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时间:2022-10-26 10:55:43

高校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摘要: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思维,但新媒体所具有的广义信息传播特质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情势下,各高校为了稳定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面作用,使用隐性教育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与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深度。本文以新媒体为视角,对如何使用新媒体技术来达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隐性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多种传播途径,以实体课堂为主的直接性教育属于应用概率较高的教学形式,而以互联网以及心理辅导为主的教育形式在近年间才被应用。以上都属于显性的教育方式,其具有完善的教育体系,相对固定的教育方法等。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着一种偏隐性化的教学途径,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而言,隐性教育不具有完全性的教育形式,因此学生对于隐性教育并无过多的抵触情绪。同时部分高校教育研究人员发现,当隐性教育可以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投放媒介时,其能够起到的教育效果为最优。因此当前部分高校常有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会采用新媒体形式在落实隐性教育,这便也侧面说明了新媒体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切实的推动性作用。

一、高校中隐性教育的含义概念分析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处于对比位置,显性教育所拥有的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其具有完整的教师结构、教学结构以及对应的教育改良结构。而隐性教育多会以教师为主,以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作为传播空间。例如,当教师对某一种社会新闻拥有自主性的见解时,其便会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无意识地为学生传递自身的看法。而只要学生对该位教师的印象较优,其就一定会对这位教师所传递的观点产生信任情绪。这种从对教师思想产生“认知”,到信任教师的思想结论的过程,就可以被称为在高校环境中产生的隐性教育。而在新媒体环境中,教师发表言论的方式更加自由,其既可以利用新媒体中的交流软件随时与学生交流个人意见,也可以发表动态来传达自身想要传达的教育思想。由此,我们可以分析,隐性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没有规定形式,传播方式比较自由的观点传递过程。在显性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区分比较明显,但在隐性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处在相同的交流地位中,甚至教育过程不需要建立在双方一对一谈话基础上。只要教师“说”,学生“看到”并“相信”以及“改变”自我,隐性教育即可成型。

二、当前高校中隐性教育的特殊性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隐蔽性特征。隐性教育顾名思义,未具有完整的教育形态,其不需要被考虑到思想政治的教育体系编制范围内,也无需被计算进教学评价范围中。对于新手教师而言,当他们将教学重点放置在编制实体课程时,其根本不会注意到隐性教育的作用。这便是隐性教育所特有的功能特征,即其具有完美的隐蔽性。(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渗透性特征。隐性教育需要在生活以及学习中产生教育作用,且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他们受到隐性教育的记忆点往往都是不相同的。如果将隐性教育的作用形式图像化,其基本就是以流水状不间断地穿过各个缝隙,直至到达学生的脑海与思路中。同时,如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想要通过隐性教育来达成一种特定的教育效果,那么他们也必须要避开特定形式的教学方式,要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地透露一些思想文化内涵,如此才能算是完成了以隐性教育为形式的思想传递。因此以隐性形态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明显具有渗透特性,且其也仅能通过渗透方式来完成教育行为。(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义传播特征。隐性教育的开展无需限定在特定场所中,在生活中、下课后、社会活动中甚至是在浏览手机信息的进程中,都有可能完成“毫无准备”的隐性教育。同时,隐性教育的可选内容也比较广泛,从生活信息、生活常识甚至到数学公式、时政信息等内容都可以作为隐性教育的主体。传播主体与信息接受者均处在不确定的状态下,同时当传播主体散发出一条带有教育意义的信息后,这则信息也可能会透过第一收信者,在其与他人进行信息转述的过程中完成教育。因此,隐性教育实际上属于一种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甚至无需双方面对面的特殊教育形式。(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长效传播特征。因隐性教育可以在非平行时间中进行传播,因此隐性教育的持续时长基本上都可以做到无限延伸。对于教师而言,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氛围中便可以传递一些教育信息,而这些信息既可以直接在当堂课程中被传递给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学生口口相传再次传递给他人。基本上只要教师所给出的言论能够以近似完整的形态进行传播,那么这一整个传播流程便无关传播者之间的区别,都可以构成完善的隐性教育。同时,教育行为具有终身性,当学生对于某一种思想政治观念印象足够深刻时,隐性教育的作用范围便可以无限延伸。简言之,隐性教育具有长效性特征,且该特征会随着记忆状态而得以变动,记忆清晰即作用范围长效,记忆消退则作用范围消退。

三、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途径

(一)使用新媒体技术,拓展教育范围。高校若要在新媒体应用时代中加强正面隐性教育的落实效果,可以通过落实新媒体教育方法作为开始。首先,高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需要意识到应用新媒体技术来开展隐性教育对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其次,教师需要明确使用新媒体软件的方式,对于不同软件的功能和传播效果都要熟知。这样才能保证在应用新媒体技术的进程中能够真正发挥出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作用。例如,教师可以首先利用用户较多的新媒体软件,如微信、QQ。这类软件具有传播形式多,可使用图文形式等版面优势。但这类软件也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即教师必须要添加学生为“好友”,才能开展隐性传播教育。因此,教师需要适当开通其他的传播性新媒体软件,尽可能扩大自身“动态”教育的传播影响范围。(二)尊重学生兴趣取向,重塑教师主导地位。隐性教育不需要建立“学生主位”形态,教师需要充分突出自身的正面引导作用。但教师如何在隐性引导的层面中完成教育行为,也就是如何令学生对隐性教育的内容产生兴趣,便成为了当下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所在。针对此,高校思政教师可以首先采集当下学生可能会感兴趣的时政新闻、社会新闻、国家历史、国家发展进程讲解等内容,先稳定学生的兴趣思路。其次教师需要对当下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多媒体软件进行调查,调查可以使用课堂调查、校内调查等方式。一般当调查对象为50~80人时,基本就可以确定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常被应用的软件类别。当教师得出结果后,可以将这些学生可能会感兴趣的思想政治信息编制到时兴的多媒体软件中,进而令学生对以教师为主的账号产生一定的信任情绪。但无论如何教师需要注意,隐性教育不可显现出特定的规程,切勿将自身的教育属性放大化,以免令学生对教师账号产生抵触情绪。(三)顺应新媒体传播优势,创设价值观传递网络。隐性教育可以用“水流”的形态得以渗透,但当水流所覆盖的范围形成一定面积后,那么其所覆盖的区域便能构成完成的信息交流网络。而高校所要做到的就是令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透过信息交流网络而形成稳定的影响范围。当学生进入到高校思政教育部所建立的隐性教育范围后,学生便能够被范围内的政治信息所影响,进而将自身的思想形态无限制的与教师的思想形态相融合。就比如每个高校都会设定一些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内涵或规章制度,初期阶段学生往往不能接受或无法理解这些文化以及规定的设置含义。但在中期阶段的履行、了解等进程中,学生便能够对校园文化的设定含义产生了深刻的理解。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在潜意识中接受新文化的最好体现。而高校应该使用新媒体软件来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信息交流网络,进而让学生置身于这一网络之中,随时被教师所的动态和教师的个人思想所影响,进而形成正确的、稳定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观念。(四)无关软件类别,坚定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软件从表面上看的确属于一种新时代“技术”,但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团队而言,这种技术仅能作为辅助工具使用。教师需要利用的是其信息传播优势,切勿被这类新媒体软件中所传达的错误价值观引领。为做到这一目标,思想政治教师不但自身要对思想政治内涵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更要具有成熟和完善的心理素质。尤其在会议圆满结束后,也就是在我国继续坚定走社会主义发展路线的时代背景下,各个高校教师便必然要坚定自身对于社会主义的信任,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要将自身的思想境界调节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只有当教师能够坚定自身的思想观念,并能够保证所有以教师为主而传播的思想动态都能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征,那么在新媒体软件中开展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能够具有切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五)强化新媒体信息监控力度,构建高质量教育团队。新媒体环境中的负面信息较多,且多媒体一般不会限制信息传播者的身份。因此这便为一些意图传播负面政治信息的违法者提供了可用平台。这些负面信息虽然不能保证一定会传递到大学生的视线范围内,但对于大学生而言,这种负面信息一旦出现便极易造成严重的思想引导后果。因此高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便也应该适当加强信息监控力度,例如对学生常用多媒体软件中的“周边信息”进行盘查。一经发现部分用户传递错误的政治思想信息,技术人员便应该对其用户信息进行检查,如若发现为校内学生应立即进行警告,并按照虚假信息传播的影响程度选择适当的惩治方式。如若影响过于严重,应送至公安机关,务必要令具有不法行为的学生明确不适当行为会引发的后果。

四、总结

综上,本文以新媒体为视角对高校学生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新媒体软件的应用数量,拓宽信息传播范围,尊重学生兴趣,高效筛选隐性教育信息,便能在适当准备的前提下完成针对于高校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潇.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北京青年研究,2015(02).

[2]赵紫薇.新媒体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1).

[3]游学民.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隐性教育[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02).

[4]李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7.

[5]陈树文,侯菲菲.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自信[J].思想教育研究,2012(08).

作者:杨宇婷 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