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快乐体育”理念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2-12-04 10:58:11

浅谈“快乐体育”理念的应用效果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现阶段的教育更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获得身心发展。尤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快乐体育”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快乐体育

“快乐体育”理念是符合新时展要求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对传统体育教学来说是一种颠覆[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快乐体育”理念,教师更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身心均能得到健康发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要认清“快乐体育”理念的价值并加强研究力度,将其有效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活跃教学氛围,促进师生、生生互动,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优化。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氛围,继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如果师生之间关系疏远,教师始终表现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学生自然也就不愿意亲近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表现出来的依存性和积极性也就普遍较低。而且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的参与性无法得到有效的调动。所以,要想有效实施“快乐体育”理念,首先要做到情感先行,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分别扮演“主导”和“主体”角色,这两个角色之间的互动情况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适当放低自己的姿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和学生打成一片[2]。相对于其他的文化课而言,体育课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例如,教师可组织足球友谊赛、篮球友谊赛,自己充当裁判或扮演“球员”,和学生一起参加比赛。如此,师生之间就能建立良好的和谐关系,这对后期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体育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在体育课堂上引入生活内容,创建生活化情境,以此缩短学生和体育学科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亲切、熟悉,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同样,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这种教学方式将体育教学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既能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还能帮助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理念[3]。例如,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师要尽量贴近生活,将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常见的素材引入到课堂上作为教学内容。如“早晨起床好锻炼”“七嘴八舌话自救”“阳光总在风雨后”等生活化故事,均可以引入到体育课堂上,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充分调动起来。

三、采取分层教学模式

从某个层面上说,要想让学生感到快乐,首先要让学生获得快乐的体验。而成功的体验是一种最能激发学生快乐情绪的体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可以体验到成功,从而获得满足感,以此增强学生的快乐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身体素质不同。所以同样一个体育项目,有的学生轻轻松松就能完成,而有的学生拼尽全力也无法取得满意的结果,这就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应当进行分层教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例如在跑步项目中,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以要求其跑完500米;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只要求其跑完200米。这种分层教学方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目标,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仅身心获得健康发展,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更是越发浓厚。

四、利用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

游戏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快乐教学的基础,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做”“玩中学”,既能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能感受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所以,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具有创新思想的游戏,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例如,很多小学生对于跑步这类运动量比较大的体育项目比较排斥,抵触情绪强,教师可将其设计成竞赛游戏,通过小组接力赛的方式开展比赛,规定获得前三名的小组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参加游戏,还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快乐体育”理念,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将“快乐体育”理念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锻炼积极性,还能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构建欢声笑语、民主宽松的体育课堂,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戴雅芳.对小学体育教学从“快乐体育”到“阳光体育”的探索[J].学周刊,2014(4):213.

[2]岳昭.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8(6):81.

[3]陈妍.快乐体育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探析[J].运动,2017(6):104.

作者:王倩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