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追求论文:舒曼美学追求思索

时间:2022-02-03 10:00:01

美学追求论文:舒曼美学追求思索

本文作者:肖丹丹单位: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诗人之恋》的文学、美学思潮背景之探究

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强调“人”,突出“个人”是情感和情绪的重点,幻想主体的中心。企望革新的作曲家们,力图突破音乐自身的界限,寻求与其他艺术的融合,用音乐来抒发内心的激情。事实上,这种情绪来源于作曲家自身,希望更进一步个性的解放,在精神上寻求更多的自由。社会不满和仇恨使作曲家寄情于大自然,将内心感受与自然风光紧密相连,以满足内心对音乐的渴望。为了满足新内容的需要,作曲家从民间音乐中提取素材,将丰富的和声与多彩的调性运用于创作中,重视音乐与相关艺术门类的交融,尤其是音乐和诗歌的融合,更是浪漫唯美理想的化身。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的繁荣和抒情诗人的出现,为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浪漫主义作家用诗歌来体现内心的感受,作曲家则以形象的音乐表达诗歌的深刻内涵。他们对文学的陶醉到达狂热的地步,致力于提高音乐的广度和思想深度的表达,艺术创作手法的使用多种多样,表现形式不拘一格,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准确生动地传达作者的情感,使艺术歌曲更具魅力。早期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大师舒伯特,促进了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将诗歌在音乐中的作用大大地提升。到了浪漫主义中期,在继承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风格的基础上,舒曼、沃尔夫等人将艺术歌曲进一步地完善与提高,在艺术歌曲的领域开创出另一番新景象。

《诗人之恋》美学追求的两大特色

由于深受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舒曼的艺术歌曲以其独特的思想情感和创造风格成为反映舒曼美学追求的标志性作品。舒曼的音乐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不安与骚动,它显示了舒曼所追求的美已不再是浪漫主义时期之前古典主义音乐所倡导的理智客观、静穆的美。舒曼美学思想中更为可贵的是,他并没被浪漫主义在某些方面的消极因素所束缚,而是以个性化的音乐语言,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精确生动地在作品中传达着自己的美学追求。

(一)作品以乐传情之展现《诗人之恋》“以乐传情”通过抒情性、文学性、自传性、民族性四个方面来传递情感。舒曼是典型的浪漫主义时期的情感论美学思想的实践者,他非常强调情感在音乐中的意义,认为“理智有时会错误,情感却不会错误”,“没有热情,就不可能创作出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认为音乐是“心灵的流露”,持有“以情为主、以乐传情”的美学观点,视情感为音乐的灵魂,并将情感作为个人或是群体的某种精神生活的映射。他将与妻子克拉拉之间的爱情体验融入了《诗人之恋》的创作中,把海涅诗歌中的内容升华,用最感性、最真挚的音乐语言,使其得以完美呈现。舒曼在《诗人之恋》中虽没展现雄伟的气魄,却以沁人心脾的感召力引领我们走入他所创造的音乐世界。他的情感完完全全地融于作品中,一切都为了情感的表现而服务,毫无一丝矫揉造作。舒曼被称为“诗人音乐家”,他以诗歌体现音乐的性质,音乐则呈现诗歌的特点,作品充满了诗意的幻境。他以深厚的文学修养深入诗歌作品,了解其中深层次的内涵。在他的艺术歌曲中,对诗词的阐释,营造诗意的氛围,以梦幻的想象力刻画人物情绪,从文学作品中吸取养分,着力将音乐与文学相交融,使作品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这在《诗人之恋》中呈现得尤为突出。《诗人之恋》取自于海涅的《诗歌集》,海涅较舒曼年长十多岁,两人同于1856年辞世,处于同一历史背景,两人都经历了波折起伏的爱情。正是缘于此,舒曼被海涅诗歌中强烈的感情色彩所吸引,舒曼的音乐语言又与海涅诗歌的韵律尤为契合。虽然《诗人之恋》的诗歌饱含了海涅的爱情心路历程,具有海涅爱情自传的性质,但舒曼将他个人的情感融于作品中,这部作品就像是舒曼当面向克拉拉作内心世界的表白,是舒曼强烈爱恋克拉拉这一史实的反映,所以这些优美的歌曲不可能与他和克拉拉曲折的感情经历分开来看,而我们从“歌”声中听出海涅的“诗”意,并在“诗”意中感受舒曼的“歌”情。19世纪是民族主义的世纪。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音乐色彩感的不断增强,音乐家们比以往任何时代更注重民族性。舒曼虽然很少直接将德国民歌的曲调用于创作中,但他以民歌的变化形式巧妙地融于作品中。这样一种源自民歌,但超于民歌风格的形成不仅仅是对德国“利德”风格的继承和发扬,而更重要的还是受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及“以情为主、以乐传情”的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

(二)诗、歌、乐三者之完美契合舒曼是作曲圣手,为新鲜事物摇旗呐喊的音乐家,他的作品具有了浪漫主义的鲜明特征。他的作品如梦一般的幻境,使诗歌成为音乐的诗歌,使音乐成为诗化的音乐。文学家们的诗歌是适应了时展的潮流。他们的诗歌韵律规整,注重完整性,朗朗上口。这些诗的特点正好与音乐风格是一致的,因此,为舒曼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完美的素材。他深入领会并从诗人的角度理解其内容,创造属于自己的旋律灵感。同时通过节奏、丰富的和声织体色彩变化与诗歌完美结合,营造梦幻般的境界,使诗歌成为音乐的诗歌,音乐成为诗歌般的音乐。他明告世人:所谓形式并不是为了服务学院派的人物而存在,而是为创作之心而生。纯然的乐念即能塑造自己独一无二的形式,结构紧密完整,又能捕捉并尽情发挥思想的形式。这就是舒曼本身的美学观点。与赋格、回旋曲、奏鸣曲等相比,音乐的色彩、想象、氛围,在舒曼心目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不管他的音乐如何变化,始终脱离不了不断变化的结构和情绪,具有舒曼稚子般的真性情与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舒曼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触角营造梦幻的诗歌意境,他以歌唱和钢琴为立足点诠释诗歌,让人声与钢琴互相交流,但人声不再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钢琴从简单的伴奏提高为合作伙伴的声音、背景、描述,以钢琴声部加强了诗歌表达的意义。在舒曼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末尾,作曲家以一整页的钢琴谱面摆脱了其他作曲家惯用的创作手法,歌声似乎已经无法表达内心的冲动,只能以钢琴独奏结束全曲。在这一刻,内心的感受可能已经非语言表达,只能以足够的音乐激情倾注。这一创造性的手法在舒曼的声乐作品中比比皆是,它反映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无拘无束,奔放,模糊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分歧,突破界限。诗歌力求呈现音乐的性质,音乐则呈现诗歌的特点:“一切音乐都包含超音乐的内容”。

舒曼将诗歌、旋律、节奏、演唱声部、钢琴声部紧密地融合于作品中,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将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诗、歌与音乐在他的手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结合,将德国的艺术歌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五、结语舒曼美学追求不仅是多样性的,更突出地表现在“以乐传情”及诗、歌、乐三者之完美契合两个方面,集中地体现了作曲家的美学追求已经达到无与伦比的境界,这部融作曲家丰富情感与诗人特质于一体的作品,以其独有的浪漫主义艺术语境,留给了人们一个广阔自由的想象空间和一份悠远深邃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