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之美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6:40

数学之美论文

数学之美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源问题

数学是描述现实世界本质规律的一门学科,数学以其高度的抽象性、严密性与规律性奠定了其在基础学科中的核心地位。一个著名的数学源问题实例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理之后,该定理在19世纪由精通数学的英国数学与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推导出具有普适性的Maxwell方程,从而有了近代物理学与数学中微分方程方向的进步。本文将基于数学文化与数学源问题,来对毕业论文进行探究,针对数学的鉴赏与境界,数学与应用的关系来展开,详细说明论文选题、写作与基本功的重要性。

一、论文的源问题和展现形式的分类

数学论文的创作包括解决问题以及结果的展现和传播两个重要方面。1.就问题的来源来说,从纯理论来看包括:①众所周知的开问题、猜想等。②某一学科或者研究方向的一般问题,这些课题的解决对于核心问题的解决具有核心性促进作用。③某学科或者方向的小问题。这些课题对于本质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不起决定性作用。2.论文的发表和传播是成果的重要展现形式,就发表的杂志来说,一般包括:①科技或者社会科学界的综合性顶级期刊。②研究业界的综合性顶级期刊。③研究业界某些方向的行业顶级期刊。④研究业界和研究方向的一般期刊。

二、数学研究和论文创作的鉴赏与境界

数学之美与鉴赏,最重要的是简洁之美与深刻,包括了数学理论、数学技巧、数学应用、数学展示与数学教育。基于数学文化来看,好的数学至少具备下面之一元素。1.深刻的数学:明显非平凡的结果。2.严格的数学与直观的数学:自然的容易形象化的结果。3.明确的数学:如对于一个模型的分类,像液晶。4.强有力的数学:利用弱的假设得到强的结果,例如数学物理方程中利用靴带方法可以得出抛物方程在初值不光滑时而解可以是无限光滑的。5.有用的数学:如本文引入的关于麦克斯韦方程与广义相对论的例子。6.创造性的数学,本质上具备新颖的独创刻画。7.优美的数学,如直观的扭结之美与抽象的恒等式之和谐。基于数学源问题与数学文化的数学之美,对于数学的研究、数学论文的撰写,具有下面八个境界。1.新的原创性思想,新的统一性普适性理论的形成,如阿基米德、牛顿、爱因斯坦、高斯、欧拉、黎曼、庞加莱、莱布尼茨、柯尔莫哥洛夫等大数学家们的杰出开创性工作。2.新的原创性工具、猜想、方法、技巧的提出,并能够解决经典的大的开问题,如Hamilton的Ricci流。3.提出新的问题,能够综合运用的经典方法与思想解决大的问题与大的猜想,如张益唐教授的工作等。4.利用新的思想、方法、技巧解决核心问题。5.综合运用已有的方法、思想、技巧来解决核心问题。6.利用新的思想、方法、技巧来解决一般性问题。7.综合已有的思想、方法、技巧来解决一般性问题。8.利用已有的思想、方法、技巧或者新的思想、方法、技巧来解决一些小问题。

三、数学与应用科学的关系

早期的数学,来源于现实与生活,及至中世纪以后,在自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探索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之美,数学与应用科学的关系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数学与应用科学的完美融合与促进,例如天体力学的发展与早年数学中微积分的相互促进,广义相对论与黎曼几何。2.数学作为应用科学的工具,但应用科学的发展未反哺数学。例如热力学中傅里叶变换的产生与通信中的信号处理。3.应用科学建立于数学的基础之上,反过来又启发了数学的新进展,例如计算机与数学的发展。

四、论文写作的升华:建立于基本功与心态上,寻找有意义的课题

基于数学文化与数学源问题,在对数学之美与鉴赏、数学与应用科学的关系基础上,寻找有意义的课题,是论文写作的起源一环。如何找到合适的课题,并能够解决呢?对于课题的发现,要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之上,即对于某一个方向的来龙去脉,逸闻趣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培养自己的基本功,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着眼与着手。首先要对自己定位,明白自己知识储备的长处与短处。其次,是对文献的阅读与把握。选定一个擅长的方向作为课题,并对该方向的基础专著、经典论文或者综述进行精读。最后,在精读经典文献或者专著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尤为重要。建立在扎实基本功上,明白个人所需,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找出有意义的问题。1.在对经典问题的揣摩中,细致推敲创作人当时的背景,梳理创始人思索源问题的角度与脉络,从中对比自己的问题,试图达到科研八境界中的第七境界,即回顾经典、梳理思想、类比文献。2.重温经典文献,找出字里行间或者明确提出的开问题,选择合适的题目作为自己的目标。3.运用已有的数据库或者预印本网站,查看最新的预印本,从中寻求新思想、新方法、新技巧,综合运用来解决经典问题。4.作为数学学科的论文写作,特别是毕业论文来说,选取交叉学科或者应用学科中的问题,利用数学理论进行分析,是本科毕业论文撰写选题的精要。

五、论文的撰写与展现

在论文的结果初步完成之后,将所得成果形成文字,得以展现,是数学的美的一种好的传播,尤其是本科或者硕士毕业论文的撰写与呈现。一般来说,一篇完整的论文包括题目、作者、摘要、正文、致谢与参考文献这些必不可少的部分。具体来讲,基于源问题与数学文化的论文呈现形式如下所示。1.论文的题目:高度抽象地概括论文的主要问题与结果。2.作者:论文要区分通讯作者。3.论文摘要:首先要简明说清楚所要研究的问题。4.论文的引言:论文的引言是一篇文章在审稿过程中,审稿人重点关注的部分。5.正文中主要结果的撰写部分:本部分作为数学论文来说,来源于平时的基本功。6.正文中的结语与展望:本部分是对前面工作的总结与断言,后续工作的预演。7.参考文献:要根据不同风格的论文,比如不同杂志的投稿论文或者毕业论文等,来进行撰写。综上部分,论文的撰写,是课题结果的重要展现形式,也是得到认可的外在表现。

六、结语与展望

本论文基于数学文化与数学源问题,借鉴段金桥教授英文论文写作的一些技巧,利用数学之美与鉴赏的观点,来详细阐述了数学论文尤其是毕业论文的选题、呈现形式等,为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提供一种写作参考的数学观。如何基于数学文化与数学源问题,或者HPM视角来研究教学问题,也是我们一直以来与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七、致谢

本文作者感谢河南师范大学教改项目(职前教师数学观研究:基于HPM的视角)的资助。第一作者感谢2018年1月至12月于北京工业大学访问期间,合作导师王术教授的指导与鼓励。

参考文献:

[1]阿蒂亚.20世纪的数学[J].白承铭,译.周性伟,冯惠涛,校.数学译林,2002,(2).

[2]胡伟文,徐忠昌.数学文化欣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JinqiaoDuan,HowtoWriteBetterMath[M].Preprint,2012.

数学之美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高中数学;美育;教学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正因为它的严谨,就绽放出了别样的魅力和美感。它展现出和谐对称之美,比例协调之美、结构严谨之美、布局合理之美等。从数学的表现形式看,概念、等式、体系都具有美感。而且,数学的思维和方法也具有美感。比如,它的简约、类比、抽象、无限等特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教师就必须要对其进行美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了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获得了美感享受,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来达到美育教学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美育教学。

1在高中数学概念和命题的教学中进行美育教学

数学教学不仅要学生学习到基础的知识点,还要他们通过自身的思维过程来经历审美体验。因此,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通过概念和命题的教学来达到美育的功能。教师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可以展示数学的美。比如,在教授函数y=f(x)中,因为具有f这个对应规则,式子中的两个变量x和y就被连接起来成立为一个等式,这就体现了数学的符号美和简单之美。再如,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领会三角函数线以及它的图象的做法呈现出来的奇异之美,它体现了数学的转化功能。同时,还可以在圆锥曲线中去寻找数学的对称和谐之美。此外,数学也有动静结合之美。比如,方程的曲线和曲线的方程他们二者之间就具备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这些美感进行挖掘,让高中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更加全面,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引导学生对数学美的本质进行探讨和领会

数学教学中不仅具备科学、严谨的美感,也是艺术美的体现。因此,教师必须要通过对自身的素质的提升来达到数学美育教学的目的。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才能在教学中对数学的艺术美进行展示,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熏陶。数学教学的艺术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现。2.1数学的结构美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严谨合理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之间进行详略的处理,从而达到重点突出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双基”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的非智力的品质进行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特点,因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都是数学结构美带来的功能。2.2高中数学的形式美高中数学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因此它的形式就多种多样,这就是他的形式美。条条道路通罗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运用,这就体现出形式的多样化。这就需要就是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比如,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数学实验,也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模型的制作,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学的课件的制作来提升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学方法的千变万化和手段的多种多样就是数学的形式美。2.3高中数学的机智美因为高中数学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深奥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当教师运用数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了问题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在化解矛盾过程中,数学呈现出来的机智美,体现了数学具备的调控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数学思维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带来的奇迹之美,惊讶之美。此外,数学还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它的应用之美,也就是实用之美。在数学论文,学生可以感受到它的创造之美。

3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美的规律

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的规律进行掌握,发现它的美的本质和规律。教师必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对美的内容进行传授,其次是对本质进行揭示,再次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渗透。这样就利于对学生数学美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他们的心智进行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激发。因此,教师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3.1增强学生对高中数学美的兴趣。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美,教师要将美与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被美所感染,具备良好的学习体验,在愉快的氛围之中进行学习,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些数学美可以直接感知,有些数学美比较抽象,因此,要根据这些美的类型去分析,巧妙融入教学之中。明确的方程、独特的图形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直接要素;抽象的概念,固定的公式,虽然无法直接窥见其中存在的美,但却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是数学的抽象之美,教师要充分挖掘。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适当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的历史典故不胜枚举。教师可以通过对历史故事的讲解来使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在解题方式上进行美育教学,使本身抽象、深奥的知识变得形象而又趣味十足。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之美,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受到点化,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愿意用数学知识主动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主观能动性。3.2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美感。从表面上看,高中数学知识如它的符号是单调的,公式也是枯燥的,教学内容也比较深奥而无味。其实,这正是数学的朴素简单之美,由这些简单的元素进行运用和组合构成数学的巨大的、美丽的大厦,因此它蕴含了哲学的内在美,也具备理性之美。要让高中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去体会到数学的美感,就必须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在对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这个抽象的内容进行形象化的教学,就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此来展示立体几何的空间特点,让学生能直观地验证自己对于立体几何的想象是否正确,对立体几何的知识进行直观的学习,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增加了趣味性。3.3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美的思维进行解题。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对知识点的传授固然很重要,学生也必须对其进行牢固的掌握。同时,要对数学美的规律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这就体现了学生对数学精神的追求。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然后在实践中探索数学美的规律,对数学美进行思考和认识,进而再运用数学美。所以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运用数学美,这样就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利于学生应用数学美和创造出数学美,提升他们的全面的素质。

4结语

高中数学美能够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创造、发明数学的激情;它还能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去探求真理的思路;它帮助学生检验真理;它寓美于教,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升;它能达到以美启智的作用,并以此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不断地提升数学美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从而全面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宇.浅谈数学高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6):24.

[2]霍拥军.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2):38,13.

数学之美论文范文篇3

1.加强数学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强调知识的关联性、系统性,加强同一门课程不同知识点、不同课程的相关性和交融性教学,比如增加极限、导数、积分和级数等关系的介绍;反复强调数学分析在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等课程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知识点;每章结束及时给学生做一个小结,帮助学生做到融会贯通。

2.加强数学知识来源、动机的介绍。每讲一个重要知识点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讲几个为什么,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做到闭卷思索,充分享受数学之美。

3.增加数学思想史,数学人物传记等相关内容。例如,在讲牛顿-莱布尼兹公式的时候,可以把二人的历史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对重要数学名词、数学家等用中英文同时标注,方便同学们查阅其它参考文献。

4.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增加实践性教学。结合简单有趣的数学模型,在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现实之间架起桥梁,增强数学知识的目的性,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将数学建模思想与具体的教学内容融会贯通,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例如在进行“定积分的定义”的教学中,通过对涉及到几何知识“平面图形的面积”,物理知识“变力沿直线做功”等具体实例作分析并进行数学抽象,将其归纳为数学模型,进而导出定积分概念。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1.贯彻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用来解决数学问题,体现数学思想的手段和工具。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是把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传递给学生。《数学分析》的知识就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积累起来的,它充满了丰富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例如,《数学分析》中的极限理论即含有辩证的思想方法,概念中的任意性和确定性,深刻地反映出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采用“问题式”教学。数学问题的提出与如何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不断提出问题,同时也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教与学的主动性,提倡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撰写小论文。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3.将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教学相结合。自古以来,“数”与“形”就密不可分,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讲授一些抽象内容时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数学软件如mathematic,matlab,maple等融入其中,使所讲知识更直观、更形象。

(三)、注重过程管理,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

期末评价方面主要仍是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求出总评成绩。期末成绩为期末考试卷面分,比较容易评定。而平时成绩是一个模糊化的概念,为了合理给出一个学生的平时成绩,保证每个学生的分数公平公正、合情合理,我们不断充实与丰富平时考核的内容与形式。一般以抽查考勤、作业情况、平时测验三个方面来综合评定平时成绩。抽查考勤主要考察学生的到课情况、迟到、早退情况;作业情况主要考察学生作业上交情况,以及完成质量情况;平时测验主要有课上随机测验和期中测验两种形式,此外,可以加入小论文写作这种形式,内容包括对微积分内容的认识,对微积分科学、方法智慧的探讨,数学建模论文等。另外,当代的大学生电游、漫画、网购等已成为其成长伴侣,可以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上测评。

(四)、总结

数学之美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数学;选修课

一、引言

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专业教育,其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而是更加注重大学生最基本的思想、情感的培养,素质、修养的塑造和认识、能力的提升。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大学生的教育,是最为基础和根本的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前提,为专业教育服务。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文化内涵、科学素养、宏观视野、生活智慧、思辨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动力。当前,各高职院校不能太过急功近利,只注重专业教育,关注专业建设,培养仅仅进行专业学习和实训的工具性的“人”,这样会偏离了教育的目的;而应更充分重视通识教育,建立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发通识教育课程,从而培养拥有完整人格、健康心态、全面发展的“人”。

二、通识教育下开设数学类选修课的必要性

在二十一世纪,很多领域的研究和创新,都要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数学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重要研究工具,因此大学生必须学好数学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保障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生通过数学类课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学习,会看待问题更具宏观性,分析问题更具逻辑性,解决问题更有创造性。在通识教育体系下,数学类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高等数学》《经济数学》等必修课程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开发开设适合高职生特点、符合其需求的数学类选修课作为通识教育的完善和补充。数学类选修课的开设,既能使学生更宏观全面地培养数学思维,欣赏数学之美,了解数学文化,感知数学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数学类选修课开设的现状分析

(一)数学类选修课不够普及,地位低、课时。少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以专业和技能为重点,重在培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中,一些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训自然会更受到学校及学生的重视,课时也相对较多。相比之下,通识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远不如本科院校受到关注,常常是通识课为专业课让路,课时一砍再砍。在师生心目中通识课的地位也相对降低,而且越来越被边缘化、弱化。多数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数量少、课时少、学分少,特别是通识教育的选修课更是被挤在一个很小的角落,发挥教育作用的空间十分有限,甚至有的学校根本不开设此类选修课。就数学类选修课来说,除了为参加竞赛设置的《数学建模》选修课,其它数学类选修课很多高职院校基本没有开设。因此,高职院校仅靠现有的通识课程很难完全担负起实现通识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任。(二)数学类通识课过分强调为专业服务,忽视知识的逻辑性和文化熏陶的必要性。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不完全等同于学术性本科院校,因此高职教学中数学的应用性会更加突出,这是合理的、必要的。但目前,高职数学通识课程的内容过于强调为学生所学专业服务,教学中过分强调数学的工具性,而忽略了知识的逻辑性和概念的产生背景;太注重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片面要求,而忽略了数学与其它知识结构的内在关系,更忽视了数学的文化特征,忽视了数学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数学课程在很多高职院校中服务于专业教育的目的远远大于通识教育的目的,这偏离了高职数学教育的初衷。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者认为文科类专业的学生用到的数学知识很少,因此很多文科专业仅仅开设一门数学课程或者把数学课程完全砍掉,更不会开设任何选修课。实际上,不论对文科还是理科的大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识教育下,数学课程不仅仅具备为专业服务的工具性,更大的作用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播和渗透以及逻辑思维的训练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不容忽视。因此,在高职院校,开设通识教育数学类选修课是必不可少的。

四、通识教育数学类选修课开设的思想理念

通识教育下,数学选修课就是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对社会的一些现象和规律进行观察,并将其转化成数学模型进行定量的思维和分析,再通过求解数学模型找出事物发展的实质和内在联系。数学选修课要通过介绍工程、科技、金融、经济和管理各领域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模型与应用案例,向学生揭示数学的重要性,宣传数学思想,普及数学文化,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数学类选修课的开设,我们想要传达给学生的主要思想和观念是:(一)数学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数学已越来越深入和广泛地应用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并在很多领域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军事、医学、法律、经济、农业、天文⋯⋯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决于它研究的思想方法与数学结合的程度;社会科学的发展,同样要以数学作为深入研究和探索规律的工具。数学是科学的语言、实践的工具,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二)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是人类理性活动的伟大创造。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它使人类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在很多方面,成为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指南。数学对人类的精神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数学中的思维方法、图形变换、规律规则、符号运算等都给人以美感,使人赏心悦目,处处体现着它的文化价值。在审美价值方面,数学文化绝不逊色于任何一种文化。(三)定量化思想是数学的核心思想。数学是用定量化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态。定量化思想是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是研究问题的关键。纵观近代科学的发展,就是将一切自然界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其他关系转变为数量关系的过程。定量化思想是数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四)通过数学建模实现定量化研究。数学模型是使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它贯穿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之中。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转换,抽象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求解数学模型,才能实现用定量化的方法研究问题,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科学的研究过程都是将数学建模思想和定量化思想贯串始终。(五)数学素养是优秀人才的必备素质。不仅仅是科学家和高层次的研究者才需要具备较高的数学素养,对于高职教育培养的高职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同样需要具备较好的数学素养。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而一切优秀人才只有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才能更加专业化,更具高技能。

五、高职通识教育数学类选修课开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开发适合高职生的数学类选修课。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时代,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学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数学的重要性更加突显,具备较高数学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和人才需求下,高职院校更加重视数学通识课程。高职院校的领导层不应把通识课程当作是不得不开的公共基础课看待,而要从思想上提高对通识课重要作用的认识,把通识课程提升到高职教育的核心课的位置上来。同时,选修课作为通识课程的补充更不能忽视。高职院校的教师层,应开发设计出更适合高职生需求和特点的数学类选修课程,使学生乐于选择数学类选修课,更喜欢聆听数学选修课,通过数学选修课,获得更多必要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有更多的收获和提高,开设的数学类选修课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才能更好地发挥通识课程的作用。在高职教育阶段,我们不应该仅传授给学生一些传统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探索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通识教育数学类选修课,恰恰可以起到教育的这个作用。(二)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下,整合优化数学类选修课。在各高职院校建立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下,数学教师应对数学类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安排进行整体优化,注意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及整合,注重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融合和补充。通识教育下,数学类选修课可以面向全体学生,不分专业。例如面向大众的《数学之旅》课程,可以介绍数学文化、数学发展、数学智慧,数据分析,数学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等;也可以开设《数学思维与数学建模》之类的课程,通过实例介绍如何运用数学思维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养成数学建模的习惯。通过案例分析和建模实践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有用”,而且“我会用数学”;数学选修课还可根据各学院或系部的需要选择性的开设,针对某一学院的选修课,侧重于数学在该专业中的应用介绍,展示数学的工具性,让学生感受数学与专业的内在联系,系统学习如何利用数学工具解决专业问题;另外,数学选修课也可以以讲座的形式开展,通过数学史、数学文化、数学应用等内容阐释数学的文化内涵和应用价值。(三)改革数学选修课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不断创新。除了课程内容,选修课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同样是学生选课时比较关注的。通识教育下开设数学类选修课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核心能力,因此评价方式应该更加灵活,更能体现在课程学习的效果。根据选修课的内容和特点,可以完全改变传统的试卷考查模式,通过课程论文、学习成果展示、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小组互评等多种方式来评价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增强学生自主探索能力。这样的评价和考核才能达到课程开设的目的,突出通识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殷君芳.高职院校数学通识课程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3,(33).

数学之美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物理学史;科学工作;文化教学

物理文化是人类的科学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历代物理工作者、物理学家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在高校对物理专业的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物理文化教育,能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人类是怎样通过探究自然而推进科学文明的发展,并由此培养学生形成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政治观,这对于他们毕业后走向教师工作岗位,做好物理文化素质教育能起到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作用。

一、在物理学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物理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师范校院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教师队伍,学校教育不仅在文化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学校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特别地,高等师范院校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因而对文化的创造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物理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好,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潜能,因此在物理学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物理文化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帮助他们掌握物理科学研究的方法,为他们在未来的教师职业生涯中施展才华,传播物理知识,应用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物理学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持久而有序的物理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在物理学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物理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科学研究是高校直接创造文化的主要渠道。通过物理学史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创造物理文化的杰出物理学家。他们的创造成果大都是在大学生涯中完成的,更有甚者,奥斯特在讲台上偶然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这个重要的物理现象。在物理学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物理文化教育,使他们在学习物理科学知识、开展科研项目的合作、撰写科研论文的过程中激发创造性,体现物理文化的批判创新精神。

三、在物理学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物理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

物理文化活动有助于打破封建迷信,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科学的革新精神。在物理学史的教学中,我们通过物理学家如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薛定谔的成长经历及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例如,用万有引力解释行星的运动,用电磁学理论解释电磁相互作用,用波粒二相性解释光的本质,用量子力学解释物质的微观运动等,通过了解科学的解释过程消除头脑的疑团,填补人的精神空白,使学生产生一种充实感,成为一个有思想追求的人。

(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认知与思维训练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神话、宗教、艺术、哲学、科学等,但唯有科学的认识最系统、最丰富、最严密,因为它有逻辑性、实证性、精密性等鲜明的特点。物理知识体系是对自然认知的典型代表。通过对物理学史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在物理学家的眼里,自然是客观的、发展的、统一的、和谐的、可以理解的,正是这种坚强的信念,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强烈愿望。对自然界的凝视、深思和主动探索,使得他们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宁静。而认知成果使人类更聪明、更有力量,能够创造出更好的物理成果。通过物理知识体系的系统学习,使人们清楚地理解宏观世界运行的规律,懂得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物质深层结构的微观运动状态,高速运动情况下的时空联系,物理与能量的联系,电与磁的统一本质,低温下物质电磁性能的变化等。因而人的视野更开阔,更富于理解,更有条理,更严密。通过介绍物理学家的思想和方法,例如科学观察的方法、实验的方法、抽象的方法、归纳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的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才能。

(三)对学生进行科学美的熏陶

科学美与物理文化创造有着很大的联系。许多物理学家用美的观点来指导物理学的研究,在科学创造中获得美的享受。物理学之美包括现象之美和理论描述之美。比如优雅的激光束,彩色的牛顿环,奇妙的原子光谱,这些都是现象之美。再比如卢瑟福的原子结构行星模型,将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进行美妙的类比,而放射性元素按指数规律衰变的描述,精确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物理学的理论公式后,通常给出一个既简单又漂亮的数学结构,比如反映时空联系的洛仑兹变换,反映电磁学规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量子力学对于微观粒子规律的刻画,将复杂隐秘的自然规律表达得朴实无华,给心灵以极大的愉悦。这些学习和了解,就是接受科学美的熏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位。总之,只要我们在物理学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物理文化教育,完全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马志刚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物理系

参考文献:

数学之美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数学;选修课

一、引言

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专业教育,其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而是更加注重大学生最基本的思想、情感的培养,素质、修养的塑造和认识、能力的提升。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大学生的教育,是最为基础和根本的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前提,为专业教育服务。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文化内涵、科学素养、宏观视野、生活智慧、思辨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动力。当前,各高职院校不能太过急功近利,只注重专业教育,关注专业建设,培养仅仅进行专业学习和实训的工具性的“人”,这样会偏离了教育的目的;而应更充分重视通识教育,建立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发通识教育课程,从而培养拥有完整人格、健康心态、全面发展的“人”。

二、通识教育下开设数学类选修课的必要性

在二十一世纪,很多领域的研究和创新,都要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数学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重要研究工具,因此大学生必须学好数学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保障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生通过数学类课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学习,会看待问题更具宏观性,分析问题更具逻辑性,解决问题更有创造性。在通识教育体系下,数学类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高等数学》《经济数学》等必修课程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开发开设适合高职生特点、符合其需求的数学类选修课作为通识教育的完善和补充。数学类选修课的开设,既能使学生更宏观全面地培养数学思维,欣赏数学之美,了解数学文化,感知数学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数学类选修课开设的现状分析

(一)数学类选修课不够普及,地位低、课时少

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以专业和技能为重点,重在培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中,一些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训自然会更受到学校及学生的重视,课时也相对较多。相比之下,通识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远不如本科院校受到关注,常常是通识课为专业课让路,课时一砍再砍。在师生心目中通识课的地位也相对降低,而且越来越被边缘化、弱化。多数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数量少、课时少、学分少,特别是通识教育的选修课更是被挤在一个很小的角落,发挥教育作用的空间十分有限,甚至有的学校根本不开设此类选修课。就数学类选修课来说,除了为参加竞赛设置的《数学建模》选修课,其它数学类选修课很多高职院校基本没有开设。因此,高职院校仅靠现有的通识课程很难完全担负起实现通识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任。

(二)数学类通识课过分强调为专业服务,忽视知识的逻辑性和文化熏陶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不完全等同于学术性本科院校,因此高职教学中数学的应用性会更加突出,这是合理的、必要的。但目前,高职数学通识课程的内容过于强调为学生所学专业服务,教学中过分强调数学的工具性,而忽略了知识的逻辑性和概念的产生背景;太注重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片面要求,而忽略了数学与其它知识结构的内在关系,更忽视了数学的文化特征,忽视了数学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数学课程在很多高职院校中服务于专业教育的目的远远大于通识教育的目的,这偏离了高职数学教育的初衷。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者认为文科类专业的学生用到的数学知识很少,因此很多文科专业仅仅开设一门数学课程或者把数学课程完全砍掉,更不会开设任何选修课。实际上,不论对文科还是理科的大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识教育下,数学课程不仅仅具备为专业服务的工具性,更大的作用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播和渗透以及逻辑思维的训练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不容忽视。因此,在高职院校,开设通识教育数学类选修课是必不可少的。

四、通识教育数学类选修课开设的思想理念

通识教育下,数学选修课就是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对社会的一些现象和规律进行观察,并将其转化成数学模型进行定量的思维和分析,再通过求解数学模型找出事物发展的实质和内在联系。数学选修课要通过介绍工程、科技、金融、经济和管理各领域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模型与应用案例,向学生揭示数学的重要性,宣传数学思想,普及数学文化,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数学类选修课的开设,我们想要传达给学生的主要思想和观念是:

(一)数学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

数学已越来越深入和广泛地应用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并在很多领域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军事、医学、法律、经济、农业、天文⋯⋯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决于它研究的思想方法与数学结合的程度;社会科学的发展,同样要以数学作为深入研究和探索规律的工具。数学是科学的语言、实践的工具,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二)数学是一种文化

数学是人类理性活动的伟大创造。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它使人类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在很多方面,成为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指南。数学对人类的精神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数学中的思维方法、图形变换、规律规则、符号运算等都给人以美感,使人赏心悦目,处处体现着它的文化价值。在审美价值方面,数学文化绝不逊色于任何一种文化。

(三)定量化思想是数学的核心思想

数学是用定量化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态。定量化思想是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是研究问题的关键。纵观近代科学的发展,就是将一切自然界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其他关系转变为数量关系的过程。定量化思想是数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四)通过数学建模实现定量化研究

数学模型是使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它贯穿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之中。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转换,抽象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求解数学模型,才能实现用定量化的方法研究问题,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科学的研究过程都是将数学建模思想和定量化思想贯串始终。

(五)数学素养是优秀人才的必备素质

不仅仅是科学家和高层次的研究者才需要具备较高的数学素养,对于高职教育培养的高职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同样需要具备较好的数学素养。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而一切优秀人才只有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才能更加专业化,更具高技能。

五、高职通识教育数学类选修课开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开发适合高职生的数学类选修课

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时代,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学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数学的重要性更加突显,具备较高数学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和人才需求下,高职院校更加重视数学通识课程。高职院校的领导层不应把通识课程当作是不得不开的公共基础课看待,而要从思想上提高对通识课重要作用的认识,把通识课程提升到高职教育的核心课的位置上来。同时,选修课作为通识课程的补充更不能忽视。高职院校的教师层,应开发设计出更适合高职生需求和特点的数学类选修课程,使学生乐于选择数学类选修课,更喜欢聆听数学选修课,通过数学选修课,获得更多必要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有更多的收获和提高,开设的数学类选修课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才能更好地发挥通识课程的作用。在高职教育阶段,我们不应该仅传授给学生一些传统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探索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通识教育数学类选修课,恰恰可以起到教育的这个作用。

(二)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下,整合优化数学类选修课

在各高职院校建立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下,数学教师应对数学类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安排进行整体优化,注意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及整合,注重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融合和补充。通识教育下,数学类选修课可以面向全体学生,不分专业。例如面向大众的《数学之旅》课程,可以介绍数学文化、数学发展、数学智慧,数据分析,数学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等;也可以开设《数学思维与数学建模》之类的课程,通过实例介绍如何运用数学思维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养成数学建模的习惯。通过案例分析和建模实践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有用”,而且“我会用数学”;数学选修课还可根据各学院或系部的需要选择性的开设,针对某一学院的选修课,侧重于数学在该专业中的应用介绍,展示数学的工具性,让学生感受数学与专业的内在联系,系统学习如何利用数学工具解决专业问题;另外,数学选修课也可以以讲座的形式开展,通过数学史、数学文化、数学应用等内容阐释数学的文化内涵和应用价值。

(三)改革数学选修课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不断创新

除了课程内容,选修课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同样是学生选课时比较关注的。通识教育下开设数学类选修课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核心能力,因此评价方式应该更加灵活,更能体现在课程学习的效果。根据选修课的内容和特点,可以完全改变传统的试卷考查模式,通过课程论文、学习成果展示、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小组互评等多种方式来评价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增强学生自主探索能力。这样的评价和考核才能达到课程开设的目的,突出通识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殷君芳.高职院校数学通识课程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3,(33).

数学之美论文范文篇7

从当今素质教育的发展形势来看,素质教育将以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基本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且德育教育将会影响到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对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培养学生主动接受相关的信息。目前,社会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各种不同的文化氛围所造成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对于我国的教学活动来讲,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去积极思考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们从课本中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及认知,进而也能使得学生进一步的掌握课文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体现出德育教育,将书本中的内容结合实际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

一、德育渗透教育的核心内容

1.发扬学科专业内容中辩证唯物论的哲学思想

从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来看,辩证唯物主义是唯一具有价值的科学观念,这种科学观可以让人们对自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从其中间找到相应的变化规律,以此可以从实践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各种学科进一步推向发展前沿并且给予实现。可是,这种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并不是信手捏来的,在整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它将与各种影响科学发展的唯心主义做斗争,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多次的完善才形成今天这种形式。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能让学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念,对此教师也需要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其中辩证唯物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之间的区别,让其充分认知到各科学知识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正确的求取知识,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此让学生们建立其世界观,对此树立起远大的理念。

2.强调现代化建设中人的建设

从新的发展局势来看,我国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以“三个面向”为基准,对此培养出社会主义新形势之下的“四有”新人。这个教育目标和我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基本思想保持一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从当今世界的发展形势来看,人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主要集中于三个层面上。其一,要坚持以科技为主进行现代化建设;其二,要以社会结构及社会关系并存实现现代化建设;其三,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建设。其中,第三层的现代化基本要求主要是以人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基准而实施,这也是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这将作为我们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准,总地来讲,与其它学科内容相比较德育教育工作应该渗透其中:首先,需要系统性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次,采用科学实验及实践工作,对科学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进行再教育;其三,需要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生态观念教育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教育;其四,需要对学生进行心智教育。只有教育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才是实现德育教育的根本。

二、中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1.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

一般来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在学生的中学阶段中,中学教师将是中学教学中德育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其教师的行为也将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情感。对此,教师务必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中学教学活动中,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双边互动,教师的一言一行将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需要加强自身的整体素质及德育教育水平,也需要重视自身形象及行为举止,进而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这样以来才能去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也将会有学生去模仿教师的形式,并服从教师的管教。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培养时,务必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整个教育指导思想,对此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平等,当学生取得进步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表扬,学生丧失信心时要给予学生鼓励,让每一位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2.引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材是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此过程中也含有较多的德育因素,也是中学教师进行德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教材中的课文通常都是专家学者精挑细选所得到的,其中含有各种优秀的道德素质培养,这将是对德育教育培养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们在学习这些内容时,也就是在接受一种德育教育的过程。通过阅读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可以提升学生们的思想认识,以此鼓励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同时也对社会中出现的丑恶行为进行制止,进而提高学生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念。基于此,当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吃透教材中的内容,这样以来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掌握到相关的德育因素,以此将教材找的德育因素和教材内容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使其二者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相关的德育教育,以此提高教师培养学生德育工作的水平。

3.开展课外活动

学校应该定期举行与德育相关的课外活动,这样以来可以让学生对于德育培养工作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对此课外活动将逐渐成为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掌握各种思想品德知识。例如,在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演讲比赛或者作文比赛,让学生们能够积极的融入到这些活动中,对此将能力培养及德育渗透工作融合在一起。学生们可以通过各项校外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知能力。教师在这种课外活动中,需要对活动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人情况来安排相关活动项目,进而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是漫长的工作,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目前中学教师要以改革创新为执教理念,加强自身的整体素质,敢于创新,从教材中发掘相关的德育因素。同时,教学的情景创设、综合训练及课外活动为前提条件,将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王兴华 苗翠英 单位:荣成市第二十中学

参考文献:

[1]彭波.论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2):10-11.

[2]王艳成,刘洋.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研究综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01):98-100.

[3]宋魁.高校德育课堂中的情商教育渗透研究[J].科技资讯,2016,(27):126.

[4]史雅莉.浅谈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黄河之声,2016,(16):112.

[5]陈唯珈.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J].科技展望,2016,(35):330.

[6]成敏.学校德育环境评估存在的问题及指标系统优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5):25-27.

[7]韩艳.德育,从与学生交“心”开始[J].亚太教育,2016,(36):192.

[8]徐静.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做法[J].学周刊,2016,(35):74-75.

[9]孔翠.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A].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

[10]吴锦志.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下)[C].2007.

第二篇:职业学校德育课堂落实“三贴近”原则

在新一轮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明确提出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简称“三贴近”)的原则,成为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和发展趋势。

一、对“三贴近”原则的理解

所谓“贴近实际”就是要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就是要贴近职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成长环境。“贴近学生”就是要植根于职校学生的所思所想,从他们的个性特点、职业特点和成长特点出发,“贴近学生”是“三贴近”原则的核心。如何理解这个“贴近”呢?笔者认为需要“自始至终”,即德育课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应源于“社会、生活、学生”,生成于“社会、生活、学生”,且作用于“社会、生活、学生”。在课前设计时,教师要把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作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学生即时生成的东西,注重学法的指导,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方式;德育课所有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促进其品德的形成和习惯的养成,掌握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三贴近”原则下对德育课教学理念的解读

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核心教学理念是为了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为了每位职校学生的发展。在“三贴近”原则下,教师该如何解读这一教学理念呢?一方面,职业教育应该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劳动者。其合格性不仅表现在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和专业知识上,还体现在具有良好的品德水平、拥有适应社会能力和驾驭生活能力等方面,学生品德方面的缺失会直接导致人才质量的不合格。职业学校的每一节德育课都必须精心设计,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粗放式的德育课堂会产生大批不合格的服务者和生产者,造成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每位职校学生的发展,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既要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品德水平和思维特点,也更多地要考虑那些特殊学生。2.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在德育课目标设计中要不仅要有认知目标,还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运用目标。坚持认知是前提,情感是关键,信念是动力,意志是保障,行为是归宿。3.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发展德育课教学必须能触动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在需要,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成长的机制,形成稳定的品德行为特点。4.让每一位学生可持续发展德育课教学应该着力于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的提高。教会学生掌握普适性、规律性的东西,通过迁移和拓展,处理未来人生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的现实问题。

三、“三贴近”原则在德育课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第一,德育课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这是“贴近社会”最直接的要求。当今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尤其是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的开放性难免会造成各种价值取向鱼龙混杂,其中不乏极其错误的观念。德育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这是德育课学科特点的要求,也是德育教师的基本职业操守。第二,德育课教学素材的选择要掌握时代主旋律,坚持与时俱进,这是“贴近生活”最直接的要求。当代职校生的思维相当活跃,他们接受信息的来源广、速度快。而德育课的教材和参考资源往往具有滞后性,这就要求德育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整合教学内容时,要紧跟时代步伐,植根于最前沿、最鲜活的生活实际,这样的教学素材才能引发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体验,才能具有现实性,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第三,德育课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突显职业特色。这是“贴近学生”最直接的要求。德育课堂上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辩,坚持正面引导与自主生成相结合,而不是将观念强加于学生。同时也充分考虑学生未来有可能从事的职业特点,结合专业学习的内容,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用性、亲和力和可信度。

作者:冯冬梅 单位:南京财经学校

第三篇:怎样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对小学生当前发展和今后发展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渗透现状并不乐观,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及潜能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数学老师应当对此加以重视,通过深层次挖掘数学课本中的德育素材、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等方式,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达到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最终目的。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

(一)对数学课本中德育的素材没有进行深层次挖掘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内容一般有四个方面:正确学习观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热爱科学教育以及热爱祖国教育。当前在数学课本的例题和课后练习中有很多有关于这几个方面的教育素材,而很多数学老师并未对这些教育素材加以重视,还有部门数学老师,只是针对一些有着明显教育意义的素材进行德育渗透,而对于一些隐藏在数学课本中的教育素材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大部分数学老师都是追求教学进度和教学效率,以学生会计算为主要教学目的,其余的则没有投入更多的心思。

(二)德育渗透内容与学生认知不符

小学生还处在感知运动阶段,没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对于很多事物不能进行正确的了解和掌握,数学老师在德育渗透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但是,当前存在一些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德育渗透的内容与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不符。

(三)忽略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首先得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以及行为习惯,小学阶段养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将会影响未来的人生发展。但是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很少有数学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不注重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作风和学习氛围,导致小学生缺乏优良习惯的指导。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对数学课本中的德育素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虽然很少,但是都是经过很多专业人士层层筛选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数学内容看起来和德育教育毫不相关,但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生动的德育教育内容,许多内容都可以用来开展德育教育,并且能够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成果,具有极高的意义。对于数学教师,则需要全面关注这方面的元素,在平日的教学研究中多和同事交流,吸取他人的良好做法,并且利用到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同时,教师还需要独具慧眼,通过自己的敏锐感觉来发现教学中的有效德育元素,这样可以更好地落实德育教育,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因此,数学老师应当对数学课本中的德育素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将数学课堂变成数学和思想品德课相结合的课堂。例如,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章节的例题都提到“我国两千多年前的人们就已经学会某种计算方法、学会了计算土地的面积、出了某著名科学家”,如“圆的周长”这一节内容,教材中提到“著名数学家祖冲之早在1500年前就计算出了圆周率,并且还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六位,成为世上计算出圆周率的第一个人。”数学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既知道圆周率的由来,又为中国有这样的伟大的数学家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德育渗透内容包含四个方面:正确学习观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热爱科学教育和热爱祖国教育,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小学生认知水平尚浅,理解能力较弱,对于生活中的人和事没有正确的判断力,数学老师应当利用数学课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内容枯燥,加上数学知识本身也具有枯燥性,因此,数学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课堂教学模式上下手,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数学教材中说圆周率是3.1415,数学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去质疑,学生产生质疑,才会有探索的欲望,继而开发思维,数学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获取这个圆周率数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直尺、线等工具测量出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然后进行计算,得出圆周率数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质疑精神得到了培养,并且对数学知识的属性也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数学老师将德育渗透到这个教学过程之中,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也促进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促进了学生思考。除了这种创设情景教学方法,数学老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法、小组竞赛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水平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对科学产生爱。

(三)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内容

数学源于生活,很多小学生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学生在错误心态下学习数学,很难学习到数学的精髓。针对这个问题,数学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应当结合生活实际,并且根据生活实际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如学习“本金和利息”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引入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你的爸爸妈妈有1000元钱,他们打算将这笔钱存进银行,现在可供他们选择的存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存两年,年利率为2.68%,还有一种是先存一年,一年后将本金和税后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银行,这种情况下的年利率为2.19%,请问这两种存储方式哪一种获得的税后利息要多一些?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思考。这种问题在学生的生活中很常见,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知道了数学的重要性,继而改变了以往认为学习数学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错误观点,而且这种贴近生活的数学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本金和利率的计算方式,而且也知道了依法纳税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数学老师应当认识到应用这种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教学的优势,在以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教学内,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实际生活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感觉到数学的普遍性以及实用性。

(四)身体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身心都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小学阶段养成的行为习惯将会影响未来的人生发展。因此,数学老师要想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首先得身体力行,给学生展现良好的形象和精神面貌,言传身教,用自己的魅力感染学生,学生看到老师工作态度一丝不苟,教学风格科学严谨,精神上和情感上都得到了满足。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生的素质和品德都未养成,如果数学老师能够有效挖掘数学课本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必将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杨永行 单位:山东省宁阳县伏山镇苏楼明德小学

参考文献:

[1]莫莉花.谈如何把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10-13.

[2]聂瑞柱.浅谈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6,(10):09-11.

[3]董维雄,张玲.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口语交际练习[J].华夏教师,2016,(10):4-9.

[4]杨丽玲.微视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6,(20):12-14.

[5]周志美.浅析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6,(11):7-9.

第四篇:高职图书馆德育职能实现途径

一、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国家教育中最宝贵的资源,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民族发展的希望。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社会群体,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又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强心剂。因此,加强大学生德育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德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部分,我们培养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操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它能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思潮泛滥时,能有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信念信仰、行为导向。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同时也不可避免信息病毒的入侵,面对各种不良文化、错误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会有较大的思想波动,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很容易误入歧途。如何让他们具备抵抗病毒的抗体,提高不良信息的侵袭,这对高校的德育提出了新的内容和更高的要求。高职学生又是大学生中数量较大的群体,他们较之本科院校的学生又存在特殊性,例如:他们大多对文化课热情不高,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德育显得更加困难。

二、高职图书馆开展德育的优势

作为高校教育三大基地之一,图书馆的育人职能不可小视,它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文化知识的传播中心。因此,在德育上,图书馆更应利用自身的优势,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加入到教育的主阵地上。高职学生的培养特点决定他们在校的学习时间有限,这就更加显出了高职图书馆在德育上的优势。

1.丰富的馆藏资源

高职图书馆藏有大量的图书、期刊、光盘等资源,这为图书馆进行德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图书馆可以通过图书资源的流通传递优秀的、先进的、具有正能量的思想,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先进理念的直接教育。图书馆馆藏资源不同于社会上流行的书刊,这都是经过专业人员认真甄别筛选后才入馆收藏的,图书馆的信息净化功能保证了馆藏资源思想价值的相对纯净。图书馆藏书不仅是文献收藏的一种载体,我们更可以将它作为一名“不上讲台的老师”,在图书馆这个固定的环境中默默产生教育教化、知识传递功能,这将是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价值导向作用。

2.网络资源

除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外,在网络时代,图书馆更注重网络资源的建设。高校图书馆一般都购有优秀期刊数据库、精选论文数据库等,并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自建数据库,引进了超星等电子图书平台,使得阅读方式更加便捷。图书馆以网络资源为依托,使得德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育形式多样化,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相比更有针对性。图书馆作为网络资源的汇集中心,利用专业优势和先进技术,对网络资源进行鉴定选择,确保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浪潮中为学生提供纯净的养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护伞。

3.良好的环境

图书馆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图书馆在其空间布局、景观设计上都是以营造读书氛围为前提,图书馆的桌椅让人忍不住想多学一会儿,图书馆的展画会让你多停驻一刻,图书馆整齐的书架会让人流连忘返。踏足图书馆,随处可见“保持安静”、“爱惜图书”等标语,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长期身处于这样的环境下,自然而然会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说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环境是很重要的部分,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不可估量。图书馆的自然环境会让人得到一些基本的道德层面的教育,图书馆的人文环境则是影响身心,启发思想,感化心灵的。我们可以利用图书馆的环境教化功能对大学生施以德育。

4.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

高校图书馆加大对馆员素质的提升,如今的图书管理人员是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稳定的专业队伍,高素质馆员为搞好德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图书馆馆员始终坚持以“服务育人,读者至上”的宗旨,把培养学生、服务育人放在首位。一个馆员业务能力的高低,不仅体现在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更重要的是对图书文献的了解并引导读者利用。图书馆员较强的业务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三、图书馆实施德育的途径

1.以新生教育为切入点

大学生新生入馆教育是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一般由图书馆工作人员组织并讲解,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概况、馆藏介绍、图书借阅等。传统的新生入馆教育一般都流于形式,很难有思想上的启发,但是作为入学第一堂课,也是图书馆唯一直面全校新生的机会,图书馆应该重视起来,从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上进行改革。例如在培训中加入宣传片、或是互动环节(现场写下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一本书)等,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培训中灌输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结束热情。另外,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穿插德育的内容,结合时事,可引出图书馆现有资源对此的报道和论述。

2.定期开展图书推荐及阅读推广活动

图书推荐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在的人不是不阅读,而是有选择综合症,不知道看什么书,不知道那本书有阅读的价值,往往把时间都花费在选书上。图书推荐就是针对这样的情况开展的一项业务,读者一般都会信任图书馆专业的推荐,并认真阅读。图书馆可以将图书推荐作为德育的一项长期途径,在每个月的图书推荐或是定期的图书推荐中增加德育的书籍,写一些相关的书评,吸引读者借阅相关书籍。另外,在近期图书馆界开展了许多图书阅读推广活动,各图书馆集思广益新建阅读平台、开拓阅读空间,在这些平台和空间中加入德育的内容也是图书馆实施德育的可行途径。

3.深入开发网络资源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图书馆德育是图书馆全面进行德育的最广泛途径。首先是在图书馆网站上开辟思想政治专栏,加入相关书籍链接、期刊全文数据库、教学视频等。再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引导,监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动态,如建立师生论坛、图书馆微博、电子邮箱、校园BBS、时政论坛等平台,及时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对出现的思想政治偏差及时进行引导。图书馆应在德育方面建立有效机制,定期汇总大学生的需求,并适时调整图书馆网络信息,使网络成为高校图书馆进行德育的有力途径。在高职院校开展德育是一个常抓不懈的工作,图书馆作为辅助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部门,更应该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将德育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邵远琴 单位: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瑞欢.寓德育教育于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6.

[2]吴丽坤.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3]张辉.谈高校图书馆对学生的隐性德育功能[J].现代教育,2014,05:64-65.

[4]曲素钦.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的实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第五篇: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1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的现状

第一,大学微德育内容体系与新媒体环境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不适应性。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MOOC等微产品在大学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和变化趋势,特别是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高校积极推进微德育的外部环境和社会依据,且决定着高校微德育的内容体系。伴随着新媒体的使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全球化的进程又使高校微德育面临着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社会环境。在这种纷繁复杂、瞬息万变、包罗万象的社会环境下,新生的高校微德育内容与新媒体环境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现象。首先,大学的德育工作者大多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微博,以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为主创设了微德育内容,具有很强的个体性、零散性,有的内容甚至带有偏激性。其次,高校的管理部门也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来推广德育内容,但内容依然以传统的德育内容为主,对于新媒体环境下涌现出来的“草根英雄”“平民偶像”很多都采取不肖一顾的态度,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沉寂、官方微博人迹罕至、社区网站形式化等诸多问题。可见,在微德育内容体系中我们既要转换载体,更要创造与之相匹配的内容;既要有阳春白雪,更需要身边的偶像;既要系统性的传统德育内容,更需要“微小”“温暖”“易于接受”的生动德育内容。只有这样,微德育内容才能打动当代大学生,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社会道德生活所带来的变化。第二,微德育内容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的整体协调性不强。笔者认为微德育内容体系的要素应包括微德育内容制造者和受众、微德育内容、微德育内容载体三个方面。首先,高校的微德育内容制造者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高校辅导员、高校的学生干部队伍等学生组织和学生自己,其中,最主要的是后两者。但总的来说,大学德育工作者的网络素养与微德育内容体系的创设之间存在着差距。虽然高校师生已经成为各种微产品的最大制造者和受众,正如许克松在论文中指出: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积极应用并广泛推广微博、微信等微网络平台,积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方式、方法,对于推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利用各种新媒体开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共识,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但在创设微德育内容方面还是没有方法,没有依据,没有原则。同时,由于在微德育中受众和内容制造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之间可以互换角色,因此在德育内容的创设中更显得良莠不齐。其次,在微德育内容方面,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德育内容为主,关于高校德育内容体系的组成,较为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育等[2],具有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但微德育内容体系却并不需要过于系统性和理论性的德育知识,而更需要贴近生活、生动形象、便于践行的德育内容,正如秦能指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则重教与学两种行为,形成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来解决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内容脱节的问题[3]。因此,这种以照搬为主的微德育内容,导致实践中微德育内容体系缺乏生命力和感召力。再次,在微德育内容载体中,一方面由于各种新媒体手段的盲目推广,导致大学生受众要同时接受很多新平台,学生干部队伍和辅导员要同时维护多个新媒体平台,一些新媒体平台之间的信息又不能共享,导致平台过多学生受众无所适从,管理者手忙脚乱。因此,如何整体规划微德育的各要素,优化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使其协调发展,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紧迫课题。第三,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与微德育目标不适应。高校的德育目标是要引导大学生确立起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牢固树立起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道德礼仪修养、法制观念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全面而和谐的发展[4],德育的内容应该与德育目标相一致。而微德育做为高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和创新性工作,在明确其教育目标时,除以传统的德育目标为基础外,更应注重其自身的特点和新媒体的环境特点,才能制定出具有指导性的、科学的德育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使微德育的目标与微德育的内容体系相一致,却缺乏系统的研究。我们应该根据微德育的教育特点,在德育目标的大框架下来制定微德育的内容体系。

2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依据

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既要遵循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依据,体现微德育的特点,还要从社会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总结现有大学微德育的实践经验,更要注重构建过程中的逻辑基础、分析方法、资料收集方法以及构建程序和技术[5],只有做到了以上几个方面,最终才能构建出符合高校德育规律的大学微德育内容体系。第一,构建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的理论依据。微德育作为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德育模式和理论构想,是建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顺应时展要求的。当代的教育家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微德育如何开展进行了很多论述。如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就应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自由个性”。新媒体时代开放性、互动性、多维性的特点,特别是新媒体时代注重个性化、语言表达通俗化、尊重个体的特点,为人的自由发展,特别是个体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环境,为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的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说为微德育内容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教学依据。鲁洁教授在挖掘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观的新内涵后,明确提出教育是“人之自我建构”的活动[6]。德育是高校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大学生自我建构精神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陈晓云在论文中指出:“人在精神方面的发展是自我提升的过程,也是个体自我建构的过程,该建构活动的唯一主体是学生,其自我建构的意愿、方式和水平将直接影响个体的精神发展。”[7]因此,构建微德育内容体系时,教师应该注重社会文化内容的挖掘、加工和改造,努力为学生构建微德育的文化环境,营造微德育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源自生活、形式多样的微德育内容中,关注自身体验,使微德育内容易于内化,并应用学术界的诸多理论观点来指导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的建构。第二,构建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的现实依据。高校的德育内容体系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发展的动态体系,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迅速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和他们的交往方式,网络也使得国际化、全球化的步伐较快,大学生作为新思想、新事物的易感人群,迅速成为了新媒体的主力军。同时也使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主动占领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育阵地,创新出与新媒体环境相适应的,学生所喜爱的高校德育内容和方式是新媒体时代高校面临的新课题。因此,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是实现新媒体时代个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的内在需求,这是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建构的微观现实依据,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是微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中观现实依据,社会对新媒体环境下各层次的道德需求是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宏观现实依据。第三,构建高校微德育体系的实践依据。科学构建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来总结大学微德育经验的必经之路。自新媒体出现以来,我国德育工作者按照传统德育的目标和体系利用新媒体开展一系列的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中却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存在着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育、重社会教育轻个人教育等问题,不能很好地发挥新媒体的特点,也不能很好地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就大学微德育的育人功能来说,它做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的补充,如果我们在平台中只一贯强化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便不能解决传统德育中道德缺失和法制意识不强的问题,也不能弥补传统德育中心理健康和基本礼仪知识的缺乏,更不能激发大学生对微德育的兴趣,使微德育丧失了它的优势。因此,在微德育的实践中我们发现,除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孝道教育和审美教育等多种内容的教育,并将这些教育内容以生动活泼、多维互动的形式传递给当代大学生,是高校微德育体系构建的实践依据。

3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初步设想

第一,明确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目标。高校微德育的目标是构建新媒体时代微德育内容体系的指南针和导航器,因此,首先应明确微德育目标。较为普遍的认识是:网络德育的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开展德育活动,影响受教育者,从而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修养水平和心理素质[8]。明确微德育内容体系的建构目标是开展微德育的前提和基础,因为,从根本上说微德育的目标决定着在微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微德育的内容,微德育的内容则应该服务于微德育各个层次的目标。微德育做为高校传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补充,在目标设定上不应将关注点放在传授道德知识、遵守道德规范和养成道德习惯上,而应注重大学生自由、健全的成长,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批判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生命形象。因此,明确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目标,首先,应从社会层面探讨微德育的整体方针和原则,这一层次的目标主要是用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来感染和陶冶网民,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新媒体时代符合中国社会要求的良好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念。其次,从学校层面来确定微德育整体目标。高校应该将微德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强和完善微德育阵地的建设,用微德育来引导和渗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再次,从高校微德育和大学生层面来明确微德育内容体系的具体目标。微德育的目标与传统德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培养大学生主体道德体意识和道德主体能力作为主要的目标。最后,在明确三个层次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三个层次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一个符合新媒体特点的合理、科学的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的目标体系。第二,探索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的特点和主要构成。只有了解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的特点和主要构成,才能明确在实践中构建一个怎样的微德育体系,这是构建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的重点和难点。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既要继承传统德育的内容体系,更要结合时代特点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来进行建构。首先,在表现形式上,新媒体开放、立体、多维的特点决定微德育的内容应主要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表现,只有这样创设的德育内容才能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同时在创设微德育内容的时候应注意逻辑性与生动性的结合,才能避免大学生在思维习惯上简单化的问题。其次,要在微德育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层面进行整体的建构。一方面,在微德育内容体系的建构中要通过新媒体引导大学生如何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导致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冷漠、网络成瘾等不和谐现象越来越多,因此,在微德育中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在微德育内容体系的建构中依然要考虑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政治法规教育等方面,并在创设过程中将这些内容以更加生动鲜活、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方式传递给大学生。最后,在微德育内容的选择上,更应注重创设隐性微德育内容,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采取多样化的德育内容,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间受到良好的道德影响,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第三,探寻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具体方法和途径。通过对方法和途径的探索,主要解决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如何构建的问题,这是建构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的落脚点和实践归宿。具体来说,首先应探索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方法和策略的问题,即用什么样的载体、形式、方法来传递和组织微德育内容。如:进行信息推送时最及时迅速的是微信,而在交流的过程中用户群最大的还是QQ,要承载较多的网络信息时主要还是网站等,针对这些新媒体的特点,我们在开展微德育的过程中,就要充分的利用每一个不同载体的优势,有针对性地使用新媒体,提高微德育的效果。其次是要探讨高校微德育内容体系建构的组织和保障机制的问题。在国家层面,要加强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和立法工作,用法律来保障新媒体环境下德育的基本社会秩序。在高校层面,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经费作为保障。微德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的管理者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并提供相应的经费来保障微德育的顺利开展。在依托力量方面,高校要选派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有较好的新媒体应用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德育队伍,整合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德育力量来开展微德育工作。同时,还要开发富有特色的微德育课程,不断创新微德育的方式,以注重大学生的人性化、生活化,贴近大学生心理,符合大学生成长与发展需求的理念开展微德育,使微德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价值得到有效发挥。

作者:唐琳 陈慧敏 单位:1.湖南农业大学 2.泉州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许克松,陈英.微网络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新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103-105.

[2]熊建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科学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2):29-33.

[3]秦能.社会认同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7-109.

[4]郭现军.谈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J].教育探索,2012(7):126-128.

[5]乔凯.朱平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其选择依据[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05-108.

[6]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教育研究,1998(9):13-18.

[7]陈晓云,朱新卓.师生关系:从主客体之争到以学生为中心[J].现代大学教育,2015(3):36-41.

[8]王建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第六篇:德育在家校社良性互动的作用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构成了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和谐德育就是用专业的精神寻求最佳的活动方式,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利用各种时空交叉形成的德育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年来,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二小学一直致力于和谐德育的研究,密切与家长、社区联系,积极搭建和谐互动的育人平台,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构成了一张强有力的教育之网。

一、丰富学校活动,凸显和谐育人

和谐育人要融入学生真实的成长过程中,通过某种载体传递给学生,使知识和道德的种子慢慢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在这一方面,学校重视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教育的力量,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和谐教育。和谐育人从班级文化建设开始。在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上,我们力求突出物质和人的亲和度,一花一草相映成趣,一壁一景激励梦想,使各个班级变成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变成一座充满浓郁书香的阅览室,让师生处处受到和谐文化的熏陶;在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上我们提出“面向每一个,尊重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理念,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多角度欣赏每一名学生,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上,我们以班级公约、班主任寄语、星级评比台等方式来落实行为准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名学生在包括知识学习在内的各种活动过程中,体验到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和谐育人要触及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种上幸福自信的种子,而读书就是和学生的心灵之约。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溢校园,让生命光彩照人”已不再是空洞的口号,学校二楼开放的读书空间深受学生喜爱,每到课间或午休的时候都是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学生手捧好书、聚精会神读书的姿态是校园最美的姿态。我们倡导每一个家庭开辟“家庭图书角”,开展亲子共读汇报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的诗朗诵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个人。我们开展“换一本书,交一个友”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组织“图书超市”“图书漂流”等活动,丰富读书的形式;召开故事会、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搭建展示的平台……这些带给孩子的是终身受益的气质,丰富了学生的精神记忆。和谐育人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健康、向上、丰富的学生活动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渗透性和持久性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具有重要意义。“梦想飞扬,和谐启航”的学校体育节,“享受快乐,享受和谐”的学校文化节,“彰显个性,师生和谐”的学校艺术节……都是属于学生自己的节日,也是学生最快乐的时光。我们不断开发和探索新的学生活动,使它成为学校的常态活动,成为学生的烙印课程。和谐育人还要注重学生的特长发展。吉林冠军、全国十强的阳光伙伴团队是我校学生的骄傲,它所体现的团队力量和拼搏精神成为学校文化的精神象征。我们的足球队名震春城,连续多年在长春市校园足球比赛中拔得头筹……成绩的背后带给学生的是自信和骄傲,更是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精神力量。

二、培训家长群体,增进和谐的育人力量

家庭教育是和谐德育的关键一环。我们通过建设家长学校,把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拓宽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渠道。学校高度重视家长培训工作,把办好家长学校纳入学校的整体计划,通过“以学促自明、以思促自得、以省促自立、以行促自成”,不断提高家长素质。学校制定了明确的家长培训目标,通过专题培训、榜样示范、案例分析、网络学习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理解教育的新形势,使家长和学生一起获得道德成长。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走进校园和课堂,感受校园生活的充实和美好。每逢学校的重要仪式、典礼、庆祝活动,我们都会邀请家长参与,让学校的理念与价值观在活动中不断得到强化与升华。我们注重营造共生共荣的家长文化,调动家长共同育人的积极性,达成共识,赋权承责,让双方各展所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和家校联系制度,通过“一信”(校长致家长的信)、“两报”(学校《放飞梦想》校报、班主任《与您同行》周报)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学校努力探索内容充实、形式灵活的家长会,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家教质量。学校定期走进社区,倾听家长的声音,了解家长的需求,真诚地为家长服务。同时家长也受邀到学校担任义工,服务学校、亲近学校,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学校召开“学校、家庭、社区和谐互动”主题运动会,学生和家长一起奔跑、一起快乐,和谐的场面令人激动不已;开展“奉献一份爱心、增添一份和谐”为主题的向家庭贫困及残疾家庭奉献爱心的活动,感人的画面令人记忆犹新;举行家长学生综合专场演出,楼下是学生,楼上家长满座,孩子们用精彩的演出回馈家长,欣喜的情景令人激情飞扬;学校组织家长收看知心姐姐的家教讲座,家长的认真倾听令人倍受鼓舞……通过学校和家长的联系,营造了“大手小手,融入校园共创美好成长环境”“师生家长,放飞童心营造快乐和谐空间”的良好氛围,形成了家校相互依存、互相推动的关系,真正实现了和谐育人的目标。

三、开发社区资源,优化和谐的育人生态

和谐校园是面向社区开放的校园。学校努力构建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不是推倒有形之“墙”,而是开放无形之“思维”。学校与社区的和谐互动要做到有效,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学校从共建模式和管理机制两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方面,学校形成了“共建共管、共享共用”的开放式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通过建设社区教育文化,以德育为核心,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主体,充分满足学生社会生活实践和体验的需要,构建有利于学校教育、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和谐的社区教育环境。另一方面,学校营造了“校区为本、自主互动”的社区教育文化管理机制。学校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学校校长、锦城社区单位领导、社区干部组成,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工作研讨会。在此基础上,学校内部还建立了校长室—政教处—年级组长—班主任—小队长的分级管理网络。有了组织和机制上的保障,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下,教育充满温馨、充满希望。学校地处长春一汽锦城社区的中心地带,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为学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提供了有效保证。学校组织学生调查汽车厂的历史和现状、参观现代化的一汽生产线、开展装车实践、设计车标和广告语、展望一汽的未来……这些无疑让学生在亲身观察和体验的过程中,增强了与人交往的能力,感受到一汽人的幸福感、快乐感,提高了责任意识。为了发挥社区育人的作用,学校依托社区聘请了校外法治辅导员加强对学生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的教育,组织学生到岱山公园祭扫,邀请社区内有专业特长的人员为学生开发校本课程,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其中“大嘴快板”社团活动深受学生喜欢。学校还和社区人员共同走进吉林省孤儿学校,开展“暖暖毛衣送真情”活动,增强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爱和责任。学校定期带领孩子走进社区,宣传社区里的新人新风,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参与环境美化和绿色环保等文明社区服务活动,开展社区环保调查和小课题研究等,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建德育基地和劳动实践基地,拓宽德育领域,组织学生到这些教育基地开展体验活动。

总之,从社区到社会,我们努力打破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之间的界限,有机整合和盘活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努力创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校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思想,致力于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谐互动的育人平台,让管理透出人文关怀,让队伍形成强大合力,让活动说出教育真谛,让发展凸现自身特色。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的和谐互动,使学生具有健全的品德,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形式多样、开放多元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懂得诚实、自强、责任心和尊重别人,具有初步的自我服务、社会服务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所有这一切都证明学校、家庭、社区和谐互动之路是一条学校发展之路,是一条有利学生健康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王安巍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二小学

第七篇:宋代书院德育举措与启示

一、宋代书院的德育举措

(一)实施“分年”的教育阶段

宋代书院已认识到学生在不同的年龄具有不同的思维水平及心理特征,因而相应的教育目标也应具有阶段性。为此,宋代书院首次明确的实施“分年”的阶段性教育方法。其提出者朱熹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朱熹为八至十五岁之间的小学教育和年满十五岁以后的大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规定了不同的学习内容,但又指出两个阶段的学习是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并非孤立和割裂的。小学教育重在“学其事”,“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以“知其然”。大学教育则重在“明其理”,“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知其所以然”。可见,小学乃大学之基础,大学即小学之深化。小学与大学的德育重点也有所不同。朱熹指出,“古人之学,因以致知为先,然其始也,必养之于小学。”“古人由小学而进于大学,其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固之久矣。大学之序,特因小学已成之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朱熹肯定了小学德育的基础作用,还曾专门编著《小学》作为这个阶段的教材。《小学》之中汇集了历代贤人名士的“嘉言懿行”,分内、外篇,共计三百八十五章,以立教、明伦、敬身、稽古为纲,以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心术、感化、衣服、饮食为目,引用了许多格言故事,使学生能够有榜可依,有样可学,“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宋代书院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在小学“学其事”的基础上以“明其理”,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直至“至于至善”。大学德育是小学德育的深化,提高了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圣人之言行,更要能够“穷理、正心、修己、治人”,即“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是发明此事之理”。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五经》。而朱熹又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作为大学的基本教材,并以理学观点对各书进行了重新解读,影响深远。大学与小学的分年教育,承认了学生不同时期德育内容的和目标的不同,又肯定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小学为基础,大学为深化,二者缺一不可。而教育的最终目标则是成就圣贤之德。

(二)德学并重的教育考核

宋代书院不事科举,但也会定期对于书院的学生进行德行与学业考核,评定优劣,确定升降,给予奖惩。这种“考试”起源于唐代集贤书院“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而在宋代成为定制。宋代书院的考试主要分为德行考核和学业考核,考试形式主要是入学考试和平时课考。宋代书院的教育考核一大特色即为德学并重,即除了由山长组织的入学考试以及平时已成规制的学业考试,德行考核也成为学生奖惩的重要依据。宋代书院的德行考核主要是评判学生的道德品质、日常行为是否符合学院的标准。德行考核的标准各个学院不尽相同。由名师宿儒所主持的学院,不仅学术水平比较高,对于德行要求也自然较高,一般侧重于对于古代先贤的追求。而一般的书院则较为实际,德行评判标准多为儒家纲常的具体化的标准。德行考核的方式一般藉由簿书登记制度来实施。宋代书院一般设有了德业簿、劝善归过簿等,“置一劝善规过簿,详列其目,简而不略,要而易遵,监院掌之,各斋之长纠察众友之善过而登记之,以每月朔望会讲之期呈之院长,面加劝警焉”。宋代书院对于德行考核非常重视。例如江西白鹭洲书院曾要求“诸生各立日课簿,每日将用过工夫登簿内,诸生各随意力量,但要日有日功,月不忘之。本府将无时抽鉴稽查”。书院通过“无时抽鉴稽查”的方式,要求学生时时刻刻约束自身,不仅对学生起到了监督作用,也使书院对于学生的德性有了实时的了解。在德行方面的考核,对不合格者,书院有戒饬、开除、鸣鼓驱逐、除名、永远不许入院肄业应试等极为严厉的惩罚,不仅反映了书院对道德伦常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国考试制度重德行的传统。宋代书院完备的德行考核及奖惩制度,是其品德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从而使其培育出一大批不仅学术杰出,并且人品为人称道的名士大儒,奠定了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非凡地位。

二、宋代书院德育的启示

(一)重视德育层次性与序列性

朱熹根据“分年”的阶段性品德教育把整个品德教育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小学阶段和大学阶段,尽管两个阶段有不同的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但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成就圣贤之德。朱熹非常重视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在《童蒙须知》中说道:“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可以看出,朱熹强调从幼儿刚开始就对其施行道德教育,以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他还认为“古者,小学已自暗养成了,到长来,已自有圣贤坯模,只就上面加光饰。”也就是说,只要幼儿时期打好良好品质的基础,就如同为将来成为圣贤做了一个坯模,日后只要稍稍加以修饰,圣贤之功自成。青少年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必须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设定好德育要求和目标,不能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其品德修养。

(二)重视建立完善的德行考核

我国倡导多年的素质教育一直处于“尴尬”境地,很多地方,应试风不但“回潮”而且日益加剧,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素质教育,太针对“应试”而去,最后效果甚微。应试教育中,即便是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是利用卷面考试,来给学生分数。这种教育,导致大家只会关注知识点的记忆和考试技巧的反复磨练,而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则难以得到提高和锻炼。宋代书院的德行考核制度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之处。首先需要学校加强对于德行考核的重视,而有相应的奖惩。其次,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德行考核制度、考核标准及其要求。关于考核的方式,也可以参照宋代书院薄书制度,建立学生小档案,讲学生德行考核情况登记在册,年终评测,予以奖惩。

作者:常瑞琴 单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邓洪波.中国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7).

[2]陈霞玲.“宋代书院教育”研究述评[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3]张伯行.小学解集•小学辑说•丛书集成初编本[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4]李国钧.中国书院史[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986.

[5]陈元晖.中国古代书院制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36-38.

第八篇:信息化技术在德育课中的应用

教学手段信息化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它将网络资源、信息技术和课程进行了最优的整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德育课作为中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对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的养成起到关键作用。因此,为了提升德育课堂魅力,一线中职德育教师就要把信息化手段引进德育课,紧跟信息化教学大潮。

一、德育课教学现状

1.信息化教学手段单一

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仅仅使用多媒体教学,误把多媒体教学等同于信息化教学。其实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多媒体手段仅仅是信息化教学手段中的一种,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信息化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学习资源,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最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没有有效地区分二者,自然就无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多样性的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仅对资源进行简单堆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编排不科学,呈现方式不符合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经过多年的德育教学,笔者发现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德育课,是认为只有学好专业课才能对未来找工作更有利,而德育课则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虽然大部分德育教师已经认识到旧教学模式的不足,本质上仍然不舍固有的教学方法。

2.德育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

大部分教师只会简单的课件制作。教师不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很难进行信息化教学。3.德育课的教学资源不足各个学校的硬件条件不统一,很难实现资源共享。德育教学案例尽量要用到最新。而纵观当前的教学资源,适合中职德育课的教学资源缺乏且质量不高,很多资源只注重表面形式而不注重资源本身的内容。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中职德育老师来进行,在能力上严重不足。

二、教育发展必然走向信息化

新的教学方式信息化的应用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有助于广大教师在教育理念方面的快速转变,提高德育课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在德育课教学过程的增加师生互动交流合作;有助于德育课教学资源的拓展。在德育课中融入信息化,也是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和探索的新方向。

三、对德育课信息化教学的建议

1.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理念,提高信息化技术素养

首先教师要转变课堂角色,也就是要从传递知识的角色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也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教师不再直接提供知识信息,而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获取知识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完成探究活动。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如何筛选对课堂教学有效的信息资源,如何进行呈现,完成高质量的课堂,对德育教师提出了一个首要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如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制作课件、对网络软件驾驭的能力等。

2.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

中职德育课是一门综合性、重视职业培养的学科。网络资源为德育教师提供了更多与时俱进的成功案例和真实资源。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能够更好地结合学生专业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点的拓展,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哲学与人生》一课中讲到“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这一教学内容时,笔者从“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两方面展开,主要学习的是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基本观点,为后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内容做铺垫。激发学生主动发展意识,同时也是第四课的重点,是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性前提。笔者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拓展了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这一内容。笔者还将学生专业资源、网络资源进行了充分的整合利用,提前一周通过微信发放本节课学习计划书,点明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方便学生进行课前有计划,学习有目的,课上有准备的高效学习。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蓝墨云班课)、微信、QQ下载教师制作的微课、学习计划书、案例《人人都是纳税人》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平台测试。笔者通过测试结果,重新确立难点“要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并进行教学安排。教师通过课前分组检查,课上观看视频案例进行创境激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设置任务一,制作思维导图或联系图,展示作品评比,从而突破重点难点。学生在本学期增加了《税收基础》专业课,大部分学生对税收的专有名词难以理解,产生了恐惧心理。视频案例中生动诙谐的呈现,不但化解了恐惧心理,通过利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案例和小组的合作讨论制作过程,学生也逐渐领悟到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即唯物辩证法中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复杂多样的”。与此同时,笔者限定时间,促使小组内分工一定要明确,否则无法完成任务。这一过程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使学生在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后进行体验导行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强调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联系,通过学生角色扮演及评价表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人都是生活在人际关系之中的,不可能孤立封闭地生存和发展,要以积极的态度正确的看待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分层次布置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了知识点的巩固。进一步加强知识拓展,观看教师制作的微型课《社会发展需要技能人才》,让学生感悟企业的发展与技能人才、技能人才与职业教育息息相关,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意识到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最后,师生间通过微信、QQ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学生得到知识的提升。整个教学以任务驱动为主线结合专业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任务驱动法、情景创设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并结合网络平台、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微课、微信、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信息化教学使课堂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处理符合学生实际,对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信息化教学的脚步已经走入了实际教学中,其发展势不可挡。德育课作为教学的前沿阵地,德育教师的任务更是重中之重。教师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德育课散发出无限魅力,提高课堂的时效性。目前德育教育还存在着许多困难,需要德育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革,不断积累经验。德育教师一定要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赵晨曦 赵文红 单位:河北省保定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广福.浅谈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9(1).

[2]李占霞.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中职德育课教学策略改革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4).

[3]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目标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2(2).

[4]陈琴.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4).

第九篇:小学德育教育途径探索

一、建校园美文化,造育人美氛围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通过这一中介影响并决定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加强学校道德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德育能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丰富而高雅的校园文化又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文华街小学崇尚传统型道德教育的传承。精选古代经典故事,结合学校的育人“美”文化,设计了爱国之美、孝亲之美、自信之美、友善之美、宽容之美、谦让之美、勤学之美、励志之美、智慧之美、坚持之美共十个“美”主题,以青铜铸造,镶嵌在宽阔的操场四周,学生目之所及便能汲取民族文华的精华。岳母刺字、黄香温席、管鲍之交、闻鸡起舞、立木为信……信步其中,学生会不由自主地驻足观看,甚至吟诵,被“美”主题故事所吸引,相信“美”主题故事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行为准则、做人之道一定感染着他们,古代先贤的故事一定会助力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灵养成。假以时日,在经典故事的浸润中,学生逐渐会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在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的同时,学校借助十个“美”主题的故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做最美的人,做最美的事,学习帮助父母做家务,尽孝道……以实际行动去传承中华美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德育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其间,极好地将学校育人理念与文化结合起来,彰显了德育的“贤文化”特色,发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

二、编礼仪美课程,展师生美身影

《文华宝贝学礼仪》是由文华街小学老师自己编制的一本校本课程用书。它切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审美教育。文华教师编写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仍由文华教师担当摄影师,选择文华宝贝来展示生活中的各种文明礼仪,从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守时惜时、尊重他人、勤俭节约、遵守秩序、讲究卫生等各个方面进行礼仪常规、道德规范的教育引导,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识别美丑,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师生一举手一投足,眉眼间展示的是温文尔雅的礼仪美。《文华宝贝学礼仪》教材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审美教育和礼仪实践,把礼仪教育和审美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注重内在修养。该项活动有效地升华了学校行为规范教育,有力地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具有开放性和富有情趣性的德育活动促进了德育工作的开展,使德育更具有生命力。

三、争当“美丽”宝贝,成就“美”明星

孔子提出“力行近乎似”。道德教育家康德也认为不可用知识教学代替道德教育。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文华街小学崇尚道德教育实践,提供给文华宝贝适当的生活实践空间。为文华宝贝设立了美德、美仪、美生、美文、美艺五个方面的展示平台,凡是德行操守有口皆碑的孩子,举止彬彬有礼的孩子,热爱生活的孩子,乐将生活的感悟倾注于笔端的孩子,对艺术执着追求的孩子,立志以自己的发明创造、巧手妙思去改善生活、美化生活的孩子,都可以成为美德、美仪、美生、美文、美艺中的一“美”或几“美”的“美丽”宝贝,成为学校“五美”荣誉墙上的“美丽”明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美丽”明星不仅成就了他们自己,也为全体学生树立了榜样。当其他学生在“五美”荣誉墙边徜徉时,当他们仰望一个个“美丽”明星的笑脸时,谁都会坚信:在一次次的学习生活竞赛实践活动中,德育的种子已经深入了学生心中。

四、携手家校共育,绘就德育美景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学生德育的影响不可忽视。伴随身体与智慧的成长,学生的思想、品性日趋成熟,道德观、人生观也会逐渐完善。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这就需要家长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时刻正确引领,把学生带入到德智兼备的人生轨道上来。文华街小学少先队大队部组织的“亲子入队仪式”,德育处开设的父母课堂,各个中队组织、家长参与的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无一不让家长在见证着孩子成长的同时,自身也在同步成长。学校的所有活动旨在引导家长适时督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形成“做最美的事”“做最美的人”的良好习惯。德育不应只在德育课程中,还要融入日常生活中;德育不仅要重视德育理论与知识的传授,更要不断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培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能在活动中认识自己,在快乐中明白道理,在自主中学会做人。所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培养学生道德品质,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养成学生行为习惯最好的主阵地,寓教于乐是实施德育最好的方法。实践是人们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因为道德行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体现,也因为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的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道德行为成为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习惯。鉴于此,文华街小学围绕道德实践、少先队活动、文明礼仪、艺术人文等方面开展德育教育途径探索活动,尽力为学生创造、设计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激发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活力,让每位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快乐成长,让学生的德育生活充满七彩阳光。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途径很多,但无一例外都是要开发和调动学生心里潜能,从而实现德育的内化,让德育充满魅力和效力。校园文化之美,文明礼仪之美,生活实践之美,家校共育之美,既注意从不同渠道设计德育活动,又重视从不同性质的养成内容方面设计德育活动,途径不同,但立德于心、成德于行的宗旨却贯穿始终,这就是文华街小学的德育教育愿景:各美其美,最终实现美美与共的德育目标。

作者:李云贵 单位:达州市通川区文华街小学校

参考文献:

[1]让校园浸染“和•美”的色彩———厦门市乌石浦小学德育工作掠影[J].中小学德育,2016,(10):2.

[2]白聪敏,黄享升.美在行动德由心生———崇左市宁明县海渊镇中心小学德育建设纪实[J].广西教育,2016,(40):17-19.

[3]傅立波.谈谈对小学德育有效管理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上),2016,(10):215.

[4]夏健君.让小学德育散发生命之美[J].生活教育,2016,(22):35-36.

[5]方志义.提高小学德育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5,(23):67.

[6]宋冰.阅山养心品山立德———深圳市龙岗区依山郡小学德育特色构建思路与实践[J].未来教育家,2016,(05):49-52.

数学之美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究式;数学思想;新课标

引言

在当今这个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充实一定量的数学知识来提高自己在社会竞争力。数学课程作为高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和数据处理方式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好数学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品质,而且为学生将来更加深入的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对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至关重要。

一、高中数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高中数学基本上是以:巩固旧知识、学习新概念、讲解例题、模拟测试、试题讲解、期终测试这些模式来开展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仅仅侧重于原理定理的证明和新概念的讲授,教师需要对那些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整合,然后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反复的题海战术,进而使学生熟而生巧,最终达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目的。然而整个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学习方式,这种以教材和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一直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虽然为了所谓的考试通过,许多学生埋头苦学,在题海中不能自拔,最终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打击学生的求知欲,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本来丰富多彩的数学语言变得枯燥无味,使许多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纵使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考试分数的提高,但是学生没能真正了解数学的思想,不能感受到数学语言的美。

二、探究式教学的提出

(一)探究式教学的思想

探究式教学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摒弃在课堂中老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实践作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更深入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原理。具体来说就是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首先应充分理解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及相关定理规律,通过巧妙设计各种各样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深入参加到活动中去,学生在所设的情境中讨论学习,通过联系和分析最终提出问题,然后由老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析,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仅需要老师发挥引导性的作用,而且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二)探究式教学的模式

如何将实践活动深入到高中数学课堂中去,直接影响着探究式教学的成效。在了解了探究式教学的思想后,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

1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

中国历来有“严师出高徒”的说法,但是“严师”在一定程度上必将会产生师生间的隔阂,显然不利于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对于学生来说,一位和蔼可亲、知识渊博、谈笑风生的老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师能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成为自己的朋友,不仅在学习中给予支持和动力,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一起游戏,对他们的未来梦想、生活问题等给予引导和鼓励。只有当师生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之时,教师才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更加快乐的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快乐探究,快乐学习。

2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显然已经成为当今教学方式的主流,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许多弊端,由于这种方式轻松了老师的双手,但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计算的过程,没有板书的计算过程详细,所以如果多媒体资料文体比较单一,内容只是课本知识的重复,学生的思想很快就会乏力,加上长时间盯着屏幕会造成视觉疲劳,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所以老师应该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有相关的知识点,而且可以运用最新的新闻事件、最火的网络舆论等贯插其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对于比较繁琐的概念,老师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较新颖的视频资料、搞怪清晰的动画漫画等方式来启发学生的学习;还有就是数学的历史很丰富,通过丰富多彩的历史史料来丰富教学过程也是很有必要的。

3充分运用学校的实验室资源

数学教学还需要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资源,让学生对许多原理进行试验探究,通过得到的数据讨论分析得出相关的原理,这也是探究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些定理、原理、数学规律等知识点,其内容是比较枯燥的,许多是很难以理解和接受的,这就需要运用实验的办法来解决。首先,老师应比较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实验,选择比较新颖的实验设备,采取新颖的实验过程;其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能为了证实原理的准确性而编造数据,要学会分析所得的数据;最后,学生在分析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要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更加深入的理解所学的原理和规律。

三、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就是将“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探究性教学,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着积极地影响,另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深化他们对数学思想的感知。四、结论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对于提高整体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数学之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老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充分发挥出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热情活跃、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兰琼,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的思考,创新教育[J],2014(4).

[2]彭建群,高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分析,新课标学习[J],2015(3).

[3]林生,凸显本质回归本真——高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面面观,教学月刊•中学版[J],2012年第9期.

[4]张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J],2014.4.

数学之美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数学学习方式有效教学

由于学生对数学大多存在为难情绪,所以笔者认为学生要学好数学,就必须了解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然后才能确定数学学习的原则。翻开初中/高中数学课本,所学的内容并不是太多。学习数学要认真观察数学现象,分析数学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理解数学规律是务必要做到的,学习数学绝不能蜻蜓点水般的泛泛了解或一知半解,而应本着求实、探索、钻研、认真的科学态度。而对数学教师来讲,一方面是要传授一定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看实质,从数学现象中逐步学会提出问题,逐步学会深入地思考数学现象的内在规律。

一、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特征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认知水平,数学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因为"数学的学习,与其说是学习数学知识,倒不如说是在学习数学思维活动."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创新的指导者.所以学法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师教学实践中,必须要反复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两重意义:一方面掌握知识本身,这是学习更高深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是要训练自己的思考方法,这是继续探求新知识的能力。在许多重要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沿着科学家已用过的正确思维方法,自己去思考,得出规律,以加强科学思想方法的训练。

所以我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方式主要表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一)独立性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我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二)独特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决定了他们学习方式上的独特性。现代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把它作为一种可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学业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三)主动性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

(四)体验性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

(五)问题性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我们要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注意到以上五点,我们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一)着重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任何一个数学理概念的出现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都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而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决定了其抽象能力的缺失,因此学生要在形成概念前获得十分丰富的、有助于形成这个概念的感性材料,使之认识到引入此概念的必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认识上产生飞跃。

例如:三角形形状的实物模型随处可见,多种多样,名目繁多,但数学中的“三角形”却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形式(概念),撇开了人们常见的各种三角形形状实物的诸多性质(如天然属性、物理性质等)。因此,学习数学首当其冲的是要学习抽象。而抽象又离不开概括,也离不开比较和分类,可以说比较、分类、概括是抽象的基础和前提。比如,要从已经过抽象得出的物体运动速度v=v0+at、产品的成本m=m0+at、金属加热引起的长度变化l=l0+at中再次抽象出一次函数f(x)=ax+b,显然要经过比较(它们的异同)和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根据数学高度抽象性的特点,数学学法指导要强调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思维方法的指导。

(二)善于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比如数学结论的可行性有其严格的要求,观察和实验不能作为论证的依据和方法,而是要经过逻辑推理(表现为证明或计算),方能得以承认。

例如:求过点(0,1)而且与抛物线=2x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方程?一部分同学解成:设过点(0,1)的直线方程y=kx+1联列方程组整理得:KX+(2K-2)X+1=0(*)

直线与方程只有一公共点方程有两个相同的解=(2K-2)-4K=0,解得K=所求的直线方程是Y=X+1

但有一些学生就会产生疑问:是不是只有一条这样的直线呢?这些学生就会独立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的原因所在;有的同学借助图形去寻找另一些值、有的同学仍然在方程中寻找错误的根源,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是否严密,最后终于有所悟:

①忽视了直线斜率不存在的这种情况

②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即方程只有一组解,也即(*)方程只有一解,应包括K=0的情况。

学生通过自己自觉的分析总结,从而将模糊、疑难、紊乱的一些知识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的思想。

(三)做好数学学习四步骤

第一步:课前预习

在预习过程中,边看,边想,边写,在书上适当勾画和写点批注。特别是要运用数学学习阅读法,即不能像语文阅读一样,从头看到尾。对于有些例题,仔细审题,然后关书写下来。之后在于书中例子所对照,及时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所做。及时检查预习的效果,强化记忆。同时,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找出重点和不理解的问题,尝试做笔记,吧预习笔记作为课堂笔记的基础。

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由于距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指对自己和自己的对手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才可能有充分的准备,也才可能克敌制胜。预习就是“知己知彼”的准备工作,就好像赛跑的枪声。虽然赛跑的规则中不允许抢跑,但是在学习中却没有这一规定,不但允许抢跑,而且鼓励抢跑。做好数学预习,就是要抢在时间前面,使数学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简言之,数学预习就是上课前的自习,也就是在老师讲课钱,自己先独立的学习新课内容,使自己对新课有初步的理解和掌握的过程。预习抓的扎实,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第二步:课中吸取

处理好听讲与做笔记的关系,重视课堂思考及回答问题,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学生必须上好课、听好课,首先做好课前准备、知识上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身体上的准备等;其次要专心听讲,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始终集中注意力;第三要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注重理解,不要只背结论,要及时弄清教材思路和教师讲解的条理性,逃大胆设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多角度检验答案;第四,学生要及时做好各种标记、批语,有选择的记好笔记。第五,数学课堂练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课堂练习本要随时准备,并要保存完好,以便复习使用。

如何对待每一堂课,如何利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来提高听课效率?我认为,听课时应做到以下四点:1、带着问题听课;2、把握住老师讲课的思路;3、养成边听讲、边思考、边记忆的习惯,力争当堂消化、巩固知识;4、踊跃回答老师提问。这样就基本上掌握了听课的要求。

数学本是难学、难理解的学科。学生必须上好课、听好课,首先作好课前准备;其次要专心听讲,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始终集中注意力;再次要学会科学的思考问题,注重理解,及时弄清教材思路和教师讲解的条理性,大胆设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多角度验证答案;最后,要及时做好听课笔记,批注难点及不懂点。

第三步:课后复习

课后要复习教科书,抓住复习的基本内容;尝试回忆,独立的把教师上课内容回想一遍,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同时整理笔记,进行正式的巩固加工;另外,课后要看参考书,使知识的掌握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复习是预习和上课的继续,它将完成预习和上课所没有完成任务。回忆老师在上课中的内容,同时对笔记进行整理归纳,这能在复习过程中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进而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使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并且通过归纳、整理达到系统化,把知识真正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链条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复习过程中既调动了大脑的活动,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也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得到巩固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掌握的如何,由复习效果决定。

第四步:章节总结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我认为学生应该养成一套自己的总结方法。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来回忆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就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在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和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中介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练、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三、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其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启发”艺术和技巧,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始教师可出自学提纲到后面渐渐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出。

其二,对学生的作业辅导要分层次,能启发会的不说完,能类比的类比,能模拟的去模拟,让学生充分开动脑筋,深入思考。

其三,要特别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有意识地观察他们看书和做练习,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逐步改变他们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对学生的总结本和错题本,要定期抽查,并写出评语,指导他们自学中要规范自己。

四、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措施

(一)提倡启发式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初中数学中的解方程组的模式、分母有理化的模式、函数解析式求法模式、线段相等或平行的证法、二圆相交常添公共弦、二圆相切常添公切线等辅助线模式,应用广泛的模式,教师要注意归纳、反复刺激,只有让学生掌握模式之后,学生才能灵活变化,对学困生来说,掌握模式尤其显得重要,因为能回忆解题模式并会识别是提高学困生解题能力的关键。

(二)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1.做好知识归纳与拓展

数学应用题虽然只是为数不多的数学公式进行套用,但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性要求较高,需要学生举一反三,抽丝破茧。学生应牢牢记住解应用题的程序:审题、建模、求模、还原,对常见题型要有一套自己的解题策略。如:函数、方程(组)、不等式(组)有关题型,解决这类问题一般利用数量关系,列出有关解析式,然后运用函数与导数、方程、不等式有关知识和方法加以解决。

2.加强阅读和建模能力

在此类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细读重点字、词、句、式,列出表格并画图形进行分析。在掌握身体策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根据定义、公式等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三)以数学内在美激发学生兴趣

用数学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美感很强,数学学科本身知识结构的内在美,数与形特征的外在美,数学思想方法独特奇异的美,教学中表现出数学语言符号,图象信息简洁形象的美,课堂教学中探索思路解题过程美,点拨启发思维艺术的美,作用美等。作为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精心提炼数学中蕴含的数学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情感。

例如:如“轴对称图形”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揭示人体轴对称线;飞机轴对称怎么划分;轴对称用于建筑、绘画、舞台艺术设计等各种实际应用等,使学生感受到轴对称的形态美及应用价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要引导学生审视数学之美,要注意揭示和挖掘数学美的特征,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鉴赏和感受数学美,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分层测试,个别辅导

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不重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比较注重终结性评价,不太注重过程性评价。具体表现为在每节课中很少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即使检查,也是出几道认为学生应掌握的综合类题目,因此许多学生尽管听了一节课,也掌握了一部分内容,但在课堂测验或单元测验中却反应不出来。这样既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教师了解学习情况。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课题组从数学知识入手,把一个数学知识的学习分成几个过程,并对每一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为了便于教师在课堂使用,我们把每一个学习过程的评价变成某一个知识点的测试题。

例如在学习ax+b=0(a≠0)的方程时,把它分成a为正整数、a为负整数、a为分数或小数的几个学习过程,并分别编写测试题,称之为分层测试卡。根据课堂教学进度,每节课编一张分层测试卡,并分层给分,每层100分。对合格部分给予鼓励,不合格部分当天进行补习及补测。

结论

总之,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根据自我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学好数学最基本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陈良姚-如何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5(01)期

[2]崔胜鹏-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策略[N]-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期

[3]李校明-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课[J]-《素质教育论坛》

[4]刘法贵-《高等数学学习方法知道》[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致谢

本论文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了我帮助和指导的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数学之美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师范专业认证;人才培养;卓越教师

在报告中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一支宏大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坚持强教必先强师,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强才有教育强。为引导师范类专业的规范建设,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2017年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师〔2017〕13号),明确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认证理念。师范专业认证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能够促进师范专业内涵建设,激发教师教育活力,全面提高我国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2018年9月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两个意见都提出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卓越教师的标准包括:良好的师德与健康的人格;创新意识与反思能力;良好的研究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备的知识结构。在信息化、全球化、知识经济纷至沓来的时代,需要中学卓越教师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满足基础教育发展、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求,这是目前高校教师教育专业所面临的挑战。作为担负着培养中学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专业,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如何围绕成果导向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建构实现毕业要求的可行性课程体系,对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科学性评价与持续改进,是高等师范教育专业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当前师范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课程体系陈旧。1.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支撑不够教师教育师资队伍中,学科教育学硕士、博士占比不足,既有学科学术背景又有实践指导能力的专业化教师严重不足,需有计划补充教师教育人才。对现有的教师教育者培训不够重视,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没有及时更新,对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和理念不清晰。承担教育教学、教研及管理任务的教师对当下中学教育实践不够熟悉,大学教师与中学教师以及一线教研员对师范生的协同培养没有形成有效机制,出现了“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的弊端。团队建设凝聚力不强,没有有效整合校内外教师教育优秀人力资源、创新中学教师教育模式、构建培养培训一体化机制,在培养过程中区域性特色不明显。2.课程体系陈旧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培养人文素养方面的课程占比较小,专业课程教学中也鲜有将学科文化背景与专业知识相联系的。开设的课外活动课程占比很小,师范生参与实践机会较少。教育技术课程占比相对较小,师范生掌握前沿信息化教学技能欠缺。教师教育课程结合中学教育实践的需要,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可选择性还需不断改进。(二)卓越教师培养中没有凸显“以学生为中心”。1.教学目标。师范专业认证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不是针对某一部分学生制定的。以往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关注更多的是知识目标,教师应讲授的知识内容没有考虑学生的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应遵循:适应社会需求,体现学生意愿;过程上可监控,结果上可评价。教学目标以往是由教学管理部门制定的,而教学目标建设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参与者除了教学管理部门,还应包括教师、学生以及相关行业机构等。2.教学实践。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师范生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的重要载体[1]。在课程开展和实施中没有凸显实践性,没有突显师范生的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大学课程中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时有发生。实践教学管理不够规范,学生在见习、实习等实践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缺失研结阶段,没有系统理性地反思中学教育教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在自我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以及如何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培养的建议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不再只关注结果,而是设计了大量的过程性指标,以此促进专业建设。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对毕业生的培养目标: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2]。践行师德,不仅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师德风范,还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艺术修养、科学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学会教学,要求能综合运用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及教师职业技能独立开展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参加各类教学大赛;了解教育研究发展的新成果和新动向,具有一定的中学教育实践研究能力,洞悉本专业与其他学科及社会实践的联系,能够指导中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学会育人,要求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策略与技能,熟悉综合育人的路径及方法,能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开展班团队活动,具有较强的德育管理能力,具备与同行、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的知识与技能,胜任班主任工作;加强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能将思政教育、德育渗透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发挥高校育人功能。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学生能够自然接受知识,把思政教育元素当作课程的一部分,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有效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3]。学会发展,能够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具有教学反思的方法和技能,能运用批判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培养目标的制定依据本专业定位和毕业生五年后的职业发展实际。在评价培养目标时,需要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修订[2]。(二)“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1.探索U-G-S合作机制师范专业与中小学校双向交流,双边合作。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多媒体技术与设备、实验室资源等为基地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如建设远程视频教室、共享图书资源、开展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发校本课程等。“请进来”,聘请中小学骨干教师承担部分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任务,实施教育实习准入制,中小学骨干教师与高校教师共同参与学生教育实习前的教师职业技能考核;“走下去”,建立师范生进驻中小学常态化制度,要求每一位师范生进驻中小学开展学习与指导。“走下去”与“请进来”是落实“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的有效手段。在大学与中小学(U-S)双边合作基础上,为加强双方的合作成效,积极寻求专业与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中小学之间的三方合作(U-G-S),如聘请教育局、教育研究院的教育管理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开设专题讲座,从而将“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真正落到实处。2.实施双导师制实施双导师制,通过U-G-S三方协同合作模式,实习基地学校选派教学骨干教师指导师范生的专业教学。一方面,师范生实习期间,在进入实习基地学校后,承担实习学校的本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教学准备阶段包括听课、撰写教案、试讲,在此环节中中学指导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在达到课堂教学标准后方可进行实际课堂教学。每一次完成课堂教学后,实习生与中学指导教师及时沟通交流,查缺补漏,取长补短,不断总结完善,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高校师范专业定期举办师范生课堂教学大赛,邀请本专业指导教师和中学骨干教师作为评委,对学生实践教学能力进行综合培养,中学教师熟悉当下中学教材和中学教学方法,对师范生的教学指导更具有靶向性。师范生除了教学实习还要进行班主任实习,通过U-G-S三方协同合作模式,由实习基地学校选派优秀班主任指导实习生班主任工作。师范生在实习期间要深入班级,了解中学生心理,配合班主任指导教师有效对本班级进行管理,完成主题班会和调查报告。搭建大学指导教师与中小学指导教师的合作沟通平台,加强双方合作交流,共同发展,形成双方合作与沟通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同时,高校师范专业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选拔教学经验丰富、熟悉教育理论的教师组成教师教育团队,一方面深入实习基地学校开展校本课程,优化中学教师师资资源;另一方面,在深入掌握中学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本专业教育教学任务和师范生培养。3.递进式实践教学师范专业应与实习基地学校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建立合理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制度,着力培养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师范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反思能力,使每一位师范生成为未来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推荐优秀学生到信誉好的教育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为学生就业创造机会[4]。以产出为导向,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培养特点和培养需求,做实中小学教师教育中实践教学内容的各阶段安排。拓展各类不同层次的中小学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细化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真正认知、体验、获得实践智慧,提升实践品质。(三)实现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的构建不能只注重知识,还要根据社会需求、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度来构建。目前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不高,还做不到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主要体现在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课外活动少、专业课程与思政建设关联性不强等方面。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在广泛征求基础教育专家意见和毕业生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确定课程体系重构思路[5]。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反馈情况出发,依据相关标准,倒逼式设计课程体系。搭建三个课程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教育课程模块、实践教育课程模块。课程体系的设置充分考虑师范专业特点,以培养师范生知识能力、职业素养、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如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中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课程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国学精粹/经典阅读与应用写作”课程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专业教育课程模块中,除设置了专业课程外,还设置了教师教育课程,如“班级管理学”课程培养学生班主任工作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实践教育课程模块中包含课内实践、集中实践和第二课堂育人实践。学生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实践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体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真实情境,从而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职业规划。第二课堂育人实践中设置了学术论文、创业实践、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文学艺术、体育竞赛、发明创造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学科素养、文化素养。举办中学教学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当前中学教育理论的前沿知识,如以数学专业为例,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型问题是目前中考的热点,在对基本型问题作综合探究基础上,鼓励学生撰写相关学术论文。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获得相应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课程内容组织上,根据不同模块内容性质,灵活采用线上教学、专题学习网站、微课程集群、学习空间等不同的形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给出课程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矩阵图,标注课程贡献度的大小,既要保证整体布局的合理,又要保证任务与课程内容的匹配,以明确每门课程在支持毕业要求中的角色定位[6]。(四)科学性评价与持续改进。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是检验和促进教师教育的基本手段,建立中学教师教育评价体系,是真正落实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的重要一环。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下,评价必须以毕业要求为准,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机制,有效证明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注重过程性考核,考核方式多元化,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多元化的考核能有效实现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肺炎疫情期间大部分高校采取了线上教学方式,很多教学平台提供了辅助教学软件,如中国大学慕课平台提供的慕课堂、超星平台提供的学习通,都设计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统计功能,包括教学视频观看、课堂互动、作业、测验等,有效地实现了课程的过程性考核。课程考核的目的是证明课程对其所支撑的毕业要求达成的实际贡献。因此,需要设计考核方式,明确评分标准,有目的地检验学习效果[7]。持续改进是师范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从培养目标到专业设置再到课程体系,持续改进贯穿始终。以发展性评价为基本导向,了解师范生毕业五年后的发展情况,反向评价人才培养体系中各环节、各单元的定位与设置是否合理,通过反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诊断,不断进行改进,提升质量。(五)加强文化环境对师范生的熏陶。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下,要求师范生具有良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和学科素养。文化大环境对师范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既要重视显性专业课程的教育意义,又要注重隐性文化的熏陶。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针对师范生,开展校园艺术节、教学创新大赛、师范技能大赛,开展教育教学反思交流总结会,开通线上线下互动教学,在班级板报中设置教育教学学习园地、教育教学成果展,多渠道构建文化体系,提升师范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发挥践行师德、精神建构的双重功能。将学科文化融入教学中,培养师范生学科素养。以数学专业为例,近年来中小学甚至大学对数学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2016年10月8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了[2016]第179号文件《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增加了对数学文化的要求。数学文化涵盖了数学的历史、思想、方法、精神以及数学与人类其他知识领域之间的关联。将这些隐性的数学文化开发出来并生成实实在在的教学案例,渗透在教学中,能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欣赏并自觉地运用数学,感受数学之美,认知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体会数学无处不在。将数学思维方法无形地渗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教师教育改革所关注的是一个“追求卓越”的漫长过程,师范生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担,解决好基础教育质量问题还要从师范生培养着手。师范专业认证实质上仍是一种评价,依据认证标准,向社会输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最终落实在“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上。师范专业认证的实施,为高校师范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改革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金哲.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高师学前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9.

[2]李静.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下高师院校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南宁:南宁师范大学,2019.

[3]黄新宇,王修建,岳芹.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的教学研究———以数列极限为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20(7):101.

[4]黄永辉,王君,苑成军.新课标背景下高师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183.

[5]樊千,田玫,崔瑞海,等.实施“12345+N”工程培养精品教师教育人才[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4):137—140.

[6]梁福成.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