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时间:2022-03-20 08:47:46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发生机理

(一)信息不对称。1.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处于信息强势地位的一方为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会隐藏信息或者有意向市场提供虚假信息,往往表现为在交易完成之后,消费者或者信息的弱势方才能获取真实的信息。2.农产品生产供应链较长,参与主体多元,质量安全信息复杂,信息披露不足,加之相关利益主体故意隐瞒真实信息,加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1)生产者与农业投入品经销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农业生产的基础性投入品是关乎农产品质量和收益的前提,生产人员和经销商之间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如种子选择优质性,农户除了从经销商的推销言辞中了解之外,须经过漫长的生长周期才能得到验证。(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消费者则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为目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利益的博弈。当消费者获知某一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时,很可能会选择停止消费该类农产品,这一简单选择行为不但打击了问题产品,而且也会导致那些安全优质的同类农产品的生产者受到牵连。(3)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经营者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外观色泽的过度关注和要求,往往会在加工、包装、储存、运输过程滥用添加物对其表面进行违规处理,消费者对相关添加剂知识比较缺乏,导致经营者在信息中处于优势地位,给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带来巨大风险。(4)生产者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农产品质量认证申请过程中,生产方一般会严格地按认证标准进行生产,当获得认证批准之后,通常会降低标准生产,导致政府与生产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二)利益不平衡。我国农产品生产与销售具有很大的分散性特征,例如甘肃省的农产品市场便是十分经典的分散生产与分散销售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有限性,必然使农产品产业链上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发生利益的博弈与争夺,导致质量安全问题的产生。1.生产者。分散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三者合一的农产品生产构成了甘肃极具代表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重要因素。农产品生产的这一阶段,生产者是以理性经济人的身份存在,其主要追求的必然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生产方可能会在生产时大量施肥或是农药,导致食用农产品中的各种残留物超标,同时这也对消费方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2.销售者。通常情况下,农产品会历经收购、运输、批发以及零售等多个环节才能进入到市场销售。甘肃省多数地区所销售的蔬菜、水果以及畜禽等农产品,其交易主体主要是农产品批发商,或是农户把农产品直接运送到农贸市场销售。销售者为了最大化地增加销售利益,会采取在收购过程中压低收购价格,减少销售成本,同时为了降低贮运损耗和保持农产品新鲜度,会使用一些添加剂、防腐剂等危险化学药品,增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3.消费者。近年来随着质量问题的突出,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一旦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是直接受害方。在农业生产链条内的各个环节中,任何一方利益主体的利益,都来自于消费者。在无法获取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以压低价格来减少消费损失,这样便会导致真正的优质高价农产品得不到认可,最终影响优质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4.政府监管者。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内政府的角色体现了两面性的特点,不仅要对生产方、销售方以及消费方进行保障,同时也要对生产与销售方进行监督。对生产者来说,政府是保护其利益的主体,同时也是为农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并保护农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一)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导向功能。在诸多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涉及到了多方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国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规定了利益平衡格局。在这种预设的利益平衡状态下,各个利益主体自身都占据了一定的份额,并且利益主体之间也有各自的依赖关系。出于利益平衡的要求,则要尽量减少彼此之间的利益冲突,并且维持利益体系的平稳与均衡,以免出现利益失衡的现象。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立法虽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但仍有不足之处。1.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主体权责不够明确。《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第四条中规定,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中负责农业行政的主管部门,要对自己所在区域中所有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查。并且建立安全监督与管理部门,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工作力度。虽然这种从上到下的监管体制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明晰了监管执法主体,但职责模糊的多头管理不利于权责明确、有效监管的形成。2.产地管理制度中缺乏利益平衡。在加强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禁止生产区的划定、修复和治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等方面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缺乏补偿机制的建立。如条例第十二条,只规定了禁止生产农产品,却没有规定如何解决生产者(农户)的利益受损问题。建议明确生产补偿制度,以此救济农户因此遭受的损失,维护和平衡农户生产利益。3.生产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在条例第十八条至二十三条,分别对管理农业投入品、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以及安全质量检测等方面做出了规定。但存在不足,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农产品违规生产处罚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来增加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4.监督检查工作缺乏财政投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日常监测制度。要对农产品生产、初加工、包装、贮运、经营等活动进行现场检查以及依法对违规生产销售行为进行查处等都需要相当的监管成本。但是在监督检查工作中缺乏财政投入,导致执法的主动性降低,执法效果不理想。应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财政投入,为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二)确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级制度。甘肃省农产品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质量状况的影响。当市场供大于求,或市场流通不畅时便会导致大量农产品烂在农户手里,不但不能因此获益,甚至连生产成本都收不回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因此,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掌握市场信息,努力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流通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级决定着生产者收益的高低。质量愈高,销量愈好,收益也愈高。用“利益”促进农产品生产者主动自觉地生产出符合高等级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三)建立信息公开与共享机制,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信息采集、分析、共享等环节,是实现信息传递最为关键的机制,该机制能够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以及供给不足的问题进行解决。在产品信息传递时,农产品上会贴有标签,也就是产品的“身份证”,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即生产产地、生产日期与生产过程等。为了尽快实现农产品信息共享,政府部门要以强制性的政策要求农产品生产各个主体在各个环节中对产品的质量状况进行记录,使其能够与消费者的安全需求相符,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不佳的问题。

参考文献

江应松.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经济分析[D].天津:南开大学,2007.

李明.农产品质量安全[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孙桂珍.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与建议[J],农业经济,2004(05).

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沈宗灵,董世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作者:张华 单位:兰州甘肃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