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常见失误

时间:2022-04-20 05:02:00

浅谈数学教学常见失误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积极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新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挖掘教材内涵,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情境,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突出问题解决过程和学生思维过程的呈现,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课题.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诸如囿于教材、教法僵化、忽视素质、虎头蛇尾、泯灭火花、浅尝辄止等误区,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去甚远.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谈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常见误区,并提出具体对策,求证于方家.

一、囿于教材

案例一:一位高一教师上一堂“幂函数”的汇报课.应该说整节课的课堂教学开展较为顺利.从具体问题中概括出函数模型,然后引出幂函数概念,再师生探究幂函数性质.在讲完幂函数性质后,教师抛出课本上安排的本节的最后一个例题:证明幂函数f(x)=在[0,+)上是增函数,讲完后下课了.我觉得课本上安排的本节的最后一个例题与幂函数性质的联系较少,在这节课中讲这个例题,反而冲淡了重点,建议放在后面讲.在讲完幂函数的性质后,应编几个题目,让学生练一练,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幂函数的性质,如编几道比较大小、给图选择、给图填空等题目,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巩固。

如补充练习(1),已知道2.4a﹥2.5a,则a的取值范围是

(2)图中C1,C2,C3为幂函数y=xa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则解析式中的指数a依次可取()

A.,-2,B.-2,,

C.-2,,D.,,-2

通过上述练习,尽管教材上的最后一个例题讲不掉了,但可以放到以后再讲,对当堂知识要趁热打铁,及时巩固,这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觉得,我们在教学中,要摆脱因“尊重教材”而囿于教材的现象.要在吃透教材精神的基础上大胆处理教材,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对教材进行一番增、减、取舍、重组,进而把教材学术的形态转化为教学形态,也就是要我们在新课程观念的引导下,运用我们的智慧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现内容的优化重组,形成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教学.由于高一是新教材,有些地方编得不很成熟,这更加需要我们去钻研、处理教材。

建议:

(1)既要尊重教材的编写,又要灵活处理;

(1)要用教材,不要教教材;

二、教法僵化

案例二:一次在高三听一堂调研课,内容是“定比分点公式和平移公式的应用”.在课堂上,老师基本照搬复习用书在复习,其中老师给出了复习用书中的一个例题,然后自己边讲解边板书.

例:函数y=-2(x-2)2-1的图象按平移后,使得抛物线顶点在y轴上,且在x轴上截得的弦长为4,求平移后的图象解析式和.

解:设=(h,k),则,代入已知函数得

-k=-2(-h-2)2-1即=-2(-h-2)2+k-1

∵顶点在y轴上∴h+2=0∴h=-2

则=-22-1+k又∵抛物线在x轴上截得弦长为4,令=0

得|1-2|=4,由-22-1+k=0∴=±∴|1-2|=2=4

∴k=9∴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2x2+8,=(-2,9)

上述解答也是复习用书上的现存的解答,过程完全正确.老师讲完后也没问同学们有没有想法,就接着讲其他内容了,我觉得这题用以下解法更为简洁:

解法2:因为所给函数图象平移后开口方向及大小不变,故由题意可得平移后的解析式为=-2(+2)(-2)即=-22+8

由题意,原函数为y+1=-2(x-2)2,故令即

综上可得,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2x2+8,=(-2,9)

我想解法2比原来(书上)的解法更为简洁明了,而我们的教师照本宣科,没有去深入钻研题目,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我们要把知识视为培养能力、感悟人生的基石.课堂教学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对一个专业水平高,解题能力强的教师而言,他必然要抓住解题这个主要环节,认真思考每个例题,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等方面做出示范和榜样,因此,他必然就不会采用“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要做一名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首先,且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具有雄厚的专业底蕴和较高的解题能力.

建议:

(1)选例题,要先做(题)后看(答案),养成良好的备课习惯。

(2)利用假期,双休日等闲暇时光做一些新近的模拟题、高考题、竞赛题,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三、忽视素质

案例三:笔者听课时,一位教师执教“函数的奇偶性”的教学片段如下: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函数的奇偶性,它是非常重要的函数的性质,在高考中时常被考查,我先给出函数奇偶性的定义.

(教师边板书边讲解定义)

教师:从定义可以得到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与步骤……下面我们讲解例题……

(以上的分析讲解不到6分钟,教师就接着讲了三种类型的问题:判断,证明函数的奇偶性、简单应用,再往后,就是学生的练习、教师的点评)

(在例题讲解、练习与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也积极参与交流、踊跃发言)

课后评课时,上课教师直言,没有什么好讲的,有时讲与不讲做题效果差不多,这样做也是为了节省出更多时间来解题.其他的一些听课教师也表示能理解这一观点.

让我们先看看,这部分内容在新教材中是如何呈现的: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产生对“对称”的感性认识)→观察数学图形(具有对称性的函数图象)→动手操作(折叠)实验→再观察思考→对称性的定性描述→尝试定量刻画→建立函数的奇偶性定义→性质讨论→问题解决与应用→再探究与引申.

从中不难看出,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建立过程就是本节课的“重头戏”.学生如何从身边生活中的实例(教师应再去挖掘)感受对称美,再观察函数图象的对称性,产生函数图象对称性的刻画描述的倾向,即产生建立数学概念的欲望,再努力尝试定量(用式子)刻划进而建立函数奇偶性的定义.这应当是“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经历的是探索的过程,领悟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得到的是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的是成功的喜悦.因为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比单纯拥有知识更有价值.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进程,实现“知、能、情、法、行”的有机统一,让课堂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这位教师上课为了突出“重点”、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直接将结论“告知”给学生,我以为这是一中急功近利的思想,从短期看,可能效果(这里指学生解题)不会差,此做法也许不无道理,但从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从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来看,结论也许就是相反的了.有的老师担心如果学生真的动起来,教师觉得难以控制,许多想不到的问题会突然冒出来,的确,这会给教师的课堂调整带来很大的挑战,但课堂活跃起来了,就迫使教师更精细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多套预案,提高解题能力。事实证明,以往那种纯粹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建议:

课堂教学要正确处理“知识与技能”与“过程与方法”的关系,能力培养要渗透在知识落实的过程中,“冰冷的、无言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过程”方能变成“火热的思考

四、虎头蛇尾

案例四,一次高二数学教研活动,一位教师上公开课,课题是“球的概念与性质”,课堂设计分这样五块。1、引入2、探索3、例题讲解(两个例题)4、课堂小结(4个有关球的性质填空题)5、研究性学习(3个问题)其中第2块内容“探索”中运用了下表:

探索

圆与球概念与性质的比较

圆球

1定义

2图象

3性质1、一条直线与圆相交,在圆内部与(包括圆上的交点)是,过圆心的也称为圆的。

2、与弦垂直的直径过弦的。

3、圆心和弦中点的连线弦。

4、在Rt△OAF中,OK2+AK2=

这位教师整节课只完成了1、2两块内容,其中第2块内容“探索”就用了四十分钟,后面的内容无法完成,导致课堂教学虎头蛇尾。

探究性学习相对于接受性学习,需要师生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从应试的角度看效率相对较低。在当前考试制度尚未得到根本性变革的情况下,要不折不扣地达到新课程教学的理想目标,困难重重。忽视现实,强按牛头喝水,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建议:

就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就是在创新学习与双基训练、开放与封闭之间找一个均衡和谐的“点”,调节好“收”与“放”的度,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问题,将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五、泯灭火花

案例五:一次,市内进行高三教研活动,一位教师上复习课,内容是“三角函数的图象”.在解一道题时,出现等式:sin()=±1,然后教师问同学们:等于什么?当时,学生们七嘴八舌,教师点名,甲说应为,已说等于±+kπ,丙说等于+kπ,教师说“对,请坐下”。接着教师顺利做完本题。而对于那些错误的答案不予理睬,没有与他们交流、订正,我估计那些答错的同学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暴露错误的过程,能提高纠错的针对性,但题目只是例子,是训练学生思维的目标,还应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错误的成因,通过自查自纠、反思交流、自我评价等各种形式,纠正错误,这并不意味着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要求教师从更高的观点去指导学生把评议引向深入,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引领学生走出固有认知的“迷宫”,体验数学学习给人带来的成功喜悦感.从这一意义上讲,来自学生的错误,确实是一笔宝贵的课程资源,有待于我们做深入的开发和研究.

建议: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外,我们总要认真的倾听学生的表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出错,充分肯定学生的独立见解,对学生的思想、观点、表达的正确程度以及表达方式予以观察和指导。

六、浅尝辄止

案例六:一次,去听一堂初三平面几何复习课,课题为“相似三角形的复习”.教师整节课运用多媒体技术讲了5个填充题、4个大题,课堂容量很大,学生也积极参与交流、踊跃发言,课堂气氛热烈.她首先通过让学生做几个填空题来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然后讲解例题,她有一个例题是这样讲的:

例:如图,在△ABC中,∠ACB=90°,四边形BEDC为正方形,AE交BC于F,FG∥AC交AB于G,求证:FC=FG.

教师通过简要分析,边讲解边板书

解:∵正方形BEDC中,CD∥BE,又GF∥AC,

∴GF∥BE5

∴△AGF∽△ABE∴=,

又∵CF∥DE∴△ACF∽△ADE

∴=,∴=,

又正方形BEDC中,BE=DE,∴FC=FG

解完此题后,教师总结解题经验说:“本题的关键是一定要把GF∥AC转化为GF∥BE,然后得解,这个大家一定要记住”.话毕,又去讲解另一个例题.

我觉得这位教师尽管解答了这个问题,但暴露了3个不足:

1、做完这个题目后,她没有问同学们,还有没有其它的思路、其它的解法.

2、她讲的太绝了,她叫学生记住这个“转化”,僵化了学生的思维,反而把学生教“死”了。事实上,这个题目还有其它的好几种解法.例如

方法一:∵GF∥AC∴=∵GF∥BE∴=

∴=,又正方形BCDE中CB=BE,∴CF=GF

方法二:(受“等角对等边定理”的启发)

连结CG,DB,

∵FG∥AC∴=

∵AC∥BE∴=

∴=∵又正方形BEDC中,BE=DC,

∴=

∴CG∥DB

∴∠ACG=∠ADB=45°又AC∥GF∴∠CGF=∠ACG=45°

∴∠GCF=∠CGF=45°∴CF=FG

3、当时,整堂课的题目难度较均衡,学生回答问题较顺利,课堂热情高涨.从高要求来看,把此题适当拓展、深化,再加第二问,如:求证:+=,那么本堂课显得有起伏,避免了平淡.

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课堂容量过大,教师会因教学内容过多而提快语速,加快节奏,这样就使教师在教学时少了几分从容、自然,多了几分紧张,压力.例题讲解往往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只重视多教给学生知识,而忽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只会授之以鱼,忽略了授之以渔,使学生吃“夹生饭”.教师的教不是为了学生真正理解,而是让学生模仿、记住有关的题型和方法.我认为真正的高效率不是简单依靠课堂的大容量、高难度来实现的,我认为真正的课堂大容量就是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上不停地思考、交流、感悟、总结,不断地有所收获,提高学生的思维量.

建议:

作为教师,在日常的解题教学过程中,自己要不断反思,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反思,养成解题反思的习惯,形成解题反思意识。对于解决了的数学问题不要急于收工,若能加以反思,质疑问难,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便可以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渠东剑.实践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断想.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1-2

2刘根祥.数学学习中学生情感障碍分析及矫治策略初探.数学教学研究,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