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科技发展历程分析

时间:2022-02-18 11:25:06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科技发展历程分析

【内容摘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科技发展状况,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我们人类自身的发展。所以,本文重点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始社会时期、古代农业社会时期、近现代社会科技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重点分析了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科技科技为人们所带来的益处及与人类的关系。

【关键词】科技发展;人类历史;马克思主义

科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主要标准就在于人类的活动称之为劳动,劳动也是推动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关键。劳动之所以称之为劳动是因为由科技贯穿于劳动的全部过程,并一直推动人类、手、脑、思维、意识、实践的进一步升华,从打造旧石器开始到钻木取火、直到三次科技革命后的今天,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充斥着科技的踪影。人们不仅能造出如自行车、汽车、火车等路上交通工具,还能造出飞机作为空中交通工具,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自然界不能制造出任何机器,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结果”,也就是说这些都是人类的独创,也是人之所以是人和区别与其它动物的主要标志。科技在其运用过程中看似不是人的直接力量,却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体现及延续。科技不仅实现了人类的产生、进化、解放,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为了对科技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必须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来分析。

一、科技的萌芽时期

我们把原始社会称作为科技产生的萌芽阶段,因为这个时期人类还不能对自然规律作出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此时的人类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并且原始人在很大程度还保留着猿的生活习性,可以把原始时期的人类看作是从猿转变到人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的人类,也就是原始人对各种自然规律和自然现象根本不理解,更不能作出科学的认识和研究。原始人的生存完全依赖自然资源来生活,正如恩格斯所说“启蒙时代是获得天然产物的时期”,在整个原始时期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完全依赖于自然,这一时期的人类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像牲畜一样屈服于自然,只有利用自然界现有的产物来维持生存。”正因为如此,对自然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的认识,对自然的认识处于一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阶段。原始时期,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过着“采集———狩猎”的群居生活,以采集野果、围捕猎物、树叶果体、挖穴而居。对雷、电、风、雨等自然现象还处于幼稚认识之中,甚至对这些自然现象是一种害怕的状态,更不可能加以利用。随着活动经验的积累和自身意识提高,逐步掌握了打造木质工具和石制工具,来提高捕捉食物的技能。后来又经过长期发展懂得了钻木取火,用火来取暖、烧烤食物、驱赶野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身的生活方式。因此,摩擦取火的现实意义不亚于人类发展史上的任何一种科技发明。对此恩格斯曾高度评价说:“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把人与动物分开”,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发展。这一阶段可谓是科技的新生阶段,每一点进步都是一种艰难的跨越,不像现代科技进步那样突飞猛进,每一步都会经历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时间。

二、科技的发展时期

在古代农业时期,随人口数量的增多和人们思维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人们已经认识到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改变自然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如何利用自然规律,如何制造技术工具来改进自身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此阶段人们在对生活和劳动的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并开始制造出各种简单的技术工具及生产用品,如辕犁、水车、铁锨、铁锹、锄头等。这些产品的制造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劳动方式,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后来逐步掌握了冶炼、制陶、建筑、耕种等等相关技术的能力,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农业、医学、工艺学、天文学、地理学等领域都有所成就。如人们用畜力代替人力,不仅大大减轻了人们劳动过程中的体力付出,也能够使土地深耕细作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纺织业的兴起,使人们走向用布取代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不仅防寒保暖;很大程度上使人们迈向了文明。这时期人们对各种自然规律认识还不能上升到科学的认识,对像曲辕犁、水车、水渠等,只是结合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来实现,是对自然规律的自发认识,对其中的原理还不能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加以解释,即便是这样仍对整个人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酿造、冶金等,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类的文明程度,更为以后的科技进步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三、科技的飞跃时期

在人类社会的近代时期随人口数量的增加,相应的人类各种需求也不断增加,传统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方式,很难满足人类总体增长所带来的各种需要,再加上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上升到科学阶段。人们通过对自然科学的不断研究来创造出各种科技产品,并运用到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类的各种需求问题。对此恩格斯也强调过:“一切科学产生的原因是人们的需要”。马克思强调科技不仅解放了人类的劳动方式,还把人类推向更高层次的文明之中。18世纪,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便是人类史上的一大飞跃。不仅大大解放、还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但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当时基本上并没有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仅限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使主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产业上都起到革命性的作用,为此被马克思评价为:“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到100年的统治之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的还要多,还要大”,也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新的文明。以电力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实际上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延续和发展。因为蒸汽机只能够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而第二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电力技术,能够使能量之间的转化更进一步提高,实现了热能、机械能、电能等各种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这是人类对自然规律和自然科学认识进一步提高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所说:“科学只有从自然界中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也体现了人类对自我认识和自然实践的显著进步。以电力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虽然产生在欧洲,却能够普及和推广到全世界,使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能够受益。不仅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电力时代,也标志着人类进入新的和更高的文明。以计算机和核能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新纪元,人类由此进入一个现代化和科技化的新时代。展现在人类生活和工作领域的科技产品琳琅满目、无所不有,小到衣服拉链、大到飞机上天、潜艇入海、甚至是人类登月。人们可以通过科技的作用,轻而易举地把人从地球的这边送到地球的另一边,甚至还可以把人类送入太空和其它星球,不难看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充斥着科技的踪影。因此,这个时代被一些科学家评价为科技爆炸的时代。各种技术产品层出不穷,人们无论是生活、工作、交通、通讯、工业、农业、教育、军事等,科学技术的影响可以说涉及到各行各业的每一个角落,科技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人的作用。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之后,每隔不到3年就会研制出一种新的科技产品,如1903年飞机的问世;1923年电视机和电冰箱的研制成功;1926年第一颗火箭和1957年第一颗卫星的研制成功。所有这些都是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创造出来的,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就像马克思强调的那样:“科技是一种革命的力量在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类的自身。这一时期科技的作用迅速扩展到国家的经济生产和国防等领域,被邓小平定性为:“第一生产力”,也成为决定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实力的关键性因素。从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来看,科技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次变革,并且还会不断地继续变革着。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科技对我们人类来说的的确确起到了不小和无法替代的作用。但这个作用既包括了正面的积极作用,也包含了负面的不利作用,特别是到了近代以来表现的越发突出和明显。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看科学技术也同样具有二重性,也就是正反两面的作用,科技的这种二重作用被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称之为具有“双刃剑性质”,在为人类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危害着人类和自然。如:臭氧层空洞、工业排放的三废物所造成的污染、各种农药污染及核污染等等各种因环境问题而导致人的死亡,都在表明是自然对人类的报负。虽然表面看是对环境的污染,实际上也在威胁着人类自己。马克思就曾指出:“人们同自然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的关系一样”,受制于自然和依赖于自然,因为我们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那么科技的发展必须有利于自然的发展,也就是必须朝着有利于人类自身发展。对此,爱因斯坦在研制核武器之后也曾担忧地说:“只懂得应用技术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科技上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人类作为科技的主体,必须使科技的发展方向朝着有利于人类自身和自然的可持续方向发展。因为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任何时期,无论是之前、现在、还是将来人们都不可能离开科技而生存下去的,正像陈多闻教授所说:“离开了科技,人类就荡然无存于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中去了”,从中不难看出科技是统一于人类发展的全部过程,也不难看出人类与科技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8:102,第31卷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24,329,第4卷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82,277,第1卷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55,456,467,第3卷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597,第25卷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87,第2卷

[7]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98

[8]许英良.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第3卷

[9]陈多闻.技术使用的哲学探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94

作者:王若飞 姬迎喜 朱先乾 梁本达 单位: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