻译练习。这样的编排有其合理之处,但同时也显示出阅读内容的不足,学生只重精读而轻泛读,阅读量的严重缺乏不仅对阅读教学本身有影响,甚至在总体上也会对英语教学这门学科产生不良影响。2.2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陈旧。词汇练习、长难句理解、句型分析这些教学方式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往往被老师当作重点。老师在讲解一篇阅读材料时,通常会把一篇文章分割为若干个单词或语句进行重点讲解,这似乎已经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的,阅读教学更像是在进行语法讲解或词汇演练。根据现代阅读教学理论对“阅读理解”的定义及分类,理解可分为字面理解LiteralComprehension、推断性理解InferentialComprehension、批判性理解CriticalComprehension和欣赏性理解AppreciativeComprehen-sion。其中推断性理解、批判性理解和欣赏性理解都对阅读者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在充分理解语句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即阅读者能够利用自身的经验、直觉或推断理解作者观点,能够把语篇信息与自己的知识及价值观进行比较并能从阅读中得到情感反应或满足。而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分强调字面理解,即语句和词汇的理解,却忽视了其他的三种理解形式。文章的写作背景、语境、段落的衔接、逻辑关系、结构、作者的写作风格等要素都被割断。这就导致了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即错误的教学示范学生也十分乐于接受,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会单纯突出对语言细节、语句和语法的了解,却不愿对文章进行思考,不能进行正确的理解、分析、归纳和鉴赏文章。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模式将会对学生的阅读水平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无法真正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2.3学生缺乏基本的阅读能力和技能训练。上文提到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重视对词汇和句型进行分析,笔者并非反对句型和词汇讲解,并非认为精读不重要,实际上句型分析、语法点讲解和长难句理解是相当有必要的,只是这样的教学不能完全等同于阅读教学。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如果没有基本的句型分析能力是很难读懂文章的。而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即使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强调语句分析与词汇运用,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并非十分突出。以英语四级阅读的第一大题为例,该考题是考查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而词汇的运用能力又是建立在对常用句型的分析上,是一个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十个空格处的词汇选择,备选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就要求学生能够首先分析句型,通过句型分析发现空格处的单词所应有的词性,再根据词意选出单词,最后根据语法知识判断出所选单词的正确形式。这是一个对阅读、词汇、句型和语法的综合性考查。又如2010年12月的一道考题:Anyresearchthatsuggeststhat___toperformcertainbehaviorsarebasedinbiologyiscontroversial.学生需要通过上下文先后辨别出句中的目标词是在定语中的包含的宾语从句中充当主语,并且通过分析得出are是谓语部分,因此空格中需要名词的复数形式,最终通过比较确定答案为abili-ties,而从学生那里得到的答案却大多数都是其他词性的单词,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动词appeal,选择的理由是可以和之后的to搭配,完全没有对句型、句意加以考虑。这个例子也证明学生实际上是缺乏对常用句型和句型分析的了解。阅读技能的练习是建立在有足够的阅读能力上,即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句分析能力之上。通过实际教学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并不具备相应的阅读技能,如如何通过语境猜测词意,如何辨别主题思想和支持性细节,如何分辨语句或段落间的关系,推理作者的态度等等,阅读并不是单纯地理解句子和词汇,而是要深入字里行间体会隐含之意,这正是英语中一句习语readbetweenthelines所表达的意思。不能深入地理解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阅读永远都只能停留在最初级的阶段,阅读能力就得不到提升。

3改进阅读课教学的可行性措施

英语阅读在大学各类考试包括四六级英语考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作为一门非专业课,大学英语一直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课时有限、学生精力有限等都表明专门针对阅读的教学内容的大变革是不切实际的,然而,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能动性,有针对性地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改进。3.1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补充教材与教学内容的不足。随着网络在国内的发展与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并非只利用计算机或PPT课件教学,而是借助互联网资源共享的优势,针对阅读课时与阅读资源不足的情况,运用大量的网络资源进行补充。比如要讲解四六级阅读理解,就可以从网上下载大量的四六级阅读的模拟题或历年的考试真题,当然教师也要核对题目的真实度,再将阅读材料发给学生,作为阅读教学的补充资料进行讲解。要布置阅读作业,可以利用网上的电子书资源让学生课后进行阅读。3.2改变重精读轻泛读的教学模式。教师要避免出现课文讲解演变为词汇语法知识讲解的倾向,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步骤。比如可以设计一些阅读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是文章的背景知识、作者的介绍,或该作者的其他的作品,让学生课前完成,通过这些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针对文章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具有启发性,有思考价值,能够让学生从深层次去理解文章的特点。关于词汇和语言点的理解,这是阅读中不可避免的,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能完全回避这一步骤。这一过程实际上可以通过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引导或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给予帮助或点拨,由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教师主动引导,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3.3注重阅读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补充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是培养阅读技能的前提。前文已经提到,阅读理解的一些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培养学生通过语境猜测词意,辨别主题思想和支持性细节,分辨语句或段落间的关系,推理作者的态度等能力。教师需从大量的资源当中有目的地选出一部分来作为教学内容,可以采用练习的形式,课堂上或课后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课堂上再由教师进行总结与归纳。

4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较复杂的,既有教师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善于发现,善于分析阅读教学的不足,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大胆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真正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首位。

作者:帅月 单位: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Neil,J.Anderson.第二语言阅读探索:问题与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阅读课堂教学范文篇4

这种课堂结构的基本特点是:(1)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多动脑想。多动手查,多动口说(问),主动观察、思维、分析、表达,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学实践的机会。(2)改变“满堂灌”或“一问一答”的师生接受关系为帮学关系,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多向信息交流。(3)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较多的探索性作业是放在讨论前的主动揣摩,即发现、分析、解答等。课后作业量相对减少,只根据课堂讨论自我作些补充、修正或适量的读写作业,改变被动等待老师留下大量作业的状况。

八个字的课堂结构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更是教学思想的转变。基中“揣摩”、“讨论”是指学生的学习实践,“引导”、“点拨”是教师在其中起的主导作用。在这个基本课堂结构上,教师备课时,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将揣摩和讨论的时间作适当的分配。

揣摩

学生基本扫除课文的阅读障碍之后,紧接着就是揣摩课文内容,为下一步组织讨论、深入理解做好准备。揣摩是这种课堂结构的基点。叶圣陶先生说,一篇好作品“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读过一遍再读第二遍第三遍,自己提出些问题来自己解答,是有效办法之一。这儿说的有效,就是增进理解的意思。”(叶圣陶《揣摩》)所以,我着力培养学生自学揣摩,自己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起点。

揣摩自学有方法规律,必须从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两方面进行;必须遵循一个中心或一条主线,使揣摩有方向,有重点。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步教给揣摩的方法。如低中年级主要先教给从词句中发现、提出疑难问题和边读边想的学习方法;高年级进一步教给确定文章主线或中心和遵循主线或中心揣摩、品赏文章的方法。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围绕总结句“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揣摩全篇文章;《一分试验田》一文,引导学生能从彭总的言和行为线索对应揣摩、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如他的行动“亲自丈量一分地”对应“既然是试验,就得讲个科学,一分地容易计算产量”的语言,领会彭总严格的科学态度。

讨论

讨论是在学生各自揣摩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使揣摩自学得到深化。学生揣摩自学的水平有高有低,理解不理解,领会对不对,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或不同见解在学生中或师生间讨论解决。讨论形式可以在教师的主导下,以二人、四人为小组或全班师生一起讨论,也可以先小组讨论,后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流。形成课堂教学的主体结构,多维的信息交流。

“讨论”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抓重点问题、重点段落讨论。如《》一文,学生围绕重点段中的“顽强”一词展开讨论,联系“持续”、“挪动”、“……望着……望着……望着……望着”等词句,领会的顽强战斗精神。

讨论中,我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如《将相和》一课,学生提出: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真的要撞吗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甚至争论,以求得更深理解。

“揣摩”、“讨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点拨”则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

引导

前面讲的学生揣摩自学,必须有教师的引导帮助,要把引导揣摩纳入授课计划。教师引导是否得当,将决定揣摩、讨论的质量高低。我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能力进行揣摩,最大限度地达到自悟自得。教师最重要的是把学生、教师和作者的思路统一在一起。

指导学生自己揣摩,初期难度较大。如引导学生找出要揣摩的主线、突破口,使学生沿着主方向揣摩,是学生的难点。我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创设“最近发展区”。开始时,我作示范、具体指导,鼓励学生自学的信心。当学生能够自我生疑解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表明揣摩自学已有一定的深度。

点拨

阅读课堂教学范文篇5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师认知;阅读课;教学目标

一、研究背景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教学结果”(田慧生,李如密,1996:68)。不同于宏观层面的教育目的、课程目标等,它体现的是学生在一次具体的教学活动(如一节课)结束后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等。国内的多篇英语教育文献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制定与实施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在表述上“目标描述笼统、模糊”,“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混淆”(陈芳,2006);“教学目标重点不突出”(严洁蓉,2013);在认知上,将三维课程目标误解为教学目标,从而导致“课程实施出现注重教学形式的异化现象”,并“导致课堂教学低效”(陈志刚,2012)。但极少有文献从英语教师认知的角度探讨其对教学目标的影响。近三十年来,关于语言教师认知的文献逐渐增多,但从英语教师认知的角度对教学的具体方面(如阅读教学)的研究仍然不足。因此,本研究试图调查英语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知及其所制定的每堂阅读课的教学目标的特点,并探究教师的认知如何影响这些阅读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二、研究框架及方法

本研究的关注点在于1.英语教师的阅读课堂目标有何特征;2.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知情况;3.他们的对阅读教学的认知如何影响其对阅读教学目标的知道那个和实施。根据Meijeretal.(1999),朱晓燕(2004)和徐泉(2012)等研究中的有关外语教师认知的框架,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2003)中对高中阅读目标的要求,本研究建立了如下有关英语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知概念框架:本研究方法为质的研究,采用两个案例,通过目的抽样,以广州市两所不同高中的英语教师Anna(17年教龄)和Bella(19年教龄)为研究对象。两位教师在研究期间都教高三,Anna教两个理科班,Bella教一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选择经验型教师的原因是,由于多年教龄,她们对教学方面的认知趋于稳定,并有助于本研究采集到更加丰富的信息。有关两位教师的数据都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收集,包括共6节阅读课堂观察和4次的半结构访谈。

三、结果与讨论

依据上述概念框架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有以下发现:1.两位教师对阅读课堂目标的认知两位教师对《课标》都有所了解。Anna可以说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涵盖的五个维度,也清楚语言技能中对高中生阅读能力的要求。Bella记得的是旧版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她看来:“真正到了老师这里啊,我觉得是,还是比较,比较抽象的。没有人真正去关注这种你说的五维。”尽管两位教师对《课标》的了解程度不同,但在她们的课堂中,都只是涉及到五维目标中的若干维度,而非面面俱到,如下表所示:也就是说,两位教师的阅读目标各有侧重,在本研究所观察到Anna的课堂中,她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学生获取篇章大意的技能,并能快速准确地找到阅读理解题目的答案。在第一节课中,Anna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篇章结构和大意方面能够有所突破”。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她所定义的学生对“篇章大意”的理解包括“作者意图、主旨大意、段落大意、推理判断”等,因为“不管是推理判断还是作者意图,还是主旨大意,段落大意,都是与他对文章的篇章结构和段落大意理解有关的,而且都要学生能够站出来看这篇文章。”在第二节课中,她的教学目标是“要学生明白各种题型的考察,他自己的一个问题,以及这种题型自己的解题策略”。她所指的各种题型也有她独特的划分:篇章结构及主旨大意题、词汇题和细节题。从Anna的课堂和她自己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在本研究进行阶段,她很强调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在Bella的两节课中,她明确地向学生表达:“这节课最后的目标,我们将学习一些表达个人情感的词汇”,“在接下来的30分钟,我们将学习怎样猜词”。这两个目标分别属于拓展词汇方面的语言知识目标和猜词的语言技能目标。同时,在访谈中,Bella想到在第一节课中其实也有情感目标,因为恰好这个单元的话题是“PersonalEmotions”,所以能够自然地引出情感目标:“其实这堂课我还希望培养学生的一个目标是什么呢,任何时候都要有,能够阳光……我经常会教他们这样子”。两位教师的教学重点在知识、技能、策略等方面,原因可能是这些方面对于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有直接的影响。正如Anna说:“现在高三,大家就觉得很想提高他们这道题的得分率,只要得分的话,阅读还是有对能力的要求。那么这种什么能力呢?我觉得阅读理解,在我的理解就是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虽然她们都提到自己有时在课堂上会生成情感目标,但是这些情感目标不是重点,也并不是在课前就设定的,而是阅读过程中的副产品。Bella对于自己课堂上的情感目标解释道:“备课时不可能想到这么细,就是到了课堂上临时就是这样想出来,或者看了某个句子有感而发了。”同时,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与她们的学期目标一致。前面提到,Anna的课堂注重掌握篇章大意的阅读技能和策略,而她在两次访谈中都提到,在本研究进行前后的两个月中,她就一直在训练学生,目标就是让学生重视对篇章大意的理解,因为她的学生之前更多地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把握不准文章和段落的大意。Bella的课堂侧重点在语言知识,她在那一个学期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各个话题单元的词汇、学句子翻译。至于做题的速度和技巧,她计划放在下一个学期。由此可见两位教师对各阶段的教学任务都有清晰的规划,并落实到每节课上。由此可见,在制定和实施课堂教学目标时,两位教师对《课标》的认知起到了总体的引领作用,但她们不会将自己的课堂与《课标》一一对应,而是根据实际有所取舍。两位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都体现了课堂目标对教学的导向作用。Anna在本研究阶段的阅读教学活动主要是讲评学生前一天做的试卷,但她并不是按照题号顺序一题题讲下去,因为她觉得这样既沉闷又缺乏目标性,针对性不强。她的做法是先和学生一起分析完四篇阅读文本的主要大意,然后挑出四篇文章下所有与她所定义的“篇章大意”相关的题目,逐一仔细讲评。剩余的小部分时间用来讲另外两类——细节类题和词汇类题。虽然没有明说,但学生也会知道课堂的重点。而这种做法也已初见效果,到本研究进行时,学生已经经过两三个月的训练,以前在篇章大意题上错误率很高,而现在学生的做题思路已经发生变化,不再只看文章细节,而是能够跳出来看整篇文章,题目的错误率也减少了。Bella也明确表示:“一定要告诉学生目标,你这堂课要搞什么……不管你讲什么,你一堂课,你老师的,老师目标要非常清晰……否则学生也感受不到。但是我整堂课都是在这个环境下,都是在我这个目标统领之下。”她在课上的不同节点都曾告知学生,下一环节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课堂目标,并在课堂教学前明确告诉学生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但在研究观察的课堂上,两位教师都没有利用课堂目标的检测功能,学生实际上对目标的达成情况便无从得知。尽管Bella说,通常她在一节课的最后作总结,问学生对这节课学的内容懂了没有,但这是比较简略的检测形式,而且研究观察的课堂实际是,刚讲完就下课了,Bella从不愿意拖堂,因而也没有时间去检测。2.两位教师对阅读文本的认知在所观察的课堂中,两位教师关注文本的不同层面。在分析阅读文本时,Anna更多注意它的文体和篇章结构布局,她认为,学生对文体的知识能帮助他们形成对一篇文章结构的预期,从而为掌握文章大意提供便利。因此,在每节课前,她都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篇文章的体裁。而Bella则更多地关注词汇、句子层面。在分析文章时遇到学生可能不懂的单词,她会挑出来给学生解释。两位教师对学生应该如何理解文章也有不同的看法。Anna知道她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习惯,有些是自下而上的模式,有些是自上而下的模式,但在课堂上为了引导学生了解篇章大意,她总是带着学生读首尾段和各段的主题句。在课上讲到的一道主旨大意题错误率较高,她将其归因于学生对文章背景知识的缺乏。这些体现了在获得文章大意方面,Anna鼓励学生采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Bella则体现了她指导学生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因为在访谈中她多次提到,词汇是学生理解文章的基础,在她的阅读课上,很多时间被用来讲解单词和句子。3.两位教师对学生阅读学习的认知两位教师都清楚自己学生在阅读上的困难。Anna知道她的学生在阅读时习惯于注意细节信息,而不会将文章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只重树木,不见森林”,这给他们理解文章结构和大意造成了困难。因此,她的课堂目标就特别设定在提高学生获取文章大意的能力上,并且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用在了讨论各篇文章的主旨大意上。Bella知道她的学生困难在于理解长难句和词汇量缺乏,所以她的课堂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并复习词汇、句子结构。她也预料到学生在猜生词意义方面不熟练,因此她花了一节课的时间训练学生这项技能。两位教师都在设定课堂目标和实施课堂活动时考虑到学生不同的阅读水平。Anna在提问时会让阅读能力较低的学生回答关于文章细节的问题,水平较高的同学则回答关于文章大意的问题。Bella对所教的文理两个班的目标设定有所不同,同类型的教学环节,两个班的学生活动也有所区别,因为她的文科班学生的阅读水平普遍高于理科班。由此看出,这两位教师对学生阅读学习的认知与她们制定的课堂目标有着紧密的联系,FarrellandBennis(2013)也印证了这一点,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一位经验型教师多半会根据他对学生学习的认知来做教学决定。4.两位教师对阅读教学方法的认知在本研究所观察的阅读课堂都无法与典型的阅读教学模式相匹配。而在本研究之前,笔者听过两位老师的阅读公开课,她们展示了任务型教学模式,这说明她们对任务型教学该如何组织是有清晰的认知的。本研究观察的是平时的常态课,只有Bella课堂的某些部分类似于PWP模式,Bella完全清楚该如何组织一堂典型的PWP模式的阅读课,也坦言自己平时的的阅读课并不完全是按照这种模式组织的。教师对阅读教学模式的认知与她们实际教学的分歧在前人的研究中也有所体现。教师会在教学中作出妥协,有些因为学生的语言水平低或者学习动力不足(Graden,1996),有些因为学生的偏好或课堂管理问题等(PhippsandBorg,2009),而有些则因为时间紧张(FarrellandBennis,2013)。在本研究中,Bella归因于高考。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都想提高分数,所以Bella采取的“教学模式”是直指高考的。这同样能解释Anna采用的模式,她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阅读课都是讲评考试卷中的阅读文章和题目,她认为学生通过做阅读理解中的选择题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另外,两位教师的阅读课堂活动与课堂目标的贴合程度不同。Anna的课堂上,学生的任务比较单一,大部分时间用于理解篇章结构和文章大意;而Bella的阅读课堂活动更加多样,在培养学生阅读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她也附加了其他(例如说的技能、语法知识等)方面的教学。通过以上对两位教师的课堂和对她们访谈的分析,发现两位老师的阅读课教学目标受其不同方面认知影响的程度不同,其中影响最多的是她们对阅读文本的认知和对学生阅读学习的认知,而她们对阅读课教学目标的认知和对阅读教学方法的认知则有部分影响。

阅读课堂教学范文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优势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涉及的内容丰富,教师为了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这就需要在教学模式的科学化运用方面加强重视,翻转课堂模式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改变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这对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有着积极意义,有助于实现高质量教学目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优势及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优势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比较重要的时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将翻转课堂模式科学应用,改变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能发挥积极优势:1.优化阅读教学流程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以课堂为主,阅读教学按照固有的流程开展,比较僵化,这对激发学生语文阅读知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着很大程度影响。为能从整体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将翻转课堂模式加以科学化应用,能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的流程,促进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高效化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语文阅读的内容,这对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积极意义。2.有助于精练教学课件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将翻转课堂模式加以科学应用,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将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进行精练,从而能有助于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学生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通过精练的课件知识内容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翻转课堂模式应用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需要融入创新的模式,翻转课堂模式是现代化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质量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从以下几点就其应用问题进行阐述:1.应用形式化问题语文阅读教学中将翻转课堂模式加以科学化应用,能从整体上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提升。如果应用的措施没有达到科学化要求,就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从实际阅读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应用的情况能发现,存在着形式化的问题,没有和新课改教学要求以及学生学习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造成了阅读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2.课件制作质量问题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比较重要的就是对课件的科学化制作,要能从整体上提升课件制作的质量,这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效果良好呈现的基础。翻转课堂模式作为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实际课堂中没有真正地转变教学观念以及方式,使得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存在着各种不适应,课件的制作质量没有满足实际语文阅读教学的需要,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翻转课堂模式应用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中为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就需要将翻转课堂模式加以科学化应用,从以下几点应用方面要充分重视:

(一)翻转课堂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阅读知识中主动积极作用发挥,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教师要能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发挥翻转课堂模式积极作用,从整体上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翻转课堂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下,改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对拓展学生语文阅读内容以及改变学生阅读的态度有着积极作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翻转课堂模式来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阅读教学中从句子以及词语着手,从点到面才能有助于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积极性。例如:语文阅读教学中和翻转课堂模式相结合下,为学生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阅读内容,教师可通过翻转课堂模式的课件应用,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课件内容的观看,了解语文阅读知识点以及学习方向,调动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学习的动力。通过从词句着手,让学生能对关键词汇进行了解,通过动态化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词汇内容,促进学生在实际语文阅读知识的学习当中能够有更大的发展进步。学生在直观的图片或视频内容观看下,对阅读学习中的要点知识有着掌握,这对阅读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有着积极意义。

(二)翻转课堂模式促进深化理解

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翻转课堂模式科学应用,优化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实际语文阅读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有更大的发展进步。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比较重要的场所,教师要利用好课堂这一阵地,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对语文阅读知识有更多的认识了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开展中涉及的知识点内容比较丰富,为能调动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学习的能力素养,就需要从教学创新思维的融入加强重视,发挥翻转课堂模式应有的作用,促进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深入理解。例如: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在为学生讲述《山中访友》的阅读内容中,这一借景抒情的文章内容有着深层的内涵,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能停留在阅读的表面,通过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为学生引出问题进行探讨,如文章中所描述的对话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能从文章当中挖掘出更深的价值内涵吗?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对语文阅读知识进行探讨交流,教师可通过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带动学生在课堂中讨论,为学生呈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境,要善于利用新的教学技术,挖掘文章的内涵,促进学生树立生态环保的观念。

(三)合作探究发挥翻转课堂模式作用

语文阅读教学中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能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通过在课堂中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将翻转课堂模式加以科学化应用,这对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有着促进作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科学应用,有助于学生知识内化,通过在课中为学生预留10分钟时间对学生预习状况进行测试,针对学生的通性问题进行答疑交流,围绕阅读重难点合作探究,对学生划分小组,教师对学生合作小组的划分要保持科学,促进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当中发挥主动积极作用,从整体上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质量。例如: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讲述阅读内容《落花生》的时候,通过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课前为学生设计学习的任务,正式上课前对学生这一课程任务完成状况进行了解,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预习当中的通性问题展开探究讨论,通过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为学生提供学习探究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课堂中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才能真正为学生可持续学习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要注重帮助学生了解课程中学习的要点,如对父亲赞美花生的话深刻含义进行理解,通过课件的应用为学生呈现课文相关的片段内容,从这一基础环节得到了强化,能够为学生学习理解能力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四)课后总结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

为能对学生语文阅读知识学习质量提升,教师在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中要在不同的环节抓住应用的要点,课后总结巩固中翻转课堂模式科学应用下能有效调动学生语文阅读知识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水平。课后巩固总结环节对翻转课堂模式的科学应用下,能帮助学生对课堂中学习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在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下能将教学的过程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呈现,从而能有效调动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积极性,在反复观看视频内容下,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学习的质量,帮助学生深化语文阅读知识学习的印象。

三、结语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内容比较多,为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通过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加以科学应用下,能为学生综合学习素养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从整体上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阅读教学新的模式应用下,改变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习的状态,优化了教学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亚亚.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20(7).

[2]邱聿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3).

[3]王阳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1).

[4]王茹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5).

[5]杨美凤.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8(20).

阅读课堂教学范文篇7

一、在合作性阅读教学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阅读的教学与小学生形成自身良好的语文素养有着极大的关系,因而也就更加地受到重视,由于年龄关系,很多小学生的知识层面较浅,因而自身的阅读能力也就显得极为有限,所以,教师就要在实际的阅读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式的阅读。将合作学习的策略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学生能够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更为自主地探索知识。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为例,在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阅读,在他们初步地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就“乌鸦在喝水的时候遇到了怎样的困难”这一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这种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到课文中的内容,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这能够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知识,同时,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探索,这就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自主性,教学活动的质量也就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合作性的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当中得到同学的启发,同时也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独立进行思考与探索知识的空间。合作模式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合作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是他们最好的教师。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主导作用,在实际的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其实不难发现学生一旦产生学习兴趣后,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就会比没有学习兴趣的时候具有更高的激情与热情,因此我们说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最终质量。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穷人》这篇课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桑娜在领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心里是怎样的心情?”等,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为这篇文章进行一个续写。趣味性的课堂,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课堂整体数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通过更具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思维进行有效的引导,有助于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课文进行自主的思维发散。兴趣,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旦能够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好奇心,就能够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有着极大的影响。通过提高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他们收获到新的知识,这也有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合作学习所带来的欢乐。

三、在合作学习中为学生创设

阅读课堂教学范文篇8

摘要:阅读作为学习英语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一直以来在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制约,当前的大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对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改革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改革对策建议

一、引言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拓宽视野、认识客观事物、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也是学习一门外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既是培养其英语自学能力的基础,又是培养其自学能力的手段。因此,大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一直以来在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地位十分重要。然而,由于种种的原因,当前的大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弊端,其教学环节的现状和实际的教学效果均不容乐观。

二、当前的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在大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不少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通常的做法是:针对每一篇的阅读材料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阅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找出问题的答案,接着核对答案。这样的做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其做题的速度。但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模式,片面强调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因素。学生一直在教师的要求下,被动地进行做题练习,使得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师生间较缺乏交流互动,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对英语阅读课逐渐失去兴趣。

2、过分注重对语法知识的讲授,将阅读课变成了精读课

在大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注重对生词意思、句法结构等语法知识的讲解,习惯性地将一篇完整的阅读材料“掘地三尺”地划分成一个个独立的句子,再对这些句子进行单词讲解,语法分析,甚至要求学生对句子进行翻译。阅读教学变成了单纯的语法知识的讲授,将阅读课上成了精读课,甚至是语法课。在教师的这种错误的导向下,不少学生在阅读时,不懂得对文章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理解与归纳,而是专注于对文章中一些复杂句子的分析,甚至是翻译,阅读水平无法得到较大的提高。

3、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忽视对课本阅读资源的利用

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大多教师喜欢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以此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少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而忽视了对课本阅读资源的利用。一些教师打着“介绍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旗号,以课本阅读材料中的某一内容为切入口,将英语阅读课转变成了时事分析课、甚至是影视音乐欣赏课。课堂上,教师带着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粗略简要地分析后,就立即转入所谓的“知识拓展”的教学中,有些学生甚至连阅读材料的内容都没有完全理解。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大学英语阅读课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技能课,其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其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意识到阅读活动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要引导学生根据其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的积累,对阅读材料里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理解和归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要对阅读材料里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理解其所阅读的材料,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阅读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训练并提高其阅读理解的能力。针对当前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进行改革。

1、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学”为重心,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教师则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因此,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改变以往在课堂上由教师包讲到底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进入新单元的学习前,教师可以先提供一定的背景资料给学生,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同时激发其对课文的阅读兴趣。然后再根据每篇课文的长短,规定阅读时间。在阅读前,教师可以先布置给学生几个中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以此训练学生查读(Scanning)的阅读技巧。但要注意,这些中心问题的设计不在于多,而贵在精。问题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要具有启发性,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在学生读完整篇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其对课文的理解提出一些问题,让其他的同学来讨论解答。接着再让学生提出自己还有哪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进行点拨解答。最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或口头复述文中主要情节,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此外,针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语法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指导,让学生自己归纳出课文中重要的语言点及语言模式,并让学生自主进行新旧知识的异同点的比较,由教师讲授语言点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2、注重背景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大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适时而恰到好处地介绍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激发其阅读兴趣。大学英语的阅读材料涵盖了历史、地理、政治、科学以及风俗民情等各方面的知识。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将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向学生做一定的介绍,将会严重影响不少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对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进行介绍,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把握阅读材料,提高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的效率。在对背景知识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选择性、针对性地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3、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仅仅通过课堂上的90分钟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阅读训练。例如,在进入新课文的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去网上搜索相关的英文材料,并将所收集到的英文资料,用自己的语言,写成读书笔记,上交教师批改。教师可从中挑选文章写的比较出色的学生,让其在课堂上以Presentation的形式向其他同学讲述自己的读书笔记的大致内容。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当监督者的角色,为学生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学习模式,并督促学生。这种练习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等基本能力,而且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不良的阅读习惯

不少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的不良的阅读习惯。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不仅降低了学生的阅读速度,而且也影响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常见的不良的阅读习惯有:慢读、声读、指读、心读、回读、译读以及对工具书的过分依赖等等。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意教授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外,还应当对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进行及时纠正。以“译读”为例。不少学生存在着译读的不良的阅读习惯。所谓的“译读”,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对文章进行膛词逐句的翻译,即采用英语→母语→英语的模式,通过将文章译成母语来辅助理解。这种“母语转移现象”使得学生“看的是英语,记的却是相应的汉语”,不利于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提高。针对这种现象,教师除了提醒学生注意外,还可以在课堂上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大量的材料,并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复述,通过大量的快速阅读及口语复述来加强对学生大脑的英语刺激,使学生逐渐克服“译读”这种母语转移现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仅需要学生的多读多练,而且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将“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1]王磊.发掘校园网络资源创新英语泛读教学[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9):72.

阅读课堂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英语阅读;构建主义理论;改革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受到教育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教育理论层出不穷,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如何在构建主义理论视角下完成自我革新受到社会的重点关注。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

1.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其作用与影响,教育教学也无法避免。当前,随着人们教育理念以及教育能力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有效融合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其开创了科学文化教育的新局面,其教学成果受到社会的赞扬。国家教育部不断推进各项教育政策,重点强调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作用与地位。高等教育为我国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专业英语人才,其教学改革创新至关重要。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促使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不断改革,创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英语优质人才。2.“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发展受阻。在当前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仍然作为课堂的主体,受到大学英语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束缚,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单一化、教条化。大学生作为课堂组成的另一部分,其思想是发展的,传统英语教学无法满足其实际学习需求,导致英语课堂缺乏生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在不断消退,旷课、逃课、滥课等现象普遍存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成长力量,其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互联网+”时代下,智能手机、iPad、游戏机等应运而生,枯燥无聊的英语阅读课堂“强迫”学生投入这些新新事物的使用中,学生没有多余的精力完成英语阅读的学习。针对此,大学英语教师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与英语阅读课堂的有效融合,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才能留住学生的“心”。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1.凸显大学生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纵观当前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地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切实有效地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单方面的进行英语知识的单向传递,再加上大学生的独立性比较强,其不接受被动式的英语学习,导致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新课程改革之后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建构主义理论打破了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凸显了大学生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建构主义理论充分调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以及积极性,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促使同学们建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根据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断完善自我,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2.有利于开展互动体验式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英语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深入剖析英语文章的篇章结构,帮助其分析结构的合理性之所在。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交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实现英语教学与学习的双向互动。首先,阅读文章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阅读,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在此时,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可以清晰学生的阅读学习思维。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英语文章的整个谋篇布局时,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再结合自身的英语所学同化必要的知识点。整个的英语阅读学习中,通过交流互助,营造了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提高英语阅读学习效率。3.减轻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量,促使英语阅读教学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以往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英语教师作为教育者,其要做大量的课前教学准备工作,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担任主角,其责任以及工作量巨大。然而,建构主义理论将教师的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英语阅读课堂出现双主体,分担了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其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专业引导,而不是直接灌输。教育角色的转变说是其教学工作的具体内容也得到了有效的调整,减轻了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量。教师不再有教学负担,科学的英语阅读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促使英语阅读教学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基于构建主义理论视角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与实践

1.设定三维教学目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新的教育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作为社会储备人才的培养力量,其要掌握与时展相顺应的教育知识与较强的教育能力。皮亚杰的构建主义理论更加注重学生的认知结构,因此,英语教师在创新英语阅读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设定三维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工作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已有英语知识结构以及英语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日常互动交流,充分掌握班级同学们的英语学习特点以及思维活动特点,倾听其英语阅读学习需求,促使其主动构建,以此制定新的阅读教学计划。英语阅读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学生在接受英语阅读教育之后,要明白文章的主旨大意,能够回答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文章内的相关词汇与句型,结合文章话题展开日常生活讨论;掌握精读以及泛读的英语阅读技巧,培养学生寻找观点以及概括主题的英语阅读把握能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及使用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等。其次,精细化教学目标。教师之前在教学准备工作中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仅是一个大范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英语阅读教学精细化教学目标。在充分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从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英语阅读技巧、具体的阅读内容以及学生实际阅读需求等方面着手,将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最后,教学目标升华。教学目标作为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导向,其最后要实现在英语阅读教学的升华。也就是说大学教学作为高等教育,其在培养专业人才过程中不能仅仅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的传统教学无法有效地实现意义建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情境,帮助其强化英语阅读学习。此外,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通过思考以及阅读获取文本信息的能力,促使其能够独立完整的进行英语阅读。2.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强化英语阅读学习,稳定记忆结构。构建主义理论提出,教育者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有利于受教育者学习的意义构建。“互联网+”时代包含的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可以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帮助。英语教师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学工具作为英语阅读教学辅助,结合学生需求以及实际教学需要,为同学们的阅读学习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自身的英语知识储备以及英语阅读学习兴趣。数字化信息教学为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提供了PPT、投影仪、大屏幕以及相关的音视频资料等,给予学生感观方面的刺激,帮助其强化自身的英语阅读学习。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完成课程导入、课堂教学两个部分的工作,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图片记忆,稳定了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记忆结构,帮助其更加合理地分析英语阅读文本。3.积极引入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加强互动交流,产生思维碰撞。微课以及翻转课堂都是在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涌出的新颖的教学模式。微课以“微小”著称,专业教师结合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一部分进行教学设计以及视频录制,其短小精湛、使用方便、主题鲜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则更加全面,其主要涉及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师生互动探究、课后拓展训练,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改革,可以积极引入微课、发展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模式,以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的自我革新。大学生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教学视频以及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自主下载完成课前自主学习,经过独立思考主动输入知识。课堂教学仍然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课堂中创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机会,有效攻克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不同的英语阅读思维,积极鼓励思维交流,以此促进英语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在课后,教师可以结合英语阅读的特点,为同学们推送符合大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特点的英语背景知识以及相关的练习题,提高其英语素养。4.文本分析、反馈总结、实现意义建构。有效的文本信息可以充分反映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教师要对有问题的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纠正其阅读错误,在主动构建意义中强化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掌握。经过有效的课前预习以及课堂探究,教师在掌握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基本情况之后,要再次带领学生重读阅读篇目,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分析以及感悟阅读文本的具体内涵,潜移默化地将文本信息有效地融入学生的英语认知结构中。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必要的阅读方法,掌握不同类型阅读篇目的阅读技巧,以便学生日后的英语阅读学习,提高英语阅读效率。

综上所述,以“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推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改革,顺应了时展的潮流。新课程改革后,各项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基于构建主义理论视角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满足了新课改的要求,切实有效地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叶玲,章国英,姚艳丹.“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7

[2]张媛.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6

[3]董秋芳.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趋向探讨——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

[4]杨晓娜.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J].文学教育(下),2015

阅读课堂教学范文篇10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其取得的教学成效却远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课堂重心,创造出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展示真实的自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不主动传授知识的条件下,能自主选择学习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一直不能脱离教师所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教学环境中,不能真正在学习上养成自主习惯。反观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精心的课前准备,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对学情的掌握,在课堂上展开丰富的阅读活动,让小学生能够主动去参加阅读活动,在活动中拓展阅读的深度。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翻转教学在课前准备中的应用。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之前,要精心准备好阅读教学资料,结合课本的阅读要求,制作教学课件,课件要做到目标明确,过多的情境会分散小学生的注意力。做完课件后,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阅读思考问题,通过电子的形式发给家长,例如在学到《阅读技巧》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关于文章的小问题:什么是阅读?阅读的方式?阅读的技巧?并通过小视频的方式生动形象的给出解答,方便学生做课前预习,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学生也可结合教师给出的示例,结合课本将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课堂上当教师讲到有疑问的地方时学生可以更集中注意力听讲。在学到《窃读记》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出本次阅读课中的生僻字,让学生提前预习,在课堂上让学生把学到的生僻字都展示出来,通过学生的展示过程,让学生学习到自己不会的生僻字,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前给学生设置疑问:《窃读记》这篇文章中对窃字的理解?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以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通过翻转教学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阅读习惯,提升了阅读水平。(二)翻转教学在课中学习中的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为了充分发挥翻转课堂优势,要在小学阅读课堂充分融入翻转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设施设备等手段播放阅读相关的视频或者动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例如在学到《亡羊补牢》这篇阅读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动画形式的教学视频,用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阅读乐趣,教师可以借机提问:如果不及时修补羊圈会产生什么后果?从视频中得到什么启示?以亡羊补牢为例可以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如果学生不保护好自己的眼睛,那么过后补救还来得及吗?如果我们现在不保护好环境,那么未来我们是否还有能力补救?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体会亡羊补牢的含义。积极的组织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与体会,集百家之长,让学生的情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的发展脉络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通过教学联系实际的手段,强化阅读意识。在学习《想别人没想到的》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人物,将文章的情景移到课堂上,通过学生的现场表演,引出本次教学的重点,这样的翻转教学方式,节省了学生大量的反复阅读时间,突破了教师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模式,让学生从表演中学会总结,来完成教学目标。(三)翻转教学在课后总结交流中的应用。课堂教学完成并不代表整个阅读教学完成,教师还需要实时检验教学成果,这是翻转教学在小学阅读课堂运用的收尾阶段。课后教师根据学生课堂接受的具体程度,布置科学合理的阅读作业。例如,在学习了《伯牙绝弦》这篇阅读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在了解了伯牙与钟子期的友情之后,学生是如何看待友谊?如何珍惜身边的朋友?让学生展开讨论形成讨论报告,在交流中加深阅读理解,将学习带入生活,充分发挥阅读的意义。在学习了《画杨桃》这个阅读之后,教师根据文章的含义扩展其他相似内涵的阅读如《踏花归去马蹄香》,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其他课外读物,列举出其他内容相近的阅读文章。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布置兴趣相关的阅读作业,如学生喜欢鲁迅的文章,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鲁迅先生其他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章,加强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丰富知识储备量。

翻转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广泛应用,挑战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改变了小学生的阅读现状,有效的解决了阅读教学过程中资料不足、学生学习效果差等问题,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师工作效率,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学习平台。随着翻转教学在阅读中的不断发展,使语文阅读教学不再是困扰师生的难题,实现了师生共赢。

参考文献:

[1]姚秉含.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旬刊,2017(6):88-88.

[2]李秋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新一代,2017(9):8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