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9-19 16:47:00

商业模式管理

商业模式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互联网;物业管理;商业模式;创新应用

一、物业管理存在问题

1.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1)缺乏公共维修基金因一些老旧小区建成时间比较早,早年的规划设计主要是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没有考虑其他需求。所以在房产销售的时候,并没有让居民缴纳针对物业公共部位和共用设施的维修资金。随着国家“三供一业”的政策落地,接管后的物业公司,因无资金,公共设施得不到及时维护、更新,也无法正常开展物业管理工作。(2)房屋年久失修设计标准低、基础设施先天不足,很多房屋因常年得不到维护,出现外墙脱落、地面开裂等问题,严重地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上下水管道锈蚀、老化现象严重,老旧管网与城市市政管网不配套,跑冒漏漏现象严重。(3)配套设施少配套设施不全。小区的绿化覆盖率低,缺乏路灯、指示牌、室外桌椅、健身设施,车位等公共配套设施,小区的形象老旧,缺乏正规物业管理公司的统一管理,只有一两个物业值班人员坐传达室,兼顾安全保卫,监督卫生等工作。小区内缺乏安保防盗设施,居民家中财物被盗、车辆被盗、损毁现象严重,破墙开店、违章搭建、绿地停车现象时有发生,容易造成安全隐患。(4)物业收费低廉虽然物业管理费每月只需要几块钱,但是,依旧存在物业管理费收缴困难问题。陷入居民因老旧小区脏乱差不愿意缴费,物业管理公司只能提供与缴费同等质量的物业服务的恶性循环。2.新旧小区面临的共同问题。(1)居民自治意识不够多数小区居民对小区内部管理组织意识不足,具体表现在业委会选举时,出现拉选票、随意投票等敷衍了事的情况。等到自身利益遭到损害,比如车位被占,小区绿化破坏,违章搭建等情况出现时,才知道维权。(2)物业管理矛盾一方面,居民反映物业管理公司服务质量差、态度不好、收费过高,只提供日常保洁和秩序维护,缺乏对绿化的维护和管道修理等更为细致的服务;另一方面,物业公司反映收费困难,居民要求太高无法实现,导致物业公司和居民的矛盾升级、物业费收取比率较低。(3)小区市容较差新旧小区部分居民素质不高,随意占用公共空间、垃圾不分类、乱丢建筑垃圾、违章搭建、私家车乱停乱放等,造成小区内部市容较差,环境肮脏混乱。(4)社区建设不足社区工作人员较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年龄过大,缺乏能解决问题的专业技术人员。社区服务窗口设置混乱,没有针对各项事务的分类窗口。社区缺乏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能对社区中出现的违法乱纪问题进行纠正的管理人员。各类配套设施不足,如,文体健身设施不足,不能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物业管理行业转型的迫切性

1.需要解决维修困难的问题。传统的电话报修方式或直接向物业管理处投诉维修的方式,维修效率低下,与现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不协调。面对互联网移动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居民倾向于多渠道、更便捷的沟通交流方式。2.需要加强专业对口人员队伍建设。物业提供的服务需要大量的人力,但是物业管理公司本身又缺乏大量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面对人工成本的持续上涨,物业公司也难以平衡其中的关系,无法做到物业公司拥有大量的人才,同时又为小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3.需要转变物业盈利模式。传统的依靠物业服务费作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也变得难以为继,需要应用新的商业模式,提高服务的附加值,多渠道增加物业管理公司收入。4.需要构建专业管理考核机制。由街道社区牵头,选择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同时成立社区管理小组,负责小区内的领导组织管理工作。引进考核机制,加强定人定岗的社区巡查工作,形成居委会、物业公司和居民业主委员会联合管理的三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5.需要加强宣传引导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主题讲座、张贴宣传海报、设立电子屏、小区论坛等形式,加强宣传居民守则公约,营造小区管理人人有责的氛围。引导居民主动进行垃圾分类,提高居民民主自治意识。

三、选择互联网革新商业模式的原因

1.智能手机普及。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拥有智能手机,且随着网速的提高,人们愿意并且习惯使用互联网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如,在线缴费、家政服务、网络购物等。2.物业服务与需求的匹配。物业管理服务对象是小区的居民,小区居民同样也有这些需求,如果能把小区居民的需求进行整合,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各类服务,很有市场潜力。3.物业管理的改革需求随着物料和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传统物业管理公司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下,利润空间被逐渐压缩,经营压力不断增加。不仅无法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也会降低原有的物业服务水平。所以迫切需要引进新的技术,实现商业模式的改革。

四、互联网下物业管理商业模式的创新

1.改变管理思维模式。互联网技术下的物业管理,是联合了物业服务企业、商家、业主、互联网运营商等多方,进行物业管理模式和思维的双重创新变革。包括网站、软件、公众号等互联网手机运用程序渠道,实现对物业管理的线上管理、品牌管理、精细服务。同时,物业管理行业也属于服务业,需要关注服务的质量和品质。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物业管理公司内部的流程优化。加强管控,在提升服务品质质量效率的同时,降低管理能耗,减少人员配置。在用户体验上,积极做好让用户满意的服务,进行人性化服务。2.改造特殊物业服务。传统的电话和去物业管理处的方式,形式单一,给物业管理公司和居民双方都造成极大的不便,也与现今多样化的人与人交流方式相背离。通过手机客户端网站,把物业服务进行集成扩充,主要是物业管理公司把自身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匹配整合,利用线上线下的互动管理,满足居民的需求。把对物的管理模式,转变成对人的服务模式。首先物业管理公司对居民的需求进行识别,居民的不同需求进行整合,形成对应的服务项目。包括在物业管理平台上提供绿化、保洁、维修等物业服务,还能提供缴费、搬家、家政等其他相关服务,增加诸如家具用品购物、旅行租房等电商应用服务。用网站、手机应用下单,代替以往的打电话、去物业管理处等低效沟通方式。通过与外包服务公司、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接口对接,把过去的绿化、保洁、维修等物业服务,转包给专业公司,从而降低物业管理公司本身的人工成本。居民也可以通过网站、手机端等登陆服务平台表达自身的需求,让物业管理公司匹配针对个别用户的特殊需求。物业管理公司把外包公司、供应商纳入物业平台中,而居民只要支付一定的平台管理费,就能享受到定制化服务。通过这种内部外部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分工,让传统的物业服务项目和一定的定制衍生项目都能有效开展,并且针对需求匹配专业服务,从而让物业管理公司能专注自身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和开发更多的定制衍生服务。3.改造日常物业服务。物业管理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把日常的物业服务、流程、要求以及物业基础人员纳入平台管理范畴,平台管理具体包括,所有人员进行二维码设置、应用移动终端,建立基础服务管控系统等,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使得管理更加高效、便捷,通过技术设备来管理和安排人力从而降低人力管理成本,关注与居民的互动,提高满意度。诸如平台管理、车库管理、智能家居、消防报警、水电计费等,通过引进专业的管理系统平台,并把管理工作交给专业的管理公司人员,以代替传统的物业公司自有人员,从而进行物业管理的智能化、在线化服务改革,提高物业管理效率,使物业管变得可追踪、可管控。比如在门禁方面,为保安和居民提供专属的二维码,其他上岗人员也有智能识别,方便居民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监督。4.连接周边商家资源。现今的时代也是大数据时代,物业管理公司要进行物业服务平台的完善和拓展,用流量思维、互联网网络,与社区内部及周边商家建立合作关系,对社区的各种资源和社会上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平台实现社区内的,甚至社会上的资源信息共享,实现商家、社务服务、管理公司等多方的共赢局面。通过对居民用户的数据掌握和分析,以及社会资源的掌握,进行自身商业模式的创新。5.加大人才和资金投入。物业管理公司需要加强对资金的投入,建立管理系统,建设配套的管理设备设施,逐渐摆脱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物业管理的升级。管理服务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人才以及管理人员的帮助,所以物业管理公司要注重对自有人才的培养,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互联网知识水平,结合业务知识和经验,进行技术化信息化的改造。同时也要引进一些既有物业管理经验,又有技术知识能力的人才。

五、结束语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大数据、云技术时代,物业行业立足于物业管理和物业服务本身,利用时代技术机遇,进行自身商业模式的改造,不断创新探索,从而提高自身工作效率、为居民提供更优质高效的物业服务,也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机会。

参考文献

[1]郭屹.互联网+物业运营新模式的探索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0):53-55.

[2]唐新钧.智慧物业建设的重要性及未来实践探索[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0.

商业模式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会展商业模式保护方式

一、前言

去年,北京一家网络技术企业委托专利事务所,提出将其创造并经营的一项业务的商业模式(或称作商业方法)作专利申请,目的在于保护这种创新业务的知识产权。自此,我国首例“商业模式保护”专利申请宣告启动。

创新的构思是所有知识产权的起点。正因为人类具有无限创意的能力,才有仅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便已达今天的文明与进步。知识经济时代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而一个独特的经营创意往往价值连城!

每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都可能蕴含着巨大的财富。会展商业模式创新又是会展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我国会展业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经济潜力和社会影响力巨大,各会展企业都致力于研究新的商业模式。分析、完善会展商业模式保护方式,可以激发创新积极性,有利于会展业更加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二、现行商业模式保护主要方式

1.案例分析

几年前,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曾审理上海卓尚信息有限公司告e龙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网上商业模式侵权案”,出现了号称“中国网上商业模式保护第一案”,并以原告胜诉告结。

从案件分析看,被告可以以不同角度提起诉讼,因为商业模式侵权行为具有多重性质。该案从合同的角度看,被告明显违反了先合同义务原则,侵犯了原告的商业秘密,可要求其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从著作权的角度看,被告赫然侵害了原告的著作权,也可以追究其承担侵权责任;从不正当竞争的角度看,被告显然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存在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该案原告起诉时,在存在多重选择前提下,采用不正当竞争关系诉讼,是经过慎重选择的。如果提起违反“先合同义务”诉讼,那么只能要求被告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即采用弥补性经济赔偿,则赔偿幅度有限;如提起“商业秘密侵权”诉讼,则会面临原告举证复杂、诉讼成本较高等风险;如提起“侵犯著作权”诉讼,那么即使胜诉,所得赔偿数额也较小。而提起“不正当竞争”诉讼,不但可以要求被告承担经济赔偿责任,还可以要求其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非财产性责任。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或是从社会影响角度,还是从举证的角度,选择不正当竞争诉讼都显得比较理想。

2.专利法对商业模式的保护

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逐步采用专利法对商业模式实施保护。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在法规完善度、操作规范度、社会认知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专利法在保护范围上基本可以涵盖商业模式的各个领域。专利法将对能够构成技术方案的商业方法的构思进行保护。权利申请人一旦在权利要求书中写明专利保护的范围,他人就很难通过以修改的方式规避其核心内容。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将商业模式专利解释为“借助数字技术、网络手段经营的、有创造性的商业方法”。毫无疑问,作为抽象概念、智力活动规则与方法的单纯的商业模式,例如不含技术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记账方法、生产和组织制度等是不能被授予专利权的。但是如果这种“规则和方法”通过某技术方法表现或实现,并应用于商业运作,则会因为其具有了可专利性而可能成为专利法保护的客体。

3.商业模式保护存在多样性

仅从以上案例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解释可以看到,商业模式保护的方法有很多,国内外各界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包括著作权保护、商标保护、专利法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等。从目前分析看,综合考虑各种保护方式的利弊,用专利法对商业模式进行保护是比较恰当的一种选择,实践中成功的案例也不少。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这些成功的实践都集中在电子商务、网络游戏、金融和商业行业,如我国2001年6月公开的发明专利“商业网站与个人网站在互联网上的联锁经销模式和方法”;2002年底、2003年初先后授权的两件美国花旗银行商业模式专利;2007年8月公开的发明专利“实际品牌融入网络游戏的商业模式”,等等。三、会展商业模式的专利保护

1.必要性

发达国家对商业模式提供专利保护,与其国情和产业背景密切相关。它们拥有为数众多、先进实用的商业模式,并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必然要思考放宽该类专利审查标准,将商业模式纳入专利体系。2000年,在美国率先打破“商业模式除外”原则,为商业模式授予专利权打开方便之门后,曾遭到欧洲国家的强烈抵制。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加入到商业模式专利申请人的行列中,许多国家开始转变立场并迅速调整本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给予商业模式以前所未有的保护力度。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达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目标,必须在滞后于发达国家的商业模式保护方面快步前行。

一方面,会展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目前仍局限于商标、技术发明、外观设计、新型应用等传统领域,而对其商业模式保护国外也刚刚起步,国内尚属初涉。接近或赶上国际先进的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会展商业模式保护可以作为切入点。另一方面,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着力扶持、快速发展的行业,需要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保驾护航。因此,实施会展商业模式的专利保护是必要的和迫切的。

2.可行性

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04年10月1日颁布的《商业方法相关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规则(试行)》中,关于“商业方法”(即商业模式)有这样的解释:“商业方法涉及商业活动和事务,这里所说的商业比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含义更为广泛,例如包括:金融、保险、证券、租赁、拍卖、投资、营销、广告、旅游、娱乐、服务房地产、医疗、教育、出版、经营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事务安排等。”《规则》认为:并非所有的商业方法都可以申请专利权。从技术性来说,商业方法可以分为两种情况:非技术性的传统商业方法和采用新技术手段---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完成的商业方法。申请专利的商业方法应当符合我国发明专利入门条件,即具有“技术三性”:解决技术问题、具有技术效果、采用技术手段。传统的商业方法,因不具有“技术三性”,因而不属于专利法保护的客体,只能归入“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所以无“可专利性”。

从近几年国内会展业的实践看,符合“技术三性”要求、具有“可专利性”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如2008年4月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的以“三大平台互动构成全新展会运营模式”为亮点的“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科学生活博览会”有这样的描述:展会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展会以“集成、体验和互动”三位一体的形式,为企业和大众构造良好的交流沟通的展会平台,同时结合全国性的活动和互联网及媒体的资源,确立了三大平台互动的全新展会运营模式。又如2006年5月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以“新模式展会将成为BtoB的亮点”标注的“慧聪网水工业产品采购交易会”,充分结合了传统贸易展览会和电子商务的优势,采用“展览交易会+电子商务平台”——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进行等等。

现代会展均充分利用当代电子、信息、数字等技术手段,竭力在视听影响力与效果、信息传播的时空宽广度、受众对信息双向传递的便捷与安全等各方面不断创新与完善,结合会展本身的组织形态、展示形式、时空构筑、服务方式、营利模式等的创新,蕴涵着充足的“可专利性”条件。利用好这些条件,进行有条理、符规律、合法规、重技巧的开发、设计,以专利形式实现会展商业模式保护是完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连任万希:商业方法专利与智力资本管理[J].改革与理论,2005(02)

[2]石峰许科:试论旅游线路的法律保护——商业方法专利保护[J].商城现代化,2007(05)

[3]宋蓓蓓: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问题探析[J].审计与理财,2007(03)

[4]贾丹明:欧洲商业方法专利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05)[5]冯晓青:商业方法专利略论[J].电子知识产权,2007(03)

[6]余翔邱洪华:基于判例和立法的美国商业方法专利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03)

[7]苏运来:美、日、欧商业方法专利授权条件之比较[J].商业研究,2007(04)

商业模式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商业模式;构成要素;框架

一、引言

对商业模式的研究热潮始于20世纪末期的互联网创业潮。互联网兴起之后,涌现出许多新的公司经营模式,同时网络经济条件下,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业务流程、不同的收入模式、不同的信息流通方式,迫使企业重新考虑竞争优势的来源、结构以及过程,这使商业模式受到了从业者和投资家的广泛关注。

人们认识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必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和成功的商业模式,并随着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才能获取持续的竞争力,从而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许多知名的商业杂志和管理期刊,已经广泛使用商业模式这个词语,来陈述成功企业的经营典范。尽管“商业模式”被广泛提及,它却缺乏一个明确公认的概念体系。业内人士对于他们所说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含义以及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等关键性的概念问题,并没有一个统一清晰的认识,商业模式似乎什么都是、无所不包,这使人们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一些混乱,从而削弱了其对企业经营的指导意义。

本文拟通过对商业模式基本概念等相关文献的考察,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和构成要素等关键问题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简要分析。

二、商业模式的定义

商业模式从全新的角度来考察企业,是一个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新的理论和操作体系,因此在相关的文献中,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商业模式的定义。根据研究者们定义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笔者将其概括为三大类:财务角度的定义、系统角度的定义和战略角度的定义。

1.财务角度的定义

Hawkins(2001)将商业模式描述为企业与其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之间的商业关系,认为商业模式界定了一种可行的成本/收入结构,使公司可以凭借自身的收入生存。与此类似,Elliot(2002)的定义同样关注了商业关系和成本/收入流,认为商业模式明确了商业投资中不同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参与者各自的利益、成本状况以及收入流。

Rappa(2001)则将商业模式定义为公司通过创造收入而维持自身生存的商业方式,认为商业模式表明了公司如何通过明确自己在价值链中的位置赚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樊纲也认为“赚钱了才是商业模式”。

2.系统角度的定义

PaulTimmers(1998)将商业模式看作是由产品、服务和信息构成的有机系统,并对商业模式做出了如下定义:“一个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的框架”,其中包括“对商业活动及其作用的描述”、“对不同商业参与者潜在利益的描述”、“对收入来源的描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Amit和Zott(2001)则进一步以网络为中心对商业模式进行研究。他们将商业模式描述为:为了开拓商业机会而设计的交易活动各组成部分的组合方式。在他们的框架中,详细描述了通过公司、供应商、渠道和顾客的网络协作来实现交易的方式。为了定义商业模式,Tapscott和Ticoll(2000)还提出了B-Webs的概念。B-Webs是指基于网络的商业,代表了一种供应商,渠道,商业服务的提供方,设备供应商,以及顾客都以网络作为主要的沟通和交易手段的独特的系统。

3.战略角度的定义

Magretta(2002)认为商业模式是“解释企业如何运作的故事”,将商业模式定义为“一个企业对如何通过创造价值,为客户和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所有参与者服务的一系列设想”。她认为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应包括对参与者及其角色的识别,对价值的认识,以及对市场运作和市场关系的把握。Magretta将商业模式创新与价值链理论相结合,认为新的商业模式都是对现有价值链的调整,即对价值链中的两类基本活动(一类是与制造有关的商业活动,另一类是与销售有关的商业活动)的创新。此外她还进一步区分了商业模式和战略的概念,指出商业模式描述的是公司的各个部分如何作为一个体系相互协调,而战略描述的是影响绩效的关键要素。

清华大学雷家肃教授也从战略角度给出了定义,他认为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在一个特定的包含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商业流程中,将最终的商品和服务提供给客户,并收回投资、获取利润的解决方案。企业把上述一系列管理理念、方式和方法,反复运用,进行集成与整合,从而形成的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和操作系统”。

4.总结

从以上定义不难看出,现有商业模式概念研究中存在的分歧主要源于研究者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差异,前两种角度的商业模式定义都是突出强调了商业模式的部分特征,而战略角度的观点则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商业模式的内涵。综上所述,本文对第三种观点的定义进行整合,提出如下商业模式定义:

商品社会里的任何一个商业组织,都有其特定的商业活动业务流程,这一业务流程汇集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最终将增值的商品和服务传递到客户,并产生每个组织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收益。这一与每个商业组织相联系的业务流程和其核心环节的抽象,就是它的商业模式。

三、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与对商业模式定义的研究类似,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并取得了在深浅程度和严密度上差异较大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多种商业模式构成框架。根据各构成框架的出发点和研究重点不同,本文从整体上将这些构成框架概括为3类:一类以价值创造为研究重点,一类以网络为中心,另一类则以市场为出发点。

1.以价值创造为研究重点的商业模式框架

Chesbrough和Rosenbloom(2000)从商业模式是企业为了从技术中获取价值而建立的合理收益架构的认识出发,认为是商业模式概念与钱德勒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安索夫等的战略管理、波特的竞争战略等理论一脉相承,因为这些理论关注的焦点都是如何将企业的经营机会及威胁联系起来,从而极大限度地获取技术提供的价值。他们通过案例研究说明企业通常倾向于对适合其商业模式的技术进行投资,而对于不适合其商业模式的技术则不会投资。这是因为商业模式决定了以多大的成本、从何处取得收益,所以需要在一定的商业模式框架下对技术投资进行评价。因此,他们将商业模式视为“技术开发和价值创造之间的协调和转换机制”,并通过界定商业模式的6项主要功能来揭示商业模式组成要素,认为商业模式应该具备如下的6项功能:(1)明确价值理念;(2)识别细分市场;(3)界定公司内部价值链结构;(4)定义成本结构和潜在收益;(5)描述公司在价值网络中的位置;(6)明确陈述竞争战略。

Afuah和Tucci(2003)的研究同样是以价值为中心,并考虑参与者的价值创造。他们认为,商业模式应该回答一系列的问题:向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向哪些顾客提供价值,怎样为所提供的价值定价,由谁收费,在提供价值时采用什么样的战略,怎样提供价值,以及怎样通过提供价值维持竞争优势。他们所描述的商业模式包括如下组成部分:顾客价值,范围,定价,收入来源,相关活动,执行,能力,持续性。Mahadevan(2000)也曾指出,商业模式包括3个关键的组成部分:一是价值,识别业务伙伴和买主的价值主张;二是收入,商业模式中需要包括用以确保产生收入的规划;三是后勤,致力于与公司的供应链设计相关的多方面事项。

2.以网络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框架

Papakiriakopoulos和Poulymenakou(2001)提出了一种以网络为中心、关注参与者和关系的商业模式框架。他们认为商业模式包括4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协调事项——定义对各种活动的相互依赖的管理;整合竞争——描述与其他公司的关系;顾客价值——使公司的商业模式与市场和顾客的需要相联系;核心能力——面对市场机遇公司如何利用资源。

Alt和Zimmermann(2001)将使命、过程、法律因素和技术也纳入了商业模式框架,提出了6种一般性因素。使命对于愿景、战略目标、价值主张以及基本产品或服务特征的深入理解;结构决定了不同参与者的角色和对产业、顾客和产品的关注;过程提供对于使命和结构的更具体的观点,揭示价值创造过程的元素;收入;法律因素影响商业模式和总体愿景的所有方面;技术技术是基于IT技术的商业模式的驱动力和限定条件,技术的变化影响着商业模式的设计。

3.以市场为基点的商业模式框架

Hamel(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实际应用中的商业概念,并定义了商业模式的4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核心战略,战略资源,价值网络,客户界面。这一概念提供了一种对公司全貌的描述。

Linder和Cantrell(2000)提出了一种描述商业模式的全面的方法。他们认为商业模式包括以下多个组成部分:定价模式,收入模式,渠道模式,商业过程模式,网络商业模式,组织模式和价值主张。他们指出,许多人在谈论商业模式的时候,实际上仅是商业模式的一部分。类似地,Petrovic和Kittl(2001)将商业模式划分为7种子模式,包括价值模式,资源模式,产品模式,客户关系模式,收入模式,资本模式,市场模式。这些子模式及其相互关系描述了商业系统在实际过程中的创造价值的逻辑。

4.总结

不难看出,前两类对商业模式构成框架的研究拘泥于商业模式的部分性质,得到的研究成果难免有些片面。相比而言,第三类商业模式框架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提出了清晰明确的商业模式架构。

可见,商业模式是由多个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元素所组成的整体结构。企业正是依靠这样的整体性结构来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的内容十分广泛,凡是与企业活动有关的内容,几乎都可以纳入商业模式范围。

四、结束语

商业模式管理范文篇4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认为一个完成的商业模式应当包括消费者,顾客,联盟,供应商,产品,信息和现金流等六个要素。AltandZimmerman(2001)认为商业模式应该包括使命,结构、流程、收入、技术、法律。Afuah和Tucci(2005)则认为商业模式包括了客户、价值、范围、定价、收入来源、连接活动、实施、能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OsterwalderandPigneur(2005)认为,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主要从收入、产品,商业主体和网络,市场细分等三个方面来体现。MarkJohnson认为构成商业模式包括了客户价值主张﹑资源和生产过程﹑盈利模式三个主要因素。Shafer等(2005)认为商业模式由价值网络融入、战略选择、创造价值、瓜分价值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ZhenyaLindgardt和MartinReeves等(2009)认为,商业模式囊括了价值定位和业务模式两个基本部分。Mahadevan(2000)则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与其事业伙伴,将商业模式看做是一种在新经济背景下,进行价值创新的模式,是企业或者商业系统进行价值创造的一种逻辑范式。是买卖双方之间的三种“流”,即价值流、收益流和物流的交集。Hamel(2000)将商顾客界面、核心战略、战略资源和价值网络是构成商业模式的四大要素。Lee(2001)认为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成本、收入、价值创造战略等三种模型。

商业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AmitandZott(2001)把价值链理论作为商业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依据价值链的概念和扩展的价值体系,把商业模式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又是通过对多种资源进行整合来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价值链理论涉及到企业所有的价值创造活动,因而企业可以借此对价值链上各环节所涉及的价值创造活动进行细分、选择和定位,以及对企业内外部价值活动进行优化设计、重组、整合,以实现企业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最终帮助企业持续获利。但价值链理论又与企业的资源论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价值链理论将企业看成是一个整体的活动体系,价值链各项活动的完成,都需要相应资源作支持。而资源论从企业内部的角度揭示了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赢得超额利润的源泉。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领域。由于商业模式概念是一个包含企业在内的更广泛的价值创造网络,因此,其理论基础离不开战略网络理论。Jarillo(1988)在《战略管理》上发表了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提出了战略网络的概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是企业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Yip(2004)基于战略定位理论(波特1985,波特1996),指出战略是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因而与商业模式紧密相连。Tmimers(1998)认为企业的营销模式包括商业模式与市场战略,因而商业模式隶属于营销模式。Chesbrough和Rosenbloom(2000)从认为成功的商业模式必须能够创造价值;区隔市场;定义价值链结构;估计成本结构与价值潜力;为公司在价值网络中寻求定位并形成竞争战略。Amit和Zott(2001)则基于交易成本理论,通过对企业与与上、下游交易活动的观察,提出商业模式是用来开发事业机会、创造价值的内容、结构与治理架构。威廉姆斯(1985)和Thorelli(1987)则在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了管理效益,考察了网络组织的形式,认为网络的组织形式可以节约交易费用,进而提高组织效率。学界普遍认为,商业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多样的,没有一种单一的理论能够解释企业价值创造的潜力。

商业模式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商业模式;市场营销;意义

在现阶段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商业模式的形成成为了必然现象,同时现代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多种形式的企业运行模式也出现了层出不穷的发展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投资者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方式。商业模式属于新时代科技发展下的重要产物,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新型企业模式,由此为顾客创造了更多的投资选择与商业价值。在这个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商业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是十分相符的。当前多种商业模式都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同时很多商业模式的发展空间还很广阔,并具备着一定的吸引力。

一、商业模式的基本概述

1.商业模式的概念

商业模式主要是指对企业中客户的相关信息,以及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内部设计、合作企业的信息等多种要素综合整理。现代商业模式在本质上来说就是经济实践的过程,这个实践的过程包含着企业中所有运作流程,并且也涵盖了多种企业的资源与运行模式。从另外的角度上分析,商业模式是一种对关于活动内容的外在表现,并且体现出一致性的特征。

2.组成部分

(1)企业发展的进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体现存在的价值,并且创造出专属的目标体系,这个过程就确定了相应的企业价值主张。它的主要形式就是体现在对客户的服务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向客户展示属于企业的产品,并且有针对性的分清客户是谁等问题,通过相关问题的逐一发现,明确企业产品诞生的整个流程,包括采购过程、生产过程等,将这些流程赋予到传递流通的过程中。企业所执行的价值主张,能够完全符合企业价值的创造历程,并将其完全应用于企业的发展从而体现出合理的逻辑。(2)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创造应有的价值,因此需要在企业中投入进一定的资本,但是在企业未进行投入资本的时候就没办法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由此判断企业资源组合的重要性,重在将属于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通过专业的方式进行有机整合,以保证实现企业发展进程中需求最高的资源组合。(3)企业在市场经济行列中发展,始终呈现出一个动态的趋势,特别是在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的活动可以被重复运作,运作流程是企业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企业首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实现市场的实际需求,并积极向社会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专注于打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提升企业资本为目的,从根本上完善价值创造的整个过程。运作流程中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将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并且重视不断重复的过程,以便产生运作的流程。

二、创新商业模式的重要意义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状况使得传统形式的商业模式已经脱离了时代的需要,特别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应该重视创新改革的意义,针对现有的商业模式作出及时调整,借助于先进手段及时创新商业模式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为企业带来良好契机。现阶段众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面临着重大的经济改革,但是商业模式仍旧维持着原有的步调,并没有在新时期创造出应有的新姿态。首先从党的领导方向上分析,国家仍旧处于转型的阶段,所以想要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就应该适时的推动企业转型的步伐,通过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结合现阶段企业始终保持的商业模式分析,企业的发展结构没有跟随时展进行优化与改革,因此违背了不断发展的意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国家经济管理始终处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中,商业模式无法得到及时的创新;此外,随着众多企业在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基本采用了较为科学的绿色经济商业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仍旧处于一个磨合期,这为商业模式的进一步转型创新提供了条件。对商业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就是指企业应该结合着市场经济的现状情况,在不断总结并分析传统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构成要素进行合理区分,与现阶段企业的经济发展出发点相融合,在坚持科学方式引导之下对企业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规划,从而给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并创造更多价值,逐渐将企业的发展结构完善。目前,市场经济的竞争仍旧激烈,企业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如果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对发展结构与模式进行合理的创新与完善,同时为了更好的适应现阶段的发展需要,要及时对企业中的机构进行合理调整。

三、商业模式中的市场营销

1.环境分析

商业模式中的市场营销应该结合着环境来做合理的分析,保证可以实现商业模式的社会价值。在企业发展中,市场周边的环境因素需要进行合理调查,并且针对环境因素中出现的问题适当的制定相关措施,同时拟定出更加完善科学的营销策略,为企业发展的进程注入新鲜活力。企业发展的过程还受到了宏观环境及内部竞争、客户评价等要素的影响。从微观的角度上分析,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社会等都对市场营销起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微观环境中主要是市场内的竞争环境、技术的优劣程度、企业未来的前景等。现阶段的商业模式,营销分析的方法着重阐述了SWOT分析方法等五种方式,这几种商业模式下的市场营销分析方法可以从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2.延展性发展

营销模式的变化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且能够引导企业发展作出相应的变化,由此可见在营销延伸变化中存在着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主体、客体以及目标等等。通过分析商业模式,能够发现这些内容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且体现出一致性的特征,特别是在商业模式的指引下,企业的市场价值能够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处理妥当,商业模式的概念能够集中反应市场营销的主要内容与各种要素,这种明显的对照可以反映出营销的价值,同时也能准确的分析营销的表现,总之,市场营销就是商业模式的手段。

四、创新的意义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让市场营销的定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营销模式由传统变为绿色营销,经济的发展为营销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并且在商业模式中可以实现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也能承接着传统的理念推陈出新,使市场营销的内涵更为丰富。从这个角度上分析,创新商业模式的营销方案可以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并体现出积极意义。商业模式从宏观的角度上进行科学模式的建立,并且重视科学技术的力量,保证可以将企业的基本要求进行整合,将其投入到运营模式中,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掌握由点到面的动态发展趋势有着极大好处。

五、结语

商业模式是企业实现市场营销的重要因素,同时是推动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力量,为市场营销带来了勃勃生机。随着当前市场营销的科技化趋势发展,能够切实看到企业中市场营销的价值体现,这源于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作者:孙赫 单位:吉林化纤集团销售中心国际部

参考文献:

[1]齐严.论商业模式的市场营销意义[J].中国流通经济,2011,09:88-93.

[2]姚丹,王林.浅析商业模式的市场营销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2016,01:358+360.

[3]于增翔.商业模式的市场营销意义分析[J].市场观察,2015,S2:224-225.

[4]付筝.论商业模式的市场营销意义[J].市场观察,2015,S2:226-227.

商业模式管理范文篇6

论文摘要:文章从价值创造角度,探讨了我国商业模式的创新,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对我国企业发展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章研究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背景,并给出创新商业模式的五个核心战略。

一、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背景

所谓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市场价值的实现模式。当今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激烈的变化。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传统的商业模式受到严重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以适应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

1.企业经营环境的第一个变化是信息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日益关注于企业在网络环境的生存与发展。很多现实中的经营活动正复制到虚拟世界中,例如网络银行、网络教育、网络购物、网络拍卖等等。这些以无店铺经营、与客户直接双向沟通等为特征的商业模式,将会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流通费用和经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

2.企业经营环境的第二个变化是市场化。当今市场已进入全方位的买方市场,顾客追求个性的张扬和标新立异的愿望得以实现,已成为新的趋势。仅仅依靠以往的价格优惠和单纯的质量优势已不够,消费者更加注意产品的设计、造型等方面的创新,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产品本身符合标准,而且对各种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3.企业经营环境的第三个变化是全球化。近10年来,世界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生产经营的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使得技术、资金、劳务、专利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转让。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战略

1.商业模式以价值创新为灵魂。商业模式的灵魂在于价值创新。企业必须借助商业模式进行价值创造、价值营销和价值提供,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商业模式应该回答一系列的问题:向什么顾客提供价值,向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怎么样为顾客提供价值等。

(1)注重轻资产经营。追求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并不是要求企业的资产最大化,有效的资产必须能高效地创造价值,轻资产经营即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所谓轻资产经营,是在资源有限的基础上科学配置各种资源,以最少投入的商业模式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轻资产是知识经济时代奠定企业竞争基础的各种资产,包括企业的品牌、企业的经验、规范的流程管理、治理制度、与各方的关系资源、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等等。通过企业的优势资源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许多跨国企业把投资投向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部分,而间接创造效益的土地、厂房、汽车、电脑甚至办公桌椅等都是租用。因此真正决定企业创造财富能力的,是企业资产经营水平的高低。以轻资产模式经营,可以获得更强的盈利能力,更快的速度和更持续的增长力。

(2)加强企业市值管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必须加强市值管理,以稳定和提升公司市值为出发点,提升自身价值水平,获得投资者认可,使股价充分地反映公司的价值。上市公司的一切经营行为,无论是投资、融资、再融资或是股利政策等等,都必须围绕以市值最大化这个核心的目标来进行。

(3)构造企业价值网。今后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是单一线性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企业正从独立创造价值走向合作创造价值,有多条价值链构造企业价值网。在价值网中,企业可将众多的合作商连在一起,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构成快速、可靠、便利的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价值网通过网络的弹性适应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增强价值创造方式来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4)为广义的客户创造价值。价值创造的目的是让企业价值链上的所有利益共同体受益。广义的客户包括顾客、股东、员工、社会。这就要求商业模式能创造四种价值:为顾客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为股东提供持续、稳定、高水平的价值回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空间;回报社会。其中,创造顾客价值是创造其他价值的基础和保障。

2.商业模式以占领客户为中心。商业模式创新必须以客户为中心,由企业本位转向客户本位,由占领市场转向占领客户,必须立足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认真考虑顾客所期望获得的利益,只有把竞争的视角深入到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层面中,才能进入到游刃有余的竞争空间。

(1)精心研究客户需求。以客户为中心,就是要精心研究客户需求,要从客户角度出发,重要的不是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什么,而是客户希望得到什么。客户的期望值比产品本身更重要,提高满意度的关键是企业必须按照客户的要求,有效地满足客户对自己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值。

(2)实施大客户管理。无论什么样的行业,大客户都具有收入贡献大和业务增长潜力大的特点,是企业的“黄金客户”,必须锁定大客户,建立客户经理制。对大客户由专人实施,定人服务、顾问服务、终生服务。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在实施大客户管理,最为典型的是电信行业,如中国移动针对年轻的客户群开发了移动梦网,中国电信开发了全球眼、新视通、会易通等产品,以满足特定大客户群的需求。

(3)实施客户互动管理。以客户为中心必须深化服务,实施客户互动管理。让顾客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将客户前置,让其参与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制作、定价等过程。企业可以运用因特网、电子邮件与顾客交流,让顾客提供意见、建议,参与产品开发。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新产品才能真正满足顾客的需求,有效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4)创造新的附加值。一个产品的价格,实际上是由“产品成本+附加值”构成的。为什么同类型的产品,譬如手表,有的售价仅几十元,而有的却可以卖到数万元?这其中,“附加值”起着关键作用。当今企业,创新附加值已不在产品之中,而在产品之外。在实践中有三条途径:①文化附加值;②服务附加值;③附件附加值。

3.商业模式以经济联盟为载体。据统计,目前企业创造的价值曲线,1/3源于企业内部,2/3源于企业之间。新的商业模式不再是企业的孤军奋战,必须以联盟为载体,发展联盟经济。通过合作,聚合彼此价值链上的核心能力,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形成更强的群体竞争力。

企业发展联盟经济,主要做到以下三点:

(1)强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由消费者的需求出发,经过产品设计、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批发、零售、售后服务等环节,到最后把产品送到最终用户的各项制造和商业活动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提供的是一种新的思考方法和发展途径,它可使企业创新经营理念、再造业务流程。因此,打破区域、行业限制,强化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整体运作,尽快形成供应链,是当前企业必须共同解决的课题。

(2)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并扩大优势的决定性的力量。供应链管理注重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为了赢得竞争优势,势必要把主要精力聚焦在主业上,集中在供应链中最具优势的环节上,把优势强化到最大,以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核心能力要素的价值潜力。

(3)外包非核心业务。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企业仅保留最为关键的核心业务,而将所有类似于枝叉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交由专业的公司打理。今后,凡是离市场较远的后台业务,凡是机械重复能数字化的业务,凡是可以离开现场在网络能运作的业务都可以外包。由此,将使企业更加专注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扩大企业支配资源的范围。

4.商业模式以应变能力为关键。如果说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应变能力则是商业模式成败的关键。应变能力是企业面对复杂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策略,是竞争力的基础。(1)时间是第一成本。时间是第一成本,企业必须因时、因地,因竞争对手、因顾客消费心理的变化等作出快速调整,要在变化中把握方向和机遇加快发展自己。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企业搜集市场信息时要突出“早”和“全”,做应变决策时要突出“快”和“准”,这样才能争取主动,抢占先机。在实践中要把握以下五点:①灵敏信息;②准确判断;③正确决策;④快速行动;⑤敢冒风险

(2)JIT随需而变。JIT是一种应市场需求而变的“拉动式”管理体系,这一观念的确立可以促使企业按市场规律办事,要求企业在各个环节做到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提供准确的产品,达到消除浪费、节约时间、节约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目的。JIT从顾客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职能部门的角度来研究什么可以产生价值;按整个价值流确定供应、生产和配送产品所有必须的步骤和活动;创造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增值活动流;及时创造仅由顾客拉动的价值;随市而变,不断消除浪费,追求完善。

(3)个性化定制。个性化最为典型的产物就是大规模定制。它集企业、客户、供应商和环境等于一体,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用整体优化的观点,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各种资源,在现代设计方法学、模块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等的支持下,以大批量生产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提供定制的产品和服务。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全面考虑了制造运作系统控制的需求集合,包括:产品品种的迅速增加、批量变小和订单的随机性增大等。

5.商业模式以信息网络为平台。新的商业模式必须重视信息网络的力量,脱离信息网络平台,企业将无竞争力可言。

(1)构造虚拟经济的竞争力。信息社会,网络平台可以造就无数神话。企业必须具有敏锐的商业意识,抓住商机,驰骋在网络世界,同时很好地与现实相衔接。号称网络第一食品的“QQ能量枣”,以“虚拟+现实”的商业模式被业界广为称道。传统食品企业绿盛公司与天畅科技公司合作,首次在网络游戏中销售真实物品,游戏玩家可以在游戏中的虚拟食品店,下单购买真实物品,通过专门配送系统,可立即送到购买者手中,买家还可选择事前信用卡付款或货到再付款。这是国内首次将传统产业嵌进网游产业,形成网络内外的互动对接,在网络时代首次实现了“真实生活”与“虚拟生活”的对接。

(2)加快企业商务电子化。企业商务电子化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它将企业经营的全部商务活动,通过信息技术实行电子化、数字化运作,以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缩短周期,增强竞争能力。

(3)推动流程再造。重构企业组织结构的核心是实施流程再造:原有的塔型结构正在被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化“动态网络”结构所取代。这种组织形式通过水平、对等的信息传递来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活动,实现了动态管理,不仅使信息沟通畅通、及时,降低监督协调成本,使市场信息与决策层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相互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形成学习型组织,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以上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五条核心战略,这是创新商业模式的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当然,在实践中应当因企制宜,灵活应用,结合实际进行创新。任何商业模式都有其适合的环境和生存的土壤。好的商业模式必须始终保持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只有具有动态匹配商业模式的企业才能获得成功。

三、商业模式创新是制胜关键

商业模式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形态,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和兴衰成败。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从制定成功的商业模式开始,新兴的新企业是这样,传统的老企业更是如此。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商业模式的竞争。

中国企业的发展经历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两个阶段后,现在已经进入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必须以商业模式创新为先决条件,否则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将无法实现。现在,中国企业最缺的是成功的商业模式,因此商业模式的创新就已成为当今中国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PorterME.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吕本富,张鹏.77种网络经济创新模式.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3.丁乃鹏,黄丽华.电子商务模式及其对企业的影响.中国软科学,2005,(1):44-47.

4.(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竟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5.(美)大卫·波维特,约瑟夫·玛瑟,R·柯克·克雷默著.仲伟俊等译.价值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6.(美)哈维·汤普森.创造顾客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7.王雪梅,张凤环,无光耿编著.新经济中的商业模式.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商业模式管理范文篇7

分析框架

如前所述,在有关商业模式本质的三种基本观点中,价值创造视角的观点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本文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且这一价值特指顾客价值。企业顾客价值的创造过程分为三个维度:价值命题、价值创造和传递、价值实现。从价值命题到价值创造和传递再到价值实现,能够完整表达企业的经营逻辑[18]。其中,价值命题是指企业为顾客提供什么价值,包括细分顾客和市场范围;价值创造和传递是指当企业决定为哪个范围的何种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应整合内外资源为顾客创造价值,并选择合适的渠道传递顾客价值,它包括企业的经营方式和顾客接触方式;价值实现是指企业应设计适当的盈利方式与顾客完成交易,在实现顾客价值的同时,回收一部分价值作为企业盈利,并为下一轮价值创造做准备,其核心是企业的盈利方式。关于顾客价值创造的三个维度,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见解[19-24]。笔者将其归纳为“细分顾客和市场范围”﹙对应价值命题﹚、“经营方式和顾客接触方式”﹙对应价值创造和传递﹚、“盈利方式”﹙对应价值实现﹚,作为体现三个维度的分类指标。这也符合Megretta所指出的“好的商业模式始于对人类动机的洞察,止于丰富的利润流”[25]。这些指标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更具体的形态﹙下文将作详解﹚。根据本研究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列表1如下。表1和图1均以直观的形式反映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研究选取在沪、深两地上市的零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是:其一,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有关零售业商业模式的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较少;其二,零售业属于流通行业,面对的是终端消费者,商业模式对其经营绩效影响很大;其三,零售业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较易获取且可信度较高。为了保证数据的可信性和分类的权威性,本文以Wind数据库中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中的零售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且公司应具备近3年﹙2008年~2010年﹚完整的年度财务数据。根据这个标准,最终有64家公司符合要求。相关的企业绩效指标全部根据企业财务报表数据计算得出。﹙二﹚变量说明1.商业模式变量商业模式变量是本研究的自变量,属于类型变量。根据表1,结合零售业的实际特点,对64家样本公司的商业模式进行划分,将其商业模式变量具体化。﹙1﹚细分顾客。细分顾客可以根据企业服务的顾客群体来进行,具体到零售业,则是根据企业出售商品所针对的顾客群体来划分。一类是企业出售的商品针对所有的消费者,即为大众型顾客﹙Pub-lic,简称P﹚,如百货商场;另一类是企业只为某一特定类型的顾客提供服务,即聚焦型顾客﹙Focus,简称F﹚,如苏宁电器只为那些购买电器类产品的顾客提供服务。﹙2﹚市场范围。根据我国零售企业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市场范围设定为四种具体形态,即本地主导﹙Dominant,简称D﹚、地区渗透﹙Penetrative,简称P﹚、区域扩张﹙Expansive,简称E﹚和全国布点﹙Na-tional,简称N﹚。划分依据主要是企业开展业务的地理范围和不同地理范围业务所占企业总业务的比重,其中,本地主导是指企业在一个地级市﹙或直辖市﹚的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80%及以上;地区渗透是指企业在一个省份﹙或自治区﹚的至少3个地市开展业务,且在每个地市的营业收入不超过企业总营业收入的40%;区域扩张是指企业在2至4个省份﹙或直辖市、自治区﹚开展业务,且在单个省份﹙或直辖市、自治区﹚的营业收入不超过企业总营业收入的40%;全国布点是指企业在5个及以上省份﹙或直辖市、自治区﹚开展业务。﹙3﹚经营模式。零售企业的经营模式包括专业市场﹙Specialized,简称S﹚、连锁经营﹙Chain,简称C﹚和业态整合﹙Integrated,简称I﹚3种。其中,专业市场是指零售企业同时拥有若干个出售单一品类商品的商店,而这些商店独立运营,出售的商品之间关联度较低;连锁经营是很多零售企业普遍采用的运营模式,是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最常用的方法[26],包括直营、加盟、自由连锁等方式;业态整合是指零售企业为了寻找扩张和抓住新的增长点,将便利店、超市、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等零售业态整合经营。﹙4﹚顾客接触方式。顾客接触方式分为传统﹙Traditional,简称T﹚和现代﹙Modern,简称M﹚两种。前者是指零售企业只通过实体店销售商品;后者是指零售企业还开展了网上销售业务。﹙5﹚盈利方式。零售企业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薄利多销型盈利模式和顾客体验型盈利模式两类。薄利多销型盈利模式﹙Puerile,简称P﹚是通过标准化经营、建立高效的业务流程、优化价值链等手段,降低自身的成本,为顾客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27-28],通过尽可能扩大商品出售的“量”来保证企业的盈利,如便利店、连锁超市、大卖场等都采用这种盈利方式。顾客体验型盈利模式﹙Experience,简称E﹚是通过提供高质量和高知名度的商品、实行优质服务、坚持高价格策略、推广零售企业的品牌形象而获得丰厚的利润。这种盈利模式强调零售企业注重“质”的服务,使商品产生“溢价”而盈利,如大型的百货商店、精品店、“一站式”购物中心等主要采用这种盈利方式。根据以上分析框架,首先决定样本公司在每个分类指标上的具体表现形态,然后将3个维度5个指标的分类结果﹙表现形态﹚进行组合,最后得出各样本公司所属的商业模式类型。64家样本零售企业的商业模式分类结果见表2。2.绩效变量企业绩效变量是本文研究的因变量,属于数值变量。考察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必须建立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完整考察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不同方面的差异化影响。本文选取盈利性指标、成长性指标、运营性指标以及每股指标综合考察企业的绩效表现﹙见表3﹚。

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一﹚通过对F值与临界值的比较,验证造成均值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One-WayANOVA是检验单因素在不同组别的均值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的一种典型方法[29],其模型可以表示为:Yij=μ+αi+εij,其中,i=1,2,…,k,表示因素的组数,j=1,2,…,n,表示样本编号。为保证方差分析的可靠性,并使更多的样本企业能够被包含在分析范围内,本文只选择被两家以上企业采用的商业模式作为方差分析对象。从表3来看,这样的对象共有14个组,分别是编号为1、2、3、6、8、13、15、18、21、23、24、26、31、35的商业模式,这14个组所包含的零售企业共41家,约占所有样本企业的63%,即占到了样本企业的大多数。﹙二﹚方差分析为了保证研究的可靠性,缩小仅分析单一年份绩效指标带来的误差,进行方差分析时,每个企业的某个绩效指标值是在分别计算出2008年~2010年该企业在该指标上的值后求其算术平均数所得。通过对采用14种商业模式的企业选取不同的绩效指标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得到组间、组内方差及最终Sig.值,进而可判断商业模式对各种绩效差异的影响水平。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根据表4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商业模式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在盈利指标上,实施不同商业模式的公司间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投入资本回报率的sig.值分别为0.001、0.010、0.016,均小于临界值0.05,即均有显著性差异。2.商业模式对成长能力的影响较为显著。采用不同商业模式的公司间在3个成长性绩效变量上的sig.值分别为0.212、0.010、0.015,其中在每股收益同比增长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的sig.值都小于0.05,具有统计显著性,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的sig.值大于0.05,显著性较差。3.商业模式对运营效率的影响较弱。反映运营效率的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的sig.值分别为0.260、0.215,远大于0.05,只有固定资产周转率的sig.值远小于0.05,具有统计显著性。4.商业模式对每股指标有显著影响。不同商业模式间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的sig.值分别为0.018和0.013,都小于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商业模式对每股指标有显著性影响。

对不同类型商业模式的比较和综合评价

下面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11个绩效变量为评价指标,对14种主导型商业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具体的做法是:先从11个绩效变量中选定若干个主成分来综合反映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再赋予这些主成分权重,最后将这些主成分加权汇总,计算出各类商业模式的综合得分。由于各绩效变量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企业绩效,且数据的单位不同,因此,在主成分分析之前,先要对绩效数据做归一化处理。方法如下:x٭ik=xik−xminkxmaxk−xmink其中,xik、xmaxk、xmink分别表示第k个指标在第i个商业模式类型的值、第k个指标在14种商业模式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4种商业模式2008年~2010年的综合得分如表5所示。由表5可以看出三个特点:﹙1﹚2008年~2010年平均综合得分最高的商业模式为PECME,即编号为8的“大众—区域扩张—连锁经营—现代—顾客体验型”商业模式;平均综合得分最低的商业模式简称为PDCTE,即编号为11的“大众—本地主导—连锁经营—传统—顾客体验型”商业模式,两者综合得分差距较大。﹙2﹚从综合得分排名情况来看,各类商业模式在2008年~2010年间的排名差距不大,基本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但这一期间各类商业模式的综合得分普遍呈下降趋势,个别商业模式2008年的得分和2010年差距较大。﹙3﹚无论是单一年份还是取年平均值后的综合得分,排名前6位的商业模式间差距很小,而前6位商业模式和后8位商业模式间则差距较大。这说明在当前零售业上市公司中,并不存在某一种占据绝对优势的商业模式,而是几种商业模式的表现难分伯仲,但确实有几种商业模式的表现优于另外几种。

商业模式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社会文明不断变革,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科技型企业必须根据时代变化以及市场日新月异的需求调整并制定新的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对自己的商业模式进行不断创新,更好的顺应时代要求。

一、科技型企业商业模式特征

(一)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如今中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科技型企业想要发展就要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源,并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其整合分析,归纳存档,从而明确公司发展方向,及时转变公司发展策略,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多渠道获取数据

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数据支持,获得更多的数据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科技型企业在原有的数据获取渠道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将互联网社交平台应用其中,可以更好的筛选目标客户,并了解其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的为其服务,社交平台的应用拓宽了科技型企业的数据获取渠道。

(三)跨界发展

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结构简单,跨界困难,现如今,科技型企业以自身先进的技术为依托,通过大数据处理等先进手段实现企业商业模式的优化创新,并对其跨界应用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实现科技型企业的多领域的发展。

(四)免费模式

科技型企业想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以及可持续发展,必须根据市场做出不断调整,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这些要靠庞大的用户基础与流量去实现,免费模式为其实现提供了保证,由于其容易操作,科技型企业广泛应用,以此增加用户级数与流量。

(五)大平台商业模式

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行业市场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大,实现了从“地域—全国—全球”的拓展。科技型企业运用大数据手段构建自己的线上平台,通过先进的数据处理手段,向平台客户精准推动产品,及时获取用户反馈。不仅获得了更好的目标客户需求数据,又将客户作为主体引导加入企业的运营管理中,大大增加了客户黏性。

二、科技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演化机制

科技型企业的商业活动过程中,通过商业模式的不断优化升级,创新自身商业模式,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保持企业发展。随着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对其商业模式的研究也更加深化,现如今主要从企业经济、企业运营以及企业战略三个方面探讨科技型企业的商业模式,涉及科技型企业产品研发、经济利益、价值创造以及市场影响等。科技型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可以从价值领域进行划分,先要发展价值进而创造价值,最后实现价值,在此基础上将科技型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看作对市场变化的调整。我们将此作为科技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如图1所示。图1商业模式创新构架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科技型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围绕着顾客展开的,通过企业平台以及其他多个渠道获取目标客户信息,再采用先进的大数据处理技术,获得客户需求数据,以此为依据调整企业发展方向,更有针对性的策划宣传及营销活动;科技型企业组织管理机构通过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企业想要实现价值的创新主要是通过转变客户在消费过程中的地位,创新用户信息处理模式以及对其他与销售相关的行为进行优化与创新,这些都让科技型企业的商业模式得以创新。

三、华为公司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一)华为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其作为民营性质的通讯科技公司现如今成为我国通信行业的龙头企业,更凭借不断累计提升的营业额成为国际科技行业巨头。华为公司成立至今,将科研作为核心竞争力不断发展,跟随时代步伐,不断调整商业模式,优化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化经营的宏伟目标。目前,华为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多项成绩,更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基站与通信提供商,其生产的通讯电子设备畅销海内外,产品以及服务已经做到全球化。

(二)华为公司的商业创新演化机制

华为公司多年来发展一直从市场出发,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市场战略,积极了解客户需求,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以此为基础不断调整商业模式,适应市场变化以及客户日益复杂的需求,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和长效发展。通过了解,华为在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的背景下,通过新形态“用户经济”和生态系链接的“系统经济”这两种发展创新的商业模式,更好地解决了客户在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升客户满意度,更好的树立品牌,提高经济效益。1.产品销售+免费软件简单来说就是B2C产品数据智能,华为公司在销售产品的同时,为其电子产品提供多个免费软件,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客户体验感。具有代表性的软件之一就是华为荣耀体脂称App,这款App通过华为产品内部先进模块,可以让用户站在产品上通过App内数据判断用户年龄范围,体重以及体脂含量,还可以存储用户本人及家人数据。2.数据硬件+云服务通俗来讲就是B2C数据租售服务提供模式,华为作为通信设备公司,大量生产、出售ICT产品。随着科技的进步,“云端”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华为根据时代潮流,将“云服务”纳入其服务体系当中,让客户有更好的消费及产品体验,进一步加强客户黏性。譬如华为的忠实客户———上港集团,该集团从成立开始就使用华为生产的设备,在华为提供了云服务后,为其设计了集团自己的港口箱货移动查询平台“港航纵横”,该平台的主要功能就是24小时动态监测箱货状态及其变化,发生任何突发状况都可以及时通知使用者,高效地解决使用中的问题。华为公司更为其组建专门的云团队维护该平台的正常运营。平台上云之后,大大缩短了业务上线周期,节约成本,并且云服务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不断扩充业务内容。3.按需计费方式实现新价值华为公司已经在数据渠道、数据采集提取方面不断创新,再结合当下先进的大数据处理技术,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从价值传递方式以及收益模式来看,目前从过去的一刀切,转变为更加灵活,更受客户喜欢的“按需支付”。华为公司采用的根据客户需求灵活收费的方式,转变了传统的产品统一定价方式,客户根据自己实际使用量进行付费,不仅可以更高效的利用资源,还可以减少投入成本,减少部分基础设施的支持。华为方面也可以减小经营租赁的支出,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获得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华为公司通过利用先进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将用户信息更好的采集提取,根据客户需求更精准的制定产品、推送产品,实现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4.与第三方合作提供多种线上服务华为公司不断扩展业务渠道,开展合作,同时不断研发,为更多的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华为与多家物联网服务公司的合作为例,已经向多个地区的用户提供智能水表和电表,实现用户足不出户线上充值等,让用户体验感更好。与此同时,华为顺应时代潮流,在消防方面也提供贴心的安全服务,为合作公司下属的用户安装智能煤气警报装置,并对警报装置采集到的用户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实现24小时动态检测,从而更好的展开消防安全工作。5.跨界开创新生态华为公司以先进的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的不断研发创新保持市场中的竞争优势。现如今更结合创新的商业模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华为不仅生产ICT产品,传递信息数据,还将产业涉及家居领域,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日常生活的云管理以及家电语音智能管理,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便捷。在此基础上,华为还推出了更多的智能穿戴产品,如TalkBandB1。华为在不断的研发过程中,将产品覆盖到更多的领域,实现跨界经营。

四、结语

科技型企业作为当代商业活动的佼佼者,其传统的商业模式发展仍存在许多弊端,已经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科技型企业的持续发展不仅要大力发展技术,还要创新商业模式,更好的适应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文章从科技型企业的商业模式特征以及其商业模式创新构架入手,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理论,深入研究其商业创新演化机制,并总结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希望给中国科技型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长青,黄荟婕,张璐,等.企业能力视角下价值主张形成机理研究———以小米公司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3):102-111.

[2]金玉然,戢守峰,于江楠.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热点及其演化可视化分析[J].科研管理,2018,39(7):50-58.

商业模式管理范文篇9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在全球引发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随着企业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竞争的关键手段。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和电子商务日益繁荣的大环境,企业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催生出来的各种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市场竞争的热点。本文基于此,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对企业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及其创新思路。

论文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推动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状态,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企业为了生存下去,就要不断创新商业方法和产品,使自己和竞争对手相区别,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并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成本,增加客户价值,而这一过程也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电子商务整合了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商务流,协调并减少物流成本。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如何具备敏锐的意识、利用电子商务创新商务活动,获取长期利润,对商务模式分析的价值在于让企业集中思索在商务活动中各种要素如何有效组织在一起,如何整合内外部资源。

1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

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和电子商务日益繁荣的大环境,企业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催生出来的各种商业模式创新就成为市场竞争的热点。因此,企业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顺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趋向,以推动企业模式创新,培养持续竞争优势。

(一)技术进步加快新兴行业的产生

在电子商务时代,由于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进步,加快了很多新兴行业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虚拟经济和虚拟社会的产生。互联网中流行的信息交流方式也在对传统的商业模式起着直接的影响,如传统的信件交流就被电子邮件逐步取代,传统的电信产业也存在被即时通讯工具取代的可能、网络传播逐渐取代平面传媒而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力和传播面。这些都将直接导致传统商业模式被改变甚至被取代。面对这种现实情况,商业企业要想保持以往的竞争优势,必须顺应时展,积极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

(二)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下,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步骤是:搜集商品信息→选购商品→商品运送。其购买成本不仅包括商品本身的零售价格,还包括运输费和交易的时间、精力成本。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只包括商品费用(电子商务大都提供送货业务,减少了运输成本)、上网的费用及时间、精力等,这就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并且,电子商务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电子通讯,这使得整个世界在网络环境中成为一个地球村,人和人的信息交流不再是远隔千山万水,而是在瞬间就能实现信息的传递,这就使得让顾客能及时把握着不同区域之间的价格优势,从而增强了顾客的议价能力。最后的结果是商业经营者的利润空间下降。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只有不断在产品的差异性上下功夫,从不同程度和层次上刺激个性化的需求模式,才能扩展盈利的空间和渠道。

(三)加快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周期

电子商务时代,供求关系依然存在,“有求有供、有供有求”才是一条良好运行的商业链条。因此,在上文的论述中,消费者购买成本的降低必然促进企业为了保持盈利水平而开发新的产品,更加注重产品的差异化生产。

和此同时,由于互联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日益重要,同时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习惯。网络提供的方便性和随意性,使得消费者深陷其中,非凡是都市的上班族们,无论是理财,还是购物休闲,都会借助互联网,即时通讯软件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看电影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电脑前实现,而不用去电影院了,这些也使得企业必须持续不断提供独特的服务,以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从不同的方向影响和改变着传统商业模式的竞争结构。对于这种改变和冲击,我国企业必须适时调整战略方向,及时创新商业模式才能使企业在电子商务时代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思路

(一)树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主体,商业模式决定企业成败。尽管已经确认了在电子商务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功能,仍需进一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由渐进式的产品创新扩展到突破式的商业模式创新。另外一点值得注重的是,要注重企业和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发展,据统计,美国企业40%的创新是技术创新,60%的创新是商业模式创新。现阶段我国商业模式的创新必须借助信息化技术,从而提升传统产业,开发新市场。因此,新商业模式并不排斥传统产业,正是传统产业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开发出新的市场空间,再造新优势。

(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创新

积极引导企业注重新技术的市场开发,通过互联网把有限市场变成无限市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传统的商业模式才能进一步的解放生产力。长期以来,我国的科研成果难以在市场获得成功,然而没有市场的技术等于一纸空文。商业模式创新有赖于新技术的推陈出新,但它比技术创新更为现实。注重科技和市场的结合,关键在于创新商业模式,让市场接受技术研发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

(三)完善政府服务

除了企业自身的主观能动功能之外,各地政府部门应该健全审批办理协调机制,推行行政审批代办制。政府对商业模式创新要积极培育、专心呵护,并且要善于通过孵化器来培育新商业模式,合理规划,引导投资资金。对于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可设立相应的评选称谓,同时享受相应优惠政策,以充分享受政策扶持。并且,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将政府的公共服务产品外包给企业,这样一方面推进了政府服务机制的改革,另外又为新商业模式提供发展空间。

(四)重新定义顾客价值

过去的创新主要集中体现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领域,而在今天,商业模式的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商业模式之争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新的商业模式可以通过细分市场重组流通渠道,以新技术为手段创造新的市场,把人们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宝洁公司创造性地改变产品服务的路径,将薇姿护肤品的销售渠道只限于药店,从而取得成功;苹果公司通过重新定义顾客价值,成功开发iPod产品并使企业重新焕发活力;五粮液通过和金六福的品牌联盟进行市场运作,则是改变了其收入的模式。

(五)坚持人才创业的理念

人才集聚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成功的商业模式往往不可复制。而人才才是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商业模式创新依靠人才的好的商业创意。很多企业都认为现在最稀缺、最宝贵的是“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三懂人才”。现在,大多数成长型企业都在培养和收集有实践经历的人才,以适应商业模式创新的需要。

创新商业模式只是一种发展手段,电子商务中的互联网也只是一个途径,因此互联网不可能颠覆传统渠道。然而,创新的目的在于发掘新的市场需求,同时建立新的竞争优势,但是创新不是万能药,也并非任何企业都要打着创新的旗号对自己原有的模式全盘否认。电子商务时代,企业只有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培养持续竞争优势,获得成功。

商业模式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在线旅游;商业模式;网络平台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其商业模式也在顺应消费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以互联网为背景的产业也在不断地崛起,成为我国的重要产业类型。2015年3月5日,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提出制订“互联网+”计划,即将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互联网+旅游”这个新的领域也开始发展起来。

1在线旅游市场商业模式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旅游信息技术和旅游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由此,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改变,在线旅游市场生机勃勃。区别于传统的旅游业,“互联网+旅游”是以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为旅游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快速、透明、公正的信息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发挥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和旅游生产要素,刺激、保护旅游行业创新的平台。[1]随着在线旅游市场的发展和壮大,各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不断地涌现出来。但是,随着在线旅游市场愈加激烈的竞争,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旅游产品的价格战争愈演愈烈,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所以积极地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便成为在线旅游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当前在线旅游市场的商业模式上看,主要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在线旅游交易服务商。如携程、艺龙、途牛、驴妈妈。第二,垂直搜索引擎类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如去哪儿网。第三,社区点评攻略类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如穷游网、马蜂窝。第四,“B2B+B2C”类在线旅游服务商。如同程网。

2携程网与去哪儿网商业模式分析

2.1携程网的商业模式。携程网始建于1999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综合性在线旅行票务服务公司,由于创立时期较早,用户基数和平台带来的网络外部性很大,在中国旅游市场基础稳固,并占据大部分份额。携程网的商业模式为在线旅游交易服务,经营业务主要包括机票预订服务、酒店预订服务、商旅管理服务、休闲度假服务等。由于携程网是一家综合性旅行服务公司,致力于成为提供各种旅游产品的商,所以其与酒店、航空公司、票务等旅游产品供应商密切合作,主要采取“佣金式”的盈利模式,即携程网从航空公司、票务、酒店等旅游产品供应商与客户的交易中收取佣金。一方面顾客可以直接与供应商进行交易,此时携程网从供应商处收取佣金;另一方面顾客也可以进行在线交易,由网站代扣佣金,并将剩余金额支付给供应商。携程网拥有庞大的客户源,因此对供应商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但因其产品价格中包含费用,所以旅游产品价格不具有竞争优势。其收入来源主要包括酒店预订费用、机票预订费用、度假产品、自助游与商旅中的酒店和机票预订费用、商旅服务费用、预订旅游门票、订餐佣金和广告收入等。2.2去哪儿网的商业模式。去哪儿网于2005年5月正式运行,总部位于北京。相比于携程网,去哪儿网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在线旅游商,其商业模式为垂直搜索引擎类在线旅游服务平台,采用的是自主研发的交易平台。其主营业务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机票火车票预订、酒店预订、度假搜索、旅游产品团购和旅游攻略等。去哪儿网采取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靠“搜索-比价”来获取利润,利用垂直类的搜索引擎,通过技术手段对旅游信息进行整合,将不同的旅游商提供的旅游产品信息提供给客户,主要从经销商处引入流量,来获取利润,即按CPC(点击付费)或CPT(交易计费)模式收费,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部分。[2]

3携程网与去哪儿网商业模式比较与评价

3.1技术方面。当今在线旅游市场的商业模式也逐渐走向成熟,所以技术领先则是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在技术方面,携程网建立了一整套现代化服务管理系统,其中主要包括E-Booking机票预订系统、订单处理系统、房量管理系统、呼叫排队系统、客户管理系统、服务质量监控系统等,依靠这些先进的服务和管理系统,携程网将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去哪儿网在技术方面也十分具有优势,其拥有自主研发的交易平台,与大量的酒店、航空公司的内部数据实现关联,且其拥有强大的数据库和大规模的实时数据搜索技术。3.2品牌优势。在互联网的浪潮之下,携程网与去哪儿网的品牌优势凸显,根据2013年艾瑞网的品牌价值调查显示,携程网的品牌提及率达到44.9%,仍然位居第一,去哪儿网13.1%,排名紧跟其后。3.3顾客价值主张。在旅游资源高度同质化的体验经济时代,独具匠心的策划,让游客留下最美好的旅行记忆是旅游公司活动组织者最重要的任务,顾客的满意程度也是商业模式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从顾客价值主张来看,携程网和去哪儿网都以为旅行者提供最方便快捷的旅游产品和旅游信息为目标。携程网致力于成为提供各种旅游产品的商,而去哪儿网则致力于开发为客户提供各种旅游和商信息的网络搜索平台。3.4业务系统。在业务系统方面,携程网和去哪儿网都具有丰富的旅游信息资源且有足够的网络信息技术支持。携程网拥有大量管理理念先进的员工,服务管理模式标准化,对业务环节进行细分,再由不同的小组去完成不同的业务环节,极大程度地提高其旅游服务质量。去哪儿网则拥有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对各种旅游资源信息进行高度整合,形成旅游产品信息数据库,丰富的旅游产品信息供顾客自主选择,致力于为顾客提供性价比最高的旅游产品,提高了顾客的满意程度。3.5产品服务。在产品服务上,两者不仅提供包括酒店预订、机票、火车票、汽车票、门票预定、团购、签证、度假产品、旅游攻略在内的各种服务,还通过不断完善旅游产品的种类进行旅游产品创新,建立“一站式”旅游平台企业。但是相对于去哪儿网,携程网还提供送票、本地付款异地取票等服务,使其更具有便利性,加大了对顾客的吸引力。携程网和去哪儿网都采用多种营销方式,携程网最具特色的营销方式即为会员制,通过对会员的需求分析,有目的地进行旅游产品营销,满足其需求,提高会员满意度,增强对会员的粘性,而去哪儿网则摒弃了利用会员网络营销旅游产品的模式,采用广告联盟等模式来吸引更多新用户。3.6利润锁定。就如何锁定利润,旅游产品点评平台的建立和服务质量管理成为了重中之重。前面我们提到,携程网通过“会员模式”盈利,它将客户划分成不同的用户群,通过收取会员中介费来争取利润。去哪儿网则通过“流量模式”赚钱,不划分用户群,依靠会员的点击量赚取广告收入。3.7两者商业模式的不足之处。两者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如近年来两种商业模式都面临成本居高、尚未盈利的处境,在线旅游市场的竞争同质化、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十分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等。

4结论

通过以上对携程网和去哪儿网的商业模式的比较分析、优缺点评价,可以总结出几个在线旅游市场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即通过重构在线旅游服务产业链、拓展合作的渠道、进军细分化市场、提升自身信息管理水平等方式来改变现有的商业模式,对现有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降低在线旅游市场的同质化,使在线旅游市场更好地发展。

作者:刘杨琪 张加奇 余晓菲 邱 迪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