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学校体育教育分析

时间:2022-01-14 02:38:37

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学校体育教育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人们愈发重视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不仅具有基础的体育教育作用,还具有一定的“美育”和“德育”教育作用。因此,新课改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学校体育教育是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简要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及意义,并结合现阶段其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其走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具体路径,以期在提升我国体育教育水平的同时,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融入方法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体育性、民族性和传统性三大主要特征。其项目内容也普遍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团体性和简洁性等突出特点,能够符合各年龄段人群的身心发展需求。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学校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理念对当代体育教学的改革需求,体现“生本教育”和“健康第一”时代性教育思想,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基于此,探索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学校体育教育的路径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一、民族传统体育及其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融入价值

(一)民族传统体育内涵。民族传统体育是指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群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创造出的,用来满足当前时代背景下人们身体和心理发展需求的特色体育活动形式。其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首先是体育特征,即民族传统体育所包含的活动或运动项目都带有体育性,是人们对自己身体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则的锻炼,从而确保自身各项机能可以获得协调、平衡的发展;其次是民族特征,即民族传统体育普遍带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能够鲜明地反映出国家、地区、民族的民俗习惯与传统文化。由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因此深受各民族群众的喜爱,在民族所在地域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受众群体;最后是传统特征,即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人民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体育活动或运动,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民族传统体育中任何一个活动或运动形式,都是由不同民族普通民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民族文化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历史发展与时代变迁的过程中去粕留精,逐渐发展为具有民族独特风格与气派的成熟化的体育活动形式,成为各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二)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融入价值。新时期背景下,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教育中,具有以下重要教育价值:一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从教学内容的层面分析,我国传统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较为注重竞技化,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专业体育技术知识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强身健体等保健知识的讲解与培训,导致学生无法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同时,由于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枯燥,很多学生缺乏积极的课程参与态度,从而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如果将跳绳、武术、踢毽球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学校体育教育中,不仅能够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还能够显著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最大化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课程参与主动性,进而显著提升体育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另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普遍具有娱乐性、观赏性和竞技性等特点,能够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特点与心理特点,使参与者深刻感受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愉悦感、轻松感以及活力感,进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2]。二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由于民族传统体育就有体育性质,因此能够对参与者的各项身体机能进行有效锻炼,起到强身健体的教育价值。同时,其还具有民族性质,能够使参与者在进行体育活动或运动的同时,体会到项目中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从而达到陶冶情操、丰富文化底蕴的教育目的。另外,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具有自然性、群体性和竞技性的特点,参与者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意志品质、道德情操、思想观念都能够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由此可见,融入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3]。三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新时期我国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因为专业体育对于场地、器械、专业知识的要求过于苛刻,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实践局限性,所以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而民族传统体育来源于民间,大多数体育项目的动作比较简单,既有趣又易学,既可单人练习又可团体练习,同时对于场地环境和器械设施也没有特殊要求,具有较高的普及性和适应性,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练习,因此,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4]。四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体育教学经费的调配。在相对发达的城市地区,很多学校虽然体育教学经费比较充足,但受到校园面积的影响,无法规划出专用的体育教学场地,从而导致很多体育教学项目无法正常开展,进而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质量与效果。而引入民族传统体育后,这些学校可以将体育教育经费用于购买毽球、武术用具等民族体育活动道具,利用民族传统体育对场地要求不高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农村地区,虽然大部分学校面积很大,能够规划出专用的体育教学场地,但因为缺乏经费,所以缺少健全的体育教学设施和器械,从而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而引入民族传统体育后,教师可以利用民族传统体育对器械要求不高的特点,通过购买价格实惠的民族传统体育用品或自主制作体育用品的方式,带领学生在草地、山坡、操场等开阔区域进行趣味民族传统体育锻炼,从而确保体育教学质量与效果[5]。

二、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的融合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回顾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人们对其理论的研究始终处于比较匮乏的状态,民族传统体育一直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自然发展。我国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自成体系的,传承方式也大多为身口相传,导致其始终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发展。到了近代,随着西方体育理念的引入,人们才逐渐重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化研究。直到1998年,民族传统体育才正式成为被教育部认可的体育本科专业,但教学和研究的层面仍比较狭隘,主要集中于武术的研究。对于中小学或偏远地区的学校而言,更是缺少对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研究[6]。其次,是民族传统体育缺乏完善的教育机制。由于对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缺乏科学、系统、深入的研究,导致现阶段我国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教学机制。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教学仍停留于理论和认知层面,只是偶尔制定一些临时性的机制与策略,并没有切实从长久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与探索。可见,教育机制缺失是抑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推广的重要因素。最后,是专业化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人才稀缺。专业化的民族传统体育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以及管理人才的匮乏及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是现阶段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与校园体育教育融合的最重要问题。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受到现代文化、潮流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淡化了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导致其不愿意投身于民族传统体育事业;二是有关部门对民族传统体育缺乏重视。一方面忽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导致人才流失大、难以形成有效的人才储备资源;三是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多存在于相对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或农村地区。这些地区普遍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导致很多专业人才不愿留下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教学工作[7]。

三、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体育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开展民族体育文化教学,夯实理论基础。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一定的生动性、丰富性以及文化性。因此,要想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的完美融合,必须以文化教育为突破口,通过开展民族体育文化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传统体育学习和参与兴趣,夯实相关理论基础。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深入了解新时期素质教育理念对体育教学提出的各种要求,寻找其与传统文化教育的交汇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将民族传统文化传播与体育锻炼知识教学相整合,拓宽学生的体育学习视野,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意识,营造良好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氛围[8]。(二)构建多元教学体系,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通过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采用跨区域式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体育教学体系,能够有效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与校园体育教育的融合,满足新时期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多元化、多样化的形式特点,因此,想要将其有效地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就必须构建出能够与之匹配的多样化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使其明确自身锻炼方向,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此外,针对具体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师应在充分考虑实际教学条件、项目自身特点以及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的基础上,构建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学习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而实现现代体育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整合,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只有将这种地域性限制打破,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其与学校体育教育的融合,促进其推广与发展。采用跨区域式体育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育学习模式。多种新颖、有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引入,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从而实现学校体育教育质量与效果的提升。同时,跨区域体育教学模式,也是传播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9]。(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民族体育的引进提供保障。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学校体育教育引入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桥梁,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能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引进提供良好的保障。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体育教师应更加关注自身专业素养与文化素养的提升,确保在引入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核心素养,实现现代体育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的无缝对接。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将职业素养培养与民族传统文化培训纳入长期培训体系中,通过理论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引入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优质人才的引进工作,通过加大体育教育经费投入、颁布人才引进政策、建立健全奖励机制等措施,吸引和保留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充实体育教学师资队伍,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0]。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学校体育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有利于体育教学经费的调配。因此,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及体育教师应深入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与特性,寻找其与现代体育教学的交融点,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提升教师专业和文化素养等途径,引导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完美融合,从而实现我国体育教育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瀚中.青少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思考[J].青少年体育,2020(6):26-27.

[2]郑雷.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教育实习优化对策研究———以武汉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例[J].知识经济,2020(18):170,173.

[3]汪博.体育强国梦视域下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11):10-11.

[4]陈胜,李海丹,肖蕊,冉景发.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课程思政体系的建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3):20-21.

[5]黄喜燕.共生理论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3):89-90.

[6]孙安娜.“健康中国2030”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9):5-6.

[7]李冬颖.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在构建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优势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4):218-219.

[8]徐丽.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耦合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12):84-85.

[9]温兵,汪冲,王宏伟,孟峰年.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耦合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9,8(12):78-82.

[10]邹学亮,马薇.民族传统体育和学校体育融合发展研究[J].体育科技,2019,40(6):97-98.

作者:韩锐 安庆标 单位: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