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对农业发展的有效性探新

时间:2022-08-10 09:48:57

商业银行对农业发展的有效性探新

1文献研究

创意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它以市场为导向,将农产品和文化创意结合起来,打造完整农业产业链,生产文化品位高、有特色、个性化、附加值高的农产品,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近年来,部分金融机构在农村网点的收缩及农村资金外流等加剧了农业资金的供求矛盾,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创意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这一现实问题,实现创意农业金融供求均衡发展,为创意农业积累更多的资金,开始成为该领域研究者和相关企业实践者关注的焦点。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从以下2个视角出发,一是创意农业发展需求的视角,二是金融创新的视角。

1.1基于创意农业发展需求的视角

创意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有先进经营理念、管理手段、品牌营造意识,又要有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但有研究者提出,创意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其产业化、科技创新及各种环境建设都亟需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单纯依靠政府资金的投入,完全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有研究者通过经济理论模型的演绎,在分析创意农业的初始条件和动力支撑体系的基础上,证明创意引入农业要实现成本最小化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首先,创意源于农民,创意农业发展只有符合农民的实际购买力且具有可操作性,才能真正发挥创意生产者和实施者的互动与共享,使创意产品形成市场规模及范围经济;其次,现阶段农业投资的比较收益率较低,不仅难以吸引新要素,而且容易造成农民储蓄转入非农部门。如上所述,创意农业的发展需求客观上决定了金融支持创意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1.2基于金融创新的视角

创意农业的产业特性是银行金融创新的外部动因,产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是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力,创意农业领域有助于商业银行实现外部约束最小化。因此,从金融创新的角度,商业银行应通过分析动因和金融环境,从组织结构、金融产品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支持创意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考虑到创意农业贷款额度较大、时效性强等特点,有研究者提出,政府应加大力度支持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以服务于创意农业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破解信用担保难题;构建融资绿色通道,推动直接融资,拓宽创意农业融资渠道;健全“三农”保险体系,完善风险分担机制;设立专营机构,提供专门业务服务;大力发展创意金融机构,设立创意农业投资基金,推动创意农业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给创意农业提供大额资金支撑等。

2商业银行支持创意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文献研究发现,对于创意农业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的相关研究主要基于创意农业发展需求的视角以及金融创新的视角。本文聚焦于商业银行对创意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对其必要性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2.1创意农业是“三农”建设的新途径

尽管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但农业依然是提供基础产品和提供劳动就业的重要支柱产业。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九年聚焦“三农”。由于传统农业附加值低,因此,尽管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众多(2009年占总就业人员的比例约为38.1%),但第一产业增加值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在10%左右。低水平的利润率使得农业资本和人力要素不断流失,传统农业面临巨大挑战。而包含文化、科技、服务、生态等因素的创意农业拥有较高附加值,构成了推动农业进步、激活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与荷、日、德、英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创意农业起步较晚,但蕴含价值和发展潜力巨大,可以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开辟全新空间,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中国“三农”建设的新希望。

2.2商业银行支持是创意农业突破发展瓶颈的新动力

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创意农业还面临如下难题:产业链不完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投入不足,融资困难;创意农产品质量不高,品牌运作人才缺乏;运作模式陈旧,市场化运作能力差等。此外,创意农产品生产还容易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及产业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较大。要实现创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规模效益的提升,还是发展模式的升级,都离不开大量稳定的资本要素。只有加大投入力度,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高素质人才,加快产业化发展进程,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和规模效益,才能提高创意农业的市场占有率;只有逐步形成多元组合模式、景观农业创意模式、产业融合创意模式、区域品牌开发模式、主题创意开发模式、产业链条开发创意模式,空间集群发展创意模式等多元组合的发展模式,创意农业才能形成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体系化规模经济。简言之,创意农业起步基础薄弱的问题,只有通过投入来完善,通过发展来解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信贷是提供资金融通的主渠道,而在现有创意农业实践案例中,资金来源多为业主自筹,其资金规模和稳定性受到很大限制,也制约了创意农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市场化是创意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亟需商业银行按照市场规则进行信贷运作,为其提供做大、做强的重要动力和坚实保障。

2.3创意农业是商业银行信贷配置的新选择

作为商业性金融机构,银行对创意农业进行投资引导,主要是通过信贷配置实现的。信贷配置是银行的一种财务战略选择,在内部影响自身的收入组成,在外部则影响产业的结构和变革。产业发展与信贷资金配置协同发展,互生互动。就创意农业来说,一方面,商业银行为创意农业发展提供信贷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创意农业也通过价值增值为银行信贷提供收益。创意农业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一定的产业基础,能够有效配置市场资源,并具有一定地域资源的先天优势。同时,在银行信贷组合中,同质化竞争已日趋激烈,成熟行业利润与风险相匹配,信贷利润率只能维持在较低水平。开辟成长性好、利润空间大的朝阳产业已成为商业银行的主动信贷选择。尽管创意农业贷款风险相对较高,但银行将从相应的溢价中得到补偿。而且在样本较大的情况下,违约概率接近于相对稳定的行业平均概率,可以进行较为准确的拨备计量,将预期损失计入信贷成本,并在定价时加入基础价格,从而确保稳定的收益空间。从银行选择客户的角度分析,创意农业及其企业已具备作为合格授信支持对象的基本特质。

3商业银行支持创意农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创意农业优化传统农业的结构,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给现代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创意农业由于其自身特征而受到市场机制的较大制约,对商业资金缺乏吸引力,在资金自由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创意农业的发展,需要经营者和管理者创新经营理念,强化自身品牌建设,增强创新意识,凭借过硬的质量、优质的服务,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创意农业的培育和发展需要信贷资金的相应配置,而在合理的信贷结构安排下进行融资,也是创意农业发展的基础支撑。从商业银行支持创意农业发展的角度考虑,笔者提出对策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商业银行支持创意农业发展的路径模型(如图1所示)。图1商业银行支持创意农业发展的路径模型

3.1优化信贷配给结构,设计合理运作模式

商业银行在财务投资结构中可考虑对培育和发展创意农业的需求进行设计,通过提供安全、充足的资金供给,使支持创意农业成为常态化的制度安排。商业银行应着力优化创意农业的信贷配给结构。创意产业在我国仍然是未成熟的朝阳产业,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根据产业成长特点和发展需求,建立合适的信贷配给结构,从而实现创意农业信贷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期限上的优化配置。如:对具有高科技特点的创意农业,商业银行在足额担保的情况下,可采取低息优惠给予融资扶持;对于正处于发展初期的创意农业企业,给予期限较长、付息方式前低后高的贷款安排;而对于产业发展比较成熟的行业或企业,可提供企业理财、现金归集管理等服务,提高自有资金的规模使用效率,减少对信贷资金的依赖度。

3.2准确评估经营风险,创新信贷评审制度

创意农业本身具有风险高、投资大、收益不确定以及资金瓶颈等经营特征,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决定扶持创意农业时,应结合创意农业的经营实际,充分运用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准确评估创意农业企业的发展前景与投资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缓释手段。在具备可行性以及确保银行授信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创意农业企业相应的信贷支持,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各类商业银行应针对创意农业属于“幼稚型”新兴产业的特点,改进并创新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例如:创意农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商标、商誉等无形资产,通过专业评价估值,商业银行可以将其作为贷款的抵押担保依据。此外,商业银行应针对创意农业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建立有别于传统产业的授信评估、评审和管理体系,完善信贷管理方式方法,创新对创意农业企业和项目的贷款形式,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金融支持措施。在审贷模型的设计上,商业银行应根据创意农业的特点,依据“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调整相应的参数设置。适当调低担保条件的权重,增加企业管理者素质、行业评价和贷款利率的分值,将预期损失直接纳入成本计算,并根据企业发展不同阶段设定差异化监控指标,从而使审贷结论更加符合实际。

3.3创新银行金融产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除发放贷款外,商业银行还可以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多方位解决创意农业企业融资问题。比如,商业银行可借鉴住房贷款证券化的做法,将发放给创意农业企业的贷款转化为债券,通过证券市场或银行服务网络,将创意农业债券出售给市场投资者。从而根据市场原则,实现收益和风险的自然平衡,破解市场资金难以进入创意农业的问题。对于比较成熟、运营稳定、拥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创意农业企业,可以运用代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手段,向市场直接融资。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商业银行自身也规避了信贷风险。对于经营规模大、融资号召力强的创意农业企业,商业银行集团可以运用自身多元化经营的优势,由集团内的投行部门向该类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辅导其上市,帮助其获得长期低价资金,并在监管下规范运作。

3.4加强信贷过程管理,构建成熟运行机制

创意农业行业风险相对较大,商业银行贷款并非政策性资金,必须结合市场原则,才能稳定持续。在介入相关行业授信的同时,商业银行应注重加强信贷过程管理,建立规范的进入、评价和退出机制。商业银行信贷部门要根据行业特点确定相对较高的现场检查频率,严密监控资产负债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等核心数据,关注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筹融资能力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日志管理,并设定科学合理的警示触发指标。同时,商业银行要组织独立评审部门定期开展对创意农业企业的授信评价,对企业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估,根据市场变动情况、企业经营需求和交易对手信息动态调整授信策略,决定削减或是追加贷款。对于经营状况恶化、管理不够规范的创意农业企业,也应有合理的预警和退出机制,避免形成损失。在积累相当的创意农业企业贷款经验后,商业银行应及时总结,不断完善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修正审贷参数,使操作规程和指标设置更趋科学合理。

作者:刘晓飞张文棋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