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

时间:2022-03-17 10:21:55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普遍适用性的科学,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认知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及时化解动机冲突,引导大学生通过反思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不断调整和完善自我体验———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自我控制水平,在学习与生活中逐步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生;人格;塑造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独特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典型心理品质[1]495。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就是塑造健全的人格,也即一种理想化人格,是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这种人格的特点: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有自知之明,能悦纳自己;正视并生活于现实;有目的性;富于创新和开拓精神等[2]。大学生正处于人格渐趋完善和稳定的时期,这一时期对成人人格的最后形成有着关键性的意义[3]。因此,把握这一关键时期,加强对大学生良好人格特征的培养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普遍适用性的科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般原则[4]12,同时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也起着无法比拟的指导作用。基于此,本文旨在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学生人格塑造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并推进高校的哲学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

人格倾向性具有导向作用人格由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和自我调节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人格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客观事物采取何种态度和行为的基本动力,也是一个人各种人格特征形成的动力,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包含世界观、需要和动机等,主要是在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这些因素无疑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或根本的看法。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对人的活动产生支配作用,它与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连,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也直接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5]。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使大学生明辨是非。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把它渗透到各种素质的培养中,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政治素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点、政治方向作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还可以提升其人文素养,锤炼其道德品质,并有助于专业素质、创新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指引正确的方向,也能引导大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

需要是人格形成的原动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和道德、理想、文化、友谊、爱情等精神生活条件,一个人如何看待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事例表明,只有物质需要的满足,没有精神需要上的满足,是无真正的幸福可言的,反之亦然。由此可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构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对此有理论上的清醒认知,在追求幸福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应注意平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合理健康的物质需要与科学高尚的精神需要有机结合,这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三)引导大学生及时化解动机冲突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动力。动机与需要有关,但它是直接推动行为的力量[6]32。大学生正值青春时期,多元化的需要往往伴随着多种动机。当同时有几个性质、强度相似的动机存在,作用方向却不同,相互矛盾,使人难以取舍时,就产生了动机冲突[6]33。动机冲突好比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据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分析法———这一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来对冲突进行化解,既要分清主次矛盾,也要分析矛盾的内因和外因[4]39。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常常会遇到各种困扰与问题,因此,分清主次、考虑事情的轻重缓急是首要任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仔细区分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6]33,并把主要精力放在主导动机上,辅助动机可以暂时搁置一边或适当兼顾,这正是矛盾分析法中“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结合[4]40。一如学业和爱情之间的冲突,学生应该认识到学习是主导动机,而对爱情的追求则是辅助动机,从而分清主次,正确指导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有助于他们在人生的重大关头做出正确的抉择。此外,大学生还可以用内外因分析法对动机冲突进行分析。对立统一规律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4]37。因而,当我们在分析事物矛盾时,应把立足点放在内因(内部动机)上,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外因(外部动机)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个人的成长既有内在的又有外界的因素,内因第一位,所以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也要善于抓住外部的有利条件和机遇促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当然,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主次矛盾、内因外因有时也会发生位置转换。作为大学生也应清醒认识到:顺境中莫要得意忘形,逆境时也切勿悲观失望,要正视现实,化不利为有利,方能迎难而上,成为人生的赢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

自我调节系统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自我调节系统即自我意识,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这三个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持个体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1]498,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这三个子系统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指导大学生通过反思清晰地认识自我

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察觉;自我评价则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1]498。大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时期,多有蓬勃向上、勇往直前的感性冲动,而少有反思的理性稳重,这是由人生的阶段性和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所致。马克思主义哲学恰恰具有反思功能,通过对大学生的哲学教育,可以引导他们形成哲学理性的反思,通过反思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不足,明白自身的优势,具有自知之明,客观准确地定位自我,而不是盲目的自卑或自负,从而为人生的发展方向提供可靠的参照。此外,在自我认识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意识思维的分析总结,还要践行于具体的社会活动中,将知与行、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实践再来修正自我认识,循环往复,不断提高认识自己的能力[7]。

(二)指导大学生不断调整和完善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1]499。青年大学生的自我体验敏感而丰富,凡涉及“我”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与“我”相关的事物也往往能诱发连锁反应。因此,他们尤为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关心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受大学校园环境的影响与青春期生理、心理特点使然,大学生的自我体验波动性较大[7],因而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去指导与调整。基于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许多基本原理可以为大学生的自我体验与自我成长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诸如,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矛盾的普遍性、认识与实践、现象与本质等等。这些理论均可以帮助大学生去不断地调整与完善自我体验的过程,使其更好地自我成长。无论是一帆风顺抑或遭遇挫折、无论来自外部的评价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但凡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与哲学思维的养成,面对问题,他们都会去进行理性清醒的分析,积极寻找产生问题的内外因素,从而客观理智地看待问题,尽可能地避免情绪化。同时,作为自我体验的两个具体内容,自尊心与自信心的有无对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建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更需要他们从平时的点滴细节做起做好,从不断的进步和收获中巩固与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更好地悦纳自己,塑造良好的人格。

(三)促进大学生提高自我控制的水平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属于对自我的意志控制,它体现了自我意识的能动性,是实现自我调控的最终环节。在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去积极引导大学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风险。否定之否定,意即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诚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在前进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4]41。要发展就有阻碍、要进步就得付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加坚定成功的意志,不断地超越自我,提高自我控制的水平,进而达到自我控制的自觉化或自动化,完善与丰富自我的人格。在诸多学科中,唯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借助其系统性、科学性、客观性和易掌握性等独特优势,春风化雨般地渗透到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各个环节当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科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积极乐观地生活,坦然面对竞争、失败和各种压力,及时化解形形色色的心理挫折和困扰,较好地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还能有效帮助他们较快适应周边环境,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富于创新和开拓精神,从而在哲学教育的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人格的完善伴随着人一生的历程,而大学阶段无疑是其中最重要、也最容易经历曲折的阶段,高校哲学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应牢牢把握好这一关键的重要时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进”工作,将哲学中一些抽象深奥的理论化为浅显易懂、易于操作的道理与原则,并将其渗透于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与学生的各项活动中,引导大学生努力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真正成长为国家与社会的栋梁之材,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而演绎精彩青春,奉献人生芳华!

作者:尹红新 李 俊 王 萍 单位:山西中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4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吉家文.新编大学心理健康教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102.

[3]邱鸿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4.

[4]逄锦聚,陶德麟,王展飞,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罗国杰,夏伟东,唐凯麟,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65-69.

[6]姚树桥,杨彦春.医学心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7]王新塘,骆新华,李殿灵,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