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时间:2022-07-20 09:47:39

养老院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摘要: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人口年增长率很高。年均老龄化人口数净增长高达800万~1200万,高龄化现象也日益严重。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养老院的规模、入住人数等也会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文章针对上述背景,提出了研究养老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课题,因为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定稳定。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职业指导;医疗服务;队伍建设;储备机制

一、问题提出

2019年,我国60岁及60以上老年人口已经由2014年的两亿增长到两亿五千三百余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其中,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的人数为一亿七千六百余万,占比超过12%。根据人口增长模型预测,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三亿。到那时,我国将成为一个超老年型国家。从现在的研究状况来看,养老院应对相关情况,特别是突出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养老院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迫在眉睫。

二、养老院的脆弱

(一)人力资源配置不足

首先从学历上看,根据吴国林对雅安市的研究,所调查的养老院共有148名工作人员,其中无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本科只有9人(6.08%),专科有27人(18.24%),其他为初高中、小学;在这接近150人里面,医生只有3位(2.03%),护理专业毕业的护理员只有6人(4.05%),其他139人(93.92%),而最重要的是没有一位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养老院里面聚集了太多的“弱势”群体,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是他们的刚需,关系到整个养老院所有人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养老院公共卫生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跟其他公共卫生人员的职责一样,主要包括预防重大疾病,监控疾病的发展态势与感染人员的动态信息,以及医治患病人员。此外还负责日常生活中养老院食物、药物、隔离空间、医疗设备的检查、管理,健康和卫生知识的宣讲介绍、普及等。养老院可以通过雇用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提高养老院老年人防范烈性传染病的意识,改变容易诱发集体感染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老人居住在养老院里面危险健康的因素[1]。在我国,养老院不仅缺乏公共卫生人员,甚至连普通医护人员也缺。例如,对雅安市养老院的抽样调查显示,没有配备医务室的养老院有11所(68.75%),没有雇用医务人员的养老院有14所(87.50%),没有安装紫外灯的有12所(75.00%)。14个省被调查的养老机构中仅有两家养老机构有护理医院,可以满足封闭期间的基本医疗服务。此外,根据国家民政部官方信息显示,我国对养老和医疗方面的需求在急速增加,但医养脱节严重。我国养老院等各种养老机构高达40000余家,拥有医疗服务能力的仅有8000余所,这不仅不能满足我国快速增加的养老需求,阻碍了养老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上亿人的老年生活[2]。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个原因是薪酬、待遇普遍偏低,很难吸引和留住医护和公共卫生人才,导致人才向医疗机构流动。比如北京,其医疗机构的护士能够获取大量的临床参观、学习机会,他们的职称被挂靠在医院,如果医院没有编制,他们的收入能够达到约5000元左右,如果有编制,则工资约可达到8000元左右。医院大多属于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上下班,一般是朝九晚五,工作八个小时,偶尔加班。与之相比,养老院员工的工资一般在3000元~4000元;第二个原因是工作强度大。他们工作时间长,比老人早醒,比老人晚睡。干的活大多是一些脏、苦、累的工作。这样的工资水平和劳动量并不相匹配,不能吸引足够专业的医护和公共卫生人员,最终的现实结果是多数人员来自下岗工人及农民工[3]。

(二)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

1.物资储备制度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养老服务机构对消毒消杀物资的使用量是巨大的,而养老院储备全部为日常储备,并没有针对特殊情况的物资储备,难以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2.应急制度大部分养老院并没有准备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预案,而是后知后觉地听从政府的安排、引导。而有预案的养老院是由各家机构自行制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构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人员的个人经验。在预案制定过程中,缺乏市级或区级的标准化指导。不严格的预案将为后期的应对措施带来安全隐患[4]。

(三)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

从我国目前的养老院的实际经营情况来看,养老院属于微利机构(近半数的养老院处于亏损状态),在资金获取方面是非常有限的,大多数养老院仅仅能够维持日常开支就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如果一旦要求其采取高标准修建防控设施,储备应急物资,聘请专业人员,则极有可能会造成养老院资金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即使按照现行的常见的火灾等突发事件的规范实施相应的整改工作,所需花费的资金就已经使得养老院难以承受,更何况增加更加烈性卫生事件方面的支出。

三、解决措施

(一)加强养老院公共卫生、医护队伍建设

1.国家层面国家应出台政策,为养老院提高应对公共卫生能力提供强大的环境支撑。国家要支持、推动养护型、医护型养老院的项目的落地和建设。应鼓励养老院与医院、防疫站开展合作,建设养老院病人向医疗机构转诊的专用通道,为其提供发病前咨询,治疗期住院、出院后康复指导等综合服务。还要加强护理、公共卫生院校的建设,扩大护理、公共卫生人员的招生和培训规模。细化护理、公共卫生专业,增加面向养老院的培养方向。建立养老院护理人员、公共卫生人员职业等级、制度等级评价标准,在达到一定级别后允许转入医疗机构,以此拓宽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改善现阶段护理人员短缺的状况,鼓励社区失业人员、家政人员从事养老护理行业,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为养老院公共卫生、医护人员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2.养老院层面针对养老院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以下安排:第一,养老院护理人员要与医疗机构护士享有相同的职称,提供其充足的培训活动,以提高养老院医护、公共卫生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发展空间的潜力;第二,要建立养老院和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双向流动的渠道,促进养老院和医疗机构人员多点执业,让医院与养老院互相培养人才。养老院可以在医护、公共卫生方面将自己的需求和医疗机构结合起来考虑,比如养老院建立在靠近医院的地方,这样既能有效地减轻养老院的人力、物力不足的问题,将医院的医务人员直接转化为人才资源库,极大地扩充了养老院的医护和公共卫生人员,又能够调动医院的医疗资源,从另一个角度实现分级诊疗。同时,还可以鼓励就诊少、有余力、医疗资源富足的医院提供老年人的医疗护理服务。

(二)建立有效的制度安排

1.建立标准化的应急预案有专家指出,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人类社会交往的增多,疾病的全球化、公共卫生事件必将时常发生,因此政府有必要高屋建瓴,做好顶层设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要组织或委托专业人才、机构制定统一的预案标准,而且内容要尽量详细。细化到消毒设备的配置、消毒措施的规范、房间防护标准、体温监测设备的配置、记录表格的规范等,形成行业标准、规范。房间的防护标准,人均面积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决定一个房间内所有人的安全,是集体感染与否的直接决定者。2.建立跨地区的应急物资储备、分配机制第一级是政府以区为单位,采取集中储备的方式,区级的防疫物资可以储备在医院或者物资储备局。采取集中储备的方式,储备适量的口罩、酒精、防护服和防护镜等卫生防护物资,并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爆发时分配给区内养老院。第二级是养老院自行储备。养老院除日常储备外,还应该储备两个月以上的基础应急防疫物资,并形成稳定的物资储备机制。

(三)拓展资金来源

政府应该将养老院列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按照公共财政和分级负担的原则,将养老院公共卫生防治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指导养老院进行监测设备采购、安装,并对其提高财政或货币政策支持。此外,还要优化整合社会资源,鼓励社会组织、个人捐款捐物,还可以采取政府与社会组织、个人合作的方式建设养老院,这些都是事前的准备,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更必须提供财政支持。否则,会造成更大危害发生。

四、结语

养老院作为部分老人的最后一处居所,是他们最后的生命庇护所,让他们安稳地度过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既是道德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同时,养老院老人属于易感人群,每一个老人的背后是一个甚至是多个家庭、几百甚至几十位亲人,每一个养老院背后是上百个家庭、几千位亲属。在老龄化和传染病全球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能否做好养老院的健康工作,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大局的稳定,关系国家形象。所以,政府应具有前瞻性,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全面提高养老院的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方,闫菁清,王培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医疗建筑平战结合设计研究[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0(08):130-131.

[2]南睿一.从社会工作角度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之道[J].现代商贸工业,2019(08):209-210.

[3]杜汋,王延赏,杨雪倩,等.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估策略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9(06):122-126.

[4]于世旺,梁美容,黄安永.养老院设施管理状况与老年人生活质量关系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9(12):62-70.

作者:王溱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