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及对策8篇

时间:2022-09-23 11:01:47

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及对策8篇

第一篇:大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摘要:大学物理作为理工科学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物理教学中,通过开展讨论式和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求知精神与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大学物理;创新性思维;培养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的基础学科,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理论基础。大学物理是针对非物理类理工科专业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基于其学科特点,物理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以及运用物理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大学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完全以教师为主的传统灌输式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能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1]。笔者通过实际教学经验与教学模式探索,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方面出发,对创新教学方法作一些浅析[2]。

1.加强师生的双边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达到所授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往往会按照自己所设定的思路讲授课程内容而忽略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笔者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会存在很多疑问,因未能及时解决疑惑,导致跟不上教师的思路而放弃听课。因此,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简明的阐述物理思想,减少定理和公式的繁冗推导,从而有大量时间与学生交流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学生也可以随时提出疑问,使答疑解惑贯穿整个课堂。这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沟通、交流与合作的过程,能够充分挖掘和展示学生的潜力,时常会有新想法、新方法的涌现[3]。

2.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在大学物理教科书中,经常以抽象的物理模型来讲述相关物理概念及理论,学生往往会感觉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使物理原理变得生动而形象,教师应将生活实践和科研中所涉及的实际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根据物理学的发展以及相关专业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充分体现物理学原理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例如,在讲授物体的动力学方程时,可以将跳水比赛中水深的要求作为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教学中;而在讲授多普勒效应时,以学生常见的公路上监测车速的测速仪原理展开讨论[4]。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将生活实践问题回归到大学物理各部分的基本知识,让物理中那些看似陈旧的知识,以最新鲜且直观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研讨小组

课堂研讨小组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最活跃和生动的方式。教师作为组织者,精心设计并提出与讲授内容相关的开放性课题,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将整个班级分为若干小组。在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地启发引导,既要培养学业优秀的学生作为讨论骨干,又要引导学习较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对学习被动的学生也要随时提问,以调动其积极性。在讨论中若发现有争论问题,教师要及时引导解答。为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根据讨论和完成问题的情况对每个小组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自由讨论,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全面展现,使整个课堂氛围融洽和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5]。

4.创造性思维培养与外界环境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尊重教师,才会在课堂上积极地聆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给他们充足的时间畅谈自己的想法,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这不仅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6]。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营造和谐的、宽松的课堂氛围,善于启发、引导,为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提供自然舒适的“环境”。结语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推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逐步实现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的转变,实现教与学良性互动。总而言之,未来的教育教学应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青年为目标。大学物理教学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这既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养成的关键步骤,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作者:高庆庆 单位:贵州大学物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继红.浅谈大学物理教学改革[J].中国西部科技,2013:117-118.

[2]月英.面向能力培养为主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2):224-225.

[3]苏亚凤,徐忠锋.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特点浅谈我国大学物理教学改革[J].大学物理,2011,30(10):48-51.

[4]马文蔚,苏惠惠,解希顺.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潮兴兵.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整合视角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研究[J].物理与工程,2009(4):42-46.

[6]陈菊梅.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29(3):23-24.

第二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的教学应该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受到正确、严格、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慎密的思维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学习能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们了解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技能训练;学习能力

一、大学物理实验现状

在国外高校一般在第一年中将大学物理实验教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理论课堂联系在一起应用在教学中,而且这些大学所开设的实验项目基本都是以验证为主,并把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剩下的课题在大学的后几年独立开放,除了让主修物理学的学生学习,还可以让其他专业的学生选修学习,对全校的各种专业学生都一直开放。而在国内,我国高等学校的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的发展比较慢,起步比较晚。进入80年代之后,由于高等学校的教育模式普遍开始改革,科技也发展了起来,因此我国高校对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多次的尝试,如开设开放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更新原有的实验内容,将现代化教学融入其中等等。这些方法在初步上革除了传统实验教学无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开放性思维等诸多弊端。然而,在进入21世纪之后,知识在经济发展中开始起着日渐重要的作用,我国高等大学的物理相关教育工作者也慢慢感受到,目前实行的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依旧需要加以发展深化改革。

二、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对我校大学物理实验现状的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生在初中、高中阶段对物理及物理实验的掌握情况;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的学习认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对待学习这方面的态度;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其原因;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看法;学生希望大学物理实验最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考核;学生对实验室建设有什么想法;学生认为大学物理实验室应该什么时候开放;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课题的选择等等。本调查选择的对象是本校物理学专业和工科非物理学专业且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的学生。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共计350人。本次调查层次分明,将以物理学为专业及非物理学为专业但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为主的学生进行调查。此次调查针对以物理学为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150人),以应用物理学为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120人),工科方面主要以能源自动化为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80人)。在以上调查的学生中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以及大学物理课程的调查中,不感兴趣的学生占有百分之七十,这些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实验器材老旧,实验器材较少,往往5到10个人为一组进行实验,很少有动手的机会。除此之外,实验室除了上课时间基本处于关闭状态,学生们无法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还有些学生认为,没兴趣去学物理课,认为物理学习的本身就是个枯燥乏味的过程,没有趣味。不少学生指出,大部分实验都是学生跟着老师的讲解去进行,很少有自己动手自己思考的实验,因此丧失了对这门学科的积极性。而对物理实验课程喜爱的同学中,大部分是高中就很爱学习物理这门课程,对科普知识有着普遍的热爱,喜欢探究,喜欢发现新鲜事物,爱自己动手独立思考。

三、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一)原因分析

对以物理学为专业的学生来说,大部分人认为物理的实用性不够强,没有在生活中将所学到的物理知识或者在物理实验课程中学到的经验用到生活中去,再加上实验器材老旧,从而渐渐丧失了学生们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渐渐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从主动变成了被动,再加上随着课程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课程进入到学生们的学习中去,而且这些课程也有着难度很高的课程,因此学生更希望,也更愿意把时间留给自己喜爱的课程学习上。从而减少了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失去了对物理实验的兴趣。这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而对一些以非物理学为专业的工科学生来说,虽然有着大学物理这门课程,却有很少的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他们认为学校的实验器材比较老旧,器材不全,即使有想做的实验也可能没有相关的器材,还要要先去找老师才能开放实验室,所以学生们渐渐的失去了对实验的积极性。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学生都是为了不挂科而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却很少有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而关于物理实验教学如何改革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大部分学生也都是漠不关心的态度,甚至不了解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无论怎么改革都无关紧要,而他们的生活基本被电脑游戏及课外生活的吸引力所取代,很大一部分学生严重丧失了对物理和物理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物理是个枯燥乏味的过程,他们缺少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慢慢地就从主动变成了一个被动的过程。在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实验课程也都是以“教师为中心”,“重形式,重知识,重验证”的倾向还十分严重。验证性实验占据了大学实验课题的多数,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很少。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很严重依赖于理论的成立,这不仅造成实验课程中的各个实验相互独立起来,分散起来,还非常不利于类似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合理融合,间接的增大了教学难度。这样不仅没有改变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方法,还没有让学生从内心去接受知识。由于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现在的很多实验和教学方式都无法调动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及积极性。

(二)解决对策

首先,应该利用好已有的实验仪器和教学资源。也要合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及其资源,要增加实验室设的使用频率,也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因为部分学生的操作不当,很可能造成实验室仪器的故障与损坏,使实验室无法正常使用。而对于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仅仅依靠几个大学实验教师来维护管理数量如此多的实验器材、实验室,不仅很难到有条理的维持实验室工作,也很难长时间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因此这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有限的条件下,除了合理地利用实验室及实验资源以外,更重要的是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对实验这方面有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有足够的重视,应该加大对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的经济投入,多聘请有经验的、专业的设备维修人员及时维护学校已有设备。除此之外,要认真完善仪器使用登记表和仪器审查制度,在课下或者课上多多提高学生对学校实验器材爱护的意识。并且为了能更好地维护实验仪器,相关维护人员还应该在每次实验课后多审查并且维护实验器材,并且及时上报有问题的器材。其次,要培养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学物理实验课的课堂上,总会有学生问“学学物理有什么用”这类的问题。这部分学生其实不存在学习能力上面的问题,主要还是学习的心态不端正,可以总结为无用心态。这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大学物理实验能带给自己什么,在自己日后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以及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所在的职责在哪,因此常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的学生常常表现为:认为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比较难,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处不大,所以学习兴趣低下,探索实验劲头不足,更愿意把时间留给课下生活。而这样的结果最终导致无法理解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也无法灵活的将所学到的物理规律应用到其他知识中去,更加无法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针对这种心态不应该任由这种心态发展下去,应该及时的帮助他们改正。而如何去改正,我认为首先是要引导,要借助科学知识引导,将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他们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搭建成他们兴趣和物理实验学习兴趣的桥梁。除此之外,更要让学生们了解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们在专业知识方面,科学技术方面,甚至生活上的一些方面等各个方面全面认识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的重要作用。其次还要纠正,学生们普遍的这种有用无用的心态是万万不能采取的,也不能任由其发展,尤其是对课程学习上选择的态度就如同于选择课外娱乐读物的态度,这是非常不正确的。要让学生们了解其重要性,消除这样的态度。总之,我认为,在物理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实验探究这个学习过程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也要让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得以提高。要尽量让学生消除这些消极的心态。而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该在进行物理实验的同时,可以把一些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科普知识融入中去。比如将一些物理学史,一些有趣的有关物理学家的小故事等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知识适当的融入实验教学中去,让学生们在进行物理实验的同时,增加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可以让学生们自己通过动手,通过思考去发现,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发现其中的乐趣,体会经过自己努力思考而得出结论的快乐。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们自身的物理实验能力,从实验中学到知识,也可以在老师讲解了有关的物理的文化之后,增加大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我认为在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教学方式多样化,适当的增加学生的物理实验课题种类,最好以学生感兴趣的为主,比如以自我研究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学生自主实验或者团队实验为主,在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这个目的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物理实验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身对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渐渐的由被动变为主动。

作者:马新泽 单位:昌吉学院物理系

参考文献:

[1]田丰.新建本科院校普通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吴永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

[3]杨小红,叶建忠.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6:246-247.

[4]赵辉.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5:310

第三篇: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在当今的社会,物理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为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在物理演示实验中,可以人为地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1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的作用

(1)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和物理理论的桥梁。由于实验设备经费的限制,物理实验数量是有限的,而且每个实验项目只能提供有限的套数,不可能做到每人一套实验设备,这就导致在分组实验中,有的同学没有动手操作设备的机会。考虑到时间的限制和课时的要求,学生的实验主要是依照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使得学生有机会捏造或拼凑数据,蒙混过关,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实验课上积极性不高。物理演示实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现象直观,可以弥补物理实验中实验数量和时间的不足。(2)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能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物理中的概念和原理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抽象和概括出来的,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大学物理的理论内容,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和实验结合起来,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直观认识,再通过思维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3)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演示通过对具体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的展示,使学生把难以理解的物理现象转化成直观的图像,消除学生在学习中因抽象、枯燥而产生的厌烦的心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主动性。

2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各个高校对大学物理演示的建设都十分重视,投入了一定的经费对演示实验室和设备进行建设,每个高校都有一定的物理演示实验设备和多媒体模拟演示实验。但是如何在实际中充分利用这些实验,各个高校采用的方法不一样,每种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2.1教学手段

(1)实物演示。实物演示是利用真实的实验设备,有教师当场进行实验而得到的现象,真实度高,学生容易接受,但是一般实验设备价格高,受到经费的限制,不可能所有的理论都能购置相应的实验仪器。而且有的理论很难有相对应的实物演示实验进行演示,比如微观领域的规律。(2)多媒体模拟演示。随着计算机的速度加快,计算机模拟实验广泛地应用在各个理论教学中,大学物理也不例外。其优点在于可控性和稳定性好,能够随课堂教学内容的及时的改变和调整,在播放过程中也可以随意调节。对于一些难以有实物实验对应的物理过程,也可以设计和描绘。具有较好的交互性,可以方便地更改实验初始条件而得到不同的结果。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过多地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模拟,容易使学生产生对物理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2.2教学方式

(1)集中演示。我校的演示实验一直沿用集中教学的方式,而且是由专门负责的教师授课,在演示课堂上,一般由老师操作实验仪器,然后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讲解。这样做的优点是,在短时间内将相应的实验展示给学生,时间容易控制。由于负责的教师是专职,所以设备仪器容易得到很好的维护,并且对实验的顺利开展有一定的保障。但有很大的不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参与实验过程中,无法对演示实验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而且集中教学往往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由于实验仪器的数量不足和教室的面积的限制,全校班级只能轮流上课,这样会导致物理理论课和演示实验不同步,使得演示实验起不到应有效果。(2)随堂演示。有的学校的大学物理演示采用的是随堂演示的方法,此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集中演示的不足,但是考虑到同时上课的班级很多,要想照顾到所有的班级,必须准备足够数量的实验设备,这必然受到经费的限制。由于物理教学的老师一般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备课,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熟悉实验,这也就难以保证实验的成功率,还有可能影响课堂进度。而且由于实验仪器的规模制约,不可能将所有的实验仪器搬进教室,另一方面,大学物理教学一般是大班教学,实物演示的可视性大大降低。

3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为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避免缺点,在我校的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进行了如下的教学模式的探索。(1)集中演示和随堂演示相结合。充分利用集中演示和随堂演示的优势,将大型的、难以运到课堂的实验集中演示,小型的,容易搬运的实验随堂演示,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理论,及时看到相应的现象,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2)充分发挥多媒体模拟优势。利用计算机制作实物不易实现的演示实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及时帮助学生对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物理过程展示出来。这样可以弥补实物实验的不足。(3)演示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就是为学生动手操作的场所,但往往为了保证教学的有序性,剥夺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借助于实验室开放,实行自愿、分散式的方式进行教学,真正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提高实验室仪器的利用率,弥补集中教学和随堂演示的不足。(4)学生自主研发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虽然是为大学物理理论课服务的,但是不应局限于大学物理大纲,应该让学生有一定的发挥空间。在实验中,我们将学习优秀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借助于实验室这个平台为他们提供一些可行的题目和所需的一些配件,充分利用学生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使他们在实验室中完成演示仪器的研发和改进,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可以丰富物理实验仪器。

4总结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演示实验的重要性更加明显。不断地改善和丰富我们的演示实验,充分发挥其辅助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感受到物理的魅力,主动探索自然的奥秘,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赵玉芳 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桥,申志荣.关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3.

[2]王红,李春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探索和实践[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2(2).

[3]吴方平,解希顺,朱焯炜.实物,录像与动画的协调[J].物理通报,2006(5).

[4]蒋雅琴.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开放教学初探[J].物理与工程,2011(2).

[5]金桂,黄小益,姚敏,邓海明,陈亚琦.在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物理通报,2014(5).

[6]许文龙.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

[7]韩璐.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效果调查及研究[D].吉林大学,2015.

[8]张小英,杜旭日,黄海波.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401-403.

[9]陈汉军.创新型物理演示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9:185-187.

[10]孙明.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11]蔡静.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设计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6.课程教学

第四篇:静电技术在大学物理实训中的运用

职业教育应以能力为本位,已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就必须要突破原来主要注重讲解知识点的固有框架,把学生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和发展放在首位。

一、自己主动学习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给学生创造各种机会来获取知识,预习的范围不仅在课本跟教材,还可以扩展到图书馆跟互联网。在课前给他们介绍校内图书馆的很多资源,比如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的镜像资源。同时还介绍一些搜索引擎,比如百度,谷歌,以及能够查询英文文献的一些网站。

二、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一些思考题来启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导思考。比如,静电的产生方式有哪些、静电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静电在生活生产中有哪些的应用,静电能够产生哪些危害,静电除尘的原理,静电起电机的类型。

三、实践动手能力

利用静电原理来自制起电机,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范式起电机,韦氏起电机,以及滴水起电机。

(一)各种静电起电机原理

1.滴水起电机装置。该装置利用水滴滴落过程中对电压差的正反馈作用和水中正负离子对由电偶极子产生的静电场的静电感应作用来形成电压差。水滴可能偶然地把极微量的电荷带给金属水桶,由于该装置的结构设计得十分巧妙,正电荷水滴附近的金属环感应出负电荷,同理负电荷水滴附近的金属环感应出正电荷,形成正反馈,电荷随时间的积累量呈将指数增长,短时间内在两桶间形成极高的电势差。

2.维氏起电机即维姆霍夫起电机。维氏起电机即维姆霍夫起电机是电学中常见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用途非常广泛,不仅可以演示起电,还可以比较明显的演示两电极的放电现象。维氏感应起电机的由两块圆形的中有空隙旋转盘叠在一起组成,一般是有机玻璃材料制成。每块旋转盘的外表面上都贴有铝片箔,铝箔的分布是以圆心为中心对称的。两旋转盘分别固定在两个受动轮上,通过皮带与驱动轮连接在一起。把两根皮带中的一根是交叉放置的,以达到转动驱动轮时两旋转盘的转向是相反的。

3.范式起电机。范式起电机又名范德格拉夫起电机,还被称作范德格拉夫加速器,是一种用来产生高压静电的仪器。该装置是在1929年由美国的荷兰裔物理学家罗伯特•杰米森•范德格拉夫所发明的。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的工作原理是摩擦起电,具体的说是上辊与胶带摩擦而使上辊产生负电荷,该电荷被上辊旁的上集电梳收集到电极球上;同时胶带与上辊摩擦而使胶带产生正电荷,胶带将该正电荷输送到下辊,下辊旁的下集电梳把正电荷收集后导入大地。而下辊与胶带摩擦使下辊产生的负电荷,通过胶带被运给上辊,也被上集电梳所收集,最后也收集到电极球上;胶带与下辊摩擦而使胶带产生正电荷,下辊旁的下集电梳把正电荷收集后导入大地。电机不停地工作使上下辊持续转动,不断集电,并通过传送带将产生的静电荷传送到金属球表面。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理论上可以获得极大的电压,随着材料和技术的进步,当代的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电势可以高达500万伏特。

(二)利用静电原理制作实验装置

让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设计静电除尘,静电植绒,电风车,电风吹焰等实验装置。

1.静电除尘装置。当充满烟尘的广口瓶接通高压电源的时候,广口瓶内的两电极板间产生极强的电场,强电场使空气发生电离,产生阴离子和阳离子。负离子碰到烟尘微粒使它带负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正极移动;正离子碰到烟尘微粒使它带正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负极移动。这样烟尘就被吸附到两电极板上,就达到了除尘的效果。

2.静电植绒装置。静电植绒的实验原理是利用同性电荷相互相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用有机玻璃板做成一个正方体的侧面,上下两个底面用金属板制成,两金属板与直流高压电源的两极相连接。将绒毛放在容器中接负极的下极板上,把需要植绒的物体放在接正极的极板上。当接通电源以后,两极板之间形成一个高压电场,负极板上的绒毛带上负电荷,带负电的绒毛由于异性相吸,被吸引到正极板上,而正极板上黏贴着被植绒的物体,从而达到静电植绒的效果。

3.电风车。电风车是风轮尖端聚集大量静电荷,形成强电场,将空气分子电离,形成向外吹的电离风,其反冲力推动风轮旋转。但该实验要求风轮面要平,尖是端要尖,静电电压要高,否则就看不到风轮的旋转。

4.电风吹焰。电风吹焰的原理与电风车相同。它是靠尖形放电针形成的电离风吹动火焰,以便观察电离的存在。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也是要求较高的静电电压。

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激发同学们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比如范式起电机的金属球的尺寸对起电效果的影响;比如韦氏起电机反转是否能起电;比如韦氏起电机的铝箔必须呈发散式的原因,如果连成一片对起电的影响;滴水起电机的电压与时间的关系是否线性等。

五、创新能力

利用身边的一切可用的材料。饮料瓶,易拉罐,医用的塑料软管,铝箔,铜丝,有机玻璃等。通过自己的创意,组装成范式起电机,韦氏起电机跟滴水起电机,同时实现各种静电现象,比如除尘,植绒,电风车,电风吹焰等。还有的同学尝试了海水淡化,静电复印,静电分选,人工降雨。开阔了思路,锻炼了创新能力。同时,还培养同学自己利用面包板连接倍压整流电路。其原理是利用滤波电容的存储作用跟二极管整流作用,由多个电容和多个二极管组成可以获得几倍于输入交流电压的高压直流电压。扩大的倍数由电容跟二极管的数目决定。

六、结语

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大学物理实训教学不仅使学生更加深入和深刻的理解实验中的物理原理和规律,而且获得了与课堂理论教学相比更多的收获。这些收获体现在提高了学生的自己主动学习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作者:王莉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吴家宽.开尔文滴水感应起电机制作与技巧[J].物理教师,2002(2).

[2]张学翰.感应起电机原理及使用技巧[J].职业技能,2010(3).

[3]彭小伟.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的原理和维修[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4).

第五篇:大学物理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提出的,目前的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普遍存在理论课内容多、实验课的教学时数少等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建构主义;大学物理实验;探究

1.任务驱动教学法简介

任务驱动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的任务中,以任务的完成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根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教学评价的一种方法。任务驱动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原则,教学任务的完成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处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面向的是大一或大二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基本上没有什么实验技能,对如何进行实验也缺乏了解,把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实验教学中,既能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又能优化学生操作技能,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工作量,从而形成优化型实验教学模式。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2.1创设情境,揭示实验方案,启发思考

物理学是一门和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大学物理实验课上,实验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内容和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或是营造一个和实验课内容相似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积极尝试的动机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增强教学效果。教师要展示课前准备的实验方案,提供参考资料,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布置实验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利用相关的认知工具,收集相关信息,在课中启发学生思考,着手实验的探索活动。

2.2学生操作,分组协作,教师指导

实验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擅长进行搭配分组,每一组由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学生按照教学布置的任务进行实验操作,遇到问题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共同研究探索。在此阶段实验教师主要是及时纠正重大错误,对实验中遇到问题及时加以引导,重点针对动手能力或动脑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提高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能力。另外,教师通过全面的巡回指导,及时了解学生出现的疑难问题,给予及时的辅导解决。

3.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大学物理课程的优点

3.1情境导入,增强求知欲

经过高考的紧张压力,进入大学阶段,很多学生会有厌学情绪。通过营造和实验课内容相关的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应用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实验任务具体化,教学目标明确。例如:在测量地磁场水平分量的实验中,利用磁场引起磁针的偏转,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实验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3.2符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模式

大学物理实验课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又比较复杂,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下,离不开实验教师的指导。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克服和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体验收获的情感,教师就必须认真分析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对教学内容进行的取舍,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课堂实践进行精心、耐心和细心的指导。

4.小结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实验教学中能弥补传统教学的很多不足,此模式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高水平的理解和良好的交流交流和协作能力,更有利于建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作者:张瑶 徐楠 单位:昭通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宁锌,于黎佳,裴文彦.信息技术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9):302

[2]何光宏,韩忠,汪涛等.大学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J].大学物理实验,2015,(6):117

第六篇:物理学史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物理学史是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之一,对培养大学生的科学人生观、学习兴趣与创造思维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学史;大学物理教学;重要性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研究物质的结构、运动、相互作用、探索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在探索自然界奥秘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物理学也是一门发展的学科,永不停止前进的步伐,不断向着物质世界的广度和深度伸延。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效层面”,即直接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技能,往往起到“照猫画虎”的作用;“中效层面”,激发学生灵感和培养学生思维,决定着学生的应变能力;“长效层面”,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决定着学生终身的成长。物理学史中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物理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的理念是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而不注重物理学史的教学。实际上,我们应该把专业知识教学与物理学发展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的历史,进一步借鉴大师们的思维方法如何进行科学研究。通过了解和学习物理学史,学生可以加深对物理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从中得到教益和启迪。

一、物理学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科学的人生观会影响人的一生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物理学史,学生可以对物理概念、规律和定律的形成有一个大致性的了解,能够深刻地把握物理思想的精髓。物理学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已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思维方法。例如,物理学家通过抽象的思维方法,建立了质点、点电荷、有效场、理想气体等物理模型,从而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而抛去次要因素;牛顿通过分析和总结伽利略斜面实验,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受质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启示,库仑提出了相同规律的点电荷的库仑定律。教师要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适当地介绍人类物理学史,让学生意识到科学上没有捷径可走,成功之路是曲折和艰辛的,要付出惊人毅力和巨大劳动。纵观物理学发展史,大凡有成就的人无不以巨大的精神献身于科学研究。如法拉第花了十年时间做了大量的实验,才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物理学史的学习能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培养坚定的意志品质。物理学史能以其独特的精神力量影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和结合相关的物理学史,实时地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家的动人事迹和拼搏精神,如科学巨子钱学森、原子弹之父邓稼先等。这些典型的史实能感染学生们的心灵、提高强大动力和培养良好道德素养。

二、物理学史有助于大学生激发主动性学习

物理学史可以使学生明智。大学生已经历了传统的初等教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思考的能力。大学阶段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授课内容,适当地介绍科学家名言、轶事及精彩的科学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讲狭义相对论时,可以讲爱因斯坦的一些有趣故事。这样能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科学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在讲授光的衍射现象时,介绍“泊松亮点”的小故事,这样学生很容易接受光的波动理论。在讲解电磁场理论时,介绍麦克斯韦生平一些轶事,学生对麦克斯韦方程组学习不会觉得是一组枯燥无趣的数学公式。对学生而言,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和构筑有趣的课堂环境对学好大学物理课程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要让学生被动的听,而是“设计”学生主动走进知识殿堂。大学物理教学同时包含静态和动态知识体系,物理学史有助于二者有机结合的功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目的性的创造情境,让学生情不自禁的参与问题之中。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普朗克在非常无助的情况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将这些物理学史引入课堂教学,学生会认识到新理论发展的曲折过程,这些感人的事例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物理学史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创造性的思维

人们每当学习一个崭新的理论时,必须改变思维定式和思想观念。教学中恰如其当地引入物理学史,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一种行之有效的举措。让学生学会思考方法比记住物理知识本身更为重要,让学生明白掌握科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打好从事科学研究基础。平时教师向学生传授的多是较为理性的逻辑思维,但是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智慧、勇气和质疑精神是探索未知科学大门不可缺少的工具。不受限于传统理论,不屈服于权威,是进行科学创造的前提。洛伦兹在爱因斯坦之前已经接近了相对论的门槛,只是囿于经典力学的束缚,最终没有踏入相对论的大门。爱因斯坦正是果敢的摒弃“绝对时空观”,才创立了划时代的狭义相对论。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大学生来说,提出科学问题比发现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如果仅从知识内容衔接上提出问题是非常不够的,人们需要从实际物理学认识发展史进程中,展现重要物理学问题历史演化,阐明重大物理学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深远影响。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当中,需要运用物理学史上的经典实例,让学生保持好奇心,培养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智慧。总之,深厚的科学知识是履行科学创造的基石。因此,要加强学生不断学习,会学习,不但要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而且还要进行相关物理学史的学习。这样,学生可以开阔视野,扩展思维,拓宽知识面。知识是重要的,但智慧更为重要。在给学生物理知识的同时,也使他们得到全面素质的提高。

作者:丁汉芹 单位: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七篇: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讨

1引言

地方性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定位是培养出综合的应用型人才,而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个工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可谓是非常复杂。大学物理课程作为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在系统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该以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提升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但是长期以来的本科物理教育都对自身体系的完整性过于重视,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等熟练掌握,却将现代科技上应用物理理论的重要性以及物理教育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作用忽略了。尤其是在20世纪后期的时候,物理学理论发展的速度渐渐变慢,而在应用方面例如高温超导等却发展飞速,人才结构开始向应用方面倾斜。所以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整体的发展和进步,使得高校在物理教学中开始越加重视培养科学素质,通过实践环节来提高人才的应用能力。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将人才培养目标落在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改革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个专业也纷纷修订了自身的人才培养计划,提高了对大学物理的教学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大学物理教学的情况,然后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措施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2大学物理教学中的问题以及出现的原因

为响应国家号召,同时培养出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符合的人才,很多高校都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重点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学物理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中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课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所以改革以及完善课程体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1学生不够重视大学物理

学生不重视大学物理课程有两个主要原因,分别是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主观来说,很多学生没能正确地认识到大学物理这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对其地位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这部分学生的观念里认为大学物理相比起专业课程来说,重要性和实用性都比较低,所以他们会在专业课程或者他们认为重要的课程上投入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专业技术等。从客观来说,学生在高中阶段学到的物理知识也比较多,在进入了大学以后发现大学物理中学到的一些知识与高中是重复的,这样一来大学物理的神秘感就会逐渐丧失,影响了他们学习上的积极性以及兴趣。并且如今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往往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与就业相关或者有所帮助的科目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大学物理受到主观和客观这两方面的影响,教学难度自然增加了很多。

2.2教学内容和形式上不够全面

大学物理使用的教材中的内容多为一些经典物理,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以及热学等近代物理相关知识,基本不会改变教材中的内容。在大学物理教材中有一些问题存在,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大学物理教材中讲到的内容之间缺乏足够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相互独立开来的;第二是教材中很多内容与高中物理课程中的知识有重复的部分;第三是教材中缺乏近代物理相关的知识,篇幅比较少,在应用新技术以及当代物理等方面更是没有什么内容。大学物理教材中的不足之处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二是教学没有有效的结合实践。过于单一的教学形式指的是如今大学课堂上主要采用的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了保证教学进度教师没有时间去观察学生的反应,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不停地讲课。并且大学物理教学中主要的还是理论教学,没有什么实践机会提供给学生。

3改革大学物理教学的具体措施

3.1采用PBL教学模式改变大学物理教学方法

PBL教学模式就是基于问题进行学习的一种模式,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并且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激发出来,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例如对于大学物理来说,掌握微积分运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学生微积分学得不好,影响了大学物理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尽早解决,因为教材一开始讲到的力学部分就必须要过微积分这个门槛,不然势必会影响后面的学习。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从物理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对微分和积分有不一样的理解,首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怎样理解微积分在物理问题中的意义,包括功、瞬时速度等等,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问题的答案,每个学生都要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由教师加以引导和总结。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更加透彻地了解物理概念,明白在其中使用微积分解题的原理,学习到后面电磁学等内容的时候更加顺利。同时还要注意和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例如为机电学院的学生上课的时候,讲解到了与热机有关的知识,首先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汽油机和柴油机是以怎样的过程进行循环的?社会为什么如此看重节能环保?第一、二类永动机所违反的定律分别是什么等等。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分组讨论等形式来获取答案,在课堂上抽出一部分时间,由学生来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思考,学生在听课的时候自然非常集中注意力。并且物理知识有效地融合了专业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物理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局面。

3.2构建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模块化

大学各个专业具有不同的需求,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可以从工科各专业对力学、电磁学、热学以及波动光学等不同知识的依赖程度出发,将大学物理课程体系划分成了三大模块:首先是模块A,适用于自动化、信息通信、物理学、机电工程等对物理知识要求高的电类专业,在为该类专业的学生授课的时候应该适当减少力学部分的内容,多传授电磁学方面的知识,尤其重视量子物理、固体等基础知识,因为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知识衔接。同时适当地调整一些与特殊专业关联紧密的内容,例如自动化专业对于热力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比较需求,可以酌情添加该类内容。然后是A模块中的非电类模块,适用于土木与交通、环境工程、计算机以及数学等多个专业,这些专业对物理知识的要求也比较高。针对该类专业的学生,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力学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刚体部分,强化振动、波动光学等内容。最后是模块B,适用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对物理知识没有过高的要求,所以课堂教学中热学以及近代物理等知识可以排除在外,适当地介绍物理美学知识,不宜教授难度较大的物理知识加重学生负担。

3.3在课堂上及时更新知识,补充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情况保持一致,例如近年来光电子发展迅速,其中LED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将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生产技术、应用问题、改进方法和未来的发展等相关知识都带入固体电子能带论的部分之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看到当代科学技术以及生产过程中应用到的物理原理,还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意识的作用。

3.4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改善

想要解决大学物理在较少学时内要完成较多教学内容的问题,首先必须更新和优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很多学校在多年以前就已经在大学物理的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了,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在于声画并茂、动静皆宜,所以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可以最直观地给学生展示信息知识等,丰富原本呆板的教学模式,使其变得更加灵动,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利用了多媒体技术以后给学生展示很多动画,对光的振动、衍射等进行模拟,这样这些知识就变得非常直观、一目了然了,还可以展现一些生活中难以进行观察或者无法观察的现象,和动感画面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逐步进行分析以及思考,这对老师讲解重点和难点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3.5对大学物理内容进行分层

我们可以将大学物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分层,然后针对不同的文科专业教学不同层次的内容,例如不仅可以开设与理工类专业相适应的108学时的大学物理学,还可以以其他文科专业例如艺术、人文、经管等的需求为依据,进行大学物理知识的教学,开设72学时或者36学时等的大学物理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和天文学方面的概论以及物理学史。这些课程中的内容都是对大学物理简化得来的产物,进行不同物理教学体系和专业知识的框架,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于大学物理的需求,尽量保证所有的大学生都能接受到大学物理课程。这类物理课程具有科普的功能,主要阐述的是基本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以及相关原理等,强调物理学影响了现代经济学、人文科学以及管理科学,为这些科学的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并且将物理文化和人文精神之间的连通内容展示了出来。这不仅可以帮助文科学生有效地开拓视野、获得更强的思维能力,还与现代社会的高科技要求相适应。

4结语

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在人才需求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也为大学物理课程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及素质。高校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物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困难所在,我们必须将教育理念进行改变,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真正培养出与社会要求相符合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吴喜军 单位:南华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春华,范仰才,谭诚臣.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J].物理与工程,2012(4):50-52.

[2]潘湘高,李晓峰,周长安,熊振国,蔡明山.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芙蓉学院工科专业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1):48-49.

[3]姚志英.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J].滁州学院学报,2011(4):111-114.

[4]宋娟.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工科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2):108-109.

[5]罗宁,唐俊,赵娜,刘兴薇,白梅花,李玉,翟丽丽,石琳,程慧琴.适应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5(3):178.

[6]王锦仁,郭俊梅,刘科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研究[J].高教学刊,2015(19):124-125.

[7]崔巍,夏日光.工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37-140.

[8]韦韧,孙正昊,向鹏.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工科大学物理改革探索与实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3):77-78,127.

第八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物理是理工类本科院校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下,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大学教育中必然的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对现有的本科院校物理实验课程的现状进行探讨,提出了在物理实验课程中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点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物理实验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

在国务院下发的政策的影响下,我国许多高校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原有的教育模式上进行了改革,为了培养出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可以迅速适应社会的人才。在理工大学中,物理实验课程是实用型的科学实验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的技能与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与实践能力上有所帮助。

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在工科大学的许多课程中,物理实验起到了一定的基础作用。物理在生活中有许多的应用,通过物理实验课程,加强学生对实际生活中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这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很大的帮助。在理工学科,例如机械工程、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等等学科中,加强物理实验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促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和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在实际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中,虽然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的作用却并不明显。此类课程内容相对单薄,并且没有像专业课与技能课那样受到重视,所以在课时上时间较少,精简的内容加上课程较少的因素,使实验课程应带来的从物理效应与现象引起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实际的设计实验的不足造成学生在实践中经验不足。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可以迅速适应社会经济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在对现有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转型与改革是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

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1、课程设置不完善不具有专业针对性

从大学物理实验所涉及的内容来看,涉及到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及原子物理学等,几乎涵盖了物理学专业的所有内容。目前各工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主要还停留在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比例较少,实验项目和内容比较陈旧,且各专业学生所做实验内容基本一致,没有从专业方面进行设置,根本不能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热情,更无法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应打破传统的按课程开设实验的格局,根据专业培养方向开设必修和选修两类实验项目,对实验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分类,同时增设专业综合性、自主设计性及科研创新性实验内容。

2、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只是简单的模仿验证

在一些大学中,现有的物理实验课程并没有受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影响,在实验课程中只需要学生依照实验操作规范进行规定内容的实验,从内容、目的、原理、步骤、现象等都进行讲解,然后由学生在规范的操作中,完成实验课程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并且刻板的教学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上课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应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要中心,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进行探索,教师在课程中起到辅助作用,使学生可以进行独立的思考与实践学习。

3、实验专业教师缺乏注意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经过调查统计发现,在许多大学中,担任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师大部分都是物理理论课程的老师。没有专职的实验课程教师导致了在教程中,对相关的实验设备及操作方式没有很透彻的理解,在教授实验操作手法与知识的时候很大程度是按照教案上来进行,没有相关的理论经验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们不能很好的从中吸取经验。而一些教师对物理实验课程并不重视,教学上的疏忽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在高校中,实验室的薪资水平较低,这就导致了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不愿意从事实验工作,影响了人才的吸收。想要改变现有的状况,就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实验教师的队伍,提高实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待遇,以此吸引更多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参加进实验实训的教育工作中。同时要培养具有高教学能力与实践技能两者兼备的教师,注重双师素质的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可以带动学生的科研、创新、实践能力,从而发挥出实验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作用。

4、加强实验室建设建立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

在实验课程中,实验室直接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对实验室的管理与应用是保障学校实验课程科研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一些高校中,因在物理实验课程上的不够重视,存在许多实验设备老旧、资源缺乏等状况,使实验设备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没有起到应有的辅助作用。并且对实验仪器设备与实验室等开放程度不高,实验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使在实际实践效果中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些都限制了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加大对实验室设备的投资,提升实验室设备的性能,完善实验室的基础设施,保障学生可以更好的应用实验设备。开放实验室的使用,满足学生在科研方面需要的实验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保证学生在物理试验中的主动性。

5、改革实验的考核方式构建实践教学评估体系

在许多大学中,对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只是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和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实验操作的简单了解上进行评估的。因此要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的评定构建实践教学评估体系。除了基本的实践过程和实验报告,还要对学生进行单独的实验考核。考核形式可以采取学生抽签形式进行整个实践操作或设计新的实践项目,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实验应用能力和设计能力,真正地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结语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部分。根据社会和企业对应用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必须从实践教育自身的特点出发,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为指导,通过完善课程设置,调整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及考核评价模式等,增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发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刘毅 李司单 李玉龙 单位:哈尔滨华德学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哈尔滨华德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欢,张波,赵敏福.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4)

[2]涂亚芳,吴铁山.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大学物理实验》.2013,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