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运动发展现状与改革策略

时间:2022-06-21 10:29:02

体育舞蹈运动发展现状与改革策略

[摘要]通过文献法、问卷法、跟踪调研法对安徽省13所高校的体育舞蹈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结出了体育舞蹈项目在高校中的发展特色,提出了体育舞蹈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发展策略,研究结果可以为全国高校开展体育舞蹈课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体育舞蹈;发展现状;高校

体育舞蹈是一种新兴的符合大学生需求,又具有强烈的娱乐、竞技、表演和体育功能为一体的体育项目,它既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形成体育意识、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交能力,又能调节心理、陶冶情操,在中国已经非常流行,加上国家的重视,体育舞蹈作为一种正式的体育课程在学校开展已是大势所趋[1-2]。安徽自古重视科研教育,是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相继承办了许多国内外的大型体育赛事,例如第十三届世界拳击锦标赛、第二届全国体育大会、全国第四届农民运动会、第六届亚洲龙舟锦标赛、全国女子排球联赛等多项国际、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大型赛事,极大地提升了安徽在海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此外,亚洲体育舞蹈锦标赛、亚太职业体育舞蹈锦标赛、中国安徽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也相继在这里举行。随着近年来安徽体育舞蹈比赛的成功举办,体育舞蹈项目已在安徽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安徽人民建立友谊、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和提高技艺的良好形式,由于又具有极强的娱乐性,也逐渐得到了安徽高校学生的关注与喜爱。本文基于体育舞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背景下,以安徽省13所高校为例,探讨了体育舞蹈运动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与改革策略,以期为体育舞蹈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安徽省的高等院校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阜阳师范学院,铜陵学院,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淮南职业技术学院,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本科院校7所,专科院校6所。根据调查结果,体育舞蹈项目在这些高校都有开展,但是各个院校对体育舞蹈的重视程度、以及开展的内容和技术总体水平等参差不齐。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跟踪调研法对安徽省上述13所高校的体育舞蹈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1.3数据统计

试验中所有采集的数据都如实记录在登记表上,并在计算机中用“Microsoftoffice”中的“Ex-cel”软件包进行常规统计处理。

2结果及分析

2.1教学现状

1.师资教学情况。在调查的13所高校中共有体育舞蹈教师82人,由于各个高校的状况不同,体育舞蹈教师的数量与师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就体育舞蹈教师的性别比例而言,男老师的人数低于女老师的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29.3%和70.7%,主要原因在于体育舞蹈教师中的女教师大部分是由健美操老师来担任,而男教师主要由体操和球类项目的老师担任;从体育舞蹈教师的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教师占9.8%,30~40岁之间教师占68.3%,40岁以上教师占21.9%,体育舞蹈教师的年龄结构主要呈现年轻化的特征;从体育舞蹈教师的职称结构来看,体育舞蹈教师中教授占比7.3%,副教授占比25.6%,讲师占比54.9%,助教占比12.3%,可以看出,现任体育舞蹈教师的职称主要集中在副教授与讲师中,体现出体育舞蹈项目正在壮大与发展期;从学历组成来看,体育舞蹈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比17.1%,硕士学历占比42.7%,本科学历占比35.4%,本科以下学历占比4.8%,体育舞蹈教师的学历结构基本以硕士以上学历为主,且在近年来的教职工招聘过程中,学历要求正在逐渐提高;从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上看,体育舞蹈教师队伍中,体育舞蹈专业毕业的教师占比14.6%,非体育舞蹈专业毕业的教师占比85.4%,说明在安徽的13所高校中具有专业背景的体育舞蹈教师还有所欠缺,体育舞蹈教师的整体技能水平,如专业技术、专业理论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对13所高校的体育舞蹈的教学大纲、教材、课程类型、授课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安徽省13所高校中体育舞蹈教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大纲,致使高校间体育舞蹈水平参差不齐,高校间的合作交流不顺畅;具体落实在教材的使用与编制过程中,仅有3所高校使用了统一教材,另外10所高校选择的是自编教材,此外相当一部分高校的体育舞蹈教材使用的是高校体育教材,体育舞蹈部分较少,不能满足专业课程的教学需求;从教学指导思想的调研结果来看,安徽省高校的指导思想是比较一致的,主要针对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培养爱好技能;在课程类型上,各个高校之间由于自身原因而存在差异性,作为必修课开展的高校占62%,仍然是主流;在授课形式上,普遍采用男女互相配合的方式进行;在教学场地与设施上,仍有38%的高校不能满足教学要求,需要得到高校的重视。2.参加课程的学生情况。从安徽高校体育舞蹈协会中组织13所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师,分别对参加2013年体育舞蹈课程的学生进行了摸底分析。经过统计分析,其中6所高校的体育舞蹈课程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女比例约为1:3,4所高校的体育舞蹈课程的男女比例约为1:2,仅有3所高校中参加体育舞蹈课程的男女比例相当。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与男女本身的运动习惯有关外,还与学生对体育舞蹈运动的认识不足、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套、教学体系不完善等因素有关。例如,许多上一届体育舞蹈教学的男生由于性格、男女比例相差过大等原因,在女生面前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而造成心理压力较大,主观积极性降低,下一届男生间接地也受到影响等。为了更加透彻地了解在校学生对体育舞蹈教学的认知情况,对13所高校的8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体育舞蹈知识的了解程度、对体育舞蹈的喜爱程度、对学校的体育舞蹈课程及课程内容开办的满意程度、学习目的与课外参与情况等方面,具体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调查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在各个项目中的调查结果参差不齐,经过近年来体育舞蹈项目在安徽省的开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能够系统掌握体育舞蹈基本知识的学生仍然较少(9%);喜欢体育舞蹈的学生越来越多,很喜欢与喜欢的学生约占总数的68%与28%,而与此相对应的对体育舞蹈课程满意程度却相对较少,对体育舞蹈课程内容的满意程度更低,其中,很喜欢体育课程内容的人数仅占36%;在对体育舞蹈学习目的的调研结果中呈现了令人可喜的现象,89%的学生是因为爱好而选择舞蹈课程,其他学分、健身等因素仅占11%;在课外参与体育舞蹈的情况中,11%的学生为经常参与,40%的学生选择定期参与,还有49%的学生为偶尔参与或者基本不参与。

2.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

1.师资与教学方法。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已经成为实现和谐社会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而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的主体单位,不仅要教学育人,更承载着社会责任。体育舞蹈教师已不仅限于在高校范围内进行教学任务,还需要结合专业的特殊情况,传播体育舞蹈的文化内涵,参与和制定各种类型的体育舞蹈表演和比赛等[3]。随着体育舞蹈逐渐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与喜爱,这就更需要从学校抓起,进一步提高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统计结果来看,安徽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的师资力量与专业水平正在逐年上升,但是仍然处于全国范围内的较低水平。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理论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内涵与体育行为等方面的实际价值。2.教学大纲、教材内容。体育舞蹈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是学校相关领导和教师共同制定的,由于受到学校自身整体水平、政府支持力度、教学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某些高校的教学项目设置和教学内容比较随意,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科学化程度不高。各个高校所使用的体育舞蹈教材也没有明确的规范,所使用的教材的理论课内容仍然以体育舞蹈基础理论为主,而关于体育舞蹈所要传达的内涵,例如舞蹈鉴赏、舞蹈艺术等内容则很少。学生进行体育舞蹈的专业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学体系的不完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甚至出现对体育舞蹈浅显片面认识的情况。3.体育舞蹈设施与环境因素。在13所高校中,由于学校规模与投入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各学校间场地和设施条件差别较大,而体育舞蹈以其高雅而对场地设施有较高的要求。有的高校甚至出现体育舞蹈课程无固定场所,体育舞蹈教师需要自己寻找上课地点或者直接在室外进行的状况。体育舞蹈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地理环境主要指训练场所、训练设施等,人文环境主要包括课余俱乐部培训、学生社团、体育舞蹈协会联盟、周末舞会等。而这些课程教学与课外体育舞蹈休闲娱乐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却往往被忽视,如果高校间对这些体育环境因素进行合理规划,可以对体育舞蹈教学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

2.3改革发展对策

1.强化师资队伍、完善层次结构。高校体育教师的师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舞蹈学生在赛场上的表现,对体育舞蹈比赛结果的分析中不难发现,受到正规系统的专业体育舞蹈指导的参赛选手,在比赛技能、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明显要高于其他院校的选手[4]。因此,各高校应结合目前体育舞蹈教师队伍情况,最大范围内的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体育舞蹈人才,在教师性别、学历、职称等方面进行合理搭配,例如注重引进一些男教师,提高教师学历结构等,使之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此外,应创造和鼓励在校教师进行继续深造与学习。2.走具有安徽高校特色的高校体育课程模式。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由于办学设施、师资力量水平、学生基础情况等方面的不同,各高校应根据自身院校的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培养计划与教学内容,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与领悟体育舞蹈的内涵与魅力[5]。同时,要积极考虑自身高校的整体水平和以往的教学经验,借鉴相关院校的体育舞蹈课程的优秀教学成果,并加强改革创新和社会实践,使学生不仅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同时还具备训练、指导能力和创新能力,走一条符合安徽高校特色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3.建立合作与交流机制,完善教学模式。在安徽省举办国际、国内体育舞蹈比赛的基础上,各高校之间应该通力合作,定期举行交流洽谈,积极开展体育舞蹈相关技能等学术探讨研究。通过组织校园体育舞蹈比赛、体育舞蹈知识问答、周末体育舞蹈文化广场等多种活动形式以舞会友,充分提高各高校体育舞蹈爱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总结比赛经验、心得体会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体育舞蹈的认识,完善自身的不足[6]。此外,还可以相互借鉴教学经验,充分利用高校间的教学资源。4.规范硬软件设施、完善系统结构。加强政府与学校的支持力度与资金投入,改善体育舞蹈的训练场地与设施,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舞蹈氛围。此外,还可以利用体育舞蹈协会、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力量,增强课外练习的场所。在软件设施方面,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等多媒体的形式,在13所高校间建立体育舞蹈教学平台与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方便体育舞蹈爱好者查阅。

3结论

目前安徽省高校中缺乏专业从事体育舞蹈教学工作的教师,不同高校之间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总体相对薄弱。各高校体育舞蹈教师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制定了教学培养方案,但是没有形成体育舞蹈统一的标准教材和大纲。由于受到场地设施、学校配套资助资金、教学系统与辅助系统不匹配等因素的限制,目前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学还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对该项目的需求。这些情况的克服需要政府、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努力,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学校资金投入与相互交流合作、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与结构调整以及学生的积极勤奋等,才能形成科学化的高校体育舞蹈模式,使体育舞蹈水平在国内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作者:王后胜 单位: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清澍,陈瑞障,伏宇军.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汪军.体育舞蹈选修课的教学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1):139-140.

[3]陈自旺.我国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5):114-116.

[4]李鸿.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开办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教育的实践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6):119-121.

[5]陈立农.我国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1):62-65.

[6]白建超.体育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体育教学价值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3):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