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中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6-12 16:36:30

优质高中教育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篇1

一、高中教学利用影视资源的反思

高中语文、历史、政治、地理、英语等学科教学和学生思想教育、素质拓展中,都较广泛地使用着影视资源。运用影视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情感教育、思想教育、审美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提高思想品德修养;辅助教学,扩大教学信息,拓展教材;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有效学习;强化学生成就动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促进教学手段信息化,提高课堂效率,等等。影视资源设计要注意科学性、目的性、可行性、适度性、整体性等基本原则。在影视资源设计形式上,要注重学校影视资源库建设,注意利用影视资源促进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些认识和研究成果,关注到了高中教育教学利用影视资源的一般教育意义、设计原则和设计形式,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更多停留在对高中教学表层意义的认识上,且主要集中在历史学科,缺乏对优质影视资源教育价值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如果影视资源更多停留在对高中教学表层意义的认识上,且主要集中在历史学科,缺乏对优质影视资源教育价值的深入挖掘和拓展,是很难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的。

1.影视资源在高中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很多教师和学者认为,采用影视资料只是为辅助教学,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设计教学情境、展现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水平,是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基本要求。这些认识,显然没有真正把影视资源作为一种重要课程资源来看,没有界定影视资料的类别和质量好坏,没有从人文与社会领域来审视影视资源的特殊价值和意义,没有充分把握高中历史、政治学科的特点和人文性、社会性、教育性、思辨性与科学性,也没有考虑多媒体教学的实际效果。毋庸置疑,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教学质量根本上取决于教学设计。高中教学利用影视资源,不仅可以辅助教学、活化课堂、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潜在价值和广阔前景。特别是历史教学中,利用优质影视资源可以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无可替代的历史情境,让不可复原的历史最大程度上得以重现,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亲近历史,在体验、感悟历史中高效学习、增长智慧、快乐成长。

2.影视资源的选用和空泛化趋势。影视资源题材广泛,包罗万象,且更新速度快。从电影、电视剧来看,资源之繁杂足以使人眼花缭乱、迷失方向。在当今文化产业化、市场化潮流中,部分商家为追求票房、利润和所谓“时尚”,不惜以低俗、媚俗、庸俗的影视作品来吸引观众;不惜将历史庸俗化、娱乐化,来迎合世风、抢占市场。这些作品对正处于青春期、成长期、叛逆期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转型期的高中生来讲,无疑遗毒甚巨。因此,高中教育教学中选用影视资源,教师一定要高度负责、谨慎、有的放矢、精心准备,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精华弃糟粕,选用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时政性、探究性、高清度于一体的优质影视资源为教育教学所用,否则,宁缺勿滥。这样的作品可以是影视片断,也可以是完整版影视,甚至可以是影视海报、精彩花絮或者节目预告。由于所属领域、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不同,高中各科利用影视资源的效果却大相径庭,甚至出现空泛化趋势,从而使部分学生误认为影视资源利用就是看看而已,甚至是自己趁机放松消遣、嬉皮搞笑的时候。这样利用影视资源,显然已经悖其初衷。高中教育教学利用影视资源,一定要有突出的学科特点与明确的教育教学目的和要求。特别是政治、历史教学,利用影视资源要有利于将课堂变得鲜活、充满智慧与情趣,有利于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人文素养、公民意识、民族民主精神和全球视野。

二、高中政史教学中影视资源的有效利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共同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文字、音像(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影视作品等)、人力资源(教师和学生)、实践活动资源(社区、工厂)、信息化资源,都是基本的课程资源。鉴于学科的特殊性,要达到预期教育目标,高中政史教学利用影视资源必须坚持一些重要原则。

1.科学性。即选用的影视资源应有鲜明的学科特点,事实客观、可信,有充分的说服力;知识性、思想性强,有利于传承文明、科学和理性;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个性健康发展。正如培根所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读诗可以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2.政治性。即所选影视资源应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符合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能够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精神鼓舞人,优秀的作品塑造人,崇高的人格激励人”,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3.时效性。即影视资源的选用,一定要紧扣时展和社会热点,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资源新颖且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特别是历史影视资源,可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或周年问题为切入点,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科素质拓展。

4.趣味性。即选用的影视资源应当生动、鲜活、有情趣,符合特定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和学习需要,能够为学生的知识积累、成长经验、兴趣爱好和成就动机所接受、消化。这类作品,政治教学中可以是小品、演讲,也可以是历史影视。历史教学中,则可以是历史文献片、政论文献片、专题片、史诗剧片断,如《故宫》、《六集历史文献片•辛亥革命》、《电影频道•世界历史》、《大国崛起》等。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师资源配置

“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以师为本。”在中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普通高中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了制约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我们对教师资源的配置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必须采取一系列变革和调整措施,尽快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和重组,以应对新形势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

一、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师资源配置现状与问题

教师资源的配置问题不单纯是一个教育问题,它和教育内部、外部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呈现出复杂的特征。就西部贫困地区来说,普通高中师资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该地区高中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教师学历合格率不高

按照国家规定的高中阶段教育教师所应达到的学历标准,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的师资情况很不乐观。据调查,2003年甘肃县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只有50.03%,语文、外语、数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46.3%、27.79%、27.82%,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教师学历继续教育任务相当艰巨。同时,这种状况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普通高中师资补充上存在严峻问题,尤其是近二年来随着高中入学高峰期的到来以及普通高中规模的逐年扩大,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燃眉之急,拔高使用教师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使一些在低一级学校中合格的教师人为地变成不合格教师。从教师实际业务能力和素质来看,一些教师的学历不合格本身就反映出业务素质中存在的问题,同样在学历合格的教师中,也普遍存在专业结构不合理、学科不配套、教非所学的现象。

(二)学科结构不尽合理

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取决于国家教育教学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及其时间安排。在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师资学科结构普遍存在配套不齐、比例偏差失调的问题,这种状况最为明显地存在于普通高中学校。其表现是语文、历史、物理、体育、化学等学科教师基本满足,而地理、音乐、美术、外语、计算机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有的县属农村高中甚至无一名音乐、美术、计算机教师。如果这种状况不能有效地改变,普通高中师资总量与实际需求会长期不能得到平衡,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师资队伍建设不会有大的跨步。

(三)师资分布结构偏差严重

西部贫困地区,以城乡差异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特征的极不平衡性十分显著,普通高中师资在数量、质量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域特征、城乡差异。

2003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平均为56.59%,其中市地州属高中、县属城区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0.67%、70.72%,远远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学科教师学历合格率市地州属普通高中平均合格率达90%以上,县属城区高中平均也在70%左右。相对而言,县属农村普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只有35.8%,比县属城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低近35个百分点,比市地州属普通高中低近55个百分点;学科教师学历合格率也存在同样的差距,其中县属农村普高外语教师学历合格率比市地州属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低近81个百分点,悬殊如此之大,差距如此明显,各级政府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否则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如何实现均衡发展,实为棘手之事。

从职称结构看,市地州属普通高中和县属城区普通高中教师职称基本趋于合理。其中中教一级以上职称人数分别占72.14%,62.1%;而农村普通高中教师一级以上职称只占24.34%,75.66%的为中教二级以下职称,职称结构明显不合理。

从年龄结构看,城乡差异也十分显著。城区普高学校师资同步老化问题较为明显。但从整体上看,年龄结构基本趋于合理,中青年教师为师资队伍的主体:31—55岁教师分别占市地州属普通高中学校、县属城区普通高中学校教师人数的75.71%、82.92%。而县属农村普通高中学校教师多为近年来补充的青年教师,其中30岁以下者占近46%,31—40岁教师只占45%,41—55岁者占9.8%,56—60岁者占2%,明显地青年教师构成了师资队伍的主体。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但多数文化水平与教学能力存在反差现象。

(四)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师队伍稳定是师资建设中最为基本的问题。从西部贫困地区实际状况分析,普通高中师资的稳定性较差,主要表现为师资队伍补充困难,缺额较大,流失严重。

一方面,随着近几年普通高中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缺乏成了西部贫困地区各普通高中学校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地方学校和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普通高中学校,由于缺乏吸引力,很难留住或引进符合条件的相关学科应届本科毕业生,从而师资队伍缺口大在所难免。调查显示,样本县教师缺额多则达300多人,少则也有100多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师缺额现象,尤其是优质教师。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拉大了经济收入和物质生活的差距,加之沿海省份用人上的宽松政策,西部贫困地区重点普通高中的一些骨干中青年教师外流到广东、上海、天津等地公办、民办学校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三个方面是分配不到位。长期以来,我国的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重点高中与薄弱高中之间,在教师资源的配置上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即使是在西部贫困地区区域内,同样存在着县域、乡域及城乡之间在师资配置上的不均衡。其普遍现象就是教师资源往往只向一部分学校倾斜:例如,各配置主体按分级管理权限,依据自己事权范围和职责范围大小,优先满足自身所辖学校的教师需求,而且一般都是先满足市地州属高中学校,其次是县属城区高中学校,再次才是县属农村高中学校,这样造成区域内校际间师资数量、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加剧了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和结构性短缺,人为地造成了一些不稳定性因素。

二、对策思考与建议

从总体上讲,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师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与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很不协调,教师资源的配置必须紧紧围绕均衡发展的思路,尽快实现“从粗放的数量代质量的低水平的循环真正转到内涵的发展上来,从单纯的管理控制转向注重资源配置,在竞争中积极争取,优化和有效开发利用教师资源上来”。

(一)继续完善以本科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

为了适应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西部贫困地区应在继续发挥本科师范教育优势。同时,积极鼓励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并形成各类高等学校参与师资培养的竞争机制,努力提高高中教师培养质量和层次。同时,扩大成人教育类师范本科院校的培训规模,使学历未达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学历培训。

(二)以推动本地普通高中教育的整体发展为目标,进一步规范优质高中建设

《全国高中发展和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提出:“加快高中教育发展步伐,扩大优质高中办学规模……加强县城示范性高中建设”,这为西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优质高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但是我们要时刻关注,示范性高中的建设不应当造成新的教育发展不平衡,而应是使处于各层次的学校在动态发展过程中谋求更高水平的平稳和循环。因而,在教师资源配置过程中,既要关注优质高中的发展建设,更要密切联系薄弱学校的改造工程,以缩小校际差距,扩大优质教师资源,提高普通高中整体水平。故以结构性调整为重点,理顺教师资源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有效开发的新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三)采取措施稳定西部贫困地区的师资队伍

教师职业具有劳动复杂性和创造性的特征,理应给予优厚的待遇。尤其是对奋斗在西部贫困地区一线的教师,提高其经济地位和物质生活待遇显得十分紧迫,这既能稳定现有教师队伍,也能吸引优质人力献身西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

1.落实《教师法》关于教师待遇的条款,并不断提高西部贫困地区教师的收入水平,尽可能地缩小东西部教师收入上的差距。

2.西部贫困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注意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如“通过财政增拨高学历教师或带头人专项经费,启动培养或吸纳硕士研究生工程”,创建教师奖励基金,教师培训基金和教师住房基金等,并加强监控机制,保证各项优惠措施落实到位。

3.重视贫困地区在岗教师和校长的培训工作,这也是建立一支稳定教师队伍的基础条件。由于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师资队伍的整体有不同表现,师资培训要全面规划,分类推进。近期内对县属农村普通高中的主要任务是抓岗位合格的学历达标,使大批学历不合格的教师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对学历达标但教学能力又差的教师也要提出在职提高的要求,并要有基本的时限规定;对市地州属普通高中及县属城区普通高中学校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提出从学历教育转向学历达标后的高层次继续教育;还应根据“全教会”精神、《行动计划》、《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继续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校长的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符合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素质高的高中校长队伍。

4.继续推进学校内部人才管理体制、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教师教学循环制,推行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优胜劣汰;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结构工资制,合理拉开分配档次”,这些举措即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增强学校的活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教师队伍。

5.适当增加普通高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指数,也不失为一条好途径。

(四)疏通师资流动渠道,以实现教师资源在省域、县域、乡域和城乡间的平衡

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中,师资建设是十分薄弱的环节。为了全面改善这一现状,要在加强师资培养的同时,还要采取多种措施,疏通师资向西部贫困地区流动的渠道。尤其是区域内城区向乡镇、重点学校向薄弱学校的流动渠道。

1.制定特殊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中部及东部发达地区高中优质教师或更多符合条件的本科大学生去西部贫困地区工作。

2.在西部贫困地区区域内,为调剂城乡教师余缺,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和保护现有教师资源,通过加大政策倾斜,鼓励城镇地区优秀高中教师到边远地区任教或采取支教、轮教、交流的办法,以自愿和组织派遣相结合形式,实现教师资源在系统内的合理流动。

3.本着“择优录用,宁缺勿滥”的原则,从企事业单位或电大、夜大及自费学业取得本科学历、并确实能胜任普通高中教学的人员中,选拔并正式录取一批高中教师,以缓解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

4.还可返聘部分业务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高中退休教师重返讲台,以补充高中教师不足的矛盾。

注释:

[1]袁振国主编.中国教育政策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62—65.

[2]李谟清.关于抓好普通高中教育的若干思考[J].江西教育,2002,2.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篇3

一、教育现状与发展形势

“十五”期间,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教育改革实现了重大突破,教育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发展现状

1、学前教育不断壮大。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73%,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85%,比**年分别提高了3.2%和5.8%。县实验幼儿园创建成为市级示范幼儿园,建成了县级示范幼儿园4所,一级幼儿园1所,二级幼儿园6所,三级幼儿园25所。

2、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小学在校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年巩固率均达到99.9%,初中学生入学率、年巩固率分别达到99.8%和98.5%,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1.8%,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7.2%。建成了县级示范小学10所、示范初中8所。

3、高中教育快速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比例达到65.9%,比**年增加35.9百分点。高中在校学生达到17400人,比**年增加了4.5倍。每万人口在读高中学生188人,比**年增加136人。职教中心创建成为市重点职业中学,**中学创建市级示范高中和**一中、**二中创建市级重点中学进展顺利。

4、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投资1.54亿元,征地430.78亩,改造危房8.3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3.5万平方米。教学用房配套率进一步提高,教学设备设施进一步完善,校园环境进一步改善。

5、教育现代化顺利推进。融资1200万元实施“校校通”工程,建起了教育城域网和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库,通过宽带联通了127所中小学。投资886.8万元实施“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了240个光盘播放点、77个卫星地面接收站和32个计算机网络教室,加快了教育现代化进程。

6、教育改革有效实施。“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公办中小学全部上收县管,教师工资统一发放,教师“医保”统筹解决。学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教师公开考聘和调动、教职工全员聘任和竞争上岗的三个机制进一步健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初步完成,教育资源得到整合优化,学校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7、多元办学逐步形成。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城南中学、海棠中学通过股份制办学,综合实力极大增强,优质初中教育不断拓展。

8、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大力推进了素质教育,认真实施了课程改革,规范了学校办学行为,狠抓了教育质量管理,义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成绩达到渝西地区平均水平。2005年高考升学实现了重大突破,重点上线和本科上线人数比**年分别增长3.9倍和3.5倍;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

(二)发展差距

“十五”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已基本实现,但全县教育与周边先进区县和全市教育的发展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差距。

1、教育发展投入不足。“十五”期间教育投入有了较大增长,但仍不能适应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高中教育发展的规模迅速扩大与学校设备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职业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业务费偏低,发展专项经费严重缺乏,债务沉重且无力偿还。

2、优质教育资源不多。我县市级重点学校、示范学校所数极少,享受优质教育的学生人数只占全县在校学生总数的23.6%。中小学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根本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3、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区集中,农村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办学条件简陋。优质学校生源膨胀,薄弱学校招生萎缩;农村中小学生流向条件较好的城镇学校比较普遍。

4、教育总体水平不高。我县每万人口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低于全国和全市平均水平。中小学英语、音乐、美术学科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义务教育任务虽然基本完成,但离“双高”普九的标准有较大差距;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发展形势

1、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对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这要求教育必须应对新的挑战。我们应努力增强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参与竞争的能力,提升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2、**建设的新阶段给教育赋予了新使命。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构建起和谐发展的**经济社会,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历史使命。这需要我们认真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教育的发展水平。

3、人民群众的新愿望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趋向高层次、高质量和多样化。特别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旺盛需求与学校供给不足的矛盾非常明显。这要求我们必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拓展优质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4、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给**教育带来了新机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优化农村中小学办学资源,推进农村教育的现代化。这给我县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全面加快教育发展,努力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十一五”时期的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县教育要在“十五”期间打下的比较坚实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理清发展的基本思路,确立科学的发展目标,制定明确的发展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和富民兴县做出贡献。

(二)基本思路

1、抓好战略重点——以巩固“普九”成果为重点,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实现重大突破——实现教育质量提高的重大突破,办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实现教育资源优化的重大突破,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突破,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推进教育改革——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推进学校管理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整体水平。

4、创新教育发展——创新教育投入机制,促进高中教育快速发展;创新教育服务机制,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创新教育内部管理机制,促进教育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0年,构建起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的**教育新体系;形成学校布局合理、办学体制灵活、硬件设施完善、师资队伍精良、教育特色鲜明、人文氛围浓郁的**教育新局面;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整体提升**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把**建设成为渝西教育强县,使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7年以上,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分类目标

——学前教育。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0%以上,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7%以上,0—6岁儿童的家长及看护人员80%基本受到科学育儿教育。

——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和年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和年巩固率均达到99%以上,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以上,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质量满足社会对特殊教育的需求。

——高中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升学率达到85%以上;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学生数达到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60%左右;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结构合理,比例大体相当,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

——继续教育。进一步健全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基本形成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远期目标

到2020年,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创办高等教育,满足社会继续教育的需求,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面建设体系完善、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把**建设成为在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强县;全面构建和谐发展的**教育,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开放的学习型社会。

(四)主要任务

1、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创“双高”普九县。确保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落实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彻底消除校舍危房,全面改造薄弱学校,均衡教育资源,均衡学校发展,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进一步加强高中教育,推进普高职高协调发展

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在计划调控、布局调整、经费投入、项目安排、政策支撑等方面,坚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并重推进,协调发展。努力盘活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存量,推进公办高中的规模办学,壮大发展民办高中。高中阶段学校年招生人数达到9000人左右;每万人口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300人以上。

3、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推进各类教育持续发展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实现学前教育基本满足社会需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保持稳定,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结构比例大体相当。农村成人教育抓好县、乡、村三级培训,适应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继续教育充分发挥普通学校、成人学校、广播电视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和老年大学的作用,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要。

4、进一步完善队伍管理,推进干部教师专业发展

不断完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聘任制、选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戒免制、交流制等制度,健全中小学校长考核、培训、奖励、监督等相关体系;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实行教师服务期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促进干部教师专业化发展。到2010年,全县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100%和90%以上,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80%以上,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60%左右,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3%以上。

5、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推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着力构建人本化、生活化、科学化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机制,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建设,持续开展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增强教育科研意识,提高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效性,增强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进一步落实办学管理,推进公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完善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发展的办学机制,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办学为补充的办学体制。认真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鼓励和支持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优化民办学校发展环境,督促民办学校依法依规办学,促进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档次。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形成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局面。

三、实施项目和保障机制

“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九大”工程(重点项目),不断提高全县教育的总体水平;通过健全“五大”机制,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实施“八大”工程

1、高中教育发展工程

按照“高中向县城集聚”的办学思路,全面完成**一中的扩建和**二中、职教中心的迁建工程,不断改善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扩大高中学校的办学规模。到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学校的比例达到85%以上,高中阶段在校学生达到2.7万人左右。

2、“双高普九”达标工程

突出教育资源均衡化,彻底改造薄弱学校,有效解决合并后的初中学校需要增加的办学条件,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征地559亩,新建校舍21.7万平方米以上,使全县中学生均校舍达到9.72平方米,小学生均校舍达到5.98平方米以上;中小学全部按一类标准配齐理化生实验室、自然教室、体音美设备和器材,图书资料数量达到规范化标准;完善寄宿制学校的配套设施,确保住宿生的生活质量。到2010年,学校标准化建设小学、初中达到90%以上。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确保小学和初中毕业生的合格率均达到100%。

3、优质教育拓展工程

认真实施名校发展战略,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在“十一五”期间,将**中学建成市级示范高中并力争创建成为部级示范高中,将职教中心建成部级重点职中,将**一中、**二中建成市级重点中学。将龙岗一小、县特殊教育学校建成市级优质教育学校;并创建市级优质初中1所,县级优质初中5所、优质小学8所、优质幼儿园8所。充分发挥优质示范重点学校的龙头带动作用,形成名师支撑名校、名校滋生名生、名生促进名校的良好发展格局。

4、职业教育提高工程

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合理设置面向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及培训项目,实行学历与就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教育,大量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紧缺人才。集中优势资源办好职教中心,建设5个重点专业和3个重点实训基地,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生产、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的紧密结合。千方百计扩大职教招生,拓宽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坚持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和农村初中后、高中后短期职业培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指导,开展好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直接服务县域经济建设,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5、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县中小学建设260个网络教室,实现3000个教室的远程教育资源“班班通”,使全县农村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全部建成校园网,规划保留的村小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利用**教育信息平台,继续完善**教育主干网和城域网建设工程,实现“天网”、“地网”和“人网”的联通,创建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建立起覆盖全县教育系统的资源共享体系。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6、贫困学生资助工程

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制困难学生的生活费,对困难女童免收作业本费,切实有效解决学生失学、辍学问题。组织好“送教下乡”、“结对帮扶”、“对口支援”活动,大力推进贫困农村学校发展。建立好扶贫助学长效机制,整合好社会捐资助学资源,坚持开展向残疾少年儿童“献爱心”活动,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7、师资素质提升工程

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逐步把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从学历补偿教育转到业务提高上来,创新教师培训方法,增强教师培训实效。建立和完善全县干部教师五年一轮训和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三年一轮训的制度,推行农村教师免费培训,努力提高学校干部队伍依法治教和科学管理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队伍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大力实施名师建设“511计划”,培养造就500名县级骨干教师,100名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0名在县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校长。

8、学前教育发展工程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严格规范幼儿教育的办园行为和保教行为,严禁幼儿教育学科化、小学化和商业化,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大力加强示范园和中心园建设,建立和完善以社区为基础,以公办幼儿园办园为骨干和示范,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办学格局。

(二)健全“五大”机制

1、坚持教育优先的发展机制

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保证教育的优先发展。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工程,纳入全县发展战略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把教育发展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健全领导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和党政领导联系学校的制度。落实相关部门的教育工作职责,增加对街镇乡(办事处)党政管理教育工作的年度考核分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教育。为教育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真正做到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发展优先规划,学校用地优先保证,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改革优先实施,教育问题优先解决,为教育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优先表彰。

2、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

认真落实国家、市、县关于教育投入的有关政策,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依法落实政府在教育投入中的主渠道作用。坚持义务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非义务教育实行国家、社会、个人多元化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依法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各级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优先偿还学校发展性债务,同时通过处置闲置资产等多种形式筹措偿债资金,逐步化解教育债务。义务教育学校的杂费要全部用于补充学校公用经费不足,非义务教育学校的学费收入要用于办学支出。不得将学校收费资金用于平衡财政预算,也不得以任何形式集中学校收费资金。认真健全教育经费公告制度、统计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严禁挤占、截留、平调、统筹和挪用教育经费,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3、规范学校办学的管理机制

建立与现代学校制度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努力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大力加强“校本管理”,学校要用共同的事业凝聚人,用昂扬的精神激励人,用特长的发挥使用人,用感情的注入感动人,用科学的制度规范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管理的效能。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认真落实校委会决策制度、党支部会保障监督制度、教代会审议制度和行政例会落实制度,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扎实抓好学校消防、学生宿舍和食堂管理、交通安全、食品卫生、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坚持实施《**县中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管理考评方案》和《**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考核表彰奖励办法》,实现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4、优化教育教学的改革机制

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县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领导管理力度,实现教育的事业权、财政权和人事权的有机统一,确保全县教育的高效运转。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培育新课改的亲和力,提高新课改的执行力,激发新课改的创造力。全面抓好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大力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卫生教育、艺术教育和愉快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全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机制,增强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篇4

以全纳教育、公平均衡为理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均衡发展迎省检”为契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文化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高效课堂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系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提升学校内涵为路径,狠抓落实,规范办学行为,努力推进学校优质化发展。

二、工作目标与措施

总体目标。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省检工作,建立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实施《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扩大特殊教育领域;稳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推动两类高中协调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规范办学行为;推进“六个建设”,促进学校优质化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育人质量。

(一)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巩固提高普及程度。提高义务教育管理水平,认真落实控制辍学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控制学生流失,提高巩固率。采取建立档案、家校联系、心理辅导等措施,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在校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年流失率控制在5%以内;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6%以上,在校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年流失率控制在10%以内;15、17周岁人口完成率达省定指标。严格执行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好学生学籍档案,按时报送相关信息,完善学生学籍手续。各校要继续用“轻松普九”软件做好每学年的“两基”电子报表,于10月15日前报主办单位,主办单位于10月底前报区教体局教育股。

2.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就学。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就近入学、划片招生”政策,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实施招生工作目标管理。建立绿色通道,解决好外来务工、经商的人员子女都能入学的问题。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的通知》要求:“对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负责人或高管人才子女,可一次性任意选择市内公办中小学就读,并享有当地学生同等待遇。”完善名优公办学校招生公开公平机制,实施阳光招生。

3.加强课程和教科书管理。加强学科课程管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加强教学用书管理,严禁学校与个人组织学生“超渠道、超目录、超种数、超年级”征订教辅。做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做好教学用书发放统计工作,每年3月15日和9月15日将学校实领教科书和教辅资料版本与数量按规定表册填报区教体局教育股。

4.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控制初中、小学办学规模和班级学额,缓解城市学校大班额、大校额问题。切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教师教育行为,保障弱势群体公平接受教育,让人民满意。严禁教师有偿补课或给校外培训机构组织生源。

5.强化教育资源利用。充分发挥教育设施的教育功能,加快配齐教育设施设备,加强实验教学及信息技术使用,提高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强教育设施设备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开放图书室,实现图书进教室、进楼道,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6.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验收。各校按指标体系要求做好资料归档;配齐、用好、管好教育设施设备,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强学校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更新育人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突出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省级验收。

(二)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积极发展特殊教育

7.提高普及程度。积极动员“三残”儿童少年入学,扩大招生规模,入学率达到95%以上,“三残”儿童少年在校人数保持400人以上;认真做好“三残”儿童少年摸底调查工作。

8.关爱残疾学生。落实特殊教育保障政策,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营造特殊教育良好氛围。全社会都应支持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工作,开展对正常学生进行助残献爱心教育活动,关心和资助残疾学生,继续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

9.努力办好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教育康复设施,完善育人功能。扩大特殊教育领域,探索特殊教育融合办学模式。探索“送教上门”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培智教育模式,完善培智教育体系。特校应发挥全区特殊教育资源室功能,开展对随班就读学校的专业引领作用。支持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部(班)。

10.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各中小学要建立和完善随班就读制度,完善随班就读学生特殊教育档案,切实开展随班就读教育活动。选择有条件的乡镇学校试点,加强资源室建设,积极探索智障学生教育与康复途径。

(三)稳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提升高中阶段教学质量

11.做好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确保完成中职区内招生500人、区外招生200人、高中分流100人的目标;提高普高招生质量,完成普高招生800人,其中区内招收合格新生550人,区外招生250人。普高、职高在校生比力争达到5.0:5.0,初中升高中阶段比例达到90%以上。加大高中阶段“控流”力度,普高、职高在校学生年辍学率分别控制在15%和20%以内。

12.努力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加强高中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高考质量稳步提升。确保完成高考本科上线305人,力争达到330人以上。

13.认真开展高中课改工作。落实高中课改方案,把握好课堂教学、学分管理、教学评价等几个关键环节,保证高中各阶段学业水平测试质量。

1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高中加强物流服务与管理、航空服务等重点特色专业建设,开展市级、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加强校企深度融合,改革创新办学模式,提升办学竞争力。重视开展技能训练活动,使学生技能竞赛常态化,进一步提高2015年在全市技能竞赛中的成绩。强化学生文化教育,文化科全市抽考成绩要有所上升,做强对口高职升学教育,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建设,办好"中高职衔接班"。

15.加强职业教育引导。在农村初中学校开设职业生涯指导课(劳技课),探索普职教育相互渗透的教育模式,探索普职高中共同育人模式。

16.做好中职学生就业工作。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建立并完善就业服务网络,为省、市、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的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持,提高毕业生在本地就业贡献率。

17.积极创建示范性高中。区内两所高中学校要做好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和合格职中的规划及前期准备,力争2020年前创建成功。

(四)推进学校优质化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水平

18.推进学校优质化发展。今后几年,各校要以六个“建设”(文化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高效课堂建设、评价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体系建设)为抓手,促进学校特色化、优质化发展。这六项建设是相辅相存的,不能孤立开展。今后教体局将加大对这六个方面工作的督导,强力推进。

19.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继续推动优质教育扩展工作,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办学,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创新,完善集团化办学管理体系。召开集团化办学现场会,启动教育联盟工作,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促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

20.积极推进教育创建工作。以创建为抓手,促进义务教育水平提高。全面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省检工作;天宫庙小学积极创建市级“义务教育示范校”;全区各校积极创建市级特色教育学校,燕山小学、龙凤学校要通过市级验收。已创建的市级“义务教育示范乡镇”、“义务教育示范校”和特色学校要做好巩固提高工作,起好示范引领作用。

(五)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1.抓住课改重点。重点做好课程建设与开发,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建设,完善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

22.加强课程开发。要结合各校实际,以让更多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开发课程,重点开发特色课程,培育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做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多样化,活动课程常态化。高年级要发动学生,建立多样化的学生社团,开发和丰富学生各类课程。

2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课改的指导,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了解课改、研究课改、指导课改,把工作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真正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解放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构建适合本校的高效课堂模式,突出学生的自学、展示、质疑和训练,强调教师的点拨、示范和归纳,提高教学效率。

24.抓好校本教研工作。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营造教研氛围,使校本研修常态化;加强校本研修管理,开展校本教研评价。健全网络教研机制,加强网络教学研讨;开展片区(教育联盟)联合教研,做到片区教研常态化;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六)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25.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防止“应试教育”行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制止以片面提高学生考试分数为目的的各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规范办学行为》相关要求,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落实“减负”工作。

26.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实行教育教学巡视制度,教体局每期组织一次教育教学综合检查,今年教育教学视导重点仍是教学常规管理、课程管理与开发、高效课堂建设、学生评价体系、特色创新等工作。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篇5

这次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谋划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对于再创“教育之乡”新优势、打造普高教育新特色、重塑教育发展新模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上午,大家听取了专家报告,观摩了省靖江中学的社团活动;刚才,董健同志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系统部署了明年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姜堰市教育局等5家单位分别作了典型介绍,很有特色。这次会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会议结束前,我再讲3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新走向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市普通高中面临普及和提高的双重任务,面对生源高峰带来的升学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全市普通高中积极应对,放大存量,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普通高中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发展。进入“十一五”,随着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加快推进,高中教育优质资源逐步扩大,实现了90%以上学生在优质高中就读的目标。应当讲,普通高中教育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拐点上,因为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形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需要大家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1.《规划纲要》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二是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三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江苏省《规划纲要》和我市的《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要着重围绕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多样化发展。

2.人民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产生了新期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攀升,他们不仅希望获得更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还期待拥有灵活多样的受教育途径,拓宽自我发展的道路,甚至通过教育获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对普通高中教育,全社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对享受优质、廉价、高效的高中教育充满期待。一是从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资源的需求看,初中升高中的“择校”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优质普通高中资源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办好每一所普通高中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二是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减轻上学经济负担愿望看,普高教育成本家庭分担的比例偏高,必须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的公益水平。三是从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成才的期盼看,高中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最大,学生学业负担最重,转变质量发展方式,培养素质全面的合格人才,是高中教育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普通高中教育的功能定位发生了根本转变。高中教育经历了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江苏的高中教育普及程度全国领先,已达到了发达国家同等水平。但“精英化”的教育定位和教育模式根深蒂固,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成了高中教育追求的主要目标。为此,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强调“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些规定从根本上确立了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和价值追求。事实上,对普通高中教育基础性的认识影响着高中发展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譬如,因为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所以必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因为要关注不同个性学生的成长,所以普通高中要追求多样化发展,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为不同潜质学生成长提供可能;因为培养的学生不仅是选拔合格后成为高等学校的新生,更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所以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基本公民素养,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关注成长;因为升学不再是唯一的和终极目标,所以要开展多元评价,实现评级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变革。

4.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进入相对稳定期。进入新世纪后,我市高中阶段适龄人口逐年增加,其中2006年达到78547人。“十一五”以来,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又逐年回落,2010年下降到52610人。据人口出生率推算,未来十年全市高中适龄人口还将不断下降,2013年将达到最低谷,为36000多人,相当于2006年的一半;2014年开始缓慢回升,从2015年起,基本维持在38000人左右。高中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既为我们提高高中教育的质态、追求特色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也对调整和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还给一些薄弱高中的生存预伏了新的危机。如果我们对此没有清醒认识和适应性的调整对策,普通高中的持续发展会遭遇很大困难。

综上所述,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要求我们要切实转变高中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要求,这就是今后普通高中发展的主旋律。

“更加规范”主要体现在:一是教育教学管理要更规范。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全开足上好规定的课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总量,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以成绩排名,不炒作高考成绩。二是学校招生和收费要规范。要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严格控制借读生人数,严格按照规定收取有关费用。三是政府投入要更规范。要强化政府的办学责任,进一步突出普通高中的公益性质,确保政府投入到位,切实减轻学校的过重负担。

“更高质量”主要体现在:德育为先,能力为上,体美俱进,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质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质量,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质量;我们获取质量的路径应该是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和注重因材施教。

“更具特色”主要体现在:学校特色建设要遵循全面性、基础性和内生性原则;学校在特色建设过程中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只是指向少数学生的局部提升;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不只是致力于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特长技能;要根植于学校教育哲学和独特文化,而不是进行简单移植和照搬。就建设路径而言,特色建设应基于规范管理,依托丰富多样的课程,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必须遵循规律。

二、把实现发展转型作为当前普通高中教育的突出任务

进入“十一五”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无论是规模、速度,还是结构、质量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响亮的品牌。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旺盛需求,高考质量处于相对高位状态、高中教育的功能和生源发生变化,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高中教育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去年的全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我们已经提出必须实现普高教育转型发展这一命题。应当说,一年来,普高教育的转型发展已经破题,“聚焦课堂、关注教学、追求有效”已经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普高教育要唱响“规范·优质·特色”的主旋律,继续担当基础教育的领跑者。总体要求是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即从较多关注学校硬件建设向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规范管理的转变;从较多关注物态改造向更加关注人文建设的转变;从较多关注规模普及向更加关注质量提升的转变;从较多关注外延扩张向更加关注内涵提升的转变。具体要求是:

1.必须实现教育发展理念的转变。转变教育发展理念,关键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成才观和质量观。要坚决摒弃主要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学校和教师的错误做法,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校长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作为教育政绩的主要指标,以解放学校和教师的素质教育热情,为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上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社会和家庭只关注学生能否上一个好学校,考试成绩如何,升学是否理想等现实情况。各地各校要建立相应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教育委员会,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沟通,用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影响社会和家长,充分发挥先进教育思想的辐射、引导作用,为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必须实现教育投入结构的转变。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而言,普通高中教育事业的投入政策滞后,政府投入比例偏低,投入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严重制约着普通高中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普通高中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机制。就我市而言,当前要进一步增加普通高中发展专项经费,拨足教师工资,努力提高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标准解决教师培训经费问题,积极化解学校债务,切实改变“工资靠政府,运转靠收费,发展靠贷款”的状况,让普通高中轻装上阵。如果普通高中继续“带着镣铐跳舞”,不仅自身发展步履艰难,社会、学生、家长也很不满意。

3.必须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目前我市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一言堂、一讲了、一锅煮”,学生被动接受,效益很差,低效、无效的课堂还比较普遍。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式学习。要创设对话的课堂,倡导民主平等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交往的教学、创造生成的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启发和讨论,实现学生个体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主体的全面发展。要创设开放的课堂,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可以不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程序的严密和教学结构的完整,可以不再墨守封闭性教学过程的预设,灵活地安排教学程序,适时地调整教学环节,不断提高教学实效。要创设活动的课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要创设生活的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堂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自己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

4.必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仅凭“题海战”、苦干蛮干,难以取得满意的成绩,必须改变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力,特别是要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通过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审美情趣,并引导学生将良好的品质和素质转化运用于学习实践,热爱学习、励志学习、刻苦学习,形成高度的学习自觉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力,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学有规律、学有方法、学有技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力,要建立形式多样的学习共同体,构建和谐向上的学习伙伴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中乐于合作、学会合作、善于合作。

5.必须实现评价方式的转变。坚持科学评价就是坚持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和国家意志,就是通过提高考试、评价的科学化水平来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全面质量评价,要把对教育主体的解放放在首位,要把教学过程管理作为主要途径,要把专业服务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策略。要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和程序。要加强对评价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导向,逐步增加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和评估。完善对学校、教师的考核评价细则,对应试倾向严重的指标要坚决取消,加快建立促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要创新考试评价制度。全面推进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注重考试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发挥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对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要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逐步实行统一考试录取与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方式。完善指标生分配政策,逐年提高热点高中指标生比例。要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要以质量保障为中心,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规划布局、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专门规划和部署,在课程设置、教学常规、考试评价管理、教学支撑体系和环境建设等方面,把质量要求落实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6.必须实现学校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随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学校的自主发展水平,尽快实现学校发展由行政主导型向自主能动型转变。当前必须首先解决学校角色意识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目标路径不清的问题。学校要真正实现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意识必须先觉醒,特别是作为主政一校的校长,尤其要有自我发展的强烈欲望。要增强学校的责任意识。校长要对学校负责,对师生负责,对自己负责,要守土有责,敢于担当。要增强学校的规划意识。校长要有规划经营打造学校的意识,科学规划学校的发展,主动将规划逐步付诸行动、付诸实践。要增强学校的合作意识。学校是一个合作共同体,强调的是团体精神,没有团体的力量,自主就不可能。现如今,任何单兵作战都难以成就一所学校的发展。学校如能在愿景打造、群体合作和有效调节中作出有益探索,则必将有助于形成利于学校发展的团队合力。同时,学校的管理仅凭“管死”教师的考勤和学生的时间,也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要求,必须适应课改的要求,适应教师教学方式变化、适应学生学习方式变化、适应家长家教方式变化,优化管理制度与策略,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

三、着力解决影响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几个突出问题

根据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目标和现状,围绕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在转变高中教育发展方式过程中,我们必须花大气力研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积极化解高中学校债务,切实解决超大规模和超大班额问题。目前全市普通高中的债务总额达9亿元,最多的学校债务达亿元。沉重的债务,严重制约着普通高中的持续发展,这也是有的学校“两超两偏”(超大规模、超大班额,自费生比例偏高、借读生偏多)的主要根源。普通高中“工资靠政府,运转靠收费,发展靠贷款”的现象要切实解决。我们已经提请市委、市政府要着重研究普高债务化解,希望各市也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抓住目前的大好时机,对化解高中债务问题作出具体的时间安排。学校应本着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精神,逐步收缩招生规模,缩小班额,走精致管理、精品办学之路。

2.要自觉有效地执行“五严”规定,切实解决徘徊观望和打擦边球问题。“五严”规定已经实行一年多时间,总的说,我市执行“五严”规定旗帜鲜明,行动坚决,基本实现了避免“硬着陆”、争取“软着陆”的目标。但这样的“软着陆”仅是结果的“软着陆”,而不是过程的“软着陆”。最近,省教育厅又下发了两个通报,通报了南京市和南通市部分学校违反“五严”规定,违规招生和违规补课的情况,处分十分严厉,表明了省教育厅对严格执行“五严”规定的一如既往的严肃态度。虽然我市高中学校到目前为止没有因违反“五严”规定被省厅通报,但有关举报还是连续不断。目前,执行“五严”规定从全局上看,已经进入新的体制机制的建立期和教育监管、指导方式的转型期,靠玩“小聪明”、打擦边球已经无济于事。后退没有出路,违规自断后路。我们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主动告别旧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靠“大智慧”,努力从旧的教育发展模式中“突围”出来,积极探索,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轻负高效的路子来。学校要克服无所作为、徘徊彷徨的畏难情绪,看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地抓下去。当前,我们要从提高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本功和自觉性上下功夫,要从狠抓教学的基本环节上下功夫,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多而滥的机械操练,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既要集中精力解决好突出问题,力求在短期内见到效果,又要在构建机制、完善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从长效上解决问题。

3.要坚持信息技术带动,切实解决教学手段落后的问题。从这次对全市四星级高中素质教育的督导情况看,图书投入不足、更新不快、借阅率低,不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室硬件不达标、实验开出率低,信息设备废置、信息技术应用滞后等问题比较严重,各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一下信息技术带动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代表着先进的教育改革方向,是提高教育质量新的增长点。要把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纳入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数字化环境中学习所必需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终身学习的规划能力。要更新传统实验手段,创设与应用虚拟教学环境,加强远距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注重研究建设网上学习社区,鼓励不同班级、不同学校共同开发和实施网上课程,支持学生自主、合作建设专题网站,创设交互式学习与探索性学习环境。

4.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解决部分教师形象不佳的问题。目前,社会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问题、教学责任感不强问题,以及乱订滥订教辅资料问题反应强烈。这些问题,虽然是少数人或者说是个别人所为,但影响很坏,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在学生心里、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从学校领导来讲,主要是对师德建设认识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得力、管理不得法。有些学校在教师培养过程中,重教学业务培训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对一些“骨干教师”的不良行为熟视无睹,不敢批评、不善抵制。有些学校领导在师德建设上存在麻木心理,认为“当前社会道德水准普遍下降,教师难以自洁”。有少数学校领导处理师德失范教师有“投鼠忌器”心理和“护短”行为,害怕影响教师整体形象。前不久,市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市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各地各学校要按照“惩防并举、依法问责、强化导向”的原则,依法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对于存在师德失范行为的教师,要给予严肃批评教育,对少数严重违反师德且屡教不改、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依照《处理办法》给予严肃处理,坚决维护教师队伍形象。

5.要实践用教育家精神办学,切实解决校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曹卫星副省长在全省普通高中校长暑期学习研讨会上,希望普通高中校长要提升终身学习、统筹协调、价值引领、改革创新、社会沟通的能力,努力做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优秀高中校长,这为每位校长指明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希望大家铭记在心,落实于行动。这里,我也对大家提几点建议。校长要有自己的思想。校长的教育思想就是校长们对教育价值的认识。教育思想不等于一个、一个的教育口号,不仅仅是张贴在墙上的教育理念。只有这些口号、这些理念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同,并全面彻底地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才能称之为校长们的教育思想。校长们的教育思想是对教育价值进行自主选择的结果,这样的选择应该体现在对国家和民族核心价值的选择,对当代主流价值教育的选择,对学校传统价值的选择和校长对自我价值的选择。这些价值选择的依据,说到底,是校长自身对教育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校长要有道德的关切。高中教育应该是把整个教育的基点放在育人上,放在合格公民的培养上,要让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从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开始强调德育为先,这是教育方针的重大变化。意味着中央对德育,对学生德行的成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爱因斯坦曾说过:“单靠知识和技巧不能使人类走向幸福和高尚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的发现者位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校长们要扪心自问,你为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准备了什么?又为那些考上大学的学生准备了什么?校长要有开放的情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近两年,我市普通高中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工作已经启动,但发展不够平衡,有的学校对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认识不足,思考研究不多,这种情况要彻底改变。各学校要通过办学的国际化、师资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切实推进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校长要有特色的追求。当前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着“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的现象,既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又难以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特色建设不仅是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千校一面”问题的有效办法,更是提升普通高中品质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要求,是“教育家办学”的重要标志,是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把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把更多个人发展选择权交给学生,让每一所普通高中都办出特色、凸显个性,这既是普通高中发展的当务之急,更是普通高中校长必备的看家本领。校长要有抓落实的真功夫。魏书生总结教育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教育没有太新鲜的事儿,教育绝大部分的事都不是观念不清楚。百分之九十的事,非不知也,是不行也;非不行也,是不恒也;非不恒也,是不乐也。”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把根本守住,把过去对的好的东西守住。作为校长,大家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安安静静地办学,认认真真抓好落实,不要浮躁,不要急功近利。要把自己的理想变成每一天的努力,把日常的繁杂工作与追求理想融为一体。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校长一定要聚焦教学,要从学会在学校课程和教学工作的各个关键环节上实施有效领导,体现校长专业水准和管理才能,体现校长的“硬功夫”。根据市教研室调研的情况,许多一线教师缺乏必要的教学基本功。希望校长们从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提问能力、启发引导能力和作业设计、试卷设计能力等方面入手,体现好自己抓落实的“真功夫”。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篇6

一、基本情况

㈠高中学校基本现状

我县现有高中阶段学校3所(即县一中、二中和县职教中心),共有75个教学班,其中普通高中教学班54个。有学生4634名(县一中1399人、二中1584人、县职教中心1651人),在职教职工294人(一中113人、二中126人、职中55人),其中专任教师225人,行政、教辅、工勤等人员69人。专任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占25%,合格学历教师比例为84.5%,平均年龄38.2岁。普通高中教学骨干105人,占专任教师的52.5%。普高缺乏生物、历史、地理、体育等学科骨干教师;职业教育的数控、物理、电工电子、茶艺专业教师紧缺。

普通高中学校生均校园面积25㎡、校舍面积10.4㎡,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1.5㎡(县一中为生均0.8㎡,省标为生均≥1.8㎡);生均图书7册(省标为生均40册),计算机与学生比例为1:16(兴山县高中学生计算机比例为1:8)。近四年,我县高考专本科录取率分别为72.7%、66.62%、48.36%、47.47%,呈逐年下降趋势。

㈡我县未来十年学生状况

据至年我县学生情况统计分析,我县今年一年级学生总数为1195人,二年级1222人,三年级1280人,四年级1376人,五年级1601人,六年级1727人,七年级1734人,八年级2116人,九年级1899人。通过这个数字,可以清楚地看到,九年内,我县学生的最高峰在明年,超过2000人,往后的几年将会呈持续、急速下降趋势,尤其是在2017年,全县高一新生不足1200人(还不包括六年之内正常转出人数),按照普职招生1:1的严格要求,每年高中招生也就只有600人左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长,特别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义务教育都在不同时段、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和优先保障,但普通高中教育却很遗憾地出现了投入增长“空白”,呈现显而易见的政策“断层”和“盲点”。像五峰这种贫困少数民族边远山区,由于县级财政自给率极低,离开了上级财政投入体系的支撑,单靠微薄的本级财政,对高中阶段的教育投入就显得相对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五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㈠基础设施薄弱。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软环境”亦不够优化。主要是教师办公条件简陋、教学功能用房缺乏、教学仪器装备不达标,校园文化氛围不浓、教科研水平不高。

㈡教育债务沉重。目前,两所高中总债务达到1133万元,其中县一中负债487万元,县二中负债646万元。由于债务沉重,高中阶段教育长期负重运行,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㈢高考质量堪忧。近几年来,我县高考专本科录取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仅达到47.47%。教育质量令人堪忧,学生家长对五峰教育失去信心,不惜花高昂学费纷纷将学生转至外县。

㈣师资队伍缺乏。一是有限的师资分散配置,整体水平不高,后发劣势明显,缺乏专业对口(如高中生物、历史、地理、体育等学科)的骨干教师;二是优秀教师外流严重,教育人才引进难;三是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平时维持正常教学已属不易,谋划发展更是力不从心,导致教师培训提高不够,加之受优质生源外流、高考质量下滑影响,教师信心受挫,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㈠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县级财力有限,同时在三所高中学校平行投入只能是“蜻蜓点水”,导致三所高中目前的硬件设施都相对落后,成为全市唯一没有实现高中达标的县,教育发展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要求。

㈡教师待遇偏低。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较差,发展相对滞后,财政收入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待遇偏低,年,全县教师平均工资仅为1282元,远远低于周边县市,导致本来就为数不多的优秀教师外流现象严重,更不用说引进外地优秀人才到五峰从事教育工作。

㈢生源萎缩严重。多年来,由于两所高中平行招生形成内耗,加上县外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以免费、升学率高等优厚条件吸引,致使优质生源大量外流,如2007年,中考成绩前60名的学生无一在五峰就读。内忧外患造成我县高考质量逐年下降,形成恶性循环,致使本土百姓对五峰教育失去信心,外县百姓也对当地学校不满(认为挤占了其他地方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四、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县高中阶段教育实际,综合各方面因素,我认为,对三所高中进行重新布局,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逐步建立起发展规模适度、布局结构合理、内部运行规范、质量效益较高、基本满足社会需求的高中阶段教育格局,已是势在必行。

㈠科学规划布局

远景规划:集中全县优势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办好一所普通高中和一所职业教育中学。

近期过渡:当前,仍然保持三所学校并存的格局,县二中加挂职教中心的牌子,在保证现有学生正常求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以职业教育名目争取到的项目资金,按照既定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将二中建设成功能齐全、设施齐备、能够适应五峰未来教育发展的标准化高中。县一中围绕建设“小而精”的五峰最高学府的目标,集中精力向内挖潜,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稳定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使五峰的高中教育质量有一个大的飞跃,重塑人们对五峰教育的信心。教育局尽快研究高中教育总体布局,一旦格局大定,再将两校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县职教中心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围绕县域经济搞好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我县未来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牢牢抓住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为全县教育改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㈡理顺招生政策

要严格执行省、市教育部门招生政策的有关规定,规范招生秩序,理顺我县初升高招生的混乱局面。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实行划线招生,批次录取。优先县一中招生,然后依次为二中、职教中心招生,招生计划由县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㈢整合教师资源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我县高中阶段教师队伍还存在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老化、学科教师不配套以及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等问题。随着高中教育的发展,高中专任教师短缺的现象势必与日俱增,尤其是高素质教师的短缺,必然会影响高中阶段教育质量。从近期考虑,要充分整合现有优质教育资源,充分考虑优秀教师与优质生源的有效对接,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从长远看,要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应当围绕“培训、提高、充实、调整”的八字方针,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高中阶段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制度,设立教师培训学习专项经费,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参加各种培训。二是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坚持和完善高中阶段的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教育教学专家评选制度,努力建立一支“名师”队伍。三是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根据需要每年引进一批优秀高中教师和中职教师来我县任教。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制定教育质量考核奖励办法,设立奖励基金,重奖有功之臣,最大限度地稳定和引进教育人才。四是进一步制定完善高中教师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制度,优化教师队伍,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带动教师整体队伍素质的提高。

㈣加大经费投入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篇7

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这次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积极谋划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对于再创“教育之乡”新优势、打造普高教育新特色、重塑教育发展新模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上午,大家听取了专家演讲,观摩了省靖江中学的社团活动;刚才,董健同志做了一个很好的演讲,系统安排了明年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姜堰市教育局等5家单位分别作了典型介绍,很有特色。这次会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达到预期的效果。会议结束前,再讲3点意见。

一、准确掌握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新走向

市普通高中面临普及和提高的双重任务,进入新世纪以后。面对生源高峰带来的升学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全市普通高中积极应对,放大存量,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普通高中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发展。进入“十一五”随着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加快推进,高中教育优质资源逐步扩大,实现了90%以上学生在优质高中就读的目标。应当讲,普通高中教育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拐点上,因为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形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需要大家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二是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1.规划纲要》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发明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三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江苏省《规划纲要》和我市的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要着重围绕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多样化发展。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值不时攀升,2.人民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发生了新期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不只希望获得更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还期待拥有灵活多样的受教育途径,拓宽自我发展的道路,甚至通过教育获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对普通高中教育,全社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对享受优质、廉价、高效的高中教育充溢期待。一是从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资源的需求看,初中升高中的择校”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优质普通高中资源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办好每一所普通高中是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二是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减轻上学经济负担愿望看,普高教育利息家庭分担的比例偏高,必需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的公益水平。三是从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成才的期盼看,高中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最大,学生学业负担最重,转变质量发展方式,培养素质全面的合格人才,高中教育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可以说江苏的高中教育普及水平全国领先,3.普通高中教育的功能定位发生了根本转变。高中教育经历了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阶段的发展过程。已达到发达国家同等水平。但“精英化”教育定位和教育模式根深蒂固,考试效果和升学率成了高中教育追求的主要目标。为此,国家公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强调“普通高中是九年义务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些规定从根本上确立了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和价值追求。事实上,对普通高中教育基础性的认识影响着高中发展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譬如,因为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所以必需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从单纯注重知识教授和技能训练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因为要关注不同个性学生的生长,所以普通高中要追求多样化发展,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为不同潜质学生生长提供可能;因为培养的学生不只是选拔合格后成为高等学校的新生,更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所以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基本公民素养,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关注生长;因为升学不再是唯一的和终极目标,所以要开展多元评价,实现评级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革新。

市高中阶段适龄人口逐年增加,4.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进入相对稳定期。进入新世纪后。其中2006年达到78547人。十一五”以来,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又逐年回落,2010年下降到52610人。据人口出生率推算,未来十年全市高中适龄人口还将不断下降,2013年将达到最低谷,为36000多人,相当于2006年的一半;2014年开始缓慢回升,从2015年起,基本维持在38000人左右。高中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既为我提高高中教育的质态、追求特色发展发明了宽松的环境,也对调整和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还给一些薄弱高中的生存预伏了新的危机。如果我对此没有清醒认识和适应性的调整对策,普通高中的继续发展会遭遇很大困难。

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综上所述。要求我要切实转变高中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要求,这就是今后普通高中发展的主旋律。

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总量,更加规范”主要体现在一是教育教学管理要更规范。要严格依照国家课程计划开全开足上好规定的课程。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以成绩排名,不炒作高考成果。二是学校招生和收费要规范。要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严格控制借读生人数,严格依照规定收取有关费用。三是政府投入要更规范。要强化政府的办学责任,进一步突出普通高中的公益性质,确保政府投入到位,切实减轻学校的过重负担。

能力为上,更高质量”主要体现在德育为先。体美俱进,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质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质量,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质量;获取质量的路径应该是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和注重因材施教。

而不只是指向少数学生的局部提升;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具特色”主要体现在学校特色建设要遵循全面性、基础性和内生性原则;学校在特色建设过程中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只是致力于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特长技能;要根植于学校教育哲学和独特文化,而不是进行简单移植和照搬。就建设路径而言,特色建设应基于规范管理,依托丰富多样的课程,关注教师的专业生长,学校特色建设必需遵循规律。

二、把实现发展转型作为当前普通高中教育的突出任务

特别是近年来,进入“十一五”以来。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无论是规模、速度,还是结构、质量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已经成为Xx基础教育响亮的品牌。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旺盛需求,高考质量处于相对高位状态、高中教育的功能和生源发生变化,市普通高中教育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高中教育必需转变发展方式,才干实现可持续发展。

已经提出必需实现普高教育转型发展这一命题。应当说,去年的全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一年来,普高教育的转型发展已经破题,聚焦课堂、关注教学、追求有效”已经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今后一段时期内,Xx普高教育要唱响“规范·优质·特色”主旋律,继续担当Xx基础教育的领跑者。总体要求是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即从较多关注学校硬件建设向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生长和规范管理的转变;从较多关注物态改造向更加关注人文建设的转变;从较多关注规模普及向更加关注质量提升的转变;从较多关注外延扩张向更加关注内涵提升的转变。具体要求是

关键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成才观和质量观。要坚决摒弃主要以升学率和考试效果评价学校和教师的错误做法,1.必需实现教育发展理念的转变。转变教育发展理念。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校长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作为教育政绩的主要指标,以解放学校和教师的素质教育热情,为教学改革发明良好的内部环境。由于激进文化的影响,加上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社会和家庭只关注学生能否上一个好学校,考试效果如何,升学是否理想等现实情况。各地各校要建立相应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教育委员会,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沟通,用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影响社会和家长,充分发挥先进教育思想的辐射、引导作用,为教学改革发明良好的外部环境。

普通高中教育事业的投入政策滞后,2.必需实现教育投入结构的转变。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而言。政府投入比例偏低,投入保证机制不够健全,严重制约着普通高中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普通高中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机制。就我市而言,当前要进一步增加普通高中发展专项经费,拨足教师工资,努力提高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规范,按规范解决教师培训经费问题,积极化解学校债务,切实改变“工资靠政府,运转靠收费,发展靠贷款”状况,让普通高中轻装上阵。如果普通高中继续“带着镣铐跳舞”不只自身发展步履艰难,社会、学生、家长也很不满意。

目前我市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主要存在问题是教师“一言堂、一讲了一锅煮”学生主动接受,3.必需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效益很差,低效、无效的课堂还比较普遍。必需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式学习。要创设对话的课堂,建议民主平等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交往的教学、发明生成的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启发和讨论,实现学生个体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主体的全面发展。要创设开放的课堂,根据课程规范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可以不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顺序的严密和教学结构的完整,可以不再墨守封闭性教学过程的预设,灵活地安排教学顺序,适时地调整教学环节,不时提高教学实效。要创设活动的课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要创设生活的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堂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自己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

难以取得满意的成果,4.必需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仅凭“题海战”苦干蛮干。必需改变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变主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力,特别是要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通过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审美情趣,并引导学生将良好的品质和素质转化运用于学习实践,热爱学习、励志学习、刻苦学习,形成高度的学习自觉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力,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协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学有规律、学有方法、学有技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力,要建立形式多样的学习共同体,构建和谐向上的学习伙伴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中乐于合作、学会合作、善于合作。

就是通过提高考试、评价的科学化水平来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全面质量评价,5.必需实现评价方式的转变。坚持科学评价就是坚持教学质量的国家规范和国家意志。要把对教育主体的解放放在首位,要把教学过程管理作为主要途径,要把专业服务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战略。要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和程序。要加强对评价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惯例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坚持以课程规范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导向,逐步增加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和评估。完善对学校、教师的考核评价细则,对应试倾向严重的指标要坚决取消,加快建立促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要创新考试评价制度。全面推进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注重考试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发挥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对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要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逐步实行统一考试录取与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方式。完善指标生分配政策,逐年提高热点高中指标生比例。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要以质量保证为中心,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规划布局、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专门规划和部署,课程设置、教学惯例、考试评价管理、教学支撑体系和环境建设等方面,把质量要求落实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6.必需实现学校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随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防止千校一面”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学校的自主发展水平,尽快实现学校发展由行政主导型向自主能动型转变。当前必需首先解决学校角色意识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目标路径不清的问题。学校要真正实现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意识必需先觉醒,特别是作为主政一校的校长,尤其要有自我发展的强烈欲望。要增强学校的责任意识。校长要对学校负责,对师生负责,对自己负责,要守土有责,敢于担当。要增强学校的规划意识。校长要有规划经营打造学校的意识,科学规划学校的发展,主动将规划逐步付诸行动、付诸实践。要增强学校的合作意识。学校是一个合作共同体,强调的团体精神,没有团体的力量,自主就不可能。现如今,任何单兵作战都难以成果一所学校的发展。学校如能在愿景打造、群体合作和有效调节中作出有益探索,则必将有助于形成利于学校发展的团队合力。同时,学校的管理仅凭“管死”教师的考勤和学生的时间,也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要求,必需适应课改的要求,适应教师教学方式变化、适应学生学习方式变化、适应家长家教方式变化,优化管理制度与策略,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

三、着力解决影响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几个突出问题

围绕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根据Xx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目标和现状。转变高中教育发展方式过程中,必需花大气力研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切实解决超大规模和超大班额问题。目前全市普通高中的债务总额达9亿元,1.要积极化解高中学校债务。最多的学校债务达亿元。繁重的债务,严重制约着普通高中的继续发展,这也是有的学校“两超两偏”超大规模、超大班额,自费生比例偏高、借读生偏多)主要根源。普通高中“工资靠政府,运转靠收费,发展靠贷款”现象要切实解决。已经提请市委、市政府要着重研究普高债务化解,希望各市也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抓住目前的大好时机,对化解高中债务问题作出具体的时间布置。学校应本着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精神,逐步收缩招生规模,缩小班额,走精致管理、精品办学之路。

切实解决徘徊观望和打擦边球问题。五严”规定已经实行一年多时间,2.要自觉有效地执行“五严”规定。总的说,市执行“五严”规定旗帜鲜明,行动坚决,基本实现了防止“硬着陆”争取“软着陆”目标。但这样的软着陆”仅是结果的软着陆”而不是过程的软着陆”最近,省教育厅又下发了两个通报,通报了南京市和南通市局部学校违反“五严”规定,违规招生和违规补课的情况,奖励十分严厉,标明了省教育厅对严格执行“五严”规定的一如既往的严肃态度。虽然我市高中学校到目前为止没有因违反“五严”规定被省厅通报,但有关举报还是连续不时。目前,执行“五严”规定从全局上看,已经进入新的体制机制的建立期和教育监管、指导方式的转型期,靠玩“小聪明”打擦边球已经无济于事。后退没有出路,违规自断后路。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主动告别旧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靠“大智慧”努力从旧的教育发展模式中“突围”进去,积极探索,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轻负高效的路子来。学校要克服无所作为、徘徊彷徨的畏难情绪,看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地抓下去。当前,要从提高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本功和自觉性上下功夫,要从狠抓教学的基本环节上下功夫,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多而滥的机械操练,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既要集中精力解决好突出问题,力求在短期内见到效果,又要在构建机制、完善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从长效上解决问题。

切实解决教学手段落后的问题。从这次对全市四星级高中素质教育的督导情况看,3.要坚持信息技术带动。图书投入缺乏、更新愉快、借阅率低,不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室硬件不达标、实验开出率低,信息设备废置、信息技术应用滞后等问题比较严重,各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一下信息技术带动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代表着先进的教育改革方向,提高教育质量新的增长点。要把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纳入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数字化环境中学习所必需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终身学习的规划能力。要更新激进实验手段,创设与应用虚拟教学环境,加强远距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注重研究建设网上学习社区,鼓励不同班级、不同学校共同开发和实施网上课程,支持学生自主、合作建设专题网站,创设交互式学习与探索性学习环境。

切实解决局部教师形象不佳的问题。目前,4.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社会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问题、教学责任感不强问题,以及乱订滥订教辅资料问题反应强烈。这些问题,虽然是少数人或者说是个别人所为,但影响很坏,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在学生心里、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从学校领导来讲,主要是对师德建设认识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得力、管理不得法。有些学校在教师培养过程中,重教学业务培训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对一些“骨干教师”不良行为熟视无睹,不敢批评、不善抵制。有些学校领导在师德建设上存在麻木心理,认为“当前社会道德水准普遍下降,教师难以自洁”有少数学校领导处置师德失范教师有“投鼠忌器”心理和“护短”行为,害怕影响教师整体形象。前不久,市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和《Xx市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置暂行方法》各地各学校要按照“惩防并举、依法问责、强化导向”原则,依法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对于存在师德失范行为的教师,要给予严肃批评教育,对少数严重违反师德且屡教不改、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依照《处置方法》给予严肃处置,坚决维护教师队伍形象。

切实解决校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曹卫星副省长在全省普通高中校长暑期学习研讨会上,5.要实践用教育家精神办学。希望普通高中校长要提升终身学习、统筹协调、价值引领、改革创新、社会沟通的能力,努力做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优秀高中校长,这为每位校长指明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希望大家铭记在心,落实于行动。这里,也对大家提几点建议。校长要有自己的思想。校长的教育思想就是校长们对教育价值的认识。教育思想不等于一个、一个的教育口号,不只仅是张贴在墙上的教育理念。只有这些口号、这些理念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同,并全面完全地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才干称之为校长们教育思想。校长们教育思想是对教育价值进行自主选择的结果,这样的选择应该体现在对国家和民族核心价值的选择,对当代主流价值教育的选择,对学校激进价值的选择和校长对自我价值的选择。这些价值选择的依据,说到底,校长自身对教育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校长要有道德的关切。高中教育应该是把整个教育的基点放在育人上,放在合格公民的培养上,要让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从党的十七大以来,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开始强调德育为先,这是教育方针的重大变化。意味着中央对德育,对学生德行的生长,历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爱因斯坦曾说过:单靠知识和技巧不能使人类走向幸福和高尚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的发现者位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校长们要扪心自问,为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准备了什么?又为那些考上大学的学生准备了什么?校长要有开放的情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近两年,市普通高中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工作已经启动,但发展不够平衡,有的学校对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认识缺乏,思考研究不多,这种情况要彻底改变。各学校要通过办学的国际化、师资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切实推进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校长要有特色的追求。当前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着“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的现象,既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又难以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特色建设不只是解决当前普遍存在千校一面”问题的有效方法,更是提升普通高中品质的殊途同归,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要求,教育家办学”重要标志,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把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把更多个人发展选择权交给学生,让每一所普通高中都办出特色、凸显个性,这既是普通高中发展的当务之急,更是普通高中校长必备的看家身手。校长要有抓落实的真功夫。魏书生总结教育的一段话值得我深思:教育没有太新鲜的事儿,教育绝大部分的事都不是观念不清楚。百分之九十的事,非不知也,不行也;非不行也,不恒也;非不恒也,不乐也。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把根本守住,把过去对的好的东西守住。作为校长,大家要依照教育规律办事,安安静静地办学,认认真真抓好落实,不要浮躁,不要急功近利。要把自己的理想变成每一天的努力,把日常的繁杂工作与追求理想融为一体。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校长一定要聚焦教学,要从学会在学校课程和教学工作的各个关键环节上实施有效领导,体现校长专业水准和管理才能,体现校长的硬功夫”根据市教研室调研的情况,许多一线教师缺乏必要的教学基本功。希望校长们从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提问能力、启发引导能力和作业设计、试卷设计能力等方面入手,体现好自己抓落实的真功夫”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篇8

这次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谋划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对于再创“教育之乡”新优势、打造普高教育新特色、重塑教育发展新模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上午,大家听取了专家报告,观摩了省靖江中学的社团活动;刚才,董健同志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系统部署了明年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姜堰市教育局等5家单位分别作了典型介绍,很有特色。这次会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会议结束前,我再讲3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新走向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市普通高中面临普及和提高的双重任务,面对生源高峰带来的升学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全市普通高中积极应对,放大存量,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普通高中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发展。进入“十一五”,随着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加快推进,高中教育优质资源逐步扩大,实现了90%以上学生在优质高中就读的目标。应当讲,普通高中教育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拐点上,因为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形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需要大家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1.《规划纲要》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二是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三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江苏省《规划纲要》和我市的《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要着重围绕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多样化发展。

2.人民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产生了新期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攀升,他们不仅希望获得更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还期待拥有灵活多样的受教育途径,拓宽自我发展的道路,甚至通过教育获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对普通高中教育,全社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对享受优质、廉价、高效的高中教育充满期待。一是从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资源的需求看,初中升高中的“择校”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优质普通高中资源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办好每一所普通高中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二是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减轻上学经济负担愿望看,普高教育成本家庭分担的比例偏高,必须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的公益水平。三是从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成才的期盼看,高中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最大,学生学业负担最重,转变质量发展方式,培养素质全面的合格人才,是高中教育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普通高中教育的功能定位发生了根本转变。高中教育经历了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江苏的高中教育普及程度全国领先,已达到了发达国家同等水平。但“精英化”的教育定位和教育模式根深蒂固,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成了高中教育追求的主要目标。为此,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强调“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些规定从根本上确立了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和价值追求。事实上,对普通高中教育基础性的认识影响着高中发展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譬如,因为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所以必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因为要关注不同个性学生的成长,所以普通高中要追求多样化发展,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为不同潜质学生成长提供可能;因为培养的学生不仅是选拔合格后成为高等学校的新生,更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所以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基本公民素养,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关注成长;因为升学不再是唯一的和终极目标,所以要开展多元评价,实现评级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变革。

4.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进入相对稳定期。进入新世纪后,我市高中阶段适龄人口逐年增加,其中达到78547人。“十一五”以来,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又逐年回落,2010年下降到52610人。据人口出生率推算,未来十年全市高中适龄人口还将不断下降,2013年将达到最低谷,为36000多人,相当于的一半;2014年开始缓慢回升,从2015年起,基本维持在38000人左右。高中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既为我们提高高中教育的质态、追求特色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也对调整和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还给一些薄弱高中的生存预伏了新的危机。如果我们对此没有清醒认识和适应性的调整对策,普通高中的持续发展会遭遇很大困难。

综上所述,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要求我们要切实转变高中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要求,这就是今后普通高中发展的主旋律。

“更加规范”主要体现在:一是教育教学管理要更规范。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全开足上好规定的课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总量,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以成绩排名,不炒作高考成绩。二是学校招生和收费要规范。要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严格控制借读生人数,严格按照规定收取有关费用。三是政府投入要更规范。要强化政府的办学责任,进一步突出普通高中的公益性质,确保政府投入到位,切实减轻学校的过重负担。

“更高质量”主要体现在:德育为先,能力为上,体美俱进,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质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质量,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质量;我们获取质量的路径应该是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和注重因材施教。

“更具特色”主要体现在:学校特色建设要遵循全面性、基础性和内生性原则;学校在特色建设过程中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只是指向少数学生的局部提升;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不只是致力于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特长技能;要根植于学校教育哲学和独特文化,而不是进行简单移植和照搬。就建设路径而言,特色建设应基于规范管理,依托丰富多样的课程,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必须遵循规律。

二、把实现发展转型作为当前普通高中教育的突出任务

进入“十一五”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无论是规模、速度,还是结构、质量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响亮的品牌。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旺盛需求,高考质量处于相对高位状态、高中教育的功能和生源发生变化,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高中教育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去年的全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我们已经提出必须实现普高教育转型发展这一命题。应当说,一年来,普高教育的转型发展已经破题,“聚焦课堂、关注教学、追求有效”已经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普高教育要唱响“规范·优质·特色”的主旋律,继续担当基础教育的领跑者。总体要求是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即从较多关注学校硬件建设向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规范管理的转变;从较多关注物态改造向更加关注人文建设的转变;从较多关注规模普及向更加关注质量提升的转变;从较多关注外延扩张向更加关注内涵提升的转变。具体要求是:

1.必须实现教育发展理念的转变。转变教育发展理念,关键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成才观和质量观。要坚决摒弃主要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学校和教师的错误做法,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校长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作为教育政绩的主要指标,以解放学校和教师的素质教育热情,为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上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社会和家庭只关注学生能否上一个好学校,考试成绩如何,升学是否理想等现实情况。各地各校要建立相应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教育委员会,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沟通,用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影响社会和家长,充分发挥先进教育思想的辐射、引导作用,为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必须实现教育投入结构的转变。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而言,普通高中教育事业的投入政策滞后,政府投入比例偏低,投入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严重制约着普通高中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普通高中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机制。就我市而言,当前要进一步增加普通高中发展专项经费,拨足教师工资,努力提高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标准解决教师培训经费问题,积极化解学校债务,切实改变“工资靠政府,运转靠收费,发展靠贷款”的状况,让普通高中轻装上阵。如果普通高中继续“带着镣铐跳舞”,不仅自身发展步履艰难,社会、学生、家长也很不满意。

3.必须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目前我市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一言堂、一讲了、一锅煮”,学生被动接受,效益很差,低效、无效的课堂还比较普遍。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式学习。要创设对话的课堂,倡导民主平等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交往的教学、创造生成的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启发和讨论,实现学生个体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主体的全面发展。要创设开放的课堂,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可以不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程序的严密和教学结构的完整,可以不再墨守封闭性教学过程的预设,灵活地安排教学程序,适时地调整教学环节,不断提高教学实效。要创设活动的课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要创设生活的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堂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自己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

4.必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仅凭“题海战”、苦干蛮干,难以取得满意的成绩,必须改变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力,特别是要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通过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审美情趣,并引导学生将良好的品质和素质转化运用于学习实践,热爱学习、励志学习、刻苦学习,形成高度的学习自觉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力,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学有规律、学有方法、学有技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力,要建立形式多样的学习共同体,构建和谐向上的学习伙伴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中乐于合作、学会合作、善于合作。

5.必须实现评价方式的转变。坚持科学评价就是坚持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和国家意志,就是通过提高考试、评价的科学化水平来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全面质量评价,要把对教育主体的解放放在首位,要把教学过程管理作为主要途径,要把专业服务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策略。要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和程序。要加强对评价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导向,逐步增加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和评估。完善对学校、教师的考核评价细则,对应试倾向严重的指标要坚决取消,加快建立促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要创新考试评价制度。全面推进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注重考试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发挥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对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要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逐步实行统一考试录取与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方式。完善指标生分配政策,逐年提高热点高中指标生比例。要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要以质量保障为中心,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规划布局、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专门规划和部署,在课程设置、教学常规、考试评价管理、教学支撑体系和环境建设等方面,把质量要求落实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6.必须实现学校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随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学校的自主发展水平,尽快实现学校发展由行政主导型向自主能动型转变。当前必须首先解决学校角色意识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目标路径不清的问题。学校要真正实现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意识必须先觉醒,特别是作为主政一校的校长,尤其要有自我发展的强烈欲望。要增强学校的责任意识。校长要对学校负责,对师生负责,对自己负责,要守土有责,敢于担当。要增强学校的规划意识。校长要有规划经营打造学校的意识,科学规划学校的发展,主动将规划逐步付诸行动、付诸实践。要增强学校的合作意识。学校是一个合作共同体,强调的是团体精神,没有团体的力量,自主就不可能。现如今,任何单兵作战都难以成就一所学校的发展。学校如能在愿景打造、群体合作和有效调节中作出有益探索,则必将有助于形成利于学校发展的团队合力。同时,学校的管理仅凭“管死”教师的考勤和学生的时间,也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要求,必须适应课改的要求,适应教师教学方式变化、适应学生学习方式变化、适应家长家教方式变化,优化管理制度与策略,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

三、着力解决影响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几个突出问题

根据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目标和现状,围绕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在转变高中教育发展方式过程中,我们必须花大气力研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积极化解高中学校债务,切实解决超大规模和超大班额问题。目前全市普通高中的债务总额达9亿元,最多的学校债务达亿元。沉重的债务,严重制约着普通高中的持续发展,这也是有的学校“两超两偏”(超大规模、超大班额,自费生比例偏高、借读生偏多)的主要根源。普通高中“工资靠政府,运转靠收费,发展靠贷款”的现象要切实解决。我们已经提请市委、市政府要着重研究普高债务化解,希望各市也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抓住目前的大好时机,对化解高中债务问题作出具体的时间安排。学校应本着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精神,逐步收缩招生规模,缩小班额,走精致管理、精品办学之路。

2.要自觉有效地执行“五严”规定,切实解决徘徊观望和打擦边球问题。“五严”规定已经实行一年多时间,总的说,我市执行“五严”规定旗帜鲜明,行动坚决,基本实现了避免“硬着陆”、争取“软着陆”的目标。但这样的“软着陆”仅是结果的“软着陆”,而不是过程的“软着陆”。最近,省教育厅又下发了两个通报,通报了南京市和南通市部分学校违反“五严”规定,违规招生和违规补课的情况,处分十分严厉,表明了省教育厅对严格执行“五严”规定的一如既往的严肃态度。虽然我市高中学校到目前为止没有因违反“五严”规定被省厅通报,但有关举报还是连续不断。目前,执行“五严”规定从全局上看,已经进入新的体制机制的建立期和教育监管、指导方式的转型期,靠玩“小聪明”、打擦边球已经无济于事。后退没有出路,违规自断后路。我们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主动告别旧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靠“大智慧”,努力从旧的教育发展模式中“突围”出来,积极探索,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轻负高效的路子来。学校要克服无所作为、徘徊彷徨的畏难情绪,看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地抓下去。当前,我们要从提高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本功和自觉性上下功夫,要从狠抓教学的基本环节上下功夫,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多而滥的机械操练,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既要集中精力解决好突出问题,力求在短期内见到效果,又要在构建机制、完善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从长效上解决问题。

3.要坚持信息技术带动,切实解决教学手段落后的问题。从这次对全市四星级高中素质教育的督导情况看,图书投入不足、更新不快、借阅率低,不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室硬件不达标、实验开出率低,信息设备废置、信息技术应用滞后等问题比较严重,各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一下信息技术带动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代表着先进的教育改革方向,是提高教育质量新的增长点。要把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纳入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数字化环境中学习所必需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终身学习的规划能力。要更新传统实验手段,创设与应用虚拟教学环境,加强远距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注重研究建设网上学习社区,鼓励不同班级、不同学校共同开发和实施网上课程,支持学生自主、合作建设专题网站,创设交互式学习与探索性学习环境。

4.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解决部分教师形象不佳的问题。目前,社会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问题、教学责任感不强问题,以及乱订滥订教辅资料问题反应强烈。这些问题,虽然是少数人或者说是个别人所为,但影响很坏,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在学生心里、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从学校领导来讲,主要是对师德建设认识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得力、管理不得法。有些学校在教师培养过程中,重教学业务培训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对一些“骨干教师”的不良行为熟视无睹,不敢批评、不善抵制。有些学校领导在师德建设上存在麻木心理,认为“当前社会道德水准普遍下降,教师难以自洁”。有少数学校领导处理师德失范教师有“投鼠忌器”心理和“护短”行为,害怕影响教师整体形象。前不久,市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市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各地各学校要按照“惩防并举、依法问责、强化导向”的原则,依法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对于存在师德失范行为的教师,要给予严肃批评教育,对少数严重违反师德且屡教不改、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依照《处理办法》给予严肃处理,坚决维护教师队伍形象。

5.要实践用教育家精神办学,切实解决校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曹卫星副省长在全省普通高中校长暑期学习研讨会上,希望普通高中校长要提升终身学习、统筹协调、价值引领、改革创新、社会沟通的能力,努力做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优秀高中校长,这为每位校长指明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希望大家铭记在心,落实于行动。这里,我也对大家提几点建议。校长要有自己的思想。校长的教育思想就是校长们对教育价值的认识。教育思想不等于一个、一个的教育口号,不仅仅是张贴在墙上的教育理念。只有这些口号、这些理念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同,并全面彻底地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才能称之为校长们的教育思想。校长们的教育思想是对教育价值进行自主选择的结果,这样的选择应该体现在对国家和民族核心价值的选择,对当代主流价值教育的选择,对学校传统价值的选择和校长对自我价值的选择。这些价值选择的依据,说到底,是校长自身对教育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校长要有道德的关切。高中教育应该是把整个教育的基点放在育人上,放在合格公民的培养上,要让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从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开始强调德育为先,这是教育方针的重大变化。意味着中央对德育,对学生德行的成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爱因斯坦曾说过:“单靠知识和技巧不能使人类走向幸福和高尚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的发现者位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校长们要扪心自问,你为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准备了什么?又为那些考上大学的学生准备了什么?校长要有开放的情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近两年,我市普通高中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工作已经启动,但发展不够平衡,有的学校对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认识不足,思考研究不多,这种情况要彻底改变。各学校要通过办学的国际化、师资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切实推进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校长要有特色的追求。当前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着“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的现象,既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又难以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特色建设不仅是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千校一面”问题的有效办法,更是提升普通高中品质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要求,是“教育家办学”的重要标志,是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把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把更多个人发展选择权交给学生,让每一所普通高中都办出特色、凸显个性,这既是普通高中发展的当务之急,更是普通高中校长必备的看家本领。校长要有抓落实的真功夫。魏书生总结教育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教育没有太新鲜的事儿,教育绝大部分的事都不是观念不清楚。百分之九十的事,非不知也,是不行也;非不行也,是不恒也;非不恒也,是不乐也。”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把根本守住,把过去对的好的东西守住。作为校长,大家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安安静静地办学,认认真真抓好落实,不要浮躁,不要急功近利。要把自己的理想变成每一天的努力,把日常的繁杂工作与追求理想融为一体。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校长一定要聚焦教学,要从学会在学校课程和教学工作的各个关键环节上实施有效领导,体现校长专业水准和管理才能,体现校长的“硬功夫”。根据市教研室调研的情况,许多一线教师缺乏必要的教学基本功。希望校长们从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提问能力、启发引导能力和作业设计、试卷设计能力等方面入手,体现好自己抓落实的“真功夫”。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篇9

这次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谋划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对于再创“教育之乡”新优势、打造普高教育新特色、重塑教育发展新模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上午,大家听取了专家报告,观摩了省靖江中学的社团活动;刚才,董健同志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系统部署了明年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姜堰市教育局等5家单位分别作了典型介绍,很有特色。这次会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会议结束前,我再讲3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新走向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市普通高中面临普及和提高的双重任务,面对生源高峰带来的升学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全市普通高中积极应对,放大存量,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普通高中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发展。进入“十一五”,随着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加快推进,高中教育优质资源逐步扩大,实现了90%以上学生在优质高中就读的目标。应当讲,普通高中教育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拐点上,因为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形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需要大家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1.《规划纲要》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二是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三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江苏省《规划纲要》和我市的《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要着重围绕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多样化发展。

2.人民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产生了新期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攀升,他们不仅希望获得更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还期待拥有灵活多样的受教育途径,拓宽自我发展的道路,甚至通过教育获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对普通高中教育,全社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对享受优质、廉价、高效的高中教育充满期待。一是从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资源的需求看,初中升高中的“择校”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优质普通高中资源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办好每一所普通高中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二是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减轻上学经济负担愿望看,普高教育成本家庭分担的比例偏高,必须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的公益水平。三是从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成才的期盼看,高中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最大,学生学业负担最重,转变质量发展方式,培养素质全面的合格人才,是高中教育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普通高中教育的功能定位发生了根本转变。高中教育经历了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江苏的高中教育普及程度全国领先,已达到了发达国家同等水平。但“精英化”的教育定位和教育模式根深蒂固,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成了高中教育追求的主要目标。为此,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强调“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些规定从根本上确立了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和价值追求。事实上,对普通高中教育基础性的认识影响着高中发展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譬如,因为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所以必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因为要关注不同个性学生的成长,所以普通高中要追求多样化发展,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为不同潜质学生成长提供可能;因为培养的学生不仅是选拔合格后成为高等学校的新生,更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所以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基本公民素养,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关注成长;因为升学不再是唯一的和终极目标,所以要开展多元评价,实现评级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变革。

4.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进入相对稳定期。进入新世纪后,我市高中阶段适龄人口逐年增加,其中2006年达到78547人。“十一五”以来,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又逐年回落,2010年下降到52610人。据人口出生率推算,未来十年全市高中适龄人口还将不断下降,2013年将达到最低谷,为36000多人,相当于2006年的一半;2014年开始缓慢回升,从2015年起,基本维持在38000人左右。高中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既为我们提高高中教育的质态、追求特色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也对调整和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还给一些薄弱高中的生存预伏了新的危机。如果我们对此没有清醒认识和适应性的调整对策,普通高中的持续发展会遭遇很大困难。

综上所述,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要求我们要切实转变高中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要求,这就是今后普通高中发展的主旋律。

“更加规范”主要体现在:一是教育教学管理要更规范。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全开足上好规定的课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总量,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以成绩排名,不炒作高考成绩。二是学校招生和收费要规范。要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严格控制借读生人数,严格按照规定收取有关费用。三是政府投入要更规范。要强化政府的办学责任,进一步突出普通高中的公益性质,确保政府投入到位,切实减轻学校的过重负担。

“更高质量”主要体现在:德育为先,能力为上,体美俱进,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质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质量,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质量;我们获取质量的路径应该是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和注重因材施教。

“更具特色”主要体现在:学校特色建设要遵循全面性、基础性和内生性原则;学校在特色建设过程中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只是指向少数学生的局部提升;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不只是致力于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特长技能;要根植于学校教育哲学和独特文化,而不是进行简单移植和照搬。就建设路径而言,特色建设应基于规范管理,依托丰富多样的课程,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必须遵循规律。

二、把实现发展转型作为当前普通高中教育的突出任务

进入“十一五”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无论是规模、速度,还是结构、质量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已经成为Xx基础教育响亮的品牌。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旺盛需求,高考质量处于相对高位状态、高中教育的功能和生源发生变化,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高中教育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去年的全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我们已经提出必须实现普高教育转型发展这一命题。应当说,一年来,普高教育的转型发展已经破题,“聚焦课堂、关注教学、追求有效”已经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在今后一段时期内,Xx的普高教育要唱响“规范·优质·特色”的主旋律,继续担当Xx基础教育的领跑者。总体要求是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即从较多关注学校硬件建设向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规范管理的转变;从较多关注物态改造向更加关注人文建设的转变;从较多关注规模普及向更加关注质量提升的转变;从较多关注外延扩张向更加关注内涵提升的转变。具体要求是:

1.必须实现教育发展理念的转变。转变教育发展理念,关键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成才观和质量观。要坚决摒弃主要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学校和教师的错误做法,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校长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作为教育政绩的主要指标,以解放学校和教师的素质教育热情,为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上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社会和家庭只关注学生能否上一个好学校,考试成绩如何,升学是否理想等现实情况。各地各校要建立相应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教育委员会,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沟通,用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影响社会和家长,充分发挥先进教育思想的辐射、引导作用,为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必须实现教育投入结构的转变。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而言,普通高中教育事业的投入政策滞后,政府投入比例偏低,投入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严重制约着普通高中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普通高中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机制。就我市而言,当前要进一步增加普通高中发展专项经费,拨足教师工资,努力提高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标准解决教师培训经费问题,积极化解学校债务,切实改变“工资靠政府,运转靠收费,发展靠贷款”的状况,让普通高中轻装上阵。如果普通高中继续“带着镣铐跳舞”,不仅自身发展步履艰难,社会、学生、家长也很不满意。

3.必须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目前我市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一言堂、一讲了、一锅煮”,学生被动接受,效益很差,低效、无效的课堂还比较普遍。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式学习。要创设对话的课堂,倡导民主平等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交往的教学、创造生成的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启发和讨论,实现学生个体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主体的全面发展。要创设开放的课堂,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可以不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程序的严密和教学结构的完整,可以不再墨守封闭性教学过程的预设,灵活地安排教学程序,适时地调整教学环节,不断提高教学实效。要创设活动的课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要创设生活的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堂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自己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

4.必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仅凭“题海战”、苦干蛮干,难以取得满意的成绩,必须改变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力,特别是要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通过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审美情趣,并引导学生将良好的品质和素质转化运用于学习实践,热爱学习、励志学习、刻苦学习,形成高度的学习自觉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力,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学有规律、学有方法、学有技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力,要建立形式多样的学习共同体,构建和谐向上的学习伙伴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中乐于合作、学会合作、善于合作。

5.必须实现评价方式的转变。坚持科学评价就是坚持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和国家意志,就是通过提高考试、评价的科学化水平来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全面质量评价,要把对教育主体的解放放在首位,要把教学过程管理作为主要途径,要把专业服务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策略。要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和程序。要加强对评价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导向,逐步增加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和评估。完善对学校、教师的考核评价细则,对应试倾向严重的指标要坚决取消,加快建立促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要创新考试评价制度。全面推进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注重考试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发挥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对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要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逐步实行统一考试录取与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方式。完善指标生分配政策,逐年提高热点高中指标生比例。要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要以质量保障为中心,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规划布局、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专门规划和部署,在课程设置、教学常规、考试评价管理、教学支撑体系和环境建设等方面,把质量要求落实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6.必须实现学校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随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学校的自主发展水平,尽快实现学校发展由行政主导型向自主能动型转变。当前必须首先解决学校角色意识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目标路径不清的问题。学校要真正实现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意识必须先觉醒,特别是作为主政一校的校长,尤其要有自我发展的强烈欲望。要增强学校的责任意识。校长要对学校负责,对师生负责,对自己负责,要守土有责,敢于担当。要增强学校的规划意识。校长要有规划经营打造学校的意识,科学规划学校的发展,主动将规划逐步付诸行动、付诸实践。要增强学校的合作意识。学校是一个合作共同体,强调的是团体精神,没有团体的力量,自主就不可能。现如今,任何单兵作战都难以成就一所学校的发展。学校如能在愿景打造、群体合作和有效调节中作出有益探索,则必将有助于形成利于学校发展的团队合力。同时,学校的管理仅凭“管死”教师的考勤和学生的时间,也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要求,必须适应课改的要求,适应教师教学方式变化、适应学生学习方式变化、适应家长家教方式变化,优化管理制度与策略,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

三、着力解决影响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几个突出问题

根据Xx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目标和现状,围绕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在转变高中教育发展方式过程中,我们必须花大气力研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积极化解高中学校债务,切实解决超大规模和超大班额问题。目前全市普通高中的债务总额达9亿元,最多的学校债务达亿元。沉重的债务,严重制约着普通高中的持续发展,这也是有的学校“两超两偏”(超大规模、超大班额,自费生比例偏高、借读生偏多)的主要根源。普通高中“工资靠政府,运转靠收费,发展靠贷款”的现象要切实解决。我们已经提请市委、市政府要着重研究普高债务化解,希望各市也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抓住目前的大好时机,对化解高中债务问题作出具体的时间安排。学校应本着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精神,逐步收缩招生规模,缩小班额,走精致管理、精品办学之路。

2.要自觉有效地执行“五严”规定,切实解决徘徊观望和打擦边球问题。“五严”规定已经实行一年多时间,总的说,我市执行“五严”规定旗帜鲜明,行动坚决,基本实现了避免“硬着陆”、争取“软着陆”的目标。但这样的“软着陆”仅是结果的“软着陆”,而不是过程的“软着陆”。最近,省教育厅又下发了两个通报,通报了南京市和南通市部分学校违反“五严”规定,违规招生和违规补课的情况,处分十分严厉,表明了省教育厅对严格执行“五严”规定的一如既往的严肃态度。虽然我市高中学校到目前为止没有因违反“五严”规定被省厅通报,但有关举报还是连续不断。目前,执行“五严”规定从全局上看,已经进入新的体制机制的建立期和教育监管、指导方式的转型期,靠玩“小聪明”、打擦边球已经无济于事。后退没有出路,违规自断后路。我们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主动告别旧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靠“大智慧”,努力从旧的教育发展模式中“突围”出来,积极探索,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轻负高效的路子来。学校要克服无所作为、徘徊彷徨的畏难情绪,看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地抓下去。当前,我们要从提高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本功和自觉性上下功夫,要从狠抓教学的基本环节上下功夫,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多而滥的机械操练,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既要集中精力解决好突出问题,力求在短期内见到效果,又要在构建机制、完善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从长效上解决问题。

3.要坚持信息技术带动,切实解决教学手段落后的问题。从这次对全市四星级高中素质教育的督导情况看,图书投入不足、更新不快、借阅率低,不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室硬件不达标、实验开出率低,信息设备废置、信息技术应用滞后等问题比较严重,各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一下信息技术带动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代表着先进的教育改革方向,是提高教育质量新的增长点。要把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纳入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数字化环境中学习所必需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终身学习的规划能力。要更新传统实验手段,创设与应用虚拟教学环境,加强远距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注重研究建设网上学习社区,鼓励不同班级、不同学校共同开发和实施网上课程,支持学生自主、合作建设专题网站,创设交互式学习与探索性学习环境。

4.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解决部分教师形象不佳的问题。目前,社会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问题、教学责任感不强问题,以及乱订滥订教辅资料问题反应强烈。这些问题,虽然是少数人或者说是个别人所为,但影响很坏,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在学生心里、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从学校领导来讲,主要是对师德建设认识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得力、管理不得法。有些学校在教师培养过程中,重教学业务培训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对一些“骨干教师”的不良行为熟视无睹,不敢批评、不善抵制。有些学校领导在师德建设上存在麻木心理,认为“当前社会道德水准普遍下降,教师难以自洁”。有少数学校领导处理师德失范教师有“投鼠忌器”心理和“护短”行为,害怕影响教师整体形象。前不久,市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和《Xx市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各地各学校要按照“惩防并举、依法问责、强化导向”的原则,依法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对于存在师德失范行为的教师,要给予严肃批评教育,对少数严重违反师德且屡教不改、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依照《处理办法》给予严肃处理,坚决维护教师队伍形象。

5.要实践用教育家精神办学,切实解决校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曹卫星副省长在全省普通高中校长暑期学习研讨会上,希望普通高中校长要提升终身学习、统筹协调、价值引领、改革创新、社会沟通的能力,努力做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优秀高中校长,这为每位校长指明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希望大家铭记在心,落实于行动。这里,我也对大家提几点建议。校长要有自己的思想。校长的教育思想就是校长们对教育价值的认识。教育思想不等于一个、一个的教育口号,不仅仅是张贴在墙上的教育理念。只有这些口号、这些理念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同,并全面彻底地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才能称之为校长们的教育思想。校长们的教育思想是对教育价值进行自主选择的结果,这样的选择应该体现在对国家和民族核心价值的选择,对当代主流价值教育的选择,对学校传统价值的选择和校长对自我价值的选择。这些价值选择的依据,说到底,是校长自身对教育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校长要有道德的关切。高中教育应该是把整个教育的基点放在育人上,放在合格公民的培养上,要让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从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开始强调德育为先,这是教育方针的重大变化。意味着中央对德育,对学生德行的成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爱因斯坦曾说过:“单靠知识和技巧不能使人类走向幸福和高尚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的发现者位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校长们要扪心自问,你为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准备了什么?又为那些考上大学的学生准备了什么?校长要有开放的情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近两年,我市普通高中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工作已经启动,但发展不够平衡,有的学校对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认识不足,思考研究不多,这种情况要彻底改变。各学校要通过办学的国际化、师资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切实推进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校长要有特色的追求。当前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着“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的现象,既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又难以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特色建设不仅是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千校一面”问题的有效办法,更是提升普通高中品质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要求,是“教育家办学”的重要标志,是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把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把更多个人发展选择权交给学生,让每一所普通高中都办出特色、凸显个性,这既是普通高中发展的当务之急,更是普通高中校长必备的看家本领。校长要有抓落实的真功夫。魏书生总结教育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教育没有太新鲜的事儿,教育绝大部分的事都不是观念不清楚。百分之九十的事,非不知也,是不行也;非不行也,是不恒也;非不恒也,是不乐也。”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把根本守住,把过去对的好的东西守住。作为校长,大家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安安静静地办学,认认真真抓好落实,不要浮躁,不要急功近利。要把自己的理想变成每一天的努力,把日常的繁杂工作与追求理想融为一体。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校长一定要聚焦教学,要从学会在学校课程和教学工作的各个关键环节上实施有效领导,体现校长专业水准和管理才能,体现校长的“硬功夫”。根据市教研室调研的情况,许多一线教师缺乏必要的教学基本功。希望校长们从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提问能力、启发引导能力和作业设计、试卷设计能力等方面入手,体现好自己抓落实的“真功夫”。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篇10

一、准确把握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新走向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市普通高中面临普及和提高的双重任务,面对生源高峰带来的升学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全市普通高中积极应对,放大存量,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普通高中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发展。进入“十一五”,随着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加快推进,高中教育优质资源逐步扩大,实现了90%以上学生在优质高中就读的目标。应当讲,普通高中教育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拐点上,因为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形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需要大家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1.《规划纲要》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二是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三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江苏省《规划纲要》和我市的《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要着重围绕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多样化发展。

2.人民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产生了新期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攀升,他们不仅希望获得更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还期待拥有灵活多样的受教育途径,拓宽自我发展的道路,甚至通过教育获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对普通高中教育,全社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对享受优质、廉价、高效的高中教育充满期待。一是从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资源的需求看,初中升高中的“择校”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优质普通高中资源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办好每一所普通高中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二是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减轻上学经济负担愿望看,普高教育成本家庭分担的比例偏高,必须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的公益水平。三是从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成才的期盼看,高中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最大,学生学业负担最重,转变质量发展方式,培养素质全面的合格人才,是高中教育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普通高中教育的功能定位发生了根本转变。高中教育经历了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江苏的高中教育普及程度全国领先,已达到了发达国家同等水平。但“精英化”的教育定位和教育模式根深蒂固,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成了高中教育追求的主要目标。为此,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强调“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些规定从根本上确立了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和价值追求。事实上,对普通高中教育基础性的认识影响着高中发展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譬如,因为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所以必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因为要关注不同个性学生的成长,所以普通高中要追求多样化发展,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为不同潜质学生成长提供可能;因为培养的学生不仅是选拔合格后成为高等学校的新生,更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所以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基本公民素养,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关注成长;因为升学不再是唯一的和终极目标,所以要开展多元评价,实现评级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变革。

4.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进入相对稳定期。进入新世纪后,我市高中阶段适龄人口逐年增加,其中达到78547人。“十一五”以来,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又逐年回落,年下降到52610人。据人口出生率推算,未来十年全市高中适龄人口还将不断下降,年将达到最低谷,为36000多人,相当于的一半;年开始缓慢回升,从年起,基本维持在38000人左右。高中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既为我们提高高中教育的质态、追求特色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也对调整和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还给一些薄弱高中的生存预伏了新的危机。如果我们对此没有清醒认识和适应性的调整对策,普通高中的持续发展会遭遇很大困难。

综上所述,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要求我们要切实转变高中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要求,这就是今后普通高中发展的主旋律。

“更加规范”主要体现在:一是教育教学管理要更规范。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全开足上好规定的课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总量,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以成绩排名,不炒作高考成绩。二是学校招生和收费要规范。要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严格控制借读生人数,严格按照规定收取有关费用。三是政府投入要更规范。要强化政府的办学责任,进一步突出普通高中的公益性质,确保政府投入到位,切实减轻学校的过重负担。

“更高质量”主要体现在:德育为先,能力为上,体美俱进,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质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质量,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质量;我们获取质量的路径应该是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和注重因材施教。

“更具特色”主要体现在:学校特色建设要遵循全面性、基础性和内生性原则;学校在特色建设过程中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只是指向少数学生的局部提升;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不只是致力于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特长技能;要根植于学校教育哲学和独特文化,而不是进行简单移植和照搬。就建设路径而言,特色建设应基于规范管理,依托丰富多样的课程,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必须遵循规律。

二、把实现发展转型作为当前普通高中教育的突出任务

进入“十一五”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无论是规模、速度,还是结构、质量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响亮的品牌。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旺盛需求,高考质量处于相对高位状态、高中教育的功能和生源发生变化,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高中教育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去年的全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我们已经提出必须实现普高教育转型发展这一命题。应当说,一年来,普高教育的转型发展已经破题,“聚焦课堂、关注教学、追求有效”已经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普高教育要唱响“规范·优质·特色”的主旋律,继续担当基础教育的领跑者。总体要求是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即从较多关注学校硬件建设向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规范管理的转变;从较多关注物态改造向更加关注人文建设的转变;从较多关注规模普及向更加关注质量提升的转变;从较多关注外延扩张向更加关注内涵提升的转变。具体要求是:

1.必须实现教育发展理念的转变。转变教育发展理念,关键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成才观和质量观。要坚决摒弃主要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学校和教师的错误做法,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校长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作为教育政绩的主要指标,以解放学校和教师的素质教育热情,为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上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社会和家庭只关注学生能否上一个好学校,考试成绩如何,升学是否理想等现实情况。各地各校要建立相应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教育委员会,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沟通,用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影响社会和家长,充分发挥先进教育思想的辐射、引导作用,为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必须实现教育投入结构的转变。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而言,普通高中教育事业的投入政策滞后,政府投入比例偏低,投入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严重制约着普通高中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普通高中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机制。就我市而言,当前要进一步增加普通高中发展专项经费,拨足教师工资,努力提高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标准解决教师培训经费问题,积极化解学校债务,切实改变“工资靠政府,运转靠收费,发展靠贷款”的状况,让普通高中轻装上阵。如果普通高中继续“带着镣铐跳舞”,不仅自身发展步履艰难,社会、学生、家长也很不满意。

3.必须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目前我市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一言堂、一讲了、一锅煮”,学生被动接受,效益很差,低效、无效的课堂还比较普遍。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式学习。要创设对话的课堂,倡导民主平等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交往的教学、创造生成的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启发和讨论,实现学生个体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主体的全面发展。要创设开放的课堂,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可以不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程序的严密和教学结构的完整,可以不再墨守封闭性教学过程的预设,灵活地安排教学程序,适时地调整教学环节,不断提高教学实效。要创设活动的课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要创设生活的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堂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自己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

4.必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仅凭“题海战”、苦干蛮干,难以取得满意的成绩,必须改变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力,特别是要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通过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审美情趣,并引导学生将良好的品质和素质转化运用于学习实践,热爱学习、励志学习、刻苦学习,形成高度的学习自觉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力,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学有规律、学有方法、学有技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力,要建立形式多样的学习共同体,构建和谐向上的学习伙伴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中乐于合作、学会合作、善于合作。

5.必须实现评价方式的转变。坚持科学评价就是坚持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和国家意志,就是通过提高考试、评价的科学化水平来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全面质量评价,要把对教育主体的解放放在首位,要把教学过程管理作为主要途径,要把专业服务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策略。要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和程序。要加强对评价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导向,逐步增加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和评估。完善对学校、教师的考核评价细则,对应试倾向严重的指标要坚决取消,加快建立促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要创新考试评价制度。全面推进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注重考试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发挥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对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要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逐步实行统一考试录取与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方式。完善指标生分配政策,逐年提高热点高中指标生比例。要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要以质量保障为中心,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规划布局、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专门规划和部署,在课程设置、教学常规、考试评价管理、教学支撑体系和环境建设等方面,把质量要求落实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6.必须实现学校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随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学校的自主发展水平,尽快实现学校发展由行政主导型向自主能动型转变。当前必须首先解决学校角色意识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目标路径不清的问题。学校要真正实现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意识必须先觉醒,特别是作为主政一校的校长,尤其要有自我发展的强烈欲望。要增强学校的责任意识。校长要对学校负责,对师生负责,对自己负责,要守土有责,敢于担当。要增强学校的规划意识。校长要有规划经营打造学校的意识,科学规划学校的发展,主动将规划逐步付诸行动、付诸实践。要增强学校的合作意识。学校是一个合作共同体,强调的是团体精神,没有团体的力量,自主就不可能。现如今,任何单兵作战都难以成就一所学校的发展。学校如能在愿景打造、群体合作和有效调节中作出有益探索,则必将有助于形成利于学校发展的团队合力。同时,学校的管理仅凭“管死”教师的考勤和学生的时间,也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要求,必须适应课改的要求,适应教师教学方式变化、适应学生学习方式变化、适应家长家教方式变化,优化管理制度与策略,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

三、着力解决影响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几个突出问题

根据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目标和现状,围绕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在转变高中教育发展方式过程中,我们必须花大气力研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积极化解高中学校债务,切实解决超大规模和超大班额问题。目前全市普通高中的债务总额达9亿元,最多的学校债务达亿元。沉重的债务,严重制约着普通高中的持续发展,这也是有的学校“两超两偏”(超大规模、超大班额,自费生比例偏高、借读生偏多)的主要根源。普通高中“工资靠政府,运转靠收费,发展靠贷款”的现象要切实解决。我们已经提请市委、市政府要着重研究普高债务化解,希望各市也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抓住目前的大好时机,对化解高中债务问题作出具体的时间安排。学校应本着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精神,逐步收缩招生规模,缩小班额,走精致管理、精品办学之路。

2.要自觉有效地执行“五严”规定,切实解决徘徊观望和打擦边球问题。“五严”规定已经实行一年多时间,总的说,我市执行“五严”规定旗帜鲜明,行动坚决,基本实现了避免“硬着陆”、争取“软着陆”的目标。但这样的“软着陆”仅是结果的“软着陆”,而不是过程的“软着陆”。最近,省教育厅又下发了两个通报,通报了南京市和南通市部分学校违反“五严”规定,违规招生和违规补课的情况,处分十分严厉,表明了省教育厅对严格执行“五严”规定的一如既往的严肃态度。虽然我市高中学校到目前为止没有因违反“五严”规定被省厅通报,但有关举报还是连续不断。目前,执行“五严”规定从全局上看,已经进入新的体制机制的建立期和教育监管、指导方式的转型期,靠玩“小聪明”、打擦边球已经无济于事。后退没有出路,违规自断后路。我们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主动告别旧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靠“大智慧”,努力从旧的教育发展模式中“突围”出来,积极探索,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轻负高效的路子来。学校要克服无所作为、徘徊彷徨的畏难情绪,看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地抓下去。当前,我们要从提高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本功和自觉性上下功夫,要从狠抓教学的基本环节上下功夫,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多而滥的机械操练,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既要集中精力解决好突出问题,力求在短期内见到效果,又要在构建机制、完善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从长效上解决问题。

3.要坚持信息技术带动,切实解决教学手段落后的问题。从这次对全市四星级高中素质教育的督导情况看,图书投入不足、更新不快、借阅率低,不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室硬件不达标、实验开出率低,信息设备废置、信息技术应用滞后等问题比较严重,各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一下信息技术带动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代表着先进的教育改革方向,是提高教育质量新的增长点。要把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纳入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数字化环境中学习所必需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终身学习的规划能力。要更新传统实验手段,创设与应用虚拟教学环境,加强远距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注重研究建设网上学习社区,鼓励不同班级、不同学校共同开发和实施网上课程,支持学生自主、合作建设专题网站,创设交互式学习与探索性学习环境。

4.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解决部分教师形象不佳的问题。目前,社会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问题、教学责任感不强问题,以及乱订滥订教辅资料问题反应强烈。这些问题,虽然是少数人或者说是个别人所为,但影响很坏,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在学生心里、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从学校领导来讲,主要是对师德建设认识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得力、管理不得法。有些学校在教师培养过程中,重教学业务培训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对一些“骨干教师”的不良行为熟视无睹,不敢批评、不善抵制。有些学校领导在师德建设上存在麻木心理,认为“当前社会道德水准普遍下降,教师难以自洁”。有少数学校领导处理师德失范教师有“投鼠忌器”心理和“护短”行为,害怕影响教师整体形象。前不久,市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市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各地各学校要按照“惩防并举、依法问责、强化导向”的原则,依法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对于存在师德失范行为的教师,要给予严肃批评教育,对少数严重违反师德且屡教不改、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依照《处理办法》给予严肃处理,坚决维护教师队伍形象。

5.要实践用教育家精神办学,切实解决校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曹副省长在全省普通高中校长暑期学习研讨会上,希望普通高中校长要提升终身学习、统筹协调、价值引领、改革创新、社会沟通的能力,努力做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优秀高中校长,这为每位校长指明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希望大家铭记在心,落实于行动。这里,我也对大家提几点建议。校长要有自己的思想。校长的教育思想就是校长们对教育价值的认识。教育思想不等于一个、一个的教育口号,不仅仅是张贴在墙上的教育理念。只有这些口号、这些理念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同,并全面彻底地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才能称之为校长们的教育思想。校长们的教育思想是对教育价值进行自主选择的结果,这样的选择应该体现在对国家和民族核心价值的选择,对当代主流价值教育的选择,对学校传统价值的选择和校长对自我价值的选择。这些价值选择的依据,说到底,是校长自身对教育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校长要有道德的关切。高中教育应该是把整个教育的基点放在育人上,放在合格公民的培养上,要让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从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开始强调德育为先,这是教育方针的重大变化。意味着中央对德育,对学生德行的成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爱因斯坦曾说过:“单靠知识和技巧不能使人类走向幸福和高尚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的发现者位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校长们要扪心自问,你为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准备了什么?又为那些考上大学的学生准备了什么?校长要有开放的情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

近两年,我市普通高中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工作已经启动,但发展不够平衡,有的学校对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认识不足,思考研究不多,这种情况要彻底改变。各学校要通过办学的国际化、师资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切实推进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校长要有特色的追求。当前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着“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的现象,既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又难以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特色建设不仅是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千校一面”问题的有效办法,更是提升普通高中品质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要求,是“教育家办学”的重要标志,是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把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把更多个人发展选择权交给学生,让每一所普通高中都办出特色、凸显个性,这既是普通高中发展的当务之急,更是普通高中校长必备的看家本领。校长要有抓落实的真功夫。魏书生总结教育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教育没有太新鲜的事儿,教育绝大部分的事都不是观念不清楚。百分之九十的事,非不知也,是不行也;非不行也,是不恒也;非不恒也,是不乐也。”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把根本守住,把过去对的好的东西守住。作为校长,大家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安安静静地办学,认认真真抓好落实,不要浮躁,不要急功近利。要把自己的理想变成每一天的努力,把日常的繁杂工作与追求理想融为一体。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校长一定要聚焦教学,要从学会在学校课程和教学工作的各个关键环节上实施有效领导,体现校长专业水准和管理才能,体现校长的“硬功夫”。根据市教研室调研的情况,许多一线教师缺乏必要的教学基本功。希望校长们从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提问能力、启发引导能力和作业设计、试卷设计能力等方面入手,体现好自己抓落实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