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民基本服务均等化研究论文

时间:2022-12-21 11:51:00

浅谈公民基本服务均等化研究论文

摘要:文章从基本公共服务概念与内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状态和原因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研究综述,并指出现有研究的借鉴意义和不足。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和实践最早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现已形成了以福利经济学、公平正义论及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由于受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从近几年才开始。虽然研究时间不长,但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研究

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学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代表性的观点有:

1.基本公共服务内容的界定。朱玲(2004)主张基本公共服务应包括公共安全、生态保护、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等领域。刘尚希(2007)认为,从消费需求范畴来界定,与低层次消费需要有直接关联的和人们的无差异消费需求即为基本公共服务。其中,“基本”不是绝对的,它会因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丁元竹(2007)认为,应当把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公共服务界定在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社会救济、就业服务和养老保险;而且,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应当是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基本”。

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的界定。大部分的观点认为,均等化不是完全的平均,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在具体界定上仍然很难统一。贾康(2007)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分层次、分阶段的动态过程,当前我国首先将工作重点定位于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兼及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马国贤(2007)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结为人均财力的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等三种模式,并认为最后一种最适合我国的模式。

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状态的研究

1.总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状况研究。安体富、夏杰长(2007)从国际的视角,运用公共财政的相关指标比较,认为目前政府在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领域缺位,且城乡失均衡。

2.关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状况研究。项中新(2007)通过人均财力、财政支出来比较,研究我国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张恒龙(2007)、安体富(2007)、宋迎法等(2008)通过人均财政支出来分析区域均等化状况。上述研究表明,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差异。

3.关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状况。陈继宁(2007)对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张丽琴等(2007)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距离可及性、经济可及性和资源可及性进行了比较;李雪萍等(2008)对城乡社会保障进行了比较。以上研究均表明,城乡间差距明显。

三、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研究

1.从经济因素探讨。贾康(2006)认为,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和财政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以及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等原因导致了区域公共服务的不均等。迟福林(2007)、张恒龙(2007)、安体富(2007)等认为,由于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

2.从制度因素探讨。丁元竹(2008)认为,长期的城乡分治在城乡之间形成严重体制分割和城乡歧视,造成了城乡失衡。迟福林(2006)认为,从改革实践看,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根源在于体制机制不健全。夏杰长(2007)认为,财政支出的经济建设偏好和民主财政机制的缺失以及现行的政绩考核机制导致了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江明融(2006)认为,由于我国一直实行城市偏向型的非均衡供给制度和公共产品“自上而下”决策机制,从而导致了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公务员之家

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研究

1.从政府职能角度。迟福林(2006)提出,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所在,应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制。常修泽(2007)认为,我国财政资金应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目前应加大对比较薄弱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

2.从财政管理体制角度。贾康、阎坤(2005)认为,应逐步完善省以下地方税收体系,调整各级政府间的财力划分。金人庆(2006)提出,通过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可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可以增加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方栓喜、匡贤明(2007)认为,要尽快实现中央地方关系从“以经济总量为导向”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转变,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在中央地方之间实现优化配置。

五、现有研究的借鉴意义与主要不足

上述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作的综合研究多为名家大作,比较系统地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思路和方法。相关的结论将成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也必然是今后研究中需要广泛参考和借鉴的。然而,目前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所做的研究还不够详尽,很多问题没有涉及或研究不够深入,如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发掘不够,缺乏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系统的理论分析。没有涉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阶段性目标和当前实现基本公共服均等化的具体内容。现有的研究对当前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现状的原因分析缺乏系统性,并且对于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尚需进一步理顺进而形成详细而明晰的政策思路。尤其针对某个特定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状况研究很少。

参考文献:

[1]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7(8).

[2]迟福林.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主线的农村综合改革[N].中国经济时报,2006-05-15.

[3]李华.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与财政制度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刘尚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实要求与政策路径[J].浙江经济,2007(13).

[5]吕炜.中国公共政策:演进、评价与展望[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6]项中新.均等化:基础、理念与制度安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