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分析

时间:2022-08-13 09:01:38

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形象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形象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从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完善产学教学模式;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四方面提出了创新创业导向下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策略,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创新创业导向;形象设计专业;问题;改革;策略

形象设计行业对从业者创新能力素养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形象设计专业教育需要基于行业需要进行改革,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还需要突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形象设计专业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对教育方式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目前,形象设计专业教育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解决相关问题,基于创新创业导向进行形象设计专业教育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一、形象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对形象设计专业教育进行研究,我们发现以下问题。第一,形象设计专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存在不协调的问题。部分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也对理论教学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知识体系结构非常完善,但教师缺乏实践教育能力,实践教学效果不能保障,这样就影响到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一些教师对形象设计专业在市场中发展的情况,形象设计工作具体情况认识不足,这样就不能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指导教育。很多院校在形象设计专业教育中存在着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比例设置高于实践教学的情况,这样,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时间有限,学生就不能通过实践活动,对该专业行业技能知识有深入的把握,学生未来就业就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部分教师缺乏形象设计行业实践教育经验,教师只重视理论教学,也只能通过理论视觉使学生对行业发展情况、就业情况、创业形式等进行认识,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活动,创新创业能力就很难得到有效的培养。一直以来,形象设计专业教学,主要是借助于理论指导与案例分析的方式开展的,而缺乏实践活动和创业活动,这样,学生很难真正地进行市场实践和创业实践,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并且,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容易对形象设计专业实践形成错误的认识,学生会认为形象设计专业学习就是记住一些知识,不需要考虑社会市场需要,这样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在形象设计专业教育中,毕业设计属于实践教育内容,是学生实践成果的展示,该课程是学生适应未来行业的重要课程,但在该课程教育中,很多学校安排的教育内容不合理,只安排了一些基础上的内容,没有结合行业发展需要进行内容设置,这样,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在形象设计专业教育中,还存在着综合实践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一些学校所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不足,并且综合实践设置与行业需求联系的不够紧密,这样,学生就不能对社会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学生也不会利用理论知识解决行业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

二、创新创业教育在形象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

目前,形象设计行业发展正趋向成熟,相关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比较大的。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对形象设计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不仅对人才在知识技能方面有要求,也要求相关从业者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种背景,就要求学校在形象设计专业教育中,必须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另外,具备创新能力也是形象设计人才所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养,要想有好的设计,从业者必须要具有突破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有好的作品。基于这种情况,学校也必须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现在的就业形势并不是很乐观,很多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如果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较强,他们也能够有效地拓展就业渠道,这样就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使学生实现多方面的发展。

三、创新创业导向下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1、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

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形象设计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的重要保障。作为教育者在形象设计专业教育过程中,要能够重视学生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的培养,学校要能够将形象设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自信和团队协作素养,实现实践教育与专业理论教育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教育者要重视自主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增强学生的创业的自信。学校要立足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立足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形象设计专业课程进行改革,能够实现形象设计专业课程与自主创业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通过专业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对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形象设计专业课程的学习,相关融合内容可以以选修课方式呈现。形象设计专业教育本身实践性很强,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型的专业实践活动,能够多开展一些以自主创业为导向的形象设计实践活动,教师做好学生的活动引领和监督工作,引导学生以小组方式开展专业实践项目,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同时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得以提升。

2、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

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是提升形象设计专业教育质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形象设计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保障。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能够邀请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教育,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借助于专业人员丰富的创业经验对学生未来创业发展进行指导,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认识和能力。第二,学校针对具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帮扶,为他们设置专项奖学金,并对他们进行有计划的指导,给予其一定的优惠政策,使这类学生能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第三,在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理论学习及形象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学校要能够多开展一些自主创业类的实践活动。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并组织专业教师对学生对学生进行活动指导,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素养。学校可以设置专项的创新创业基金,以激励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可以鼓励学生走向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开设店铺或者是开设形象设计公司,如果学生的运营状况良好,学校需要加大对学生的扶持力度,并能够树立创业典型以激励后进。学校要能够通过一切手段为学生提供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的条件,支持学生的创业活动,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实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共同发展。

3、完善产学教学模式

产学教学模式是校企合作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校和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后,学生就能够在产学模式下进行理论的深入学习,同时还可以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通过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活动,对企业的发展状况,运行状况管理状况,运营策略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自身创业情况有一定的规划和认识,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学校的教育工作要能够面向行业发展需要,市场发展需要开展,要积极完善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作为教育者也需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积极开设创新创业工作室,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借助于企业经验对自身工作室发展进行规划和设计。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针对性会更强,实践教学与行业结合会更为紧密,教学效果会更加突出。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参与企业项目活动,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这也能够为学生进行创业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学生的创业技能也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展教学,对于学校而言,需要结合产业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教育,校企合作能使学生正式进入行业中进行锻炼。在创业实践之前,学生可以积累创业经验,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形象设计行业发展情况会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学生更能在创业实践中实现创新,学生的创业活动也更容易成功。

4、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要保障形象设计专业教育的质量,保障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必须要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形象设计系统理论知识的讲解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开展全面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并且需要了解形象设计行业发展情况,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行业知识,这样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学校在教师选择方面,要能够选择理论知识全面的优秀教师,在学生实践教学方面,还需要能够聘请一些行业内的优秀人才及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参与到形象社会教学中,要能够组建优秀的教师团队,该教师团队不仅要具备完善的形象设计理论教学能力,还需要具备较好的社会实践指导,创新创业指导等方面的素养。在对学生实施创业指导的过程中,创业者个人的经验和心得体会需要丰富,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内在创新创业的动机。通过个人创业实践经验的分享,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对创新创业需要具备的基本品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这是教育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形象设计专业教育要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融合,学校就需要能够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需要要加强与企业的联合,能够派遣教师对企业中进行锻炼学习,加深教师对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直接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关人员可以向学生介绍行业知识,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等。形象设计专业要发展,必须要依赖于优秀的教师团队,只有优秀的教师团队才能把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结合起来,以市场和行业发展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思维的引导,这样对教师才能在形象设计专业教育中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琼.创业教育形势下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艺术科技.2016年第1期。

[2]罗晓燕.刍议高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时代性改革思路与举措[J].戏剧之家.2020年第1期。

[3]马欣.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年第12期。

作者:张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