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机制探析

时间:2022-11-09 11:50: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机制探析

摘要:在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离不开网络这一重要载体。为解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并总结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构建什么样的和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机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机制;途径

一、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符合党的“大宣传”战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强调,认真开展理论思想宣传工作,必须要坚持“大宣传”理念。要积极动员各条战线、多个部门,齐头并进,把思想宣传工作嵌入到国家管理和社会运转的各个领域中去。这里的“大”不单单是强调思想宣传范围的广大,另一方面也强调传播手段和方法的“全”,体现在对传播技术、渠道和载体的相互融合。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思想宣传的主要渠道。包括网络传播在内的全媒体之“全”是与党和国家“大宣传”理念提出的宣传手段、渠道和力量的聚合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传播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工作创新提供了借鉴,也明确了“大宣传”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探索如何推动“大宣传”格局的建设。

(二)网络传播的时效性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图书、期刊、报纸等平面媒体,电影、电视、电台等影音媒体,这些传统信息传播方式曾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但是,相对于网络新媒体,这些传播方式都体现出了信息量较小、传播速度较慢和覆盖范围有限等劣势。当前理论宣传者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应当较为科学地嵌入到党和国家的施政方针和措施中去,在最大范围内,第一时间以最便捷的方式向人民大众进行传播。民众以最快的速度、更为直观地接触和接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率。以论坛、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更加快速直观,更具有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各种信息甚至可以实现通过直播的方式在同一个时间段里与全球网民进行在线互动,增强了信息的可信度和可接受性,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接受。

(三)网络传播的亲民性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在信息传播的亲民性方面,目前任何一种媒体都无法与网络传播相匹敌。就受众数量,不久前的国内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官方报告显示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这个数字超过了整个欧洲人口数,而且这些网民随时随地都处于活跃状态,所以相对传统媒体,这是具有绝对优势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统传播方式,以往都是自上而下地说教,生硬地将理论灌输给受众,脱离群众需要。长期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手段应该说停留在“粗放型”的阶段,大多数情况下是依靠部分权威专家学者来进行,事实证明这样很难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程度达到我们预想和要求的结果。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宣传必须走下“遥不可及”的高台,下沉到普通群众中去,在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真实想法的情况下,坚持不放松网络阵地的建设,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网络语言文字,这样才能直观亲切地回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普及,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文化多元性的冲击

网络传播的一大特点是信息的多元化。网络中各种价值观相互碰撞,充斥着很多非主流思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和深刻变革,随之带来的是民众思想观念的阶段性改变,社会思潮也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多元化的趋势。这些变化在计算机网络上表现得非常明显。随着近些年党和国家对网络安全和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视,应该说网络文化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是,由于网络自身虚拟化等特性,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积极与消极等思想文化在网络里不停地相互碰撞、交织、激荡。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信仰危机等造成了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的危险。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所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

(二)网络传播的“把关人”角色弱化

“把关人”原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理论最初由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后来又被广泛应用于传播学领域。“把关人”顾名思义,是信息传播过程中,有权控制信息内容及表现形式、流量、流向的人或机构。传统媒介的大众传播活动中,报纸、期刊、电台、电视等媒体几乎掌控了信息来源和,各级政府机构和为决策者服务的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并掌握着控制权,然而在网络传播中,网友们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创造者、传播者。以往传播活动中信息的垄断权在网络传播活动中被打破了,“把关人”角色的作用弱化了。网民可以在论坛、聊天室、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中评论时事、发表观点,受众在信息传播活动中的角色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另一方面,互联网传播的地域界限被打破,并呈现出全球化的特点,这使得网络传播“把关人”面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时的“把关”难度大大加强,甚至会出现“无关可把”的情况。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思想意识,有可能嵌入到一些网络信息或文化产品中而在我国网络中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有严重的,国际反华势力利用互联网平台捏造和不实报道,恶意丑化、妖魔化中华民族形象和社会主义国家制度。

(三)主流宣传平台数量和影响力不足

在当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活动中,主流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需要相比,目前我国主流网络宣传教育平台的数量和影响力都难以满足现实需要。目前国内主要搜索引擎,如百度、360、搜狗等和规模较大的网站平台新浪、网易、凤凰等,在信息方面在广大网民之中有着很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受众一般都愿意接受这些网络媒体所传递的思想价值观念。但是这些网站直接或重点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较少,没有真正发挥出普及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作用;虽然各级党政机构开办了人民网、光明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主流宣传网站,同时,各级理论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党校、事业单位和大中型国企等网站也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平台,但是这些网站的用户较少,覆盖范围较小,内容和版式上相对呆板,网民中的影响力不足,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在经济水平较低和科技普及相对落后的农村,城市中外来务工人员、个体工商户、低学历工人等,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理论宣传存在着诸多盲点,不能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机制的构建

(一)建构多频共振机制

“多频共振”是电子学上的概念,其振动状态的结果是获得比单频振动更强大的响应和稳定状态。本文将这个术语引用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领域,是指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或者网络平台中各种类型网站、自媒体、专题栏目,同步发声、同时交互、同期呈现所进行的传播扩散。在当今利益多元、多种文化形态相互交融碰撞的现实状况中,某一个机构或组织开展信息传播活动往往会受到各种局限性条件的制约,降低了信息传播的实效性。如果实现信息传播的“多频共振”,不仅使传播的覆盖面更广,而且使其影响力增强。近些年来,以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目标,让“主旋律”在“社会发展协奏曲”中通过网络新媒体的“多频共振”占据最强音的成功经验很多。如在近期人民网、新华网共同推出的中共系列报道,全景式、多维度地对广大网民进行宣传解析的会议召开和工作报告;人民日报网络客户端开设的“政务厅”专栏,常年举办网络问政活动,与各中央党政机关,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等数十家官方网络新媒体形成“多频共振”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创建这种多频共振机制首先要集结众多单一网络媒体机构的参与。除了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党和政府开办的官方宣传教育“红色”平台,其他营利性网站也必须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担负起创造社会价值的责任,将传播马克思主义纳入到其生存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去,坚持把知行统一到“多频共振”全面部署中去,利用自身的资源、技术优势,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努力;二是鼓励网络新媒体创新和优化“多频共振”的工作机制。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网络新媒体采用多样化方式,优化资金、技术、人力资源配置,聚合更多的力量参与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中。

(二)建构传播动力机制

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的动力机制,首先要确保传播内容的精准化。这个“精准化”分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客观性和权威性。要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来源的官方性和专业化,不能偏颇片面,更不能带有个体倾向性的错误等等。而且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务必是与广大基层群众的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受到广泛关注的基本问题。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接触和接受更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目前的情况上看,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这一点是可以保证的;另一方面,是要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靶向性。虽然网络传播更加亲民,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大多比较晦涩难懂,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的过程中,要确定由内容来确定受众的原则。理论传播者可以针对受众的不同职业、不同学历程度,选取相对应、适宜的具体内容进行宣传教育,并采取包括教授型、咨询型和对话型等灵活转换的方式。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的动力机制,还要注意把握传播途径的逐级深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过程的初级阶段,受众大都是保持一种“静观者”的态度。在这一阶段的传播活动中,可以采取较为灵活的方式,突破宣传教育的严肃性,力争使基本理论与民众基本生活实现自然地链接,以此来增强民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接受的主动性。接下来的阶段就是受众以参与者的身份“入主”到传播过程中。在这一阶段传播中,理论传播者已经与受众达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共识。当下,最典型的是微信。微信拥有庞大的使用人群,这种新兴社交媒体极大地推动了人际之间的交流往来,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在这一传播渠道中,理论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已经被打破,充分实现了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

(三)建构效果评价机制

考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效果,就要构建完善的效果评价机制,这是决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未来发展规划以及具体工作开展的对照标准。首先要建立相应的信息数据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信息数据库应包括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数据以及网络新媒体的电子化数据,还应该有高校、党校(干校)、社会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信息数据库,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效果评价利用的数据基础。目前,对于一些线下数据,尤其是体制内部门的数据信息,需要有效激活,以实现它们在网络上的流动和利用。二是建立和完善效果评价机制的指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效果如何,从传播主体方面要考量信息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在传播过程的服务等。当然,受众客体的满意度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受接纳程度也是对其进行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由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区别于其他信息传播活动,要求传播主体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敏锐度以及专业理论基础,所以从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工作的人员,其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也存在着诸多差异。所以,要在考虑差异性的基础上,制订出健全合理的考核指标、问责指标和监督指标等,从而搭建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公平、开放的效果评估平台。

参考文献:

[1]何怀远.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3):61-64.

[2]王星.新媒体时代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87-90.

[3]刘大勇,马子越.网络文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途经研究[J].知与行,2017(2):6-9.

[4]张磊.马克思主义如何守好网络阵地[J].人民论坛,2017(3):126-127.

作者:付春晓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