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农村经济管理措施

时间:2022-01-04 09:07:08

乡村振兴背景农村经济管理措施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多数民众聚居在农村地区,这就使得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建设质量成为确保国家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我国政府在以往政策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满足新时期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需求提供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基于此,将针对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当前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意见。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经济;管理措施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改革的关键阶段,三农问题作为影响我国发展平稳性的重要因素,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质量与速度是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在充分考量当前新时期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对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以及落实提出明确要求,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但是需要认识到的一点是,受我国农村居民人口基数大、地域广阔等情况影响,在当前大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方面尚存在较大发展空间,由此,当前对新时代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事宜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政府部门以及学界内重点课题之一。

1强化农村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1.1在提升新农村建设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现阶段,在我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是推动农村发展水平的关键环节,由此,我国政府部门提出涵盖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生产模式调整等在内的新农村建设方针。通过落实上述举措可以有效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速,显著提升农村产业生产效率以及质量,进而达成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目的[1]。农村经济管理作为一项具体措施,在推动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者重要作用,工作人员通过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情况以及民众的广泛支持基础上,积极落实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种农村经济发展政策与方针,围绕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做出科学的管理方式与体系,进而实现推动农村建设水平的目的。

1.2在保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从实际发展角度分析,强化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提升不仅可以有效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同时也可以为农村经济稳定、有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政府工作人员可以针对以往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展现出发展速度迟缓、市场混乱等情况形成具备科学性、高效性特征管理模式,进而促使规范、合理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2]。通过强化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可以达成兼顾规范农村生产行为以及提升农村居民积极性的双重目的,进而达成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目的。

1.3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城乡发展差距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建设水平提升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特别是当前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直接导致城乡经济差距进一步增大。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方式,可以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进行有效优化和调整,实现农村经济方面资源的合理、高效分配,让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最终达到缩小城乡差距的目的[3]。

1.4在推动农村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革新的大背景下,农村经济建设在促使我国农业发展转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政府部门也将相关工作视为当前首要工作任务之一。在农村地区实际发展过程中,受制于地区差异性,使得不同区域产业结构存在本质区别[4]。为更好地提升经济建设以及发展效率,政府部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将因地制宜作为首要工作原则。进一步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力度可以为其发展提供科学的方向指引,实现优化地区产业资源整合以及分配目标,促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兼顾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真正实现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问题

2.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现阶段,虽然我国不断推动农业机械化、集约化发展战略落实,但是就实际发展情况分析,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农村地区经济产业发展遵循传统理论,缺乏创新性,且当前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问题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不断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但是考虑到农村地区较为广阔以及部分基层政府部门未能认识到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使得国家投入的资金以及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应用。比如,当前尚存在一定区域农村道路依然为土路,一旦遭遇大雨等天气即会造成道路湿滑、泥泞等情况,直接影响农户出行,同时为使得农村经济产品运输受到严重阻碍。当前农村基础信息化建设方面尚存在一定短板,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难以有效传入,部分偏远地区农村依然采用传统方式进行耕作,这种情况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2尚未建立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转型进程不断深化,国家为满足新时期发展需求,积极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以及集约化发展,然而从实际发展情况分析,尚存在一定数量的地区仍然以小农经济模式为主,这就导致相关地区现行经济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除此以外,自然环境因素也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部分地区一旦遭受自然灾害侵扰,农业生产效率会受到严重影响,这也导致规模化生产经营目标难以达成。从实际发展情况分析,导致相关问题出现的根源在于基层农村尚未建立其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农民的合法利益未能得到有效保障,农户与农业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等情况使得农户利益极易受到市场交易的影响,进而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给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2.3高素质人才数量缺口较大

由于基层条件相对有限,普遍存在高素质人才缺乏的情况,尤其是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因为无论是现代化生产技术,还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都需要高素质人才作为支撑,然而农村经济管理的基层工作,往往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导致高素质人才大部分向城市流动,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这一点应该是这是我国乡村振兴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3优化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3.1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应认识到,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确保农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政府部门应首先树立正确的认识,随后进一步加强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与资金倾斜力度。具体执行过程中,应注意加强一下几点:其一,强化农村道路、水电等基础工程的建设力度,尤其注意加强对道路工程的建设力度,利用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提升区域联系度,为农村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基础条件支持;其二,企业方面应注意加强对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力度,尽快完成农村基层网络通信的完备性,确保网络光纤覆盖全部农村区域,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以及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传播提供必要基础保障,同时还可以丰富农民信息来源渠道与娱乐方式,切实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为促使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5]。

3.2建立系统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系统完善的管理体制是确保各项战略目标以及政策落实的基石,因此,政府部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体制建设的关注度,具体工作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明确农村经济管理的职责以及义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切实消除贪腐问题产生的土壤,同时强化农村集成党风廉政建设,为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以及效率提升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支持,同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规范化、科学化;第二,依据区域实际情况,对现有农村经济扶持政策进行完善,如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等,切实保障农民合理权益,进而实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3.3强化高素质人才引进以及培养力度

在当前新时期背景下,人才成为推动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方面,人才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注意首先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随后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推动强化人才培养以及引进力度[6]。具体发展过程中,政府方面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其一,加强对社会青年的思想培训力度,促使其积极响应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号召,扎根基层,为推动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提升提供充足的人才队伍保障;其二,政府方面应注意提升高素质人才的待遇水平,如薪资福利、住房等问题,解决高素质人才的后顾之忧,确保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农村经济建设之中。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时期背景下,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目标。政府部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注意紧抓重点,明确当前发展中的短板,并做出有针对性的革新与优化,为促使农村经济可持续战略目标达成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占平.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的强化措施——以绍兴市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为例[J].农村科学实验,2019,(3):116-117.

[2]肖亚萍.乡村振兴背景下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问题研究[J].新财经,2019,(17):53-55.

[3]隋翠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探析[J].消费导刊,2019,(40):115-116.

[4]陈素芬.”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2):205-206.

[5]张怀友.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发展策略探析[J].商讯,2020,202(12):191.

[6]班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三资监管工作与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发展思考[J].农村实用技术,2019,(10):58.

作者:赵亚茹 单位:梨树县金山乡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