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国内加工贸易原因调查思考

时间:2022-07-22 10:59:50

影响国内加工贸易原因调查思考

1.序言

美国和欧盟一度认为全球性贸易不平衡是引起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寻找贸易不平衡的根源中,很多争论和研究的焦点都聚集在微观因素中,诸如中国国内消费水平过低、美国低存款率等。2008年,中美贸易顺差创纪录达到了3490亿美元,中国政府声明要刺激国内消费,重估人民币价值从而帮助全球经济恢复平衡。因此,分析中国贸易平衡中决定贸易模式和双边贸易平衡的结构变量是很重要的。

2.加工贸易的决定因素

我们将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影响中国加工贸易的相关因素。实证分析主要基于Gravity模型,它广泛应用于双边贸易。Eichengreen和Irwin(1998)认为Gravity模型对区域一体化的实证研究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口加工和进口加工是分别检验的,根据标准的Gravity模型,我给出解释中国来料加工贸易的模型是:(1)Log(PIMit)=α0+β1log(GDPit)+β2log(GDPct)+β3log(REXit)+β4log(FDIit)+β5log(Di)+α1EAi+α2WTOt+α3ACit+εit在这里,PIMit作为中国从贸易伙伴i实际的来料加工数量;GDPit是贸易伙伴i的国民生产总值(GDP);GDPct是中国的GDP;REXit是人民币和贸易伙伴i国之间的货币汇率;FDIit代表贸易伙伴i从1985年到t年对中国的累积直接投资;Di是中国与贸易伙伴i的距离;EAi是名义变量,当贸易伙伴位于东亚时,等于1;否则等于零;α1代表东亚各国在制造网络中的影响力。WTOt是一个名义变量,在2002年到2008年期间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对加工进口有影响的话,数值等于1。名义变量AC是1990年的亚太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于1997年和1998年等于1,其他各年等于0。双边汇率REXit是从CentreD’EtudesProspectivesetD’InformationInternationales(CEPII)获得。更高的汇率意味着人民币的贬值,因此,如果人民币促进了加工进口,β3的值应该是不显著的。回归方程的数据包括从1993年到2008年中国的51个贸易伙伴。加工贸易的数据从中国海关获得。GDP和消费价格指数从世界银行(IMF)的国际财务统计中获得。北京与贸易伙伴i首都的距离用变量Di表示。累计外国直接投资(FDI)是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FDI流入量。这个模型使用的是普通最小平方法(OLS)。

表格1归纳了对加工贸易的估计。中国和最终市场来料加工对GDP的弹性系数分别是0.64和0.47,在1%的水平下是显著相关的。FDI的系数是0.25,在1%的水平下也是显著相关的。中国与贸易伙伴的地理距离在5%的水平下是显著相关的,我们认为运费没有阻碍加工贸易。亚洲金融危机对加工进口的影响系数是-0.29,在5%的水平下是负相关的。另外,WTO成员的影响在来料加工贸易不是一个显著因素。代表东亚的名义变量在回归分析中是重点,其系数是2.26,并且在1%的水平下是显著的,这意味着贸易伙伴的地理位置影响中国的加工进口,中国从东亚各国进口的配件是从其他地区进口量的9.6倍,东亚各国贡献了贸易进口总量的77%。这样的差别可以归因于制造网络的发展。对于汇率,在1%的水平下其弹性是-0.4,也是显著的。这意味着人民币贬值10%将会导致来料加工贸易下降4%。

在出口加工方面,我使用了相同的模型。出口加工对中国GDP的弹性是1.36,对最终市场GDP的弹性是0.54,这两者在5%的水平下是显著的。这说明中国的GDP对出口加工的影响要多于最终目标市场的GDP对出口加工的影响。从贸易伙伴中获得的直接投资对出口加工有着积极的作用。增加10%的FDI,出口加工将会提高2.9%。与来料加工不同,增加中国与其贸易伙伴的地理距离会降低出口加工的数量,在1%水平下对距离的弹性是-0.33。代表东亚各国的名义变量仍然是决定出口加工的重要因素,他的系数是0.56,同时在1%的水平下是显著的,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中国出口加工对东亚各国的数量是其他地区国家的1.8倍。出口加工对汇率的弹性是0.08,但这是不显著的,这说明了汇率并没有影响中国的出口加工。很多学者认为在人民币汇率和出口加工的关系上,人民币升值将会降低出口加工。

在回归模型中只包括了东亚的数据,Cheng和Wall(2005)认为假如在回归方程中没有异质性,那么估计的平行数据是有偏差的。对于异质性的解释是,一个国家对其他两个国家的出口额是不同的,即便是这两个国家具有相同的GDP并且与出口国家距离相同。目标市场的特殊因素诸如通用语言、文化、历史等等,这都是异质性的一部分。Baldwin和Taglioni(2006)认为异质性是在Gravity模型中估计平行数据的“金牌”问题。为了控制所有可能的异质性,我重新调整了Gravity模型:(2)Log(PIMit)=α0+αi+β1log(GDPit)+β2log(GDPct)+β3log(REXit)+β4log(FDIit)+α2WTOt+α3ACit+εit在方程2中,αi是加工贸易中测量特定国家异质性对它的影响。中国与其贸易伙伴的距离是异质性的一方面,与αi有关,在新的模型中他被排除掉了。每个贸易伙伴的国家名义变量在方程2中继续使用,我们能够确定一国特定因素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并且也能估计东亚各国是否是决定中国加工贸易的临界因子。根据表格2中新的估计,出口加工对汇率的弹性是0.96,在1%的水平下下是显著的,说明人民币升值10%将会令中国的出口加工降低9.6%,大多数对于中国出口加工的研究都得出了这个结果。来料加工对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是0.39,在10%水平下是显著的,这意味着人民币贬值10%将会导致进口加工减少3.9%。这个结果似乎与传统理论相悖,不过这与来料加工的基本性质相。当出口加工下降时,来料加工的需求缩水,这是因为来料加工是出口加工的中间环节。出口加工和来料加工同时降低,这说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贸易平衡的影响是有限的。对于评估国家特定因素的影响,表格2是东亚各国关于加工贸易名义变量的系数。根据来料加工贸易的数据,东亚各国的名义变量系数从-0.32(日本)到2.97(中国台湾),平均值是1.78。我们可以确定地理位置导致进口加工贸易量有所不同,这意味着如果保持其他变量不变,中国从东亚各国的进口加工是其他地区的13.5倍。

除了澳门和香港外,源自东亚各国的进口加工仍然是来自其他地区的11倍。中国的出口加工也存在着地区偏差,东亚各国名义变量的系数在-0.82(日本)和4.08(澳门)之间,平均值是1.79,由此来看,中国到东亚各国的出口加工是其他地区的5.5倍。中国与澳门和香港进行出口加工,然后重新出口到其他国家,这会高估出口加工的地域偏见。除了澳门和香港,同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中国对东亚国家的加工贸易是对其他地区的3.1倍。与来料加工相比,对东亚各国出口加工的地理偏差相对较小。实证结果基于Gravity模型从以下方面得出结论:东亚是中国主要的来料加工地区,FDI是一个独立变量,东亚的“特别效应”是独立于FDI的,因此,东亚各国在中国加工贸易中的显著性是因为建立了很完善的加工网络。如果中国继续作为东亚各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那么中国加工贸易持续性下降几乎是不可能的。巨大的沉没成本将是每个跨国企业所要面临的障碍,除非人民币在短期内迅速升值。

3.结语

加工贸易是一种十分特别的贸易,将中国的贸易分成标准贸易和加工贸易是因为加工贸易导致了贸易的顺差。除了GDP、FDI、汇率外,地理因素对加工贸易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除了澳门和香港地区外,中国与东亚各国的来料加工数量是其他地区的11倍,中国与东亚各国的出口加工数量是其他地区的3倍,可以说东亚各国是中国来料加工的主要地区。如此特别的贸易模式反映出东亚各国的跨国企业纷纷致力于在华发展加工网络,并且将贸易顺差从东亚各国转移到了中国。如果中国继续被作为出口平台,那么短期内中国出口加工贸易的顺差不会改变。分析指出,人民币的升值将会减少出口加工,也会减少来料加工。因此,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的双重影响是十分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