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纷争论文:体育文化选择的纷争研讨

时间:2022-02-04 03:37:26

文化纷争论文:体育文化选择的纷争研讨

本文作者:党玮玺工作单位:兰州城市学院

体育课程文化的全盘西化论

体育课程文化的全盘西化论以文化进化论解释体育课程文化,坚持文化的一元性和文化发展的单向性,认为任何文化都处于整个文化进化的某一阶段,因此,不同体育课程文化之间是可比较的,有先进和落后、高级和低级之分,而发达国家的体育课程文化往往则为这种比较提供了元评价标准.对我国体育课程而言,要坚持体育课程文化的时代性,改造中国传统体育课程文化,就必须承认体育课程文化的一元性,承认体育课程文化进化主义,从而陷入以牺牲传统体育课程文化民族性为代价的欧洲中心主义.我国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学”,认为被封建统治者提倡的“中学”无实无用,只能培养俗懦、鄙夫,认为洋务派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等于是“以牛为体,以马为用”,把马的四蹄接在牛肚子下面“从而责千里焉,固不可得,而田垄之功又以废也.”因而是“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9]其基本精神与顽固派无别.再如,陈序经在《中国文化之出路》中提出“西洋文化是世界文化的趋势,质言之,西洋文化在今日,就是世界文化.”胡适认为,对于全面接受外国文化,要死心塌地,“不要怕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惰性已尽够保守那旧文化了……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可以充分采用,都应该充分收受.”[10]在体育上,他们根据进化论原理主张运动强身,从全面发展教育的角度论述体育是强兵之基,复国之本,在体育课程文化选择中主张全面学习西洋兵操,于是学校体操一科,竟以尚武为唯一之目的,以兵式为必要之教材.此风一开,弊窦丛生,一般无知识、无道德之营弃之兵士,宽一跃而为学校教师.品类不齐,非驴非马,既不识教授为何物,酗酒狂赌,好勇斗狠,无所不为.不一年学校之名誉扫地,社会之信仰尽失,学生父兄,多仇视体操一科.至今尤有余毒也,此吾国学校体操第二时代,为最伤心之时代也.[11]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提出后,进化过程便从关于整个世界的形而上学的一般进步过程中分离出来,“进化”概念具备了自己独立的内涵.文化进化论的创始人斯宾塞进一步把它明确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并把它引入文化领域.然而文化进化论是关于文化的经验说明,缺乏对文化之深层的价值思考;其次,文化进化论衡量文化发展的标准是狭隘功利主义的,“军国民体育”课程文化正是这种狭隘功利主义的表现;再次,在文化理想上,文化进化论坚持把欧洲文化设定为理想的核心,把文化的进化看作是一个泛欧化过程.[12]体育课程文化的全盘西化论者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进化论的基础上来选择体育课程文化,认为在世界上一定存在着最为先进的体育课程文化,体育课程改革就应该全盘学习所谓的先进的体育课程文化.以致在我国的体育课程研究之中充斥着西方的“话语”和“范式”,虽然出现了表面的理论繁荣,但更多的是“西体中用”,明显缺乏体育课程文化的主体意识.表现在我国传统体育课程思想的断裂与流失、对外来课程理论的文化奴仆盲从心态、局部共同体组织松散、问题域不明确、命题与话语体系的依赖等.[13]站在西方文化中所构建的教育理论立场来评价我国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现实,以表达我国的体育课程与教学现实真的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如我国在讨论《体育党玮玺:论我国体育课程文化选择中的中西文化之争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的背景时,大量引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现实数据来说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迫切性,认为我国的体育课程与教学便成为“机械的、僵化的“”泯灭了学生的天性,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的”“非人的,无人的”的教学.正如有学者指出,全球化是“文化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在这里,西方世界的价值观、时尚和观念正在传播,其影响力之大,以至于将窒息单个国家的民族文化.[5]

体育课程文化选择的思考

突破体育课程的本位文化视界,努力实现体育课程文化进步主义.文化的可分忻性使得中西文化的融合和文化重组问题成为可能,那么如何从根本上避免使文化融合由一种创新过程变成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同化?对于这一问题,在目前还没有一种成熟的理论来突破二者之间的完全对立.显然,要彻底解决这一传统争论需要彻底突破本位文化的根本视界,实行一种新的文化批判的方法论原则———“视界转换”[12],即体育课程文化的“换位思考”,只有打破体育课程本位文化的视界局限,以“换位思考”的方式才能更为清晰地认识和分析不同体育课程文化,克服不同体育课程文化认识中的片面性,为体育课程文化融合成为全新的现代体育课程文化提供可能性.所以,对中西方在不同时期的体育课程文化的认识与分析,不仅需要考查它的体育课程文化传统、社会时代背景、教育文化传统等,还需要在中西体育课程文化的对比、参验中去客观、理性地分析和研究.例如,我们对中西体育课程文化中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考查中会发现在我国体育课程文化中对于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的不足和西方体育课程文化中对学生个性的过度张扬.这对于打破长期以来存在的中西体育课程文化之争中的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进化主义之间的对立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站在各自本土体育课程文化的立场上,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我们无法对中国重统一、重师道的体育课程文化和西方重个性、重自主的体育课程文化进行孰优孰劣的区分,因为,每一种课程文化都是自身文化选择的结果,都代表了各自文化特性.文化进步主义是对文化之深层意义的阐释,属于文化形而上学范域.它坚持一种文化世界主义理想,这种理想认为,通过文化的涵化、融合和重组,一种涵盖所有文化的“超文化”类型———“世界文化”的产生是可能的“.世界文化”是包含特殊的普遍,它既容纳了不同的文化类型,同时又以人类普遍的、永恒的价值作为理想的核心统一人类文化.而这种价值是在不同文化的交往、对话和交融中建立起来的.在由经济全球化引发政治、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体育课程如何面对课程文化全球化进行文化选择?尽管全球化教育的背后往往隐含着一定的西方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全球化教育家则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新的殖民主义者,不合理地向发展中国家传播他们的观点,并且以为他们是在帮助这些国家.[14]本文认为,只有努力实现体育课程文化进步主义,既不是固守传统,也不等于全盘西化,而是通过各种体育课程文化的相互作用、吸取和融合,使中国体育课程文化走向世界文化.只有这种理解才能真正超越传统本位论和全盘西化论的两极对立,超越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进化主义的两极对立,从而促进我国体育课程文化的创新与变迁.4.2构建我国体育课程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体育课程文化选择多元化在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教育全球化的今天,仅仅依靠上文提及的体育课程文化进步主义思想还远远不够,不能彻底解决体育课程在文化选择中的中西文化之争,文化和教育全球化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全球化,各国的体育课程能够取长补短,在坚持文化进化论的基础上实现体育课程文化的交融、丰富体育课程文化内涵等;另一方面,一些人担心全球化正导致一种“全球文化”的产生,在这种文化里,最强势的以及最丰富多彩的价值观(主要指西方文化)会压倒地方性传统和习俗的力量,最终仍然陷入西方“文化中心”泥潭之中.本文认为在体育课程文化选择问题上,构建我国体育课程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显得非常必要,它应当包括: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的体育课程本质文化,热爱祖国、热爱本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力,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平等互助、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科学创新等体育课程精神文化,民主、有机的体育课程制度文化,平等、多元化的体育课程管理与实施文化和科学合理、结合实际的体育课程评价文化等.这种价值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以人为本为宗旨,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充满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现代气息,同时又引领和包容各种体育课程文化.以这样一种体育课程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坚持体育课程文化进步主义思想,从我国基础教育国情、我国体育课程现实出发,结合我国体育课程历史传统,在借鉴中外体育课程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谋求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道路,才能少走弯路、歧路,[15]也谋求体育课程文化选择中的中西文化交融与重组,走体育课程文化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