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分析与民族文化论文

时间:2022-04-10 09:09:06

音乐作品分析与民族文化论文

一、现实状况

当下流行音乐盛行,越来越多的耳朵倾向于听流行音乐,追捧流行明星,对于中国民族音乐缺乏关注。的确,流行音乐简单通俗,节奏鲜明,直白流畅,传于一时,年轻人的性格是流行音乐大热的原因。而历久弥新,民族音乐所表现得更加深邃,曲调舒朗自由,歌词言深意长,拥有悠久的历史风味。大学生对于人生历程的感悟刚刚开始,对于中国文化认识的浅薄,对民族音乐并不会产生多少共鸣,导致中国民族音乐在大学生心中是一个盲区,而音乐作品分析正可以弥补这一缺失。

二、教育意义

音乐作品分析通过对经典音乐作品进行由浅入深的鉴赏,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作者对于外界的解读,可以听到那个时代的声音,在深一层则可以看到人民的生活百态。音乐作品因为本身特殊性,在听觉的要求上甚高,同时也要求听者全身心的投入,领悟作品中精髓。所以在对音乐作品分析时需要了解作者生平经历,社会环境背景,表达需求目的等等。还需要有基本的乐理知识,对于节拍、节奏、力度等方面的了解。音乐作品分析不仅仅局限于对单只作品的分析,而是应在这部作品上,对类别、作者、年代、地域的相关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该作品。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传承着历史,或叙事,或抒情,人们通过音乐进行与外界沟通,或者表达个人情感。音乐作品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通过这样全面的分析鉴赏,大学生可以从音乐作品来理解中国民族文化这一整体。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呢?又如何使大学生看到起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优秀音乐作品欣赏

很多音乐作品并不为大多数人知道,这是源头上的缺失。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方式,比如张贴海报、校园广播、课堂聆听、互相交流等等。组织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自主地参与进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先知其本身再探其本质。

(二)作品背景了解

音乐的产生离不开时代的社会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民族的文化背景。音乐作品作为一种媒介,向外界输出不同的频率,以引起类似的共振。对于那个时代或者作者的介绍可以通过影视记录,相关书籍传记,名人讲堂等形式达到原景再现,学生可以置身其中,与作品产生更多连接,而不至于不理解无感触,使大学生的感悟放大化,深刻化。

(三)作品文化内涵探究

通过对作品的了解,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其中文化寓意。以小见大,对整个民族的文化进行一次探究,需要我们了解民族历史知识,地域风俗民情,生活生产习惯等。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之间有着联系又带着差别,通过对比总结可以让我们抓住关键点,音乐作品的特色也就可以牢牢掌握了。不同的民族产生不同风格的音乐,我们无法回到过去,而通过音乐,通过我们感官的联想,则可以让我们追溯过去,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四)自身演唱表演

当我们对音乐作品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对它所代表的优秀民族文化有了准确的把握,我们就可以通过演唱歌曲、演奏乐器、舞蹈编排、剧本创作等形式做一次音乐作品的创作者,甚至可以加入自己的意向。

(五)引导他人共同参与

当我们自己对于音乐作品,对于中国优秀文化有了理解,我们可以让更多人也一起加入其中。做一个独唱者不如组一个表演团,个人的力量有限,发动更多人集聚的力量就很大了。当越来越多的人从一无所知到知之甚详,我们的民族文化才可以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而不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传承民族文化是全国民的任务,多方面的影响,先单一再全面,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关注着民族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并且让自己适应于民族文化下的行为准则,道德习惯。这样,社会会越来越美好。

三、结语

音乐作品作为生活的调剂品,可以让我们体味到人生百味。对于音乐作品分析所带来的关于民族文化的思考,从小处上说是自我的一次重塑与沉淀,从大处上讲是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与责任。在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中,我们挖掘出作品的美感,感触到民族的深邃内涵,我们看到作品编织的梦境,看到各民族充满活力的生活劳作,我们听到音符倾诉的意念,听到民族历史深处的呐喊。我们经受感染,我们也在织出自己的梦境,梦境中以音乐为背景,以各族人民为主演,我们观看着他们的表达,我们为之感慨。

作者:冯蔚然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