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探讨

时间:2022-03-25 11:10:41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探讨

摘要:文章阐述了海洋生态文明的实质,近海生态危机及成因,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迫切性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海洋生态;生态危机;公众参与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12年,党的十八大更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2015年5月,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层层递进的纲领性文件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我国的国家战略层面,,进入正式实施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形态,它的核心是主动维护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是它的动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是它的终极目的。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海洋是最大的生态系,海洋文明是原生态的起源,是生态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海洋生态安全缺失,会产生连锁性的生态灾难,地球的生态安全注定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不可替代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海洋占据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的现代生活更是与海洋密不可分。当今,陆地资源面临枯竭、人口压力巨大,海洋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凸现。海洋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海洋生态的健康和谐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洋大国,东、南方向被海洋环绕,大陆岸线18000km余,海岛1万余个,岛屿岸线超过14000km,管辖海域近300万km2。对一个国家来说,海洋国土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是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战略空间。它的核心内容应包括:发展海洋事业、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

1海洋生态文明的实质

海洋是地球表面的低地,悲惨地沦为人类的垃圾场。人类制造的所有垃圾,不论放在哪里,大部分都会因风、雨、径流等自然现象的作用,进入大海。众所周知:工业革命创造出的生产力超过了有史以来的生产力总和。而与此同时,人类制造的废弃物和垃圾也大大超过了有史以来的总和。海洋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海洋的承载能力超过极限,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就有大爆发的危险,直致海洋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崩溃。20世纪是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空前的时代,也是对海洋生态环境破坏最巨大的时代。海洋环境破坏和海洋灾害发生的频率也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严重。空前的问题导致空前的觉醒,人类终于把目光聚焦在海洋,开始正视自身的妄行导致的海洋危机。可以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就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海洋生态文明的实质由此逐渐展现。

1.1海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形态

海洋生态文明是在人类为了延续生存和生存环境的理性共识下产生的文明形态。它包括:人类遵循人、海洋、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人与海洋、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文化伦理形态。

1.2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历史责任与任务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大局、事关长远、事关子孙后代,是战略问题。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由事态的现实、事态的发展、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共同催生的,它的应运而生有其必然性,是人们意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之后的综合考量与决策。当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也不是孤立的保护,必须协调好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保护海洋环境,而是要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谋保护,进而形成更高层次的良性互动、良性循环,最终达到海洋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海洋环境更健康、更富活力的和谐共生的局面。

1.3海洋生态环境危机催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进入21世纪,我国全海域污染日益严重。达到轻度污染的海域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5年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面积13.9万平方千米,2006年达到14.9万平方千米。而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更是深受污染之害。海湾、河口污染日甚,滨海湿地告急,大部分地区生态系统受损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导致严重生态灾难,很多河口产卵场功能几近丧失。监测表明,海水温度升高和海平面上升可能是未来危及我国国土安全的杀手。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我国沿海和内陆发生的大量气候异常现象都与海洋变化有密切关系。海洋环境的任何异常都可能导致生态灾难,造成难以预知的损失。海洋环境的破坏和恶化,已经导致严重灾害,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

2近海海洋生态危机

2.1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尽管实行了严格的休渔期管理,我国海洋经济物种还是持续衰退。对有限的海洋渔业资源来说,50万艘机动渔船是一个可怕的数字。过度捕捞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的良性再生能力,导致海洋渔业资源物种失衡严重,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食性种类显著减少。陆源排污导致的海洋污染几乎摧毁了近海海洋生态系统。近海珍稀濒危物种数日渐增加,濒危程度加剧。大规模的围海造田和大型海洋工程使传统的鱼类的产卵、育肥场被蚕食,回游通道被切断。近海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被严重破坏。近海环境的严重局面,导致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出现严重问题。有些海域由于陆源排污已成无生物区。

2.2陆源排污造成海洋生态环境严重受损

我国沿海有大量的陆源排污口,大量污染物排放入海,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使适于进行海水养殖的水域面积急剧缩小,海产品污染物超标,食用风险增加。同时,河口、海湾和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受到的损害越来越严重,海洋生物的栖息和繁衍受到严重损害。海水浴场、港口受到污染,使沿海人口的正常生活受到直接威胁。

2.3赤潮频发对海洋生物资源构成严重威胁

根据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统计,进入21世纪,我国赤潮年发上百次已不鲜见。2003年我国全海域发生赤潮达119次,2005年82次,2010年69次。这种由浮游生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短时间内突发增殖或聚集引起的海洋灾害是海洋对人类肆意排污的报复,它动辄将成千上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变成死海。一些赤潮生物具有较大毒性,它们巨大的毁伤力不仅大规模杀伤海洋生物,危害海洋生态平衡,还会通过食物链对危及人类。赤潮是威胁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大敌。

2.4油轮溢油致造成生物灭绝

石油是工业国家的黑色血液,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海域是很多国家油轮的必经航道,近海海域溢油事件频繁发生,仅2005年就有16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近海海洋生态破坏。溢油造成的生态危害主要表现在:漂浮在海面的油膜可以减少海洋产氧量直接造成海洋生物窒息死亡,对周边海洋渔业和养殖业造成毁灭性伤害,海鸟等生物一旦黏附石油便难逃死路;有毒物质进入海洋生物食物链,毒害海洋生物的同时也会对食用者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油膜凝聚以后的物质是潜伏在海洋中的长期杀手,难以清除的细微残余物将对海洋生物和人类安全构成长期威胁。

2.5近海经济开发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

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是一对相生相克的冤家,也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兄弟。破坏性的无序开发利用和充分考虑海洋生态承载力的开发利用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有些填海造地、海上工程建设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正常状态,破坏了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了岸滩的冲淤变化,而回填和疏浚工程使海岸带的形态发生非自然改变,海洋生物的传统栖息地被毁坏。盲目的海砂开采活动,导致了海岸侵蚀、海水倒灌,耕地、植被、道路、堤坝等被破坏,态环境损害的代价无法估量。缺乏对海洋环境进行综合论证评价的大型港口建设、石油开采、高速公路建设、筑坝等大型沿海工程建设也对近海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3最大限度的公众参与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因素

2015年7月,国家海洋局印发《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划出了时间表,旨在用5年左右时间,即“十三五”期间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计划从10个方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包括规划、管理、科技、监督执法、人才建设、宣传教育和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包括31项主要任务。作为国家最高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洋局深刻领会中央的方针政策,抓住机遇,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了蓝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从此有了经纬。这是一件让国人为之振奋的大事,让人看到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看到了可以预见的海洋事业的未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伟大的战略工程,它的实现需要诸多条件,而提升国民的海洋意识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只有公众具有高度的海洋意识,认识到海洋事关国家兴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生活和子孙后代,才能形成万众一心、群策群力的局面。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应尽最大可能提高公众的参与度,让公众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提高、在参与中影响更大的人群,海洋生态文明的基础才能更牢靠、更坚固。这对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家尤其重要。只有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全民总动员”、形成共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航船才能顺风扬帆、乘长风破万里浪。

作者:张更农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2006中国海洋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2]国家海洋局.2014中国海洋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3]国家海洋局.2005中国海洋环境公报[Z].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