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认识

时间:2022-04-19 04:37:03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认识

摘要:马克思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的基础上形成的,他把人看成是现实的人、历史的主体、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新时期,党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全面而自由发展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渊源

战国时期管仲在讲霸王之业时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是中国古代首次提到“以人文本”的思想,虽带有明显的工具性,但表达了对人的善待和重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和伦理思想融合在一起的,并未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与之相比,以哲学形态表述人本思想则起源于西欧。普罗泰戈拉把研究对象由自然转向了人,把人至于万物之首,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1]中世纪,神本主义代替了人本主义,神学控制人的思想,人从属于神。15、16世纪以人文主义思潮为标志的文艺复兴运动重新发现人,把矛头指向宗教神学和封建等级制度,提倡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主张以理性把人从封建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康德和费尔巴哈为代表形成了近代形态的人本主义思潮。他们强调人存在的价值,把人看作目的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资本主义由于科技理性的发展人面临高度异化,人本主义与理性主义冲突不断加剧,两者分道扬镳。19世纪下半叶开始,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等哲学家开启了现代人本主义思潮,他们将关注点转向了个体生命、本性和本能,强调人是躯体、活动、意识、情感的统一,必须使人的存在向全面性回归。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将理性与非理性结合,把人本主义思潮推向系统化和完整化,弘扬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的创造本能,强调实践对人的存在的基础性地位。[2]

二、马克思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突破

(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19世纪人本主义费尔巴哈首次将人本主义理论引到哲学中。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离开了历史发展的历程,把人假设为一种抽象且孤立的个体。他虽然看到了人的存在,但并未将人看成是社会现实的存在和活动的个体,把人看作是抽象、静态的,仅从爱和友谊这些人类的普遍性和共性上认识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德国的哲学是从天上到地上的哲学,而我们的与之相反,不是从假想的事物、假想的人出发,而是从进行社会活动的人出发,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活动过程在意识形态上回声的发展。在哲学方法上,马克思采用观察法,从现实的人出发。他所讲的现实的人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并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人。人处于发展运动状态,而非处于虚幻的和静止的状态。[3]他把人置于历史和物质实践中考察,使人从抽象回到具体,从虚幻回到现实,体现了人的丰富性和立体性。他曾提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命题,旨在说明人是世界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马克思哲学的本质不仅在于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而改造的主体是人。这里的人指的是人民群众,而非少数英雄。以前的哲学家大都认为社会发展是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精神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社会发展的根本是满足他们的需要与利益。而在社会中居于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则被认为是满足少数英雄人物需求和意志的惰性因素,一种被动的物质,被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生产剩余价值的机器”,没有主动性、创造性,不可能成为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的观点是:人民群众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进行变革的决定性因素。他曾在一次辩论中指出一些哲学家对整个人类产生质疑,将整个人类的本性刻画成令人害怕的形象,却把个别人当成圣贤,将其神圣化并要求人们遵从这些个别人物。[4]《共产党宣言》中他说,以往所有的运动都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才是为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的运动。[5]马克思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他们是社会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主体,同是利益、需求满足的主体。(三)人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人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人在历史中的活动体现着人的意图和目的。“以人为本”应从其根本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马克思批判继承了康德“人是目的”的观点,他认为“人是目的和工具的统一”。他曾说一个个体为另一个个体服务目的是为自己服务;每一个个体都是把另一个个体当作实现目的的手段而加以利用。此种情况在每一个个体的意识中是这样认识的:首先,每一个个体相对于他人而言,只有作为一种手段才能实现自身的目的;其次,每个个体只有成为自身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再次,每个个体只有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且只有将自身看成是手段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将自身看成是目的的所在也才能成为手段。[6]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需求,个体在实践活动中满足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需求,在满足需要的同时也成为提供需求的手段。工具性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手段,目的性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取向。目的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才使人称之为人。

三、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目标

《共产党宣言》中,马恩明确指出:“替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7]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其内涵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第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相互联系,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强调个性差异、自由个性,体现个体发展的自觉性。我们所讲的前提条件是每个人的发展。这同那种“虚假的共同体”假借“集体”名义少数人剥夺多数人的自由区别开来,旨在表明这种自由发展是人人平等、没有例外的。第二,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指人的劳动本能、社会关系以及个体的素养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而非处于生存考虑,或受其他因素的强制。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有条件的,即每个人的才能和智能全部发挥出来,且这些能力的发挥不会危及社会的基本条件。[8]当人的智力和体力得到充分发挥时,人把自己作为其与社会相结合的主人,成为自然和自身的主人。[9]第三,每个人的发展在集体中体现。人是群体性生物,其发展不可能脱离群体,个体只有在群体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手段,并要受所在群体中各种因素的约束,在继承和社会交往中不断发展。脱离了社会这个群体,个体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更谈不上自由而全面发展。

四、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以人为本”,是处理问题时采取的态度、方法。“人”是最基本的要素,“本”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10]“以人为本”是党抛弃了旧哲学和唯心主义的缺陷,借鉴全球发展的经验与教训,针对发展的实际提出的。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要关心群众生活。他还提出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1992年,将邓小平提出的“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看作工作得失的标准之一。他还指出,将“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判断标准。十一届四中全会后,提出“三个代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十六大报告明确讲到要使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新形势和新矛盾下提出的旨在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和谐发展基础上的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落脚点和归宿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价值归宿,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是在新时代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其确认了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最终目标,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作者:王贝贝 单位:商洛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43.

[2]魏金华.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人学解读[J].学术交流,2009,(12):56-59.

[3][4][5][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11.1256.1791.2213.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6.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6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21.

[10]黄楠森.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和科学内涵[J].伦理学研究,2011,(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