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平等权利的刑法保障研究

时间:2022-04-05 03:23:33

民族平等权利的刑法保障研究

摘要:民族平等权利扎根于公民的基本人权,对其进行刑法保障必须从实际出发,实现事实上的平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客体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该罪在司法实践中不仅发展为线上和线下结合的犯罪新模式,也呈现出行为人年轻化、民族歧视情绪双向化的特点,因此,必须对该罪作出准确的司法定位,同时也应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推动民族间文化感情的融合。

关键词:民族平等;民族仇恨;民族歧视;刑法保障

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既包括形式上的更应是事实上的平等,这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之一。

一、民族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宗教、法律、道德在各个社会中都是社会控制的基本方式,民族平等权利是宪法上确认的各民族公民享有的基本人权,我国《宪法》第4条明确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进行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这不仅是对民族平等权利的宪法保障,更体现了我国在民族权利保障的问题上从观念到制度的转变,走上了以法律保障为主导的多元保障机制之路。虽然民族平等已成为法律,但是部分民族被歧视、甚至遭遇极端行为的现象并未过去,尤其是部分人存在对民族宗教信仰的偏见,对他们人为地贴上暴力、犯罪和威胁公民安全的标签。正因为少数民族中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各民族人民在相处中摩擦升级,从小吵小闹上升为带有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性质等破坏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的行为,甚者被恐怖组织所利用进而引发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刑事犯罪。这并非个人的民族歧视问题,而是一个广泛存在的深层社会问题,不仅值得我们反思,更应从行动上用带有惩治功能的刑法加以规制和保障。1997年《刑法》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一章中增设了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即刑法第249条:“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将民族平等权利纳入刑法保障范畴。

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是指以各种蛊惑人心的方法,公开向不特定或多数人鼓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客体

一罪侵犯的客体影响其在刑法分则中的定位,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民主权利。但在当前严峻的反恐形势下,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民族习惯、语言文字的差异及其引发的矛盾往往被恐怖势力所利用,将其引向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极端思想,制造骚动与混乱,最终酿出一场场的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刑事案件,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有学者认为,面对国际和国内反恐的大环境,结合我国社会现实中犯罪行为的行为模式,应对本罪的司法定位做进一步完善,为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罪名体系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①

(二)客观方面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煽动,是指行为人带有影响他人思想的意图,以语言、文字、视频等形式进行怂恿鼓动。而民族仇恨、民族歧视实质上是一种心理事实,这里的民族仇恨,是指基于民族不同的信仰、肤色、风俗习惯等的理由意图损害其他民族平等地位以及其他合法权益,产生相互敌对的状况。民族歧视,则是指按照民族成分划分民族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进行区别、排斥、限制的不平等观点和态度。本罪是煽动型罪名,而行为人的是否具有煽动意图本身具有抽象性和模糊性,只有通过外化的实行行为加以判断。实行行为是指“该当于构成要件的行为”,是指与既遂结果发生的具体性危险即未遂结果之间具有相当因果关系的行为。②信息化是当今时展的大趋势,这也使得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犯罪行为模式发生变化,呈现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传播的。刑法第249条条文过于笼统,2014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办理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对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定罪处罚的具体客观方面进行了细化。传统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案件主要通过信件、图书、传单、非法宣讲、音像制品等方式进行犯罪活动,但近年来,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媒介的便利,为不法分子进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意见》中规定:“通过建立、开办、经营、管理网站、网页、论坛、电子邮件、博客、微博、即时通讯工具、群组、聊天室、网络硬盘、网络电话、手机应用软件及其他网络应用服务,或者利用手机、移动存储介质、电子阅读器等登载、张贴、复制、发送、播放、演示载有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思想内容的图书、文稿、图片、音频、视频、音像制品及相关网址,宣扬、散布、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实施上述行为,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以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定罪处罚”。

三、新形势下对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思考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不仅破坏各民族平等、和睦地政治、经济、民主活动,也会破坏各民族感情、文化的融合。近年来,其更呈现出行为人年轻化、犯罪行为组织化、民族歧视双向化的特点。以海力排某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2014)鄂武昌刑初字第01219号一案③为例。我们说到民族歧视,不由想到的是汉族公民对少数民族公民的歧视或不满,通过煽动行为排斥、限制、侵犯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在海力排某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一案中,被告人海力排某,作为一名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轻易接受他人宣扬的“迁徙”、“圣战”等煽动民族仇恨的极端思想,为他人提供大学教室并以“讲经”和“听课”模式宣扬、传播煽动民族仇恨极端思想的活动,发放多种反动宗教类非法宣传品。行为人宣传内容涉及鼓吹对汉人进行报复,煽动进行圣战,并涉及“7月12日对乌石化工厂进行爆炸”、“9月15日对四川宜宾市一汉人公司进行圣战”等宗教极端思想,编造谎言,欺骗群众,煽动民族仇恨。这一案例则反映出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偏见和敌对情绪。可见,由于不正当的宗教传播途径,极易激化原已弥合的民族排斥或民族矛盾情绪,使平等相处的各民族公民产生出敌对、仇视的心理,无论是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歧视亦或少数民族对汉族的敌对,此类仇恨情绪极易随着文化生活的沉淀予以延续,破坏国家的稳定发展和各民族感情的融合。因此,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我们应该关注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行为方式及定罪量刑研究,更应该究其背后的民族矛盾心理症结,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正确处理侵犯民族平等权利的犯罪,不仅实现民族平等权利的刑法保障,更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的感情融合。

作者:张媛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注释:

①王秀梅.依法打击“东突”势力切实维护国家稳定———兼论“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完善[J].法学评论,2013(6):25.

②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M].刘明祥,王昭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