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12-24 09:21:53

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市场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缓解供需矛盾,很多高校都设置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高校在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工作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比如专业定位不够明确、实践教学缺失、教学模式单一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需要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教学改革,以此提升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的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改革;专业设置

伴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持续深入,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开始受到市场的广泛青睐。为此,如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逐渐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所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够为企事业单位应用计算机技术展开数据分析、处理以及信息管理的技术人才。为了实现该培养目标,高校需要合理使用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在不同行业以及领域内对于信息管理与数据处理的综合性能力。

一、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因为现代经济领域中,各个行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持续加深,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运营等诸多方面都获得了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工业、教育、农业、科研以及商业等众多领域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与手段。相对应的,各个行业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加。同时,国家从宏观层面提升教育领域中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我国信息产业部已经全面开启了面向全国的专业计算机人才培养工程,试图通过宏观政策要求,鼓励高校、高职院校拓展计算机信息教育规模,提升教学的质量,有效发展教育培训机制,从当前职业教育实际情况来看,未来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教育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市场需求也在持续增大,因此,加强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改革,充分满足市场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对于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定位不够明确。按照用人单位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专业培养方向可以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计算机方向,主要将系统开发、设计以及维护作为主要内容;信息管理方向,侧重于信息资源的综合应用与管理;财务会计方向,将会计岗位学习作为主要内容。三个方面也能够细分成很多具体的岗位以及行业。不同高校对于专业方向的定位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为缺少统一化的教学定位,很多高校多处在教学摸索阶段,使得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四不像”的问题,所有的知识都学习过,但是知识掌握深度和专业性欠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定位思路不够清晰,方向模糊,没有能够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与特长等方面进行精确化的专业定位。2.实践教学缺失。实践能力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重要的专业技能,其有助于学生将理论转变为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把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进行深度融合。可是,从现在教学工作来看,高校在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中不单单缺少实践教学内容,同时对于教学活动也缺少整体化设计与系统性研究,实践教学目标很难被细化与分解。尽管很多学校都在深化校企合作,可是学校教学中很少会涉及与企业有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企业创新接触的程度不足,导致了学生在企业网站设计、系统开发以及信息流通等方面的认识不够,甚至产生了认知层面的误区,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最终流于形式。尽管有部分学校已经开展了实践性教学改革,可是基本都停留在计划层面,很少有高校会将其付诸行动。3.教学模式单一。当前,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将教师、课程以及课本作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的新兴教学方法并没有得到充分使用,这不仅限制了学生学习信息的获取,同时也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容易营造出创新创业的氛围。同时,在课程教学资料的选择上,也存在过分关注理论忽视实践教学内容的问题,此外,教材的出版经常会滞后于教学,学生实习以后会发现学校学习的知识已经无法跟上技术发展的速度,无法获得企业的认可。4.课程设置不合理。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多是几个不同专业课程的简单叠加,还存在部分按照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储备设计课程的情况,这造成了课程体系的建设缺少系统性以及针对性,没有能够按照企业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兴趣偏好设计课程,缺少创新创业内容,无法跟上企业以及社会的发展速度,难以满足企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要。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知识相对丰富,对于专业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更加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存在着一定的方向倾向性。当前,高校所设计的实践课程课时数要明显比理论课程课时数要少,实践环节相对单一,创新创业类的内容比较匮乏,难以充分满足社会以及企业的实际需求。

三、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改革策略

1.改革专业设置定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名称过于笼统,信息以及管理都属于大类名称,很多学生并不清楚专业具体是学习什么内容的,不如软件开发这类的词语一目了然。为此,高校需要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进行细分,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的定位。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当中应用日趋普遍,传统专业教育很难满足社会岗位需求,所以,我们需要确立与时俱进的思路,对专业方向进行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适时调整,从而满足行业技术发展的要求。针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要设置合理化的专业方向,结合高校所在区域人文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因素,比如南方地区将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以及软件开发技术作为主要内容,珠三角以及长三角地区的物流行业比较发达,可以设置物流信息技术相关专业,中西部地区可以充分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将中小型企业信息管理作为专业设置方向。通过对专业方向的合理定位,加强专业建设,使其能够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2.强化培训实习环节。因为在平时教学实践过程中,各门功课间缺少衔接以及联系,使得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认知单纯局限于课程认知层面,很多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综合实训是高校实践教学的组成内容、综合实训可以将企业用人需求以及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有效结合,为学生提供进入社会的重要平台。综合实训是可以模拟社会工作岗位的训练方式,通过综合实训模拟练习以及训练可以有效地缩短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可以直面将要从事的职业,为学生身份转变提供一定的帮助。综合实训可以帮助学生对自身的个人能力进行定位,使得学生正确看待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学生参加综合实训有助于体现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体现出本专业学生所具备的职业技能。在设置综合实训项目的时候需要从学生需要掌握的实践技能出发,结合高校学生的特征设置相关内容,模块化以及系统化的设置综合性的课程训练方案,使得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内能够充分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培养,保证学生能够亲历整个工作的过程,让学生可以掌握专业人员所需要掌握的技能技能,使用逻辑性相对较强的实训内容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在综合实训项目后可以进行强化训练,保证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学生所具备的综合实训能力最能够体现学生对于课程的实际掌握能力,学生在失败当中不断地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3.丰富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需要将就业作为根本导向,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保证和社会能够接轨。为了实现该目标,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技能以及知识需要按照社会和企业需求进行调整以及更新,降低和社会需求的距离,降低学校相较于企业在新工具、新技术以及新规则方面应用滞后性。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中可以采用订单教学法。学生在入学以后的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都要在学校中学习课程知识,第五学期以后到企业实践,第六学期则可以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毕业以后可以直接到企业中任职。为了推动订单教学模式的发展,高校需要和不同规模的IT企业之间加强合作,构建相对稳定的订单合作模式,鼓励学生在假期到企业实践。教师在学院的支持下构建校办企业,解决校外实训基地数量不足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可以企业中开展6~9个月的定岗实习。学校要注重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就业共管。4.优化课程设置。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进程中,高校要注重对课程进行合理化设置。专业实践课程需要紧紧围绕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展开,不能够出现因人设课的问题,教师在每节实践课程中,都需要分析课程教学效果,发现课程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合理化的调整,防止专业实践课程出现设置过于形式化的实际问题。比如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制作小型的管理信息系统,使得学生能够灵活掌握理论与实践教学成果。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制作出各种形式的网页,并将其发送到校园网中实现共享。此外,学校也需要强化和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提供良好实践机会,实现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高丽.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建设现状与改革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18(11).

[2]沈成轩.基于提升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力的策略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8).

[3]吴晓旭.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整合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体会[J].时代教育,2017(20).

[4]王劲鸿.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4(4).

作者:杨雪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