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认知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策略

时间:2022-10-23 08:25:21

环境认知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居住区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当前住宅商品化的情况下,人们对居住区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日益重要。该文主要分析基于环境认知下人们对居住区室外环境的要求,提出设计策略,旨在进一步发展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环境认知;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策略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居住区建设也得到快速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居住区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开发商以此吸引消费者,在市场的推动下,居民区的室外环境设计呈现出繁荣景象,但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室外环境设计过于形式化,人们只发觉环境变得越来越美,但是缺乏归属感,人们之间的沟通渐少。这是因为部分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只考虑实体设施的建设,忽视了环境与人的关系,使得环境设计无法与居民理想的生活环境相匹配,没有给居民带来生活的愉悦感。因此,设计师在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过程中要认真分析居民对于室外环境的认知和要求,关注居住区中人与环境的生态关系,实现居民和环境之间的和谐互动。

一、居民基于环境认知对居住

区室外环境的要求环境认知是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感知和了解。优秀的室外环境设计应该满足居民各方面的心理需求,促进居民的行为活动,实现环境和人的和谐发展。首先,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要注重安全性。居民在选择居住地的时候会考虑其是否安全,这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是安全怡人的休息场所,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室外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安全性,使得室外环境成为安全的场所。其次,室外环境设计要给予居民舒适感。舒适性是居民认知居住区环境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其规模、颜色、形式等要符合居民的需求。在出行方面,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也要给居民带来舒适感,让居民感到方便。再次,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要考虑人们交流的需求。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高楼林立,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日趋淡漠。居民对于生活环境缺少归属感和幸福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设计师必须重视这一需求。最后,要满足居民自我实现的需要。设计师要提升居民的参与感,广泛实现和居民的沟通,了解他们对室外环境的要求和看法,让居民主动参与室外环境设计,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二、环境认知下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策略

1.确保安全

安全是居民区室外环境设计的基础要求。首先,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可以从领域的层次性控制入手,从街道到住宅,按照公共、半公共半私用、私用层次组织空间,使之具有空间领域感。通过这样的设计模式降低犯罪率,增强居民的安全感。其次,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光源问题,充分的光源设计能够给人们的生活提供安全感,也能够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室外的灯光照明,减少盲区和暗区,给居民的出行带来安全感。最后,设计师要关注道路安全问题。汽车给人民的出行带来便利,同时对居民的生活带来影响。居住区的室外环境中有许多老人和儿童活动,设计师既要考虑出行方便,又要管控交通路线,确保给居民活动提供安全的空间。

2.环境舒适

优秀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首先要带给居民舒适感,获得最基本的享受。从居住的舒适性出发,可以概括为知觉的舒适和行为的舒适性。在知觉上,设计师要满足居民的审美需求,设置一些具有生活化特征的景观,营造美观的自然景观环境,在感官上给予居民美感,这样才便于他们接受。设计师还要满足居民对于行动方面的舒适性要求,设计良好的步行环境,布置满足他们心理选择行为的设施,充分考虑人们的活动需要,满足居民的生活、娱乐需求,给他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3.方便交流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居住环境相对封闭,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少,邻里间缺乏沟通,影响了居民生活的和谐。人与人相互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为居民生活带来幸福感和归属感。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改变这种现状,为居民创造交流的机会。如,居住区的游乐设施常常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场所,增加了人们交往的机会,还可以为老人和儿童提供活动的空间。老人需要经常交流和活动,丰富生活。儿童需要一定的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可以设计各种供老人和儿童休闲娱乐的设施,如圆桌、座椅、遮阳伞等,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

结语

居住区的室外环境设计至关重要。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实物设计,而且要关注人的因素,考虑居民对于环境的要求,注重安全性、舒适性、交流性以及居民的自我实现等因素,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李天求.基于环境认知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策略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作者:张会平 单位:河北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