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治理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时间:2022-09-14 03:30:24

农村生态治理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摘要】如何处理以上种种乱象,成了摆在乡村振兴面前的“拦路虎”,文章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原则,重点探讨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问题。

【关键词】农村生态治理;经济;协调发展

早在2005年8月考察浙江湖州安吉时,提出了“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社会发展理念。2015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其中明确提出生态治理的六大理念,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此六大理念是对关于生态治理的科学总结和概括,为新农村的生态治理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明的方法和路子,是对当下广大农村地区和谐发展路径的引领与烛照。文章将结合农村生态治理现状与成因、农村生态治理的科学设想以及农村生态治理应与经济协调发展共三个方面,重点剖析和展望广大农村地区带来的乡村巨变。

1农村生态治理的现状与成因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取得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对着诸多生态治理困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唯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当前我国很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总的说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水土污染、空气污染、良田被占用等,接下来重点论述其现状及成因。11.1水土污染水土污染是水污染与土壤污染的总称。水污染主要表现在农村饮用水与灌溉用水的污染,我国中部和西部基层乡镇为了快速发展本地经济,盲目地从东部地区引进一些化工、造纸、陶瓷生产与电池制造等类型的企业,一些企业为了追逐效益最大化,进而出现未建设废水再处理中心或者是废水排放标准未达标等现象,有时甚至会出现工业用水偷偷排入河道与地下等违背道德、违反环境保护法的恶行。除此之外,农业种植过程中夹杂着农药、化肥的滥用,土壤污染也逐渐走进污染防治专家的视野。水污染与土壤污染是相辅相成的,一些地区用污染水进行土壤灌溉,势必会造成粮食、土壤和地下水的多重污染。11.2空气污染农村地区的空气污染主要表现在人畜粪便与生活垃圾的堆积、燃烧植物秸秆等方面。传统的农村厕所被称为“旱厕”,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污水排放系统,长期堆积就会产生相应的空气污染;而生活垃圾的堆积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缺乏必要的垃圾处理经费与运输车辆,长期堆积也会造成空气污染。燃烧植物秸秆等现象虽然在许多农村地区已经严令禁止,但由于天干物燥等原因造成的森林和秸秆自燃等情况时有发生。11.3无序占用耕地农村土地主要分为宅基地与耕地,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基层乡镇为了发展养殖经济,允许一部分人通过申请和批复在耕地地面上建设鸡舍、猪舍等建筑附着物,随之而来的便是无序的小搭小建用以占据更多的耕地,产生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基层政府缺乏有效的治理和监督,更缺乏长远的乡村规划视野,是与倡导的“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理念相违背的。基于以上生态治理的现状,其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未能全面看待生态治理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价值所在,进而导致了人与自然环境未能和谐相处的情景。此外,部分农民的思想意识还比较狭隘,小农经济发展思维仍占据主体大脑,错误地认为“破坏生态,古已有之”,这种自我麻痹的观念令人震惊,倡导绿色乡村生态治理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设想应大力推行。

2农村生态治理的科学设想

农村生态治理应重在外因与内因两方面下功夫。“外因”除了表现在政府的外在监督和执法力度的增强外,更重要的是加大农村生态治理经费投入。“当前,政府生态责任的培育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然迫切的问题,必须从立法、服务、宣传、执法四维角度来强化政府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责任,从而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2]当下农村正在进行的“厕所革命”可以视为政府生态责任的具体体现。“内因”则主要表现在基层官员与农民思想的理念更新,应加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宣传,科学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口号和主张,集中概括为“山水相依”“林田辉映”“气物相宜”三个方面。“山水相依”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两者相互依存,水来源于山的孕育,山可以视为水的母亲;此外,山的清秀得益于水的滋润,水又可以视为山的美容师,山与水的关系可以凝练为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其二,两者就像嘴唇与牙齿之间的关系,山的毁坏注定会带来水源的破坏,水源的污染也会使山的灵秀(美感)丧失,所以说,只有“山水相照”,才能山清水秀,这是一个辩证关联的哲学命题。“林田辉映”追求的是空间的合理布局。无论地势复杂或者平坦,树林和农田相映成趣的美好体验始终是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的美好盛景,“林田辉映”的生态分布为农村生态旅游合理布局做好了铺垫。“林”包括山林包括地林两种,在注重经济属性的同时,根据“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要侧重打造极佳的旅游审美体验。“田”也可以遵循上述效应,在种植传统农作物的同时,兼顾审美功用,大力营造“林田相映”的空间审美观。“气物相宜”可以视为一种生态与审美相结合的内在态度。“气”重点强调的是空气的清新,“物”重在表现农村各种物质载体的井然有序与耳目一新。清新的空气除了“厕所革命”之外,更需要污水排放系统的合理完善,同时加大禁烧秸秆法规宣传。“物”的竟然有序突出表现在房前屋后的清洁和卫生,也表现在耕地的合理利用,杜绝无序开发和占用耕地。气、物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需要人们自觉的尊重、维护和保护。

3农村生态治理应与经济协调发展

农民依然是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工人阶级天然的同盟军,地方政府千方百计使农村和农民富裕起来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策略的,是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让广大农村群众走上生态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他们才是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为了更好地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当前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要和经济建设同步,实现协调发展。”[3]农村生态治理应做到与经济协调发展,基层政府不能为了政绩,强力杜绝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发展;也不能为了经济发展,毫无顾忌地引进“污染”企业甚至于从制度上放松对这些企业的监管。农村经济发展绝不能走破坏生态环境之路,而应重在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农村生态治理与经济应做到协调发展。协调发展重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古人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知,是当下社会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展现。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在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人们常说的“农、田、牧、副、渔”等元素可以简单勾勒出农村地区和谐共生发展的常态。农村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需要科学的方法论。第一,政府强化督导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对违反相关法律的企业和个人,追究其相应的民事赔偿、行政和刑事责任。第二,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采用政府主导、公司参与、农户劳力入股的形式壮大新农村经济体,创新物流运营模式,开辟多样化致富途径。第三,鼓励有条件的农村青年致富创业,改变一贯出外打工思维,把就地创业作为新的致富理念。第四,发展科技农业。科技减少农药与化肥的使用量,切实改善土壤质量。第五,做实新能源的充分利用。大力发展沼气能,充分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

4结语

“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民思想理念的更新,使他们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层次见解和内核。当代农民应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与历史前沿,科学看待经济收入与生态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亿万人民的福祉,杜绝“竭泽而渔”的狭隘思想和观念,高举科学发展观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旗帜和理念,为子孙后代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梁静:我国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探究[J],农业经济,2018(3).

[2]刘纯明、余成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生态责任培育的四维策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2).

[3]史雯婷: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6).

作者:刘兰芳 单位:林州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