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刑法理论客观归属论

时间:2022-08-30 11:36:10

浅谈刑法理论客观归属论

摘要:条件说、因果关系是刑法理论中常用的理论逻辑,客观归属论逐渐取代因果关系,解决刑法问题。基于此,本文研究条件说和因果关系缺陷,分析了客观归属理论合理性及其地位。

关键词:刑法理论;因果关系;条件说;客观归属论

客观归属论归属于因果关系理论的范围,在刑法中解决因果关系,常使用条件说和因果关系理论,但是两者都存在一定缺陷问题,造成应用两者理论解决刑法问题时,产生一定矛盾。因此,研究客观归属论在刑法理论中的应用成为一种新思路,分析其合理性以及地位,可以弥补条件说和因果关系理论存在的不足,为判断刑法问题提供一定帮助。

一、条件说缺陷

在行为和结果之间若存在非A则非B的条件关系,从条件说角度可以确定行为A是造成结果B的根本原因,得出结果逻辑原因都属于构成要件行为,这样条件说指出的构成要件行为被无限扩大。后续应用上,尝试通过过失、故意等因素限制条件说的范围,判断构成要件时将非实行行为排除掉,对主观有责性加以判断,不利于发挥犯罪构成体系的功能,容易造成混乱情况[1]。根据因果关系推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从方法论角度存在矛盾问题,介入异常因素造成因果关系中断,导致因果关系缺失,无法满足刑法理论原则。面对条件说的缺陷,有学者提出其缺陷在于其运行机制。使用思维排除法需要提前了解条件原因,条件作为原因发挥出实际作用,否则无法运作条件理论。

二、因果关系缺陷

因果关系困境在于基于条件说缺陷,建立了因果关系说。由于因果关系说和条件说没有过大差异,在处理因素上以一般人社会经验和注意义务,也就是相当性作为出发点,对行为和结果关系进行判断。相当性作为规范和普遍的标准,要考虑实际情况行为人是否存在注意义务,裁量权的宽泛增加了操作难度。根据因果关系逻辑体系,无法对实行行为加以判断,笼统定义实行行为,让实行行为成为因果关系进程起点的作用空化,在判断方法上也存在很大问题。

三、客观归属理论合理性

运用客观归属理论使用危险增加原理,导致不容许规则,造成实行行为受到限制,将不属于犯罪行为的部分行为扣除掉。从行为是否造成危害结果角度,探究是否存在事实因果关系,从结果出发探究危害结果是否来源于危害行为,构成周密严谨的推理,避免条件说陷入结果原因力形成排除思维,具有一定操作性。在条件说基础上完善因果关系需要从因果关系逻辑上分析,逻辑体系用于解决异常问题,由于并不存在介入因素因果关系,客观归属理论作为实质评价可以发挥出实际作用。客观归属理论通过分析增加危险,判断实行行为,通过规范保护目的确证构成要件行为,强调在犯罪构成中实行行为的重要位置[2]。客观归属理论要考察因果进程相当性,判断相当性和因果关系说判断逻辑不通,客观归属理论判断逻辑建立在验证可操作性上,通过规范保护目的对合法侧加以考量。对于不作为犯罪,由于存在实行行为,代表着因果关系更注重将作为归属于支配危害后果的行为人身上,更多在于结果归责,若不存在实行行为则无法判断因果关系。按照客观归属理论,如果不存在法定保护人,在先前行为义务基础上,非履行义务,让可能回避的结果变成法益侵害,那么不作为行为本身存在危险性,和结果存在危险关联,实现被归责。客观归属在不作为犯罪上存在重要价值。认定过失犯罪时,如果存在过失行为人注意义务且遵守造成的结果,按照相当因果关系的结论。只要过失行为造成结果,该过程具备相当性,也就是说行为和结果两者间存在刑法因果关系,且无法否定两者关系。根据客观归属理论,行为如果违反了注意义务,造成结果出现,但是行为侵害保护范围并不涵盖结果,无法归责处理,这也是保护的目的。可见造成结果与违反义务之间并不构成过失结果具备的不法要件,需要考虑由于过失行为造成结果是否存在可以回避的可能,判断对结果的归属。客观归属理论能够合理判断过失犯罪的规范。客观归属理论属于因果关系理论的特殊形式,对于危险结果是否问责特定行为,可以提供清晰的判断逻辑。关于因果关系,获得规范性更强的判断标准,可以提供给实际判断中应用。在不同场合,条件和结果存在关联,受到多种客观因素影响,体现出多种表现形式。使用不同理论进行概括,要分成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要具备明确界限。由于无法使用同一种标准衡量全部问题,使用一个尺度衡量问题,必须要考虑特殊情况,应用客观归属论应付实践难题,无疑更加务实。客观归属论将行为转变为客观构成要件,因果行为论认为行为是建立在身体上的动静,意识是先决条件。客观归属论提供一种判断标准,可以判断引起死亡和伤害结果的行为,认为客观归责引起侵害结果的行为,就是侵害行为,客观构成要件减少了主观要件价值。判断行为人主观意识需要考虑行为人的行为,如行为人劝说他人坐飞机出行,期间出现坠机事故致他人死亡,由于没有制造不容许风险,不属于侵害行为。若行为人明知有人准备袭击此飞机,仍然劝说他人乘坐,存在故意行为,需要对行为人进行处罚。行为人主管要素在判断制造风险上决定其是否犯罪,行为人的认知是判断其违法的重要依据。

四、客观归属论的地位

在法律理论上,关于客观归属地位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问题,一方面客观归属理论作为一种因果关系理论,判断因果关系存在违法性,造成要件体系存在混淆,成为超过三阶层的理论。另一方面在刑法体系中客观归属论并不存在明确的地位,还需要对客观归属理论地位展开分析。我国刑法理论中,关于因果关系理论的评价重点在于结果,出于考虑行为、结果两种构成要素间存在的关系问题,并不存在规范的处理方法和机制。客观归属论检验行为是否增加危险,并结合以法秩序筛选满足构成要件行为,判断法益是否受到侵害,以及行为后果相当性[3]。考虑还需将结果纳入行为考量,强调构成要件行为关键地位,将其在刑法中地位加以端正,给构成要件确定实质依据。因此提出客观归属论可以取代因果关系论作为判断要件符合性的理论。客观归属论使用允许风险对行为不法性展开检验,在刑法规范性上判断预防目的,和违法阶层不同,在具体犯罪行为上对个别性不法情况加以判断。由于构成要件属于违法类型,判断构成要件必须要重点考虑违法性,否则构成要件仅是行为导致结果的依据,判断犯罪相当性对于刑法规范并没有过多的意义。客观归属论作为一种验证构成要件合理性的理论,无法成为违法性考量,缺少构成要件违法性和相当性判断层次。证实行为归责会引起行为不被允许的风险,完成客观归属审查。过失或者故意的下一步构成要件要素上考察具体答责,实现刑事归罪。归罪目的在于将结果归属行为人归责展开讨论,在结果发生之间行为人要具备影响社会关系的目的,犯罪人需要具备一定目的,且不受到行为人意识的限制,是客观存在的。客观归属论造成犯罪体系出现混乱,多是由于其影响因果关系、实行行为以及危害结果的判断,三者对于犯罪体系产生混淆影响,其中因果关系对于刑法理论影响最为混乱,造成判断其他要素相对容易,造成忽视其他理论在犯罪体系中的地位,给人们带来一定错觉。使用客观归属理论可以判断不法行为,同时将结果归责。这是在观念上的认知错误,并不是使用该理论判断有责性和违法性,造成客观归属理论出现混淆犯罪体系,成为超犯罪理论。客观归属论可以替代因果关系理论,从判断行为转变为判断构成要件,判断要件符合性,属于一种构成要件的理论,不会对犯罪体系产生混淆作用。

五、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研究条件说缺陷和因果关系缺陷,深入研究了客观归属理论合理性及其地位。客观归属理论可以取代因果关系理论,用于判断犯罪行为,作为构成要件判断理论,不会混淆犯罪体系。使用该理论判断行为违法性,并对结果进行规则,存在混淆问题。但是用其判断构成要件自身复合性,作为构成要件理论,并不会对犯罪体系造成混淆。

[参考文献]

[1]安达光治,孙文.日本刑法中客观归属论的意义[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7,25(01):160-170+176.

[2]丁安然.客观归属理论之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6(24):263-264.

[3]胡公枢.运用客观归属理论认定污染环境罪的优势[J].人民检察,2015(05):76-77.

作者:吴佳欣 单位:长春财经学院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