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对大学英语的积极作用

时间:2022-05-26 09:27:12

新媒体技术对大学英语的积极作用

[摘要]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形成性评价长期受到诸多问题地困扰。新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普及,对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形成性评价带来积极影响,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语言输出驱动,切实提高了大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形成性评价;影响

新媒体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数字化技术和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新媒体打破时空限制,对信息实现即时,对资料信息的查询和获取实现即时完成,也使交流更为便捷。其次,新媒体具有明显的传播双向互动性,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项传播模式,尤其是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各种社交媒体,如博客、播客、QQ、微信的广泛应用为互动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再次,新媒体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元信息要素进行了有机整合,形成更为丰富、形象、生动和完整的信息集合体[1]。最后,新媒体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形式与内容,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赋予大众通过平台平等参与信息共享与交流互动的渠道,平台中的任何参与者都可以成为主体。新媒体技术的涌现反映了当今时代的发展特征,站在时代最前端的大学生已经受到了新媒体技术全方位的影响,这无疑为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提供了新型平台和工具,也为听说能力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崭新空间。本文将在剖析当前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形成性评价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阐述新媒体技术对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形成性评价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旨在为切实加强大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提供参考。

一、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形成性评价面临的问题

(一)大学生英语听说水平个体差异巨大,制定形成性评价的统一标准具有很大困难

我国各地基础英语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且不同地区对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一现状导致大学生在入学时,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呈现较大差异,特别是城乡差异显著。然而,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基本采取大班教学、使用统一的教材、教学进度以及固定的教学方式进行着整齐划一的听说教学。随着课程难度逐渐加大,基础差的学生感到愈发吃力,基础好的学生则收获渐多,这就使得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进一步两极分化。这一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起点和学习能力上的巨大差异,不能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必然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这是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也给听说能力的形成性评价带来巨大挑战。

(二)听说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占学时比例偏低,无法保证形成性评价的真正实施

根据Krashen的观点,二语习得取决于输入的数量和质量[2]。目前大部分高校为非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设置每周四节的大学英语课程,且一般都是两节连排课,其中一节为听说课。也就是说一般学生每两个星期才会上一次大学英语听说课,这对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难以保证学生有足够听力输入量和充分的口语输出机会。另外,根据笔者调查,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两年制,尽管后两年很多高校也开设了相关的专业英语课程,但是由于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所限,英语听说训练基本处于无人指导的状态,甚至停滞状态。英语听说水平的保持和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缺乏一个四年贯通的训练习惯和机制,绝大部分学生的听说水平将出现大幅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听说能力的形成性评价更是无从谈起。

(三)受传统听说教学模式的制约,大学生的语言输出驱动力明显不足

文秋芳在2008年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中指出,“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一个没有输出驱动的学习过程,即便有高质量的输入,其习得效率也有限。”[3]尽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有所改观,但仍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输入性为主的教学模式。听说教材设计和课堂设计重输入,轻输出;重训练,轻评价;听说教学内容过时且与实际生活脱钩;听说教材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不够合理,或训练方法单调乏味,或评价方法整齐划一,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大学生对于英语听说能力训练缺乏长远规划,学习功利化倾向明显。加之,绝大多数高校缺乏真实的英语学习语境,英语听说练习机会较少,学习氛围不够浓厚。这一切导致了大学生总体的语言输出驱动乏力。

(四)大学生在听说能力方面的自评和互评效能较低

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由于多年养成的英语学习习惯,大学生对教师评价的依赖性过强,自我评价意识较低,缺乏对学习活动做出有效评价的正确方法。而建立自评能力之上的同学互评的实施效果则更不明显,经常出现互评成绩过高,或出现因认为同伴给自己的成绩过低引发矛盾的情况。同时,鉴于听说学时有限,且大学英语班容量较大的现状,有些课堂听说练习,尤其是语言输出活动,如英语问答、演讲、英语讨论等占用课堂时间过多。如果表演学生的水平不高,其他同学的课堂参与度就会比较低,听说训练的效果就无法达到最大化,课堂效率低下,这也势必影响到学生互评的有效性。

二、新媒体技术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形成性评价的积极作用

新媒体技术的数字化、互动性、多元化和开放性等特点,很好地契合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对听说能力形成性评价的迫切要求,有助于增强英语听说能力的语言输出驱动,为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形成性评价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为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提供多样化的评价工具和平台,从而有助于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对于解决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形成性评价所面临的问题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新媒体技术有助于增强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语言输出驱动

新媒体技术,如网络教学平台、微信英语学习平台、手机客户端英语学习软件、以及各种社交媒体,为学生参与英语听说训练过程提供了一个双向通道和虚拟空间,学生在该过程中既是英语听力训练的接受者,同时也是英语口语信息的者。这个虚拟空间呈现一个开放的、宽松的、友好的、低焦虑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克服传统课堂中学生因怕犯错而羞于开口的心理和情感障碍。学生可以在接受听力训练的同时,能够及时、自由地进行自我表达,自由进行口语输出训练。同时,能够与他人(包括教师、专家、同学等)分享观点,接受他人的判断、评价,保持与他人的持续对话。在对话与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实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形成听说训练的良性循环。新媒体技术支持和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想象力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语言输出驱动力,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新媒体技术为大学英语听力能力形成性评

价提供了充足的语言库和坚实的资源保障有别于传统教学内容,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教学信息呈现多样性、丰富性、差异化、非线性和动态发展等突出特点,各种网络教学平台、社交媒体和移动客户端提供了海量的英语学习资源和测试软件及平台,而且日渐呈现专门化、差异化和即时性的特点,能够满足各类英语学习者对于学习类别、内容、水平等不同要求。此外,这些学习资源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集成方式呈现给学习者,学习界面图文并茂,语料生动真实,使学习者的感官体验多样而深刻。这不仅打破了大学英语听说教材与现实脱节、生涩乏味的尴尬,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更为英语听说的语言输入听说能力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

(三)新媒体技术为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评价工具和平台

新媒体技术呈现出泛在性、互动性、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特征,为学生提供了广阔而多样的多媒体网络评价平台和工具,为学生的学习和评价之间建立起了桥梁,实现了适时的学生自评和互评。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强大的自我评价软硬件平台。学生可以在智能手机上下载安装各种英语语音学习软件,进行语音训练,规范发音标准;可以利用各种听说教材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听说测评系统,进行阶段式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自我测评;可以登陆网易公开课、BBC纪录片等网络英语学习网站,进行泛听练习,熟悉各种发音特点,拓宽视野,加大语言输入,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修正和自我评价,以达到语言输入的内化和语言输出强化。2.交互性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实现学生之间的互评,即同伴评价。同伴评价是指具有相同背景的学习者之间相互评价的过程[4]。同伴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提高其评价能力、反思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5]。交互性的学习环境,如E-mail、腾讯QQ、微信等各种社交平台,为同伴评价提供了自由、宽松的语境。学生通过自己的群体语言和表达方式,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讨论、争论和互相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间互相帮助和取长补短,促进了共同进步。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社交平台,与学生进行对话、专题讨论,实现答疑、辅导的目的。3.泛在化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实现按需学习、即时训练和评价。利用各种网络和移动学习平台和软件,学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和评价方案,完成基于资源、基于探究或者基于项目的英语听说训练任务,根据听力和口语学习和训练进度,自行安排自评、互评活动和测试,实现即时自评和网络互评,有利于学生对听说能力进行自我的阶段性、诊断性和发展性评价。这样还从客观上打破了听说学时不足和听说练习及评价活动大量占用课堂的局限。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将每位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各种成果,如学生口语展示活动的音频和视频资料及文字稿等数字作品,做成学生的电子学习档案,上传至云盘,实现了学生信息的安全性和教师反馈和评价的即时性。

三、结语

总之,在新媒体技术的背景下,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形成性评价将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将呈现为学生自评和互评过程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新媒体技术将激发学生的语言输出驱动,为他们构建起高效的语言评价平台,并助力他们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作者:张在钊 靳 松 常建梅 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参考文献]

[1]史杰.论新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5,(9):36-37.

[2]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2-9.

[3]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14-21.

[4]Albon,R..ACaseStudyoftheIntegrationofSelf,Peer,andGroupAssessmentinaCoreFirstYearEducationalPsychologyU-nitthroughFlexibleDeliveryImplementation[M].Bundaberg:In-formationSciencePublishing,2006.

[5]舒存叶,张海萍.网络环境下同伴评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2):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