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运用

时间:2022-04-03 08:44:28

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运用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微课资源量较少,同时短小精悍,教学效果比较良好。重点探讨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课;诗歌鉴赏

微课教学主要是通过视频模式展现,一般播放时间比较短,只有5到8分钟,微课仅是针对于某个重难点知识进行深入讲解,是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通过采取微课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碎片化的时间中达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得到广泛地运用。

一、微课形式短小精悍以及教学效果良好

微课资源量较少,同时短小精悍,教学效果比较良好,对于目前学生而言,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微课进行学习,通常而言微课主要是讲解某个重难点知识,在微课当中一般知识量比较少,但是大多浅显易懂,通过微课可以帮助学生短时间记忆大量知识,对于促使学生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微课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具有重大的优势,微课不会受到地点以及时间方面限制,学生在家就可以进行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使用手机、电脑等学习,对于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课画面感以及视觉效果强

针对微课进行分析,微课大多是以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微课视觉效果比较强,同时画面感也比较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目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反映,诗歌较为深奥,晦涩难懂,大多数学生只能依赖于自身想象理解诗歌,没有办法对于诗歌产生全面深刻的理解。但是,在目前的高中诗歌鉴赏活动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使用微课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微课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出来,某些比较抽象内容可以形象具体展现出来,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很容易感受到人物情感以及深刻体悟诗歌内涵。高中诗歌鉴赏的过程当中通过使用微课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帮助学生对于诗歌产生深入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三、微课可以反复使用

微课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大差异性,微课可以反复播放和使用,微课可以面向全班学生。学生存在着较大差异性,在对于知识点进行接受以及学习过程当中,往往接受速度不一样,某些学生可能很快就接受了,但是某些学生往往不能够接受,甚至一部分天赋比较差学生经过多次学习还是不能够把握重难点知识,无法理解内涵,尤其是对目前语文诗歌鉴赏,大多数比较难懂,同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和感悟,学生常常难以把握,理解相对比较有限。但是,如果要求教师多次讲解往往费时费力,通过使用微课可以进行反复播放,所以学生更容易进行操作,某些学生如果理解能力比较差,学习速度比较慢,可以在课外时间反复琢磨、反复听讲。

四、微课知识量少

微课通常仅仅是重难点知识讲解,一般知识量比较少,学生通过微课,也比较容易掌握重难点知识。微课教学模式往往可以化枯燥为有趣,诗歌鉴赏活动过程中,由于某些诗歌比较深奥,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但是,使用微课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不足。微课可以促使难以理解知识生动形象表现出来,同时可以促使学生对于诗歌画面感产生深刻的理解,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人物情感深刻感悟,同时有助于学生对不同类型诗歌风格进行良好把握。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通过使用微课教学模式,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课是将一些碎片化短小知识相互联系起来,相对传统的模式而言,微课是一种重要辅助性教学,这样增强学生体验感受,对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以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高中的诗歌鉴赏活动之中广泛使用。

五、微课易于制作

微课比较短小精悍,对于目前高中语文教师而言,想要制作微课并不困难,比较容易就可以做出大量的微课视频,微课制作过程耗时比较短,同时比较简单。目前,语文教师仅仅只需要将资料准备好就可以制作成微课,语文教师可以从网络平台上获取素材,网络平台上存在大量和诗歌有关视频、音频等等,所以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教学以及授课需求从网络上获取所想要素材,获取网络上的诗歌素材之后,教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使用技巧,针对大量素材要进行归纳总结,在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微课,能够有效增强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同时能够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以及诗歌鉴赏水平。

总之,微课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具有其独特优势。其中,微课易于制作、微课知识量少、微课可以反复使用、微课画面感以及视觉效果强、微课形式短小精悍以及教学效果好,对于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以及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除此之外,通过使用微课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目标,值得在高中语文课堂之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茜.微课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中的运用例谈.考试周刊,2018,(49).

作者:许艾利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新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