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评估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1 18:02:06

生物医学工程评估

生物医学工程评估范文篇1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教育,医学,本科;学生,医科;毕业设计

本科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本科生的培养质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1-2]。作为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已经日益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旨在结合理工科的知识与技能以解决医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军医大学于2007年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系,由于受到军队院校招生政策的限制,目前每年的本科生招生数量较少。根据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特点及结合学校的军事特色,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解决本科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保证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质量,以提升军医大学教育的水平。

1本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本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虽然数量较少,但生源质量普遍较高。从2012级本科生开始,该专业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学制的减少使得学生的课程安排更为紧密,同时,也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时间大大缩短。此外,本校生物医学工程系与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进行了联合办学[3],该专业的本科生需要在大三到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进行为期1年的学习。毕业设计通常是安排在最后1个学期,经过前面3年半的军校学习与生活,学生各方面情况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上的差距,还表现在对待学习的态度及为人处世等方面。这些变化会或多或少影响到最后的毕业设计。目前,该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整体完成质量较好,但仍存在部分不足,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态度不够端正

本科生毕业设计通常仅仅被看作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一种检验,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并不影响学生的毕业。由于缺乏一定的奖惩机制,使得极个别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不够端正。此外,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也会使得他们的态度不够端正,态度不端正会使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缺乏前进动力,从而导致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不尽如人意,尤其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种情况较为普遍。

1.2毕业设计的选题不够合理

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选题过于简单与陈旧,缺乏一定的理论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工作量也较小,容易完成;或选题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但研究内容较多,有一定的难度,工作量较大,完成难度较大。以上问题无论哪一方面均会对毕业设计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将选题完全寄托于指导教师,然而对于指定课题确并不感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在毕业设计上处于被动。此外,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是由自己提出的,但导师未进行严格把关,可行性论证不够,致使最终的完成质量不高。

1.3学生忙于毕业分配

学生通常是在本科阶段的最后1个学期进行毕业设计,此时距离学生毕业仅仅4个月左右的时间,而真正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仅有3个月左右。由于是军队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录取名额较少,很多学生即使非常优秀也难以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本科生毕业后将会统一参加学校的分配,很多毕业生可能被分配至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工作。由于分配单位的好坏并非依据毕业设计的成绩,因此,部分学生会将毕业设计的一部分时间用于联系工作单位,这使得学生难以安心进行课题研究,从而给毕业设计工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1.4学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

军医大学毕竟是以医学为主,生物医学工程是军医大学少量涉及理工科背景的专业。然而,该专业的学生普遍对理工科知识有一定的畏难和抵触情绪。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质上就是利用理工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医学中的难题,属于交叉学科,其目的是提高临床疾病的诊断率。既然利用的是理工科的方法,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编程,而这一点对学生来讲是一大考验。通过本科阶段课程(尤其是实验课)的学习,仅仅有极少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编程能力,大部分学生的编程能力仍然较差,对自己的编程能力没有信心,甚至心中存在较大的恐惧和抵触情绪,从而不敢面对和接触需要编程的课题,总是担心自己难以完成。因此,学生在毕业设计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无需编程的教研室,而那些需要学生编程的教研室鲜有人问津,从而造成学生资源分配不均。

1.5指导教师投入精力稍显欠缺

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不足也是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很多指导教师眼中,研究生的毕业课题需要精心指导一番,而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较为简单,无需过多指导。此外,个别导师工作繁忙,这也是造成对学生毕业设计指导不够的原因之一。当然,也存在个别学生性格极为内向,不善言辞,总是埋头做事,极少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

2对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

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的不足,提出了以下几种措施。

2.1根据部队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能力与特长进行科学选题

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应当结合当下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的需求进行选题[4]。然而,军医大学的本科生都是军人身份,毕业后需要分配到部队单位任职。因此,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的时候,无论是指导教师指定的课题或是学生自由选择的课题,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点:选题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鲜明的军事特色,具备较强的军事应用价值[5];选题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尽可能为学生选取他们感兴趣的课题,并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这样才有可能做出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当然,依托军队科研项目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6]。最后,课题的研究内容要适量,工作量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2.2充分发挥学校“本科生带教”的优势

为了深入推进学校创新教育改革,完善本科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充分彰显学生主体和教员主导作用,构建密切合作、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学员成长成才规律,学校制定了“本科学生导师制管理办法”。目前,国内外的许多知名高校均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并将其引入到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工作中[7]。在学生本科入学的时候就为每一名学生选配一位带教教师。理论上来讲,本科生导师制与毕业设计没有任何关系,学生并非一定要在带教导师那里进行毕业设计。在学生即将进入毕业设计阶段,仍然会让学生重新选择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目前,如果能够将本科生导师制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相结合,即学生最终在带教教师那里进行毕业设计,对学生和指导教师来讲均是有利的。首先,经过前面几个学期的带教指导,学生和教师之间已经非常熟悉,配合也会非常默契;其次,学生在前期的带教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已经接触到相关的课题工作,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如果在此基础上进行毕业设计的选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本科生导师制这项政策所带来的优势,有利于学生做出高质量的毕业设计。

2.3为本科生毕业设计提供良好的环境

学生选择了指导教师后,一般要进入指导教师所在的教研室进行毕业设计,成为教研室的一员,与学生毕业设计相关的所有工作将由教研室负责。因此,教研室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尽力解决他们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感受到教研室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要充分保证学生从事毕业设计的时间,坚决杜绝给学生安排与毕业设计无关的活动。此外,要让学生参与到教研室的各项活动中来,尤其是教研室的学术讨论等,应适当安排本科生进行汇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学生也要严格按照教研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自己,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2.4强化指导教师在学生毕设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指导教师在学生整个毕业设计阶段发挥着主导作用。首先,指导教师需要有较强的责任感。本着为学生负责的原则,为学生的选题进行严格把关,确保选题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其次,指导教师要定期查看学生的课题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指导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素养,尤其是在科学研究的规范性方面加以引导,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指导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消除他们对于毕业设计的畏难情绪,增加完成课题研究的信心;指导教师应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帮助解决其各方面的实际困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有能力的指导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与资助,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劲头与热情。此外,鉴于学生数量较少,为了保证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每位教师通常仅指导1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从而保证每位教师有充足的精力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也能够使得每名学生得到个性化的一对一指导,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8-9]。

2.5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的规范和规章制度

毕业设计中的主要环节包括选题、中期检查、答辩与成绩评定等。对上述每一个环节均应统一组织、严格把控,及早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反馈,确保最终的毕业设计完成质量[10-11]。在成绩评定上,要明确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所对应的标准,确实为每一名学生的毕业设计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建立毕业设计奖惩机制,可以考虑将最终的毕业设计成绩与学生的综合评定挂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工作动力。在各个环节上要加大对学生学术规范性的检查力度,对于发生学术失范的学生实行一票否决制,真正做到奖罚分明[12]。要建立指导教师遴选机制,确实选出那些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来担任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总之,本科生毕业设计是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环节。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有气自身的特点。高水平的毕业设计能够为学生今后进入部队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工作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思想重视、措施到位、身系学生、敢于担当,就一定能够将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创新意识,为今后胜任部队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粘永健 王莉 邱明国 李晓寒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参考文献:

[1]陈春生,谢常.对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0(1):58-59.

[2]刘波粒,刘泽军.浅谈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9-90.

[3]李晓寒,郑成兵,刘晶,等.高校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发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3):1-3.

[4]陈曦,刘昕雨,傅光.本科毕业设计的科学选题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37(6):74-76.

[5]王建平,屠义强,程建生,等.军校本科毕业设计选题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6):102-103.

[6]高晓光,王云辉,李波.基于国防科研项目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问题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5(5):109-117.

[7]盛秋林,周先军,吴丹雯,等.基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导师制运行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15(23):99-100.

[8]何密,李永勤,陈碧华,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探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4):660-663.

[9]王有超.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5(18):134-135.

[10]曹贻鹏,张新玉,柳贡民.本科毕业设计流程优化探索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6(4):61-62.

生物医学工程评估范文篇2

1实践教学与思政融合教学设计

该课程教学设计以掌握编制我国国家专业标准或行业标准为目标,以医疗器械检测方法为中心,融合学生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测仪器,采用“思政”教学资源,进行学生活动与教学评估的改革。

1.1思政教学资源的设计

(1)网络远程资源利用在仪器的检测原理理论教学的五个模块中强调民族自主产品的开发,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公司网络资源学习B超诊断仪、麻醉机、高频电刀、呼吸机、血液透析机等仪器的原理,深入分析各个部分的功能,强调中国一批前沿医疗器械企业的生产开发史,如深圳迈瑞公司率先开发中国第一台全数字便携式超声诊断仪(2004年),拥有中国第一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台式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2006年)以及第一台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2008)。引导学生学习企业网站资源,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企业开发产品实例教育活动开拓思路,使同学感到对祖国的爱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与企业开发产品一样,同学可以通过自己扎实的学习,刻苦的研究,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纵观医疗器械发展史,我国医疗器械逐步在很多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开展以爱国教育为主的核心价值教育,为学生日后成为医疗产业建设的主力军是非常必要的。(2)工程实践教学资源本课程大部分实验需要学生现场操作,动手实践,课程涉及的仪器多,在重视基础性实验的同时,增加一些设计性实验[4]。在具体内容中引入典型仪器行业标准的检测,如麻醉机性能测试所用到的麻醉机标准,在教师辅导下,学生负责查阅相关麻醉机行业专用标准文献资料,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自行设计麻醉机等有源医疗仪器指标检测的方法。这部分教学内容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实验时间,提交学习报告。由于该部分实验内容教材中并没有现成的标准,需要学生查阅文献,寻求解决方案,教师在学生的项目实施中仅仅起到帮助、辅导、监督、协调作用。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检测仪器参数与实验项目,培养了独立学习,自主创新和钻研的科学精神。(3)科研项目教学辅助资源科研项目是综合实践类学习活动项目选题最主要的来源[5]。目前我校生物医学工程科研项目包括:工程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尤其是近两年来学校匹配的与医院合作的医工交叉融合项目,这类项目既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要求,又有强烈的生物医学课程实践应用导向,是培养同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专业教师把参与课题的科技攻关过程,总结成自制仪器的案例和适合综合实践类学习活动的项目选题,参与实践研究性教学,引导和帮助学生选择有价值的工程研究,帮助指导学生科学制定实践课程的总体目标。(4)医院、企业交叉教学资源实施“医工交叉”,必须加强大学与医院、医疗机构的交流合作,针对重要的临床需求,有效组织不同学科领域研究人员开展交叉性研究[6]。上海理工大学与上海长征医院,新华医院等十几家医院等单位共建本科检测实验室及人才培养基地研发中心。为学生与企业医疗器械检测研发人员的交流互动建立起渠道,要求学生在进入在线学习、综合性实验学习前,熟悉相关仪器的研发与设计经验。医院为高等院校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医疗器械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研究,同学在实践中修改补充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标准,共同参与产品注册申报、为建立相应的产品生产体系和质控体系,进行产品规模化生产体系建设、产品标准及临床使用规范制定,实现产品产业化提供条件[7]。深化与医院、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人才共育,促成“学生本位”的教学目标观。通过设立医院、企业兼职导师、兼职授课教师、建立就业实践基地等方式,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1.2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规划是教学设计的核心[8]。对学习活动的分类有多种方式,根据本思政教学课程属性以及教学目标,学习活动分为理论思政、创新研发、综合实践三种类型,见图1。课程思政的思路建立在学习爱国强国等政治理论基础上,知识灌输包含隐性的价值引导,在自身知识体系的系统知识基础上揭示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把医疗设备的原理的知识点讲透彻,学生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的实践检验,彻底理解与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在思政教学互动的主体作用,将这种爱国、自强引导作用真正发掘出来。

2实践教学与思政交叉教学评价设计

2.1教学基础评价设计

本课程线上教学目标重在思政,知识及技能的传授。教学基础评价设计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原理、技能的掌握情况。针对这个目标,主要采用作品、答辩、调查并结合教师主观评价等方法,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见表1,有源医疗设备检测与评价实践课程评分标准见表2。

2.2二次修正教学评价补充设计

上述实践型基础评分标准显著的问题是“重课程结果”,这种考核方式容易产生抄袭现象,大多数学生缺乏改进实验内容、创新实验方法的动力,一味寻求最终实验结果合格等情况,教师难以根据最终考核结果得出准确的区分成绩,因此有必要引入二次修正的考核过程化理念,对前期设计25%、中期仿真25%、后期制作25%、展示总结25%四个环节评估考核分进行修正。(1)前期设计:形式以网络资源学习为主,课后作业为设计思路和设计文档建立。该环节分两部分:要求学生线上访问企业网站资源,学习企业开发的产品实例,查找并解读各类检测标准,了解需要检测的各种参数,学习检测参数的测量范围测量方法等资料。(2)中期仿真:形式以设计方案讨论,作品制作为主,课后作业为作品制作的改进,此过程提倡二次修正。该环节老师一方面对前期设计指出不足、提出完善意见,另一方面对作品进行制作指导。(3)后期制作:形式以作品自评、互评为主。课后作业为作品的汇报。此过程提倡二次修正。该环节中,对于自评环节,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和研究,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调试、质疑等自评,养成善于察觉个人的不足并及时进行纠正的良好习惯。在互评环节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互评,要帮助他们养成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自己的同学,并且要让学生在别人的优点中找到自身的不足,能很好的促进学生共同发展与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3结论

本课程教学通过学习仪器的原理延伸到我国著名国有品牌高端医疗仪器生产的实例,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和制作检测仪器,调动了学习积极性,通过展示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器械生产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中学生动手实验,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利用企业网络资源,拓宽了思政教学思路,采用医院、企业交叉融合的教学资源,教师的科研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实现了思政与专业课程教学的交叉融合。在教学评价中,基本评价引入思政评估,体现了思政考核的重要性,在基本评价的基础上,采用二次修正的教学考核评价更加客观,加强了教学的过程化管理。本课程通过前期建设,学生自主完成搭建麻醉机检测实验教学装置5台用于实验教学;授权1项发明专利(ZL201010537233.7),5项实用新型专利(ZL2019207738594;ZL2019220365618ZL201922036575X;ZL201020598158.0;ZL201020598156.1),申请3项发明专利(2019104469266;2019111563243;201911156314X)。在《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等核心期刊上4篇,大大提高了同学创新能力,符合我国创新创业能力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贺秋丽,王辑祥,李如琦,等.综合实验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214-216.

[2]李如琦,贺秋丽,王辑祥,等.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促进实验教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9(1):71-74.

[3]严红剑.有源医疗器械检测技术[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7.

[4]林健.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79-89.

[5]何士雅,白晓东,俞宽新,等.科研与实践教学结合,自主开发实践教学设备[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1):44-45.

[6]张堃,付君红.基于“医工融合”的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40):240-242.

[7]刘巧红.医学院校医工结合的教育改革探索及对策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7,(46):143-144.

生物医学工程评估范文篇3

关键词: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

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具有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周期,由规划、采购、获取、安装、调试、退役和最终处置等众多环节构成[1]。根据美国医疗设备和技术协会(META)的定义,大型医疗设备指医疗卫生工作中使用的体积较大、市值较高、科技水平较高的精密仪器设备。大型医疗设备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康复、监测和治疗,主要由生物医学工程师、医疗保健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维护和管理。生物医学工程师或医疗保健技术人员的职责是作为医生和设备之间的接口,以促进所有存在的大型医疗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2]。为了保持所有大型医疗设备能高效稳定的运行,它的例行维护保养和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政府和相关管理机构要为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管理提供政策和程序指导,包括设备的检查、验收、维护,设备故障判定和排除,以及大型医疗设备的废弃和处置方案[3]。医疗器械促进协会(AAMI)指出,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应当始终确保医疗保健中使用的大型医疗设备和其他系统安全且运行良好,并且应该对设备进行适当管理,以满足医院医疗的目的和需求。在缺乏适当的卫生技术管理系统的情况下,卫生部门将面临许多挑战,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管理将变得十分困难,无章可循。本文简要回顾了卫生部门缺乏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现状,并提出了5S质量管理作为适当的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管理手段。

1大型医疗设备管理方面的挑战和现状

1.1我国大型医疗设备管理方面的现况。尽管在我国卫生部的政策和指导(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下,全国医务工作者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在正确管理大型医疗设备上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省份和农村地区。很多的医疗设备性能实际发挥不到64.3%,许多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故障率的高于30%[4-6]。在经济欠发达省份和农村地区,几乎所有大型医疗设备都从国外或外省采购。缺乏必须的零件供应和维修团队,使得维护和管理十分困难,导致缺乏大型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不恰当的采购计划、错误的校准以及设备验证不良是我国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的主要挑战。同时还存在着医院管理员人员和设备使用人员,对于常规医疗设备维护的重要性,教育和有效培训的不足。1.2大型医疗设备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我国大型医疗设备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是缺乏调试和退役大型医疗设备的预案不够和知识不足,以及最终不当处置设备的做法。通过监管机构适当的实施相应计划,并预防性维护和审核大型医疗设备系统以及为设备维护分配财务预算支持,可以克服所有这些挑战。根据函询调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西安、太原、石家庄等的32家医院,我们发现我国的医疗设备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1)设备停机故障时间过长(系统无法提供或执行其主要功能的时间段)。(2)医院管理人员对常规医疗设备维护和服务重要性的认识不足。(3)部分医院少有或几乎没有预算支持维护。(4)缺乏定期医疗设备例行检查和维护。(5)缺乏知识和使用新设备的方法,导致使用不当。(6)没有专门的故障申报通道。(7)维护医疗设备时,获得备件十分困难。(8)未向操作员和维护人员提供技术培训。(9)设备退役过时摆放在维修室和库房无人看管。我们可以通过实施世界卫生组织医疗器械技术系列下的采购过程资源指南,贯彻计划预防性维护(PPM)政策来应对上述大多数挑战和困难[2],但在农村医院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大部分医疗设备仍然无法获得有效的维护保养管理。如果上述问题都没有得到改进,大型医疗设备就会老化、退役并彻底丧失功能。此外,大型医疗设备故障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归类为不正确的储存和运输、初始故障、不适当的处理、不充分的维护、环境压力、随机故障、不适当的修复技术和磨损失效[7,8]。

25S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系统

2.15S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系统的含义。5S(Sort,SetinOrder,Shine,Standardize,Sustain)系统最先由日本卫生部门提出,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推广,具体包含对医疗设备管理的分类、排序、整洁、标准化、维持[7]。分类指对大型医疗设备按其使用目的,进行科室、楼层、摆放位置的分类。减少分配使用资源的数量,降低不必要的注意力分散。简化检查流程,增加可用空间,消除障碍,提高设备的安全性等。排序指对不同大型医疗仪器进行使用频繁性和重要性的排序,并评估他们是否有功能上的重合,有可替代性。将不必要的仪器和设备已经重新规划。除了用于治疗的物品、耗材、零件外,不摆放任何无关的物品在大型治疗设备附近。所有实现治疗设备功能的物品都摆放在最佳位置,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效率。整洁指要定期对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防止不必要的迁移大型医疗仪器。保持工作场所清洁,进行定期的清理和打扫。在必要的位置设立警示牌,只有专业人员才能进入大型医疗设备的场所。每天由指定的责任人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并报告设备的运行情况。标准化指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考核表格制度,使得每个医务人员和维护人员都清楚明白自己的工作流程和相对应的职责,并了解每个维护环节的影响和意义。结合照片、视觉控件和3D技术来保持医疗设备状态的实时更新。维持是指要定期进行必要的设备维护,并对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素质培训。出现问题时,能迅速确定原因,并规避风险,避免再次发生相同的故障。2.25S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系统的优点和意义。这些是通过保持大型医疗设备工作场所良好状态,来确保大型医疗设备工作总体质量的实用步骤。日本的5S方法是一种全面的质量管理工具,用于以清洁,高效和安全的方式组织医疗设备的场地,有目的地提高生产力,并确保操作人员的标准化操作水平[8]。作为政府性的指导方案,它主要用于帮助的管理者,使用标准和纪律来管理医疗设备的工作场所。实施5S大型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系统的医院具有下列优势:(1)提高安全性和设备可用性。(2)提高员工士气。(3)提高治疗效果,服务质量、可以提高医院盈利能力。(4)作为检查和修理设备的常规纪律。(5)作为更好的减少浪费和成本。(6)为持续改进治疗效果、医疗技术提供坚实的基础。(7)医疗人员获得所有权,参与和责任感。在这项工作中,医疗技术专家或生物医学工程师不再局限于医院内部,还可以和大型医疗设备生产公司建立联系,以便更好地对医疗设备进行适当的管理[9-13]。此外,5S大型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系统,旨在消除医疗设备的频繁故障,提供医疗设备的效率,增加医院的盈利,减少维护和维修的成本,提高专业人员的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素质和意识。这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易于在医院日常管理中实现,且无需额外的硬件资源支持。

3结论

生物医学工程评估范文篇4

关键词:医学工程;医院管理;器材管理与维修

1医学工程科的现状

1.1医疗器械的种类和数量增多

各医院年度设备采购经费逐年递增说明了这一点,例如国内某医院从1987年设备采购经费仅600万元左右,到2007年则高达6000多万元。

1.2医疗器械的复杂性增加

表现为材料、生产工艺、维护和维修复杂;评估选型和采购决策困难;计量和质控要求严格,否则,医疗质量难以保障。

1.3学术和管理界已高度重视该学科

2002年11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姜远海主编的《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一书;2007年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由杨虎主编的《临床医学工程教程》一书;同年,中国医学考试网公布了《2007年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专业考试大纲》[内容包括:(1)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2)相关专业知识(管理基础知识、专业英语和计算机基础);(3)专业实践能力;(4)专业知识(医疗设备知识和医疗设备管理)]。

2临床医学工程学主要内容

2.1临床医学工程学基础内容

2.1.1临床需求与论证

临床需求主要包括购新、维修及医疗器械的改造升级等,不论那一种需求,都有必要对其学术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全面的论证,其中学术效益是根本。就学科建设而言,可以把学术效益看作春天播种的种子,实际上也就是能否解决特定学科建设及其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问题,同时兼顾医院整体发展的问题;经过夏天的辛勤劳动,到了秋天你才能收获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两个果实。

2.1.2选型与评估

主要是一定要保证所采购医疗器械的技术先进性、可靠性和可维修性,为此对计划购置的厂商的医疗器械产品要进行纵横两个方向的评价;同时,对医疗器械的安全防护、节能性和配套性等问题也应当高度重视。

2007年10月国家卫生部办公厅就城市医疗机构卫生装备评估选型推荐了第二批32品目362种规格型号的医疗器械产品,在选型与评价时可供参考。

2.1.3采购计划

医疗器械购置计划应当有长远规划、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医疗器械购置计划应当坚持经济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先进性原则;其程序应当包括:(1)使用部门提出申请;(2)收集产品信息初步汇总;(3)分析研究产品信息确定方案;(4)拟定方案提出预算;(5)综合平衡确定计划。

2.1.4产品标准

医疗器械产品标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有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YY)和产品注册标准(有国产、进口两种);国际上一些非营利专业组织的相关标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欧盟和美国标准也往往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2.1.5集中招标采购

可参考《招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

2.1.6安装、调试与验收

(1)安装与调试:主要内容一是使用环境的技术要求;二是安装调试的程序(验收合格后进行;参加安装调试的人员要做好安装调试的各项准备工作;对大型设备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调试时要按照说明书进行;调试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多操作,多熟悉,尽快安排“考机”;安装调试完成,仪器能够正常运转,应予签收;医疗设备的保修)。(2)验收:一是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验收资料的准备;验收人员和部门的准备;制定验收方案;建立验收记录和验收报表;做好辅助设备的准备;验收工具的准备;对于进口医疗设备需申请商品检验;对于进口计量设备需申请计量检定。二是验收的程序:包括:开箱;清点;查验外形;检查机内组件;重点检查精密易碎部件;在验收过程中,所有与合同要求不符的情况都应当做好有关记录并拍照、录像以备索赔。

2.1.7维护与维修

(1)维护:一般指周期性地对特定的医疗设备进行的预防性维护(PreventiveMaintenance,PM),这一系列周期性的科学维护工作主要包括:①操作性能测试及调整;②电气安全测试;③外观、控制部件及内部清洁、润滑、更换易耗元件。(2)维修一般可分成下面三种情况:①保修:新机带的,或新机过保后买的,过保后买的则可能采购成本非常高,且服务情况也无标准可言;②自修:一般大型设备较难,主要由图纸、密码和备件供应所引起;③第三方维修:目前,医疗器械维修的社会化问题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虽成本较低但风险较大。

2.1.8报废

要确定标准的技术鉴定程序和分级审批程序。

2.1.9信息和档案管理

(1)按国家《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归档;(2)将医疗器械分为:医疗设备、手术器械、医用耗材、体外试剂、病房用具和医疗工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建档、管理,管理原则是按I、II和III类进行,以确保医疗质量。

2.1.10计量

加强医学计量监督管理是卫生法规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医疗水平、促进医学技术发展的必要手段。医院应将计量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加强法律、法规等文件的宣传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对于计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应严禁使用,强制检定器具损坏修复后必须进行计量检定。对于设备陈旧老化、超过使用年限,经计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应进行报废处理;对超过使用年限,但计量技术指标仍然合格的设备应缩短计量检定周期,确保使用设备的良好运行。

2.1.11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

医疗设备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合格的医疗设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任何与医疗设备预期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伤害事件分一般伤害与严重伤害。严重伤害的含义是指下列情况之一:(1)危及生命;(2)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机体结构永久性损伤;(3)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的永久性伤害或损伤。

2.2临床医学工程学要求

前面简述了临床医学工程学的基本内容,随着医院的发展,对该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控制的基本原则是:标准是基础,计量技术是手段,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是目的。内容包括:①例行强检;②验收检测(新设备);③状态检测(日常工作之一);④稳定性检测(日常工作之二);⑤维修后检测(日常工作之三)。(2)充分发挥医疗器械的现有功能的基本原则是: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保障设备正常和有效运行。(3)积极改进医疗器械的现有功能的基本原则是: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优化现有性能。(4)积极开发医疗器械的新功能的基本原则是: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拓展其新的应用领域。(5)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

上述要求,往往受人员水平、硬件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影响,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达到的。

2.3临床医学工程学高级阶段内容

为满足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临床医学工程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即设计或开发新设备、新器械和新耗材。是该学科的努力方向。

生物医学工程评估范文篇5

〔关键词〕临床工程师;医疗器械;创新

医疗器械的创新发展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科技部会同卫生计生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食药总局、总后卫生部等有关部门在科技产业规划、科技计划等方面均对医疗器械产业进行了重点部署,共同提出“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现已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重点专项先行先试[1]。处于医疗器械产业链末端的临床工程学科将在医疗器械新产品或新技术的需求形成、设备改进、应用评估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获得更多的机遇[2]。

1医疗器械研发流程

医疗器械的研发流程一般包括需求发现、可行性论证、设计和开发、实验验证、认证和生产,以及商业化等阶段。医疗器械的需求通常由临床医师提出,很多医疗器械的研发都需要医师与工程师深入合作,如非侵入式测量,穿戴式医疗检测技术,和用于定点照护的早期诊断技术等。绝大多数的非侵入式测量必须经由数学模型或统计分析才能将测量结果转换成实际的生理变化量,数学模型的可靠性与准确度直接影响非侵入式测量的可信度。新型医疗器械应当在改善手术方法、降低住院日或者提高患者满意度上有所创新。在需求发现阶段,利用第一手的资料深入研究终端用户的需求,对于医疗器械研发的成败至关重要。在可行性论证阶段,需要考虑最终用户是谁,市场规模有多大,技术上是否可行,研发资金是否充裕,同时还要对现有的竞争产品和技术进行深入调研[3]。在设计和开发阶段,需要考虑人因工程,注重研发团队和最终用户之间的有效沟通,以减少不必要的训练和降低训练成本、减少对特殊技巧和能力的依赖、减少人为错误所引发的事故,降低时间和设备的损失,以及改善使用者或操作员的舒适程度。

2临床工程师在医疗器械研发中的作用

医师作为医疗器械的终端用户,出于提高同行认可度、患者满意度或改进医疗器械的性能等考虑,具有很强的研发医疗器械的动机[4]。研究表明,医师与医疗器械研发工程师之间的合作是新型医疗器械研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5]。在交叉学科研究中,由于医师和工程师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双方很难理解对方领域中的技术术语。医师的日常工作任务繁重,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医工结合的合作项目研究中。由于医师和工程师所属组织机构不同、地理距离较远、知识体系不同,双方的及时有效的沟通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医师与工程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很难维系。在医院工作的临床工程师,是将工程和管理技能应用于医疗技术从而支持和促进医疗的专业技术人员。临床工程师除了通过巡检、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和应急维修等手段保障医疗设备在生命周期内的准确、可靠和安全外,还通过对医师和护士进行操作培训以降低医疗器械相关的人为故障,因此临床工程师具有频繁与医师接触交流的机会。2016年的全国三级医院临床工程部门人员发展现状调查数据显示,三级医院临床工程部门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员占21.89%,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比8.12%[6]。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临床工程师具有医学和工程的交叉学科背景,能与医师深入沟通交流,可以作为医师和工程师的沟通桥梁,在医疗器械的研发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7-8]。2.1在需求发现阶段,确认临床的迫切需求。医疗器械需求调查的目的是通过改进或新开发特定的医疗器械,降低医疗器械的使用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有效性。临床工程师具有医学和工程的交叉学科背景,能领会临床的实际需求,通过与临床医师和护士进行一对一的访谈,临床工程师在医疗器械研发的需求发现阶段可以初步了解临床用户当前的工作困境,通过观察用户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新产品或新技术的需求,提出工程学解决方案[5,9]。与临床医师讨论需求和解决方案前,临床工程师应当熟悉相关疾病,知晓现有的诊疗方式,以及相关的医疗器械产品和技术。2.2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明确医疗器械研发的关键问题。临床工程师与临床医护、计量检测机构和医疗器械公司等具有频繁的业务往来,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作为各方沟通联系的纽带。医师更关注人体对于医疗器械的反应,而医疗器械研发工程师通常缺乏医学科学知识,临床工程师可以帮助研发工程师深入了解医疗器械最终作用于患者的临床目的,明确医疗器械研发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临床工程师作为医师与工程师之间的沟通桥梁,有助于项目合作关系的维系。2.3在设计和开发阶段,就设备改进提出意见。临床工程师熟悉医疗器械的电气安全检测、电磁兼容检测和性能检测技术,可以为医疗器械的设计和检测提供支持。在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开发阶段,临床工程师通过与临床医护进一步沟通,充分考虑人因工程在医疗技术上的应用,如改善使用者的舒适程度、减少人为错误引发的事故、降低训练成本等方面,从而为样机模型的改进提出意见[10-11]。2.4在医疗器械上市后进行应用评估。医疗器械应用于临床后,临床工程师负责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技术管理,可以在日常使用、预防性维护、维修以及不良事件监测等过程中持续地对医疗器械进行应用评估[12-16]。在日常使用阶段,评估产品使用是否方便;在预防性维护阶段,进行清洁、性能参数测试、电气安全测试和更换易损元器件等,评估产品的可靠性和精确度是否合格;在维修阶段,通过持续的维修事件监测可以了解产品从使用到第1次发生故障的时间、故障率、维修费用和平均故障时间间隔等数据,这些数据对于产品的进一步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3讨论

生物医学工程评估范文篇6

论文摘要:随着医学成像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从二维医学图像到三维可视化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动态,对图像分割、纹理分析、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在比较各种技术在相关领域中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发展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1.引言

近20多年来,医学影像已成为医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其结果使临床医生对人体内部病变部位的观察更直接、更清晰,确诊率也更高。20世纪70年代初,X-CT的发明曾引发了医学影像领域的一场革命,与此同时,核磁共振成像象(MRI:MagneticResonanceImaging)、超声成像、数字射线照相术、发射型计算机成像和核素成像等也逐步发展。计算机和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作为这些成像技术的发展基础,带动着现代医学诊断正产生着深刻的变革。各种新的医学成像方法的临床应用,使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将各种成像技术得到的信息进行互补,也为临床诊断及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在目前的影像医疗诊断中,主要是通过观察一组二维切片图象去发现病变体,往往需要借助医生的经验来判定。至于准确的确定病变体的空间位置、大小、几何形状及与周围生物组织的空间关系,仅通过观察二维切片图象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利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对二维切片图象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人体器官、软组织和病变体的分割提取、三维重建和三维显示,可以辅助医生对病变体及其它感兴趣的区域进行定性甚至定量的分析,可以大大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它在医疗教学、手术规划、手术仿真及各种医学研究中也能起重要的辅助作用。

本文对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中的图像分割、纹理分析、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

2.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

2.1三维可视化概述

医学图像的三维可视化的方法很多,但基本步骤大体相同,如图.。从#$/&’(或超声等成像系统获得二维断层图像,然后需要将图像格式(如0(#1&)转化成计算机方便处理的格式。通过二维滤波,减少图像的噪声影响,提高信噪比和消除图像的尾迹。采取图像插值方法,对医学关键部位进行各向同性处理,获得体数据。经过三维滤波后,不同组织器官需要进行分割和归类,对同一部位的不同图像进行配准和融合,以利于进一步对某感兴趣部位的操作。根据不同的三维可视化要求和系统平台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三维体绘制,实现三维重构。

2.2关键技术:

图像分割是三维重构的基础,分割效果直接影像三维重构的精确度。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分割成有意义的子区域,由于医学图像的各区域没有清楚的边界,为了解决在医学图像分割中遇到不确定性的问题,引入模糊理论的模糊阀值、模糊边界和模糊聚类等概念。快速准确的分离出解剖结构和定位区域位置和形状,自动或半自动的图像分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应用中有聚类法、统计学模型、弹性模型、区域生长、神经网络等适用于医学图像分割的具体方法。

由于可以对同一部位用不同的成像仪器多次成像,或用同一台仪器多次成像,这样产生了多模态图像。多模态图像提供的信息经常相互覆盖和具有互补性,为了综合使用多种成像模式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需要对各个模态的原始图像进行配准和数据融合,其整个过程称为数据整合。整合的第一步是将多个医学图像的信息转换到一个公共的坐标框架内的研究,使多幅图像在空间域中达到几何位置的完全对应,称为三维医学图像的配准问题。建立配准关系后,将多个图像的数据合成表示的过程,称为融合。在医学应用中,不同模态的图像还提供了不互相覆盖的结构互补信息,比如,当CT提供的是骨信息,MRI提供的关于软组织的信息,所以可以用逻辑运算的方法来实现它们图像的合成。

当分割归类或数据整合结束后,对体数据进行体绘制。体绘制一般分为直接体绘制和间接体绘制,由于三维医学图像数据量很大,采用直接体绘制方法,计算量过重,特别在远程应用和交互操作中,所以一般多采用间接体绘制。在图形工作站上可以进行直接体绘制,近来随着计算机硬件快速发展,新的算法,如三维纹理映射技术,考虑了计算机图形硬件的特定功能及体绘制过程中的各种优化方法,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直接体绘制的速度。体绘制根据所用的投影算法不同加以分类,分为以对象空间为序的算法(又称为体素投影法)和以图像空间为序的算法!又称为光线投射法",一般来说,体素投影法绘制的速度比光线投射法快。由于三维医学图像的绘制目的在于看见内部组织的细节,真实感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医学应用中的绘制要突出特定诊断所需要的信息,而忽略无关信息。另外,高度的可交互性是三维医学图像绘制的另一个要求,即要求一些常见操作,如旋转,放大,移动,具有很好的实时性,或至少是在一个可以忍受的响应时间内完成。这意味着在医学图像绘制中,绘制时间短的可视化方法更为实用。

未来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将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不仅仅是获得体数据的工具,更主要的是能创造一个虚拟环境。

3.医学图像分割

医学图像分割就是一个根据区域间的相似或不同把图像分割成若干区域的过程。目前,主要以各种细胞、组织与器官的图像作为处理的对象,图像分割技术主要基于以下几种理论方法。

3.1基于统计学的方法

统计方法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从统计学出发的图像分割方法把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灰度值看作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观察到的图像是对实际物体做了某种变换并加入噪声的结果,因而要正确分割图像,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找出以最大的概率得到该图像的物体组合。用吉布斯(Gibbs)分布表示的Markov随机场(MRF)模型,能够简单地通过势能形式表示图像像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周刚慧等结合人脑MR图像的空间关系定义Markov随机场的能量形式,然后通过最大后验概率(MAP)方法估计Markov随机场的参数,并通过迭代方法求解。层次MRF采用基于直方图的DAEM算法估计标准有限正交混合(SFNM)参数的全局最优值,并基于MRF先验参数的实际意义,采用一种近似的方法来简化这些参数的估计。林亚忠等采用的混合金字塔Gibbs随机场模型,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最大后验估计计算量庞大和Gibbs随机场模型参数无监督及估计难等问题,使分割结果更为可靠。

3.2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方法

医学图像一般较为复杂,有许多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也即模糊性。所以有人将模糊理论引入到图像处理与分析中,其中包括用模糊理论来解决分割问题。基于模糊理论的图形分割方法包括模糊阈值分割方法、模糊聚类分割方法等。模糊阈值分割技术利用不同的S型隶属函数来定义模糊目标,通过优化过程最后选择一个具有最小不确定性的S函数,用该函数表示目标像素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隶属函数的选择。模糊C均值聚类分割方法通过优化表示图像像素点与C各类中心之间的相似性的目标函数来获得局部极大值,从而得到最优聚类。Venkateswarlu等[改进计算过程,提出了一种快速的聚类算法。

3.2.1基于模糊理论的方法

模糊分割技术是在模糊集合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可以很好地处理MR图像内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对噪声不敏感。模糊分割技术主要有模糊阈值、模糊聚类、模糊边缘检测等。在各种模糊分割技术中,近年来模糊聚类技术,特别是模糊C-均值(FCM)聚类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FCM是一种非监督模糊聚类后的标定过程,非常适合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特点的MR图像。然而,FCM算法本质上是一种局部搜索寻优技术,它的迭代过程采用爬山技术来寻找最优解,因此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而得不到全局最优解。近年来相继出现了许多改进的FCM分割算法,其中快速模糊分割(FFCM)是最近模糊分割的研究热点。FFCM算法对传统FCM算法的初始化进行了改进,用K-均值聚类的结果作为模糊聚类中心的初值,通过减少FCM的迭代次数来提高模糊聚类的速度。它实际上是两次寻优的迭代过程,首先由K-均值聚类得到聚类中心的次最优解,再由FCM进行模糊聚类,最终得到图像的最优模糊分割。

3.2.2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

按拓扑机构来分,神经网络技术可分为前向神经网络、反馈神经网络和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目前已有各种类型的神经网络应用于医学图像分割,如江宝钏等利用MRI多回波性,采用有指导的BP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对脑部MR图像进行自动分割。而Ahmed和Farag则是用自组织Kohenen网络对CT/MRI脑切片图像进行分割和标注,并将具有几何不变性的图像特征以模式的形式输入到Kohenen网络,进行无指导的体素聚类,以得到感兴趣区域。模糊神经网络(FNN)分割技术越来越多地得到学者们的青睐,黄永锋等提出了一种基于FNN的颅脑MRI半自动分割技术,仅对神经网络处理前和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模糊化和去模糊化,其分割结果表明FNN分割技术的抗噪和抗模糊能力更强。

3.2.3基于小波分析的分割方法

小波变换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数学工具,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时一频局部化特征、尺度变化特征和方向特征,因此在图像处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小波变换和分析作为一种多尺度多通道分析工具,比较适合对图像进行多尺度的边缘检测,典型的有如Mallat小波模极大值边缘检测算法[6

3.3基于知识的方法

基于知识的分割方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知识的获取,即归纳提取相关知识,建立知识库;(2)知识的应用,即有效地利用知识实现图像的自动分割。其知识来源主要有:(1)临床知识,即某种疾病的症状及它们所处的位置;(2)解剖学知识,即某器官的解剖学和形态学信息,及其几何学与拓扑学的关系,这种知识通常用图谱表示;(3)成像知识,这类知识与成像方法和具体设备有关;(4)统计知识,如MI的质子密度(PD)、T1和T2统计数据。Costin等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模糊分割技术,首先对图像进行模糊化处理,然后利用相应的知识对各组织进行模糊边缘检测。而谢逢等则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人脑三维医学图像分割显示的方法。首先,以框架为主要表示方法,建立完整的人脑三维知识模型,包含脑组织几何形态、生理功能、图像灰度三方面的信息;然后,采用“智能光线跟踪”方法,在模型知识指导下直接从体积数据中提取并显示各组织器官的表面。

3.4基于模型的方法

该方法根据图像的先验知识建立模型,有动态轮廓模型(ActiveContourModel,又称Snake)、组合优化模型等,其中Snake最为常用。Snake算法的能量函数采用积分运算,具有较好的抗噪性,对目标的局部模糊也不敏感,但其结果常依赖于参数初始化,不具有足够的拓扑适应性,因此很多学者将Snake与其它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如王蓓等利用图像的先验知识与Snake结合的方法,避开图像的一些局部极小点,克服了Snake方法的一些不足。Raquel等将径向基网络(RBFNNcc)与Snake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混合模型,该模型具有以下特点:(1)该混合模型是静态网络和动态模型的有机结合;(2)Snake的初始化轮廓由RBFNNcc提供;(3)Snake的初始化轮廓给出了最佳的控制点;(4)Snake的能量方程中包含了图像的多谱信息。Luo等提出了一种将livewire算法与Snake相结合的医学图像序列的交互式分割算法,该算法的特点是在少数用户交互的基础上,可以快速可靠地得到一个医学图像序列的分割结果。

由于医学图像分割问题本身的困难性,目前的方法都是针对某个具体任务而言的,还没有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法。综观近几年图像分割领域的文献,可见医学图像分割方法研究的几个显著特点:(1)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现有任何一种单独的图像分割算法都难以对一般图像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因而更加注重多种分割算法的有效结合;(2)在目前无法完全由计算机来完成图像分割任务的情况下,半自动的分割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如何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使人仅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必不可少的干预,从而得到满意的分割结果是交互式分割方法的核心问题;(3)新的分割方法的研究主要以自动、精确、快速、自适应和鲁棒性等几个方向作为研究目标,经典分割技术与现代分割技术的综合利用(集成技术)是今后医学图像分割技术的发展方向。

4.医学图像配准和融合

医学图像可以分为解剖图像和功能图像2个部分。解剖图像主要描述人体形态信息,功能图像主要描述人体代谢信息。为了综合使用多种成像模式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常常需要将有效信息进行整合。整合的第一步就是使多幅图像在空间域中达到几何位置的完全对应,这一步骤称为“配准”。整合的第二步就是将配准后图像进行信息的整合显示,这一步骤称为“融合”。

在临床诊断上,医生常常需要各种医学图像的支持,如CT、MRI、PET、SPECT以及超声图像等,但无论哪一类的医学图像往往都难以提供全面的信息,这就需要将患者的各种图像信息综合研究19],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解决图像的配准(或叫匹配)和融合问题。医学图像配准是确定两幅或多幅医学图像像素的空间对应关系;而融合是指将不同形式的医学图像中的信息综合到一起,形成新的图像的过程。图像配准是图像融合必需的预处理技术,反过来,图像融合是图像配准的一个目的。

4.1医学图像配准

医学图像配准包括图像的定位和转换,即通过寻找一种空间变换使两幅图像对应点达到空间位置上的配准,配准的结果应使两幅图像上所有关键的解剖点或感兴趣的关键点达到匹配。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学图像配准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和工程界的高度重视,1993年Petra等]综述了二维图像的配准方法,并根据配准基准的特性,将图像配准的方法分为两大类:基于外部特征(有框架)的图像配准和基于内部特征(无框架)的图像配准。基于外部特征的方法包括立体定位框架法、面膜法及皮肤标记法等。基于外部特征的图像配准,简单易行,易实现自动化,能够获得较高的精度,可以作为评估无框架配准算法的标准。但对标记物的放置要求高,只能用于同一患者不同影像模式之间的配准,不适用于患者之间和患者图像与图谱之间的配准,不能对历史图像做回溯性研究。基于内部特征的方法是根据一些用户能识别出的解剖点、医学图像中相对运动较小的结构及图像内部体素的灰度信息进行配准。基于内部特征的方法包括手工交互法、对应点配准法、结构配准法、矩配准法及相关配准法。基于内部特征的图像配准是一种交互性方法,可以进行回顾性研究,不会造成患者不适,故基于内部特征的图像配准成为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医学图像配准技术有了新的进展,在配准方法上应用了信息学的理论和方法,例如应用最大化的互信息量作为配准准则进行图像的配准,在配准对象方面从二维图像发展到三维多模医学图像的配准。例如Luo等利用最大互信息法对CT-MR和MR-PET三维全脑数据进行了配准,结果全部达到亚像素级配准精度。在医学图像配准技术方面引入信号处理技术,例如傅氏变换和小波变换。小波技术在空间和频域上具有良好的局部特性,在空间和频域都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应用小波技术多分辨地描述图像细貌,使图像由粗到细的分级快速匹配,是近年来医学图像配准的发展之一。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如Sharman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自动配准刚体图像方法,使用小波变换获得多模图像特征点然后进行图像配准,提高了配准的准确性。另外,非线性配准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它对于非刚性对象的图像配准更加适用,配准结果更加准确。

目前许多医学图像配准技术主要是针对刚性体的配准,非刚性图像的配准虽然已经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但同刚性图像相比还不成熟。另外,医学图像配准缺少实时性和准确性及有效的全自动的配准策略。向快速和准确方面改进算法,使用最优化策略改进图像配准以及对非刚性图像配准的研究是今后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发展方向。

4.2医学图像融合

图像融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多幅图像间的冗余数据的处理来提高图像的可读性,对多幅图像间的互补信息的处理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不同的医学影像设备获取的影像反映了不同的信息:功能图像(SPECT、PET等)分辨率较差,但它提供的脏器功能代谢和血液流动信息是解剖图像所不能替代的;解剖图像(CT、MRI、B超等)以较高的分辨率提供了脏器的解剖形态信息,其中CT有利于更致密的组织的探测,而MRI能够提供软组织的更多信息。多模态医学图像的融合把有价值的生理功能信息与精确的解剖结构结合在一起,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资料。

医学图像的融合可分为图像融合的基础和融合图像的显示。(1)图像融合的基础:目前的图像融合技术可以分为2大类,一类是以图像像素为基础的融合法;另一类是以图像特征为基础的融合方法。以图像像素为基础的融合法模型可以表示为:

其中,为融合图像,为源图像,为相应的权重。以图像特征为基础的融合方法在原理上不够直观且算法复杂,但是其实现效果较好。图像融合的步骤一般为:①将源图像分别变换至一定变换域上;②在变换域上设计一定特征选择规则;③根据选取的规则在变换域上创建融合图像;④逆变换重建融合图像。(2)融合图像的显示:融合图像的显示方法可分成2种:空间维显示和时间维显示。

目前,医学图像融合技术中还存在较多困难与不足。首先,基本的理论框架和有效的广义融合模型尚未形成。以致现有的技术方法还只是针对具体病症、具体问题发挥作用,通用性相对较弱。研究的图像以CT、MRI、核医学图像为主,超声等成本较低的图像研究较少且研究主要集中于大脑、肿瘤成像等;其次,由于成像系统的成像原理的差异,其图像采集方式、格式以及图像的大小、质量、空间与时间特性等差异大,因此研究稳定且精度较高的全自动医学图像配准与融合方法是图像融合技术的难点之一;最后,缺乏能够客观评价不同融合方法融合效果优劣的标准,通常用目测的方法比较融合效果,有时还需要利用到医生的经验。

在图像融合技术研究中,不断有新的方法出现,其中小波变换在图像融合中的应用,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非线性配准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融合中的应用将是今后图像融合研究的热点与方向。随着三维重建显示技术的发展,三维图像融合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三维图像的融合和信息表达,也将是图像融合研究的一个重点。

5.医学图像纹理分析

一般认为图像的纹理特征描述物体表面灰度或颜色的变化,这种变化与物体自身属性有关,是某种纹理基元的重复。Sklansky早在1978年给出了一个较为适合于医学图像的纹理定义:“如果图像的一系列固有的统计特性或其它的特性是稳定的、缓慢变化的或者是近似周期的,那么则认为图像的区域具有不变的纹理”。纹理的不变性即指纹理图像的分析结果不会受到旋转、平移、以及其它几何处理的影响。目前从图像像素之间的关系角度,纹理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5.1统计法

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图像像素的灰度值的分布与相互关系,找出反映这些关系的特征。基本原理是选择不同的统计量对纹理图像的统计特征进行提取。这类方法一般原理简单,较易实现,但适用范围受到限制。该方法主要适合医学图像中那些没有明显规则性的结构图像,特别适合于具有随机的、非均匀性的结构。统计分析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共生矩阵法,其中有灰度共生矩阵(graylevelco-occurrencematrix,GLCM)和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杜克大学的R.Voracek等使用GLCM对肋间周边区提取的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进行计算,测出了有意义的纹理参数。另外,还有长游程法(runlengthmatrix,RLM),其纹理特征包括短游程优势、长游程优势、灰度非均匀化、游程非均匀化、游程百分比等,长游程法是对图像灰度关系的高阶统计,对于给定的灰度游程,粗的纹理具有较大的游程长度,而细的纹理具有较小的游程长度。

5.2结构法

结构分析方法是分析纹理图像的结构,从中获取结构特征。结构分析法首先将纹理看成是有许多纹理基元按照一定的位置规则组成的,然后分两个步骤处理(1)提取纹理基元;(2)推论纹理基元位置规律。目前主要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处理纹理图像,该方法适合于规则和周期性纹理,但由于医学图像纹理通常不是很规则,因此该方法的应用也受到限制,实际中较少采用。

5.3模型法

模型分析方法认为一个像素与其邻域像素存在某种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符合某种概率关系的。模型法通常有自回归模型、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Gibbs随机场模型、分形模型,这些方法都是用模型系数来表征纹理图像,其关键在于首先要对纹理图像的结构进行分析以选择到最适合的模型,其次为如何估计这些模型系数。如何通过求模型参数来提取纹理特征,进行纹理分析,这类方法存在着计算量大,自然纹理很难用单一模型表达的缺点。

5.4频谱法

频谱分析方法主要基于滤波器理论,包括傅立叶变换法、Gabor变换法和小波变换法。

1973年Bajcsy使用傅立叶滤波器方法分析纹理。Indhal等利用2-D快速傅立叶变换对纹理图像进行频谱分析,从而获得纹理特征。该方法只能完成图像的频率分解,因而获得的信息不是很充分。1980年Laws对图像进行傅氏变换,得出图像的功率谱,从而提取纹理特征进行分析。

Gabor函数可以捕捉到相当多的纹理信息,且具有极佳的空间/频域联合分辨率,因此在实际中获得了较广泛的应用。小波变换法大体分金子塔形小波变换法和树形小波变换法(小波包法)。

小波变换在纹理分析中的应用是Mallat在1989年首先提出的,主要用二值小波变换(DiscreteWaveletTransform,DWT),之后各种小波变换被用于抽取纹理特征。传统的金字塔小波变换在各分解级仅对低频部分进行分解,所以利用金字塔小波变换进行纹理特征提取是仅利用了纹理图像低频子带的信息,但对某些纹理,其中高频子带仍含有有关纹理的重要特征信息(如对具有明显的不规则纹理的图像,即其高频子带仍含有有关纹理的重要特征)得不到利用。使用在每个分解级对所有的频率通道均进行分解的完全树结构小波变换提取特征,能够较全面地提取有关纹理特征。

由于医学图像及其纹理的复杂性,目前还不存在通用的适合各类医学图像进行纹理分析的方法,因而对于各类不同特点的医学图像就必须采取有针对性地最适合的纹理分析技术。另外,在应用某一种纹理分析方法对图像进行分析时,寻求最优的纹理特征与纹理参数也是目前医学图像纹理分析中的重点和难点。

6.总结

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对医学图像处理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发展至今,各个学科的交叉渗透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水平,与多学科理论的交叉融合、医务人员和理论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多维、多参数以及多模式图像在临床诊断(包括病灶检测、定性,脏器功能评估,血流估计等)与治疗(包括三维定位、体积计算、外科手术规划等)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P.Suetens.FundamentalsofMedicalImaging[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2.

[2]刘俊敏,黄忠全,王世耕,张颖.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医疗卫生设备,2005,Vol26

(12):25-26.

[3]田娅,饶妮妮,蒲立新.国内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最新动态[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2,Vol31(5):

485-489.

[4]周刚慧,施鹏飞.磁共振图像的随机场分割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Vol35(11):1655.

[5]ZhangHM,YuanZJ,CaiZM.SegmentationofMRIusinghierarchicalmarkovrandomfield[J].Journalof

Software,2002,Vol13(9):1779.

[6]林亚忠,陈武凡,杨丰.基于混合金字塔吉布斯随机场模型的图像分割[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4,Vol23(1):79.

[7]聂生东,陈瑛,顾顺德.磁共振颅脑图像快速模糊聚类分割算法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1,

Vol20(2):104.

[8]江宝钏,张钧良.基于BP神经网络的MRI分割[J].微机发展,2000,Vol1:67.

[9]AhmedMN,FaragA.Two-stageneuralnetworkforvolumesegmentationofmedicalimages[J].Proceedings

of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euralNetworks,1997,Vol28(3):1373.

[10]黄永峰,岑康,司京玉等.模糊神经网络在颅脑磁共振图像分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

学报,2003,Vol22(6):508.

[11]CostinH,RotariuCR.Knowledge-basedcontourdetectioninmedicalimagingusingfuzzylogic[J].

InternationalSymposiumonSCS’03,2003,1:273.

[12]谢逢,罗立民,田雪琴.基于知识的人脑三维医学图像分割显示方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7,

Vol14(2):124.

[13]王蓓,张立明.利用图像先验知识与Snake结合对心脏序列图像的分割[J].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3,Vol42(1):81.

[14]RaquelVC,VeronicaMB,OscarYS.Couplingofradial-basisnetworkandactivecontourmodelformulti

spectralbrainMRIsegmentation[J].IEEETransactionsonBiomedicalEngineering,2004,Vol51(3):459.

[15]LuoXP,TianJ,LinY.Analgorithmforsegmentationofmedicalimageseriesbasedonactivecontour

model[J].JournalofSoftware,2002,Vol13(6):1050.

[16]HallpikeL,HawkesDJ.Medicalimageregistration:Anoverview[J].BrInstituteRadiol,2004,Vol14(6):

455-463.

[17]PetraA,ElsenV.MedicalImagemaching:Areviewwithclassification[J].IEEETransMedImage,1993,

Vol12(3):26-39.

[18]LuoShuo-qian,LiXiang.Implementationofmutualinformationbasedmulti-modalitymedicalimage

registration[A].EngMedBillSocProc22ndAnnIntConfIEEE[C].NavyPierConventionCenterChicago,

Illinois,USA:The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Ind,2000,2:1447-1450.

[19]SharmanR,TylerJM,PianykhOL,etal.Afastandaccuratetomethodtoregistermedicalimagesusing

waveletmodulusmaxima[J].PattRecogLett,2000,21:447-462.

[20]LesterH,ArridgeSR.ASurveyofhierarchiclnon-linearmedicalimageregistration[J].PatternRecognition,

1999,32:129-149.

[21]卢健,胡志忠,杨如乃.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的研究[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6,Vol27(3):163-167.

[22]王新成.高级图像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3]RVoracek,HPMcAdams,puterAidedDiagnosisofInterstitialLungDisease:aTexture

FeatureExtractionandClassificationApproach[J].ProcofSPIE,1998,3338:1502-1509.

生物医学工程评估范文篇7

1办刊宗旨

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时报道本领域内的重大科技成果与最新进展,传播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我国医学装备技术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学术交流,服务于我国卫生事业进步和医学科技创新。追踪医学装备发展趋势,汇聚国际、国内医学装备相关领域研究与应用、科技创新、制造工程的学术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研发成果、实验研究及工程技术等,集成构建学术信息平台。

2栏目设置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现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学术论著(生物医学工程学、技术评估、数字医学、转化医学、实验科学、管理科学等)、综述、维修工程及企业风采、专访、专题及简讯等。

3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3.1稿件要求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要求资料可靠、论点明确、文字精炼、层次分明、数据准确以及统计学处理表述规范。论著、综述每篇文字不宜超过5000字,研究报告不宜超过4000字,其他文稿限在3000字以内。来稿请附单位推荐信并盖公章,同时将文稿电子版发送到投稿系统。3.2文题力求简明,主题明确;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第一个实词首字母应大写。

3.3署名

作者应按其顺序依次排列姓名为一行。不同单位者,可在作者名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作角注,单位名称按角注序号另起行,单位名称应具体到科室,第一作者单位名称需附有英文名称,两单位之间以分号隔开。第一作者需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职务或职称、研究方向或从事专业)、正面免冠彩照一张(像素在300kb以上,照片需要单独发电子邮件)。通讯作者在其姓名后上标“*”,并附通讯作者电子邮箱。

3.4摘要

各类论文需附有中、英文摘要,摘要按目的、方法、结果(给出主要数据)和结论4部分,并以第三人称撰写,文中不可出现“本文”、“作者”、“笔者”等主语。中文摘要字数要求在200~400字。

3.5关键词

论著需标引能充分反映本文主题的3~5个中、英文关键词,并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最新版《IndenMedicus》及中文医学主题词表(MESH)的列词。

3.6参考文献

以最新阅读过的近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写作标准为宜,文中引用处以角码标注。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15条。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如下:期刊:序号作者姓名(如作者超过3人者,只列出前3名,后加“,等”或“,etal”).文题[J].期刊名(外文期刊可用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年,卷(期):起止页.期刊文献著录格式示例:[1]蒋东平,何贤国,何燕,等.西门子磁共振射频系统原理与故障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1,8(9):69-72.[2]KamnikR,ShiJQ,Murray-SmithR,etal.NonlinearmodelingofFES-supportedstanding-upinparaplegiaforselectionoffeedbacksensors[J].IEEETransactiononNeuralSystemsandRehabilitationEngineering,2005,13(1):40-52.书籍:序号作者姓名(如作者超过3人者,只列出前三名,后加)“,等”或“,etal”).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国外出版物可用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起止页.书籍文献著录格式示例:[1]刘金琨.先进PID控制MATLAB仿真[M].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325-358.

3.7基金文章

文章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省、部级以上的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在文题页左下方脚注中证明,如“本题为×××基金资助课题(基金编号×××),课题名称”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凡属基金、课题(部级、省部级、直辖市级)类文章在本刊优先发表。

3.8推荐信

来稿需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评审意见以及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端以及无一稿两投等项。

4稿件处理时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简称《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再未接到稿件录用通知单者,作者可投递他刊,请自留底稿,对不用来稿一律不退回。

4.1来稿文责自负

根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须征得作者同意。修改稿自收到之日起(以邮戳日期为准)逾1个月不寄回或不回复者,视为自动撤稿。

4.2来稿须交审稿费50元,确定录用后酌收版面费。

生物医学工程评估范文篇8

关键词:分子影像学;光声层析成像;纳米生物学技术;化学交换饱和转移;类淋巴系统

分子影像学能为生物体的早期诊疗、疗效评价和药物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度特异性成像剂以及高敏感度成像技术的研发。近几年,分子影像技术与材料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多个学科紧密融合,涌现出许多新兴的成像剂和成像技术[1],并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同时,新一代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使得医工结合愈加紧密[2-3],分子影像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是未来分子影像学重要的发展方向。本综述着重从光学及光声成像、MR分子影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分子影像3个方面的前沿技术展开阐述,并列举这些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实例。

1光学和光声分子影像技术

光学分子影像技术是在现代光学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新兴技术。自1960年世界首台激光器诞生,随后出现了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和双光子成像技术等技术。生物医学光学成像的发展经历了成像系统由简单到复杂,成像结果由粗略到精细,涉及的学科由单一到交叉的过程。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高速的非侵袭性的生物组织的断层成像技术,其空间分辨力可达微米级别,并拥有实时诊断的优势,弥补了传统病理学的不足,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活跃在生物光学成像领域,并应用于神经外科、血管外科等多个临床科室[4-5]。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在分辨力和探测深度等方面尚存在不足。近年来,以光声层析成像(PAT)技术为代表,生物医学光成像领域出现新兴的光声成像技术和造影剂[6-7]。

1.1PAT及其应用

PAT克服了生物组织中光学粒子的高度散射,理论上可达7cm的成像深度。PAT技术除了在重量、体积以及成本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之外,其空间分辨力和时间分辨力也较早前的光成像技术有所提升,被应用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成像研究及临床诊疗[8-10]。Qi等[11]采用等离子体掺杂铂聚多巴胺黑色素模拟纳米剂,提出运用光声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可实现对原位肝细胞癌的光热消融治疗。

1.2近红外成像及其应用

随着成像仪器、算法和近红外(NIR)发射器技术的进步,涌现出一批新的光疗材料[12],光学及光声成像有望快速推进到转化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有研究制备出红细胞膜伪装的半导体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用于近红外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13];Gossé等[14]对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检查多动症患者执行功能神经相关性的改变有关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得出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功能性脑成像技术,可用于检查多动症皮质活性的改变;Waksman等[15]通过近红外光谱血管内超声成像识别易受未来冠状动脉事件影响的患者,这项结果对后续的潜在高风险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重要意义。也有学者认为近红外光谱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不良心脏结果的检出有积极作用[16]。

2磁共振分子影像技术

MRI是一种高度通用的成像技术,除了具备较高的软组织和空间分辨力之外,它还有优异的组织对比度和组织穿透性、无电离辐射和无侵入性等优点。MR分子成像受到其较低敏感性的限制,需要设计优良的成像剂。随着多学科的融合日趋紧密,纳米显像剂应运而生[17]。同时,先进的MRI技术和计算分析技术正在进入临床领域,MR定量成像将成为可能[18]。

2.1磁共振纳米探针及其应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与纳米技术的发展和融合,纳米级的靶向造影剂日渐崛起。Liang等[19]采用超灵敏反铁磁纳米粒子探针进行超高频磁共振成像,能够灵敏地检测小鼠低于0.60mm的原发肿瘤和低于0.20mm的微小转移灶。新一代的分子成像探针将纳米颗粒与仿生细胞膜相结合,具有多种临床应用潜力,有学者将超灵敏纳米探针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PET/MRI多模态成像,这种新型探针是在癌细胞膜包覆上转换纳米粒子,用于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和早期诊断[20];Yi等[21]构建了一种基于钆和CaCO3纳米粒子的高性能纳米智能探针,可用于深层组织成像,与Magnevist造影剂相比,该探针的体内肿瘤可视化性能增强约60倍;有研究使用pH敏感的纳米颗粒进行MRI,确定和可视化抗酸治疗过程中实体肿瘤的酸碱动态变化,进而指出MR在精确监测pH波动的相关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22]。

2.2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成像及其应用

CEST技术由磁化传递技术发展而来,具有无辐射、非侵入性等优势,已在蛋白质、糖胺聚糖、谷氨酸及葡萄糖等分子的检测中取得良好的实验结果[23-25],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近年来,CEST分子成像技术发展迅速,已研发出碳点等新型MRI造影剂[26],进一步推动CEST技术的临床研究及转化应用。Ali等[27]利用两种CESTMRI造影剂进行分子成像,通过乳腺癌小鼠模型体内MRI研究,表明两种CEST试剂能实现快速检测和定量评估;Jia等[28]采用具有CEST效应的新型纳米药物用于乳腺癌的体内治疗,展示出CEST成像的纳米药物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29];Chen等[30]使用肌酸CEST磁共振成像早期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揭示了CEST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巨大价值。

2.3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类淋巴系统中的研究及其应用

类淋巴系统于2012年发现[31],随后被证实类淋巴系统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32]。目前,类淋巴系统与各种疾病的关联尚未明朗[33],多项研究表明淋巴系统在大脑中具有清除功能[34],Nauen等[35]提出淋巴系统有助于清除存在于人类淋巴结中的β-淀粉样蛋白。因此,分子影像学技术对类淋巴系统的成像研究极具临床意义。有研究取用活体猪的淋巴液发现其1.0ppm处的相对自由水约有32%CEST效应,之后结扎大鼠的颈深淋巴结,发现大鼠脑实质中淋巴液CEST效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强,并与其行为学改变具有一致性,这项开创性的技术研究展示了MRI在类淋巴系统的研究有巨大潜力[36]。

3PET分子影像技术

分子生物学和放射化学的进步,涌现出多种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新型示踪剂和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37-39],推动了放射性核素及相关技术在疾病检测和治疗中的应用[40]。PET是目前临床常规中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成像方式。

3.1放射性示踪剂及其应用

近几年放射性示踪剂发展迅速,与抗体、蛋白质、多肽和其他生物学相关分子相比,纳米颗粒能将不同的成像方式、靶向配体和治疗载荷附着在单一载体上,代表分子成像探针设计的新前沿[41]。与此同时,氟化试剂[42]、放射性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43]等新型示踪剂及其相关技术也日趋成熟,用于药物开发、PET成像和疾病治疗。

3.2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射线断层扫描及其应用

(PET/CT)PET/CT是一种通过正电子核素标记的分子示踪剂,提供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分布和代谢等信息,最终对疾病进行诊断、鉴别和疗效评估的技术。Cottereau等[44]采用PET/CT技术实现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风险分层;Mu等[45]使用基于PET/CT的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非侵入性预测;Casas等[46]采用PET/CT对鼻咽炎进行诊断;Steinberg等[47]证实了18F-FDGPET/CT在COVID-19疫苗(mRNA-1273)接种后出现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且PET/CT对疫苗免疫反应的评估结果与实验室检查结果高度一致。

3.3PET/MRI及其应用

PET/MRI是一项同时反映疾病形态和功能,并结合MRI多序列和PET代谢成像双重优势的技术。Miller等[48]证实了PET/MRI在非节律性二尖瓣脱垂风险分层和预后监测中的价值。

4分子影像学的展望

生物医学工程评估范文篇9

1.哲学、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政治学、国际政治、行政学(管理)、外交学、国际文化交流、政治经济学、国际事务、思想政治教育、党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

2.公共(行政)管理类:卫生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关系、土地资源管理、国防教育与管理、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管理、城市管理(监察)、社区管理、村(乡)镇管理、农村行政管理、社会福利事业管理、涉外事务管理、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教育(行政)管理等各专业公共行政管理、文化产业等各类产业管理、航运管理等各类交通运输管理、自然保护区等各类保护区和开发区管理。

3.卫生管理类:卫生监督、卫生信息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医学文秘、医院管理。

4.社会学类: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女性学、伦理学、人类学、人口学(工作)、社会工作(含司法社会工作方向等)、社会管理、社区服务(管理)、社区康复、家政学(服务)、老年服务(管理)、青少年工作(管理)。

5.经济管理类:经济学类、财政税收类、金融类、会计与审计类、管理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工业经济、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土地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市场开发、市场营销教育、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投资(学)、(企业)人力资源(人事)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物流管理、国际贸易、贸易经济、工业外贸、国际商务、商务策划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物业管理、特许经营管理、连锁经营管理、资产评估、商品学、产品质量工程、国际企业管理、饭店(宾馆、酒店)管理、(企业)理财、林业信息管理、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商务管理、医药营销等各种专业营销、工商企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证券投资与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电子商务、经济信息管理、经济管理(学)、劳动经济、农村区域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经营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文化贸易、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海洋经济、农业经济、运输经济、劳动经济、投资经济(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或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6.经济学类:财政税收类、金融类、经济学、国际经济、发展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7.财政税收类:财政(学)、税收(务)、涉外税收。

8.金融类: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管理、经济与金融、国际金融、信用管理、证券、证券投资、期货、货币银行学、保险(学)、保险(实务)、医疗保险实务。

9.会计与审计类:会计(学)、审计(实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教育)、国际会计、会计(财务)电算化、注册会计师、会计与统计核算、财务信息管理、工业(企业)会计等各类专业会计。

10.数学、统计类:数学、数理基础科学、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统计(学)、计划统计、经营计划与统计、统计与概算、国土资源调查等各类专业统计调查。

11.法学类:法学(含民法、商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环境资源法、财税金融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方向法学)、诉讼法、知识产权法、法律(事务)、国际法、刑事司法、监狱学、律师、涉外法律(事务)、经济法律事务、公安法制。

12.汉语言与文秘类:汉(中国)语言文学(教育)、汉语言、中国语言文学(化)、中文应用、对外汉语、华文教育、应用语言学、戏剧影视文学、古典文献、文学、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秘书(学)、文秘(学)、中文(文秘或秘书)教育、现代秘书、司法文秘(秘书)等各类专业文秘(秘书)。

13.新闻传播类: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媒体创意、广告(学)、工业设计、影视艺术技术、广播电视技术(工程)。

14.文物考古与历史学类: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文物保护、博物馆。

15.民族宗教类:民族学、宗教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16.外国语言文学类:根据职位需要设置相应语种

17.图书与档案学类:图书馆(管理)、档案(管理)、科技档案、图书档案管理。

18.计量测量类:计量技术、测量技术、检测技术、精密仪器、几何计量测试、光学计量、无线电计量测试、热工计量测试、力学计量测试。

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计算机科学(技术或教育)、各类(计算机)软件技术(工程)、各类(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各类(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各类(计算机)信息科学(工程或技术)、各类(计算机)信息管理(或应用)、各类计算机管理(或应用)、各类计算机控制(技术)、各类计算机通信(通讯)、各类(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信息安全、系统理论(科学或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地球(地理)信息系统(科学或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计算机与经济管理、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硬件(器件或设备)、电器与电脑、可视化程序设计、Web应用程序设计、多媒体制作、图形图像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技术、软件测试。

20.电气电力(强电)类:电力(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电站自动化、电站测控、变电运行、高压输配电线路、(电力)线路运行、电气技术教育、微电机、电机与电器、各类电力(电气)自动化、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火电厂集控运行、水电站及电力网、供用电技术、电网监控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农村电气化技术、电工(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21.电子信息与自动化类:电子信息(工程)科学(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工程(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仪器仪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电技术(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学(技术)、控制工程、数控技术(设备)、各类自动化专业、电磁场技术、真空电子技术、无线(电)技术、通信工程、信息显示、信息物理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电子声像技术、图文信息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学(工程)、医疗器械工程、医学影像工程、假肢矫形工程、生物信息技术、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工业网络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微电子学、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通信网络(系统)、(移动)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广播电视网络技术、有线电视工程技术。

22.机械类: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工程、机械装备、精密机械、工业工程、机械自动化、自动化设备、制造工程(工艺)、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机电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数控技术(设备)、模具设计与制造、玩具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液压与气动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各类机电或动力设备的运行或维护等、(电子)仪器仪表、医疗仪器仪表等各类专业器械设备、各类汽车(车辆)制造(装配)与维修(检测或运用)技术、汽车改装(整形)技术、制冷与冷藏技术、车辆工程。

23.公安学类:犯罪学、犯罪心理学、侦查(察)学、刑事侦查(察)、刑事(科学)技术、技术侦查、经济侦查、警察指挥与战术、禁毒(学)、经济犯罪侦查、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公安信息技术、公安情报学、公安视听技术、法医学、警犬技术、警卫学、涉外警务、边防管理(或指挥)、边防公安、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指挥)、火灾勘查、科技防卫、安全防范工程(技术)、公安(安全)保卫、国内安全保卫、公安学、公共安全管理、公安管理、警察管理、核生化消防、预审、痕迹检验、文件鉴定、法化学、治安(学、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工程)、公安文秘、公安法制、警卫、交通管理。

24.司法监所管理类:犯罪学、监狱学、狱政管理、刑事执行、劳教管理、罪犯管教、罪犯教育、矫正教育学、罪犯心理矫治、涉毒人员矫治、司法管理。

25.教育学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教育、初等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特殊教育、言语听觉科学、化学教育等各学科教育。

26.心理学类: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含临床心理学方向等)、犯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

27.体育学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管理(服务)、运动人体科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生物科学、社会体育、警察体育、休闲体育、竞技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与健康、体育保健康复、武术。

28.艺术类:(可以按照小类设置专业条件)

⑴音乐小类:音乐学、作曲、(音乐)指挥、音乐表演、民族音乐、交响乐、声乐、歌剧、戏剧戏曲音乐、音乐剧、钢琴、管弦、各种乐器演奏、现代器乐打击乐、音乐科技与艺术、音乐教育、音乐工程。

⑵美术小类:美术、绘画、中国画、油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雕塑、书法、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木偶表演与制作。

⑶电影电视广播小类:电影编导、广播编导、电视编导、影视学、电视艺术、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摄影。

⑷舞蹈小类:舞蹈学、舞蹈编导、芭蕾舞、中国舞、民族舞蹈。

⑸戏剧戏曲小类:戏剧学、戏曲学、戏剧影视文学。

⑹表演小类:戏剧戏曲表演、话剧表演、影视表演。

⑺舞台艺术类:舞台美术、照明艺术、录音艺术。

⑻播音小类。

⑼主持小类。

⑽导演小类。

⑾艺术管理小类:艺术管理、文化事业管理。

⑿杂项小类:艺术学、公共艺术、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会展艺术与技术。

29.物理、力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工程物理、核物理、力学、声学、光电子技术科学、工程结构分析。

30.化学化工类:化学(基地)、应用化学、化工、化学工程与艺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有机化工、工业生物工程、化工设备(维修)。

31.材料学类: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稀土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生物功能材料、电子封装技术、陶瓷、硅酸盐。

32.大气与天文学类:天文、空间科学、气象(学)、大气科学(技术)、大气探测技术、应用气象技术、防雷技术。

33.地理科学类:地理、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与技术)。

34.地质地矿类:地质、地质工程、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采矿工程(或技术)、石油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天然气、矿物加工、勘查、资源勘查与开发、矿物资源、地质矿产勘查、勘察工程、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地质矿产勘察技术、矿山地质、岩矿鉴定、矿山测量、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铀矿地质与勘查技术、非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岩矿分析与鉴定技术、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工程地质勘查、水文与工程地质、矿物加工工程。

35.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技术、海洋管理、海洋资源、(近岸)海洋环境(科学或工程)、海洋生态、海洋水文、近岸海洋学、海洋生物(工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放射生态学、军事海洋学、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

36.环境科学类:环境科学(工程)、资源环境科学(工程)、生态学、海洋资源环境、(近岸)海洋环境(科学或工程)、海洋生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水务工程、灾害防治工程、辐射防护、环境安全类、(环境)安全工程、环境经济、农业生态学、综合规划、生态植物修复、环境经济与管理、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环境治理(技术)、环境评价、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环境保护技术、资源环境与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城市检测与工程技术、水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水净化技术、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

37.能源动力类:电气电力(强电)类、热能动力工程、风能动力工程、能源工程、核工程、核技术、核化工与核燃料、核反应堆、核电、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城市热能应用技术、(城市)燃气工程、供热工程。

38.城建规划类:城乡规划、城市(镇)规划、园林规划、道路规划、土地规划。

39.建筑建设类:建筑学、土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排水、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建筑经济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预决算、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交通土建工程、道路交通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机场建设、渡河工程、地下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建筑设计(技术)、城镇建设、矿井建设、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涉外建筑工程、建设工程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室内设计技术、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环境艺术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基础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消防工程(技术)、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供热工程。

40.交通运输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物流、海事管理、交通设备信息工程、交通建设与装备、物资储运、道路交通、城市交通、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运用技术、交通运输管理、交通管理、交通工程管理、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路政管理、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城市交通运输、公路监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水运管理、海事管理、港口业务管理、各类轨道交通工程(设备、技术或管理)。

41.景观类:园林、景观学、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城市园林(设计、管理)、园林绿化、园林技术。

42.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资源与海洋工程、港口海岸(航道)及治河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利用、海岸与海洋工程、水文与水资源、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水信息技术、水政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灌溉与排水技术、河务工程与管理、城市水利、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务管理、水利工程监理、水土保持。

43.测绘类: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大地测量与卫星定位技术、地图制图技术、矿山测量等各类专业测量或测绘。

44.轻工纺织类: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印刷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轻工生物技术、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数字印刷、染整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制浆造纸技术、香料香精工艺、表面精饰工艺、现代纺织技术、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丝绸技术、服装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新型纺织机电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包装技术与设计、印刷技术、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印刷设备及工艺、出版与发行。

45.农业工程类: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业工程、生物系统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技术、观光农业。

46.林业工程类: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经济林、林业技术、林产化工技术、木材加工技术、森林采运工程、林业经济信息管理。

47.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应用生物教育、化学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动植物检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生物资源科学、生物安全、植物科学与技术、应用生物科学、植物资源工程。

48.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农艺教育、园艺教育、园艺技术、特用作物、草业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食用菌、作物生产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中草药栽培技术、烟草(栽培技术)、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49.森林资源类:林学、森林(资源)保护、植物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森林(生态)旅游。

50.动物科学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畜禽生产教育、蜂学、昆虫学、蚕学、动物药学。

51.水产类:渔业(综合技术)、海洋渔业、淡水渔业、水产、水产养殖(技术)、水族、海水养殖、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水生动植物保护、海洋捕捞技术。

52.动植物检疫类:动物或植物检疫、生物安全、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化学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饲料与动物营养、特种动物养殖、畜牧、兽医、兽医医药、动物防疫与检疫。

53.基础医学类:基础医学、医学信息学。

54.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含临床病理学方向、临床急救医学方向、眼与视光学方向、放疗方向等)、中西医临床医学。

55.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妇幼保健医、营养学。

56.口腔医学类:口腔医学、口腔修复工艺学。

57.中医学:中医学(含中医骨伤方向)、针灸推拿学(含康复医学方向等)、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资源与开发、中医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

58.医学技术类:麻醉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放射医学、康复治疗学(技术)、眼视光学(技术)、精神医学、医学技术、听力学、医学实验学、医学美容技术、医学信息学(工程)、医疗器械工程、医学影像工程(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检验技术、医学生物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学营养、呼吸治疗技术。

59.护理学类:护理(学)、助产、护士、涉外护士、产假护士。

60.药学类:制药工程、药理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应用药学、临床药学、海洋药学、药事管理、化工与制药、制药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生物制药、兽药生产与营销。

61.食品类: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储运与加工、食品工艺、烹饪与营养、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检验(检测)、乳品工程、粮食工程、酿酒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贮运与营销。

62.航空航天类:飞行器设计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航天运输与控制、飞行技术、(航空航天)质量与可靠性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评估范文篇10

1.哲学、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政治学、国际政治、行政学(管理)、外交学、国际文化交流、政治经济学、国际事务、思想政治教育、党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

2.公共(行政)管理类:卫生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关系、土地资源管理、国防教育与管理、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管理、城市管理(监察)、社区管理、村(乡)镇管理、农村行政管理、社会福利事业管理、涉外事务管理、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教育(行政)管理等各专业公共行政管理、文化产业等各类产业管理、航运管理等各类交通运输管理、自然保护区等各类保护区和开发区管理。

3.卫生管理类:卫生监督、卫生信息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医学文秘、医院管理。

4.社会学类: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女性学、伦理学、人类学、人口学(工作)、社会工作(含司法社会工作方向等)、社会管理、社区服务(管理)、社区康复、家政学(服务)、老年服务(管理)、青少年工作(管理)。

5.经济管理类:经济学类、财政税收类、金融类、会计与审计类、管理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工业经济、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土地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市场开发、市场营销教育、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投资(学)、(企业)人力资源(人事)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物流管理、国际贸易、贸易经济、工业外贸、国际商务、商务策划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物业管理、特许经营管理、连锁经营管理、资产评估、商品学、产品质量工程、国际企业管理、饭店(宾馆、酒店)管理、(企业)理财、林业信息管理、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商务管理、医药营销等各种专业营销、工商企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证券投资与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电子商务、经济信息管理、经济管理(学)、劳动经济、农村区域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经营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文化贸易、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海洋经济、农业经济、运输经济、劳动经济、投资经济(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或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6.经济学类:财政税收类、金融类、经济学、国际经济、发展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7.财政税收类:财政(学)、税收(务)、涉外税收。

8.金融类: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管理、经济与金融、国际金融、信用管理、证券、证券投资、期货、货币银行学、保险(学)、保险(实务)、医疗保险实务。

9.会计与审计类:会计(学)、审计(实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教育)、国际会计、会计(财务)电算化、注册会计师、会计与统计核算、财务信息管理、工业(企业)会计等各类专业会计。

10.数学、统计类:数学、数理基础科学、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统计(学)、计划统计、经营计划与统计、统计与概算、国土资源调查等各类专业统计调查。

11.法学类:法学(含民法、商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环境资源法、财税金融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方向法学)、诉讼法、知识产权法、法律(事务)、国际法、刑事司法、监狱学、律师、涉外法律(事务)、经济法律事务、公安法制。

12.汉语言与文秘类:汉(中国)语言文学(教育)、汉语言、中国语言文学(化)、中文应用、对外汉语、华文教育、应用语言学、戏剧影视文学、古典文献、文学、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秘书(学)、文秘(学)、中文(文秘或秘书)教育、现代秘书、司法文秘(秘书)等各类专业文秘(秘书)。

13.新闻传播类: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媒体创意、广告(学)、工业设计、影视艺术技术、广播电视技术(工程)。

14.文物考古与历史学类: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文物保护、博物馆。

15.民族宗教类:民族学、宗教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16.外国语言文学类:根据职位需要设置相应语种

17.图书与档案学类:图书馆(管理)、档案(管理)、科技档案、图书档案管理。

18.计量测量类:计量技术、测量技术、检测技术、精密仪器、几何计量测试、光学计量、无线电计量测试、热工计量测试、力学计量测试。

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计算机科学(技术或教育)、各类(计算机)软件技术(工程)、各类(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各类(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各类(计算机)信息科学(工程或技术)、各类(计算机)信息管理(或应用)、各类计算机管理(或应用)、各类计算机控制(技术)、各类计算机通信(通讯)、各类(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信息安全、系统理论(科学或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地球(地理)信息系统(科学或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计算机与经济管理、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硬件(器件或设备)、电器与电脑、可视化程序设计、Web应用程序设计、多媒体制作、图形图像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技术、软件测试。

20.电气电力(强电)类:电力(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电站自动化、电站测控、变电运行、高压输配电线路、(电力)线路运行、电气技术教育、微电机、电机与电器、各类电力(电气)自动化、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火电厂集控运行、水电站及电力网、供用电技术、电网监控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农村电气化技术、电工(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21.电子信息与自动化类:电子信息(工程)科学(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工程(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仪器仪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电技术(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学(技术)、控制工程、数控技术(设备)、各类自动化专业、电磁场技术、真空电子技术、无线(电)技术、通信工程、信息显示、信息物理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电子声像技术、图文信息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学(工程)、医疗器械工程、医学影像工程、假肢矫形工程、生物信息技术、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工业网络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微电子学、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通信网络(系统)、(移动)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广播电视网络技术、有线电视工程技术。

22.机械类: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工程、机械装备、精密机械、工业工程、机械自动化、自动化设备、制造工程(工艺)、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机电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数控技术(设备)、模具设计与制造、玩具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液压与气动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各类机电或动力设备的运行或维护等、(电子)仪器仪表、医疗仪器仪表等各类专业器械设备、各类汽车(车辆)制造(装配)与维修(检测或运用)技术、汽车改装(整形)技术、制冷与冷藏技术、车辆工程。

23.公安学类:犯罪学、犯罪心理学、侦查(察)学、刑事侦查(察)、刑事(科学)技术、技术侦查、经济侦查、警察指挥与战术、禁毒(学)、经济犯罪侦查、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公安信息技术、公安情报学、公安视听技术、法医学、警犬技术、警卫学、涉外警务、边防管理(或指挥)、边防公安、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指挥)、火灾勘查、科技防卫、安全防范工程(技术)、公安(安全)保卫、国内安全保卫、公安学、公共安全管理、公安管理、警察管理、核生化消防、预审、痕迹检验、文件鉴定、法化学、治安(学、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工程)、公安文秘、公安法制、警卫、交通管理。

24.司法监所管理类:犯罪学、监狱学、狱政管理、刑事执行、劳教管理、罪犯管教、罪犯教育、矫正教育学、罪犯心理矫治、涉毒人员矫治、司法管理。

25.教育学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教育、初等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特殊教育、言语听觉科学、化学教育等各学科教育。

26.心理学类: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含临床心理学方向等)、犯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

27.体育学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管理(服务)、运动人体科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生物科学、社会体育、警察体育、休闲体育、竞技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与健康、体育保健康复、武术。

28.艺术类:(可以按照小类设置专业条件)

⑴音乐小类:音乐学、作曲、(音乐)指挥、音乐表演、民族音乐、交响乐、声乐、歌剧、戏剧戏曲音乐、音乐剧、钢琴、管弦、各种乐器演奏、现代器乐打击乐、音乐科技与艺术、音乐教育、音乐工程。

⑵美术小类:美术、绘画、中国画、油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雕塑、书法、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木偶表演与制作。

⑶电影电视广播小类:电影编导、广播编导、电视编导、影视学、电视艺术、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摄影。

⑷舞蹈小类:舞蹈学、舞蹈编导、芭蕾舞、中国舞、民族舞蹈。

⑸戏剧戏曲小类:戏剧学、戏曲学、戏剧影视文学。

⑹表演小类:戏剧戏曲表演、话剧表演、影视表演。

⑺舞台艺术类:舞台美术、照明艺术、录音艺术。

⑻播音小类。

⑼主持小类。

⑽导演小类。

⑾艺术管理小类:艺术管理、文化事业管理。

⑿杂项小类:艺术学、公共艺术、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会展艺术与技术。

29.物理、力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工程物理、核物理、力学、声学、光电子技术科学、工程结构分析。

30.化学化工类:化学(基地)、应用化学、化工、化学工程与艺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有机化工、工业生物工程、化工设备(维修)。

31.材料学类: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稀土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生物功能材料、电子封装技术、陶瓷、硅酸盐。

32.大气与天文学类:天文、空间科学、气象(学)、大气科学(技术)、大气探测技术、应用气象技术、防雷技术。

33.地理科学类:地理、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与技术)。

34.地质地矿类:地质、地质工程、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采矿工程(或技术)、石油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天然气、矿物加工、勘查、资源勘查与开发、矿物资源、地质矿产勘查、勘察工程、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地质矿产勘察技术、矿山地质、岩矿鉴定、矿山测量、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铀矿地质与勘查技术、非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岩矿分析与鉴定技术、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工程地质勘查、水文与工程地质、矿物加工工程。

35.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技术、海洋管理、海洋资源、(近岸)海洋环境(科学或工程)、海洋生态、海洋水文、近岸海洋学、海洋生物(工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放射生态学、军事海洋学、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

36.环境科学类:环境科学(工程)、资源环境科学(工程)、生态学、海洋资源环境、(近岸)海洋环境(科学或工程)、海洋生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水务工程、灾害防治工程、辐射防护、环境安全类、(环境)安全工程、环境经济、农业生态学、综合规划、生态植物修复、环境经济与管理、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环境治理(技术)、环境评价、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环境保护技术、资源环境与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城市检测与工程技术、水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水净化技术、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

37.能源动力类:电气电力(强电)类、热能动力工程、风能动力工程、能源工程、核工程、核技术、核化工与核燃料、核反应堆、核电、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城市热能应用技术、(城市)燃气工程、供热工程。

38.城建规划类:城乡规划、城市(镇)规划、园林规划、道路规划、土地规划。

39.建筑建设类:建筑学、土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排水、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建筑经济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预决算、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交通土建工程、道路交通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机场建设、渡河工程、地下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建筑设计(技术)、城镇建设、矿井建设、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涉外建筑工程、建设工程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室内设计技术、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环境艺术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基础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消防工程(技术)、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供热工程。

40.交通运输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物流、海事管理、交通设备信息工程、交通建设与装备、物资储运、道路交通、城市交通、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运用技术、交通运输管理、交通管理、交通工程管理、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路政管理、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城市交通运输、公路监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水运管理、海事管理、港口业务管理、各类轨道交通工程(设备、技术或管理)。

41.景观类:园林、景观学、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城市园林(设计、管理)、园林绿化、园林技术。

42.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资源与海洋工程、港口海岸(航道)及治河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利用、海岸与海洋工程、水文与水资源、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水信息技术、水政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灌溉与排水技术、河务工程与管理、城市水利、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务管理、水利工程监理、水土保持。

43.测绘类: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大地测量与卫星定位技术、地图制图技术、矿山测量等各类专业测量或测绘。

44.轻工纺织类: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印刷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轻工生物技术、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数字印刷、染整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制浆造纸技术、香料香精工艺、表面精饰工艺、现代纺织技术、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丝绸技术、服装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新型纺织机电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包装技术与设计、印刷技术、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印刷设备及工艺、出版与发行。

45.农业工程类: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业工程、生物系统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技术、观光农业。

46.林业工程类: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经济林、林业技术、林产化工技术、木材加工技术、森林采运工程、林业经济信息管理。

47.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应用生物教育、化学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动植物检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生物资源科学、生物安全、植物科学与技术、应用生物科学、植物资源工程。

48.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农艺教育、园艺教育、园艺技术、特用作物、草业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食用菌、作物生产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中草药栽培技术、烟草(栽培技术)、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49.森林资源类:林学、森林(资源)保护、植物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森林(生态)旅游。

50.动物科学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畜禽生产教育、蜂学、昆虫学、蚕学、动物药学。

51.水产类:渔业(综合技术)、海洋渔业、淡水渔业、水产、水产养殖(技术)、水族、海水养殖、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水生动植物保护、海洋捕捞技术。

52.动植物检疫类:动物或植物检疫、生物安全、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化学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饲料与动物营养、特种动物养殖、畜牧、兽医、兽医医药、动物防疫与检疫。

53.基础医学类:基础医学、医学信息学。

54.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含临床病理学方向、临床急救医学方向、眼与视光学方向、放疗方向等)、中西医临床医学。

55.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妇幼保健医、营养学。

56.口腔医学类:口腔医学、口腔修复工艺学。

57.中医学:中医学(含中医骨伤方向)、针灸推拿学(含康复医学方向等)、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资源与开发、中医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

58.医学技术类:麻醉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放射医学、康复治疗学(技术)、眼视光学(技术)、精神医学、医学技术、听力学、医学实验学、医学美容技术、医学信息学(工程)、医疗器械工程、医学影像工程(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检验技术、医学生物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学营养、呼吸治疗技术。

59.护理学类:护理(学)、助产、护士、涉外护士、产假护士。

60.药学类:制药工程、药理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应用药学、临床药学、海洋药学、药事管理、化工与制药、制药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生物制药、兽药生产与营销。

61.食品类: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储运与加工、食品工艺、烹饪与营养、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检验(检测)、乳品工程、粮食工程、酿酒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贮运与营销。

62.航空航天类:飞行器设计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航天运输与控制、飞行技术、(航空航天)质量与可靠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