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5篇

时间:2022-12-30 10:40:23

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5篇

第一篇: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探讨

新时代的发展早已赋予了高校教育三大社会职能,第一是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是移风易俗,树立正气,提高精神文明。学校的教育是通过各学科的教师来实现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要通过大学语文教师来实现。《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可见,语文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是语言工具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结合。当前,伴随着应试教育的框架,使得大学语文教学多是工具性的应用,而忽略了人文内涵。其实,语文教育应该是带有突破性的、面向未来的思想教学,以课堂为中心点辐射到学生学校生活、家庭、社会生活等全方位的各个领域。所以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应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渗透,努力找到二者的契合点,不断培养大学生的思辨习惯、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一、大学语文教学及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现状

(一)大学语文不受欢迎。现如今,教育界似乎出现了过分重视英语而忽视大学语文的局面,加强国学教育是近年来大学语文教授们的心声。随着市场化、功利化的社会风气侵入象牙塔,大学语文教学与评价系统依然落后,使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大学语文成了所有学科当中最不受欢迎的课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学语文课逐渐遗失了其原有的魅力,变得乏味枯燥,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过于慵懒,而老师对此束手无策便听之任之,由无奈最后到无所谓。曾几何时,吟诗作赋、填词写文还是大学语文课上最津津乐道的事情,然而如今很多高校的语文课却乏人问津,有的学校甚至连课程都开不起来。2013年人民大学便对大学语文课程实施了改革,将大学语文列为选修课,一时间引起了教育界的一片哗然。一方面是五花八门的选修课乱花渐欲迷人眼,另一方面是被奉为“根基之学”的语文课遭受冷遇、门可罗雀,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实在是令人忧心忡忡。

(二)大学语文教学效果不容乐观。首先,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83.6%的人认为现在人们的韩语应用水平下降,其中45%的人表示下降很多。其中有多年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表示,从整体上说,大学生的汉语应用水平比起10年前要差很多,甚至有老师觉得是一届不如一届,这让他们感到很痛心。此外,翻看过大学语文教材的人不难发现,一些不经考证的公务员培训机构的内容也被编入了大学语文的教材之中,如提到“申论”一词出自《论语》“申而论之”,长此以往,难免让大学语文教学和汉语言文化的发展传播面临生态困境。不仅如此,如果参加一次招考的作文阅卷便会发现,参加考试的虽然大多都是文科专业甚至是中文或新闻专业的本科生,但是若想从中找到一篇好作文无疑是大海捞针,错别字多、语句不通、跑题严重、理解力差、语言干涩枯燥、学生腔严重、缺少真情实感的等都是通病。本科生的作文水平基本停留在高中生阶段,这实在让人大跌眼镜,大学语文教学的失败也可就此以一斑窥全豹。

(三)大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定位模糊。现如今,很多高校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定位模糊,很多教学课,依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诸如对故事内容人物中心思想的提炼分析,把对课文的理解作为学习的目的,致使学生对大学语文丧失了兴趣,不仅课堂学习效率差,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成绩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大学语文教学工具性的偏锋,主要归咎于当前标准化的应试教育,人文教育的缺失只能凸显出学生的答题能力。所以在工具性应用标准的基础上,大学语文老师应该侧重于对学生的语文教育人文内涵方面的导向,使大学生的思想塑造性更强。当今很多人大学毕业后依然缺乏独立阅读、深入思考、自由表达的能力与兴趣,这些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教育,尤其是大学语文教育。所以在大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定位模糊的问题上,我们要反思教育之则,承认这是一个问题,尤其是今天的中国,大学的问题有很多,而很多问题是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隐藏了。在中小学是叫语文课,到了大学叫文学课,然后才有中文系,所以很多人觉得大学没有语文课。语文教育和文学教育似乎成了两个概念,人文素养的培育也就更加疏忽。最近民间已有很多人在呼吁母语教育,把这个母语的概念又提出来了,于是现在是处于一个概念很多但也很混乱的状态。

二、关于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几点建议

(一)处理好大学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大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在于运用,能力的拓展是在工具的基础之上,语文本身就是思维的工具,离不开人的阅历、修养、交际等方面的素养。在大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必须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互相渗透,如果老师一个人讲解的酣畅淋漓,学生们听得却无精打采,没有给予任何回应,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死气沉沉的,老师无法取得教学的理想效果,学生们也不见得能够学得好。所以,大学语文教学课堂应多让学生自主的回答老师提问,积极互动,这样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而且还能塑造学生的前瞻性和洞见性。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面向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比赛、话剧表演等,这也是意在拓展学生思维和大学语文教学工具性的实践应用。不仅如此,大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实践中要依具体情况而有所侧重,主要是依年级段和学习任务的不同而有所侧重。譬如中小学教育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工具性就比人文性更加重要,在学生掌握这些工具性基础语文知识之后,大学时期才能更好地接受人文性大学语文教学,比如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接受人文性熏陶,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人文性则是教学侧重点。

(二)大学语文教学及人文素养培育要紧跟社会需求。任何一门学科和课程,都不能闭门修炼,与社会对接是绝对必要的。大学语文课越来越不受欢迎,其地位也越来越低,虽然有人把社会功利化影响认定为罪魁祸首,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与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有很大关系。很多企业在招聘时甚至明确说明,他们需要的人才说是文员和会计,其实是会会计的文员和会文员的会计,复合型人才是当前企业争相吸纳的精英。这也足以说明,跟专业脱节的单纯人文性大学语文教学已无法满足新时期的社会需求。再反观现有已开的大学语文课大多与社会需求无关或者是相差甚远,所以,大学语文教学在加强人文素养培育的同时,应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观、对接职场的专业观、实践导向的课程观,建立思、听、说、读、写五大能力融会贯通的教学体系,走向紧跟社会需求的大学语文及人文素养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大学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只有回归语言本体,才能体现其独特的课程价值。对于应用型人才来说,语文能力主要是在思考的基础上能说会写,所以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凭借教材文本,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内化和运用语言,对接职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从这个角度看来,重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势在必行。当然,目前来讲那还是纸上谈兵,如今大多数高校的大学语文还只是一门公共课,领导不重视、教师不上心、学生不欢迎,能开课已实属不易,至于大学语文该怎么教,如何处理好人文性、实用性的关系等早已无暇顾及,甚至很多高校已让大学语文退出了课堂这种教学模式。

(三)让大学语文教学及人文素养培育走上职业应用化道路。让大学语文教学及人文素养培育走上职业应用化道路,就是让大学语文接上社会的“地气”,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有选择性地靠近各专业的职业需求,例如在“应用文写作”中教授建筑专业的学生如何撰写投标书等,从而突出社会需求,既能扭转大学生对大学语文漠不关心的态度,也能增强学生的实用技能。大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以语言塑造人的课程,力求培养出能说会写的学生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语言思辨能力着手,否则将延续中学语文教学的模式,没有突破性和实用性。所以,老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创设具有思辨性、能够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教学氛围很重要,学生只有在思辨的氛围里进行语音表达能力的逻辑性、条理性训练,才能逐步具备职业汉语的应用能力。然而由于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制约,目前大学语文教学及人文素养培育的职业应用化改革仍面临着很多的艰难险阻,可谓是任重道远。但人们始终承认,汉语应用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职业核心竞争力,所以大学语文教学及人文素养的培育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逐步走向职业应用化道路,才能保障大学生的职业汉语应用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总之,语文是一个门槛很低的学科,但语文作为一种知识,兼及经验、修养、技能与情怀,所以又不可否认语文作为一门课程的深奥性。大学语文的本质乃是人学,即为认识人生、解读人生、探索人生而学习语文,做人、做事、做学问是一回事,当我们把大学语文解读为人学的时候,书本上的知识就不仅仅是一般的知识而已了,它可以成为我们的人生智慧和指路明灯。虽然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及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诸如然多求快、道听途说、压缩饼干式的教学等,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损害由来已久,但也要认识到其背后的诱因,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社会,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琳琅满目,没有办法再去一心只读圣贤书了。所以,如何处理好大学语文教学和人文素养培育的关系,值得广大高校师生认真思考。现在人们学习文化知识就像投资,都希望收益最大化,大学语文教育更像农业,好似种庄稼,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所以说无论是大学语文教学还是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都不要太功利,一方面家长和学生不要总是追问将来考试能不能加分,另一方面学校不要把大学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思想道德教育的工具。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语文教学带有道德教训的意味,但教师首先让学生感受到的应该是文章、诗文的魅力,其次才是这方面的含义,而在具体教学中如何把握分寸,需要教师灵活斟酌。

作者:周永 单位: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璇.论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4)

[2]郭兴.基于大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水平谈大学语文教学改革[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5(06)

[3]曹丽萍.发挥大学语文的育人功能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大学语文教学与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第二篇: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是21世纪对综合型人才要求中的一部分。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大学语文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上述能力,还能结合时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建设相结合,培养道德、技能和素养兼备的人才。但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现在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对大学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

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学更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和精神的培养,注重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并感悟到语文价值,以及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精神品德的培养等。这些学习内容是语文教育的最高人文培养目标,因此,这些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应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大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知识的重要教育机构之一,它为学生建构系统、全面、多元的人文知识结构。为了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应凸显人文教育的宗旨,这是现代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准确定位,同样,这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改革方向,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

二、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一)由单一教材转型为多元的集成型教学资源

首先,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要根据现代化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主要内容不再局限于中华传统文化和文学知识体系,还应注重平衡教材中现当代文学间和外国文学间的格局,突显立体化教学。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语文因自身内容广、兼容强、形式多等特点,可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提高语文课程的实用性,拓展大学语文教学的受众群体。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并使用多媒体信息资源来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制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新颖创意的网络课程、音像教材和电子教案等,并根据教学需求,不断更新课程建设,由单一教材转型为多元的电子、网络教学资源。例如,可根据教学设计和教学进度的安排制作与之相配合、具有辅助教学效果的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库和试题库。这对教师的备课能力是一种挑战,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素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大学课程设置的有限性,为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学习,教师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建设大学语文网块,便于学生在课外学习和交流。网站教学平台主要分为以下项目:课程公告、重点难点、我的作业、我的问题、查看问题等。教师还可以建立学习资源库,按主题分为平行阅读库、听说训练资源库、名师讲坛、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等。

(二)建设知识与能力同步培养

大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学生文学理论知识,还需要对学生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文学价值判断能力进行培养,并转化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可见,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也应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并重,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中应注重学生对作品的独立鉴赏、分析和评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与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大胆说出内心的看法,使学生的思维由模仿过渡为创新,进而可以进行具有个性的艺术创作,开启文学创作之路。这种教学模式改革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而且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构建和个体自信心的培养都具有较强的积极作用。

(三)完善教育理念,创设精品课程

通过利用实践教学经验、完善大学语文教育理念,从而为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助于形成科学性、多元性和前沿性的教学理念。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和运用创新理念,可形成系列化的语文课程。系列化的语文课程除应涵盖主要知识面之外,还可开设注重素质培养的系列课程,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就业指导方向进行分类,例如,唐诗宋词鉴赏、小说、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当代文学热点问题等课程。各高校应积极配合国家、省级精品课程的相关文件和活动,大力拓展网络课程,大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学习中,学生则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打造和建设精品模仿课程,在网络共享资源条件下为更多的大学语文学习者提供帮助。

三、结语

大学语文课程不仅是传承优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文学修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路径,为此,我们应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方法,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知识基础和价值体系贡献应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作者:桑鸣 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林,李春华.大学语文教育中“语文—人文—文化”内容拓展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146-148.

[2]赵敬立.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J].现代大学教育,2010(1):93-99.

第三篇:大学语文科学定位与教育功能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困境,分析探讨了在大学实施的素质教育中,大学语文所具有的功能、定位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在高等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课程不仅是主要渠道,而且必须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文章结合高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指出大学语文学科应该兼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征,它有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的重要功能,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及养成扎实的语言与思维基础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语文还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的优势,对健全学生的人格有着决定性的导向意义。

关键词:大学语文科学定位教育功能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出发点,培养健全的人格完备的知识结构及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学生,是高等院校的教育目标。而如何达到这个教育目标,需要高等院校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配置体系。首先,课程配置体系建设必须要有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来完备学生的知识结构;其次,课程配置体系建设要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传授,用以系统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及专业技能;另外,课程配置体系建设还必须要以人文素质知识的教育与学习来健全学生的人格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三者密切结合,才能培养出较高素质的人才。鉴于此,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课程与渠道,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养成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语文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开设有着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大学语文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大力倡导并实施了文化素质教育,各大高校把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成一门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主干与基础课程。进入21世纪,大学语文越来越受到重视,在2006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高等院校要尽力开设大学语文课;随着时代的要求,大学语文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就要求各学校结合学校及大学语文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并转发了《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大学语文课程不仅要在高等学校开设,而且随着时代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要求,大学语文课程还要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改革。尤其是近年来,大学语文教育在诸多高等院校遭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各种新兴的、实用性强的科目与课程越来越多地挤占了大学语文的课时,有的学校大学语文的课时或被缩减或干脆取消;一些大学语文教师因学科地位不高,或教学科研成果得不到平等对待而缺乏教学积极性,以至频频跳槽;学生觉得大学语文学而无用,将语文课视为“睡觉课”“休闲课”;教师不知道大学语文课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教学改革不知如何改。这样的现状与困境,把大学语文推向了极度弱势的地位与边缘地带。大学语文的这种现状,早已经引起教育界和媒体的关注,学者们普遍认为,解决当前大学语文的现状的关键点,在于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科学的定位与功能的权威认定。

二、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其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管理者、专家、学者,他们必须具备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较高的专业技能。问题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与目标要求下,专业核心能力却不包括语文能力与素养。很明显,这样的理念就会造成大学语文课程不是也不会成为专业主干课程。而如今的高等院校,公认的大学阶段的教育,一定是也必须是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素养等科学精神的同时,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因为无论是学习哪一门专业还是以后从事哪一项工作,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等水平都是不容忽视的,这是关系着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大学语文课在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就是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与能力,它具有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必须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定位。那么,大学语文该何定位呢?在2004年10月召开的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届年会上,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得到了学者们的共识:大学语文课程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应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大学语文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分支,专门在全日制高等院校的课程中设置。高校中的大学语文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即富于基础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不断地在教学中向大学生渗透人文主义精神,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全面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一般来说,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本科院校,大学语文主要是在理、工、农、医专业的学生中开设,其教学主旨是以了解文学知识为基础,以文学发展脉络为主线,以品读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学作品为切入点,使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与教育中有足够的机会去充分体会语言文学的魅力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进一步体验真善美的过程中,拓宽与完善知识结构,不断地提高人文素质,进而与其他课程互相促进,共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在高等院校,大学语文课应该作为养成人文素质基础的核心课程,给予充分的课时保证,以利于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及高等教育的目标。

三、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

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十分权威而准确地指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大学语文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融合语言、文学、文化于一体的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具体来说,从工具性层面入手,大学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课,用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技巧;从人文性层面出发,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素质课,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大学语文的工具性,是渗透了人文性的工具,没有了人文性,所谓工具性就失去了活力与生命;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又是依附在语文工具性上,没有了工具性,人文素质教育则无法实现。所以,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就是要辩证统一地发挥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与优势,其中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两者完美结合,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最终实现包含人文素质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终极目标。

(一)大学语文课程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尽管进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已经初具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其水平跟大学的专业要求与将来的职业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加之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的部分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理解、表达、思维等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必须进一步提升。“文章者,天下之公器也。”在交际与沟通如此重要的现代社会里,口头交流与文字交流都是重要的社会交流形式与渠道。所以,随着社会活动交际的日益频繁,一个在职业上专业过硬、职业技能超强的人,也一定必须拥有深厚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而富有极强工具性的大学语文课,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培养学生“语”与“文”的能力,“语”就是人们相互之间通过说的话传递、交流信息;“文”就是人们相互之间运用文字进行交流,综合起来,大学语文就是要在更高层次上让学生学习与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书面表达、口头表达等语言综合表达能力与技巧。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为专业课及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语言与思维基础大学阶段,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获得过程中,语言理解与思维能力的层次与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阔而高深的思维角度、富有创造性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敢于批判的精神等等都对专业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中,学生不仅能学到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也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阅读、思考、分析、训练等活动,拓展思维,进行缜密思维的训练,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面对专业课程的分析、思考与阐述时,能够运用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并借助于扎实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来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大学语文》就如同一个平台,它与其他课程相互渗透,相得益彰,能够引领大学生更好地进入大学专业课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打下学习的基础。

(三)大学语文课程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样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素养,是一种内在精神品格。一个社会中的人,之所以成为能够为社会服务的人才,除了必须具备的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要有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必须是具有正确人生价值取向的人。所以在大学阶段的教育中,不仅要进行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信念等方面也要进行教育与培养。对于广大青年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正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巩固的重要转折点,科学高尚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信念理想直接关系到将来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对于社会而言,越多的社会成员具备高水平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高尚坚定的理想追求、人生价值取向,社会的正义与公平越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社会也就越和谐。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延续都是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担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需通过欣赏与感知人类优秀的文学作品及成果,进行具有时代特点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教育。在知识传授与环境的熏陶中,让学生去学习、理解、体验与思考,使其逐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最终拥有合理优化的知识体系、高尚的情操和完整的人格,成为一个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总之,大学语文是在更高层次上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既体现在工具性层面,也体现在价值层面。大学语文课的学习与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阅读、理解、表达、交流等能力,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使大学生成为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的大学生。

作者:邹莉 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大学语文与素质教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张福贵.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4(01).

[3]魏饴.“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教材编写[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6(02).

[4]施华.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J].科技信息,2011(09).

第四篇:大学语文课程中文学赏析教学方法探讨

一、引言

大学语文课程,是多数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一门通识必修课。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在讲解基础文学知识之外,应重在通过语言文字这种艺术形式,唤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由于《牡丹亭》自身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问世之后,立即轰动一时,出现了“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的盛况。”“临川四梦”中最有名的也是《牡丹亭》,汤显祖自己也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不仅如此,《牡丹亭》较于其它明代传奇而言,可以算是一部“奇剧”。主要原因是《牡丹亭》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了创作,使其构思具有跌宕的幻想色彩,令其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其内容充实,独特的故事情节赋予这部戏曲丰富的传奇色彩,较之其它文学艺术作品更具有传奇性。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牡丹亭》的文学赏析

在大学语文教育之中,对《牡丹亭》的文学赏析不能简单地对文学作品自身进行分析,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牡丹亭》进行深入了解,而要将对《牡丹亭》与不同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以便学生能够对《牡丹亭》进行深入了解。(一)《牡丹亭》与《西厢记》的比较《牡丹亭》的记题词中有言“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杜丽娘只是在春日游园之时梦遇柳梦梅,与他在梦中幽会,一见钟情。终日想念,神情恍惚,最终致使香消玉损。之所以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就是因为杜丽娘在梦境中与柳梦梅相遇,便爱上了他。试想谁见过像杜丽娘这样的女子,只是在梦中相见,甚至她都不知道这个人是否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便一颗芳心暗许。而《西厢记》之中莺莺则是见到张生之后,通过眼神、书简与张生沟通,渐渐爱上张生,并在红娘的帮助下和张生在一起。莺莺和张生是在现实生活中接触之后互生情愫。两相对比,杜丽娘这样在梦中就爱恋上一个人的情节少之又少,大多数爱情题材作品都是两人相见、相知之后互生情愫,但是《牡丹亭》这样的情节设置不得不说尽显汤显祖的独特之处,使全文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

(二)《牡丹亭》与《席方平》的比较

杜丽娘死后,灵魂飘到阴曹地府,胡判官判罪,与其同时被判罪的还有赵大、钱十五、孙心、李猴四人,他们都因前世做错事得到相应的处罚。而杜丽娘因惊梦痴情而亡,而且又与柳梦梅前生有缘分,所以将杜丽娘的灵魂放出枉死城,随风去寻梦中人。可见,文中的阴曹地府是一个是非分明,无阴暗之事的地方。但是,杜丽娘在《圆驾》时曾说:“在阎浮殿见了些青面獠牙,也不似今番怕”。可见,阴曹地府比皇宫要公正严明的多,不必怕有理说不清,也不似世间黑暗。除此之外,更多的文学作品则是通过写地府的黑暗来影射社会的黑暗,从而揭示社会的阴暗面。例如《席方平》一文中,席方平因其父亲被奸人所害,所以魂入城隍庙为父亲伸冤。然而“羊惧,内外贿通,始出质理。城隍以所告无握,颇不直席”。席方平愤愤不平,只好去冥王那里伸冤,谁料冥王也被收买,整个地府都被羊收买。他们上下勾结,使席方平无处伸冤,反受拷打,这就是借地府黑暗来暗指社会昏暗。但是,《牡丹亭》却反其道而行,大赞地府的公平公正,与现实社会形成强烈反差,以此讽刺现实社会的黑暗,其中不无奇特之处。

(三)《牡丹亭》与《聊斋志异》的比较

杜丽娘忧思过重去世,留下画卷,后被柳梦梅拾到。杜丽娘被柳梦梅的痴情所感动,现身与其相会,二人遂成为夫妻。这一故事情节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很多作品也具有这种浪漫主义情节,例如《倩女离魂》中的倩娘,一缕香魂离体而去,陪伴了宁采臣三年之久,最后魂体又合二为一。很少有像丽娘这样死后借他人帮助死而复生的,结构设置奇特。《牡丹亭》之中杜丽娘自游园后神形渐消,为了留住青春,丽娘画了一幅肖像,形神兼备,美若天仙。后来,丽娘死后,画被柳梦梅拾到,画中人“丹青妙处却天然,不是天仙即地仙。欲傍蟾宫人近远,恰些春在柳梅边”。哪里就有这么巧的事情,我恰好做了画,而画又恰好被你捡到,你便恋上了我,而我喜欢的正好是拾画的你。所谓无巧不成书,大概也就是这样的情景。好似《画壁》里的朱孝廉望着画壁,就望见了牡丹,而当他飘忽中进入其间时,第一个见到的人也就正是牡丹。虽说牡丹不是女主人公,但却也是全文的重要线索。

三、结束语

在进行《牡丹亭》的赏析教学时,仅仅将作品与其它作品进行比较仍不能很好地让学生了解《牡丹亭》作品的独特之处和文学色彩。在此同时,应该跳出定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互补型的组合方式进行教学。具体而言,就是将老师和学生组合起来,以表演的形式展开进一步学习。通过这种现场教学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融入在作品之中,加深对作品的了解,还能促进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老师和学生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

作者:席薇 单位:公安边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

第五篇: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大学语文具有审美、知识和精神传承三位一体的学科功能,大学语文课堂应该充满知识、美与活力。大学语文课堂也即文学课堂,所讲授的作品都是古今中外历经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如《蒹葭》、《离骚》、《秦晋崤之战》、《陌上桑》、《归田赋》、《长恨歌》、《伤逝》、《容忍与自由》、《哈姆莱特》等都是文学经典,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情感抒发均生成于时代情境,它存留了作家的人格气质、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时代的宿命抗争。所以,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应该从“人的建设”的高度来定位自己,在教学环节中培养和强化学生健康的人格,让学生在学习中完善自我,至关重要。

一、大学语文课的审美功用

1.美的来源

“美”在汉语中,使用次数频繁,青山秀水,花红柳绿,多么美,多么奇妙啊!关于“美”的起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有过解释:羊大为美。“羊大”之所以美,是由于好吃的缘故。“美,甘也,从羊从大”,“甘,美也,从口含一。”[1]这种说法,也有人质疑,羊大就一定肥美吗?小羊也有肥的,大羊也有瘦的。有一回路过一家名叫“羊爷爷”的火锅店,我在想,这家火锅店生意一定不好,羊爷爷的肉老了,不肥美了,火锅的味道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名叫“小肥羊”火锅店一直生意兴隆,“小肥羊”想想就让人流口水。这就是中国语言的魅力所在。尽管有人质疑,但大家觉得好吃为美,吃到味甘可口的东西,就会称赞:美。如陕西的美食油泼辣子面、羊肉泡馍、凉皮,咥一碗,嘹咋咧!嘹咋咧也即美,好吃。《舌尖上的中国》在一夜之间,一石激起千层浪,把中国的美食演绎的绘声绘色、淋漓尽致,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吃货和美食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人分不清美与丑的界限,甚至把丑当成美来加以炫耀。所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至关重要。“梁启超就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高尚的趣味,发挥善的、美的情趣,压伏、淘汰和铲除低级的、恶的、丑的情趣,从而推动人类的进步”。[2]而文学课是其中的法宝之一。也即美育。鲁迅也说过:“文学能涵养人的情思,培育人的理想。文学能启示微妙幽玄的人生真理。如果人们去读从荷马以来的各种伟大的文学作品,就不仅读到了诗,而且看到了人生,看到了人生的优点和缺陷,就会自觉勇猛地发扬精进,努力使人生更为圆满。所以,文学有教育意义,从而有益于人生。”[2]鲁迅认为,文学的教育作用对于一个国家十分重要,如果没有这种教育,这个国家就要零落颓唐了。鲁迅的“弃医从文”也说明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2.文学的审美价值

文学是一种再现艺术。文学具有逼真的形象美、生动的叙事美、隐含的情感美、丰富的意蕴美、诗意的形象美、直观的造型美、开放的意义美、朦胧的意象美、逼真的情境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学审美价值的教育功能,利用作品中优美、崇高、悲剧、喜剧、荒诞等美的形态,实施审美教育。国内刊号CN61-1499/C优美具有和谐的教育功能,能够培养学生协调、平衡的心理,审美教育应从优美开始;崇高具有意志教育的功能,能够振奋精神、提升人格、磨砺意志、培育理性,激发主体意志,建立人的自信心。对于青少年来说,有利于摆脱平庸、麻木和消沉,培养人积极的进取心;悲剧具有崇高的价值教育功用,对青少年进行生命的受挫能力与死亡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存承受力,克服盲目乐观和消极悲观,使灵魂更坚强,心灵更有韧性;戏剧具有快乐教育、智慧教育的价值,给人轻松感、自由感,让学生获得心理的释放,有利于培养学生乐观豁达、包容万方,微笑面对生活的态度;丑和荒诞具有培养反思批判的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文学的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一定不能忽视文学的教育价值,合理利用文学资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做学生思想的导师,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向善,成为文质彬彬的美女、帅哥。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文质彬彬中的“质”指人内在的道德品质,“文”指人的文饰。孔子认为,一个人缺乏文饰(质胜文),这个人就粗野了。一个人单有文饰而缺乏内在的道德品质(文胜质),这个人就虚浮了(道貌岸然)。[3]只有“文”和“质”统一起来,才能成为君子。才具、学识、品德三者兼备,才能称得上“文质彬彬”。培养内外兼修的人才是教育的目标。

二、大学语文课的教育功用

1.潜移默化

如今的教育普遍出现过分追求分数、升学率的现象,而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严重欠缺,高分低能的学生层出不穷,校园暴力及学生受挫想不开而轻生的事件屡见不鲜。多少鲜活的生命在瞬间就消失,他们正值青春,本应拥有美好的前景,却走上了不归路。教育的意义究竟何在?“分数”还是“成人”?这是迫切需要广大教师反思的问题。大学语文课的开设,弥补了有些专业上大学后无缘语文课的缺点。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有人说,思想政治的教育应该是政治老师的任务。笔者认为,语文课是一门综合课,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学课陶冶情操的作用,其实质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影响的过程,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的命运,会给我们人生以重要的启示。这比政治课干巴巴的说教的效果要好的多,文学课把思想教育融入了文学作品的阅读讲授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生活。因此,利用文学课教育学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育人为本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教人如何做人。一个人如果知识渊博,不会做人(不是那种圆滑的处世态度),也不能称得上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也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指出: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3]陈忠实老师去世,有来自各行各业的群众自发前去吊唁,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大家都说他是个好人,谁需要他帮助,他从不拒绝。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人格的魅力。因此,教学生如何完成做一个人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不是以分数来评判教育的效果。在我八年的大学老师生涯中,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读书、写小论文,为课堂教学储备知识、发掘教学方法。我的课堂学生听课率达99%。数字似乎有点绝对,但真实情况就是如此。我讲课尽量做到生动有趣,动用自己的十八般武艺,说学逗唱、琴棋书画,融入到讲课的内容中,充分调动课堂浓厚的学习氛围。我的第一节课,95%的学生总在认真听课,而每个班总有那么几个有个性的学生似乎表现出几分不屑,或者玩手机,或者睡大觉。因此,我就对症下药,在讲好课的同时,重点抓这几个有个性的学生。通过和他们倾心交谈、说服、督促,学生慢慢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原来呀,学生在选专业的时候,不太喜欢汉语言文学专业,因此就会有排斥的情绪。我就问学生,你不喜欢文学,那你喜欢什么?有同学说,我喜欢弹琴,有同学说我喜欢跳舞。但我告诉他们,如果文学学不好,琴声不会悠扬,舞姿不会灵动。因为没有内涵的表演只是一种技术,而要达到艺术,离不开文学课的学习。学生的态度明显好转,开始重视文学课。没有特殊情况,每节课学生都在认真听讲。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让学生重回课堂,争取不让一位大学生掉队,让每一位大学生都取得进步。

三、精彩课堂的教学方法

1.“律”字开头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学第一节课,十分重要,不仅要给学生留个好印象,而且要给学生宣布自己的课堂纪律及学习要求。有学生就纳闷了,大学不是很自由吗?老师怎还管我们?我给学生解释:什么叫大学的自由?思想自由才是真正的大学精神,而不是自由散漫。《秦晋崤之战》强大的秦国为何失败?连王孙满这样的小孩都看出来“秦兵轻而无礼,必败”。因为秦军的士兵不懂礼节,目中无人,必败无疑。所以课堂纪律很重要。我给学生规定了课堂纪律“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希望和学生能走到一起来,走出一份深深的师生情。(1)不迟到,不早退。(2)不打盹。(3)不说悄悄话。(4)不玩手机。(5)不能不写作业。然后询问同学们,能否做到?学生异口同声一致通过。这看似老生常谈话题,真正实施则难上加难。作为老师,自己也得做到,否则,教育学生无济于事。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以独特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向上、向善。

2.“读”占鳌头

如何才能学好语文呢?学生要注意两个环节:首先是“读”,“读”占鳌头。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因此,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熟读成诵。对于这个传统,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宋代大学问家朱熹曾经说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苦吟诗人贾岛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无不透露出诗人吟诵锤炼的情景。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使我们领悟到其中的意境,领悟其中的声韵之美,进而体味特定的声韵节奏对于表达作者特定思想感情的作用,真正感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就大学语文这门课来讲,精选的都是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名篇佳作,阅读时要注意细读,揣摩作者的语言与写法。不仅要默读,而且提倡“朗读”,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读出作品的情感和韵味,如果有可能,一些诗歌和短文最好能背诵。我在讲《再别康桥》时,声情并茂朗诵《再别康桥》,把学生带入康河的美景中,让学生陶醉,直到朗诵“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时,教室里鸦雀无声,继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的课堂让学生感到文学的美,并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3.“写”记手头

在多读的基础上还要“多写”,一是要勤写读书笔记,要养成每读书必动笔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写法是自由的;读后感想,片段的分析,提出不同看法,抄录文中的佳句好词……都可以,有条件和兴趣的,还可以进行模仿性以致创造性的写作。有一次,我们与陈忠实老师进行了一次座谈,有一个同学问:如何能写出像陈老师您在《白鹿原》中那样厚重、朴实、有力的语言?陈老师也概括为:多读多写,无巧妙的办法。不读一种风格的书,不读一个作家的书,要博采众长,然后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还要多写,一个人的文字功底,除了智慧之外,还要亲自去写。除了记日记之外,还有记事笔记,把每天看到的一件事,一句幽默的语言,一句话……都可以记下来,这是锤炼语言文字最好的方式。如果一天中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可以写今天的天气,天气每天在不同时段都是不一样的,美丽的朝霞、变换无穷的云彩、风雨雷电、夕阳西下……,可能在你将来写作时用到有关天气的描写,那么,你这时候写出来的天气,既不同于马尔克斯笔下的天气,也不同于海明威笔下的天气。陈老师的话给了我们莫大的启发。一言蔽之,想要成为“君子”,既要“动口”,还要“动手”。

4.“情”系心头

如何能使课堂充满活力?这也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很多老师讲文学课,学生不爱听。究其原因,是因为老师在文学课上只注重传授知识,讲述文学史、文学思潮、作家、作品,而无意于开掘文学的审美、教育功用。有些老师把文学课讲的支离破碎,让学生感受不到文学的美,审美教育便无从谈起了。如何让课堂充满美感呢?除了文学自身的美之外,老师还得把课讲的富有美感,这又谈何容易呢?我认为要讲好文学课,老师要动“情”。“诗缘情而绮靡”,文学因为情感而精妙华丽。文学本身就充满了喜怒哀乐爱欲恨,人类的种种情感无所不包。老师在讲课时,就像一个演员,要全身心投入作品中,自己感悟体会过后,把自己的情感巧妙地传达给学生,让他们感同身受,达到共鸣的效果。讲到悲处,老师的眼里满含泪水,讲到乐处,老师的脸上笑容满面,讲到愁处,老师的心里惆怅满怀……唯有老师动情,学生才会体会到美的力量。我在讲《雨巷》时,买了一把小的油纸伞当作道具,自己穿着旗袍,配乐朗诵《雨巷》,把学生带到江南雨巷的意境中,学生对诗歌情感有了准确的把握,也感受到了文学的美,课堂学习的氛围自然就带动了,学生都沉浸在江南的雨巷中,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一切尽在不言中,有时候过多的讲述只会冲淡诗歌的意境美。有一次讲《伤逝》,让学生课堂讨论子君与涓生婚姻悲剧的原因,学生分两组进行讨论,由于讨论太激烈,两学生动了真情,差点要吵起来。还有一次,我在讲唐诗繁荣发展的过程中,穿插讲了唐代的历史,谈到安禄山善于阿谀奉承时,学生竟然被安禄山丑恶的嘴脸气的拍桌子。可见,老师用情用心讲课,方能动听。讲课是是一门艺术,声音要高低有度,还要情感满怀。一些细节也相当重要,如语音、语调、语速、手势等,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将会使精彩课堂锦上添花。

作者:马金玲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许慎撰、徐玄校订.《注音版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6月版.P.73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P584,P648

[3]南怀瑾.《论语别裁》(上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版.P10,P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