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村经济统计现状

时间:2022-10-17 03:00:15

基层农村经济统计现状

关键词:基层;农村经济;统计现状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农业以及农村的内涵也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出现了改变,需要对目前的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才能够确保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农业发展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趋势。基层农村统计工作一直以来是农业经济部门的重点工作内容,能够收集到大量的真实数据,通过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可以得出农村经济具体发展形势和存在问题,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来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态势,促进农村经济形成良性循环的模式。但是在基层农村统计工作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现状对工作模式进行优化。

1基层农村经济统计的作用和意义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开展是极其必要的,对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1]。首先通过农村经济统计可以让上级领导了解到目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认识到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之间的发展差异以及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时利用法律条规以及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引导,保证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其次,通过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可以获取有关于农村发展的真实数据。在数据的基础上能够对农村经济发展计划进行调整,同时还能够制定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避免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盲目性的问题。最后,通过农村经济统计可以对农村地区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考评,了解某个地区经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以及发展水平。针对经济发展情况不佳的地区国家可以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政策,从而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问题出现几率。

2基层农村经济统计现状

2.1基层统计网络不完善

以往在进行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时是利用一家一户的形式进行统计调查,按照从下至上的原则完成统计。然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经济结构开始向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农村经营模式也出现了变化,以往多数是属于家庭经营模式,当前进化为多层次经营结构。如果依旧使用单一的样本户调查方法,无法满足目前经济环境下对于农村经济统计工作要求。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少充足的资金去建设完善的基层统计网络,这使得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基层统计网络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缺少充足的人员和机构负责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开展,统计工作无法覆盖农村地区,会使所统计出的数据出现片面化或者单一化的问题。并且各个组织机构之间缺少良好的互通机制,无法及时通过数据互通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二,网络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缺少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使得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所使用的手段及设备均无法满足目前的统计工作要求。

2.2基层农村经济统计指标未更新

在经济统计过程中指标是影响统计工作的关键因素,负责经济统计的人员会结合具体的统计指标展开统计活动,如果统计指标没有进行定期更新,则会使统计工作无法对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准确分析。特别是当前农村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趋势不断变化,进行经济统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及时对新的内容实施统计和分析。当前根据农村经济收益的分配情况,可以将其总结为4种不同的经营方式,分别为集体经营、相关企业经营、家庭经营以及其他经营等。不同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以及经营机制运行情况均有所差异,要想确保能够提升农村经济统计工作质量,必须要根据不同的经营模式制定针对性的主要体系。这样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不同经营模式的现在的状况,突出重点问题,以此来为后续数据的使用提供参考。

2.3缺少专业的统计人员

在工作中统计人员也是影响统计质量的主要因素,需要农村经济统计人员有专业的经济理论知识和统计知识了解统计要求和统计报表的制作方式,这样才能够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但是目前农村地区在实施经济统计时,经常由村委会的会计人员进行统计由,会计人员兼职这一岗位。而由于农村地区会计人员普遍年龄较大,无法及时学习新的统计知识和经济知识,自身综合素质较差,无法有序开展经济统计工作,使得该项工作出现了形式化的问题。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统计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农村地区的统计人员对于新手段的使用方式并不了解,无法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统计工作,降低了统计效率,也增加了统计失误现象的出现几率。

2.4经济统计管理机制不完善

农村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经济中的利益主体结构出现多元化的特点,经济发展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然而目前的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管理体系难以满足具体需求,管理效率较低,使得经济统计工作的开展受到了限制。第一,缺乏对统计人员实施有效管理,使得统计人员普遍缺少良好的责任意识,没有主动提升自身能力的想法,忽视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第二,缺乏对统计工作流程进行管理,导致经济统计工作出现随意化的问题,没有明确的流程要求,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必须要重点对管理机制进行改进和完善才能够提高统计质量[2]。

3优化基层农村经济统计现状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基层统计网络建设

通过完善基层统计网络能够确保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打造一体化的统计体系,从而加快数据流通和共享的速率。但是由于统计网络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成本,这需要政府能够针对这一项目实施拨款,确保基层统计网络建设能够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第一,在各个地区设置专门负责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机构和组织,保障统计工作的稳定推进。通过组织结构的改进和完善能够让专门的人员负责统计工作,改变以往统计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农村经济统计的优势和作用。第二,引进各种信息化技术,构建农村经济统计网络平台。统计人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上传统计报表以及统计数据,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完成数据统计和分析,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效率,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得出统计结果。在这种模式下还能够和其他地区进行数据共享了解,在某一区域内不同乡镇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性,利用合作的方式来弥补经济发展中的短板。

3.2对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优化

在优化经济统计指标时需要结合目前的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具体的经营模式,这样才能够提高经济统计指标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保证能够对农村经济实施准确统计。相关人员需要对经济统计指标进行明确,要根据经济具体发展变化对指标体系进行更新,丰富经济统计内容。例如,在对乡村企业或者私营企业实施经济统计时,可以从乡镇企业报表中选入,在对农村家庭经营模式实施经济统计时,可以利用典型以及抽样两种调查方式联合完成统计。

3.3加强统计人员培训力度

在对统计人员进行培训时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对现有的统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能够了解现阶段常用的统计方法以及统计理念。对其实施理论知识教育,包括统计知识、经济知识等,提升其理论知识水平,为后续统计工作开展提供重要理论指导。第二,加强对新人才实施培训。农村地区可以利用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新人才进入到工作岗位中,为统计工作开展提供新的动力。在其进入工作岗位前实施岗前培训,让新人才能够了解基层农村经济统计工作重要性以及具体方式,使其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合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第三,强化统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培训过程中应当让其了解到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以及在新时代下所担负的责任,使统计人员能够主动对统计工作手段进行优化[3]。

3.4完善管理机制体系

在完善管理机制时应当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针对管理人员应当制定合理的责任制度,一旦在统计工作中出现失误问题,需要结合责任制度对其进行责任追究,提升管理人员以及统计人员的自我约束意识,能够更加认真地对待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由上级领导对基层农村经济部门统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实施有效监督,确保相关部门能够落实统计工作要求。

4结束语

基层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开展可以考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辅助政府人员编制农村经济发展计划,完善农村经济政策,加强领导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了解,是现阶段保证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稳步提高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在基层农村经济统作工作中存在着基层统计网络不完善、基层农村经济统计指标未更新、缺少专业的统计人员、经济统计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降低了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难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基层统计网络建设,对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加强统计人员培训力度,完善管理机制体系,以此来充分发挥农村经济统筹工作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齐婧.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7(18):17-18.

[2]刘富彪.浅谈乡镇统计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张家口市宣化区乡镇统计工作为例[J].统计与管理,2018(5):32-34.

[3]李海春.浅谈农经统计工作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6):208.

作者:阿依吐拉·依明 单位:新疆轮台县哈尔巴克乡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