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工单核销改革与趋势

时间:2022-12-13 08:58:08

加工贸易工单核销改革与趋势

近年来,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海关总署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其中之一就是对加工贸易企业实施工单报核试点(表1),并先后在成都、天津、苏州、上海、厦门、宁波、重庆等海关试点实施:2014年5月16日,成都海关宣布,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进行单耗核销改革,正式开展工单式核销模式;2014年8月19日,天津海关推行的“工单核销系统”正式上线,进一步提高加工贸易类企业出口保税的便利化水平;2015年4月,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带头组建工单核销试点专题小组,选定三星家电进行工单核销的试点工作;同年8月份顺利圆满完成试点,并已顺利完成账册的阶段性核销工作;2015年7月,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工单核销项目成功上线,成功助力公司建立内部管控机制,提升企业信用管理;2016年3月11日,厦门海关关员通过“加工贸易联网监管服务平台”,对达运精密工业(厦门)有限公司电子账册的“工单数据”核销结果进行确认,标志着厦门关区工单式核销改革正式启动;2016年8月26日,经过工单核销系统与宁波群志光电有限公司ERP系统、特殊监管区域智能化系统实时联网试运行,宁波海关顺利完成第一笔工单核销业务。迄今,加工贸易工单核销试点已3年,需对其创新、优势、监管、效应、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以为该试点推广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一、工单核销内涵分析

工单核销是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采集企业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中的加工贸易料号级料件及成品数据建立备案数据库,并按照归并关系规则生成H2000项号级账册底账,以企业申报的经卡口核放的进出区核放单(包括国内送货单、区内区间调拨单等)、料号级报关建议书数据作为料号级料件及成品的核增核减理论数据源,以企业电子工单数据作为实际耗用,计算产生理论库存,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加工贸易料件、半成品、成品核算核销的海关核销模式,是一种对企业生产进行定量与动态监管,实现海关库存数据与企业实际库存数据自动比对的核销方式。即工单核销旨在回避单耗的折算管理,而通过引入企业仓储管理,以现有的仓储电子数据直接向海关报存,通过企业仓管系统与海关特殊监管区系统联网比对,筛选风险数据进行重点盘存,以大大提高核销的便利度和准确度。

二、工单核销创新特色分析

当前,机电产品出口已将近占我国出口总额的60%,但也呈现出增长乏力的窘境:2009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达59.35%,创历史新高,但随后逐步将至2014年56%的低位,2016年虽回升至57.68%,但仍未回到2009年的水平,特别是2015-2016年以亿美元计算的机电产品出口额已连续两年负增长,并导致同期加工贸易出口的负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已占加工贸易出口总值接近8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的单耗核销难以适应特殊区域大型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耗用的变更有关:1.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具有生产周期短(通关速度要求快)、产品更新换代快(单耗变更频繁)、产品构成复杂(涉及料件料号多)等特点,特别是单耗核销较难监管的半成品库存种类不断增多,使得成品单耗构成复杂,致使海关难以准确、及时地掌握企业的单耗情况,从而不能完全实现对大型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定量监管和实时监管。2.传统加工贸易备案管理难以适应大型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备案管理需求。特别是商品种类不断增加导致现有H2010电子账册容量不堪重负,对备案和核销管理造成巨大负担。而工单核销则通过归并关系,将料号级申报资料升级为项号级申报资料,大幅瘦身电子账册。3.传统单耗核销预先核定单耗的管理作业模式难以适应大型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单耗核销是通过预先核定成品单耗,海关再根据数量逻辑关系在一定周期内通过逆向运算间接掌握料件耗用和成品生产情况,并将理论库存与实际库存进行比对,以从定性监管转向定量监管。但受单耗事先核定难度大、产品种类繁多、产品数量大、核销时间长等因素制约,造成“核销难、核销慢”的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该类产品的出口。如福建省位于厦门市翔安火炬高新产业开发区的达运精密工业(厦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液晶屏幕零部件研发、生产的企业,因光电产业具有订单时效要求高、产品周期短等特点,在实际生产中,经常需要临变更生产计划,如果采用传统的“单耗管理核销”模式,每一次变更都要向海关申请审批,对企业生产灵活性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光电产业具有的原材料多、工序长、管理复杂等客观情况,使得企业在每一个核销周期结束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库存盘点和数据比对以进行核销,大幅降低企业生产和加工出口的便利性。而工单核销通过对接企业工作系统与海关信息化系统,海关实时采集企业实际作业工单和进出库申报数据,实现对企业生产的定量、动态监管和库存数据自动比对,从而实现对企业生产“零干预”的动态单耗核销,大量节省核销时间,并降低内销征税缓税利息。因此,该项改革既提升海关监管效能,又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节约“关企”双方大量人力资源,实现企业发展和海关监管效能的双赢,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的要求。

三、工单核销优缺分析

1.优点。以料号级电子工单替代项号级备案单耗,有效有解决企业单耗变更频繁、而备案无法同步所造成的核销数据差异,有效解决企业料号级生产管理和海关项号级监管无法完全适应的难题;工单核销使用企业实际生产所用的物料进行核销,可实时计算而避免数据滞后,缩短核销时间,提升通关速度;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企业申报行为的两次审核(根据归并关系自动将料号级申报信息导成项号级报关信息和放行后的项号级报关单与料号级报关建议书信息进行比对),大幅降低申报差错率,提高企业的规范申报率和管理细致度;利用企业库存和物流平台料号申报两头数据,回避以单耗为中间数据的折算所带来的数据失真问题,确保账册数据的准确性;工单核销只需使用海关监管系统的工单平衡报表,无需人力手工运算,简单快捷准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全方位、多角度的风险管理措施(如耗用比监控、单货确认时效提示、损耗率预警、第三方审计等)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对推进企业诚信建设和完善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缺点。企业的所有进、出、转、存数据都需申报给海关,即海关能深入企业的生产管理核心,时时监管企业的任何行为,加大企业的监管压力;由传统的项号级核销转为料号级核销意味着管控越来越严格,加大企业料号管控的工作量;对某些不太规范的企业,海关能监控到企业的任何“不合规”行为,加大企业“做假”难度,提高企业违规被查风险。

四、工单核销海关监管

1.加工企业需完善ERP系统工单核销要求企业应根据海关监管要求定期报送ERP系统中的工单数据,因此企业需要具备较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即使用ERP系统对采购、生产、库存、销售等实行全程信息化管理,特别是要以电子工单方式记录生产加工、检测维修成品的实际使用料件情况。2.ERP系统须对接海关电子联网监管系统工单核销要求企业向海关报送能满足海关监管要求的相关数据,因此企业应建立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能通过数据交换平台或其他计算机网络,按海关规定的认证方式与海关辅助系统(平台)联网,实现各项数据的串联对接。3.加贸企业需对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分开管理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保税成品与非保税成品均分库别存放,各自之间的移库等均通过ERP系统严格管理,并及时报核。4.海关实行多角度预警与监管海关可根据辅助系统(平台)提示的库存差异预警、工单预警等风险信息采取查验、中期核查和引入中介机构协查等方式对企业货物和进出口行为进行核查,并根据需要采取下厂核查的方式对企业的申报库存数进行核实。更需注意,海关在监管过程中,如确认加工贸易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或存在违法情况,则可停止对该企业实施工单核销。

五、工单核销发展趋势分析

1.工单核销技术上已脱离原本的海关H2010系统进行作业,使用的系统是海关核查监管系统,目前各地区海关使用的监管系统不尽相同,报送数据的各类文件(如《进出境报关建议书》、《料号级进出区核放单》、《企业电子工单》等)格式规范要求也存在差异,导致在多个直属海关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无法统一ERP系统数据格式,加大加工贸易企业内部采购、生产等计划的协调难度。因此,海关总署应考虑推出统一的海关核查监管系统。2.将该创新核销模式拓展到具备耗用料件繁杂、不确定性强、通关时限要求高等特殊要求的保税维修、保税研发等加工贸易创新业态,以推动上海“双创”中心和贸易中心建设。3.推动以企业为单元的管理模式和灵活核销方式:如建立企业主动披露制度,探索企业自主核报管理模式;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确定核销周期,自主选择采用单耗、耗料清单、工单等核算保税料件耗用,以优化单耗管理,实现顺势监管,提高通关便利化程度。

参考文献:

[1]许鹤珍.厦门海关启动“工单核销”改革[N].国际商报,2016-3-16.

[2]胡晨霞,高春晓.工单式核销为试点企业带来改革红利[N].宁波日报,2016-08-30.

[3]海关总署.海关总署公告2015年第53号(关于开展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有关事项的公告)[EB/OL].www.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0/tab49564/info777332.htm,2015-11-06.

作者:叶梓洵 査贵勇 单位:1.上海海关学院 2.上海荣畅国际贸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