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背景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11-01 10:08:36

业财融合背景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当前业财融合背景下,市场和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巨大,但是由于企业和高职院校性质的不同,造成了管理会计人才需求和供给的差异,因此构建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势在必行。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应当具有知识储备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高职院校应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活动形式、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构建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业财融合;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

一、业财融合背景下构建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一)满足高职管理会计人才需求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市场和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目前管理会计人才需求存在巨大的空白急需填补。具体来讲当前市场和企业对高职管理会计人才有自己的需求标准,企业的需求从各方面分析其大多要求参照实际需求培养管理会计人才,企业属于营利性机构,其本质是追逐利润的,企业对高职管理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更加趋向于实用性和全面性。在以前企业比较看重的是管理会计人才的成本核算能力,而在当前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需求的是全面型的管理会计人才。出于企业的逐利性,对人才的需求本质上是保证自己经营的稳定性与收益,重点是培养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人才。因此,企业对于高职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和需求完全是基于自身利益出发的,把人才能够为企业实现的利润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往往是要求实现更高的产出投入比,所以企业看重的并不是管理会计人才的理论知识和能力,更加看重的是实用性和多面性的能力。因此基于业财融合背景,高职会计管理人才的培养要以实现企业价值利润目标为导向。

(二)符合高职管理会计人才供给

虽然当前市场和企业对高职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巨大,但是由于我国高职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供给体系尚属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和企业属于不同性质的机构,加之两者间信息不对称,导致人才定位差异其人才培养供给体制和市场需求仍存在不少偏差。机制培养的参照标准存在差异。高职院校属于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培养是必须要涵盖基础理论知识的,高职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高职院校的教学设置必须要依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人才培养的方式要符合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标准,和企业注重实践轻理论的需求有所差距。一方面是当前市场对高职管理会计人才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又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对人才培训供给与需求标准上存在的差异,这充分体现出业财融合背景下构建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训体系的必要性。

二、业财融合背景下构建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业财融合背景高职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可以转化为对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要求标准。随着当前业财融合的不断强化,企业在人才选择上传统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比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后者,同时对管理会计人才能力的要求是复合型的。相关的业务知识储备能力是工作的基础,沟通交往能力能够便于管理会计与各相关部门进行业务合作,综合分析能力是直接服务于企业决策层的高级职能。

(一)知识储备能力

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培养的管理会计人才必须具备各种和管理会计相关的知识,建立起一定规模的知识储备,应当涵盖金融、投资、融资、计算机、互联网、外语和写作等相关知识储备,只有具备这些知识能力才能以管理会计的视角分析整个企业的情况。

(二)沟通交往能力

和传统的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沟通交往能力,因为他们所面对的不再是单纯的数据,相反他们在管理会计工作中要和企业的每一个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比如管理会计工作职能中的企业预算和决算等工作,这需要企业的每一个部门都要参与到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和决算的填报中来,管理会计人员不仅要和各部门充分沟通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到工作中来,同时在进行预算和决算的审核中更应该对各部门从事的业务和职能有所了解,这就需要管理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交往中与各部门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如果管理会计人员缺乏这种沟通协调能力,不能得到各部门的支持,其工作是必然要出现偏差的。

(三)综合分析能力

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业务和财务相互交融难以分离,更加需要具有综合分析能力的管理会计人才。一是能够有效的对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在业财融合下,企业各个业务都会产生出庞大的数据,管理会计人才要能从中挖掘出有效的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整合分析为企业管理决策所用。二是能够对企业管理风险进行分析识别。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风险,如何进行有效地分析正确的识别和防范各种风险也是管理会计的重要职责之一,管理会计人才必须具备这种相应的能力。三是还应当具备对企业战略实施发展的预判分析能力。企业所有的管理职能最终都要是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所服务的,管理会计人员在预算执行时应当及时关注企业整体的发展是否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偏差,如果存在偏差应当及时分析找到偏差存在的原因。因此在当前业财融合的背景下一个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应当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能力,能够及时补充新的知识,能够有效分析问题并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还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三、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管理会计培养体系构建

(一)课程体系设置

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注重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让高职毕业生能够在毕业时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其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应当是在业财融合背景下的初级管理会计人才,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当以此作为设置基础。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重新界定并合理划分管理会计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内容。比如投资决策的相关内容更适合财务管理,而标准成本规则更适合在管理会计中解释。整理相关内容可以有效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节省课时,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连续性。在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还应注意强调不同管理会计工具对学生的应用条件和局限性。也有必要向学生解释自己不适用的原因以及选择当前企业的原因,让学生学习到与社会实际情况紧密联系的书本知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最好在书籍的基础上介绍最新的国际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与时俱进,让学生及时掌握学科的最新动态。高职管理会计的教学也应该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应用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缓解枯燥的理论课堂教学,提高其趣味性,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

(二)教学活动形式

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形式应当是灵活的、多渠道的,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应当开通线上教学课程,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线上教学补充相应的知识能力,同时也要开通相应的线上教学题库,这种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相关业务的学习,增强他们的知识储备。采用线上题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检查,能够有效的避免学生抄袭作业的情况,由于线上题库的题目都是随机生成的每一个人的题都不一样,有助于学生认真的完成自己作业从而能够查缺补漏。在教学活动多样性上,高职院校可以设置更多的有助于管理会计人才培训的选修课,比如第二外语、软件编程和心理学等课程,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当前市场急需的管理会计人才。

(三)师资队伍建设

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管理会计培养体系的构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首先在师资选拨上一定要摒弃传统的重理论的思维,应当首重师资的理论与实践融合能力,因此在师资引进时应当考虑其是否具有一定企业背景的工作经验和实践业绩,同时在对师资日常培训和考核中也应当减少理论层面的比重,提升实践层面的比重。

(四)实践教学方式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已经与企业达成实践教学的初步合作,建立相关实验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由于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对企业的重要性,一些企业不放心将相关工作交给实习学生,学生无法进入专业项目的实践,只是能进行一些最基础的实践性工作,专业实践能力难以有效的锻炼。因此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方式上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紧密合作,即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强化合作关系。企业从科研机构与高职院校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高职院校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机构从企业和高职院校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行研究,然后将研究成果用于企业和高职院校。三方大力合作将实践教学方式不断的丰富化和创新化,实现真正的业财融合培养社会需要的管理会计人才。

(五)考核评价体系

在建立针对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人才的考核评价体系时,高职院校不能只是从学生的期末试卷成绩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还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特别是对其实践能力,结合多种方法有效的评价学生。比如对案例实践考核分数,可以引入案例实践学生互相考核的形式,将其纳入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评价,把学生的平时考核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比重提升,降低毕业论文成绩的比重,避免有学生采用期末临时抱佛脚的方式从而影响了正确的考核评价,通过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让学生在真正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知识的运用。

四、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管理会计培养体系实践与完善

由于业财融合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因此高职管理会计培养体系应当积极的及时随同业财融合,以及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不断地创新与发展,高职院校在培训管理会计人才时特别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完善高职管理会计培养体系,培养出真正社会需要的管理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永清.中国企业业财融合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7(15):47-55.

[2]王学瓅,于璐.基于财务职能定位的业财融合措施分析[J].会计之友,2016(22):34-36.

作者:吕磊 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