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8 17:18:58

影视技术

影视技术范文篇1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3D影片出现在荧幕上,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似乎一部动画影片只要具有令人目眩的特效就能获得成功,而那些传统的动画技术也慢慢被人们遗忘,市场上的动画影片类型趋同,都盲目追求运用先进技术提升影片的画面质量,动画影片的个性渐渐被磨灭。凡此种种,都使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反思影片内容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审视在动画影片制作过程中过于重视技术而轻视内容的现象。

其实,在影视动画领域,动画是作为艺术样式而存在的,其本来目的是为了表现在样式之下的内容,以及内容背后作者想传达的思想观念。技术的发展应当为艺术服务,技术决不能成为动画的主导,也不能取代内容的地位。一部只有技术而没有内容的动画影片是极其空泛和乏味的,即使画质很高,效果很炫目,也不能让人获得艺术的享受。一部优秀的影片最打动人心的往往不是先进的技术、壮观的场面或神奇的特效,更多的是跌宕起伏的剧情,感人的故事,鲜活可爱的人物形象,以及对人性和内在精神的深刻挖掘。当然动画并非天生就是运动的,而是通过一系列复杂手段才从静止的形象变为运动的荧幕影像,这其中动画技术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动画艺术这一形式。动画内容和形式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促进技术的更新和变化。在动画产生之初,可以说技术手段是相对匮乏的。动画技术的熟练运用为动画的创作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影片的内容与技术就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动画影片的制作技术和内容的关系,即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共同繁荣。动画技术的发明在给人们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憧憬,而影片内容让我们对世界进行深入思考,对各种社会思想背后的信念和价值观有更深刻的体会。

制作动画决不能过分追求技术而忽略影片内容。目前,随着3D产业的发展,国内出现了对其盲目追捧的热潮,营销商抓住观众的心理,大力制作技术片,这难免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反思国内对动画影片内容与技术的运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梳理内容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给当前的3D动画影片制作提供一点借鉴。我国的动画片在其第一个繁荣时期,就很注意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这一时期我国制作的动画,不仅产量多,而且在艺术性和技术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中获奖,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这些动画,无不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为主核,以别具一格的画风为基础,不盲动漫探索目追随风潮,不盲目夸大技术的作用,而又注意吸收国外的技术手段。这一时期,由于注重内容和技术的双重精雕细琢,我国产生了享誉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新片种也不断问世。1961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为世界动画影坛增添了最能代表华夏风范的新片种。在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阶段,制作动画的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了影片而专门设计的新软件和新系统不仅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可以被大范围地推广。与此同时,我国的传统动画技术并未落后,也在沿着自己的路线不断更新并与新技术结合,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表现力,增强传统动画作品的艺术性,并提高创作的简便性。内容和技术二者共同作用,就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

我国的动画产业发展到现在,虽然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仍然不能自成体系。我国推出的《魔比斯环》虽然视觉冲击力极强,但并没有多少创意,而且太“西化”,在技术上虽有所突破,但内容比较单薄。我国的动画片一般来说内容较幼稚平淡、题材狭窄、缺乏想象力和感染力。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动画每一时期在艺术表现力和内容上的提升都依赖于科技的发展,沙画、木偶、水墨、剪纸等特殊工艺的出现和发展不断增强动画的内容表现力和内涵意义,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出现更是给动画内容和形式均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光有技术没有内容从来不可能是动画发展的主流。要制作出好的动画片,一定要处理好艺术与技术之问的关系,动画技术最终是为内容服务的,故事情感才是动画的灵魂所在。如今很多制作动画的人员自身修养不是很高,过于关注技术的运用而忽视艺术,其创作出来的作品并没有多少创意。所以在掌握技术的前提下,动画制作者更应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创作出更好的动画,从而推动我国动画事业的发展,继而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

总之,制作动画,就要回归到以内容题材和剧情内涵的升华为主旨的制作模式上来,将神奇的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人性理念相结合,继而创作出感人至深的动画故事。

影视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影视传媒;新媒体技术;多媒体;数字化

影视传媒行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信息传播和发展的状态和趋势,新媒体技术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技术。在影视传媒行业的发展中,先进的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找到适当的切入点融入这一先进技术进行应用是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

1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

新媒体技术不仅强调技术的应用能够适应新的信息传播和呈现方式,更强调技术应用本身提升影视传媒工作开展效率和质量的作用,从技术亮点的角度上来说,新媒体技术在影视传媒中的应用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优势。

1.1多样性优势

这主要强调的是新媒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应用需求,在信息传播的途径上也较之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形式有所丰富。从传播效果上来讲,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结合不同的信息内容筛选更加精准适宜的信息传播方式,从而保证不同类型的信息在具体的传播效率和效果上达到更高的水平。从传媒行业的发展建设角度上来讲,随着受众需求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信息传播和呈现的方式也必须逐步走向多元化,从而适应多种不同类型的实际工作需求。

1.2互动性优势

即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向受众进行信息传播的同时能够同步为受众提供与媒体平台互动的机会。一些传统媒体传播和新闻传播工作也有通过转变信息传播和互动方式适应受众需求的创新尝试,例如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直播方式就是新媒体技术支持下出现的新的影视传媒工作模式。当受众与平台有了自主的互动,从受众的主观体验上来讲,有利于增强受众对传播平台和所传播内容的认同感,取得更好地信息传播效果。

1.3时效性优势

这一优势与互动的新媒体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部分影视传媒工作的开展和具体的节目制作过程中,节目的呈现过程与受众的接受过程具有高度的同步性,直播或短视频平台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另外,时效性还体现在信息传播本身的效率上及时性、真实性都能够基于新媒体技术获得显著地提升,无论是从现代生活环境的生活节奏上来看,还是从人们对信息内容和传播效率的需求上来讲,能够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信息传播,是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受众需求的有效途径。

2新媒体技术与影视传媒工作融合应用的原则

新媒体技术虽然具有非常显著的先进性特征,但其与传统的影视传媒工作开展的融合也需要结合影视传媒工作的实际需求把握一定的原则,只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把握住基本原则,才能确保技术的优势得到有效发挥,技术应用中的负面影响得到控制。

2.1重视对信息内容和素材的筛选

信息素材的筛选不仅是影视传媒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工作内容,也是新媒体技术支持下媒体传播内容和效果得到提升的保障,提高信息传播精准性的有效手段。在影视作品的生产与制作环节,有了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信息素材的获取渠道就会得到显著地拓展。从积极的角度上来讲,这给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开展带来了更多的筛选空间和便利条件,但从负面影响的角度上来讲,这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筛选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传媒工作者,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把握住信息资源的可靠性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的情况下选择应用可用的信息。避免信息传播和节目制作的价值导向出现偏差。

2.2重视个人对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是确保新媒体技术应用效果和影视传媒工作开展效果的关键性因素。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提升这部分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的重要意义。具体到参与节目制作和信息传播的工作人员,其个人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媒介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具体承担节目制作和内容呈现的工作人员,一方面其应当从自身出发积极了解和学习不同类型的新媒体技术。另一方面其个人也应当认识到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影响,加强个人的信息筛选与辨别能力,提升个人对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平台传播信息的敏感性,依托个人过硬的技术能力和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保证信息传播和节目内容制作的质量水平。对于其个人而言,当其具备了良好的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也意味着其个人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应用相关的技术获得更好地节目制作效果,最大化地发挥出新媒体技术的积极作用。

3新媒体技术在影视传媒中的应用形式

从具体的应用形式角度上来说,影视传媒行业作为以内容呈现和信息传播为主要目标的行业,其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需求需要结合影视传媒行业的运行装填和模式进行针对性分析,只有明确该技术不同应用形式的原理和特征,才能在实际应用中确保技术的应用取得预期的效果。

3.1以信息传播载体创新的形式出现

在传统的影视传媒工作和宏观的行业发展中,承担具体信息传播和呈现工作的载体以传统媒体平台以主要形式,比较典型的代表是电视和广播传媒。有了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信息传播和呈现的载体得到了显著地丰富。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支持,现代社会环境下的影视传媒载体逐步向PC端,手机客户端、数字化电视的方向发展。这种传播载体维度的丰富意味着受众接受传统影视传媒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从具体应用和信息资源的享受上来讲,能够提升其时效性和丰富性。这不仅给受众的信息接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基于网络平台的信息传播和呈现本身也意味着能够增强受众获取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回归到影视作品本身的制作与宣传上来讲,新媒体背景下的数字化制作技术以及依托网络平台的多宣传技术和渠道也是促进影视传媒提升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

3.2以技术为支撑提升传播效果

所谓的传播效果,是指影视制作和传播的实际工作效果以及信息传播后所收到的受众反馈效果。首先,从影视制作和传播本身的效果上来讲,新媒体技术中包含了多种不同的针对性技术,例如交互传播技术、数字化制作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影视传媒工作获得更好地节目制作效果,提高节目制作本身的技术含量。具体到信息内容的传播环节,有了良好的制作技术做支撑,信息内容的制作质量必然能够得到有效地保障。另外,传播效果的提升,还强调在信息传播的效率和广泛性上的效果。传统的媒体传播平台由于传播形式和载体的单一性,所能应用的信息传播形式通常为线性传播,即将信息从一个点向另一个点进行直线传输,这种传输方式不仅效率较低,传播的对象也只能实现一对一或者局限性的一对多形式。当新媒体技术应用在影视传媒信息传播的工作中时,其可依托网络信息平台以及先进的数字化传播模式实现信息传播范围的网状传递。这意味着主体信息传播的成本大幅度减小,同时信息传播的实际效果和能够产生的社会效应得到了针对性地扩大。

3.3依托技术应用提升信息创新形式的创新性

新媒体技术是推动影视作品制作和传播形式与内容得到丰富的重要动力。在新媒体技术应用的背景下,一方面单一内容的影视作品在内容质量上能够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和优化。另一方面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帮助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从技术创新应用的角度实现影视传播方式的更新和拓展。例如,经典影视作品《大话西游》以及《阿凡达》都基于新的制作技术和放映技术实现了重映,作品在视觉呈现效果上和画面制作精细程度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另外,新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还能够帮助相关技术人员拓展与开发现有作品的呈现方式,这不仅意味着影视作品更深层次的艺术价值得到了挖掘,从影视传媒公司的生产运作角度上来说,技术的应用也更有利于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基于一些儿童动画作品和真人秀节目衍生出来的同名大电影就是依托新媒体技术实现作品内涵和艺术价值开发的典型代表。

4新媒体技术基于影视传媒应用的技术性有效途径

具体到不同的技术类型角度上来讲,新媒体技术与影视传媒行业工作开展的融合应用需要把握住技术亮点,选取适当的技术应用在适当的传媒工作项目中,力求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满足影视传媒工作提升质量的要求。

4.1交互式网络技术的应用

这一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是指通过技术的应用实现网络平台与传统的电视传播载体之间的互通。数字电视是我国电视媒体信息和内容呈现与传播中比较常见的传统媒体传播载体。新媒体技术中的交互式网络传播技术的应用将网络这一信息资源获取渠道多样化的平台与传统的数字电视载体实现了连接,这意味着基于数字电视载体的信息源获取端能够获取的具体信息内容在丰富性和广泛性上得到了显著提升。从受众群体的应用感受上来讲,当交互式网络技术与传统的数字化电视传播载体实现了融合应用,其获取影视媒体信息和资源的自主性更强,不同的用户可更大化地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观看相应的信息和内容,且内容接受和观看的质量也能够同步得到提升,这对于受众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4.2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

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除了上文所述的传统的依托与数字化信号和机顶盒实现电视信息的存储和传播外,从更加具有先进性和更高的数字化发展程度的技术角度上来讲,现阶段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不仅集中在外接端口和信息传输设备与技术的更新上,电视本身与网络信息技术和平台的对接运行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例如,现阶段的电视产品在功能上实现了将智能化的技术融入传统电视载体中的目标,电视机的应用功能也更加智能,比较典型的代表有小米智能电视和基于先进技术出现的智能化家居系统,这意味着依托新媒体技术中的数字电视技术所能够获得的信息传播和呈现效果不仅能够实现质量上的提升,在用户体验上也能够实现优化和提升,使得电视这一传统信息传播和呈现载体的应用功能更加灵活丰富。

4.3互动交流技术与平台的应用

互动交流是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的一个显著差异,也是新媒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优势的要点环节,互动交流技术具体来讲就是不同的载体和平台全面实现受众群与媒体平台的实时互动。从技术的实际应用角度上来讲,即依托新媒体技术,可为受众与信息传播平台之间的互动搭建桥梁,使得用户或者更广泛范围内的受众在接收到影视传媒作品和信息后能够第一时间反馈个人的感受和言论。从影视传媒工作开展的角度上来说,能够获得受众实时反馈的信息和感受,对于进一步提升作品的制作质量和呈现效果有非常重要地引导作用。从受众的个人体验上来讲,这种应用方式能够提升受众的参与感,从而使其获得更好地使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的效果。这也是促进现代社会影视传媒工作不断发展和更新的重要动力。例如弹幕功能的设置就是比较典型的受众与信息传播平台之间的互动交流渠道。

5结束语

总的来讲,新媒体技术与现代影视传媒开展工作的融合不仅是先进技术发展和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影视传媒工作质量水平的有效途径。作为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当从思想上认识到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并且明确其在影视传媒和节目制作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分别发挥不同类型的新媒体技术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的作用,体现出新媒体技术的积极作用,保证行业处在长期稳定的发展状态之下。

参考文献:

[1]陈欢.新媒体视阈下影视文化传播的发展研究——评《影视文化传播论》[J].新闻爱好者,2019(09):113.

[2]刘景泰.智慧融媒体视阈下当代影视传播的受众定位与文化功能[J].出版广角,2019(02):34-36.

[3]屈高翔.新媒体形势下影视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探究——评《影视传播实验教学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9(02):118.

[4]杜敬东.新媒体语境下影视剧的传播与接受[J].电影评介,2019(21):110-112.

[5]陈拓.电视调解节目的传播导向与社会功能——以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调解有一套》节目为例[J].传媒,2020(10):37-39.

[6]景徐媛.探析新媒体时代传媒经济发展的前景——评《理解传媒经济学》[J].当代财经,2019(12):2,147.

影视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影视;后期制作

在影视行业发展的新阶段,影视产品制造相关联的科学技术资源与生产管理资源实现了高度融合,市场在影视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也造成了一部影视作品即可创造出一个“影视帝国”的新现象。以商业化运作模式进行影视产业链条的资源配置已经相对完善,其重心也逐渐转向了影视产品的前期研发设计与影视产品的后期制作两大方面。本文比较了影视行业发展中的这两个发展重心,认为,前期的影视产品研发设计属于创造性行为,研究相对困难,需要将其与个体化的创造行为相关联;后期制作则主要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主,因此相对容易。下面以此为出发点对主题展开具体论述。

1多媒体技术类型分析

多媒体技术也称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从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现状看,多媒体技术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三维影像技术、动态影像处理技术、视频图像绘制技术。下面对多媒体技术的三大主要类型进行具体分析:

1.1三维影像技术类型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相对较多,如“3D电影”“3D眼镜”“3D画面”等就是三维影像技术具体应用后的体现。《007:幽灵党》《阿凡达》之类的国际大片中三维影像技术的运用,让观影者既可以通过影视屏幕感受到影视人物与自身同处于一个立体空间之中,甚至影视作品溅出“水花场景”与“泥点场景”让观影者感到“沾到了自己身上”[1]。这种“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观影方式,体现了三维影像技术应用对于虚拟场景和现实场景的“交互”功能。现阶段的“灾害片”“恐怖片”“动漫影视”以及与“宇宙场景”“灵异场景”“史前场景”等相关的各类影视题材中,三维影像技术的应用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1.2动态影像处理技术类型

动态影像处理技术的运用基础是动态画面,以某一画面为应用对象,通过运用“图像分析—图像加工—图像处理”的方式,保障影视作品在画面质量、画面效果上实现精细化处理,进而确保画面的连贯性、音频的低噪性、视频的精致性,在整体上提升影视作品的品质,为观影者提供一种“近乎完美的视频享受”。比如,我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其后期制作中对于动态影像处理技术的应用相对较多,不仅给影视作品本身制作了绝佳的画面场景,也展示了中国特色的科幻世界,为观影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科幻电影震撼感”[2]。

1.3视频图像绘制技术类型

与传统型的视频图像处理相比,现代视频图像绘制技术克服了“依赖顺序指令”“复杂运算无法操作”“技术算法并行应用受阻”“部分影像处理步骤无法进行”等问题。一方面,视频图像绘制技术通过大幅度提升硬件资源集成度,缩短了视频图像处理时间,提高了针对视频图像的“可编辑程度”,也扩大了其应用范围[3];另一方面,快速剪辑、模式化剪辑等功能在剪辑软件方面的大量运用,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均能够对影视作品进行有效的视频图像绘制处理,通过增加视频图像处理效果为视频赋予生动的内容和丰富的形象,从整体上提高视频表现力度,加大对观影者的视觉吸引力。现阶段各类“短视频”的个体化处理快速打开了视频图像绘制技术的应用市场,为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视频图像绘制技术高水平应用积累了技术经验。

2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价值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已经相对普遍,在现代影视产品制造产业链的商业化运营模式下,多媒体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投入相对较多,一方面提升了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工具理性”;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资源与影视生产管理资源之间的资源融合及优化也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价值理性”,展现了新时期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价值。下文将从多媒体技术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个功能性层面对其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具体分析。

2.1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工具理性”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工具理性”主要体现在中立性的技术价值方面。具体如下: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技术解决了制作领域的问题,比如视频图像绘制处理对于视频画面的“可编辑程度”的解决;再如动态影像处理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化解了画面播放时的“连续性”与“流畅度”,为画面质量提供了保障,为其画面产生的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持;再有,三维影像技术的应用将影视屏幕观影的二维场景转换到了立体的三维场景之中,使观影者能够与影视作品融合到同一个“真实场景”之中,如同在影视作品中作为一个旁观人物演绎故事情节,扩展了观影者与影视作品的“相互作用”,使影视作品与观影者之间形成了“主客互动”的新体验,激发了影视作品在观影者感受方面的“新感受”。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工具理性”通过技术手段支持,满足了现代影视产品生产制作定位的效率目标。一方面,多媒体技术极大地缩减了影视后期制作时间,提高了影像后期制作效率,在整体上节约了时间成本,间接降低了生产成本投入,扩增了营利空间[4];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扩大了后期制作者的“可发挥空间”,将多媒体技术本身转换成为了一种“影视产品生产制作中的构成环节”,影视后期制作人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对影视作品的想象力转换,为影视作品赋予了“创造性的形式”,同时也将“工具理性”进行了延伸,扩展到了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价值理性”层面。

2.2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价值理性”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价值理性”,体现在多媒体技术向效用生产效率方面,比如,利润空间的扩大、整体表现力的提升、质量水平的全面提高等方向的转换方面。具体如下:首先,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使影视产品的生产制造产业链有了生产要素的技术支持,保障了影视产品生产制造产业链条的可操作性与良好运营。影视从业人员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支持,在影视产品的“生产要素”与“技术应用指标”之间建立起一种对应的关系,从而保障商业化运营模式的成功操作[5]。比如,《功夫熊猫》这部影视作品就是通过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大量运用,将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进行了有效结合,保障了“生产要素-技术应用指标”之间的高度统一,从而创造了一个“神奇世界”,并在现实商业运营模式下开创了一个全球化的“影视帝国”运营模式,使这部影视作品的生产制造经验成为影视行业的“典型”。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运用全面改变了影视作品、观影方式、观影者之间的固定关系,实现了根本上的艺术审美方式的转变。观影者从原来的观看者变成了参与者,影视作品由单一的直观对象变成了影视作品与观影者相结合的“交互形式”,由此也将影视产业带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比如,“3D眼镜”以及现阶段科技行业大力推广的“VR眼镜”等都已经在影视作品的观影过程中获得了应用,打破了原有的“被动观影方式”,进入“主动观影方式”的尝试与实践阶段[6]。影视从业人员需要从较为广泛的视野,扩大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影视后期制作研究,进一步通过挖掘其内含的“价值理性”为影视产业的后续转型升级吸收经验与方法,并在发展思维的较高层面创新发展理念。

3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分析

影视从业人员需要从较为宽广的视野出发,对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而不只注重多媒体技术与影视后期制作效果之间的单一对应。下面分别从影视制作、视频剪辑、作品发行三个方面对其应用展开具体分析:

3.1影视制作方面的应用

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多媒体技术类型多样、应用方法十分细腻,应用时要遵循“细节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于光线、纹理、透明度、人物动作、人物表情、画面立体效果等处理,为影视后期制作中的整体传达提供表现力保障。后期制作要以影视作品的拍摄画面为制作基础,充分发挥“二度形式创作”的优势,使后期制作者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前期的文本创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有效的“碰撞”“交流”,进而在形式层面借助“虚拟场景”的添加、“特效”的设置等全面提升影像后期制作对于整个影视作品的生产制造水平。

3.2视频剪辑方面的应用

视频前期是影视后期制作中相对基础的部分,技术性的要求相对较低,现阶段制作人员的基本功底也相对扎实。剪辑者要能够充分调度自身技术操作能力以外的影视后期制作能力,比如对于画面的长度和位置的一般剪切控制,要充分吸收以往视频剪辑与效果之间的关联经验,针对同一场景、不同场景进行合理的排序,通过多次选择、多方案优化的方法,逐渐调整排序,最后实现具有“最佳情节”与“合理场景”的剪辑;再如,在视频剪辑中需要将音频剪辑与视频剪辑及文字添加等进行配套,视频剪辑人员需要进行多次尝试,或采用分工配合的协同方式,或通过个体独立进行操作,确保画面、声音、动作、情节的一致性。

3.3作品发行方面的应用

影视后期制作影响着影视产品的市场营销与售后服务,因此要在该环节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品质相对较高的产品,并通过当前内部局域网进行内部快速传输与观看评估,进而完成内部的后期制作效用评价。市场化的宣传需要作品发行制作相关技术的制作人员对当前的影视作品市场投放与观看方式进行深入研究,运用模块化制作,发挥“弹幕”“留言”等功能特性,反向完善作品发行方面的后期制作。影视制作公司应该运用较好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作品发行方面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提炼出能够提高发行量与宣传效果的“元素”,并将其融入到后期作品发行制作之中。

4结语

从表面上看,多媒体技术的影视后期制作重点集中于技术的研发设计与技术的合理化运用,但现阶段影视产品生产制作已经实现了针对其产业链条的商业化运营。一方面,影视后期制作要扩大对于影视作品整体的理解,借助影视作品的内容分析,通过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多媒体技术为其赋予相对应的形式;另一方面,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因技术应用的具体化特征限定,要在实际操作中注重分工后的专业化应用,也要求在较深的层次中加强技术分工应用时的联动,借助协同合作的方式,使影视后期制作产生出较大的协同效应,进而扩增影视后期制作环节。

参考文献:

[1]杨永国.Vlog创作引入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探讨[J].智库时代,2019(42):265-266.

[2]陈忆萱.数字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制作中的应用分析[J].科幻画报,2019(10):258.

[3]邓毅梅.工业4.0时代影视后期制作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23):47.

[4]张登.影视后期制作中剪辑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传媒论坛,2020,3(7):66-67.

[5]钱力航.影视后期制作中关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J].江苏科技信息,2019,18(17):147-148.

影视技术范文篇4

传媒是指信息传递过程中所借助的途径和工具,它主要是为了信息传递而服务的。影视传媒则是通过人们的视觉和听觉向他们传递信息,影视传媒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有声电影就属于最初的影视传媒,而近些年来随着电视走进千家万户,电影院遍地开花,各种屏幕投放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互联网伴随着电脑和手机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影视传媒已经成为传媒领域的中坚力量和绝对核心。新媒体技术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些新型媒体技术,在媒体资源的制作和信息传播方面都有很多应用,例如数字电视、3D电影、互联网广告都是新媒体技术的体现。

2新媒体技术的特点

2.1传播范围广,受众参与度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可以在随时随地无死角的接受信息。新媒体可以通过手机和无线网络随时向人们传播信息,人们也可以随时接收查看自己想要的信息,而公共场所的一些大屏幕和电视也在随时向人们传播信息。在当今社会,新媒体技术在传播范围上非常广泛,我们只要点击鼠标或者敲击键盘就可以获取来自全世界的实时消息,这是传统传媒技术所无法做到的。同时新媒体技术也使得受众有了更强的参与性,例如人们在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时可以通过微博或者微信与对方进行实时交流,还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评论,现在很多网络直播都可以开启弹幕,直接把所有人的评论都投射在屏幕上,这些都使得受众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都大大提高。2.2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传统媒体在播放某一新闻时需要进行信息的采集与整理,还要制作完成后才能向观众展示,但是新媒体技术却把这些变得更加迅速。我们能够看到现场直播这种新媒体技术已经被越来越越多地应用于突发新闻的报道中,曾经的现场直播需要非常多复杂的仪器,还需要很多转播人员现场调试与支持,而在新媒体技术应用后,只要一名记者拿着手机就可以完成新闻报道。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效率,使得很多曾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完成传播的消息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开来,让传媒的时效性大大增强。2.3融合性与深入性。新媒体技术可以与各种传统媒体结合起来,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传媒环境,新媒体技术融合传统传媒后对传统传媒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得传统媒体的各种内容可以在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传播。而且新媒体技术可以帮助传统媒体将信息的分析与传播完成得更加深入,有利于传媒行业的长远发展。

3新媒体技术在影视传媒中的应用

3.1数字传媒技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习惯于用手机和电脑获取影视信息,但是电视仍然是中国影视传媒最主要的途径,特别是很多中老年人非常喜欢收看电视,中国平均每一个家庭都至少拥有一台电视,电视的利用率和收看时间也非常高。数字传媒技术主要是将影视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后通过有线电缆传播到千家万户,然后再通过家庭中的数字机顶盒进行处理后展示在电视屏幕上。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影视传媒可以做到无损传播,即观众收看到的节目的清晰度不会因为传播距离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观众们可以收看到非常清晰的画面,这极大的提高了影视传媒的竞争力,延续了有线数字电视的生命。而且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很多高清资源和蓝光资源都可以通过数字传媒技术进行传播,极大地提高了观众们的观看体验。3.2移动多媒体传播技术。移动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各种移动终端来进行媒体传播,移动终端也很多种形式,目前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地铁和公交上所投放的移动屏幕,还有我们每天都会使用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移动多媒体传播技术主要通过卫星向这些重点传播信息,最终展现在受众面前,这种传播技术的使用费用相对较低,传播效果很好,传播的范围也很长广泛。移动传媒终端因为便携性强、可持续工作时间长非常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而且移动多媒体传播技术的传播内容也非常丰富多彩,不但可以传播影视娱乐节目、新闻热点话题,还能够进行广告宣传,甚至可以寻人寻物启示,这就使得移动多媒体技术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应有的场所也越来越多。3.3交互式网络技术。交互式网络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新媒体技术,它主要通过用户家中的电视或者显示器将用户和互联网联系在一起。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直接在互联晚上选取各种自己所想获得影视资源。在传统电视上,观众只能选择收看电视台所播放的节目,而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在电脑和手机上人们虽然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所想看到影视资源,但是由于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往往比较小,而且清晰度也不是很高,严重影响了观众们的收看体验。但是利用交互式网络技术,观众们可以通过电视直接选取和收看自己所喜欢的节目,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出选择,而一旦错过了自己喜欢的节目也完全不必担心,观众还可以通过回看功能获取自己所想看到的节目。而且观众们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加丰富的影视资源,随时收看自己想看的资源,极大地提高了观众选择的空间和收看的体验。同时交互式网络技术也改变了传统媒体只能收看电视节目而无法做出主动回应的弊端,人们可以利用交互式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反馈,还可以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玩游戏,甚至可以和朋友进行实时的视频聊天,而这些都是传统媒体技术所无法实现的。新媒体技术在影视传媒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影视传媒的深度与广度,中国近年来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和娱乐节目数量在不断攀升,因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这些节目的质量也得到了大大提高,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每天在影视传媒上所消耗的时间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功不可没,它大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娱乐生活,也为影视媒体的发展提供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4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诞生为媒体制作与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动力和支撑,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广泛和深入,也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影视传媒中非常有利于影视传媒的快速发展传播,也可以使观众通过更多途径及时地收看到自己所想看到的节目。新媒体技术既能够帮助观众获得更好地收看体验,又能够帮助影视传媒获得全新地发展契机,因此将新媒体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影视传媒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刘皛.新媒体对影视宣传的影响及应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5(13):72-73.

[2]刘扬.论新媒体技术在影视传媒中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5(10):40.

[3]李刚,王悦,陆大军.影视传媒与新媒体技术发展的研究与分析[J].科教文汇,2014(4):89-90.

影视技术范文篇5

漫威中的角色数不胜数,从《复联1》中的初代六人到后来不断增加的猩红女巫、黑豹、蜘蛛侠等等,每一位英雄都有他的独特之处,如美国队长不老的容颜和充满肌肉的健美身材,奇异博士来去自如地在时间与空间中穿梭的逆天本领.这些他们所独有的特殊能力构建出了他们的与常人不同的神性,这种神性使人们对他们抱有期待与幻想,甚至产生一定的代入感,这无不是漫威英雄电影能够一直发展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能够拥有超能力的基础设定与电影中展现出的能力多样性从两个方面了满足观众在想象方面的新鲜感,再加上老套的正义终将打败邪恶的故事主线,也同样符合了观影者对于法律与道德的需求,因此在漫威的电影中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情怀。这种情怀是维系超级英雄与无数观众之间的重要纽带,使得很多影迷在将电影情节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同时依旧义无反顾地买上一张价格不菲的二刷票。因为这种情怀无关剧情,更多的是基于对超级英雄本身的热爱,但这种热爱光依赖于对神性的追求是不够的,因为它距离现实生活过于遥远,而最能吸引人们并产生共鸣的永远是在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人性。何为共鸣,指的是由别人的某种思想感情引起相同的思想感情。但产生共鸣的基础则在于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同点,而观影者与超级英雄之间的共同点就在于人性的共通。像漫威电影处女座所塑造出的经典英雄钢铁侠,他的髙智商与富有满足人们的幻想,但他偶尔的小自私,为了妻儿不愿再出去冒险的人性反而更符合人们对于角色的期待,这种反模式化的角色设定使人物更为丰满与立体。同时在漫威的众多英雄中,天生就有超能力的并不太多,很多在拥有超能力之前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平凡小市民,像奇异博士原来是手术台上的医生,艾迪在遇上毒液之前只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小记者,而黑寡妇和鹰眼则至始至终都是以肉体凡胎在战斗。这种普通人的身份使这些角色的诞生拥有了群众性的基础认同,再加之这些角色身上如:坚毅、勇敢的优秀品质也反映出人性中蕴含的优点。而漫威在反派的设定上也依旧遵循神性与人性相结合的原则,如非常受粉丝喜爱的洛基,他本身就是诡计之神,拥有着随意变化身形的能力,这是他所展示出的神性。而他总是强调的作为神所拥有的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反而是他人性的体现,因此这个角色之所以能深入人心就是在于他表现出了一个人的多个维度。他一方面可以像对待待蝼蚁一般肆无忌惮地杀死无辜的人类,而另一方面又可以在面对外敌人侵时义无反顾地为保护哥哥而拥抱死亡。这种人性的矛盾加剧了角色的戏剧性与冲突性,反而比很多单纯的正面角色更具有荧幕活力,获得观众的喜爱。

二、庞大世界观所带来的可持续发展

漫威电影十一年来孕育出了二十二部影片,平均每年都会有两部在各大影院上映,这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需求,从商业角度上来说也是获利颇多。那么为什么漫威能有那么多的英雄故事来叙述以至于可以在十一年内拍出这么多的影片,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整个漫威宇宙的庞大构建。首先在漫威漫画中的世界观就极为丰富,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之外还设置了无数个其他星球,每个星球各有特色,随意抽取一个便能改编成一部电影。像电影《银河护卫队》中除了星爵有地球人的血统之外,几乎其他角色都是来自外星且长相各异。《雷神》则是讲述的是北欧神话中奥丁之子的故事。但是人是有归属感的,一味地讲述外星故事会使观众疲倦,所以漫威的英雄电影主要剧情还是选择在地球展开。按照一般的电影设置,基本上一部影片主角只会有一两位,而漫威22部电影中至少有十多部是在地球展开的,显然只有两位英雄主角会使电影过于单薄。那么如何将十多位英雄同时安放在一部影片中并不产生违和感,漫威宇宙时间观再次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漫威系列电影中,几乎每部影片都在给观众潜移默化地灌输着一个漫威世界自己创造出来的产物:无限宝石。每位英雄都或多或少和无限宝石产生联系,这种联系一直若有若无,甚至有时候在电影结尾才隐隐出现,而随着系列电影情节的不断发展,终于使看似毫无联系的各路英雄通过对于无限宝石的探索这一方式相遇,那么这时候《复仇者联盟》的多英雄剧情相较于其他英雄的个人独立电影就更具有情节与视觉上的冲击。同时在“平行宇宙”这一设定中,人们的空间与时间概念被重构:物理空间的桎梏不复存在,最典型的便是《奇异博士》中的斯特兰奇的传送门能把人们送去世间任何一个地方。而时间的回溯也让本不可逆的生命有了重新开始的可能,其中最震撼的情节不过《复联4》中那些曾经逝去的英雄们重返战场。这样的多维世界的存在使得漫威在可以合乎逻辑的情况下继续各类英雄的故事,即使这个角色可能在早几部电影之前就已经死亡。另一方面,庞大世界观之下的合理联系让漫威电影随之诞生了一种彩蛋文化,这种彩蛋可能跟现实生活中的演员本身相关,可能是向某部经典电影致敬,也可能是为漫威的下一部影片埋下伏笔,但无论出于哪种目的都可以让铁杆粉丝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更多一份惊喜与满足,而仅仅只看得懂其表面意思的新粉也不会感到一头雾水,因为彩蛋足够幽默诙谐。至于老爷子斯坦?李在影片中的客串更是成了漫威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复联4》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荧幕之上,但他所代表的却远不止这些。

三、技术支撑下的视觉享受

影视技术范文篇6

关键词:数字技术;影视;后期制作

21世纪是科技技术爆炸的时代,随着科技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的发展带迎来了良好契机。当前,世界全球化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影视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促仅了更多先进的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震撼、多元化的视听享受。多媒体、视听媒体、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影视技术的进步,数字技术也凭借自身的优势,有效地为影视后期制作提供了强大的便捷性工具。数字技术的运用范围较为广泛,可以为影视后期制作拓展更加宽泛的艺术表现空间,在影视后期制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为了更加深入地探究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作用,笔者将详细分析数字技术的运用。

1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运用优势

科技技术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数字技术作为科技技术的产物,可以与复杂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有效整合。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运用,能够通过影视设备处理手段,将影视作品转化成各项数据,并且将其排练成相应的数字化模型。通过二进制代码的形式,数字技术将影视作品的代码传输到计算机中,从而对影视作品实现有效操作和控制。影视后期制作高效运用数字技术,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影视制作技术的水平[1]。影视作品可以划分为区别化的阶段,通过数字技术对影视作品科学合理地配音,可以保障影视作品的质量达到最优化。数字技术可以对影视后期制作开展艺术再造,引用合成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开展科学合理的编辑,并且通过计算机图像学的相关知识,为影视后期制作提供更全面、更有力的保障。此外,数字技术可以全面缩短影视后期制作的质量时间,强化影视后期制作效率。无论是对广告、影视、电视剧等可视媒体节目,数字技术都能够对其进行颠覆性的创造和艺术再造[2]。与此同时,数字技术还可以有效地简化影视制作流程,通过诸多技术形式激发起人们的创意,让影视画面更加具有生命力和丰富性,切实有效地实现集拍摄、制作、传输、于一体的数据化流程。数字技术自身具备强大的优势,受到了当前影视后期制作、艺术创作等领域的热烈推崇。

2影视后期制作中常用的数字技术类型

2.1存储技术。传统影片采用胶片、磁带等诸多存储形式,往往会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在各个因素的影响之下,很容易占用大量空间资源和存储资源,并且不利于保障影片的存储安全性。环境、材料自身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对影视存储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甚至造成影片丢失、损坏,导致影片素材难以长期保存。在计算机数字化存储技术的支撑下,只需要将影片转化成数字化信息数据的形式,并保存到电脑硬盘、移动硬盘、云网盘中,便可以实现对影片信息的保存。计算机的数字化存储技术具备极大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实现对影视的压缩处理,在节约存储空间的同时,切实提升影视资源存储的安全性。压缩后所生成的视频信号可以不断降低损失,经常应用的压缩形式为M-jpeg,其具备良好兼容性,并且信号损失相对较少。云存储已经成为当前数字技术常用的技术手段,具备存储高效性,并且信息传输速度飞快,还有良好的安全性。2.2处理技术。处理技术是数字技术中最关键的技术,其可以对影视素材开展有效的数字化处理。处理技术通过非线性的编辑手段,利用非线性的编辑形式,将视频素材进行自由整合与拼接,从而形成新的画面,有效扩大了影视作品的实际创新空间。一般情况下,数字技术处理人员会利用基础性的影视要素,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通过专业性的数字设备对影视元素进行转化[3]。将影视作品转化成数字素材之后,才能够科学合理地应用影视后期加工技术。视频是影视作品加工处理最为基础的素材,影视创作一般都先实景拍摄原始视频,在拍摄、存储之后,再对拍摄的影视作品开展剪辑,最后将剪辑后的视频拼接成完整的影视作品。传统的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相对有限,并且灵活性相对较低。影视后期制作应用数字处理技术,可以为视频创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创造空间。影视视频在开展数字化转化时,一般需要扫描、取样、量化、编码等诸多程序。扫描是视频信号转化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视频从左向右、从上到下的扫描,可以获取高清图像。扫描之后视频会生成相应的电信号,并且进行取样,随时间的变化对模拟信号开展有针对性的转化,将模拟信号变成时间轴中的离散信号。结合此种形式,模拟信号可以构建出一个具备连续性的函数图形形式,按照空间坐标的形式将所有图片开展离散排列,在量化程度的基础上,对所有离散点像素开展有效排列[4]。量化程序对所有离散点开展的数字化处理,应用几个数量的量化电平替代取样电平,促使原本连续性的模拟信号转变成离散式的量化电平值,从而对信号的幅值进行数字化转化。2.3剪辑、调色、合成技术。后期制作过程最为基础的是对视频影视画面的色彩、光影、明暗度等进行调节,以便切实有效地突出画面的艺术感。数字化调色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广泛运用,在影视后期调色时,通过调色的插件、软件等形式完成操作。插件还需要匹配非线性编辑软件共同实现调色剪辑,而独立的程序调色较为简单[5]。一般情况下,插件调色的使用流程为“初步剪辑—颜色调配—特技处理—字母编辑—声音编辑—格式输出”。而单独使用调色软件的流程通常和粗剪共同发生。因为在调色软件中,粗剪和调色会共同完成,然后才是字母、声音、特技的融入。影视合成技术是数字技术中一个重要技术手段,能够混合诸多素材内容,手法和类型也相对较多。在实际操作中,合成技术通过复制数字、抠图、记录镜头等诸多形式,形成影视作品,并开展诸多的艺术空间创设,为广大观众带来良好的视听享受。

3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运用途径

3.1影视素材数字化处理。传统的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一般是后期制作人员开展大工作量的线性编辑,从而得到能够感染观众情绪、具备艺术性的影视作品。但是传统巨大工作量的线性编辑,直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仅导致影视后期制作时间延后,还对影视后期制作人员自身专业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数字技术在影视素材数字化处理当中的运用,使影视作品的处理简单化[6]。信息技术使用非线性处理的手段,可以有效地收藏与整理影视的拍摄素材,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分析的形式,将影视作品和素材联系起来,利用排列、整理、筛选、剪辑、拼接等数字化处理技术,实现动态视频的影像制作。数字技术的形式较多,影视后期制作运用较多的便是“shake、Motions、3Dmax”等处理技术手段,以实现对影视素材的渲染以及美化。影视素材数字化处理技术最为常见的是调色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调色是最为常见的处理形式,调色可以有效矫正拍摄存在的缺陷,并营造出一种艺术氛围。著名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作品最具特色的亮点便是调色,如在《四月物语》中,其画面整体给予观影者一种“水彩般柔和的空气感”,与电影主题相互映衬,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形成此种感官体验的主要原因是其利用影视素材数字化处理手段,通过“低反差+相差+高光柔+全光谱”的调色形式,为人们呈现出梦幻、美好、柔和的画面艺术感。此外,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将二维的影视图像以三维方式展现,让整个影视作品更加具备鲜活性与动态性。3.2影视作品数字化合成处理。影视作品合成是数字化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最为直观的一种处理技术形式,通过对视频素材的合成处理,并将分段、碎片化的影视合成素材融合拼接,构建出一幅精美的视频整体,让视频的影视情节更加连贯。实际视频衔接合成过程一般都是通过相应的技术设备,对视频素材开展混合特效处理。此种技术手段在很多影视后期制作中运用较多[7]。除此之外,为了使视频画面更加和谐,效果更富有动态性,很多广告也广泛应用视频作品合成处理技术。例如,《阿凡达》等科幻片运用的数字化合成处理技术非常成熟,通过数字化合成技术,合成出了美轮美奂的“潘多拉”星球。实际制作更强调突出特写镜头,将虚幻的场景与现实人物、现实场景紧密结合,在大量虚拟背景、虚拟场景合成的基础上,为广大观众构建出声势浩大、神奇无比的视觉盛宴。3.3影视作品数字化特效处理。影视作品当中数字化特效处理技术运用得非常广泛,几乎每部影视作品都需要后期特效的支撑。特效是影视后期制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实际审美需求,还可以丰富当代人们对于精神的体验,更加凸显影视作品的气氛、艺术性质等内容[8]。所以,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特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针对特定情节,后期特效等形式可以有效体现视频作品不可创造出的气氛与情景。很多影视作品在关键的情节中,都会出现恰如其分的特效,兵器成为了视频的亮点,让视频内容更加具备艺术性与生动性。例如,在经典的影视作品《加勒比海盗》中,围绕黑珍珠号、宝藏岛、被诅咒的船员等展开的诸多情节,都运用了具备后期特效的特点。将影视情节与特效紧密融合,不仅可以让电影的情节更加引人入胜,还能够推动影视作品的情节发展[9]。此外,《侏罗纪公园》《爱丽丝梦游仙境》《魔法黑森林》等著名电影所用的特效都是影视界的经典。数字化处理技术成就了这些作品的经典传奇,结合电影剧情需求以及观众的观影需求,其实现了数字化处理技术的最终目的。

4结语

数字化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广泛应用,不仅为影视后期制作再造艺术创作空间,还可以使影视后期制作更加具备鲜活性与艺术性。在实际开展影视后期制作时,影视后期制作者必须要结合影视作品的主题、脉络、剧情,详细把握数字技术的各项内容,科学合理地使用数字技术,为影视作品锦上添花,促进我国影视后期制作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鲁东明.深度学习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上)[J].现代电影技术,2019(7):19-21.

[2]张昱.解析影视后期制作当中的数字化调色技术[J].明日风尚,2018(22):301.

[3]朱叶.关于数字媒体技术与互动影视应用的研究[J].数码世界,2018(10):22-23.

[4]钱力航.影视后期制作中关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17):49-50.

[5]马子懿.浅谈影视后期制作中AfterEffects文字的设计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7(12):197-198.

[6]罗新曼.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在室内效果图后期制作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5):52-58.

[7]俞宏伟.HDR多帧合成技术在影视拍摄和画面制作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9(15):36-37.

[8]郑自中,荆东星.影视后期制作中剪辑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研究[J].数码世界,2019(4):124.

影视技术范文篇7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影视后期制作;应用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影视作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传统的电视剧、电影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更好的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各种纪录片,综艺节目,访谈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并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喜爱。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家电视台为了抢夺观众,势必有助于将内容更精妙的展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得影视作品内容展现的广度、深度,文学性、艺术性得以很大程度的展现,于是对于现代影视作品的制作,尤其是后期制作,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有着重要意义。那些粗糙的,没有经过加工的作品是会被市场所淘汰的。

一、影视作品后期制作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系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就是指可以将作品中关于声音、文字、图像等信息综合加工处理,并通过剪接放映的一种高科技手段,后期制作者可以根观据观众的喜爱和市场的需要,利用技术进行剪接和处理,传达出可以让众最喜爱的信息。要想提高影视作品制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可或缺。

(一)图像的剪辑和嫁接作品最重要的就是图像和声音。一部作品被拍摄结束之后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直接进行播放,需要进行后期制作。后期制作很多情况下,要比前期拍摄工作任务量更大、针对性更强,需要花的时间和精力更长。再有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完成很多实景拍摄无法完成的画面,比如高难度一些的画面。当然拍摄期间还会存在很多的不如人意的地方,我们也可以通过该技术进行剪辑和编辑,力求使影视作品完美的呈现给观众。

(二)立体影响技术传统的影视作品都是二维技术。近年来,更多特效场景,大片制作成为主流,而国外高科技大片纷纷抢占中国市场,观众更追求的是立体影响技术作品的展现,所以衍生出了影视后期制作中的三维技术的广泛运用。立体影像可以使得观众有着更加直观的观影体验,如身临其境般在电影中遨游。所以更加需要对多媒体技术进行不断突破。近年来,我国的影视作品数量逐年增长,但是质量良莠不齐。很多制作商单纯为了利益制作出很多粗糙庸俗的作品,但是市场主流还是存在很多高质量的作品。国家政府十分重视影视产业的发展,并将其看做支撑财政收入的重要行业,积极给予各种政策支持。但是还是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多媒体技术水平相比于世界领先水平还是有一段差距,制作商单纯为了盈利没有良心作品等。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日益深入影视作品后期制作的当今社会,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下面笔者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影视作品后期的重要性简要介绍。

二、影视作品制作后期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

(一)交互性多媒体技术,更多的是产生交互的影响。该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运用,会使得无论是什么样的一个群体,都可以在一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最爱。计算机技术和影视作品进行结合使用,可以将作品更好的呈现给观众,观众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产生交互式的影响。

(二)融合性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必然不是哪个团队或者哪种技术单独起作用的结果,更多的是将技术的融合。也就是在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同时,也应该将网络技术加以运用,多样化融合各种有利因素,达到更好的对图像、声音等信息的处理。

三、影视后期制作中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

多媒体技术是影视后期制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没有多媒体技术,影视作品会黯淡无光内容空洞。现代社会,影视作品已经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将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影视作品密切结合,给人们带来崭新的视听盛宴。在影视作品制作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越来越广泛、深刻。坊间常说,好的作品。百分之八十靠后期制作,这也体现出后期制作的重要性。在后期制作中,要将所有的资料和素材,比如声音图像等进行收集、处理和编辑。因此,笔者认为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革新。多媒体技术也需要在电视节目、网络直播、影视作品后期制作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童子敬.谈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影视制作[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傅正义.电影电视剪辑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3]姜浩.数字影视后期合成与特技特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4]吴昊.电脑三维技术在影视特技制作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25).

影视技术范文篇8

关键词:影视推荐;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用户评分矩阵;仿真测试;推荐效率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它们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移动通信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1]。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人们将一些历史题材改编成了电视、电影,影视数据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要求越来越高,而影视推荐网站层出不穷人们要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十分困难故出现了“影视过载”问题[2]。为了解决“影视过载”问题,出现了影视智能化推荐系统,而影视推荐算法是最为核心的内容[3⁃5]。为了获得理想的影视智能推荐效果,本文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影视智能推荐算法,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影视推荐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一种精度高、速度快的影视智能推荐方法,相对其他方法,本文影视推荐方法具有十分明显的优越性。

1影视智能推荐算法的相关研究

针对影视推荐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当前存在许多影视推荐系统[6]。一个影视推荐系统大致包括:用户使用影视的历史记录、影视推荐算法、影视推荐结果的服务决策信息,其中影视推荐算法是核心,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当前推荐算法大致可以划分为4类:基于协同过滤的影视推荐算法、基于内容的影视推荐算法、基于关联规则的影视推荐算法、基于知识的影视推荐算法[7]。其中,协同过滤的影视推荐算法是最早的算法,可以细化为基于内存的影视推荐算法和基于模型的影视推荐算法,在实际中该类算法不关心用户历史行为记录,因此存在冷启动和稀疏性问题,同时,影视推荐时间长,无法进行在线影视推荐[8⁃10]。基于内容的影视推荐算法模拟信息检索和过滤的过程,根据用户的偏好和影视内容之间的匹配度进行影视推荐,该类算法的自学习能力差,无法发现潜在的用户;基于关联规则的影视推荐算法工作过程简单,影视推荐实时性强,但是存在冷启动和稀疏性问题,同时一旦规则太多,那么影视推荐效率就比较低;基于知识的影视推荐算法是针对特定领域的影视制定推荐算法,因此通用性比较差[11⁃13]。综合当前影视推荐算法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每一种影视推荐算法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因此影视推荐算法研究面临巨大的挑战[13⁃16]。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影视智能推荐算法

2.1影视数据的采集与保存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许多公司将一些影视数据发送到网络上,使得影视数据急剧增加,当前影视数据呈现大规模、海量特征,采用传统单机平台进行影视推荐效率极低。本文首先采集大量的影视数据,然后对影视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的影视数据保存在云平台的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分布式文件系统具有速度快、处理能力强等优点,可以存储海量的影视数据。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包括一个NameNode和多个DataNode,其中NameNode是主服务器,它可以接收用户请求,并对文件进行管理,而DataNode是多个计算机,主要用来存储数据,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具体如图1所示。图1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基本结构

2.2影视数据的预处理

由于影视数据保存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因此需要生成用户对影视的评分数据。用户对影视的评分数据由三部分组成:用户编号(U_ID)、影视编号(M_ID)、用户对影视的评分(Score),本文采用云计算技术中的Map/Reduce实现,生成用户向量和影视向量,其中用户向量是一个用户对所有影视的评分,影视向量是所有用户对一个影视的评分。2.2.1用户向量生成步骤Step1:从分布式文件系统中读取影视数据,并计算用户的影视评分。Step2:通过Map将用户对影视的评分分为两部分:U_ID和M_ID、Score,其中,U_ID作为Map的key,M_ID、Score作为Map的value,它们组成<key,value>。Step3:根据key进行排序,将key相同的用户的影视评分放在一起。Step4:Reduce对相同用户的影视评分数据进行整合,得到一个用户对所有电影评分的集合。Step5:构建用户⁃影视评分矩阵,并计算它们的平均值,从而产生用户评分向量。具体步骤如图2所示2.2.2影视向量的生成步骤Step1:将用户评分向量作为Map的输入,对用户评分向量进行分解,将M_ID作为key,将U_ID、Score作为Map的value,形成<key,value>。Step2:根据key进行排序,将key相同的用户数据放在一起。Step3:Reduce对用户数据进行整合,将得到的key作为M_ID,vU_ID、Score作为value,即为所有对影视评过分的用户集合。Step4:将生成的数据保存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具体如图3所示。

2.3用户⁃影视评分的构建

用户对影视的评分主要通过兴趣程度描述,假设有m个用户,对n部影视进行评价和打分,第i个用户对第j部影视的评分分值为rij,本文采用Movielens的5分制作为评分标准,分值越高表示用户对该部影视越感兴趣,那么用户⁃影视评分矩阵可以表示为:

2.4相似度计算

对于用户⁃影视评分矩阵,根据用户向量之间的距离估计用户之间的相似度,用户向量之间的距离越近,表示用户的相似度越高,当前相似度的计算方式主要有:1)基于欧氏距离的相似度式中:rˉu表示用户u共同评过分的影视的平均分;rˉv表示用户v共同评过分的影视的平均分。本文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用户相似度。

2.5最近邻算法查找到前k个最近邻“邻居”

对于给定的训练样本集,最近邻算法根据样本之间的距离找到最近的k个邻居样本,将k个邻居频率最高类别作为待识别类别。本文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用户的相似度,然后根据相似度值进行排序,选择前k个最近邻“邻居”生成目标用户的最近邻用户集合。

2.6计算预测评分并产生推荐

计算用户预测评分,并根据用户预测评分产生影视推荐结果,采用中心加权平均值的方法计算用户u对未评分影视i的预测评分,具体如下。

3影视智能推荐算法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3.1影视智能推荐实验数据集

为了测试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影视智能推荐算法的性能,采用影视推荐经典数据集——Movielens数据集作为测试对象,从中选择Movielens⁃100k进行具体仿真实验,选择80%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集合,20%的数据作为测试样本集合,Movielens的三组不同规模的数据集具体如表1所示。

3.2影视智能推荐实验环境

影视智能推荐实验平台包括5个节点、1台服务器、4台普通计算机,具体配置如表2所示,采用Java语言实现影视智能推荐算法。在相同条件下,选择文献[12⁃13]的影视智能推荐算法进行对比实验,选择影视智能推荐精度和时间作为实验结果的评价指标。

3.3影视智能推荐精度对比

采用三种方法对训练样本集合进行学习,建立影视智能推荐模型,然后对测试样本集合进行分析,统计每一种方法对每一个数据集的推荐精度,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相对于文献[12⁃13]的影视智能推荐算法,本文算法的影视智能推荐精度大幅度提升,减少了影视智能推荐误差。

3.4影视智能推荐效率对比

采用单机平台的影视智能推荐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统计两种方法的影视智能推荐时间,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发现,相对于单机平台,本文算法的影视智能推荐时间明显减少,这是因为本文引入了大数据分析的云计算平台,提高了影视智能推荐效率。

3.5影视智能推荐算法的通用性测试

为了测试影视智能推荐算法的通用性,通过移动网络采集大量的影视数据,将它们划分为100类,统计本文算法对100类影视的推荐精度,结果如图6所示。从图6可以看出,本文算法的平均影视智能推荐精度超过了95%,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推荐结果,能够适应移动环境下的影视推荐应用要求。

4结语

影视智能推荐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中的研究热点,针对传统影视智能推荐算法存在的弊端,为了提高影视智能推荐的精度,本文提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影视智能推荐算法。采用多个影视数据集合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影视智能推荐算法,本文方法获得了较高精度的影视智能推荐结果,影视智能推荐效率得以改善,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陈琳娜.影视作品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7,22(4):165⁃174.

[2]邓云,冯嘉礼.基于定性映射的影视推荐系统的应用与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4(2):3⁃7.

[3]丁家满,沈书琳,贾连印,等.一种基于协同过滤和混合相似性模型的推荐算法[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20,42(3):275⁃282.

[4]刘晓飞,朱斐,伏玉琛,等.基于用户偏好特征挖掘的个性化推荐算法[J].计算机科学,2020,47(4):50⁃53.

[5]罗国前,刘志勇,张琳,等.移动环境下基于情境感知的个性化影视推荐算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5):1306⁃1310.

[6]王珊珊.智能推荐系统在个性化数据挖掘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6):28⁃29.

[7]王晓通.大数据背景下电影智能推送的“算法”实现及其潜在问题[J].当代电影,2019(5):64⁃70.

[8]王运,倪静.基于用户行为序列的概率矩阵分解推荐算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20,41(7):1357⁃1362.

[9]王忠,周庆标,方杰,等.社会标签情感分析的个性化影视推荐算法研究[J].电声技术,2012,36(7):58⁃63.

[10]徐红艳,赵宏,王嵘冰,等.融合用户相似度的影视推荐系统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5(3):193⁃200.

[11]阳甫军,李博.基于协同过滤的影视营销推荐算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7):52⁃53.

[12]尤耀华,吴文琦.基于矩阵分解的感知兴趣点智能推荐算法仿真[J].计算机仿真,2020,37(2):463⁃466.

[13]于亚新,刘梦,张宏宇.Twitter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理解及个性化服务推荐算法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20,57(7):1369⁃1380.

[14]李家华.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跨境电商导购平台信息个性化推荐算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14):280⁃285.

[15]秦莹.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风险预测[J].现代电子技术,2020,43(21):106⁃109.

影视技术范文篇9

受到设备与专业技术水平的影响,传统的影视作品后期制作水准难以提高,同时存在着两大弊端:一是由于传统的影视作品都是采用磁带拍摄方式进行制作的。因此,在拍摄完成之后,需要按照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人工剪辑。人工剪辑的过程中,所有剪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内容一经删除、替换等,便无法恢复,作品剪辑难度比较大。二是人工剪辑的水准受个人专业水平的影响比较大,若剪辑人员专业水平不到位,会导致作品出现画面不连贯、剪拼不合理等问题。

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作用

(1)提高影视节目质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过程中的应用比传统的影视作品后期制作方法的效果更好,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减少了影片存储过程中的损耗,可以实现全部存储,而且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存储影片资料,还可以确保信号质量满足要求,实现拍摄资料的完整传输;第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编辑影视作品,使得作品的时间编辑更加灵活,突破了传统的影片作品中的时间限制,各种影片的编辑过程更随意、更灵活,可以根据编辑人员的需要选取和编辑不同的内容,从而使得影视后期制作更加便捷、快速;第三,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更强,在影视拍摄过程中,影片的存储、复制、传输等过程对影片的影响较小,可以尽量保证影片的完整性。(2)提高了影视剧的制作效率。传统的影视后期制作属于线性编辑方式,这种方式耗费的时间较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编辑技术不同,新技术使得影视后期制作变得更加方便,而且剪辑过程中即使出现了错误,也可以随时进行修复,大大提高了影视后期制作效率,节省剪辑时间。(3)丰富了影视的表现力。影视拍摄必须要借助真实的场景,在传统的影视拍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镜头记录的方式,还原现场的情况,虽然具有很强的真实感,但是也缺乏表现力,使得镜头变得比较呆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影视后期制作变得更加多元化,在影视作品中加入更多新元素,将拍摄现场的信息转化成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信息流,融合其他的元素和信息,使得整个拍摄画面更加丰富,提高整个影视画面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

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

(1)数字制作技术的应用。我国应加强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与影视后期制作结合起来。第一,在绘制图像和视频制作中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有的影视后期制作人员会使用2D或3D技术创造出多种虚拟化、数字化影像,这些影像给人一种十分逼真的视觉感受,好像自己身临其境一般。第二,移除、跟踪动态影像。在当前的研究阶段,数字合成领域取得的进步和成果较大,已可以实现影像跟踪和修整,这项技术也是影视后期制作中的重要技术,将此技术与Mokey软件结合起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影视作品的动态抠像问题,使得影片后期制作出来的特效更加逼真,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第三,可以继续编辑影视作品。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影视作品的编辑和剪辑过程变得更加简洁、便利,在剪辑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所有画面的重新编辑,比如,可以更改画面的长度、位置、色调等,从而营造出完全不同的意境,使得画面的意境可以和影片的主题相互匹配,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2)动态影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对于影视后期制作来说,动态影像处理技术的影响和作用都很大,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普及之前,影视后期制作带来的作用不明显,十分有限,无法增加画面的表现力,基本还原了整个拍摄现场的情况,对观众的吸引力较小。随着观众的娱乐需求不断增加,对影视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影视后期制作不得不进行创新,应用动态影像处理技术可以为影视后期制作创新提供支持,该项技术主要应用在科幻类影视作品中,因为科幻类作品本身就需要营造一种比较神秘的画面感,通过动态影响处理技术可以调整整个影视画面的色调、风格等,从而更适合科幻作品的主题。(3)三维影像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影视后期制作产生了很多新技术,如三维影像技术成为主要技术,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良好的视觉体验,还带来了很好的听觉感受,将视听结合在一起,从多角度、多方位展示作品中的场景、人物、画面,再辅以立体声的技术,让观众的观影体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当前很多电影院都有高科技设备,3D技术已成为影视界的主要技术之一,这类影视作品的收视率极高。另外,三维影像技术的应用也使得一些比较难以实现的影视作品变成可能,而且一些不敢想象的节目形式也相继出现。

4结束语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多媒体技术无疑是计算机领域最热门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储存、处理等各种工作。随着数字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日渐成熟。将其应用到影视后期制作中,再加上动画技术等,能够将创作人员的想象力发挥的淋漓尽致,从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影视作品。由此来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超.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分析[J].电脑迷,2017(04):135.

[2]钱力航.影视后期制作中关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17):49-50.

影视技术范文篇10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内涵及教学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历史证明,技术的重大进步往往会给人类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同样以其它技术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介入到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成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手。对于影视表演艺术教学而言,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执行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实现艺术教育效果的技术和手段。首先,信息技术是同时结合了声音、影像以及动画等声光效果的技术体系,它将抽象和枯燥的教学内容以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使有限的课堂时空成一个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学习环境,改变过去教师与学生之间“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的呆板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个别化的教育特质。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更多地关注到学生个体,充分开发出学生在影视表演艺术方面的个潜能。同样,对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进行补救教学。最后,学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我学习,搜索和下载学习资源、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自我掌控学习进度和速度,使其更为积极地参与影视表演学习活动,并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因此,在影视表演艺术专业的各项专业课程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教学与学习成果。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信息技术在影视表演教学中有着明显的作用和突出的意义,为更好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针对影视表演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需求与学习特征,构建合理高效的影视表演教学课堂,教师可以遵照以下几个原则:

(一)强调实用性

实用性是一种目标指向性,即技术手段的运用必须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包含了所有能够刺激到人类感官的重要元素,极大地增强了影视表演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但在课堂设计和使用时,一些教师因为过分追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视听效果,忽视甚至是完全偏离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不恰当使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或者是采取一些看起来热闹但效率极低的教学技术,既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又分散、转移了学生的有限注意力,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使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时,教师一定要坚持和强调实用性原则,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为依据,有效甄别和选取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所用。

(二)突出趣味性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育界普遍认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信息技术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动画等视听元素为一体,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能够超越课堂时空的限制,将教学资源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时,要始终坚持并突出趣味性原则,使表演艺术专业的课堂始终葆有生机与活力。

(三)注重优化

性优化是一种为了是系统整体更为协调和合理,对系统各部分所进行的必要调整。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网络、通信等多种技术,教师在选取能够最恰当表现教学内容,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技术的同时,还要兼顾多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这些技术更好地发挥技术优势。不能为了使用某种信息技术,而影响另一种信息技术的发挥,甚至影响了影视表演教学课堂的整体性。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高新技术,是信息传输和接受的新方式,但更重要是它体现了一种新的沟通观念。影视表演教学十分强调情境的营造,重视学生的实践参与和个体表现,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影视表演教学的有效性。

(一)积极建设,创建教学资源库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师与学生获得更多的影视艺术资源,例如优秀影片的视频片段,名家朗诵的音频资料等等。但是学生对于这些丰富资源还不能够进行有效的甄别和选择,也不一定能够真正体会和欣赏到这些资源的艺术魅力。这样,创建一个教学资源库就显得十分必要。教师首先要做好对资源的搜集、整理、分类、品鉴等一系列工作,必要时可以为这些资源进行标签,使学生能够更为便利地使用资源。同时,教师还应当为学生保留一定的权限,使其可以积极参与到资源库的建设中来。随着教学资源库的不断完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性地浏览资源,这样影视表演教学也就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教学效果。

(二)加强师生互动

现代信息技术的各种技术手段能够更为有效地促动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畅通师生互动交流的信息化渠道,例如校园论坛、贴吧、博客、QQ、电子邮件等。教师利用这些技术手段,更加系统和开放地阐述自己对于影视表演艺术的理解,更加人性化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则能够大胆地发表见解、表达观点,更加自如地向教师进行咨询,更加充分地展示自我。师生之间的这种良性互动,必定会极大地促进影视表演专业的发展。

(三)模拟情境,增设教学实践环节

艺术实践是学生积累表演知识和经验的最佳途径。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在影视表演学习中不可能有太多的实践机会。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文本、声音、画面等要素,教师可以营造一个出相对真实的表演情境,使学生在学习影视表演之初就能够很快地融入到艺术表演中。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模拟出影视拍摄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熟悉片场、镜头和画面,增强学生的“镜头感”和表现力。其所拍摄的一些视频片段,还能够成为日常考核的重要依据,以及学生成长历程中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