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普高体育教学调研

时间:2022-05-27 10:08:38

民办普高体育教学调研

1选题依据

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肩负着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培养体育兴趣,增进健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自身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等艰巨任务.它是实现高校体育目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气氛的基本保证,也是完成高校课程,实现高校教育的具体体现.民办高校教育与公办高校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两种形式,它们对学校体育肩负着同等重要的任务.广东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迅速,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竹林立,体育教学是否与办校的速度相适应,这是民办高校办学质量的具体体现,对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对推动高校体育的开展,保证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实现高校体育的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教育部批准的具有学历文凭颁发资格的广东培正学院、广东白云学院等广东省23所民办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这些学校属随即抽取,遍布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等地,居广东省32所民办普通高校数的72%,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说服力.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研究法

2.2.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是本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将研究的内容设计成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后,实地发放与回收问卷.其中教师问卷发放128分,回收124份,回收率96.9%,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96.8%.学生问卷发放868份,其中男生问卷398份,回收388份,回收率97.5%,有效问卷378份,有效回收率97.4%;女生问卷发放470份,回收463份,回收率98.5%,有效问卷459份,有效回收率99.1%;男女生有效问卷合计837份.

2.2.3数理统计法和分析综合法

3结果与分析

3.1广东民办普通高校体育师资现状

3.1.1体育师资人数、年龄、职称、学历

师资人数:据调查得知,23所学校共有体育教师238人,在校学生121825人,生师比为512.:1.按教育部在校生师比不高于300:1的规定,所调查的学校共需配备体育教师406人.显然,所调查的民办高校体育师资严重不足.年龄、职称:从表1中可见,高职称的教师集中在50岁以上年龄段,50岁以下年龄段教师共201名,占教师总数的84.5%,高职称职教师仅6名,低职称教师195名,该年龄段绝大多数都是低职称的教师.据调查,50岁以上的这些高职称教师除个别60岁以上者属内聘外,其余大多数都是为了满足省和国家评估的需要临时外聘.50岁以下者主要是内聘教师.广东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高职称者少,年龄和职称结构出现明显的断层现象.学历:从表2中可见,所调查的广东民办普通高校体育师资中,硕士学位者仅占师资总数的35.7%(他们中硕士学位的获得主要要来自于在职进修),本科学历者占师资总数的61.8%,本科学历中68.7%是40岁以下的教师,有2.5%的师资是专科学历.所调查的广东民办普通高校体育师资学历严重偏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据调查有两个:一、学校对体育教师学历及其资格没有过高要求,教师安于自己的学历现状,专科毕业生教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据反映有些教师教学多年至今还没获得教师资格证也是一个例证.二、教师教学工作量大,或身兼多职,忙于生计,难以抽身改造学历.

3.1.2体育教师教科研活动

表3显示,所调查的学校体育教师在正式刊物共151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一般期刊143篇.平均每人0.63篇,每校6.6篇.课题立项共14项,其中,省级12项,校级132项,每校0.61项.

3.2场馆现状广东民办普通高校体育场馆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中场馆达标的对照表

按教育部对学校标准田径场的要求,1万人以下者1个,1万人以上者2个.所调查的1万人以下的学校共18所,100%的学校达标.1万人以上的学校共5所,仅1所达标,不达标者4所.不达标者占总调查学校的17.4%.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总达标率为58.0%(5所万人以上学校每校应有;篮、排、网3种球场合计不少于60个忽略不计).游泳池达标率为30%.乒乓球房、羽毛球房达标率为80%.风雨操场达标率为30%[2].

3.3广东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3.3.1体育教学大纲的制定、执行,教材的使用

体育教学大纲是体育教学纲领性的文件,是体育教学的依据.按2010年教育部下达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十八条规定:各校应根据纲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大纲,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实验[3].在所调查的民办普通高校中,大纲来源于两个途径:一、43.0%的学校沿用2006年广东省教育厅下发的本专科体育教学大纲;二,57.0%的学校在省教厅下达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在执行大纲的教师问卷中,完全执行者占问卷的16.8%,部分执行者占35.4%,大纲只作参考或完全不执行者占48.8%.所调查的民办普通高校执行体育教学大纲较差,随意性较大.据调查了解,广东民办普通高校一部分使用广东省统编的体育教材,一部分使用自编教材.按“纲要”规定:“体育课程教材的审定工作由教育部全国高等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划与组织……以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3]显然,广东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教材的使用是不符合教育部的要求的.

3.3.2体育课程的设置

3.3.2.1体育课时设置

本科《纲要》规定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课的时间共计144学时[3],职业(专科)学校《纲要》规定不得少于108学时[4].通过对广东部分民办普通高校问卷调查可知,所调查的10所本科学校体育课程开设时间为144学时(2学年)者8所,为72学时(1年)者2所.有80%的学校开设体育课的时间达到“纲要”的规定,有20%的学校与“纲要”规定的学时数相差一半.所调查的13所专科学校体育课开设时间为72学时(1学年)者12所,108学时(1.5学年)者1所.有7.7%的学校开设体育课的时间达到“纲要”的规定,92.3%的学校比“纲要”的规定少3分之1学时.大半数民办普通高校体育课开设的时间明显地少于《纲要》的要求.

3.3.2.2体育课的类型与内容设置

根据体育教学的形式、性质和任务,体育课程的类型分理论课和实践课.按“纲要”要求,普通高校体育课每学期应安排4学时理论教学,以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3].公办普通高校为了落实这一要求,不少学校通过教学大纲,规定理论教学的专题,通过每年1次理论考试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所调查的民办普通高校,50%本科学校每学期安排1次室内理论课,50%本科学校把体育知识理论安排在实践课中随堂传授.绝大多数的专科学校把体育的知识理论融汇于实践教学中.显然,不管是时间保证或落实的措施,民办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的理论教学与公办学校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远没达到“纲要”的要求.在“学生喜欢选择的项目内容及排名”中,由于考虑男女生的不同爱好、男女生分班或合班上课的两种可能,故对男女生喜欢选择的项目内容作分别的又作合一的统计.统计结果见表10.表9中,所调查的学校体育必修课选项教学内容较集中的前7个项目是:篮球、田径、乒乓球、武术、健美操、排球、足球.表10中,所调查的学校体育必修课选项教学内容学生最喜欢的前7个项目,男生依次是:篮球、羽毛球、游泳、乒乓球、足球、排球、网球;女生依次是:羽毛球、游泳、乒乓球、篮球、健美操、交谊舞、网球;男女生合选依次是:羽毛球、篮球、游泳、乒乓球、足球、排球、网球.从表9、表10的对比可知,在所调查的学校开设选项教学的前7个项目中,篮球、乒乓球、足球、排球是男女生喜欢选择的前7个项目中的4项.健美操是女生喜欢选择的前5个项目中的1项,在男女生喜欢选择的项目中排名第八.学校对这5个项目的开设,迎合了学生的兴趣选择.田径、武术是男女生喜欢选择的前7个项目以外的内容,但田径是基础性的运动项目,武术是中国传统项目,学校的体育课程对这2个项目做引领性的或说规定性的开设,体现了其基础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广东民办普通高校体育必修课提供的选项教学内容是基本合理可行的.但是,从学生的兴趣、广东的实际和以后的发展方向看,网球没列入选项的内容,游泳、羽毛球、健美操等项目仅在个别的学校开设,这是课程设置的明显不足,说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适应性、时代性不够.

3.3.2.3体育课组织教学现状

(1)体育课的班额在所调查的23所民办普通高校中,体育课的分班有两种方法:一是按自然班,二是按项目分班.体育教学班共2239个,班额调查结果见表8:35人至39人者占3.3%;40人至49人者占60.9%;50人至59人者占28.1%;60人以上者占7.7%.按《纲要》要求,普通高校体育课班额应在30人左右[3].调查结果,所调查的教学班班额都超出《纲要》要求,96.7%的班额严重超标.超标的主要原因:一是学校过多地考虑经济效益,没有把体育课的质量放在应有的位置;二是师资不足;三是场地器材不足.(2)体育课组织教学在表12“体育课组织教学教师问卷”中,教师对“课的目标确定”选择有两个内容,“技能教育”或“健康教育”,选择的结果依次占调查总数的76.7%、23.3%.教师对“课的内容选择”也集中在两个方面,“项目内容”或“综合内容”,选择的结果依次占调查总数的60.8%、39.2%.教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评价“一般”者占47.5%,“差”者占28.3%;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一般”者占46.7%、“差”者占30%.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学校大多数是以竞技项目为内容开展技能教育的.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够高,学习效果不够好.结果中的两个问题值得讨论:1)技能教育问题.我国在十多年前已在大、中、小学全面地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体育课程改革,其目的是体育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克服传统的单一技能教育倾向,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全面发展.由于应试教育和社会其它因素的长期影响,进入大学的青少年普通出现体质下降,意志薄弱,作风懒散,集体观念不强等现象,大学体育课程对学生进行三维健康教育无疑是十分正确和必要的.课堂上单一追求技能目标是严重不足的.出现单一“技能教育”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受传统思想习惯的影响.中国体育课堂长期实施技能教育,牢固地形成了一整套技能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程式化强,教师集中示范、讲解教学内容后,让学生沿着技能的主线探索学习,模式运用简单易行,教师容易接受,久而久之,形成了教学的定式.二是大多数体育教师没参加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学习班的学习,他们不熟悉课程改革的思想、内容、方向、方法和要求,在上述调查的体育教师各方面状况存在的问题中足可以说明这一点.在教学中,他们难有新法代替旧法.2)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其学习效果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高,学习效果不够好其因素是多方面的:第一,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体育基础教育的严重缺失,不少上大学的学生缺乏体育的意识、能力、兴趣和行为习惯,学习主体的这些基础条件造成了体育教学较大的消极因素,为上好体育课增加了难度.第二,教师的总体素质不高.教师素质不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教学、研究水平不高.从以上调查得知,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进校后大多没参加过校外规范的师资培训,在校内也没经过专门化的训练,少有或者没有公开课、教学比赛等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共同提高的措施和机制,他们在教学中几乎是各显“神通”,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见表12、13).二是教师教态不够认真(见表13学生对教师教态的评价).影响教师工作态度和积极性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低,他们每周教学工作量“超载”(见表5),但工作量系数低,不能与其它学科教师同工同酬,在工作上有“粮疏蛋少”的回报态度,课堂上常出现放羊式教学.第三,班额过大(见表11),任课教师鞭长莫及.第四,学校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第五,场馆不足.如上文说,由于游泳池、网球场、羽毛球房等场所达标率差,严重地影响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的开设,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广东是水乡,学生想学游泳,但游泳池达标率只有30%,学生中“旱鸭子”比比皆是.

4结论

所调查的23所广东民办普通高校都开设体育课.课的内容基本上体现了学生的兴趣和学校的发展需要.体育课被正式纳入学校课程系列之内在专门的场所和规定的时间内同其它学科课程同步进行.由于办学的时间和学校的性质等所限,存在如下的不足:(1)师资力量不足.具体表现在:体育教师数量少,师生比严重失调;班额大,教学难度大,教师课程多,待遇低,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师资来源条件宽泛,所调查的学校高职称者绝大多数是退休后返聘的高龄教师,自校培养的都是讲师以下的青年教师,他们中部分是在职研究生学历,部分是本科学历,个别是专科学历,明显地体现出学历低者多、职称低者多、年龄低者多等三低三多结构不合理的断层现象;教师校内外学习交流少,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不高.(2)场馆不足.如游泳池、网球场、羽毛球房、乒乓球房、风雨操场等达标率差,严重影响时尚的学生又喜爱的体育教学项目的开设.(3)体育课开设的时间不足;理论教学薄弱;大纲执行不力;使用教材质量不高.体育课开设的时间不足,在专科学校表现最为突出,有92.3%的学校体育课开设的时间离“纲要”的最低要求少三分之一学时.调查的本专科所有学校,体育理论教学时数严重不足,并且都没有理论考试的专门安排,不符合“纲要”要求,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教学大纲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的依据,在所调查的学校中体育教学大纲的执行普遍较差,随意性较大.教材是教学的指导书,它体现教师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前沿性和科学性,调查得知广东民办普通高校所用的体育教材部分是本省学会组编,部分是学校自编,这些教材未经全国体育教材指导委员会审定,质量得不到保证.以上主客观的办学条件,结合广大学生的体育基础教育不足的实际,集中影响到体育课堂的组织教学.加上教师教学观念滞后,在所开设的项目教学中,以技能为线索,多取用放羊式的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严重地影响体育教学多目标的实现,不能较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来自于《湛江师范学院学报》杂志。《湛江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宋亚炳1,2工作单位:1.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2.湛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