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会计管理工作思考

时间:2022-06-02 08:37:57

基层会计管理工作思考

会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会计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然而,基层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相对滞后是其重要原因。基层会计作为资金管理的第一人,是落实好上级各项政策、维护好财经纪律的第一防线。因此,加强基层会计管理十分必要。

一、交城会计队伍现状

交城县现有十个乡镇,共有乡镇会计31人,持证率32.3%;40岁以上人员占比64.5%,大学专科学历以上占比37.7%。共有行政事业单位167个,上岗会计196人,持证率54.6%,40岁以上人员占比64%,大专以上学历占比48%。共有150个行政村,村会计150余名,持证率不到10%,大专以上学历的不到8%。会计队伍学历低、年龄大、持证率低等问题十分突出,会计队伍建设任务艰巨。

二、会计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管理机构缺失,人员管理散乱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县共有15个乡镇,2002年撤乡并镇后减少为10个,同时根据机构改革方案要求撤销了乡镇财政所,乡镇财务管理归并到乡镇统一管理。由于乡镇人员变动频繁、交流较快,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缺失后人员管理相对散乱,财务管理也存在交接不畅、管理混乱的问题。

(二)会计队伍老化,整体素质较低

会计队伍年龄老化问题凸显。40岁以上的会计占到总人数的64.5%左右,45岁以上占到48%左右,年龄偏大问题十分突出。会计队伍文化层次不高,财务知识和技能相对较弱,乡镇、村级会计尤为突出。部分取得大学学历的,多数为就业后参加行政管理和党校等方面的继续教育学历,财政专业知识技能相对不足,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渠道,业务知识不足,财务软件操作困难。

(三)会计队伍复杂,法律意识淡薄

一是会计队伍人员复杂,正式工、临时工、借调人员、村官,参差不齐,在财务管理上,由于人员变动,存在多人管理一套账的情况;二是基层会计法律意识淡薄,对会计工作重视不够,会计违规造假行为时有发生,不利于基层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会计管理松散,会计使用缺乏程序

基层会计使用存在随意性,一是由于基层领导对会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甚至很多领导本身为了自身方便,随意指派人员负责会计工作;二是缺乏专岗设置,没有明确岗位职责,财务人员职责不明,发现问题相互推诿;三是会计人员本身松散,没有专业的财务知识,存在会计做账随意性较大,做账凭证附件不全等现象。

三、加强基层会计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备案审批,建议实行委派

一是实行会计上岗备案制。各部门使用财务人员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备案,村级会计向乡镇申报,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使用会计向财政部门申报,主管部门在会计备案过程中要逐个筛选,对符合条件的人员使用,做到基层会计人员管理心中有数。二是建议实行委派制。由于各单位会计人员的编制和人事关系都在所在单位,其切身利益与本单位密切相关,会计人员难以独立执行财务制度,难以依法行使监督职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失控,财经纪律混乱,国有资产流失等不良后果,从而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为此建议成立专门的会计管理机构,统一编制、统一管理,全县财务“一盘棋”。通过实行会计委派制,将会计人员的编制和人事关系抽回,从根本上消除了二者之间的附属关系,排除各种干扰,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

(二)提高存量素质,积极引进增量

针对会计队伍的现状,一是提高存量素质。努力提升现有会计人员的素质,通过在岗培训、组织学习、加强考核等方式提高现有会计人员从业水平。二是引进会计增量。吸收“新鲜血液”充实到现有会计队伍中,从村官、新招聘的大学生中选取一批政治素质高、有财务知识的人员充实基层会计队伍,做到确实能为乡镇村办实事。

(三)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培训力度

制度是约束权力的良方,培训是扩展思维的手段。一是建立明确的财务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制定资金使用报账流程,建立财务定期报告制度等,通过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使会计人员执行财经法纪有法有据,有条不紊、环环相扣。二是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会计业务、会计电算化培训力度,分批次对财政工作人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乡镇财政业务人员、农村财会人员、企业会计进行培训,加强会计人员的规章制度意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扩大“县、乡、村、企”四位一体培训格局。

(四)转变会计职能,服务发展大局

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会计的内涵与外延两方面都同时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会计工作应适应新形势,主动转变职能。一是从业务型向管理型转变。财务人员不局限于财务核算,更重要的是要遵守好各类财务规章制度,使用好资金、管理好资金。通过管理资金管理好单位事务。二是从管理型向服务型升华。要强化自身服务职能,并不断优化单位的财务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办事流程,抓好窗口建设,从思想深处建立为民服务意识。

作者:陈向东 单位:交城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