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论文

时间:2022-02-07 03:29:15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论文

一、准确认识统筹城乡社会保障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并不意味着在农村建立与城镇完全相同的社会保障体系,那样既不公平也不现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当有其特殊性,必须考虑我国农民实际,创造性地寻找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平衡性发展,最大限度地为城乡的每个公民提供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因此,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实际上统筹的是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权利,这是原则,而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所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就要做到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不因城市身份或农村身份而有差别;就是要求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规则和内容,在此基础上达到社会保障待遇的相对公平。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必须要厘清为什么要统筹?这个问题涉及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以及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重要性或必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已经很多,在此主要谈谈对必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如上述,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确保农村居民平等享受基本公民权的必然要求。社会保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动用的是国家公共资源,而公共资源不能由城市居民独享;其次,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统筹城乡系统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同时,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条件。第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应对内需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内需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均衡是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差异日益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第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的阶段,目前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而农村老年人口占到老年人总数的60%左右,但他们的保障待遇很低,只有象征性意义。与此同时,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长期与老人分居,老年人和子女间的感情受到一定影响,再加上传统孝道观念日渐式微,导致子女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不足,相当部分老年人生活贫困,甚至处于绝对贫困状态,迫切需要加速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第五,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每年都有大量农村居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居住和工作。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市民化,是使进城农民真正享有和城镇居民平等的各种权利,其中社会保障是关键内容。第六,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的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充当社会的“安全阀”和“减震器”。目前,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双轨并行,待遇差距巨大,但农村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这最主要得益于农民,尤其是老年农民从自身纵向上物质生活的提高:从解放前的食不果腹到现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但年轻一代的农民则完全不同,他们从一出生就享有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认为这种生活是很自然的,天经地义的。这种情况下,和城市居民横向对比的差异就往往会被放大,追求公平就成为自然之需,这种需求如若处理不好,将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社会保障和每个公民的切实利益密切相关,必须积极回应,进行城乡统筹。

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是要和其他改革协同推进。我国当前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转变的大变革当中,全方位深化改革成为主旋律。在这一背景下,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必须和其他方面的改革协同配套,如在户籍制度、教育制度、住宅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等方面。否则,单纯的社会保障自身改革,其效果难免大打折扣。其次是要统筹谋划,分类逐步推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宏观高度,把城乡社会保障的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统一规划,综合考虑。要充分考虑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经济发展仍然是当前的首先要任务的现实,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过程中要控制好节奏,确定合适的保障水平,不能超出国家财政、企业和个人承受能力,影响经济的发展。第三是要考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通过血缘、亲缘、地缘、业缘的家族及社会网络化纵向分散社会风险的非正式制度,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优良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在受现代化、工业化影响相对较少的农村地区保留的还比较好,但在城市已有相当程度的弱化。

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过程中,如何传承好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第四是要保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随着人类社会进步,人们公认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益和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普遍认为社会成员在享受社会保障待遇时应当以承担相应的义务为条件。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要在保障项目中坚持个人缴费,将待遇水平与个人缴费水平相关联,体现多缴多得的原则,要防止因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而采取免费享受的形式。当然,一定程度的降低缴费水平,政府增加支出是应该的。第五是要注重保障的全面性。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保障方面投入较多,而对精神保障、服务保障方面则关注不够。当然,在城市和农村这两方面的问题有所不同。城市中经济保障做的相对较好,主要问题在于精神和服务保障不足;而在农村,则经济保障、精神和服务保障同时存在许多问题。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经济保障有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更为深层的隐患和问题在于精神和服务保障。当前,由于家庭结构小型化、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弱化、西方文化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处于人口老龄化急速发展下的广大老年人,其面临的真正需求更多地不是在经济保障层面,而在于解决生存和温饱之后的老年关爱缺失问题、养育子女巨大的付出和微弱回报的巨大精神落差问题。尽管理论界和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但如何在制度设计、构建、实施方面最大限度地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仍然处于讨论阶段,依然没有破题。

作者:董彭滔孟凡新单位: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老龄科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