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与人才培养

时间:2022-03-26 04:08:29

浅谈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与人才培养

摘要: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发掘与整理融入工科教育体系,让学生亲力亲为地学习、体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营造“新工科”教育模式,使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相得益彰。“新工科”教育模式在新世纪高校育人环节中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工科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担当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教育;新工科;人才培养

1前言

轻工产业多以民生产业为主,轻工的发展自然离不开科技与人才。2010年起,我国轻工产业一直面临着产品创新与质量提升的问题。如何从一个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是轻工产品与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更是我国关注的焦点。2017年,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全国工科优势高校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会议,就“新工科”建设达成了“复旦共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在会议上强调,新经济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支撑,并指出了高校要加快培养当前产业急需人才,主动布局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的人才培养。对综合性高校提出了要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促进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等要求[1]。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工科人才的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普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人文教育在当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中普遍处于边缘化或缺失的困境。科学教育与专业教育大热的同时却是人文教育的过度冷清[2],工科学生存在综合素质与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3]、重科技而轻人文和艺术教育[4]、审美趣味低下,生活态度功利[5]、民族艺术教材陈旧,课程建设保障不足[6]、艺术教育观念相对滞后、音乐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7]、培养模式对提高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作用不明显[8]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科人才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能满足新时代和谐社会发展和建设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如何及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树立文化自信、培养担当精神,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2社会建设与人才培养需要少数民族文化

工科学生接受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一个比较新的人才培养思路,是新时代“新工科”培养的重要方法。这对新时代的新型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国积极推动文科、艺术学科与工科交叉创新发展,培养具有专业素质、人文情怀、道德修养、使命意识、担当精神的创新型工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目前在工科人才培养中,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的受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相应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探索与实施。由于公共艺术教育与工科专业关联性不强,能否与现代工科专业教育系统相融合或如何融合以达到学用相长还有待探索。民族元素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工科科技开发的资源。在公共艺术教育中,从少数民族元素出发进行讨论或许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20世纪60年代以来,诸多西方国家都开始实施重视民族(种族)文化艺术的教育改革,积极地进行着研究和教学实践并取得明显成效[9-11]。民族文化艺术具有大众性、地域性、生活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基本特征。事实上,我国自公元前几百年起就开始引进少数民族的文化。例如,北方少数民族“胡人”的文化艺术和饮食生活早已融入汉文化中形成大统,成为今天全民族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在进行“新工科”的教学和实践中,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历史与文化进步历程,认识各民族的民俗生活、文化传承的价值。培养学生博古知今以及多元文化观,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传承与创新和发扬,是我国高校对当前工科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3学习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建设“新工科”教育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显著提高,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进步持续加速,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12]。本世纪初,费孝通教授的“迈向人民的人类学”提出生活富了以后怎么办的问题,认为人类除了物质生活外的更高层次就是艺术。艺术的追求是与国家稳定发展、人民福祉紧密相连的。轻工工程与技术学科中涉及的服装设计、穿戴装饰、食品营养等都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人民文化与生活的重要物质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已有大量民族文化元素被发现及发掘[13-14]。这些民族文化元素起源,无一不是与地方生活的审美习俗、环境特征、舞美音乐等融合与浓缩[15]。将这些元素进行合理移植,发扬光大,用于现代人们的衣食住行,改善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使人民获得更高层次的享受。将传统赫哲族鱼皮服饰元素的认识与分析,结合现代皮革工艺技术及服装设计,形成了“民族名片”,使鱼皮服装被国内外消费者享受[16]。这种由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掺入现代工程学科的方式转化为公共艺术教育与科技的产品是一种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成果,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且有促进工科领域科技进步的重要意义。因此,不断汲取民族文化艺术,对于在现代轻工科学技术平台推进学科发展、培养科学技术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具有积极意义。

4轻工工程与技术学科是培养“新工科”人才的重要学科

四川大学地处我国西南,是多民族聚集区域,无时不接触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生活。西部少数民族的服饰、食品、音乐及生活习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元素,是给予轻工领域的服装、皮革、食品学科及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2018年,我国轻工类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和轻纺食品类传统专业改造升级的研究与实践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33号)。学院下设的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纺织与服装工程系、食品工程系均与各民族生产生活中的公共艺术息息相关。如何将西部各民族的文化资源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结合,无疑是发展西部文化经济的重要途径。放眼全国甚至世界,轻工技术与工程必将担负着培养“新工科”人才的重要责任。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不仅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文化与科技凝练产品的大市场。由于地理因素的制约和历史发展原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体水平较低,较难吸引外地人才和大学生,甚至本地人才也流失严重[17]。因此,更需要高等院校努力寻求民族文化资源,营造多种科技途径发掘、传承民族的瑰宝,为民族文化繁衍及人们生活服务。实践证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多途径、多层次的,大量的文化艺术推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依靠不同的人才结构。可以是本地人才派出培养,可以引进外地人才和技术,也可以是两种模式的结合。50余年来,四川大学轻工与食品专业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以科技及产品的形式为民族文化产业服务,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播及发扬不可或缺的中坚。轻工技术与工程人才一直在不同的岗位上将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与科技相结合,为公共生活与产品丰富、回馈民族地区、服务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果无疑不是早先轻工技术与工程教育中“新工科”的雏形。

5结束语

人才培养是国家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学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平台和载体,更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将民族文化艺术元素作为“民族名片”融入现代工科教育体系,通过“新工科”人才教育模式,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兼备人文修养、道德涵养、社会担当的“新工科”人才。

作者:杨禾 单位:四川大学学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