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学创新模式探索

时间:2022-09-24 10:25:49

高校思政教学创新模式探索

摘要:思想政治教学是高等院校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对高等人才的思想价值及道德观念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高等院校的各个阶段,都坚持加强思政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高校思政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当下新形势特点进行阐述,提出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学的创新模式构建。

关键词:新时期;思政教学;高等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任,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渠道。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伟大的革命历史所遗留下的精神财富,不仅是当下大学生能够了解和熟知的,同时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下,尽管在革命年代中的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依然会产生新的问题,对于每个人都是新的挑战与考验。当下大学生担负着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具有很大的责任。在高校的思政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来加强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和修养,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2015年,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其中详细具体的阐述了在新时期环境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策略和内容,为思政教学的创新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高校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在高校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学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尤其是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十分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思政教学的工作缺乏有效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思政教研工作投入不足,导致教研工作缺乏经费,许多理论研究及实践课程不能够实施。二是思政课程的排课占比较少,导致教师的教学很难起到一定的效果。三是思政教学的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导致教师的授课压力很大,没有更多的精力用在教学研究和创新改革上。高校对思政教学工作的不够重视,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地对课程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在面对课程的考核中,过于简单的考核内容和形式,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基本就放弃了对思政内容的理论学习和研究。这样就会逐渐失去了思政教学的意义,使得思政课程形同虚设。(二)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修订不够完善。高校的思政教学是以教材为依托的,但是对于思政内容来说,有强的时效性。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每个社会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社会理论内容,指导着国家近期的工作。而思政课程教材的修订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一些新的社会理论形成之后,大部分的思政教材都还来不及进行更新或者修改。这样的话,不仅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高校学生在学校接受正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几年的时间,若是这个阶段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不规范,或者是处于落后的状态,则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并且,学生在毕业之后再也不会以课堂的形式来系统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奠定了高校学生的思想基础的。(三)思想政治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来说,专业教师的个人理论素养是十分重要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一般来说都是理论和概念地堆积,学生很难进行个人的理解和转化。而教师在课堂的讲解教学,则是对学生思想渗透的主要形式。甚至有些教师,能够通过个人强有力感情和博学的理论知识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建立起坚实的思想理论和崇高的个人追求。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思政课程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的不足,仍然是制约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及创新改革的主要因素。(四)缺乏改革创新的手段。高校系统化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基本实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已经基本形成了固定的模式。目前来看,当下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讲解来实现的。这样的教学形式效果并不够理想,教师试图使学生能够通过对理论的死记硬背来实现思想上的提高,是根本不切实际的。另外,当下学生习惯于互联网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也同时会通过互联网来了解和掌握一些新鲜的政治理论和思想价值。这样不仅给高校的思政教学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可能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理论价值观。教师缺乏对思政课程的改革创新手段,只会导致当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越来越空洞,形式越来越无趣,单凭教师的理论讲解,很难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社会主义新形势的特点

(一)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可以看出高端人才的重要性。高等教育中,不仅存在着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任,同时也需要加强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当下的经济发展中,不仅需要高端的技术人才,同时要求其必须能够建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崇高的个人信仰。当下的社会经济竞争日渐激烈,人才的争夺不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较量,同时也是国家与国家,政府与政府之间的较量。我国的高校人才培养,必须要能够实现对国家和社会未来建设有现实意义的人才,减少人才的流失。(二)社会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全面普及之后,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复杂的局面。高校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特殊的一部分,面对复杂社会形式,若缺乏合理有效的思想教育,则会根据自身的理解和兴趣,来追求不同的理念和意识。而我国目前处在一个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高端的人才能够统一思想,共同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这就需要依靠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得广大的高校学生在意识形态上有深刻的认识,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高尚的追求。(三)多元文化相互交融。我国的民族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且经久不衰,成为当下国家认识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指导着国家和民族历经苦难与辉煌,并且成为当下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然而,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如何发挥正能量,增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在多元中确立主导,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新的挑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面对各种思潮和复杂的社会现象,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多样中求得共识,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新的要求。

三、新时期高校思政教学的创新模式探讨

(一)深入进行思政政治理论的研究。在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的建设中,首先要进行理论的研究与分析。加强教师人才的专业化和系统化,统筹社会专家资源建立教学改革智库,对教学中存在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教学改革创新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另外,加强对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加强对教案编写、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组织的研究,建设一批精彩教案、精彩课件,为高校的思政教学工作提供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同时,思政教师要集思广益,针对本校的特点,构建属于本校特有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通过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来实现对思政课程创新改革新思路的研究,积极投入到创新改革中来,为高校的思政教学提供专业和充足的力量。(二)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多教学的多样性。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高校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的思政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也能够在形式和内容上产生新的变化。比如,通过高校课堂的多媒体与网络设备,可以向学生展示视频、图像等信息,也可以配合教师的电子课件,来产生更加生动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搜索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将这些资料编写进课件中。既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弥补教材的纯理论内容的不足,同时,还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例,来使学生产生更加直观的效果。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直播的形式,在国家一些大型的会议和比较隆重的活动中,在课堂上进行直播展示。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的形式来感受到国家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树立一个正确的政治理念。(三)积极开展思政实践课程的教学形式。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强调:努力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政治的实践课程较为缺乏,主要是资源的缺乏以及形式不够创新,同时也无法对学生产生系统的学习和认知体验。在新时期,高校的思政实践教学应该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通过整合本地区的实践教学资源,来实现对学生的系统化教学。比如,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对本地区的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旅游教学场馆进行建设,配合高校的课堂教学内容来进行实践教学工作。另外,还要与当地的宣传部门、文化部门沟通,给学生提供参加本地区政治理论宣传工作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切实地感受到政治理论和宣传的现实意义,从而促进课程的理论学习更加的扎实和深刻。

四、结语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先进的信息技术及复杂的社会形势,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加严格地要求。高校思政教学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及思想价值构建的主要形式,其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应该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地进行创新尝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思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优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拓春晔.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04).

[2]王清宝,丁绍宏,白英.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模式的探索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8(12).

[3]洪宇.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新模式分析[J].高教学刊,2018(21).

作者:王欢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