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论文5篇

时间:2022-02-14 09:03:48

大学语文教学论文5篇

第一篇: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商开发

由于大学语文教学中忽略了情商的开发,或者说,旧的教学的僵硬模式给了学生某种感性误导,以至造成大学语文教学枯燥呆板、机械冷漠的不良现状。这不能不说是大学语文教学的缺陷或失误。作为一名大学生,他们面对着的是两个充满诗意和生命的世界——人类的文明世界(学生)和人类的精神宝库(文学)。他们要做的是:在人的最纯真最能吸纳情感的年龄段,用文学作品中崇高的优美的情感浸润童心,提升其精神层次,优化其文化素质,丰富其情感世界。因此,我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实际上承担着造就一支不但能够益智,而且能够导情的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在智商重于情商的教学天平上,我们要增加情商的砝码,这样才能使失衡的教学天平回归于一种理想的平衡状态。

一、感受作品,在审美体验中涵育丰富的情感

萨特在《为何写作》中说:“一切文学作品都是一种吁求。写作就是向读者提出吁求,要他把我通过语言所作的启示化为客观的存在。”这段话告诉我们,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应该就像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知音关系。因此一个合格的大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知音”,即:必须有丰富细腻的情感与相应的审美水平,能准确理解、敏锐捕捉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信息。这种敏锐感受并有效反馈他人情绪的能力是情商的一部分。但大学生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受某种时尚的影响,他们的阅读面狭窄,作文肤浅,体悟、联想能力差。实习中反映出来的是分析理解教材能力差,机械照搬教参,缺少独到的发现。如《张海迪和她的姝姝》一课,写张海迪院子里的花应有尽有,但却不许摘一朵,她说:“花摘下来很快就会枯萎的,多可惜呀!”对这句话,学生看不到张海迪作为残疾人对自然美表现出来的生命意识,只是理解为她爱护绿化。这种普遍存在的情感迟钝、贫乏与粗疏,对大学语文教学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审美体验,是开发情商的一个有效方法。文学的审美特征决定,文学是以“感染”或“诱惑”的方式被接受的。在教学中,为了让教材发挥最大的情感效果,就要求我们摈弃那种表层的解释、机械操作、单向灌输的做法,遵循审美心理的规律去设计教案,实施教学。即:在审美初始阶段,教师应关注审美注意的培养与审美期望的呵护,注重导课艺术;在审美感知阶段,要运用提问质疑、情景描述、音响效果烘托与美术空间展示等技巧,来开启学生情感世界,撞击其动情结构,催发其联想和想象,使冰冷的铅字迅速还原为融有主体审美情绪的活生生的画面。到了审美认识阶段,则要引导学生沉潜到作品的深层,去体验把握作品的底蕴,并通过朗读、演讲、讲座写作等形式,让审美激情宣泄出来,达到主客体融为一体的审美境界。如《祝福》一课,要让祥林嫂成为我的邻居、我的亲戚,成为一个令人提及唏嘘不已的名字。当我们真正了解她的故事,我们善良的心灵才会对她的悲剧感到震撼,这种震撼比抽象地讲解封建礼教“吃人”的道理要深刻的多,持久得多,它甚至能引导一个人善与美的一辈子的追求。正如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达到的。”由此可见,审美体验的魅力就在于使人的整个心灵深刻触动,在体验的过程中,个体积淀的经验被激活,从而产生长久的生命力。文学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它给我们的心灵提供着丰富的精神滋养。反复的审美体验活动,会使心灵变得丰富、细腻、优雅,这种经过人类文化涵育的文明心态,伸展出诗意和灵性,能敏锐地感受和接收来自自身以及他人的感情信号,面对生活感喟,这样的心态就是高情商的标志。对于面对着童心世界和文学世界的师范生来说,这种高情商的心态太重要了。

二、品味语言,在语感把握中应答作家的心灵

敏锐地捕捉情感信息理解他人的感情,并对此作出迅速反映,这种情感智商反映在语文能力上,实际上就是一种语言感觉。语言为何?日本学生滨田正秀说:“语言半是事物的代名词,半是精神和情感的代名词,它是介于事物同精神之间的一种媒介体。”如“风”,作为事物代名词的含义是单纯明确的:“跟地面大致平行的空气流动”。而在“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昨夜春风凋碧树”,“风急天高猿啸哀”这些诗句中,“风”就被赋于了浓厚的情绪色彩,成为情感寄托渲泄的替代物。从以上例子来看,语言在传递客观内容包含的主观感情。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是借助语言媒介来表情达意的。阅读时,只有破译了语言信息码之后,才能把握其内在的意蕴。同时,由于汉语语言的组合千变万化,可随上下文的语气、逻辑、环境灵活运用,需要读者突破汉语法则的限制,去品味寻常语言层次后面的特殊含义。所以,汉语语言在为主体意识的驰骋提供了充分余地的同时,也向人们的语感能力发出了挑战。只有敏锐的语感,才能与作家作心灵的交流与应答。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引发联想

语感的特征之一是它的扩展性,词的语感意义与概念意义不同,可因人的不同文化、不同经验而产生变化。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去体味文中的“言外之意”。如《大明湖》一课,“一声渔唱”四个字,粗看起来,不过是山水之间的过渡句,但细细回味,刘鄂是用最节俭的笔墨描绘了一幅灵动的图画。教师应引导学生置身其境,让遐思飞扬。唱歌的是谁?是青春俏丽的渔姑,还是饱经风霜的渔翁?他们在做什么?一叶扁舟,飘游湖上,或摇橹,或荡浆,或撒网。船上或许有鲜活的鱼儿蹦跳,稚气的孩子欢呼……山水的静谧,渔歌的清爽,带人进入健康清新的美学境界。这种审美联想即是语感的培养,也是情智的启迪,使学生尝试到创造的乐趣。

2.设置语境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句子具有显性信息和潜性信息。句子的潜性信息的两个主要来源是句子的上下文(小语境)。教学中,应该将言语放置于作者营造的特殊语境中,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情感等心理功能,潜心体察言语的深层含义。如《雷雨》里,鲁侍萍问周朴园:“老爷”“没事了”一句,如果依据上下文的小语境,就能体味到侍萍30年积压的种种复杂情感。《药》的开头句:“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从语义的角度看,它仅仅交代了华老栓买药的时间,但将它放置于时代背景——大语境中去理解,含义就十分深刻。它形象地展示了华夏两家悲剧的根源及背景——一个被“夜游的东西”统治着的昏睡的中国。像这样的句子都需要引导学生咀嚼回味。

3.激发个性

语感不是单纯的语义判断过程,而是一具充满个性情感的体验过程。由于个人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性格等等的不同,对语言的感觉也不就有了个人差异。根据语感的个人差异进行教学,可以发挥教学主体的语感潜能,激活其创新思维。但教师要把握好个人差异与语境限定的辩证关系。语言品味是一种深层的审美接受,它追求的不是对象的外表、色彩、情态所构成的形式美,而是对作品那醇厚的情愫所蕴含的深层意味的洞照和开掘,因此,语言感觉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灵感觉。以审美体验为特征的语文教学,重在心态的涵养与精神素质的提升,它从“感觉语言”始到生成“语言感觉”终,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情商的开发是非常有效的。

三、创设情境,在潜移默化中习得造情的技巧

大学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教学客体(文学作品)与教学主体(学生)联接的中介。它既要接收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信息,还要洞察、探测来自学生的情绪信号,并对此作出迅速反映,从而将两者的情感调整到最合适的距离,创设出和谐愉悦的教学境界。实践表明,大学生间的情绪越和谐,学习效率就越高。教学成功之时,也往往是情商辉煌展现的一刻。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准确地传授知识,而且应该艺术地设计教学方案,大胆地展示情感魅力,使自己的课成为学生值得临摹的帖子,从而使他们在校时就对语文课有个感性的认识——大学语文课原来可以这样上,好课原来是令人经久难忘的!

1.忘我精神作先导

饱满的教学激情来自于全心的投入,全心投入的基础是忘我的精神。“忘我”就是教师进课堂前清理作为凡夫俗子的烦思杂念,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就好象把一双泥靴留在过道里;“忘我”就是要有洒脱的气质,去除多余的顾忌和矜持进入作品规定的情景,扮演恰当的角色;“忘我”就是克服功利心态,唯学生为上,唯教学为上。“忘我”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素质,对语文教学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忘我”的激情是建筑在热爱事业的基础上的。

2.切磋技艺寻规律

与一般院校不同的是,在师范学院师生关系就是同行关系,因此,教师要保持民主的态度,课堂上留出一些时间,互相切磋,传授技艺,提高教学水平。毕业班学生为分配所困扰,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如讲“寻根文学思潮”时就碰到了问题。接到信号后,教师趁势介绍“儒”“道”思想的积极性,讲苏轼,吟《赤壁赋》得出的结论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学生情绪迅速纳入教学主航道,而且对老师,对课堂表现出特别的留恋。课后我们将它总结为“诱导法”。这种特殊的评课和说课,具有教法课所没有的具体性和生动性。几年的日积月累,将使他们积累教学情绪调动的经验。

3.相关知识当铺垫

情感协调能力表面看来是个人气质和语言问题,实际上又同一个人的学识修养相联系。只有博采众长、广纳百家,才会有妙语连珠、趣味横生。教学中结合课文随机补充美学、哲学、文化学等相关知识,充盈师范生的内在精神,有助于他们在教学情绪的交往中灵感顿生,挥洒自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致力于情感渲染、情感体验,开发学生的情商,无疑是语文教学特有的性质。这不单能从教学形式上消除传统语文教学形式化的枯燥,而且能从教学本质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他们今后站在讲台上时,能用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凝聚而成的文学名作引导更年青的一代,为我们民族的全面素质的提升尽到语文教学应有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情商开发,其价值难以估量,值得我们去苦心探究,终生追求!

作者:常海 乔聪 单位:沈阳大学

第二篇: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文化传承功能的若干思考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在独具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坚实的底版上,吸收外来有益成果,民族文化才能彰显其独特魅力,蓬勃发展,兴旺昌盛。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却缺乏深层次的认知和了解,使文化的传承出现障碍。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远远低于欣赏浅俗文化(武侠小说、爱情泡沫剧、悬疑推理故事、魔幻惊悚电影、无厘头搞笑商业炒作片、动漫口袋书等)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内涵一知半解,甚至不知道爱国主义就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另外,缺乏正确导向的网络文化冲击侵蚀了传统文化的影响空间,不仅使网络用语对汉语学习造成了极大了干扰,而且导致学生将大量时间在虚无之中消磨。这些都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意识淡薄,甚至思想品德与精神人格都受到了不良熏染,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必须加强文化传承功能,重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母语素养和人文精神,重塑大学生健康、高雅人格。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大学语文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在传承、传播传统文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个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大学语文重视不足的情况:(1)学校方面。一些高职院校将大学语文设置为选修课,以学时有限、强化实践技能等多种借口,减少大学语文教学时数;一些院校为节省教育资源实施大班教学,将不同专业上百名学生塞进同一课堂,其效果可想而知。(2)教师方面。各地高职院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师资队伍品流复杂,代课、兼课者有之,转型教师、非专业教师有之,对课程教学重视程度不一,水平参差不齐。(3)课程定位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取其一隅,管中窥豹,将应用文写作、文秘写作、商务写作等课程替代大学语文。(4)教学方法方面。囿于字词句的解释和篇章结构的分析,拘泥于作家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相承不变的“三段论”教学法。(5)学生方面。受制于当前的就业压力,想要迅速掌握一技之长,将学习的中心放到种类繁多的资格证书考试上,为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做准备,学习的实用性、功利性过于浓厚。凡此种种,制约着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根本宗旨。

二、大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深层关联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之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978年,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共同倡导在全国每一所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其课程设置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华优秀传统文明影响世界。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30条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2012年2月15日公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再次强调:“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可见,开设大学语文课程重要意义在于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二)大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深层关联

文化与文学相承相依不可分割,传统文化通过文学的形式流传至今。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教材中所选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古典文学作品,以具象方式反映了中国文化方方面面的内容,积淀着丰富的古典文学常识,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人类文化的精华。中国文学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独特的文化品性,如对现实的人文关怀,托物言志的本质,“文以载道”的理念,中和、神妙、气韵、意境的审美形态。这些独特的文化品性所蕴含的人文思想,不仅能深化学生对古代文学自身特点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感悟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孟夫子的“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再到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还闪烁着作者关心民生疾苦的仁爱思想,忧愤深广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他们对真理的追求,对自身人格的完善,在宦海浮沉中所表现出豁达洒脱、乐观超然的名士风范,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第一等之襟抱,斯有第一等之真诗”,文如其人,道德文章,这沉积千古的诗行,饱含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凝聚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培育高职院校学生传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宝贵资源。

三、大学语文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以培养职业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材施教,优化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具有人文教育价值,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育人,正如陈寅恪所说“吾民族所承受文化之内容,为一种人文主义之教育”。人文素养是职业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语文教学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是教育的必然。传统文化中那些古圣先贤的思想智慧和承载无穷艺术魅力的古典文学作品,都是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绝佳资源。因此,我们必须以培养职业素质为导向,加大传统文化的内容,重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1.通过对孔子等传统文化名人语录、史料的学习,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立志”“立德”为人师表的职业素养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他的思想核心“仁”、政治主张“礼”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开创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全新教育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无愧于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为人师表的典范。高职师范专业的学生应将孔子以“仁、礼”为核心的思想行为体系作为修身养性的警世恒言,学习借鉴至圣先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方法论。大学语文教材中《论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教育遗产。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而言,孔子的教育教学名言是提升其人文素养及从教技能的重要载体。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编辑整理孔子教育理论和经典语录,阅读《黄帝阴符经》《易经》《道德经》等民族文化的几部源头性经籍,体悟其间蕴涵的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的智慧结晶,为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提供一套完善、理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2.通过对古代诗句文本的反复吟诵,培养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主要受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表达的基本训练。发音、吐字以及用声等基本功的学习和训练,是一名播音主持人必须具备的基础功底。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人文素养是一个优秀播音主持人必备的素质。能否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关键取决于播音主持人人文素养的深浅程度。如何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便是加强古代诗句文本的诵读。唐诗是中国文学的奇葩,从鉴赏到诵读,对于陶冶情操,丰富和积淀人文素养,培养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意义非常。在教授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以“孤篇盖全唐”的大家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可让学生反复吟诵,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使诵读达到新的高度——“用心吐字,用爱发声”。

3.通过对民风、民俗文化的增补,积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厚重文化素养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因此,对该专业学生进行大学语文教学,要适时适度增加历史文化知识,这也是提升该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序》时,首先通过说文解字让学生明白东京即汴梁,乃北宋首都,“梦华”即黄帝梦华胥之国。文中先追忆汴京之繁盛,从人物繁阜和四季佳节着笔,激而扬之;继而转为靖康之后避地江左的情怀,又见抑之。一扬一抑,可见对苟安的不满和警示。其次,对课本中并未收录的《东京梦华录》描述热闹繁华的北宋都城汴京市井生活、风土民情、城市建筑、商业服务、勾栏瓦肆及说书、杂剧、歌舞伎艺等情景,加以讲解,举一返三,触类旁通,延伸、拓展,通过古今开封城的对比,让学生明白历史文化传统是一种社会遗传的道理,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历史民风民俗文化知识,为就业后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提供强大的理论知识支撑。

4.通过对古典诗文内涵的挖掘,提升高铁、航空服务专业学生仪态风范的职业素养对古代优美诗句的诵读、积累,不仅会增强高铁、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厚重的文化底蕴,而且有助于形成其温文尔雅的仪态风范。儒家经典五经之一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311篇,篇篇都为典范之作。其中,《诗经•小雅》部分宴饮仪式,体现了礼的规则和人的内在道德风范,洋溢着礼乐文化的精神。还有一些作品赞美贵族阶层的才德容仪,颂扬温文尔雅、谦恭有德的彬彬君子,蕴含着温柔敦厚的儒者风范,委婉含蓄。作为高铁、航空服务专业的学生举止言谈要温文尔雅,仪态行为要彬彬有礼,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诗经》时要适当补充有关儒者风范的内容。对于《诗经》中蕴涵有君子仪态风范的诗句,要求每位学生熟能成诵,同时利用课前10分钟演讲的机会让学生登台,谈一谈对“温柔敦厚”的职业感悟。用古典诗文中记载君子之风的语句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典雅、庄重的职业素养。

(二)注重课外拓展与延伸,进行多维度、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文化自觉性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生活处处有语文,限囿于书本、课堂,必然远离生活实体。立足课堂教学,开发利用一切语文课程资源,把触角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课外写作、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本地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中所蕴含的人文资源。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利用课程拓展性特点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基本训练。如写作课、书法课、美文鉴赏课、人物品评课等,注重对学生思想情感的陶冶,审美理想的引导,健康人格的塑造。此外,各专业学生根据实际需要,组织读书会、诵读会、演讲会、辩论会等;还可以利用节假日,走出校门开展参观、访问、考察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课外拓展与延伸,进行多视角、多维度、广视野、开放性的大学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性,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演绎至今呈现出的完美张力,使大学语文教学既有传统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三)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打造一支学者化的师资队伍

课堂教学的索然无味与妙趣横生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文化魅力。“文以载道,教以载德”,要想完美融合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两者间的关系,就必须打造一支过硬的学者化师资队伍。“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大学语文教师要精通学科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精神;对那些富有审美价值的文学精品具有鉴赏和审美表达能力;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洞悉古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成果。深刻了解古代先贤的审美品性、人格品德、情感意志以及他们对人生、社会、宇宙的深刻体悟。鉴于大学语文不仅是语言文字教学,大学语文教师还应具有人情风俗、历史人物、自然科技、天文地理、伦理哲学等各方面知识,尤其是哲学与美学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教育素养和人文素养。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也应重视对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培训,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开展专业化技能展示、校本研修,使教师专业进修经常化、系统化。同时,高职院校还要进一步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将语文课列为每个专业的必修、必选课,让大学生在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人文学科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并外化为行为习惯,以形成大学生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提高职业素养。

作者:唐明明 单位: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第三篇: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研究

一、大学语文教学调查对象

本文将高校分为国立本科高校、民办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三种不同类型,主要以三位笔者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河北传媒学院和河北软件职业学院为调查对象的代表,结合河北省其他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情况,以期获得第一手材料,增强调查结果的有效性。

二、高校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现状

我们从开课情况、教材选用和师资情况对三所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注:“所有本科专业”指除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所有本科专业。通过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从开课情况上来说,大学语文作为基础性的课程,是高校中的母语教学,与中学语文一脉相承,所以不同的学校都将其设置在大一的教学中。其次,从开课性质和开课专业来看,河北科技大学面向校内文科专业开设了公共基础课,面向其他理工科专业开设了全校的公选课,课时均为2/周;河北传媒学院面向校内所有本科专业开设了周课时为2的公共基础课;河北软件职业学院没有面向全校的课程,只有文秘专业和速录专业作为专业课进行,所以周课时为3,多于其他类型的课程。采用的教材上我们可以看到,河北科技大学和河北传媒学院都选用了自编教材,这是比较符合其学校情况的。河北软件职业学院选用的由徐中玉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出版的《大学语文》是现在市面上最流行,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教材。其中徐保锋本选课文76篇,全书按照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种体裁分章。岳文立本选课文54篇,先分成中外卷,再分别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徐中玉本选文章59篇,分成五个部分:古代诗词、古代散文小说、现代文学、学者文章和外国文学。

三、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情况现状

针对不同类型学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其教学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教学内容

三所学校所用《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篇均在50篇以上,与其周课时相比,教师显然不可能将教材中左右的内容全都在课上讲解,所以各学校都采用选讲的方法,让学生欣赏不同的文学作品。总的来说,教师在选篇的时候重视中国文学,忽略外国文学;重视古代文学,忽略现代文学;重视诗词讲解,忽略戏剧散文。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上来说,三所学校都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流程都比较一致,遵循“讲解相关文学常识———介绍作者作品———文本详解”的流程进行,在文本详解的过程中又基本上从文本主题、层次、艺术手法几个方面来分析,这样的雷同模式让各学校的学生都觉得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差别不大。除了课上教学以外,三所学校的教师无一例外地提出大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河北科技大学和河北传媒学院要求学生课下对课上提到但没有精讲的篇目进行相关的阅读,河北软件职业学院认为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单元因不存在语言障碍,故采取课外自读,课上讨论的方式。但是现实却不容乐观,由于课程的性质,很多学生对大学语文并不重视,所以这种所谓课下自学的方式因为学生缺乏情趣,教师无从指导而只是体现在课程大纲或者教师教案上,并没有落到实处。综上所述,河北省不同高校的大学语文课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很多问题都具有较强的共性,这说明该课程从建设到教学都比较薄弱,很难达到其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的课程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在今后的教学和研究中重视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使其真正成为一门大学层面的母语教育课程。

作者:李改婷 娄博 刘磊 单位:河北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

第四篇: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的作用

一、引言

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核心课程,不但可以使学生在中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提升语文素养及人文、文化素质,还能使学生受到民族精神、高尚道德情操的充分熏陶。大学语文课程自开设以来日益受到社会及教育部门的关注与重视。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院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下达“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确立大学语文为必修课。这些都体现了党与国家对高校语文的重视。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与建设,通过文化培育的形式来实现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在全球化日益加快的今天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挑战,其通过教学对学生实现民族精神培育的功能尚未能有效发挥。下面笔者将就其现状、产生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一些必要的探讨。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在大量实践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全面分析,笔者总结后认为,当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重视不足。很多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主要存在着课时少、时间安排不合理和院校对大学语文课程重视不足的问题。2013年,由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所公布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91所高校中仅有三成学校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仅占34.8%。陈彤[2]在其关于大学语文教学对民族精神的培育现状的调查中指出,认为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学生仅占所调查大学生中的71%,而9%的学生则认为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完全没有必要;仅有6%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教学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培育与传承。通过该项调查可以发现,当前高校学生、高校管理层和教师以及社会对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认识仍不足,对其在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中的作用仍缺乏深入的认识。第二,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度较低,导致人文教育知识传授虚空。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对课文分析、能力训练及知识讲解更为注重,而对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的培育与传递的重视则相对缺乏。部分高校语文教学人员认为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其文字表达能力与阅读能力,单纯将其作为一种工具,却忽视了其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及人文精神培育的内涵。第三,语文教材与时代脱节,缺乏创新性与整体性[3]。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调研发现当前大学语文很多教材与教学内容都较陈旧,落后于时代步伐,明显缺乏具有时代特色、贴近现代生活的文学作品和教育内容。通过对大量高职院校的语文教材进行研究后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语文教材在体制、体系上都未作彻底改变,教材内容难以适应教学需要,与社会生活相脱节,缺乏吸引力,因而也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教学模式化,仍以教师为中心,难以激发学生对民族精神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本次调研笔者看到,当前大部分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仍作为主体,采取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枯燥。对现代科学技术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的应用等较为缺乏,教学手段缺乏灵活性,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及交流,并且也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五,高职院校对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不足,造成对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传承的忽视。大部分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概念及内涵缺乏了解,现在部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授课者、大学生存在对民族精神、传统文化认知不足的问题,所以,必然有忽视的行为发生。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比较悲观,对文学名著阅读较少,且极大一部分学生认为读书是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的需要,功利性的快餐阅读成为必然,而对文学内涵的深悟却是无从谈起。认识的不足导致了行动的怠慢。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够深入,且对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传统文化意识较为薄弱。

三、原因分析

第一,受市场经济及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民族精神认同感与民族文化认同度下降。因市场经济的冲击、西方文化强势渗透,国内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认同度有所降低,进而导致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感有所下降。第二,学校与社会重视不足,大学语文课程创新教学理念相对缺乏。目前,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正日益提高,并引起了“汉语热”、“中国热”等现象,而国内大学语文教学地位则正处于逐渐下降的状况,人文素养的提高十分急迫。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当前国内高职院校对语文教学重视不足,大学语文教学人员缺乏创新教学理念与创新教学思维。过于重视对学生文字表达与阅读能力的训练,忽视对语文教学中情感及意旨的表达和传达,也必然导致语言内在审美及精神内涵遭到破坏。

四、解决措施

第一,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社会与学校的重视及支持。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能力、培育民族精神应成为大学语文的三大主要教学任务。而将其作为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必修课,有助于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其本身性质及时代需求均相符合。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认为母语教育绝非识字、背词、做练习、写文章的数量,而是引导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进行理解的同时,使其受到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及民族情结的熏陶与教育[4]。国外其他国家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极为重视,把它作为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国内对大学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传播与培育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视,该课程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多有提高。2014年10月,西南政法大学两个学院在将大学语文课程取消八年后重新将其恢复为必修课,以增强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传递至国外。由此可见,大学语文其在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已逐渐为学校、社会所重视。第二,引导经典阅读,发掘民族精神育人资源。强化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引导可快速有效地增加学生信息吸收量,激发其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其爱国情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自身人文素养。诸子文章、诗词曲阜、民间文学、戏曲文学等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精髓。因此,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经典阅读及学习的引导,使其在阅读与学习中更为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其民族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因此,教材的精心编纂是必须的。东南大学的《大学语文》课程教材,其教材内容以文学史为纲,并根据中国简明文学史的相关要求将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诗人、词人、戏曲家、散文家等加以重点介绍,以帮助学生对之前所学文学知识进行梳理,对中国文学简单构建有所了解。2007年4月,温儒敏教授(《中国语文》系列教材总主编,北大中文系系主任)曾呼吁:“以经典美文吸引学生,把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胃口重新调试过来!”。通过对教材增加人文性内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美感、自信感及认同感的熏陶,是实现对学生民族精神及民族认同感的培育的重要途径。第三,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校语文应以全球化大众文化作为其教学语境,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加以创新,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激起学习兴趣。此外,高校语文教学还应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研究性学习,为其提供阅读与写作机会,帮助学生学会对文化精品进行欣赏、提升思考能力、感悟能力及想象力,并最终养成阅读与写作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与探讨[5]。比如,可于课前布置一些专题任务,让其分组完成,共同查找资料并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身观点;推荐小组代表进行班上交流,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在全球网络化的今天,高校语文教学改革刻不容缓。教学人员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时应尽量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学媒体、语文知识网站,充分利用互联网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教学内容应尽量视听结合、图文并茂,以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进行古诗词讲授时,教师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将画面、音乐等与诗词相配以投影的教学形式进行,将相关资料融于其中,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受,加深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015年7月在南开大学召开的“全国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研讨会”指出,高校语文教学当务之急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适应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以及新一代大学生文化心态的改变,积极实践,为新型教学经验及成果的创造而努力。第四,课内外、学用结合,促进高校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体验与认同。高校语文教学进行文化构建及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过程即是学生独立思考、深层体悟的过程,是其主体意识觉醒和形成内在精神的过程。因而,高校语文教学中应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将学习时间、空间交还给学生,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增加体验与感悟,从而实现其自身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及熏陶[6]。高职院校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等活动均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在教学实践中应适当将民族精神教育延伸至课外,将教学内容及教学空间进一步延伸至图书馆、互联网以及社会,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其提高对社会生活各种现象的洞察力。此外,语文教学与文学素质类课程教学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开设诗词格律与创作、文学上戏等选修课,可满足学生进行继续学习的需求。将高校语文教学与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有助于丰富学生社会阅历、提高阅读写作水平、增加对传统文学兴趣,这也是高校语文课程特殊的育人魅力与潜力的有力证明。

五、结束语

大学语文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其宗旨,因而在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方面,还应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将民族精神相关教育内容予以适当分解并将其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进而提升其国家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确保中华文化能够得以传承与弘扬。

作者:李秀媚 单位: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第五篇:大学语文教学

公安文学,简而言之,就是警察题材的文学作品。解放初期,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分出的一部分直接改编成公安部队开始,便有了警察队伍和建制,于是就有了警察题材的文学作品。如今,公安文学历经草创期、发展期与繁荣期,已经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在公安部颁发并组织实施的《公安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中,大学语文被列为必修课。但是,公安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到底应该教什么?如何体现公安特色?如何与公安职业教育相契合?对于这些问题,可谓众说纷纭。本项研究以海岩的公安小说为例,研究在公安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中加入公安文学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操作方法。希望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公安院校学生学学语文课程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深化他们对公安工作的职业认同,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

一、培养公安院校学生学学语文课程的兴趣

在公安院校中,学生既要进行警务技能训练,又要学习公安专业知识。大学语文等被视为既无用又无趣的课程,无可奈何地逐渐走向“边缘化”。如何培养公安院校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我认为一方面是要提高认识。社会、高校、学生都要认识到,当好一名人民警察,只有扎实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是不够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民主法治的理念,这些都不可或缺。另一方面是要改革大学语文课程本身。教师应使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都更符合90后大学生的胃口,真正让他们觉得有趣。从早期的《便衣警察》到名噪一时的《永不瞑目》,从催人断肠的《玉观音》到最近的《长安盗》,海岩创作了大量公安小说。他的作品大多是以公安工作为主要内容,触角深入到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安院校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公安知识,但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小说的世界里,他们可以跟着主人公一起去生活、去体验。和周志明(小说《便衣警察》主人公)一起,他们可以共同经历“十年浩劫”那样迷茫的日子,感受“反特”工作之曲折惊险,探析“砸烂公检法”之后公安机关内部的思想混乱,了解老一辈公安人员曾经走过的那段艰难岁月。跟肖童(小说《永不瞑目》主人公)一道,能够深入贩毒集团内部,看到毒贩的阴险残忍,体验禁毒警察每天所面临的危险,理解当前公安部门打击犯罪的紧迫性。海岩被称为“大陆男琼瑶”,他的小说一般是在破案的框架下,记述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这可以说是海岩公安小说的一种创作模式。公安院校的学生虽然穿上了一身庄严的制服,但他们毕竟也和普通地方院校的学生一样,处于十八九岁懵懵懂懂的青春年华,同样对美丽的爱情充满了青涩的向往。在小说《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年轻的实习律师韩丁在外出办案时偶然邂逅并一见钟情地爱上了美丽、高挑、富有而又清纯的女模特罗晶晶。谁知罗父突发心脏病去世,万贯家财轰然散去,罗晶晶变得一贫如洗。韩丁关键时刻伸出援手,两人迅速坠入爱河。但韩丁渐渐发现,晶晶与前男友龙小羽暗地还有联系,而龙小羽此时意外卷入一场凶杀案。晶晶央求韩丁担任龙小羽的辩护律师,韩丁陷入两难处境:赢了官司没准就丢了爱人,输了官司又会被爱人误会为故意不帮助情敌。自此,小说进入高潮迭起的激烈冲突之中。青春靓丽的女模特,才华横溢的年轻律师,帅气重情的杀人嫌疑犯,这一场迤逦绚烂的多角恋爱最终将走向何方?这样的浪漫故事对大学生来说绝对有巨大的吸引力。综上所述,公安文学成为公安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不仅能深化学生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在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中架起一座桥梁,而且能以其曲折的情节吸引学生,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增强公安院校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语文是教授学生熟练使用汉语的一门课程,具体到公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同样要以提高预备警官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之一。《中国公安文学作品选讲》里把公安文学分为公安题材小说、影视文学、戏剧文学、纪实文学、散文、诗歌创作几种样式,这些类型的公安文学作品都可以促进公安院校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通过公安小说的教学,能增强公安院校大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海岩小说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警察形象,其中有个令人又爱又恨的人物——《深牢大狱》中的狱警刘川。与海岩其他作品中的男主角一样,刘川高大帅气、身手敏捷,身上却又存在着很多“矛盾”。这使其成为与众不同的“这一个”形象——他生性自由,酷爱摇滚,却依照奶奶的安排考进了公安大学;他出身富贵,继承了父亲留下的亿万资产,却为了锻炼自己来到天河监狱当狱警;他相貌倜傥,深受女孩们喜欢,却偏偏对一个为了“上位”不惜出卖身体的季文竹痴心不已;他经历单纯,却因一次代号“睡眠”的押解任务,而流落色情场所成为三陪小哥;他正直善良,却因一时冲动失手烫伤单娟的母亲,由天河监狱的狱警沦为阶下囚……正如队长钟天水对他的评价:你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平时还可以,甚至很强”,但“一受刺激对事物的认识就容易偏,行为也就一下偏了,这都属于性格意志的缺陷”。最终,刘川在钟大的教育下,克服了性格上的弱点,重新走上社会。提起海岩小说,人们往往容易想起“爱恨情仇”四个字。确实,其作品常以情节的曲折离奇而为人所称道。小说《长安盗》的故事源起于《新闻联播》的一则新闻:“西京警方成功追回被盗墓团伙非法偷运出境的唐朝敬陵石椁”。主人公赵红雨刚刚辞掉刑侦工作,准备读研,身为知名电视节目《唐史讲坛》主讲人的生父万正纲上门认亲。正在父女二人逐渐适应角色,开始享受亲情之时,却不幸卷入到轰动一时的“贞顺皇后敬陵失窃案”。她不得不在亲情与爱情、名利与财富、道德与法律的漩涡中苦苦挣扎。在跌宕的情节之外,海岩又紧扣时代环境。在这部2013年出版的小说中,百家讲坛、星座、微信、微博、求关注、求粉等等,轮番出现。不得不说,正如《便衣警察》代表八十年代,《永不瞑目》象征九十年代,《玉观音》诠释零零年代,《长安盗》又一次精确地号准了时代的脉搏,正中一零年代的靶心。海岩公安小说的人物刻画、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无一不值得借鉴,确为增强公安院校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剂良药。

三、深化公安院校学生对公安工作的职业认同

在海岩笔下的警察群像中,很多都是专业扎实、办事认真的公安人员。《我不是个好警察》中的警察徐五四,面对同事于英雄在审讯中的急于求成,简直有些气急败坏,“你那属于指供引供,公安部发的教材上明令禁止的,你真懂假懂!”可见,虽然他们面对的对手马有利名声不好、有重大犯罪嫌疑,但徐五四依旧保持了良好的职业操守,严格按规矩办事。《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里有个秉公办案的刑警队长姚大维,面对两份不同的血迹鉴定书,对于龙小羽衣袖上的血迹究竟是“擦拭”还是“喷溅”,以及杀害祝四萍的凶手到底是张雄还是龙小羽,他始终能实事求是。虽然案件几次反复,数次证明他办的案子有误,但他一直能直面自己的失误,甚至还和韩丁一起从法场上救下了龙小羽。最终也是由于他的认真,才发现了张雄的三刀并没有置四萍于死地,而龙小羽的当头一棒才是致命伤。要当一个好警察,只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认真的态度还是不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有时甚至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在《玉观音》里,潘队长就跟安心提到了这样一位无名英雄:“这个同志为了掩护自己,不暴露身份,八年没有谈恋爱结婚,八年隐姓埋名不和自己过去的亲朋好友来往。他是曲靖人,省里派人以他朋友的身份把他的父母从曲靖农村悄悄接到昆明住下来,他八年来只回昆明见过他父母三次。连他父母都以为他早就下海经商去了。直到八年后他牺牲了,大家才知道他是那样一位无名英雄”,“这个人牺牲的时候才三十五岁”。连杨瑞这种从来对“奉献”嗤之以鼻的浪荡公子都为之感动,他由衷地说:“我们感动,就有可能在今后的生活中进行点滴的模仿,至少增加善良之心、同情之心、奉献之心、博爱之心。”小说的结尾,安心也正是在这种“奉献精神”的感召下,决心隐姓埋名,投入到她情愿为之献身的禁毒事业中去。公安专业的学生学习了很多公安专业知识,也进行了一些技能训练,但对警察职业精神还缺乏认同感。通过小说中这些英雄形象和他们的英勇事迹,能增强公安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使他们对这些严守职业操守、精于职业技能、甘心奉献为民的公安英雄产生深深的敬佩,从而激励预备警官们努力学习、历练自我,有朝一日成长为让人民敬佩的英雄。

四、提高公安院校学生的人文修养

海岩的公安小说之所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就在于他笔下的英雄摆脱了过去“高大全”式的平面形象,而是有血有肉的“圆形人物”。比如,在《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里,年轻美丽的女警吕月月爱上了黑帮老大的弟弟潘小伟,决心不管不顾与他私奔,最后关头还是身为警察的职业责任战胜了风花雪月的浪漫情感,她在即将去澳门前向警队打电话告知了他们潘氏兄弟的藏身地点。吕月月的形象与早期公安小说中的警察形象有着明显的不同,她身上既有优点也有不足,但读者对她却还是理解。同理,他笔下的反面人物似乎也不能让人那么咬牙切齿地痛恨。甚至,一些反面人物反而得到了读者极大的同情:比如欧阳兰兰,虽然引诱肖童吸毒,那是源于她对肖童爱得狂热,虽说手段卑劣,但这份执着的爱恋依然让人动容(《永不瞑目》);比如龙小羽,虽然亲手杀死了四萍,但他对罗晶晶一往情深,对罗家的企业忠心耿耿,让人看到他残忍背后的善良(《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小说创作离不开人物塑造,人物塑造又离不开人性表达。在海岩小说中,不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特别真实,都是作家在理解生活的基础上对“人性”的深入刻画。只有能勇于正视人性的恶,才能真诚拥抱人性的善,才能激起学生对真善美的本能追求,才能在公安院校培养出一批“有情怀”的人民警察。海岩不仅是一个经营多家星级宾馆的商人,也是一个利用业余时间写作通俗小说的作家。他学历虽然只有小学四年级,但作为一个中国文人,从他的作品里依然不难窥见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小说《你的生命如此多情》写了一桩杀人埋尸案的发生与发展,但与海岩小说以往的破案情节不同的是,作者的笔触更多地触及到了他最熟悉的商场。文中的吴长天信奉做企业的人要以“品德”立身,并引用曾国藩“自概之”的理论说明商人同样讲究自律。吴长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长天集团在他的带领下发展得风生水起。可能是商海沉浮几十年的经历使海岩格外懂得商场的无奈,他笔下又塑造了郑百祥这样一个阴谋家。郑的阴险、自私与狠毒最终帮助他得到了长天集团,却让吴长天却走上了自杀的凄凉道路。从小说中记述的这场商海争斗不难看出,作者的态度也由小说开头儒家的“入世”转而投向了小说结尾道家的“出世”。纵然一个人再讲品德,再能自律,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人世的阴谋与险恶中,且不论“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最基本的“修身”其实也很难达到。也许最好的结果就如小说结尾所写的那样,林星与吴晓,在烟火味道的扬州胡同里过起了袅袅炊烟的平淡生活。由此可见,在公安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中加入公安文学的教学内容,也能够帮助学生体会人情人性、理解传统文化、提高人文修养。

作者:张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