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学点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7 17:17:15

农村教学点

农村教学点范文篇1

[关键词]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发展问题

一、农村教学点基本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我国中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仍然薄弱,城镇学校的“大班额化”和农村学校的“空心化”现象同时存在,农村优质信息化资源和优秀师资依旧缺乏。农村教学点问题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健康稳定发展绕不过去的“最后一公里”。据统计数据表明,截止2004年我国农村教学点总数达98096个,班级数有2350794个,农村学校总数为337318所,教学点数量约占农村学校总数的29%。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问题仍比较突出,30余万中小学校(点)中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地区,因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师资水平等限制,教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与城镇学校有较大差距。

二、教学新模式应用

(一)专递课堂。针对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以及师资薄弱等现状问题,国家提出了“专递课堂”这一对策,通过城乡共上一节课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同时,专递课堂也是实现资源均衡分配和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专递课堂,顾名思义,即由中心校或者发展较好的教学点针对教学点课程专门安排教师上课的教学形式。目前,专递课堂在许多省份已经陆续展开,例如福建、江西、湖北等省份。2016年11月,作为“县级教育信息化发展监测与评估”项目专家组工作成员之一,在走访孝感市孝昌县的一所小学———金盆小学(金盆小学共7名教师,29名学生,学校最高年级是三年级,一共4间教室,三间交互式一体机教室,一间普通教室,学校wifi全覆盖,网速也较好,但是学校许多课程开不出,如音乐、美术等),目睹了教学点的孩子们上专递音乐课的一幕,屏幕视频上一位女教师正在弹钢琴,教学点的几位孩子在本地教师的引导下跟着钢琴的节奏边听边唱,很投入。通过这种教学新模式,初步解决了学校无法开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缩小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差距。(二)同步课堂。同步课堂主要用于帮助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重点在小学英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例如,福建泉州当地利用互联网搭起了一条畅通无阻的道路,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山村。在泉州一中八年级四班的一节“矩形的判定”数学课,同时在百奇民族中学同年段的学生也通过同步教学系统与授课老师隔空交流,有助于缓解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及部分乡村地区缺师少教等问题。还有2013年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中学与定远县拂晓初中开展校际同步课堂教学交流,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城乡优质资源共享,体现在有效备课,教学策略、模式的交流,有效反思等方面,任何事情利弊并行,同步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譬如技术保障、双方课堂互动等方面还存在不完善、不成熟的问题,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三)协同教研。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存在大量教学点,这些教学点普遍面临着在校生人数少、师资紧缺、教育资源不足、建制不全、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而教研不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基于现状,教研也存在一些问题,学校之间相对孤立封闭,学科教师缺乏交流,目标模糊,基础设施不完善,也没有形成完备的考核机制等。那么如何推进协同教研的有效实施,基于这些问题,首先,应该明确教研目标、任务;其次,完善基本设施;最后,形成系统完备的考核机制、管理办法。

三、总结

(一)应用效果。这三种教学新模式的应用均在不同方面解决或改善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的现状,专递课堂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了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师资缺乏是农村教育薄弱的重要原因。信息技术可以为优质资源共享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持,同步课堂网络,创设直接共享远端优质同步课堂教学环境,在解决学生对优质资源的学习需求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协同教研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感悟与建议。基于以上提到的县域项目来说,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在走访孝昌县的一所小学———季店乡中心小学时,据学校管理人员介绍,该校七百多学生中,有两百多名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为了使这些孩子能够得到关爱,学校专门设立了“儿童之家”。

目前,在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地区,许多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教育或者教育质量堪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让我们为了中国梦的完全实现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赵丹,吴宏超.农村教学点的现状、困境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7(3).

农村教学点范文篇2

关键词:农村教学点;发展困境;教学质量

农村教学点是“村落中的国家”[1],它既是国家培育人才的摇篮,又是尊师重教的体现。农村教学点的日益凋敝不仅是教育的问题,而且是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农村教学点发展的困境需政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协同解决。

一、农村教学点发展困境的表现

(一)教师专业成长自主意愿乏力。教师是农村教学点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但无论是从研究的结果层面还是政策层面进行对比,都表明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与城镇教师相比“整体素质不高”[2]。为此,国家出台了有关提升农村教师素质的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2015)等。在如何提高师资质量问题上,多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更为简洁、方便实施的培训、外出考察以及听评课活动等形式,如规模宏大的“国培计划”,省内培训、网络培训、专家实地指导教研、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等。尽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经费、培训人数、培训覆盖范围、培训的方式、方法等方面与以往相比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但对广大农村一线教师而言,仍是杯水车薪,即便是已经接受过多次培训的教师,也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其素质不高的问题,往往是“受训者常在培训时‘心潮澎湃’,但培训过后却‘涛声依旧’”[3]。对于广大农村教师而言,与其参加短期的培训,更为紧迫和重要的是专业成长自主意愿的提升,即教师通过良好的阅读、实践探索、教学反思提升自我意愿。教师专业成长自主意愿乏力,从外部的影响因素看,在地方教育部门,既看不到有关鼓励教师阅读的政策,又看不到有关对教师自我提升的适度奖赏措施;在教学点内部,既很难看到学校订阅各种教育期刊供教师阅读,又很少看到校长带头阅读的榜样示范。从教师自身看,一方面农村教学点的生态场域惰化了教师自觉、自愿努力提升自我专业能力的意愿;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受知识范围与视野的限制,所提出的问题往往不会给教师带来挑战,降低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压力。同时,教师的绩效工资及考核方式也难以发挥相应的激励作用。(二)师资配置失衡。生师比是师资配置的主要参考指标,按照这一指标,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均衡化取得了很大进展。依据西部某县2016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该县小学及教学点共计3517所,小学生总数为38930人,教师2705人,生师比约为14:1;班级数1510,班师比约为1:1.79。[4]依照《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国办发〔2001〕74号)文件的规定,小学生师比为21:1,则该县教师“超编”数量达851人,而班师比符合1:1.8的规定。农村教学点的特殊性在于学生人数少而年级多。如果单纯从生师比来看,该县农村小学生数26889人,教师2131人,生师比约为12.6:1,[5]教师数量充足,但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实际缺口依然非常大。因为该县学生数为个位数的86所教学点,教师数量5人及以下的96所学校中,[6]多数是音乐、体育、美术课程只有一位科任教师,甚至一个都没有。因而,语文、数学科目教师“超编”与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严重不足造成的“结构性缺编”在农村教学点并存,致使农村教学点无法齐全开设课程。从班师比来看,该县农村小学教师2131人,班级1291个,班师比约为1:1.65,[7]高于国家标准。但按班师比1:1.8的规定配置教师,一个有三个年级而学生数为个位数的教学点则至少需要5位教师。如果教师数量过少,即使采用复式教学也难以满足正常教学需求。因此,尽管该县农村教学点的生师比与班师比远高于国家标准,但因“结构性缺编”与部分教学点班级多而人数少的现实需求,以全县平均的生师比、班师比替代教学点实际所需教师数为师资配置的逻辑必然导致广大农村教学点出现“超编缺人”现象,影响教学点教育质量的提升。(三)教育公用经费使用效率低。长期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经费主要由国家、省市、县乡财政按不同比例投入,投入资金的多少也因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而差异巨大。为规范和加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支出管理,提高公用经费使用效率,财政部、教育部于2006年出台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5号),第四条规定“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应主要依据在校学生人数,同时又要兼顾不同规模学校运转的实际情况,适当向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倾斜,保证较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的基本需求。”为缩小中西部教育投入差距,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5月11日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7号)明确提出“经费投入向教学点倾斜,不足100人的教学点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国家虽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但政策在制订与具体执行中存在区域与城乡差异。具体而言,一是区域教育公用经费投入存在差异,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国发〔2015〕67号)规定“中西部地区普通小学每生每年600元,东部地区普通小学每生每年650元”;二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并未按国家的标准要求,对100人以下的学校按100人发放办学经费,而是以实际在校学生数为教育经费投入依据;三是教育公用经费被乡镇中心校截留或挪用于代课教师的工资发放,违反了公用经费不得用于人员经费的规定;四是教学点公用经费报销手续繁杂、时间成本高,使应该使用公用经费的教学、课程开发、学生社团等活动陷于停滞状态。(四)学校撤并程序失范。“撤点并校”的初衷是为了让农村孩子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注重公平的同时扩大规模效益。中国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大,在政策实施之初,部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存在不顾实际盲目撤并行为。具体而言,一是未经公开、公正程序盲目撤并学校,使教学点的撤并变成未征求村民、教师、学生意愿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单方行为,并对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补救措施。二是对教学点撤并后给村民带来的交通费、生活费及租房费用的增加没有相应经济补贴措施。三是通过进城考试选拔农村骨干教师削弱教学点师资的方式,使教学点成为不断培训新教师教学技能的“练兵场”,师资减少致使教学点无法正常开齐、开全课程,弱化了农村教学点的教育质量。四是减少对教学点的教育经费投入,使教学点无法保证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质量变差,而教学质量差又成为更多农村家长给孩子不得不转学的重要原因。

二、农村教学点发展的出路

(一)提升农村教师专业成长意愿。对于农村教学点的教师而言,除了通过外部培训提升教学的技能技巧,阅读教育经典、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充实自己专业素养更为重要。提升农村教学点教师自主成长意愿应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提升教师的伦理自觉。农村教学点的部分教师深怀教育热情,洞悉农村教育对村民子女的生活意义之所在,体察农村生活之艰辛,能满怀激情投入教育教学中,但教师的业务能力有限。一方面是知识的老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落后;另一方面是缺乏了解信息时代学生的心理特点、难以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求知欲望。提升教师伦理自觉,一方面要通过外部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认同与能力,帮助年轻教师正确认识其所处的农村环境,学会与农村学生家长沟通的技巧,认同教师职业,准确定位自己在教学岗位上所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教师伦理自觉的提升更多地依赖于教师自我理解、自我期许方式的反思,如果教师能对职业道德心存敬畏,对自己不求上进的行为有良心的谴责,将教师职业看成是其努力为之奋斗的事业,才不至于在日复一日的惯习中渐行渐远。教育如果不是出于教师个体良好的伦理自觉,并不断运用理性来审视自己的日常生活,主动挑战生态场域中形成的惯习与惰性,那么,不管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其效果都是微乎其微的。因此,伦理自觉应是农村教学点教师专业成长最直接也最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其次,制订鼓励教师持续阅读、学习的政策与相应的奖励措施,克服教师阅读的惰性。由于小学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很少给教师带来严重挑战和危机感,漫无目的的阅读给教师带来较少的成就感与获得感,加之农村学校的生态环境,助长了教师学习、阅读的惰性。虽然教师主动、持续阅读习惯的养成更多依赖于教师的主体自觉,但需要制订较为细致的相应政策和奖励措施,规范与激励教师的阅读行为。如,规定教师每学期必须阅读5-10本书,定期举办读书会或学术沙龙,并对教师参加读书会的次数、撰写读书笔记质量的高低进行赋值,作为年终考核或奖励的依据。最后,推荐、引导教师读书的范围。教师需要阅读的第一类书籍是教育经典,如《论语》《学记》《师说》《陶行知教育名篇》《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爱的教育》《爱弥儿》等,明确教育的价值追求与改革方向,让学生能体验、感受最质朴的教育真谛;第二类是教育报刊,如《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师博览》《人民教育》,让教师了解最新教育教学资讯;第三类是阅读儿童读物或校园文学,获得儿童思维,走进教育对象的精神世界;第四类是阅读人文书籍,让教师获得更开阔的人文视野。(二)合理配置师资。从生师比来看,许多县市已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但师资数量的多少不能仅依据学生数与班级人数,而要依据各教学点的实际情况。在农村教学点的师资配置问题上,应“明确当前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发展的阶段,超越城乡师资配置均衡化的陷阱。”[8]从城市化的进程来看,在农村教学点师资配备存在许多问题,如师资后备力量乏力、教师成长过程漫长、人口快速向城市及乡镇集聚后无法解决现有教师的后顾之忧等。因此,在师资配置上应做到以下五点:一要保证县域内生师比标准,并结合班师比、教师———科目比以保障农村教学点的教师需求。二要建立后备教师资源库,以缓解“超编缺人”及生育导致的师资短缺问题。三要拨发临时招聘教师的专项经费,避免代课教师收入过低与其他教育经费的挪用。四要与乡镇中心校、周边校建立联盟,让部分艺术类教师走教,并对其适当增加补助以化解农村教学点师资“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五要在农村教学点探索不同类型的复式教学模式,尝试对不同学科进行整合,结合具有乡村教育价值的教育资源,以综合课的形式实施教学,保证农村教学点课程齐全开设。(三)完善教育公用经费使用制度。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不断调整,农村教学点的运转经费得到显著提高,但公用经费在实际拨付使用中依然存在校际分配不公、结构性短缺、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报销难、挤占或挪用等现象。教育公用经费使用制度的优化与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从管理理念上说,要“从注重经济效益过渡到注重教育和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从供给视角下的投入公平过渡到需求导向下的获得公平”[9]转变。从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来说,要明确“基本+拓展+机动的经费支出结构,形成体系分立、动态、多维弹性的拨付机制。”[10]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一方面经费要足额发放,50人以下的学校按100人的标准拨付;另一方面需要简化经费报销程序、缩短报销时间。如此,农村教学点才能得到充足的经费保障。(四)规范教学点撤并程序。教学点的逐渐消亡与村落常住人口的数量、村落的经济水平、文化素质、距离城镇的远近等方面息息相关。从短期来看,部分农村教学点学生人数的萎缩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该撤并的教学点依然要撤并,不能因为叫停的撤并政策而在非常低的水平上长久维持,这是对教学点教师的伤害,更是对底层家庭子女的伤害。一方面,要依据教学点的师资数量与质量、学生人数及村民意愿制订学校撤并标准,一个乡村学校如果到了不得不撤并的境地,应事先与村民达成共识,透明决策,对即将失去学校的学生进行妥善安置,并对其造成的困难进行相应交通食宿的补贴,这既体现了宪法对所有公民受教育权的保护,又是减轻底层家庭经济负担的现实举措。另一方面,对教学点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其理念是依据国家教育政策、学校的地理空间,村落距学校的距离等从“以县为主”走向“以乡镇为主”,并提高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水平与生活服务质量。因为“农村撤校并点的根本宗旨是公平与效益,回归教育本质与规律是客观依据,公正程序是其应有之义,制度体系是其重要保障。”[11]

三、结语

农村教学点的教育质量薄弱并将长期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农村教育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应该对该地区教育的现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问题有基本的了解与把握,在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应不断调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或不良结果出台相应的预案,通过制订相应激励措施激发校长的引领作用与教师的自主成长意愿,使农村教学点在多主体的协同努力下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

[2]国务院办公厅.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国发办〔2015〕43号)[A].2015-06-01.

[3]解光穆,谢波.乡村教师队伍支持政策精准落地讨论三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7(10):11.

[4][5][6][7]宁夏西吉县教育局.2016年西吉县教育统计手册(内部资料)[Z],2016:4、4、7、9.

[8]秦玉友.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巩固成就与跨越陷阱[J].教育与经济,2016(6):34.

[9][10]刘善槐,韦晓婷,朱秀红.农村学校公用经费测算标准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8):11、12.

农村教学点范文篇3

良好的团队意识是农村教学点学生集体意识形成的重要基础。这种意识可以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集体—个人观,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来实现。1.树立正确的集体个人观农村教学点教师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个人观时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进行:第一,利用班会、早自习教育学生热爱班集体。农村教学点教师数量少,一位教师担任多门课的教授工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在每天的早自习上、每周的班会上让每一位学生说说自己为班级做的贡献,从而让学生懂得自己是班级的一员。第二,多开展学校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农村教学点教学设施相对简陋,但是对于举办运动会这样的全民运动来说还是绰绰有余的,教师可以在运动会这样的比赛中训练他们、鼓励他们,使学生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同时教育学生集体得到的荣誉少不了他们的努力,使他们懂得要维护集体的荣誉。第三,班级分工明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农村教学点的班级人数虽然少,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班长、课代表、小组长一应俱全,每个人在班级里都承担一份工作。教师可以从劳动入手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劳动中注意观察哪组学生做事仔细、认真,在劳动结束时表扬他们,这样学生不但能相互合作,还增强了责任心。2.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良好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教学点教师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进行:第一,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性成长目标。目标的制定有利于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根据目标然后加以付诸实践,短期目标可能是取得好的学习成绩,长期目标则是长大后从事什么职业等。有了目标的学生会在学习方面表现出主动、积极的态度,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的思想上来,学生的自律意识也会不断提高。第二,每周评选一个自律标兵。农村教学点教师可以通过树立榜样的方法来让学生学习,对自律意识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以及颁发相应的奖品作为鼓励学生自律的奖励,同时也给了每位学生一个积极向上的动力自律。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时刻表扬自觉遵守纪律的学生。教师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度过,因此,农村教学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来帮助学生自律。对上课遵守纪律的学生给予好评,教师的表扬对学生来说是神圣的、无比崇高的,学生也会为得到教师的一句表扬而自律,这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律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是教学点学生认识集体的重要途径,也是形成集体意识的必要条件之一。农村教学点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时,首先要做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际沟通态度。其次是培养学生有效沟通的能力。

1.形成积极的人际沟通态度

所谓“态度决定一切”,积极的人际沟通态度是帮助学生集体意识形成的首要条件。农村教学点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际沟通态度,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教师要给学生最真诚的爱。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他,爱护他,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用爱来教育学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个人价值,也就可以让学生懂得尊重的重要意义,从而学会尊重他人。第二,师生之间要平等相待。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的威信有两种,一种是权力威信,另一种是信服威信。教师要努力在学生中树立信服威信,有信服威信的教师特别受学生重视,他的意见、劝告、教导,学生都乐意接受并执行。言传不如身教,学生在有信服的教师教导下自然懂得积极与人沟通。第三,教师要学会赏识每一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教师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赏识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让学生兴奋不已,这些都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他形成积极的沟通态度。

2.培养有效沟通的能力

农村教学点范文篇4

教学点多,这是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的一大特点。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省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农村教学点有所减少。但由于我省境内山高坡陡,河流纵横,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广大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为确保边远山区的孩子都能依法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一些农村教学点不能撤并,还须长期保存。

教学点虽不能全部撤并,但教学点的存在又对农村教育带来一定影响。首先是地处边远、条件艰苦,教师派不进,留不住,在教学点任教的多为当地“民转公”教师或代课人员,往往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教学水平不高。其次是学生不多,公用经费总量小,教学点资金紧缺,教学设备简陋,办学条件差。第三是教师少,有些是一人一校,教学点课程难以开齐,教学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教学质量偏低。第四是山水阻隔,交通不便,教学点多为农村教育管理的盲区,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难点。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要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加强教学点管理,克服当前教学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教学点管理,办好农村义务教育就必须进一步改革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在坚持“以县为主”,加强县级统筹的同时,要切实落实乡级人民政府管理教育的工作职责,发挥乡镇中心学校的指导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实行教学点挂靠村完小,作为村完小的延伸教学班,人、财、物由村完小统一管理。乡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乡镇教育工作的领导,认真履行教育工作的职责。乡镇中心学校要加强对辖区各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指导,成为本乡镇师资培训中心、教研教改中心、信息传递中心、图书资料中心。对乡镇中心学校的评估,要抽查辖区内村完小,看其是否发挥“中心”的指导和辐射、带动作用;对村完小的评估,应当包含其延伸班级,即所挂靠的教学点。

实行教学点挂靠村完小,成为村完小的延伸教学班,是办好农村教学点的重要举措。具在方法为:一是教学点任课教师由村完小统一安置,同培养培训、同考核、同奖惩,从而有效解决教师派不进、留不住问题,有利于师资水平的提高;二是教学点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研教改、质量监测等由村完小统筹安排,这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三是教学点办公经费由村完小统一核算,教学设备、设施统一由村完小配备,这能有效克服资金不足,办学条件差的困难,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为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广大农村孩子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我们应当加快改革、创新,加农村教学点管理,努力办好农村教育。

作者:廖锦工作单位:黔东南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农村教学点范文篇5

一、要做好教学点班主任工作,应注意抓好班级全面工作教学点

班级工作要全面抓。班主任不能只抓学习,放松或放弃其他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点班主任对全班所有同学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发光点,全面地、辨证地认识每个学生。不要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用过激的语言训斥学生。对学生成长要全面关注。不但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生理心理,要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的教育。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个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要做好教学点班主任工作,应注意对学生严而有度

(一)在以往的大班班级管理中,我们往往强调“严”的一面,教师认为“严师出高徒”。有的班主任无时无刻不摆着班主任的架子,板着冷面孔,甚至为一些小事大做文章,努力做到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衡量。让学生怕自己,这样做才算管好了班级。(二)我认为教学点班主任工作要严而有度,在对班级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对他们采取宽容的态度。教学点班主任实实在在真心爱护自己的学生,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教学点班主任教师宽容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班主任人格魅力的体现,是班主任充满爱心的体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三)我想教学点班主任老师能够倾注自己满腔热诚,热爱自己的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同时也来点对学生的宽容,我认为这是教学点班主任必不可少的品质。我认为班主任宽严适度,才能师生和睦,互相尊重。师生关系才能更好的培养,班级才能更好的发展。

三、要做好教学点班主任工作,应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成

长教学点“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法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得不到应有的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将产生极大影响。教学点留守学生,他们一旦离开父母,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他们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家长的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学生”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学生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多给他们以鼓励。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部分留守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作为教学点班主任老师要珍视留守儿童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有利机会激励、表扬留守学生,多给他们以希望,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四、要做好教学点班主任工作,应学会懂得理解宽容自己的学生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提法“理解万岁”,成人需要理解,难道我们的教学点学生不需要吗?我认为我们的学生更需要理解、更需要宽容。新时代的学生,他们富有幻想,敢于实践,常常有一些近乎离奇的想法与做法,对此,我们班主任老师更要理解,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具体分析和个别加以引导。另外,教学点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是非观念不十分清楚,容易干傻事,犯错误。而对于他们的错误,教学点班主任老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批评,甚至训斥体罚,而要分析他们犯错误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一旦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我们作为班主任老师就要宽容,要鼓励他们再接再厉,给予表扬,这样做,容易加深学生与教学点班主任的感情交融,取得事半功培的教育效果。

五、要做好教学点班主任工作,应多加引导鼓励学生教学点学生

的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做,教师不能事事包办代替,这是育人之道,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方法。只有教学点班主任教师坚持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自立意识。因此,我在工作中,总是让学生自己主持召开班、队会,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学会处理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班主任只是当好参谋,给予启发、引导和鼓励学生。

六、做好教学点班主任工作,应注意讲究方式方法,多和家长保持

联系作为教学点班主任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教育法规、学生行为规范和学生守则、校纪班规等。班主任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要因时、因地、因性别和性格的差异,采取适合各自情况的不同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运用好教育学、心理学等原理,去处理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总之,教学点班主任要注重处理问题的效果,要注重方法的运用和效果取得的和谐统一。我觉得教学点班主任在处理学生之间的小矛盾时,最好先向家长解释其中的原因,这样家长就特别的感激老师,甚至对老师的做法感到非常的理解,感觉老师对我的孩子特别关注。有时学生家长还能帮助班主任老师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家校共育的效果。也就是说随时和家长保持联系,争取获得家长的一份理解和尊重,对管理班主任班级是大有好处的。

七、做好教学点班主任工作,应注意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完善自我,做一个谦虚的人

要做好教学点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努力去学习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一要向书本去学,学习新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好的手段,以及管理艺术;二要向同行去学,要经常向管理有方、管理有道、管理有成效的优秀班主任学习;同他们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三要边干边学,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教学点班主任工作不断会有新的内容,也会随时产生新的问题,作为教学点班主任就应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进完善自我,以适应其工作的需要。

八、做好班主任工作,应注意发挥教学点班级文化对班级管理的促进作用

每个班的班级文化搞好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就有效多了。如果班级文化能足够丰富有效,那么对学生的熏陶教育也就会如“随风潜人夜”的细雨一样,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班级文化是依托并通过班级学生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它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弥散于学生心中,指引着学生的前进方向。班级文化是“无声的润物”,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它是班级这个“小社会”角落里的“社会环境”,影响并制约着每个学生及整个班集体的发展趋势及学习前景。

农村教学点范文篇6

1问题提出

学习兴趣的培养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心的话题,也一直是教育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由于课程的特点,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习兴趣不大,因此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作为农村小学来讲,特别是农村的教学点来讲,由于规模小,教学师资、教学条件比较薄弱,教学情况不仅与城市小学有很大不同,即使与农村中心小学来讲也有很大的不同。虽然说经过这些年的撤点并校,教学点数量大大减少,但仍然有近30%的学生在教学点学习,因此对教学点学学生的学情研究,对于提高教学点的教育质量,保证教育公平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2研究过程

2.1调查对象

本调查选择的苏北G县Z乡的中心小学(记为A校),一个完小教学点(记为B校)和一个只有一、二、三年级的教学点(记为C校)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校有20个教学班,人数近800人,教学条件好,师资较为雄厚。B校共有7个班,有282人,教学条件一般。C校有三个年级3个班,共有110人,教学条件简陋。为了分析教学点的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随机选择A校二-六五个年级各2个班作为比较对象。B校和C校的全体二年以上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2.2调查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教学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中心小学的学生学习兴趣只是作为参考对象,比较二者在数学学习兴趣上是否有显著差异性。中心小学数学学习兴趣与年级、性别、家庭之间的相关性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采用开放式问卷,以选择和问答的形式进行调查,对结果做定性与定量分析,并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访谈以便对有关数据做进一步分析。

2.3研究结果与分析

(问卷见附录)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96份,收回679份,A小学417份,B小学214份,C小学65份.统计的有效问卷696份。从上述三个表格来看,C学校的学生兴趣最高,达76.9%,但是有于C学校年级较少,二年级的数据明显拉升了平均数,C学校平均数不具有普遍意义。二三年级数据较为接近,因此三个学校二三年级的数学兴趣比例大致相同。因此分析的重点放在A、B两所学校的比较上来。从学习兴趣的来看A、B两校的学生对数学很感兴趣的比例为66.42%和61.75%,相差近5%,A校的数学学习兴趣高于B校,但差距不具显著意义。但是如果去除二三年级的数据,那么A校的对数学学习很感兴趣比例为55.79%,B学校的为45.97%,经平均数差异检验p<0.05,具有显著差异.如果分年级比较,无论A校还是B校学生的对数学学习很感兴趣比例随着年级的上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三四年级、四五年级下降比较明显,开始出现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的现象。究其原因,其一,四、五、六年级数学难度增加;其二,随着教学教学内容难度的增加,对教师、教学条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心小学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远远好于村小教学点,导致了学习兴趣的差异;其三,中心小学家庭的经济条件普遍来说好于村小,只要条件允许,村民们一般都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镇或乡中心小学学习,接受更好的教育。其四,中心小学的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村小教学点的学生留守儿童占多数,父母外出打工,平时主要靠爷爷奶奶照料生活,很难有人经常关心孩子的学习。随后对B学校的三、四、五年级学生中,各抽出10名对数学学习不是很感兴趣的同学进行访谈,研究其不喜欢数学的原因。在这30名孩子当中,只有两名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24名学生的经济条件一般,还有4名孩子的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其中留守儿童14名。经过访谈,这30名孩子都认为数学比较难学,特别是四年级后逐渐听不懂。有不好意思问到老师,数学学习成绩下降,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有18名孩子提到了数学课堂老师讲地不生动,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有7名孩子提到数学教师比较严厉,对数学成绩不好的同学不屑一顾,丧失数学学习的信心。有3名孩子提到曾经遭到数学老师的严厉批评,对老师非常不满,从此以后不再喜欢学数学。在问到父母是否关心自己的学习时,大部分学生都说家长忙干活,一般不过问自己的学习。有三个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做过高的期待,能念到什么时候就到什么时候,实在学不下去,就回来跟自己学手艺或做买卖。

2.4思考与建议

1)改善学校教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创设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外部条件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教学设备的配置,如多媒体教室、投影设备等都可以在数学教学化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于提高。高年级的数学内容难度加大,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教材处理水平和教学驾驭水平。如果教师水平有限,缺乏理论知识和敬业精神,不能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几乎都遵循着教师为主、课堂为主、书本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必将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要提高教学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必要在这两个方面加强。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数学学习兴趣养成的人际条件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养成的必要条件。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抛弃高高在上的传统的心理定位,在教学中,要成为学生平等的对话者,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中的朋友。面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不要冷嘲热讽,要采用合适的方式,正确的引导,在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水平,更新陈旧的教学理念。以教师个人的魅力和高超的教学水平去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家校合作,打造数学学习兴趣养成的空间从访谈过程可以看出,父母对小孩学习关心的程度,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观念、学习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父母对孩子学习不重视,大部分孩子的学习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受到挫折时,往往顺其自然,导致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不够。学校要与家长沟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兴趣培养的空间。4)针对关键阶段,采用有效手段,破除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养成的四、五、六年级是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最快的阶段,究其原因,这三个年级数学教学内容难度加大,部分孩子在学习上出现困难,导致数学学习兴趣大幅下降。因此要加强这三个年级的教学研究,找出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集体研究,提出解决的方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在具体的教学中尽可能的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因此学生的生活实际应当成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数学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直观问题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出发,取材于学生的生活,以此来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的陌生感,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语

农村教学点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由于时间原因,许多问题都没有涉及,即使涉及的问题也没有更深入的研究,这个调查研究仅仅是个开端,所得的结果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希望以本研究引起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心农村教学点的教育问题。

本文作者:张基益工作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篇

一、进行队形队列的训练

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需要任何体育器材同样也能达到锻炼身体目的"在教学中运用队列队形练习,能合理地组织学生活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节奏感和韵律感练习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队列队形练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团队观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站、立、行的习惯和优良正派的作风"站立是发展人体美的基础行走则是人体运动美的起点"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可塑性很强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队列队形练习河以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石出"队列练习是指学生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作队列练习原则上应按正规的军事训法方法进行"体育课教学中的队形队列练习,为适应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审美能力"可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采用齐步、跑步、大步、小步以及各种舞蹈步进行"把一些常规的队列练习稍加变化使队形多变重新组合与演化成许多有趣而又实用的练习别造出带有和谐美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如分队走、合队走、裂队走、绕场走、交叉行进、8字形行进走或跑等赴趣味性与严格性并重"队列队形的整体系统变化必须建立在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先分散后综合、循序渐进的基础上进行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把握队列教学的整体性和难度大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逐步掌握队形变化的技能"在六一节目演出中学生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拿上花环走出花样队形就是一场极好的文艺演出"。

二、进行5米加速跑训练

我们进行的素质教育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与水平的综合提高活动"在体育教学中依新课改的要求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让每位学生热情参与体育运动享受成功的乐趣"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寓教于乐促进和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限时短跑是许多中小学体育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奔跑本身比较单调为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训练短跑速度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活动规则赴学生在奔跑动作得到巩固、基本掌握正确的奔跑动作时也能在玩中学、学中练,于玩中体验运动的情趣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教师要在课堂活动中用游戏贯穿始终,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训练的目的"新课的讲授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胫松地接受新知识,学会正确的动作要领这是也避免危害发生的重要一环"如在新授快速跑内容时,教师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河以通过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以角色饰演的方法进行比赛跑池可以采用接力跑的方式不是用接力棒做连接而是让一些跑步知识的问答做为连接或是把一些体育常识做为过关密码膜仿游戏中的通关方式,把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思维、公平竞争、彼此交流而且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等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体能"。

三、进行跳长绳训练

跳长绳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身体还能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且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项活动中渗与人数多场地要求少,器材简单也很受学生的欢迎"其练习方法简单易行俩人摇绳其他同学成一路纵队依次穿过长绳"其难点在于动作连贯协调速度快"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男女两大组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知道绕9字跳绳的方法、要求,再让学生分组练习"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可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队员,自己组织练,让学生自己推举一名组长,负责训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在初步选拔出队员后让落选的学生自己再组成一个预备队进行训练,跳得好的可以进入比赛队,而比赛队的学生如果跳得不好则降到预备队进行训练"这种优胜劣汰全部由学生自己操作"学生们练得兴致勃勃,一节课下来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掌握跳长绳的动作技术"大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会让体育课进行得更顺畅也会让体育课充满活力"我国许多农村学校活动场地狭小体育器材较少经常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交叉安排体育课时、自己制作简易体育活动器材等方法来解决问题,而采用以上几种体育运动方法会让学生在坚持锻炼身体的同时收获更多"。

本文作者:宋建玲工作单位: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郑家河沿镇谈庄小学

第三篇

1背景及意义

城镇化过程中倘若处理不好教学点生存发展问题,就会伤害部分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公平原则就会受到践踏.因而,认真探讨城乡学校布局中农村教学点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不仅具有重大的教育理论和现实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

2赣南农村教学点的生存现状

2.1赣州市农村教学点的结构布局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占全省四分之一人口,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3%[2].农村教学点在全省分布最广.农村教学点的数量2010/2011学年初还有730所,占整个村小以上小学数的28.16%.其中寻乌、南康、兴国、瑞金等县的农村教学点数量还比较多.相对比较少的县为全南县、崇义县、于都县、宁都县、信丰县.从农村教学点的分布情况看,与当地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崇义县、于都县、宁都县、龙南县和信丰县经济状况较好,崇义和全南两个县已经没有农村教学点了.(见表1)本研究的抽样调查表明:农村教学点位于乡镇的距离最远的有75km,最近的1-2km,平均路程约为20km左右.学校通往乡镇的公路状况:基本实现了水泥路面,这类学校占总数的88.71%.还是泥沙公路的学校只有12所,占总数的9.68%,还有2所学校没有通公路,占1.61%的比例.代课教师主要分布在农村教学点和中心小学,从分布的状况看,于都县的代课教师最多,占了小学专任教师的近10%,定南、全南最好,基本没有了代课教师,章贡区、兴国县、宁都县和大余县也比较少.

2.2农村教学点基本情况抽样调查分析

为了解赣州市农村教学点的基本情况,课题组对2010年在赣南师范学院参加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农村教学点学员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基本覆盖了赣州市十八个县(市).现根据问卷调查的状况,作如下分析.

2.2.1农村教学点规模情况

所调查学校学生的人数分布:最多的学生数672人,有25位教师,最少的学生数7人.100人以下学生的学校有46所、50人以下的学校有14所.很显然,农村教学点中,有的教学点学生的人数还是不多.

2.2.2农村教学点的教师情况

农村教学点教师的学历分布状况:本科学历12人,专科学历36人、师范毕业38人、高中学历6人,其他学历76名.说明农村教学点教师的高学历主要为大专和中师毕业的为主.还有许多教师学历需提高.教师数分布:所调查的学校中共有公办教师1230人,民办教师18人、代课教师198人.1人1校(1位教师的学校)的学校有6所.85%的学校都位于乡镇以下的农村.从上述两年农村教学点培训的教师看出:教师处于两头的比重较大,即:2009年和2010年培训的农村教学点的师资处于29岁以下的教师分别占培训教师的31.09%和44.64%.50岁以上的教师分别为27.73%和16.67%.说明农村教学点的教师正在从老年化过度到年轻化,这几年农村教师引进人数不断增加.

2.3农村教学点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状况

抽样调查显示,有少量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学校56所,占总数的45.16%.一半以上的学校基本没有现代化设备.即使有现代化设备的学校也就是一台电脑或打印机、电视机、DVD和远程教育接设备.有远程教育接收设备的学校有20所,占总数的16.13%.学校联入计算机互联网的学校有34所,占总数的27.42%.大部分学校没有接入互联网.

3赣南地区农村教学点的生存困境

对教学点存在认识偏差,有些管理者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没能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状况与不同农村地区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的实际,盲目追求规模效益,对教学点采取“一刀切”的撤并方式,有的教育管理者则有“教学点无关大局”的思想,“对教学点不重视,另眼看待”,导致了“教学点办学水平与中心学校差距越来越大”;?对教学点的管理力量薄弱.虽然目前大部分教学点已归属当地中心小学管理,但县级部门对教学点的管理“无暇顾及”、“鞭长莫及”;乡(镇)政府对教学点“管理缺位”;乡(镇)中心学校对教学点的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学点的办学条件无论是教室、桌椅还是教学设备都很简陋;?教学点的管理难度有所增加.有些教学点的地理位置很偏远;教学点的教师几乎无法更新、流动,出不去也进不来;学生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教学点生均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学生少、经费也少,只能勉强购买基本的笔墨纸粉笔;?教学点的教研活动几乎没有,教师培训机会很少.

4赣南地区农村教学点的发展空间分析

从国外经验来看,发达国家在农村交通网络发达之前,其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小型农村小学(教学点).如美国曾经有成千上万个一师一校的小学,至今仍有463个这样的学校[3].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自然萌发、衰落和兴起三个阶段.在我国农村教学点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教育政策变化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因自身的不足被大规模撤销撤并,而后又被寄予提高教育质量的厚望而得到扶持和发展.历史地来看,农村教学点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使在学校合并时期也广泛存在于乡村.农村教学点的生存发展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或农村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出生趋势预测对农村教学点增、撤、并政策,以及政策措施采取的时间、方式具有科学指导意义.根据调查数据委托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省数值模拟与仿真技术重点实验室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差分方程模型,研究了在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小学在校学生人数的变化规律,并用2003年-2008年的相关数据,得到了在校生人数变化规律.从数学模型中发现,在假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出不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对江西省上犹县县镇(农村)小学在校人数变化的状况进行分析,来科学预测教学点的发展[4].(见图1)图11997-2009年上犹县出生人口总数从图1可以看出:2007年至2009年人口出生趋势为,1997年至1999年下降,之后上升,到2006年最高点又开始呈下降趋势.小学二至五年级农村流动到县镇学生总数变化趋势:2004年至2006年上升,到2006年达到高点,又开始呈下降趋势.现又有点上升的趋势,(详见图1).表明:在出生人口变化基本不大的情况下,目前农村小学流入到县城的人数增长不是很快,比较平缓.农村教学点在今后一段时间(近五年左右)还有可能存在.

5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背景下农村教学点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5.1摒除二元教育发展思维,在城乡和校际教育一体化的教育发展思路下重新审视教学点的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思维和发展战略已经基本确立,把义务教育全面当作一项社会公共事务已有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在增加城镇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国家应明确为农村受教育处境不利人群提供优质义务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农村教学点的改进力度.在公共治理的视野下,将对教学点的建设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通过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来逐步化解长期以来二元办学体制给教学点带来的诸多问题.

5.2根据教学点的办学实际,加强管理,全面改善其办学条件

赣州市农村教学点占全部小学总数的三分之一,目前还有一定数量的代课教师,教学点教师的学历还需进一步提高,教师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年轻化两级化趋势,一半以上的教学点没有现代教学设备.针对赣州市农村教学点的办学实际,一是,要继续完善投资体制,对保留下来的教学点予以适当支持,改革经费分配与管理方式,保证农村教学点有独立的教育经费;二是,通过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政策制度设计,为教学点补充留得住、热爱和了解农村生活的高素质本地师资,是最终提升教学点教育质量的关键;同时,还必须注重教学点现有教师素质的提高,为教学点教师增加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最后,针对当前教学点存在教师年龄偏老、职称偏低和学科结构性矛盾等问题,要给予教学点教师切实有效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机会,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其工作效能.

5.3在“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原则指导下,正确处理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和农村教学点的生存发展问题

农村教学点范文篇7

关键词:农村教学点;教师队伍;编制;条件保障;培训

“农村教学点是适应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偏远地区的教育发展而设置的以复式教学为主的小规模不完全学校。”[1]2018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乡村小规模学校(指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以下统称两类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农村教学点也是乡村小规模学校的一种类型,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小学161811所,有教学点101398个,有复式班8092个。除北京、天津、上海三个市之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教学点存在。像河北、河南、广东、云南等省教学点数量超过1万个,河南省达到18622个。[2]可以说,农村教学点在我国分布广泛且数量庞大。农村教学点作为教育系统的“神经末梢”,解决了农村地区低年级孩子“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等难题,保障了这些适龄孩子就近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也大大减轻了其家庭的教育经济负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学点虽然是‘点’,对学生来说却是教育的全部。”[3]正是这些农村教学点,在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履行教育为所有人服务的本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所指出的:“办好两类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虽然经过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不懈努力,农村教学点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观,办学质量也不断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教学点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对此,许多研究者通过调研得出了相应结论,范先佐认为:“农村教学点面临着经费短缺、教师整体素质低、教师工资待遇低、办学条件差等突出问题。”[1]张金龙认为:“作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农村教学点的生存状态反映出了教学点当下所遭遇的诸多现实挑战,农村教学点面临的生存危机。”[4]刘奎祥认为:“在实现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教学点以其数量多、师资弱、留守儿童多、办学条件差的特点成为‘无法言说的痛’。”[5]张文宇认为:“农村教学点办学规模小、学生少、设备设施简单;教师少、年龄结构偏大;地域偏僻。”[6]《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也认为:“两类学校仍是教育的短板,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农村教学点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中,教师队伍问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所有研究成果中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

一、创新师资配备机制,保证农村教学点所需教师数量

“编制”是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7]教师编制是教育事业编制的核心部分,教师编制对师资配置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教师编制主要指教师的数量定额,而教师的数量主要依据学生数量及教学工作量来确定。目前,数量不足是农村教学点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这一问题的产生,与编制政策及执行有极大关联。2014年,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明确规定:“将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到城市标准,即高中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2.5、初中为1:13.5、小学为1:19。”统一城乡教师编制标准,对于促进中小学师资均衡配置具有重大意义。编制数量以生师比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而农村教学点的主要特征是班额小学生数量少,如果教条地按照生师比进行教师编制计算,就会出现“标准上超编”但“现实中缺人”的矛盾现象,出现显性超编与隐性缺编矛盾突出且余缺难以互补的现象。超编就是学校教师数量超出教师编制标准规定的数额,而缺人是学校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对于这种状况,解光穆认为:生师比常常是极高的,但按班师比又是极低的。由于生师比与班师比矛盾突出,使得农村学校的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众多数量的“麻雀学校”与数量极大的“微型班级”普遍存在,在教师配置上时时捉襟见肘,农村教师总量超编与实际缺编矛盾存在[8]。(一)严格落实编制向农村教学点倾斜的政策。2012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各地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学和教学点予以倾斜。”2014年,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联合的《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要求:“各地在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等规定的同时,重点对学生规模较小的村小、教学点,按照教职工与学生比例和教职工与班级比例相结合的方式核定教职工编制。”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要求:“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县级教育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进一步向人口稀少的教学点、村小学倾斜。”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强调:“编制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倾斜,按照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对小规模学校实行编制倾斜政策,按照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编制。”由此可见,国家对于编制向农村教学点倾斜的政策是明确的,关键是在编制执行过程中要落实这一倾斜政策。(二)将生师比、班师比及工作量相结合计算农村教学点教师编制。按照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农村教学点的教师编制,在上述国家政策中都有明确规定。由于农村教学点没有勤杂岗位编制,常常由教师兼任勤杂人员岗位来完成营养餐等勤杂工作任务。即使将班师比与生师比结合来核定教师数,绝大多数农村教学点的师资数量仍然无法满足正常教学需求。因此,在农村教学点师资数量配置过程中,在将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基础上,还应将教师的工作量(教学工作量和非教学工作量)作为重要因素予以考虑。对此,已有相关理论探讨及实践探索。张金龙认为:“解决农村教学点师资紧缺问题,重点是要基于校际教师工作量均等原则配置师资,实现教师在教学工作量上的均等,缓解农村教学点教师‘包班’‘包点’的教学压力,提高农村教学点教师工作的‘公平感’。”[4]四川省沪州市委编办参照生师比和班师比标准核定编制总量,村级教学点按“1+N(班级数)”标准配备教师[9]。(三)鼓励教师下沉弥补农村教学点教师数量的不足。事实上,通过编制配足配全农村教学点所需全部师资是不现实的。因此,应推进城镇学校教师定期轮流下沉到农村教学点任教,以弥补农村教学点教师不足。四川省沪州市委编办试验岗编适度分离措施,实现镇级学校教师下沉村级教学点,由学区内“统一设岗、统筹使用、轮流任教”[9]。

二、健全教师发展保障机制,吸引教师到农村教学点任教

农村教学点常常远离城镇,偏僻闭塞,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简陋,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差,教师成长与发展机会少,缺乏吸引优秀教师任教的环境。因此,要健全教师发展的保障机制,让教学点“亮”起来,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进而提高对优秀教师前来任教的吸引力。(一)健全农村教学点教师的薪酬保障机制。农村教学点条件艰苦,要通过健全薪酬保障机制,确保教师的经济待遇及生活保障。要落实国家规定的农村教师生活补助、乡镇工作补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补助标准,并依据农村教学点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让农村教学点教师在经济待遇上获得与在艰苦条件下从事教学工作相匹配的薪酬收入。全面解决农村教学点教师的住房问题,根据农村教学点的交通状况,选择在教学点、乡镇寄宿制学校或周边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将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学点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对于走教的农村教学点教师,提供必要的交通帮助与支持。(二)健全农村教学点教师职业发展的保障机制。深化年度考核、评优选先、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改革,健全农村教学点教师职业发展的保障机制。通过对年度考核和评优选先向农村教学点教师倾斜、放宽农村教学点教师职称评聘条件、单独为农村教学点安排高级职称职数等措施,既对在艰苦条件下任教的农村教学点教师予以相应回报,也可发挥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教学点任教的导向功能。鼓励优秀师范毕业生、城镇骨干教师下沉到乡村教学点任教:一方面,对下沉教师在学区内“统一设岗、统筹使用、轮流任教”,将下沉教师的编制、人事、工资关系保留在本部,打破农村教学点教师的身份顾虑;另一方面,将下沉农村教学点任教期间的工作经历和表现与评先选优和职称评聘挂钩,将其作为申报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的条件,推动城镇教师积极下沉到农村教学点任教。(三)改善农村教学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实施农村教学点教师关爱行动,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教师“愿意去”并“留得住”。江西省宜春市开展对农村教学点教师的关爱行动,提出实现全市农村教学点所有教师一间住房、一台电脑、一台电视、一部电动车、一个热水澡、一餐热饭、一次培训、一次表彰的“八个一”目标,这些举措涵盖了农村教学点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教学水平的提升、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的形成等众多方面,既解决了农村教学点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又有利于吸引教师到农村教学点工作任教。“关爱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断设身处地发现教学点教师的切实需要,让这些教师更满意自己的工作和生活。”[10]

三、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农村教学点

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农村教学点教师队伍存在着教学水平欠佳的问题。蒲大勇认为:教师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结构性问题突出,教师岗位培训层次不高。[11]张文宇也认为:教师年龄偏大,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缓慢;教师学历偏低,缺乏正规的专业培训;教学水平不高。[6]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农村教学点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和扎实的学习紧密相关。因此,要通过培训和学习等措施,培养一批职业精神牢固、学科知识全面、专业基础扎实的“一专多能”的农村教学点教师。(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研修。为农村教学点教师提供切合实际需求且形式多样的培训及研修,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和研修活动,要更多惠及农村教学点教师。要加强农村教学点网络资源建设,通过远程培训等手段提高教师获取教育信息的能力。完善联片联校教研制度,建立相邻学校(教学点)组成的小区域教师成长发展群组,开展农村教学点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发挥校内研修的重要功能,加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发挥县级教研机构作用,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为农村教学点教师提供“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训。加强实践培养,采取送教下乡和安排农村教学点教师到城镇学校跟岗实习培养等措施,让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为适应农村教学点教师包班及复式教学的需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要凸显乡村教育价值内容,提高农村教学点教师的职业情怀和职业认同。(二)鼓励农村教学点教师积极开展阅读和自学。在职称评审、年终考核等方面制订鼓励政策,帮助农村教学点教师克服场域惰性,激发他们积极开展阅读及自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供必要的书籍、杂志、报刊及电子材料等阅读学习资料,为农村教学点教师阅读和自学提供条件。通过促进农村教学点教师的持续阅读和自学,增长他们的教学智慧,提升他们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范先佐,郭清扬,赵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学点的建设[J].教育研究,2011,(9):34-4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2018/gd/201908/t20190812_394174.html,2019-08-07.

[3]吕建.教学点由“痛点”变“亮点”,如何实现[N].中国教师报,2019-3-20(3).

[4]张金龙,秦玉友.小规模之痛:农村教学点发展困境与应对政策———当地教师的声音与“规模效益”实践取向批判[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2):116-124.

[5]刘奎祥,焦富.教学点:被遗落的珍珠[N].中国教师报,2018-09-05(15).

[6]张文宇,朱雪琴.农村教学点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理论探索,2019,(21):21.

[7]单耀海,李国炎,莫衡.商务国际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59.

[8]解光穆,谢波.宁夏农村教师队伍数量结构变化实证描述———兼议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标准的合理制定[J].宁夏党校学报,2016,18(4):92-96.

[9]吴伟.岗编适度分离推进学区制改革———镇级学校教师下沉村级教学点的茅溪实践[J].行政科学论坛,2019,(7):8-10.

[10]甘甜,程路.为什么宜春的农村教学点对教师有了吸引力[J].人民教育,2018,(22):43-46.

农村教学点范文篇8

关键词: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

在农村义务教育中,农村教学点属于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国家全面推行义务教育中,对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更是提高了要求,并且还是办好农村教学点和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的主要途径。农村教学点是目前农村地区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虽然国家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共服务,加大了财政方面的投入,促进了教学均衡发展,但同时也因为经费、硬件设施等多方面因素,阻碍了农村教学点实现标准化建设。基于此,为提高教学点的教学质量,将针对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展开深入分析,确保农村学生也能享受现代化的优质教育。

1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内容可看出,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特点,明确学校的基本办学标准,特别针对农村学校,要想保证教学仪器的合理运用,应创设多功能教室和改善现有生活卫生条件,而且不论在学校办学还是社会监督方面,标准不仅能被当作遵循的根本,还是政府投入和监管的主要依据,一旦标准出现缺失等问题,必定会让政府投入出现随意性、监管出现盲目性等现象[1]。因此,针对农村教学点而言,对农村教学点实现标准化建设,目的是给乡村学生提供公平、高质量教育,而且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不仅能提高办学质量,还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对提高教学点的基本办学条件、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现状

2.1农村教学点存在的问题。根据农村教学点的标准化建设现状可看出,在实际建设中存有:师资队伍力量待提升、硬件应用水平待提高、留守儿童问题较严重、生源流失问题较普遍等问题,不仅阻碍了农村教学点建设的顺利开展,更是对农村教育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2.1.1师资力量待提升。纵观农村教学现状可看出,在农村教学点中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该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农村教学中,存有严重的“一师一校”现象,其表现为一名教师担任多门教学课程,并且除了教学以外,教师还需要处理其他方面的内容,因教师工作繁琐,所以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第二,相比较城镇学校的教师而言,农村教学点的教师年龄偏大,并且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比较老套,教师不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最终针对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造成了严重影响。2.1.2硬件应用水平待提高。因缺少建设和装备标准,致使很多教学点的设备设施长期无法得到补充,同时,教师结构不完善,对教学仪器设备缺乏充分认识,促使很多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都不高,没能充分发挥教学仪器设备具备的作用,就算拥有教学设备也都处于闲置状态。比如,某农村学校的教学点配备了约20台钢琴,但是由于教师不会使用等问题,导致钢琴一直都处于闲置状态下,不仅没能发挥教学设备作用,还致使教学资源大量浪费,没能在实际教学中贯彻现代化的教学理念[2]。2.1.3.生源流失问题较普遍。每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成长期间获得最好、最优质的教育,但是由于农村教学点的教学现状,致使很多学生家长都对此存在担忧。伴随城镇化发展和农村人口的迁移,跟随父母进城就读的学生数量正在逐渐增加,虽然在城市中就读比农村教学质量好,但是也导致农村适龄儿童数量出现减少现象,最终致使农村教学点的生存压力变大,无法在农村中标准化建设教学点,也无法有效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3]。2.2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受到局限的原因农村教学点受到局限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地理环境较差。相比较城市而言,由于农村地理条件本身就差,再加上农村道路不平坦,甚至还有地方根本就没有路,完全借助翻山越岭的方式行走。此外,还有很多贫困农村地区的学生,因上学路途过于遥远且路况不好,以及自身营养达不到满足,致使学生纷纷辍学。第二,对教学点缺乏重视。有很多地方财政都没有对农村教学点加大重视,只是把财力集中于中小学,针对农村教学点,不仅投入少还关注少,最终导致农村教学点缺少一定的财政支持。第三,农村教师编制不合理。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的最为局限,就是缺少专业的农村教师,由于大多数年轻教师都喜欢和愿意,在大城市中打拼和生活,所以导致农村教师综合质量偏低。

3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针对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而言,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围绕宗旨,落实立德树人。相关教育人员,应当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为依据,组织开展现代化教育,然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使教学要求能够成为最基本遵循的原则。第二,围绕国情,遵循发展规律。基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想让农村教学点实现标准化建设,则是需要围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实现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第三,围绕问题,促进学校发展。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应以解决农村教学问题为依据,以实现适龄儿童就近上学的原则,推动农村学校基层设施建设发展,确保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有效弥补。第四,围绕就近原则,实现教育公平。教学点作为农村中常见的办学组织形式,不仅具有独特存在的价值,同时还能保证教育实现公平,促使农村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只有立足于公平和谐和就近入学的原则,才能保证教学设备和教学点的建设,真正落实在农村教学中,促使农村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4]。

4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的途径分析

基于农村教学点存在的问题,对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的建议展开深入分析,其内容包含:从教师培训入手,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从财政投入入手,解决经费短缺问题;从留守儿童入手,帮助自己发现优点;从顶层设计入手,推动教学点的发展等,目的在于有效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推动农村教育能向均衡发展目标前进。4.1从教师培训入手,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不同于城镇教学,农村教师人数少、课程多,并且也没有后备人员能够替代教师进行上课或看管学生,所以在农村教学点中,教师基本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使得教师自身教学理念一直处于落后阶段。要想有效整改这一现象,就需要教师能充分运用校本教研平台,通过组织教师培训的方式,让城镇把优秀教师和优质课程送到教学点中,促使学生能在优质课内进行学习。同时,还可以借助放假的机会,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教师在此过程中开阔自身视野,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5]。除此之外,学校还需要有目的的组织教学点教师开展教学,通过多样化的自我学习,在提高教师业务学习能力和基本功的同时,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教学能力,促使教学点的顺利开展。4.2从财政投入入手,解决经费短缺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促使农村经费短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第一,针对教育经费加大倾斜力度,尤其针对生源不足百人的教学点而言,需要根据百人拨付教育经费的方式进行,并且还要对偏远地区的薄弱教学点进行适当倾斜;第二,针对农村教学点办学条件的专项资金进行改善,可以为农村教学点购买必要的教学设备,比如圆规、量角器等常规仪器,或者是“音、体、美”教学中的常用器材等优化办学条件专项资金,充分给予农村地区教学建设提供支持,满足农村教学点办学需求;第三,通过社会力量筹措资金,有效改善农村教学点的办学条件,促使农村教学点办学条件能实现标准化发展。4.3从留守儿童入手,帮助其能健康成长。对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而言,需要安排指定人员处理留守儿童的问题,尤其是教学人员,更需要对留守儿童加以重视,通过及时沟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让问题出现蔓延现象。再者留守儿童往往是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这些孩子总是被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照顾,长辈难免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溺爱心理,对于孩子在家里做出的不正确行为,甚至采取纵容的态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留守儿童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不利于农村地区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同时,还要对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加大关注,一旦发现某名学生存有问题,教师要能对该名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给学生较多的信任和关爱,促使学生能够自己发现拥有的优点和价值。和这些儿童耐心沟通互动,潜移默化地给儿童提供潜在能量,使得小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及时和教师交流,倾诉自己的困难,寻求帮助。或者和留守儿童家长沟通,树立家长陪伴孩子成长的意识,家长抽取更多的时间关心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方向,从而找到奋斗目标[6]。4.4从顶层设计入手,推动教学点的发展。全国教育大会曾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而且教育还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教育脱贫攻坚战是否能打赢,可见其意义重大且责任重大”。所以,需要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能够高度重视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并从国家层面对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提出相关要求,以此来体现国家意志。此外,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在各个国家基本底线要求的基础上,创设出符合农村教学点发展的地方标准,这样一来,不仅能充分体现国家标准,还能体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标准,促使两者在相辅相成中进行彰显,这样在顶层设计方面入手,提高农村教学点建设效率,进而推动我国农村教学点的建设和发展。4.5从建设入手,组织好教学工作。新时代人们要高度重视对农村教学点和建设的建设工作,做好综合整治工作,完成农村教学工作,主要工作是对农村校舍进行改进,对危房进行重新建造,加固和维修一些不好的房子,还要对农村地区的桌椅板凳等进行更换,并且将不安全的门和窗户等全部替换调,为学生和教师构建宿舍和食堂等。与此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充足信息设备,确保学生能够完成计算机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充足仪器、图书和体育器材等,完成校园内绿化建设工作,美化任务,还要注重发展农村教育、财政、住房、审计和住房建设等,改善农村办学点。政府组织,地区政府做好布局工作,有效调整和改善,借助网络、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介,向全社会进行宣传和介绍,确保农村教育建设和环境改善真正达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而全社会人员大力支持,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保证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改善能够有效进行下去。

5结语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社会角度还是幼儿角度,对其教育展开分析,农村教学点的标准化建设,都会对整个教育体系产生影响,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教育部门需要对教学点的标准化建设加大重视,并且还要通过:从教师培训入手,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从财政投入入手,解决经费短缺问题;从留守儿童入手,帮助自己发现优点;从顶层设计入手,推动教学点的发展等多个方面,实现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促使农村学生也能享受现代化的优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俞华良.推进四项工程促进社区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J].新农村,2019(10):54-55.

[2]丁吉念.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点[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9(11):24-25.

[3]王亚斌.浅谈如何做好“农村教学点学校”的班主任工作[J].新课程导学,2019(17):12.

[4]潘行.关于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思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5):47-50.

[5]吴孝钿,弭鲁芳.关于地方院校数学分析教学的几点思考[J].创新教育研究,2019,7(3):324-328.

农村教学点范文篇9

海南省政府2001年9月发文《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开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督导检查活动的通知》,自此开始了在海南省的教学点改革。截止2012年有将近1400个农村教学点,在校学生近两万人。海南万宁市在2005年后也开始对各偏远地区进行布局规划,到目前为止万宁农村地区的教学点就46所,每所教学点的学生不足100人,少至10多人。平均教师6~7名,多至14人,少至三人。JX小学位于万宁市LJ镇JX村,JX村三面环山,一面向海,与临近的陵水县隔山相望;村民以黎族为主,只有一户苗族,该村只有一条从村头直通村尾的乡村公路。JX小学建于1953年,占地面积24292平方米。2010年撤并小学四、五、六年级到万宁市思源实验学校。目前小学部有一、二、三三个年级,各一个班,共有学生99人,学生都来自JX村,基本以黎族为主2013年春季开设附属幼儿园:有小、中、大各一个班,共有幼儿80人。该小学共有10名教师,小学部6名,其中只有一名属于正规师范学校毕业,平均年龄50岁以上。幼儿园部4名,其中4名没有编制。在硬件方面,有教学楼一栋,教室里教学设备陈旧,没有电脑、投影仪、电视机等现代教学设备;没有专门的篮球场、田径场。足球、排球、跳绳等体育设备奇缺;有五间教职工宿舍,人均0.5间。JX小学时在海南教学点中典型的少数民族农村教学点。

二、JX小学教学点折射出来的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教学点现状

(一)以民族特色为主的农村教学模式

海南省共有少数民族38个,全省18个市县中有9个少数民族聚居市县和4个杂居市县,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是黎族、苗族、回族,他们大多聚居在海南岛中部、南部的琼中、保亭、白沙、陵水、昌江等县和三亚市。海南省多年的“撤校并点”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模式使得现存的多数教学点都存在在这些少数民族偏远山区,能留下来的教师也往往以会讲本地语言为主。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教学模式成为我省农村教学点的重要特征。这表现在:本民族或多民族的文化氛围,教学手段、模式、理念等缺乏现代特征;农村教学中的放任式教学观念存在。这些模式的存在有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如黎族传统体育中的合理性和黎族传统织锦技术的教学,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也只能发现少数具有天赋的学生。然而少数民族氛围较为浓厚的农村教学模式不利于我省农村教学点的发展。

(二)教育政策的某种歧视性导致“硬件”投入得不到真正的落实

自2001年5月颁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后,海南省教育行政部门在农村基础教育上做了大量的工作,部分农村基础教育“硬件”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落后地区的教学点并没有得到同等的改善。《海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民族教育手段现代化进程。……加强少数民族地区计算机教育和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步代。”,并专门制定了《2011年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设备配备标准需求参考表》给与地方政府参照执行。从“参考表”中可以看到:该表涉及的包括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设备几个方面。然而:1.计算机教室和多功能媒体设备在很多教学点都没有资格配置。由于教学点是一、二、三年级,学生总人数一般不超过100名左右,大多数学校很难平行班很难超过3个,这导致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基本与多数教学点“无缘”。2.满足配置条件的仍然配置不起来。表中所示的参考标准规定平行班1~2个配备多媒体教室一间,电子阅览室一间,其中计算机四台。这样的标准在任何一个教学点都应该能配置的。但在对JX小学的调研中,这也是个空白。在笔者调研的教学点,一栋两层教学楼是希望工程资助下建成的,但陈旧的教学设备和较差的教学质量输出和洋气大方的教学楼却显得格格不入。

(三)教学点“软件”方面的改革效果不佳

自《决定》颁布以后,海南省教育部门马上起草了《海南省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意见》,并根据各市县的具体情况对农村教学点的建设给予了专门说明。省教工委和省教育厅在2013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实现所有教学点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全覆盖及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调研中,发现教学点教学软件资源也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JX小学教学点共有10名教师,半数教师来自本地,常以本地化(万宁话)开展教学。小学部6名教师受教育水平不高,其中5名高中毕业,属“顶班”出身的,只有校长是正规师范院校毕业。教师知识结构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属“一张嘴,一支笔”的传统教学模式。6名教师除了要教本专业外,还要教体育、音乐、美术等文化素质课,负担很大。访谈中,JX教学点负责人谈到:一个教学点往往只有一个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甚至有的教学点还没有这样的教师,教学点对经过系统训练的正规高等师范毕业的教师可以说是求贤若渴。

(四)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稳定增长

海南省从2004年底起,对全省18个市县城乡教师工资实行统一标准发放。2007年省政府出台《海南省提高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岗位绩效津贴暂行办法》,从2007年1月起,将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岗位绩效津贴提高到人均月150元;2008年提高到人均月300元,从2009年1月1日起,教师绩效工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拉平了学校教师与公务员收入水平的差距。海南省教育厅在2013年关于《报送农村教师特殊津补贴项目有关情况的通知》中对教学点的进行了专门的补贴,并且教学点补贴标准明显高于村小和中心小学。此外,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还有民族地区、偏远地区补贴,但这仅限于有编制的教师。

(五)社会关注度不够,教育意识薄弱

JX村是一座三面环山、一面靠海的小村庄,一条小马路走到尽头的山村里的学校是很难引起外人注意的,缺乏社会关注的教学就给教学点的资金等各方面资源的获得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教学点的存在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是快速发展的国际社会趋势,带来国际化的标准,一方面是停留在少数民族大山里的复合式教学模式。国际旅游岛建设人才是关键,这无疑也成为了国际旅游岛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但是在问卷中29.1%的家长仅仅希望自己小孩最多初中毕业就可以了。还存有一些父母觉得只要尽到一种国家九年义务教育附给他们的义务责任,小孩读到几年级不爱读了,回来也随便。

三、关爱农村教学点,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快速发展

政府主导下的“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是改善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学点的根本原则和思路。教育公平强调的“不仅要在一种形式的意义上开放,而且应使所有人都有一平等的机会达到它们”①坚持这一原则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显得极其重要。这有利于更好的协调城乡之间、农村教学点和各中心学校之间的关系。此外,教学点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是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学点的主体,这就要求政府部门更要以实质平等作为政府制定教育政策的出发点。

(一)充分认识教学点在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点是海南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生力军。教学点不仅仅是有助于解决偏远地区孩子上学远上学难、降低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成本高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国家义务教育的实现,防止因上学远上学难问题导致辍学现象的产生,避免发生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相关研究表明,教学点作为小型学校往往能借助其灵活多变的课程和教学方式而输出较高质量的课程。教学点在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中将长期存在。很多地区在对教学点的相关政策当中都没有给予教学点以优先性的考虑,甚至有相当的歧视性的意识或政策,这就要求各界人士提高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学点存在价值的充分认识,理解教学点在国际化背景下的多民族族际关系中的重要意义。

(二)完善投资体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教学点的教学费用都是按照人数多少进行分配的。农村教学点正常的运行经费主要是依靠上级政府下拨的公用经费,各教学区教育主管单位往往是中心学校。因此,该经费又由中心学校统一管理并按照各小学,农村教学点的学生人数进行再次分配。经费的层层管理导致经费的使用总是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从笔者调研的茄新小学得知,由于所有教学点的经费都由中心学校统一掌握,而中心学校的经费本身也短缺,中心学校对上级下拨的经费有配置权。在经费的使用过程,中心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情况支配一些他们本校需要的教学设备,这种由上而下的分配模式无形中也会对农村教学点的发展上起到了阻碍的影响。如在教育相关部门成立一个专门管理农村教学点的机构,并按国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和我省“关于提高村小学和教学点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要求去管理农村教学点,有关的教学经费要在第一时间充分地利用在农村教学点上。

(三)促进教师流动,合理配置教学点师资

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教学点发展的诸多因素中,问题的焦点在“教师”方面。在笔者调研的教学点,由于“撤销并点”,多数优秀教师都去了中心校。该校负责人对笔者说得最多的就是:“你们这批支教调研的留在这里最最好了”。教学点的师资力量亟需得到改善。这就需要促进教师流动,合理配置教学点师资。首先,根据客观因素适当放宽农村教学点教师的编制标准,合理调整各科课程,由相应专业的老师负责,保证不会出现严重的缺教师现象;其次,应该定期多开展一些针对农村教学点教师的培训,并定期考核培训的效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教学点教师工资绩效进行严格的管理评定。第三,多鼓励优秀教师到偏远的农村教学点任教,并对到农村教学点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岗位补贴、职称晋升的优先权。第四,充分利用志愿者这个平台,比如通过“走教”“支教”“带教”等方式,来缓解教师暂时性的短缺,促进教师流动,合理配置师资力量。

(四)建立高校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学点长期帮扶机制

高校拥有优秀师资、先进教学设备、教学理念等优势,高校更应当充分发挥其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职能作用。(1)设立资金项目,以“国培计划”为主导,以校际长期帮扶机制为内容开展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学点的长期帮扶。从2010年开展的国培计划已经有对海南省偏远地区教学点教师的培训,但名额与众多的农村教学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需要培训和帮扶的对象也是难以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发挥民族地区高校的服务地方的重要职能。(2)开辟资金渠道,开展寒暑假支教服务活动。高校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教服务活动不仅能给教学点带来新鲜的信息,也能为大学生提供磨练心智、锻炼能力的机会,培养在校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3)建立高校教师与少数民族地区教学点教师的沟通机制。这既可以给经费的支持,也可以给职称评定优先权的鼓励。此外,这种帮扶机制还应当以网络等平台作为载体。

(五)以《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为契机,大力改善教学点生存环境及教学效果

《规划》提出,未来乡村空间重构的方向是:依托现状条件较好、人口规模较大、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集镇和中心村,集约建设新农村中心居民点,使其成为农村地区的主要聚落形式,同时保留和适度发展具有鲜明特色和区域代表性的村庄,从而形成以小城镇、中心居民点和特色村庄为主体的乡村居民点体系。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教学点建设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按规模经济理论,在既定的市场条件下,生产规模扩大,可以导致最低平均成本的下降。这就需要改变农村教学点分散、师生人员少、收入效益低、教育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局面。在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见着总体规划下,“小城镇、中心居民点和特色村庄为主体的乡村居民体系”的构想能解决教学点存在的地理位置和公共资源投入的瓶颈问题。

四、结语

农村教学点范文篇10

要研究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素养,就必须掌握第一手真实可靠的数据和材料,而农村教学点大都分布在较为偏远的地区,如果采取走访或是信函调查的方式,由于大都路途偏远,交通和通讯闭塞,可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难以采集到丰富的调查数据。2008年江西省教育厅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启动“农村教学点教师省级培训计划”,对全省农村教学点教师分期分批进行集中培训。从2008年起每年培训1000名,计划用五年时间培训教学点教师5000名。培训任务由江西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江西教育学院和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共同承担,培训对象为在全省农村教学点任教的在编在岗教师,江西省教育厅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参训教师本人和所在学校不承担任何费用。[2]农村教学点教师集中培训,为调查数据的采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本次调查以参加江西省农村教学点教师省级培训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农村教学点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使调查对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本调查历时两年,分四个不同培训批次共抽取678人做为调查对象,其中试探性调查问卷调查对象192人,正式调查问卷调查对象486人。四个培训批次分别为2011年7月26日,抽取了在江西省教育学院参加培训人员中的192人;2011年8月16日,抽取了在南师高专参加培训人员中的200人;2011年8月25日,抽取了在江西师大参加培训人员中的189人;2012年8月,抽取在江西教育学院参加培训人员中的97人。他们来自全省各地的偏远山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二、调查研究方法

本次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通过数据分析解剖农村教学点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及存在问题。问卷采取无记名,当场发放,当面填写,当场回收方式进行。在问卷及访谈过程中,大多教师都积极配合,进展顺利,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本问卷采用SPSS13.0和EXCEL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86份,回收问卷486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461份。因此次调查以参加江西省农村教学点教师省级培训的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因参加培训的人员中含有一部分的农村小学教师,经统计,在接受问卷调查人员中实际农村教学点教师为265人。以下的分析均基于此265份问卷。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基本信息

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是对农村教学点教师基本情况的了解。在年龄分布上,45岁以上的教师为47.9%;在教龄分布上,教龄达20年以上的为59.2%。以上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教师占到近六成,近一半的农村教学点教师年龄超过45岁,教师老龄化情况比较突出。因为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生活环境艰苦,工作条件较差,很少有老师愿意去教学点工作,在教师队伍长时期得不到更新的情况下,教学点只能靠“本土教师”支撑,随着时间逐年推移,他们的年纪不断的增长,教学点教师年龄老化的问题日益显现。同时这也成为调查数据中农村教学点从教20年以上的教师占到近六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年龄大、教学时间长,尽管在教学经验上相对丰富,但受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思想影响,会阻碍他们对教育信息技术这种新事物的接受和适应。在教育程度方面,调查结果所示,受调查农村教学点教师本科及以上、中师和专科学历分别达到5.3%、46.4%和47.2%。表面看起来学历达标率还可以,但我们应清醒的看到,农村教学点教师很多都是从民办教师转聘过来,他们第一学历大多为高中或初中毕业,其中许多教师的中小学是在“”中度过的。尽管在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的要求下,正如调查数据所显示的那样,这些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如函授、自考、“三沟通”等形式获得合格学历,但这种学历合格状况与正规大中专毕业生相比存在本质上的差别。他们并不具备与现代教育教学适应的学科基础和技能,这种名不副实的“后取学历”实际上是教学点教师“学历低”的表现之一。

(二)信息素养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教师缺乏硬件支持

调查结果表明,农村教学点的信息基础设施极其落后。家中和学校里没有电脑的分别为67.9%和67.2%,学校能上网的电脑仅为8.3%,反映了农村教学点硬件条件极度匮乏的现状,农村教学点近七成的教师家里和学校都没有电脑,既使有电脑,学校能上网的也不足十分之一;也正是因为没有电脑,他们每天用电脑时间0小时的为60%,0-1小时为26%,每周上网时间0小时的占65.7%,0-4小时的占21.1%。个人信息素养的提高有赖于信息化资源和硬件氛围的支持。信息环境的缺失,使得大部分的的教师无法接触到网络中的信息世界,教师缺乏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物质环境支持,严重影响了其信息素养的发展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必将影响他们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严重制约了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政府要加大对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力改善农村信息硬件基础设施和使用环境,否则,提高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素养形同纸上谈兵。

2.信息需求意识强烈,但学习主动性不高

信息意识是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功能、价值、重要性等的认识。教师信息需求的强烈程度是反映教师搜索、吸收信息的动机水平,高水平的动机不仅决定了教师对信息的敏感程度,还能够使教师产生自我充实与自我更新的活动,从而有助于信息素养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自我提高。在整个信息素养结构中,信息意识对信息素养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调查数据显示,在对认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信息知识需要及时更新这个问题上,选择了强烈需要和需要的人占到28.7%和67.2%;在认为多媒体教学会提高学生积极性吗这个问题上,88.7%的人选择了会提高;在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关系这个问题上,有97.4%的人选择了能极大的促进教学或促进教学。说明尽管农村教学点所处的信息环境比较恶劣,信息化普及程度比较低,农村教师点的教师们仍有着强烈的信息需求意识,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价值,反映他们对信息知识的渴望,意识到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脉搏。在是否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这个问题上,有40.8%的教师表示不大清楚,在是否经常阅读信息技术的科普文章这个问题上;只有17.4%的教师经常看,偶尔看和基本不看的占了绝大部分;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这个问题上,55.1%的教师选择没有多媒体设备,无法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37.9%的教师选择教学计划组织,只有3%的教师选择个人兴趣;在备课时您会主动到网络上查找相关教学资源这个问题上,没有条件,从未查找为59.2%,经常查找为15.1%,很少查找为25.7%。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尽管在农村教学点教师有着强烈信息需要,但是受硬件环境的恶劣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不看或者看不到信息技术方面的科普文普,受信息环境和自身素养的制约,近一半的教师不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缺乏对信息的敏感,近六成的教师无法到网络上查找相关教学资源,较强烈的信息需要与恶劣的客观信息环境现实之间的矛盾,造成农村教学点教师无法自觉去寻求满足自己需要的信息,对信息技术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才有可能主动地获取、利用和开发信息。以上调查表明,仍有少量的教师认为信息知识不需要更新,认为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的没有作用甚至是妨碍教学,这说明在欠发达的农村教学点,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观念还需要进一步转变。

3.信息基础知识匮乏

信息知识素养是指教师掌握的信息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信息知识是形成积极的信息意识情感、高尚的信息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提高信息应用能力的基础。没有信息知识就没有信息素养,信息知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信息能力的强弱。

(1)常用教育教学办公软件掌握程度不高

调查数据显示,农村教学点教师对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幻灯、图像处理等软件表示不会使用或完全不懂的分别占56.6%、66.8%、63.8%、68.7%,说明农村教学点教师对于大多数常用的教育教学办公软件都不熟悉,掌握程度不高。通过进一步的数据交叉对比分析,学校或家里没有电脑的教师,不会使用或完全不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幻灯、图像处理等常用软件分别占到77.7%、81.5%、79.2%、80.0%,而有电脑的教师分别为36.3%、52.6%,48.9%,57.8%,未掌握的比率明显减少。说明,硬件条件的缺失,对教师掌握常用教育教学办公软件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对于有电脑的教师来说,他们对常用教育教学办公软件的使用和掌握程度仍然较低,相对来说,字处理软件的掌握和使用程度好一些,而电子表格、幻灯制作、图像处理等软件不会使用或完全不懂仍然占到一半以上,其中能熟练掌握并运用的都不超过10%。整体上农村教学点教师对多媒体的基础知识掌握仍表现为严重不足的现状。

(2)网络基本知识欠缺

调查数据显示,在对电子邮箱的使用上,92.4%的农村教学点教师没有自己的电子邮箱,能经常收发邮件并能有效管理邮件的仅占1.9%;网页制作方面,88.3%的教师表示不会制作网页,没有一个人能熟练地进行网页的设计和制作的。在“您使用过即时聊天软件吗”,有76.6%的教师表示没有使用过,能够达到熟练运用的不足20%。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农村教学点教师在网络基本知识方面的欠缺。通过进一步的交叉对比分析,同前面所了解的情况一样,没有自己的电子邮箱和不会制作网页的比率按“没有电脑”、“有电脑,不能上网”、“有电脑、能上网”的顺序依次减少,其他的几个选项也呈现出类似情况,进一步说明了农村硬件条件和信息环境的恶劣条件严重制约了农村教学点教师对网络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网络素养低下,影响了农村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基础知识匮乏,急待提高。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到没有电脑的教师近80%的人没有掌握常用的教学办公软件,绝大部分教师无法上网,不了解基本的网络知识,利用网络工具进行交流的情况不是很普遍。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知识的掌握程度随着“有电脑、能上网”、“有电脑,不能上网”、“没有电脑”的硬件条件顺序依次递减。再次说明恶劣的信息技术条件和环境严重制约着农村教学点教师对信息知识的掌握。农村教学点教师基本信息素养的欠缺,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处理能力。

4.信息运用能力不高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没有信息能力,信息素养就成为一句空话。对信息的获取、分析、使用和创造等都是信息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信息化教育中,教师信息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教育教学的质量高低。

(1)信息应用水平低下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教学点教师表示因没有条件无法使用电子邮件、论坛、实时聊天等信息技术而与他人进行讨论、学习,经常使用电子邮件、论坛、实时聊天等信息技术与他人进行讨论、学习的仅为3.4%;在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这个问题上,调查结果显示,有57.36%的教师表示没有条件或完全不懂,对此比较熟悉的仅占12.8%;有50.9%的教师表示对于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没有条件,从未使用过,经常使用的仅占6%。在这几项调查中,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教师都是因为受信息硬件条件的制约,影响其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网络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教育能力严重不足,信息应用水平不高。在对除计算机以外的其他常规电教媒体如录音机、VCD等辅助教学这个问题上,82%的人表示比较熟悉或一般熟悉,但仍然有18%的教师表示没有条件,完全不懂,如此不得不对农村教学点教学条件的简陋表示担忧。

(2)信息获取手段不高

在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作为信息主要来源的网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否利用网络获取教学信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在上网的主要目的这个问题上,调查结果显示,休闲娱乐30.9%,浏览新闻38.9%,通讯13.6%,收集资料41.5%,专业学习24.9%,其他9.4%。排在最前面的是收集资料,其次是浏览新闻,说明农村教学点教师初步具有运用信息化资源来支持和丰富教学的意识。“没有条件,不能上网”这个硬件条件的制约仍以41.9%居于首位。关于网络信息检索方面,当问及“你熟悉搜索引擎吗”,58.9%的教师不知道什么是搜索引擎,12.5%的教师常常无法找到自已需要的材料,15.5%的教师知道搜索时需要关键词,基本能找到需要的网站和网页,只有13.2%的教师表示能找到任何需要的信息。能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农村教学点教师利用搜索引擎通过网络获取教学信息的能力还很欠缺。在对信息资源获取的优先排名调查中,“纸质图书和报刊”和“与别人交流”仍是农村教学点教师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分别占到55.1%和33.2%,同时,也可喜的看到,有17.4%教师把网络资源要作为信息的重要来源,说明尽管信息环境恶劣,农村教学点教师利用网络提高教学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3)信息鉴别、加工能力差

对信息辨别、加工和处理是再次创造信息的基础,对于网上的信息资料,调查结果显示,有21.5%的教师表示在与他人商讨下能评价和识别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7.2%的教师能独自评价和识别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12.1%教师在他人的帮助下能筛选整理信息,并加工成新信息,4.5%的教师能独立筛选整理信息,并加工成新信息。表明教师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加工和处理能力不高。

(4)对硬件维护能力不高

对于硬件维护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连接、安装和使用常见鼠标、键盘、麦克风、显示器、打印机、机箱等输入输出设备,15.8%的教师表示都会,33.6%的教师有些会,16.6%的教师会用不会安装,33.9%的教师表示完全不会。有半数的教师表示完全不会或会用不会安装,这与农村教学点缺少硬件条件是直接相关的,农村教学点教师对硬件知识的掌握和维护大部分还处于一知半解状态,维护能力不高。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农村教学点教师受硬件条件的制约,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搜索和获取教学信息的能力明显欠缺,传统方式获取教学信息仍占主流地位;少部分教师具备运用计算机加工和处理资源信息的能力,但整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对于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和使用能力较弱。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能力较弱,急待提高。

四、提高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素养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硬件建设,改善信息化条件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硬件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否则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就成为了无米之炊。由于中国地域经济发展的并不平衡,很多边远地区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从前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农村教学点教学设备更是严重落后,幻灯、多媒体教学对教师们来说几乎就是梦想,除了教参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做为辅助教学的,连最基本的电化教育水平都达不到,更谈不上使教育走向信息化的轨道。因此,增加硬件投入,改善农村教学点的信息化条件,成为提高农村教学点信息化水平的当务之急。

(二)加大配套软件资源的投入

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对信息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要使教师掌握并在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离不开配套的软件。人们在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素养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硬件的投入,而忽略软件的配套以及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导致硬件设备的利用率低下或闲置而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先进的硬件设备与适合的软件资源相互配套才能有效的推进对教师专业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要加大软件的购买力度。现在农村普遍缺乏优质的教育教学软件资源,更不用说条件更加落后的农村教学点。因此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要注意适当加大对其配套软件的投入,购买适合本地区实际的、与新课改同步的软件资源。

(三)依托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构建教学点教师培养新模式,增加教学点教师培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