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素养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1:39:50

艺术素养论文

艺术素养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领导干部;教育;艺术素养

人的素质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它更多的表现为是靠后天教育和修养的结果,而艺术修养在提高人的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纵观人类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无论是古代或现代的还是国内或国外的,他们都无不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可以说,个人的素质与艺术素养之问存在着一定的正比关系。个人素质作为领导者在政治信念、思想意识、品德修养、工作作风、生活情趣等方面所反映的综合素养,它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在工作实践中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因此,必须注重加强对领导干部的艺术素养教育,必须注重提高领导干部的艺术素养,这是在新世纪新阶段造就一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

一、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其中特别提到要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问题。这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有高尚的心灵,要通过学习不断汲取人类文明的成果,以不断增强自己对文化精神产品的爱好及鉴赏能力,从而自觉抵御低级趣味和腐朽的生活方式。为此,提高素质不仅是党和人民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领导干部自己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要责任。

在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领导干部肩负着双重的责任。领导者的管理艺术、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将对社会大众留下深刻的影响。尤其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除在专业技能上遇到的一些挑战外,领导干部还经常会遇到一些诸如城市规划、环境美化、文艺宣传等决策性的工作,如果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这样的困难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问经济交往的不断深入,各个国家及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这一趋势使我们在接受进步与积极的思想理念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消极颓废和不健康思想理念的侵蚀,这些文化或精神方面的糟粕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毒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扰乱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它是影响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以及培育人们高尚情操和良好素质的毒瘤。领导干部是我们时代的代表,其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们整个社会的精神与道德风范,他们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良好的素质有益于社会民众的身心健康,有益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有益于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稳定。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人民建设全面小康和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需要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需要通过加强艺术素养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艺术作品能够给人愉悦的审美情趣,使人产生丰富的审美联想。审美能力是领导干部不可或缺的素质,领导干部对艺术作品如果具备了一定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就会自觉地倡导那些真善美的事物,并以自己真善美的行为带动和影响社会,使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对那些掺杂不健康内容的甚至是反动的思想倾向予以有力的抨击和制止。注重加强自身艺术素养,不仅有益于提高领导干部在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甄别能力,同时也将有益于领导干部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并促使个人工作效率、群众威望、社会公信力的极大攀升。因此,提高艺术素养不是可有可无的个人点缀,而是能够在工作实践中产生信任感和凝聚力所应注重的重要方面,也是领导干部自身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良好的艺术素养,领导者才能为自己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工作基础,使这种个人修养的魅力成为向群众的无声命令,故而它理应成为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

二、艺术作品作为客观世界与主观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用语言、文学、舞蹈、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来反映社会现实的,但它是比现实更具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通过艺术家们的审美积淀而反映社会现实的,是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艺术化浓缩。艺术活动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显示其才能,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实践。艺术作品在形式上的美可以让人们从感观上得到愉悦,其意境上的美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世界。艺术作品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通过艺术家们长期的积累并进行不断实践而进发出的一种精神产品,一件优秀的精神产品,体现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也蕴涵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个性特征、精神追求等元素,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社会性,它所张扬的审美意蕴体现了社会大众的主流思想意识和欣赏水准。应该说,绝大多数历史上流传下来艺术作品以及现代艺术品,它们所反映的精神是积极的和健康的,且能够对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产生积极的良好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否则,人类文明和中华文明也难以源远流长地传承至今,并被发扬光大。由于艺术作品所包含着的丰富精神内涵,使其对人作用的时间越长便越能渗透到人们的灵魂深处,从而能够对人们起到调节思想情绪、促进潜能创造、培育道德观念、激发审美想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作用。中华民族有着搏大精深的文化和艺术宝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淀的独特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形成为我们民族鲜明的艺术个性,并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确立了自己辉煌的地位,这正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也是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自身艺术素养的最好教材。因此,领导干部艺术素养的提高应注重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首先,锤炼自身修养,提高鉴赏能力。一个领导者就是一个单位的核心,其工作能力的高低、个人学识的魅力以及美好仪表的展示,将直接影响到他所带领的整个团队的精神状态。在人的素质诸多的构成要素中,智商的重要性是无可置疑的,它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具体表现。同时,人的情商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人的智商得以充分展现的可靠保证,这在我们当今所处的这样一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领导干部的工作成效反映着其综合的素质修养,它包括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品德修养等方面。在闲暇之余,如果领导干部能够通过艺术(绘画、舞蹈、电影、音乐、文学等)欣赏或阅读,积极进行应有的内功修炼,便能获得很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知识,洞悉为政之要。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如果认真观赏画作,仔细品味画内功夫和了解画外故事,就能领悟其中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能力。在艺鉴赏中,领导干部应注重使自己由最初的感性认识不断提升到理认识的层次,通过提高欣赏水平与鉴赏能力而培养自己更加开阔眼界和敏锐的观察力,从而对履行本职进行更为深层的思考,能认识和洞察社会发展的趋势,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就能在工作中生一种亲和力。当然,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经验与感受累的过程,只有探索和选择一个能够适合个人发展的修养途径,才达到促使自己全面发展的预期目的

其次,多角度审视观察,拓展超前意识。现代领导者所面临的环和工作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他们除应掌握一定的专知识外,还要注重以欣赏的艺术目光与外界和他人接触。领导工的要义就是带领好一班人干好工作,并以个人的工作魅力影响自所带领的团队。一个知识渊博和具有修养的领导者,能够以个人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而保证其整个团队工作的协调性。现代艺术只反映和表现生活的狭窄层面,已经扩展到对生存环境及生命意义高度关注的深层追求,艺术活动不再仅仅局限于少数专业人员的范围之内,它日渐成为社会广泛参与的一项有益活动,是人们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审美创造能力所日益关注的一条有效途径。领导干部在工作实践中讲求领导艺术,具备一定的超前意识,就能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才干,并调动一班人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在有序、安定、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始终走在本领域工作的前沿,并从较为被动繁琐的事务性工作转变到富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工作上来。领导干部要注重了解本民族艺术的过去和现在,要注重了解本地区地方艺术的特点,了解现代艺术的发展状况及其趋势,以借古鉴今、博采众长,从而以着眼于未来的眼光为人民执好政。

艺术素养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师培养;职称评审;职业教育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教育为一种职业技术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重要力量。艺术类高职院校作为艺术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国家培养艺术类技术技能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在“十四五”时期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与“双高”建设的新形势下,艺术类高职院校如何发挥好职称评审的作用,打造一支专业扎实、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以切实提高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的多层次需求,树立职业教育的好口碑,值得学界深入思考。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师培养的重要性

现阶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艺术类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并且,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多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疏于艺术审美、职业素养、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以考试成绩为最重要指标的传统教学理念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其技术等级偏低,技能单一,社会认可度不高,不仅严重影响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不利于专业的传承与创新。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大力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与多种岗位技能,并对艺术体系具有一定认知,能满足行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是教育中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从本质上讲,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直接功能和最大价值在于: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获得应有的发展。”①当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大多通过课堂教授、实践实训、技能竞赛、校企合作等途径实现技能知识的迁移与技能水平的提升,教、学、练三个环节密不可分。教师需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再通过练习转化理论知识,巩固并提高专业技术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及综合素质非常重要。就艺术类高职院校而言,年龄在40岁以上的艺术类专业教师大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专业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科研水平普遍偏低,缺乏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新进艺术类专业青年教师大多为高等院校应届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与综合素养以及一定的科研能力,但普遍欠缺实践经验,实践操作能力较弱。可见,艺术类高职院校无论实践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还是专业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在职称评审上都有难点,这大大阻碍了其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教师作为教学系统中的领导者、课程理念的实施者、教学目标的制订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求知的启发者、学习结果的评价者,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贯彻人才培养模式、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②教师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艺术类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关系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教师需兼具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

二、职称评审对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师培养的作用和意义

当下,职称评审对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师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一是职称评审条件的设置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重视教师的教改能力,鼓励教师通过参加专业学习和培训提升岗位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锤炼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二是职称评审条件的设置提高了对教师社会实践的要求,不仅扩大了实践活动的范围,而且还规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具有“双师素质”资格的教师申报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务,有利于促进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艺术类高职院校“双师”队伍的壮大;三是职称评审条件的设置不以论文数量为唯一标准,认可教师以艺术成果替换论文,以此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积极开展科研,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效融合,并以科研反哺教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三、探索建立具有艺术类高职院校特色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通过分类评价引导教师扬长避短,特色发展,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当下,职称评审是提升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艺术类高职院校应根据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有别与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评审条件和办法,“并将技能等级、指导培养学生的能力、专业行业影响力、社会服务能力等列为重要参考指标,真正发挥职称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提高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③以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基于其艺术类高职院校的特色与教师队伍的现状和特征,其教师职称评审包括教学为主型、社会服务推广型、科研教学并重型三类。艺术类专业教师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教学为主型、社会服务推广型中的任意一种参加职称评审。前者的评审条件为较长时间从事教学工作,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在学院同类教师的平均水平以上,注重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包括主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发表教学改革与研究方面的论文或主编教材,指导学生技能竞赛的成效等;后者的评审条件为承担艺术创作与传播、公共文化政策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等社会服务工作,并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主要考核行业企业技术服务、应用对策研究以及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成效。公共学科教师可申报教学为主型与科研教学并重型两类职称评审,前者侧重对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教研成果的评价,后者鼓励校内行政兼课教师服务本岗位的同时从事教学工作,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一)突出考核教学质量

高校的第一要务为培养人才,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学。因此在职称评审中,应突出对教师教学业绩的考核,包括课内教学效果考核与课外教学实践考核两部分。前者主要考核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教学规范、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后者主要考核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即是否将最新的技术、工艺和标准以及自身经验等融入课堂,让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与实际需求,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市场,以此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行业需求等。这两种考核均重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进而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职称评审中,课内教学效果考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工作量,即教师每年需完成学院规定的总课时量;二是课堂教学效果,考核指标以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督导评课为依据,从教学规范、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组织引导、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综合考评,从而提升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促进人才培养。课外教学实践考核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和人才培养能力,三类职称的评价指标侧重点各有不同。教学为主型和科研教学并重型职称的评价指标包括教师担任学科带头人或教学名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开发精品课程,主持或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综合改革、教学标准制定等;社会服务推广型职称的评价指标包括教师个人参加演出,创作作品,举办作品展,获得文艺评奖,完成产学合作项目,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对外合作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等。由此,设置侧重点不同的课外教学实践考核指标,有利于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发挥优势和特长,提高教学质量。

(二)专业人才培养成果与科研成果的等值替换

科研成果评审的重点在于质量,以教师的科研成果是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的优化以及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等有所贡献为重要依据,而非一味强调数量。科研成果的评审条件为等值替换的弹性设置,即“对不同类别的科研成果进行价值估算,建立彼此之间的等值关联,进而可相互进行等值替换”。④具体而言,就是适当降低对学术论文和科研项目的要求,将教师指导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纳入职称评审条件,用教师个人的艺术作品及指导学生获奖替换科研成果,突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如艺术类专业教师公开出版的个人作品集、在艺术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作品及其完成的重要研究报告、公共文化政策和标准制定等可替换论文,专业教师个人的专业创作、表演获奖、专利发明等可替换课题,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即可达到职称评审的相关要求。这种职称评审条件的设置基于艺术类专业教师科研成果的特殊性,探索以其他成果形式替代学术论文,减少了对教师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的数量要求,可用艺术产品、表演获奖、发明专利或其他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指标进行等值替换,从而使不同类型的教师都能找到适合自身情况的业绩点,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三)加强职业培训和社会实践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在课堂教学中教授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也要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知识结构、教学方式、实践能力等方面富于实用性和针对性,体现“双师素质”,突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化方向。如今,新技术、新工艺带动的新专业不断出现,如融媒体技术与运营、电子竞技、艺术管理等,反观相关行业,却未有统一的评审标准和行业认可的奖项。高职院校在制定职称评审条件时应体现行业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增加具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教学特色的内容,合理体现“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理论提高与技能提升的关系”。⑤以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在近年来赛事变展演的背景下,坚持学历教育与岗位进修并重,分层次、分类别制定职称评审标准,要求教师通过兼职、交流、挂职等形式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锻炼,形成教师进修培训、挂职锻炼的制度化机制。同时,根据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相关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需接受一定学时的继续教育,因此在教师系列职称申报条件中要求申报者自任现职以来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90学时。可见,以职称评审为导向,一方面能促进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有利于其明确职业发展阶段,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积累实践经验,有利于其掌握行业的最新技术、工艺和流程,了解企业文化与用人需求,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结语

艺术素养论文范文篇3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2009年底之前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主要有17个主题项,即“课程、现状与对策、功能、教学、改革、艺术教育体系、师资、国外艺术教育、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材、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从归纳出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17个主题项中可以看出,其内容与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基本覆盖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领域。其中的“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功能”等四个方面所占比例较大,属于目前研究的热点。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教育体系”、“师资”、“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方面的论文研究也已开始起步,在此笔者将之归类为研究的非热点。为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1.课程

自《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实施以来,许多普通高校相继开设了部分公共艺术课程,但“因学校而异、因学生而异,缺乏统一教学体系、教材和评价标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缺乏全局性。”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6.24%和26.56%,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课程现状与对策、课程的作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改革以及等方面的探讨,学位论文中对于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探讨比例较高。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来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学位论文中,关于课程的研究主要是从具体的课程和课程内容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即哪些艺术课程可以进入公共艺术教育,并对其价值及其可行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2.教学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实际上课程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的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分类是建立在研究的具体情况之下的。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课程与教学混杂在一起的研究,为研究方便,笔者只能根据其侧重面对其进行区分。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12.13%和27.34%,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一位。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探讨。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如甄巍的《多媒体教学法在高师院校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主要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张静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提出了音乐欣赏课中“以‘兴趣’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电教媒体’为手段的教学方法”、“以‘户外课堂教学’为深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张思镜的《高校公共艺术课音乐审美教育教法探索》提出了音乐审美感知教学与音乐审美情感体验教学两种施教方法。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李琳的《探究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意义及改革方向》认为,对高校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标准进行规范很有必要,需要从观念和方法两主面入手。唐圣菊的《高等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了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的思路:创新课程设置、刷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改革评价体系。彭渊的《浅谈普通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以舞蹈选修课教学和舞蹈团队培养两方面为切入点,以多元舞蹈文化的学习和多元舞蹈活动的参与为特色,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力图探寻一条适合普及型大学舞蹈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张丽波、崔全顺的《构建高师生态式公共艺术欣赏教学模式初探》对教学改革提出了“生态式教学模式”,即从过去各学科的无限分裂走向新的融合,使各学科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关系。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内容研究,黄小明的《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中提出艺术教育教学诸因素的整合。

3.现状与对策

我国的艺术教育因受到国家重视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关系到“新世纪我国知识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正处于一个“蒸蒸日上”和“理还乱”的双重时期。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2.03%和16.41%。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研究者主要是对目前的公共艺术教育现象的描述,代表性的研究如:刘张飞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异化现象及其回归路径》,曹思淼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樊中红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白朝晖的《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马建华、高曼曼《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周小海《关于普通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思考》认为,当前普通高校在实施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领导不重视,置艺术教育于附属地位;艺术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资源匮乏;艺术教育师资“量少质差”;艺术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滞后;管理薄弱,机构不健全。解决上述问题转变观念是前提,提高素质是关键,构建课程结构、教育环境是条件,健全机构、提高管理水平是保障。

4.功能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0.05%和6.25%,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功能的研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研究的。

(1)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作用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功能研究中,普遍的观点是“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方向,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③

(2)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黄丽娜和余育新在《试论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中,根据和谐校园文化的人文性、多样性、融合性、创新性、传承性特点指出,“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人文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艺术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审美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创新源泉”。

(3)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孔宪峰和周秀红的《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理论回归》从理论层面上通过挖掘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本体价值,指出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理论建构涵盖着从“审美”到“立美”的转化、“立美”到“立德”的统一、“立德”到“立人”的升华这三个重要环节。李林和许媛媛的《美育与德育兼重———略论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功能内涵》同样指出:“高校公共音乐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美育为核心,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其功能内涵得以充分显现。”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由来已久,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根深蒂固的,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还是占有相当的比例。

(4)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薛芳的《浅析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认为: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属性,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是有所作为的。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人的直观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创新教育。贾昕东的《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指出:“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系统,艺术素养属于非智力因素并贯穿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康尔《论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唤醒创新意识,有助于牧养创新精神”、“公共艺术教育,又呼吁开发创新潜力,有助于训练创新思维”、“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认知创新规律,有助于借鉴创新方法”。从以上对公共艺术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反映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尚处于现象描述、经验总结的浅层次阶段,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二、从需要理论看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即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等提供理论依据。但是目前研究大都停留在浅层次的现状描述、经验总结等方面,研究深度显然不够。以行为心理学的视角审视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这些研究者研究行为的发生与表现,“与人类的各种行为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动机与目的,都由其背后的、内在的、体现在研究主体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动力所启动和驱使。”④这种启动和驱使是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行为发生与表现的原驱动力,在研究主体心理意识中的反映即是他们的研究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的方向则是寻求目标以满足需要。”⑤人的行为模式清楚地表明,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而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需要。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的研究,不应忽视研究主体研究行为的起点———“需要”这一重要环节。所谓“需要”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人是生命有机体,又是社会的成员。人为了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对饮食、穿用、居住、安全、婚育等都有需求;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对生产劳动、人际交往、价值实现等同样有所需求。这些客观需求在人的意识中就成为人的需要。简单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需要能够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活动。需要被人体会得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有效。“人类有多种多样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需要。”总结人的一切需要,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自然性需要也称生理性需要,是指为了延续与发展生命所必须的客观需要,即对衣、食、住、行、性、安全等方面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如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社会化的产物,是人类独有的,与动物需要有本质的区别。

人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的需要是有所侧重的,而且人的需要也是不断转换的。针对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可以概括为生存需要和学术需要两大类。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生存需要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诸如“生理”、“安全”等需要,在此特指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物质性需要,既包括学者维持与其地位相称的基本生活条件、学术资源的需要,也包括攫取名利的需求。⑦学术需要是指研究者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者从事学术研究的最主要、最直接目标是塑造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即所谓“学术精品”。“学术的本性是排除任何现实性功利追求的。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对知识、智慧、真理的追求,它是一种知性的召唤、道德的践行。”⑧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研究本身并不排斥对功利性的追求。但是在普通高校中现行的科研奖励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等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研究者在利益驱动下的生存需要取代了真理驱动下的学术需要。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把量的标准置于其他价值认定标准之上,把质的高下简单约化为量的多少”。“当这种量本位标准被‘锁定’时,量的追求就演变为学者们的‘生存本能’,以知识追求为本性的需要就让渡于以现实利益的获取为目标的‘生存物质需要’。”⑨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是与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直接相关的。正是这些制度性的要求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从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学术需要”转向了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生存需要”,最终导致“学术失范行为失控”。

艺术素养论文范文篇4

艺术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为宗旨。坚持以学校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以普及促提高,以提高带普及,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审美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展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教育广大中小学生勿忘国耻、缅怀先烈、讴歌祖国的伟大成就,激发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积极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二、活动主题

艺术节主题:“阳光下成长”。展现当代中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现代壮家少年在“阳光下成长”的幸福情景。

三、活动内容以及相关要求

(一)XX市中小学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合唱比赛。

1.主办单位及承办单位:

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文新广局

承办:XX市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中心、XX市电视台。

2.比赛时间及地点:

(1)市级决赛时间:2015年9月4日(全天)。

(2)纪念日合唱音乐会:2015年9月5日上午10点

(3)地点:XX剧场

3.参赛对象:

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在籍学生。分为小学甲组(普通小学),乙组(少年宫、艺术培训机构学生);中学甲组(普通中学、职校普通学生),乙组(艺校生、艺术培训机构学生)。

4.相关要求:

(1)人数及曲目:每支合唱队队员人数70人,钢琴伴奏1人,指挥1人(本校或辖区老师担任)。每支合唱队演唱2首三声部以上合唱歌目,其中一首为指定抗战歌目(见附件3),另外一首为自选歌曲。参加市级比赛的合唱队需在6月30日之前将自选参赛曲目报市教育局体卫艺科审查。

(2)服装:各支合唱队服装以穿着校服为前提,可以添加饰物增加美感,原合唱队有服装的可以穿着,但不得重新做服装,租服装,节约办节成本,重在合唱水平展现。

(3)伴奏:统一使用钢琴伴奏(同校或辖区老师伴奏),可以增加少量特色乐器伴奏,不得使用伴奏带、电声或其他乐队伴奏。

(4)各县区教育局,市教育局直属学校要充分利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开展好抗战歌曲和爱国歌曲合唱比赛活动,把这项活动做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扎实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要切实做到县区有活动,校校有比赛,班班有歌声,要发动全市中小学生全员参与此次活动,通过合唱这一表现形式开展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杜绝采用指定学生、指定班级、指定学校应付参赛的做法。

(5)各县区教育局,市教育局直属学校要成立活动领导机构,经层层选拔,优中选优,推荐优秀合唱队参加市级决赛。中学组要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开展好活动完成预赛;小学组充分利用“六·一”儿童节节庆开展活动及完成预赛。参加市级决赛的名额分配为:六县七城区(含经开区)小学组、中学组甲组(含职校)各1队,乙组1队(各县区中小学校外活动中心,艺术培训中心学生组成综合团队);高新区、东盟区1队;市教育局直属学校10队(预赛选出团队)。各县区通过选拔赛挑选出来的合唱队,将在6月份作为全市“童心向党”歌咏活动的参赛队,录制相应合唱节目参加市级比赛,优胜队伍的节目将报送中央文明办在全国展出。

(6)各县区教育局,各直属学校在发动、组队、训练、比赛的过程中要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利用校园板报、广播站、网站等阵地做好全程报道工作,在学校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XX市电视台《同学汇》栏目也将全程跟进本次活动,制作相关节目播出。各县区教育局,各直属学校要主动与《同学汇》栏目组联系,及时提供节目线索,并配合栏目组做好节目制作工作。(《同学汇》栏目组联系人:马晨轲,联系电话:XX,电子邮箱:XX)。XX市文明办也将协调《XX未成年人网络家园》开辟专栏做好网络宣传报道工作,各县区教育局,各直属学校要积极投稿,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增强宣传工作的效果。(《XX未成年人网络家园》联系人:XX、XX,联系电话:XX,电子邮箱:XX)。

(二)艺术作品、征文、论文比赛。

1.主办单位:

市教育局

2.比赛时间及地点:

2015年6月20日前将艺术作品、“阳光下成长”征文、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交到体卫艺科。

3.参赛对象:

(1)艺术作品类(绘画、书法、篆刻、摄影)项目参赛对象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在籍学生。分为小学甲组(普通小学),乙组(少年宫、艺术培训机构学生);中学甲组(普通中学、职校普通学生),乙组(艺校生、艺术培训机构学生)。

(2)艺术节征文类参征对象为在籍小学、初中、高中、职校生。

(3)艺术教育科研论文参评对象为中小学艺术教师、校长、教育科研机构、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均可。

4.相关要求:

(1)艺术作品要求

①绘画作品:

国画、水彩/水粉画(丙烯画)、版画或其他画种。尺寸:国画不超过四尺宣纸(69×138cm)对开,其他画种均不得超过四尺(40cm×60cm)。

②书法、篆刻作品:

书法、篆刻(30mm×30mm)作品尺寸不超过四尺宣纸(69×138cm)。

③摄影作品:

单张照和组照(每组不超过4件,需标明顺序号),尺寸均为14英寸(30.48cm×35.56cm);除影调处理外,不得利用电脑和暗房技术擅改影响原貌。

④艺术作品需提交作品主题简介和创作过程介绍电子文档(不超过400字)。

⑤艺术作品报送指标:六县七区(含经开区)绘画作品60幅;书法、篆刻作品20幅;摄影作品20幅;高新区、东盟区总数30幅;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事业办、民办学校每校不少于10幅(比例6:2:2)。所有选送的作品必须是精品,重创意,技法,部分作品参加全区、全国艺术展演活动。

⑥艺术作品不用装裱,可按惯例在艺术作品正面或背面署名。所在县区、学校名称、指导老师姓名等信息一律用标签(附件8)贴在作品背面。以数码照片(光盘)和原件两种方式报送,艺术作品不退还作者。作品的数码照片要求:JPG格式,大小不低于10M,分辨率达到300dpi,填报艺术作品报名表(附件5)。

(2)“阳光下成长”征文要求

征文内容为反映广大中小学生参与艺术创作实践活动的经历、体会、收获,文体不限,字数不超过2000字。各县区选送10篇。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事业办、民办学校每校2篇。文稿用word文档,单倍行距,标题用宋体二号粗体字,作者姓名、学校、年级,正文用仿宋小三号字(附件6)。

(3)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要求

①论文主题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②研究重点

现状调研。包括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设、学生课外艺术活动开展、艺术教师队伍建设、艺术教育保障和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

改革成果案例。包括中小学艺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试验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等方面。

评价制度研究。包括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公示制度、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的实践与研究。

③论文内容要求

每篇论文正文不超过5000字,论文摘要不超过500字。每篇论文署名不超过2人,调研报告署名作者不超过5人。引文注释一律采用篇末注的形式。论文文本的标题、摘要和正文中不要出现作者姓名及所在单位名称。要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和艺术规范,保证数据和资料的可靠性。

参加论文报告会的论文评选范围分为甲、乙两类:甲类为2012年12月及以后撰写并且没有公开发表过的论文;乙类为2012年12月以后公开发表的论文。已参加过前四届全国中小学和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评选(含获奖和未获奖)的论文不再参加本届论文申报和评选。

④论文报送数量

各县区报送论文名额数量音乐、美术各5篇,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图音老师可每人报送一篇,自愿参评。报送的论文中,甲类论文和乙类论文的比例原则为70%和30%。

论文按相关要求由各县区、各学校统一填写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送汇总表(附件7)报送到体卫艺术科。

⑤论文格式要求

甲、乙两类论文均需同时报送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文本格式:用Word编辑,A4纸型,标题用小2号宋体字,正文用小3号宋体字。为便于论文的密封评选,论文文本的标题、摘要和正文均不要出现作者姓名及所在单位名称。纸质文本双面打印,一式5份。公开发表的乙类论文须附发表刊物封面和目录页的复印件。

四、奖项设置

(一)XX市中小学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合唱比赛。

1.优秀组织奖。以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属学校为单位进行评选。要求:指导思想明确,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工作扎实,学生参与面广,人人参加活动,校校比赛、班班有歌声,活动效果突出,并有活动实施方案(2015年4月20日前报送方案)和总结(7月1日前报送),并按时上报相关材料。

2.合唱比赛设金、银、铜奖。

(二)艺术作品、征文、论文比赛。

1.艺术作品:一、二、三等奖。

2.优秀征文:评出本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优秀征文若干篇。

3.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设一、二、三等奖,论文能突出主题,内容有深度,重质量。

艺术素养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艺术专业;论文写作课程;逻辑思维;

导入路径《论文写作》课程是本科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与撰写毕业论文紧密相关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升论文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艺术专业学生的《论文写作》课程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其准确表述艺术创作设计思路、文字化清晰地阐述创作设计作品。在艺术专业的学生群体中,创造性思维强而逻辑性思维弱是其重要的特征,由此造成其毕业论文的撰写存在内容表述不清、文章结构混乱、因果关系错误等等问题。在中小学乃至高等教育中,逻辑教学的普遍缺席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得不到系统性的训练和养成。[1]因此,在艺术专业《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突出逻辑思维的导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际价值,从教育导向上来说,也是能力培养上的补偿性教育。

一、艺术专业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现状

艺术专业学生在常年的创作设计过程中形成的创造性思维较强,但在论文撰写方面存在力不从心的状况,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他们在准确的语言阐述、恰当的文章结构、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等方面能力偏弱。突出的是科学客观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难以满足论文写作过程中科学缜密的思路、论证和研究方法的要求。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究其原因,从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学校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比较注重在实践培养环节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强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在科学领域或艺术研究环节,容易忽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存在用艺术的手段取代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现象,使学生对正确地掌握艺术学理论,充分认识各门艺术普遍规律的理论体系,深入理解自身所学艺术专业或方向有所偏失,折射出艺术类学生专业实践强于理论基础的现象。

二、艺术专业《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逻辑思维导入的重要性

在《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主要是介绍如何选题、如何搜集资料、论文的格式与结构、论文各部分的如何撰写、语言规范等等内容。课程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要求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要有缜密的逻辑思维把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自身的研究、创作、设计中,并科学客观地表述出来,成为具有学术理论水平和意义的学习研究成果。[2]不同于艺术创作对情绪、观念、意境等内容的传递和抒发,论文是用来记录科学研究过程和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强调的是严密的论证推导,撰写论文不能凭借艺术创作设计中主观情感、主观判断去描述、评判、分析所研究内容或记录创作过程,否则,就失去论文科学性、客观性、学术性的价值。从对论文写作的要求来看,无论是选题、分析资料和问题、阐述论点方法、论证推导、文字表述等各个方面,都需要逻辑思维去清晰地阐明从客观整理分析资料、发现问题到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如果没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贯穿始终,论文撰写一则无法做到科学合理推导,二则文章思路难免跳跃杂乱,难以辨明,再则也容易使读者不明所以,很难理解。因此,逻辑思维是艺术专业论文写作必需的基本能力,且是衡量论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艺术专业《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中,注重逻辑思维的导入,有利于提升艺术类学生的论文写作质量,也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达到满足科学客观观察、判断、分析和阐述研究内容或创作设计活动所需要的逻辑思维水平。

三、艺术专业《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导入逻辑思维的路径

1、打破艺术专业学生对逻辑思维的惯性认知艺术专业学生对于逻辑知识常常感觉很陌生,既是有所了解也常常认为是高深莫测的学问,可望而不可及。因此,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多采用案例式、启发式的方法,案例教学要多采用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事例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进入逻辑思维过程,使学生破除对逻辑思维的惯性认知,能够认识到逻辑学既是一种科学,逻辑思维也是最普通、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都在使用的思维方式,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3]针对艺术专业学生,列举分析的案例事例还应与专业相结合,多示举艺术专业方面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艺术专业领域,艺术的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并不一定是截然对立、两相冲突的。实际上无论是艺术专业的论文撰写,还是艺术创作或设计都必然蕴含着逻辑思维的。

2、逻辑知识的普及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课程教学中,要适当的把逻辑知识普及给学生,对逻辑思维有基本的认知,使学生正确知晓概念界定、符合判断、演绎推理等逻辑知识。对逻辑知识的普及不应是灌输式的,《论文写作》课程毕竟不是《逻辑学》课程,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还是有所区别的,如何使艺术专业学生理解并掌握逻辑知识,应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对艺术专业学生普及逻辑知识,不能光靠讲授,在教学安排上,还要将其与实践结合,即科学合理地安排写作任务,且要有具体要求,如从写作规范、写作主题、写作结构等等方面设置。写作任务可以灵活安排,如选题并拟论文题目、撰写摘要、拟出论文提纲、搜集资料并总结文献主要内容等等。[4]在教学中,通过写作实践把逻辑知识内含在任务中,然后通过点评讲解每位学生的写作作业,把逻辑知识传导给学生,同时也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写作实践和点评讲解中得到一步步的导入和强化。

3、逻辑思维的导入要运用多种形式传导在艺术专业《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导入要多种形式结合,注重趣味性的授课方式。多种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惯性。教学形式上,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设置问题也是在设置思维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逻辑思维方式融入到问题中;可以案例式教学,例举优秀论文、比较案例论文,直观地展现优秀的论文形式和内容,充分展现缜密逻辑思维;可以布置课堂或课后写作任务,把课堂讲授的逻辑知识和引导的逻辑思维引入到实践环节,使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加深逻辑思维;可以进行逻辑思维的课堂小测验,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也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逻辑思维的具体表现。

4、逻辑思维的养成要在训练中从量到质转化思维的养成不光靠知识的传授,更要着重于实践,逻辑思维的养成要靠量的训练引发质的转变,艺术专业《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要有针对性地,把逻辑思维训练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并从训练量上入手,通过不断的写作任务、课堂测验、问答环节等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以量的提升达成质的转变。针对艺术专业的特点,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内容,转变教学内容中简单的知识传授灌输模式,增加启发式、问答式的讲解,加入小测验、案例分析等趣味性强的教学环节,结合理论开展写作实操的实践环节。总之,要变教学中说多于练、听讲多于思考为多练多写、多思多想多动脑,使学生真正把逻辑思维入头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或群体,要达到教学目标需要我们教师准确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深入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案,所谓“因材施教”即是这个道理。在艺术专业《论文写作》这门课程上,结合艺术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较强,思维活跃度较高的特点,针对性地采用启发式、问答式、趣味性的教学方法,通过测验、训练、案例教学等方式,着重把逻辑思维融入《论文写作》的课程教学中,弥补艺术类学生的关键能力短板,也是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践策略。把逻辑思维导入艺术专业《论文写作》课程教学的模式和策略,是在实践中对运用教育教学规律的具体表现,对于其他课程也有所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孟婷.写作教学改革方向浅谈——逻辑教学的缺席[J].现代语文,2017(08).

[2]王洪义.6个台阶——艺术类论文写作攻略[M].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

[3]孙佃永.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0.

艺术素养论文范文篇6

在学校外进行艺术实践,主要形式有:学院领导和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学校所在地政府、文化、教育等部门组织的大型演出活动、公益演出、下乡义务演出和对贫困山区中小学进行义务扶贫教育活动;或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学校、少年宫、艺术馆等文化教育单位参与艺术培训、教学辅导或编排文艺节目;利用寒暑假或节假日,到企事业单位、学校、文化馆等文化、教育单位,从事艺术培训、教学辅导或协助编排文艺节目等活动;与和声、合唱指挥、歌曲作法、民族民间音乐、小乐队配器、电脑音乐作曲与编配等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演唱、演奏、新作品试唱试奏等活动。参加政府、文化、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组织的各类比赛和竞赛;到民间采风,或观摩学习,以及大学生假期文化下乡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实践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一)实践是高师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关键环节

(二)艺术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保证

1、培养巩固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感悟艺术魅力,提高音乐和文化素养

3、参与舞台创作实践,提高综合技能

4、提高社会能力,满足就业需求

(三)艺术实践是高师音乐教育成功的关键环节

当前,我国普通高师音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技能训练部分。该部分主要由两个层面组成:(1)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视唱练耳、合唱指挥、电脑音乐制作等技能类课程,此类课程明确属于实践类范畴,是技能技巧训练、特殊语言表达和艺术情感表达的实践环节。(2)毕业论文环节。毕业论文环节看似与音乐专业技能训练的距离很远,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基础理论部分。基础理论课程是研究音乐构成规律及其创作法则的课程体系。一般讲,除了技法实训类(如声乐、器乐)和音乐史学、美学方面的课程外,音乐专业的所有集体类课程都可划入这一范畴,如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与作曲、复调等。

第三、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部分。我国普通高师音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片面地强调哪一个方面。加强艺术实践锻炼,对全面提升普通高校师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市场也逐渐形成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艺术教育工作面对这个被喻为“朝阳产业”的文化市场作出及时调整,培养各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艺术实践以现代音乐教育文化产业的建立为契机,活跃全民音乐的文化氛围,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例如,高师艺术实践形式之一的“工作室制”。

“工作室制”是将艺术教育同社会发展、文化消费紧密相连,在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同时,承担一些社会发展性项目的研究开发任务,使艺术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使产、学、研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实际的结合,给艺术教育注入了活力,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还与社会、市场紧密结合起来。

艺术素养论文范文篇7

一、理论丰富,论述完善

该书研究内容丰富,通过对美术教育的内涵与分类、影响美术教育发展的因素和美术教学的方法与模式建构等理论内容进行详细论述,形成了完善的研究体系。当前,传统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融合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偏重传统艺术教育,缺乏学生审美素养与美术创作兴趣的合理指导与培养。从教学内容与重点看,当前在开展高校美术教学培育时,采取以知识技能教育为主,忽略了学生审美体验的培养,对学生缺乏应有的美术人文素养教育,影响了学生的美术想象力。另一方面,高校美术教学评价机制单一,偏重学生对美术创作技巧的掌握与理解,缺少学生传统艺术审美思维与人文素养的塑造与培养。特别是在一些高校,仅以选修课的形式来组织开展美术教育,学生参与美术教学的规模不足,影响了传统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实际融合成效。

二、主题明确,框架完整

该书研究主题明确,始终围绕美术教育进行研究,通过从入门、基础、拓展3个部分对美术教育进行系统论述,为读者掌握美术知识及实践技能提供了科学指引。在高校美术教育过程中,为实现传统艺术与美术教学的最佳融合成效,需要重点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重视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鉴赏技巧与绘画能力。需要对传统艺术进行合理挖掘,引导重视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理解与鉴赏。从教学本源看,开展高校美术教学,并不能简单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技能,要重视利用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的绘画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绘画质量。其次,要重视培育学生的绘画意识,通过切实改善学生对美术教育、传统艺术的学习认知,全面提高学生的绘画创作水平,使学生在欣赏美、创造美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最后,要引导学生从内在规律视角理解传统艺术,引导学生将艺术审美、美术鉴赏与审美表达等多种理念融入绘画作品创作,通过借鉴传统艺术蕴含的情感张力与生命灵性,促进传统艺术有效融入高校美术教育实践。

三、聚焦实践,指导未来

艺术素养论文范文篇8

理念字面意为理性概念,在《辞海》中理念有两种解释: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理论、观念、思想,上升到理性高度的观念被称为理念。在《新词语大词典》中认为理念是对事物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念。从理念释义中可以看得出,理念不同于感性认知,是人类理性认知的成果,经历了从想法到思想的形成过程。环境设计是指在尊重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重视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需求,运用系统整体的方法对人类环境空间进行优化研究。本文中环境设计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实践能力、学识结构为主要内容,其中价值观包含环境设计学和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伦理价值,实践能力包含实践应用和业务能力,学识结构包含学术知识与学术修养。

二、中国近20年100篇环境设计教育理念研究文献分析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探讨环境设计教育理念——基于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模式STUDYONTHEEDUCATIONCONCEPTOFENVIRONMENTALDESIGN:BASEDONTHEEDUCATIONMODELOFTHE‘THREE-IN-ONE’INTSINGHUAUNIVERSITY一级学科简介中,提出环境设计是研究自然、人工、社会三类环境关系的应用方向,以优化人类生活和居住环境为主要宗旨,环境设计尊重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景观的完整性,既重视历史文化关系,又兼顾了社会发展需求,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环境体验与审美引导相结合的特征。中国环境设计专业名称几经更名,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属于艺术学设计学专业类,被授予艺术学学位。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到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设计学科建设在60年的历史大背景下走过了从室内装饰到环境设计的发展历程[1]。环境设计教育理念多体现在实践项目中,梳理和归纳近年来环境设计教育理念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还有助于学科建设。如维克多·马戈林(VictorMargolin)曾提到设计研究的核心课程建设需要对期刊论文搜集与整理,重新阐释和评估关键文献的研究,如同社会学、人类学、文学和艺术史领域的学者所做工作一样[2]。本研究选择中国近20年来100篇讨论环境设计教育理念的论文作为分析材料,包含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博论文三种类型。(一)题名中出现环境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情况。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明确界定和使用“环境设计”用语,如图1所示,自2011年开始题目中出现“环境设计”的论文增长较快,2013年开始呈现显著增长态势。“环境设计”从环境视觉艺术形式拓展到环境的生态、心理、文化、信息等领域。尤其是在2018年处于顶峰,正因为环境设计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更引起各学科的关注度和研究兴趣。另外,题目中使用了“环境艺术设计”的论文在2010年达到顶峰,在2018年也出现一次峰值,当“环境设计”得到关注的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也不曾缺席,这说明学者们并未完全放弃使用环境艺术设计,而且整体来看“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态势起伏较多,但具有持续关注度。另外,以“环境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为题的论文关注热点不同:使用“环境艺术设计”作为题名的论文较多关注创新思维、审美文化、设计思维、视觉艺术、地方特色;使用“环境设计”作为关键题名的论文多关注知识交叉、协同创新、工程教育、创新能力、整体系统、实践应用。(二)教育理念关注热点的归纳与分类。本文通过分析论文核心用语以找到研究者关注的热点,100篇论文包含205组关键词,如图2所示,一是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环境设计教育关注的热点;二是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统一、市场需求等途径,强调设计的实践应用;三是形成了整体、综合、系统、多元、协同的认识方法;四是提出了可持续、价值观、本土化等思想观念。近20年来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理念可以归纳为“知识结构、实践应用、价值观念”三个层面。基于前文研究结论,结合图1所示“环境艺术设计”与“环境设计”题名出现的峰值年份,选择2006年、2010年、2013年、2016年、2018年5个峰值节点,从“知识结构、实践应用、价值观念”三个方面观察各时间节点的理念发展情况。如图3所示:一是知识结构方面不断丰富,逐渐关注多学科交叉、关联、协调以及智性教育,拓展了环境设计教育的多维语境。2018年环境设计教育文献呈现更科学、更多元、更理性的视角,更侧重从整体视角构建教育教学模式,避免局限于已有的教育教学框架中。如借鉴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等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二是实践应用的目标不断明确,逐渐关注市场需求、职业能力、居住需求等客观条件,运用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工作室制、科研项目等方式;三是价值观念方面不断多元,形成具有不同视角的多维价值判断范畴。图2中国近20年环境设计教育理念文献题目关注热点的词频统计图示(来源:使用HTML5WordCloud制作)图3各峰值年份教育理念的关注热点及归纳情况图示(来源:依据各年份文献关注热点归纳统计结果绘制)图4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来源:依据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绘制)(三)从教育理念关注热点看问题。一是环境设计专业界定与专业特色模糊。伴随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环境改造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专业招生规模随之扩大但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建设不完善。从“环境艺术设计”到“环境设计”用语的转变并不是学科内容的彻底转变,环境设计应避免在多元化研究方法的浪潮中迷失学科方向。二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过程和体系不完善。在教育传授者和组织者方面,现实问题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趋同化、教学手段单一、课程设置不系统等。在教育接收者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是专业能力、理论意识、创意思维以及科学理性思维的欠缺,在设计素养、文化素质、综合素质、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方面有待加强。三是环境设计教育研究缺乏整体思维。环境设计具有“艺术”与“科学”双重含义,学者们基于理论研讨与教学实践提出丰富的学术成果,但较多关注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某一阶段特征或某一部分结论,缺少对环境设计教育教学体系化和整体化认识。综上分析与讨论,环境设计的专业界定与未来发展、环境设计教育教学过程、环境设计的整体思维等问题都与教育理念密切相关,作为顶层设计的教育理念不容忽视。

三、借鉴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前文通过分析中国近20年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理念的研究文献,归纳关注热点、主要内容及类别,“知识结构、实践应用、价值观念”共同构成环境设计教育理念的框架。本文进一步借鉴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经验和优势,为环境设计教育理念的探讨提供实践依据。(一)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概述。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清华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清华大学在2013年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上确立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在《清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清校发[2014]29号)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作为总体目标,如图4所示。在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中,将价值塑造放在首位,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国家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学为人并重的宗旨;其次是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创新思维能力;最后是知识传授,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学识基础。2017年,谢维和在“清华教育理念”系列报告会中,指出价值塑造是清华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原则与定位,是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价值塑造处于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第一位。杨斌提出“三位一体”育人理念与清华大学办学传统一脉相承,并指出清华大学“三位一体”已得到广泛共识,而且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践行“三位一体”教学理念需要更加明晰其中价值、能力、知识的内涵,探索将理念在实际育人过程中落地和深入的途径和方式。(二)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成果与实践经验。自2013年实行以来,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已经在多个学科取得有效教学成果,并获得学校和社会的认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如何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根据2018年清华大学召开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汇报会的内容,有11位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验教学、教材建设、毕业设计、通识教育等方面具有一定教学成果和经验。以“创新创业、创新人才、体育教育、通识教育”实践经验为例,如表1所示,围绕产业与技术建设跨学科平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如图5所示创新创业训练“三位一体”框架,构建“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将“价值塑造”嵌入培养体系,构建全过程培养体系;通过开发“4+2+2”教学模式,强化“引导”和“督促”,实现全方位体育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文理相长与通专融合探索创新融合教育。

四、构建环境设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

“三位一体”模式已在多领域取得了广泛认可和成效,三位一体模式对环境设计教育具有借鉴作用。本文在借鉴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同时,结合环境设计专业内涵以及专业发展,从内涵、内容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探讨环境设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一)环境设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内涵。环境设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是在尊重自然、人文、历史背景下,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任务,培养学生优化与改造人类空间环境的学识及专业能力,核心是对学生价值观念、专业能力、学识基础的培养。在以往环境设计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有相关理念的提出与应用,如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教学、产业、研究”三位一体的工作室制,“产、学、研”三位一体模式强调实践与创新,强调社会项目的参与。人居环境科学研究领域从学科结构关系层面将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作为“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主导学科。环境设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不仅以产业、市场、项目为导向,更侧重立足教育教学视角,重点关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授者、组织者、接收者。(二)环境设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内容。本文基于对环境设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内涵与核心分析,借鉴各学科“三位一体”教学理念与成果,如图6所示,进一步探讨“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学识传授”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关于价值塑造方面,主要通过人本教育、智性教育、教师素养提升、多元化教学资源、人文素养、国际视野、情境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具有完善的人格价值观念、职业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三个层面。人格价值观念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念有“职业道德、团队精神”,人文价值观念有“传统文化思想、本土文化、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自然鉴赏”。关于能力培养方面,主要通过建设实践基地、科研项目、校企合作、工作室制、双导师制、教师实践、签约制、设计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应用能力。专业能力有“创新能力、审美能力、设计能力”,职业能力有“实践能力、技术能力、协调能力、分析能力”。关于知识传授方面,主要通过整合学科资源、智慧教育、智性教育、科研项目、建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素质、非线性课程、情境教学、互动型教学、个性化教学、认知主体主动构建、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等方式,培养学生具有厚基础、高文化素质、开阔视野。(三)环境设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学识传授”共同构成了“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一是各部分的现实应用都与“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相契合,避免仅强调某一部分或某一阶段的意义,而是以教育理念为主导,具有更包容、更多元化、更整体视角,对环境空间研究理念和方法进行思维升级;二是将价值塑造放在首位,价值塑造渗透进“能力培养与学识传授”过程中。价值塑造影响“能力培养、学识传授”的方向,价值塑造融贯于能力培养与学识传授过程中。学识传授是“价值塑造及能力培养”的基础条件,能力培养是环境设计教育的专业特点,能力培养是“价值塑造与学识传授”的落脚点。

五、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近20年环境设计教育理念研究的趋势和关注热点,归纳环境设计教育的内涵与问题,进一步借鉴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成果与实践经验,最后确定环境设计专业“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研究成果有:一是提出在尊重自然、人文、历史背景下,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任务,培养学生优化改造人类空间环境的学识与能力;二是塑造学生“人格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人文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专业能力、应用能力、职业能力”,传授学生具有“厚基础、广视野、高素质”的专业学识;三是明确价值塑造位于环境设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首位,学识传授是基础条件,能力培养是落脚点。本文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内涵界定以及专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启示:一是环境空间是环境设计的研究对象,系统设计是环境设计的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从人与环境关系的顶层设计到设计实践“全过程”建设学科体系;二是坚持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相生相长发展原则,从教学实践和专业实践中总结普适理论。

参考文献

[1]郑曙旸.中国环境设计研究60年[J].装饰,2019(10):12-19.

[2]VictorMargolin.DoctoralEducationinDesign:ProblemsandProspects[J].DesignIssues,2010,26(3):P.70-78,95.

[3]杨斌.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全面建设一流人才培养模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39(03):1-6.

[4]李双寿,李乐飞,孙宏斌,杨斌.“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02):111-116.

[5]金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探讨——以西南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生教学与创作实践为例[J].美术观察,2012(12):88-89.

艺术素养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审美素养;空中乘务专业;培育

1引言

在当前国际社会合作与发展主旋律下,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往来、旅游、互通越来越频繁,飞机作为当前最安全、最舒适和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受到了人们的格外青睐。需求的增加无疑给正在大力发展民航产业的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成长契机,但同时也给民航服务类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代表航空公司形象的空中乘务人员,她们的职业素养甚至会影响公司的品牌和运营。作为高素质的空中乘务人员,除了一张漂亮的脸蛋以及最具亲和力的笑容以外,她们还应该掌握丰富的适合空中乘务工作的知识和必备的审美素养,以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在空中乘务人员职业能力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审美素养,审美素养能够渗透于空中乘务人员的心理、形象和服务之中,能够贯穿于空中乘务人员职业规划、成长的始终。良好的审美素养不是先天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和积累才能够形成和完善的。

2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现状

教育部1999年批准中国民航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等院校开设空中乘务专业,正式拉开了我国空乘人才培养的序幕。近20年的专业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我国高校空中乘务专业的发展。如今我国民航业迅速发展,给空中乘务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毕竟空中乘务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专业,不免存在许多短板和问题,尤其是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应该得到必要的重视。2.1缺乏职业必备的审美认知。“空姐”是大众公认的好职业,空姐们所面向的公司是由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三大央企引导的市场格局,因此,无论是在国企还是在民企航空公司管理要求及待遇基本在同一高度,“高薪资、高福利、高保障”是基本特点,因而获得了越来越多青年学生的青睐和追捧。很多空中乘务专业学生之所以报考该专业,其原因不外乎其“空姐”高端大气的称号、光鲜亮丽的形象、畅游世界的便利、丰厚可观的收入和邻里羡慕的金饭碗。而对于本行业的职业要求和艰辛锻炼缺乏必要的了解。有的学生把开展美育的艺术课程简单理解为学画画、学唱歌、学跳舞的技能课,加上艺术类课程大多为考查课,学生在心理上没有像重视专业课那样重视艺术类课程。学生自身的不够重视严重影响了艺术类课程精神家园的效果,无法从艺术之美中感悟生命之美和人生之美。同时在生活中过于强调和追求外在美而忽视对内在美的塑造,使得部分空乘专业学生把空乘之美仅仅认为是拥有漂亮美丽的脸蛋、优美的身段和甜美的微笑。因此她们更加重视化妆打扮和形体训练,忽视审美素养的内在提升和锻炼。而对于审美素养培育的认识更多的是关注在美育课程会不会让我更会化妆,让我更漂亮和更有气质上,忽视了审美对于人格培育和心灵净化的作用。甚至一些空乘人员由于追求物欲享受而对职业忠实度不够。2.2缺乏必要的审美自律。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慎独”能力有待提高,有的学生也会出现乱丢垃圾、不文明行为和对人冷漠不懂宽容的现象,和未来空姐的身份反差很大,和自己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更是判若两人。另外,有的学生缺乏对基本美丑的辨别,在网络世界里盲目自晒、自黑,随手转发一些看似好玩但充满低级趣味的文章或图片。这些现象反映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自觉意识不强,没有自觉地在工作、学习和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在审美活动中学生往往表现出被动的现象,没有自觉批判和抵制不良负面审美活动的能力。

3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美育仍是高校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最薄弱环节,没有真正意识到美育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些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甚至是学生辅导员对美育工作认识和把握不到位,没有认识到美育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方针最好的载体和最好的方式,更没有将美育放在应有的位臵上来开展工作。出现了重结果轻过程、重应试轻素养、重特殊轻全面、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对美育活动常常是应付了之的现象,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研究美育对学生工作的促进作用。3.1教育理念——美育地位有待加强。学校艺术教育被边缘化,形式单调。(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美育的笑话:偏远山区小学教室讲台上放着一座断臂维纳斯的石膏像,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的听课。有个来视察的教育局长走进了教室问一个学生:“它怎么没有胳膊?”学生委屈的回答:“不是我弄的。”任课老师赶紧解释:“雕像买回来就没有胳膊,是个残品。”校长不好意思的打圆场说:“学校节约经费就买了个次品。”局长生气地对校长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下次一定要买好的,有胳膊的。”)这个笑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美育的整体情况。高校在审美素养培育中也表现为重技能轻素养、重少数轻多数、重比赛轻普及、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场面轻细节的特点。面对美育工作,美育的实施者经常会出现开一个会、办一场演出、做一次展览应付了事。对待大学生美育的重视力度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甚至根本无法与体育相媲美,大学生体育是必修课程,一般大学都要开设至少4个学期的体育课程,而美育类课程只是选修课程。各种校级体育类活动更是层出不穷,而艺术类活动却是凤毛麟角。一场篮球赛、一次运动会获得重视远远高于一次画展、一次文艺演出。美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何谈相“爱”?3.2教学内容——偏重基本功的训练。教学内容上重视空乘专业学生的礼仪基本功的训练,这一基本功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自身都将此作为最重要的吃饭的本事来对待。一般航空公司的招聘需要经过5关的考验:形象面试、英语口语、笔试、综合面试、答疑、体检,由此可以看到面试环节就有两次,因此大多数培养单位、教师及学生都认为礼仪的基本功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就加大了对基本功的训练,如为了保持长期微笑,平时会用嘴含着筷子的方式强化训练;为了保持最佳的站姿,平时会头上顶书、双腿夹纸的方式训练站姿。而现实中的美育往往处于很尴尬的境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是美育的真实写照。基本功是能够在教学中被量化,而美育不容易被量化,短期内也看不到它的成效,因此在一些艺术课程中教师也会在教学中加大对基本功的训练,积极训练空乘专业所需的职业标准。空乘专业学生更是为了自己能够顺利通过面试而加大对基本功的练习,而将能够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审美培育内容束之高阁,极少问津或不愿问津。3.3理论研究——专门研究空乘专业学生美育的成果较少。目前关于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的论文大约有15篇,这些文献都认为当前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素质需要加强,并且对相关教学和实践环节加以了阐释和说明,但对空中乘务专业审美素养研究的尚未发现。这些文献资料中能够查到的研究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美育相关的文章仅有常静的《本科空乘方向学生艺术教学的必要性与课程实践》和陈丽梅的《空乘礼仪与形体训练对空乘专业学生素质的影响及培养》,两者都是从课程实践方面论述了空乘专业学生加强艺术技能教学和训练的重要性以及方法,没有从高校全方位美育的角度进行研究。另外在季正茂的《试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中曾提到:“《美育基础》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教师编写的一门关于„美学基础知识、审美、评美、创造美‟的适合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其中有很大的篇幅讲解了艺术审美的内容,使空乘学生学习后,避免今后受一些所谓„印象派艺术‟、„野兽派艺术‟、„行为艺术‟的影响,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美学‟观念,使空乘学生心中对„美‟有一个正确的标准。”论文在研究中认识到了美育在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也编写了相关的美育教材,但在论述中明显对现代艺术有偏见和错误的认识。这种偏见源于我们接受的教育习惯于“写实”的手法和作品,缺乏对现代派的认识和接触,从内心深处就对现代派带有陌生感和抵触心理。3.4美育课外活动——种类多效果不理想。当前美育活动在组织中存在重视活动的数量,轻视活动的实际效果的现象。大大小小的活动都冠以“文化艺术节”名号,如:助学的叫“大学生助学文化艺术节”,心理健康的叫“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艺术节”等等,但活动内容上缺乏周密安排和规划。尤其是一些艺术类大赛成了精英们的舞台,普通学生参与面小,对活动参与不感兴趣,认为反正参加也不会得奖。另外活动的经费不足,而学校对于学生外出拉赞助搞活动又比较敏感,致使很多课外活动常常是走走过场。本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美育类课外活动,要么成了美育与活动脱节的鸡肋,要么成了以成绩至上而不择手段的变质。这一过程中美育的缺失导致了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内心深处的迷茫和对单调乏味大学生活淡淡的失望,进而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生活。美育类课外活动很难起到促进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作用。

4审美素养培育的原则与方式

根据当前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审美素养现状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当前大学生美育缺失的现实问题,我们应从转变艺术教育理念、建设专业美育研究共同体、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和搭建美育载体等方面加强和改进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4.1加快转变艺术教育理念。从思想和行动上要转变艺术教育理念,把握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效的方式是审美教育,要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关注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审美感受,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避免把美育仅仅局限在艺术技能的提高,使美育片面化,也不能把美育等同于美术方面知识的教育,使美育表面化。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审美素养培育应围绕空中乘务人员必备的审美心理需求、理想人格养成为根本宗旨,避免陷入过分的灌输知识和强化技能的训练,而忽视美丽心灵的教化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另外,应避免功利性教育,仅仅关注学生将来能否顺利通过面试考核,而忽视审美素养的提升,只会带来空中乘务专业学生丧失超功利性品质,出现人格上的危机和精神匮乏,凡事追逐功利。这也同时给民航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和安全隐患,因此要在美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的修养,帮助学生正确认同空中乘务人员的审美修养标准,并自觉地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标准。4.2建设专业美育研究共同体。建设一个专业美育研究共同体,创设良好的美育研究环境,注重共同体的学习、实践,扩大共同体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共同体中应含有高校各个部门的研究人员,如:德育教师、体育教师、美术教师、音乐教师等等。因为美育是学校各个学科专业、教育环节共同的责任和任务,美育应渗透于教育的各个领域,从美育教材、课程、实践、活动、理论等方面展开研究,只有共同体形成合力才能避免研究成果的片面和单一。要调动教学各领域的积极性,尤其是一线教学教师要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和研究中,学会将美育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努力做到由“教书匠”身份向“研究者”转变,将实践经验加以理论梳理和创新。4.3完善美育课程体系。美育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高校针对空中乘务专业的美育类课程应该形成一个综合、有序、渗透、多层次的立体课程体系。当前在空中乘务专业课程设臵中,有的高校只是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开设《舞蹈及形体训练》专业课,将其他艺术课程或实践放到了选修或创新实践课程中,使得学生在思想上对美育类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培育课程中应根据需要开设《美育基础》通识课,通过艺术知识类传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审美理论,并与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相联系,与日常审美鉴赏有机结合起来,构成多种类型、多种层次和多种元素的系列内容,促进审美素养的提升。另外应将美育渗透到其他课程内容中,发挥美育的功能促进教书并且育人。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使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理解美的内涵,以及什么是审美,为何要审美,怎样去审美等。4.4搭建美育载体。美育离不开环境的熏陶和载体的建设,通过美的事物和无形的文化使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在不自觉和无意识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首先是加强美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充分考虑空中乘务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以审美提升为目标,创造性和艺术性地设计教学和活动的计划、思路和方法,让整个教学和活动过程充满诗情画意。其次是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尤其是围绕航空文化在建筑、设施、场所、景观等方面加大投入和规划,随时随地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触景生情。另外是搭建复合式美育网络平台,优化网络美育课程、网络美育氛围营造、网络美育互动,如开设一些艺术欣赏类的栏目,设计这一栏目应坚持精要的原则,选择最具典型性的艺术代表作品作为鉴赏内容定期向学生推送,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如何在保证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培养数量的同时,加强审美素养的培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这里,教师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活动天地。”如果高校能够充分认识到美育的地位,并在工作中创新审美素养的培育方式和方法,就能给予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更多的艺术熏陶和艺术感染,以此潜移默化地提升她们的综合素质,健全她们的心理结构,增强她们的审美能力,为将来更好地履行空中乘务人员职业职责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是今.我国高校空中乘务专业发展现状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81-83

[2]季正茂.试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4(3):31-33

艺术素养论文范文篇10

和国外的高等教育一样,国内高校也是通过设置通识课程实现全人教育的理想。通识教育提倡以整合的知识锻造健全的人格,不是简单地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或教授专业之外的一些学科知识,而是强调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通识教育充分体现了全人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实现全人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高等教育意识到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通识教育在各高校的发展很不均衡,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识课程多为“两课+外语+计算机+体育”模块的公共必修课或素质教育类的公共选修课程,能真正拓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通识课程很少,现有通识课程成为修满学分的一个途径,未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同时通识课程偏向应用性、工具性,忽视人文性、思辨性,教学形式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很好地体现通识教育的精神。通识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待优化。第二,全人教育理念的实现,并不能单纯依靠通识课程教学,而是需要通过每位教师以身作则,把理念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与此同时,通识课程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对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目前,我国一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通识课程教学没有从事通识课程研究和授课的专业教师团队,缺乏卓越的师资队伍。第三,素质教育的选修课程设置,各高校根据其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和学科特色各有差异,但基本以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艺术、经济与社会、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为其内部构成。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一方面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薄弱,人文素养有待加强;另一方面通识课程的内容结构缺乏逻辑联系,授课教师缺乏艺术美学的相关素养,使得通识教育效果很难让人满意。

二、艺术设计专业通识教育的改革

全人教育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广阔而博大的世界观。核心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从更宽广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教育者应根据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生源的实际素质状况,调整现有通识课程框架,实施系统化、精品化的通识教育,以培养更具人格素养的艺术设计人才。

1.强化通识课程的人本化、综合化,建设核心通识课程

相对专业课程而言,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具有永恒价值,由专业范畴转向社会范畴,由知识技能的传递转向人格情感的培养。可以说,通识教育承担着培养对学生来说是受益终身的素质的责任。因此,我们需要提炼几项核心素质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从课程体系上说,需要建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现代意义上提出全人教育第一人的隆•米勒指出,教育应该“更着重人的情感、创造力、想象力、同情心、好奇心以及人对终极存在的体悟等内在情感体验与人格的全面培养,从而达到人的精神性与知识、技能的统一”。他将全人的发展方向概括为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六个范畴,强调通识教育课程中人文、社会、自然等的互动、整合。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对大千世界的自然科学以及政治、经济、伦理和生活知识等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体会,需要其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基于这一理念,结合我国的国情,可围绕人文历史、文学与艺术、道德伦理、自然科学、社会与经济五个模块进行设计和建设。

(1)人文历史课程模块

这一模块一方面增进学生对人类文明历史的全新审视和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文明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艺术与社会历史、人文思想的密不可分。其中应该包括西方文明史和中国文明史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还要有重点地选取对人类文明有重大影响的经典进行精读和讨论。

(2)文学与艺术课程模块

这一模块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感知力和对艺术表现的批判性理解力,领域涉及文学、音乐等。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而言,由于在专业必修和选修课中已经有了大量的艺术类课程,因此这一课程模块需要避免重复开课,应开设综合性、跨专业的艺术素养课程。鉴于文学与艺术设计的紧密联系性,该课程模块的比例可加大,为学生提供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分析方法等内容的课程,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

(3)道德伦理课程模块

增加学生对中外哲学家有关伦理、道德、公平、正义、民主等内容的阅读和讨论,使学生了解重要的思想传统,了解道德问题的复杂性,塑造公民意识。通过课程的教学,学生可拓展对于政治与道德哲学的认知理解,探究固有观念的是与非,具备分析复杂多变的现代问题的能力。

(4)自然科学课程模块

科技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实质性的。基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理工科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这一课程模块需要进行细分,选择合适的主题内容并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单独授课。如,开设科学的精神与方法、环境与生命、宇宙的性质、黑洞等课程,对重大发现与重要理论的历史演化过程、杰出贡献人物、对社会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辩证的论述,其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科技发展的特有规律及人文内涵,并培养其思辨能力,把科学作为观察人类与世界的一种方法,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培养更为宽广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5)社会与经济课程模块

在美国,“服务社会”成为诸多大学理念的重要成分,而这也恰恰是我国一些大学生所缺乏的基本意识。社会与经济课程模块的开设目的就是让学生清楚而正确地认识社会,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同时就生活中的物价问题、房产问题、经济周期和生活中的投资等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讲解,传播蕴含在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

2.实现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1)由单一的大班授课转变为小班授课为主、大班授课为辅的形式

教学方式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大班授课为主,课堂教学缺少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人数过多导致无法实现对学生基本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引导,这使得通识课程沦为另一种形式的理论或概论课程。大学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学是师生之间面对面交往的场所,知识的获取不仅仅依赖于书籍,教师的行为举止、品德修养乃至学识水平要依靠面对面的传授和感染。因此,通识课程教学要提高小班授课的比例,以增加师生的接触频率和交流深度。

(2)实现课程设计的科学化、多元化

当前我国高校开设了五花八门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一些课程内容庞杂、形式重于内容、体系缺乏科学逻辑性。全人教育十分注重知识领域之间关系的构建,反对一门科目对应一个知识领域的课程设计,课程安排应该跨学科建立起广泛的联系网。因此通识课的内容、设计是需要慎重对待的,需要通识课程的教学团队共同讨论、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更具逻辑性和体系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师的专长,通识课程内容可以按照一个主题或围绕一个学科领域这两条线进行组织。按主题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即设定一个教学主题,通过一门课程或系列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讲述和探讨。其优点在于跨学科性和综合性,并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学科领域进行课程设计,即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了解一个领域的内容,从教学内容上看虽然与传统教学类似,但其优点在于精与深。这类课程要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以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出发点,以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

(3)实现通识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隆•米勒认为:“全人教育是所有学生和教师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发现、表达和掌握多层面经验的旅程。”在通识课程教学中必须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多元化的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非控制者。高校教师要扮演这样的角色需要根据课程特点,结合学生特质,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