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护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时间:2022-10-11 10:40:53

浅谈中职护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摘要:在当今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社会大背景下,课程思政是一条实现中职护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路径。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结合护生认知规律和专业特点,从文化环境、课堂教学、岗位实习等方面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护理教育教学,以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职业素养更高、服务意识更强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中职护生;工匠精神;课程思政

2017年10月18日党的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对于如何建设,报告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中职护理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护理人才的任务。具有敬业奉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便是高素质优秀护理人才职业能力的体现[1]。

1问题提出

当前,我国中职护理教育发展迅速,但存在一个现实问题———重专业轻基础、重实用轻人文。偏重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训练,忽略综合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陶冶[2],部分中职护生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缺失,思想上不求进取,学习上不努力,追求物质享乐,道德观念极为淡漠[3],无法满足社会对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究其原因,职业素养培养方式陈旧是重要因素。传统护理职业教育中,思想政治、人文课程教师单兵作战,护理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德”。在护理操作技能训练中,一般先由教师演示一遍,学生分小组在模型上练习,教学方法单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护理专业的兴趣,职业认同感低,没有形成严谨认真、追求卓越的态度,工匠精神教育难以开展,影响了护理职业素养培养[4]。因此,优化护理职业教育模式,加强对中职护生工匠精神培育,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护理人才迫在眉睫。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近年来,高校推行课程思政,便是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实践探索。中职护理教育可以借鉴高校的做法,以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着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利用课程思政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护理专业教学,以提升护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相关概念

2.1工匠精神。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提升消费品品质”时,强调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工匠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格的集中体现,是从业者应该具备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5]。从内涵来看,工匠精神主要包括崇尚劳动、爱岗奉献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益精神,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专注精神,不拘一格、巧夺天工的创新精神[6]。2.2课程思政与传统思政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体的课程体系不同,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一种新的课程观,是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各环节、各方面,打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通识课、专业课的学科界限,构建起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育人新体系。课程思政改变了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兵作战、其他学科教师“只教书不育德”的状况,营造了“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7],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教人“真、善、美”与“传道、授业、解惑”的统一,是教学的“灵魂”。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一条实现中职护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非常值得探索的路径。

3中职护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价值

3.1有利于中职护理教育回归本真。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和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人性化、个性化,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的护理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新的护理模式强调护士不仅要关心患者的躯体健康,还应关怀患者的心灵,应用护理程序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这就需要护士具备爱岗敬业、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对于学校而言,培育工匠精神意味着在护理人才培养上把重心回归于教育的主体——护生,注重对护生技、能、情、意、德的综合考查和能力提升,无疑将净化护理教育的生态系统,使其更纯粹、更健康。3.2有利于护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净化护生的价值观念。当下部分护生存在“追求自我享乐”的个人主义思想,极易在长期安逸的环境中耽于安乐、不思进取、功利世俗。对于学校而言,培养工匠精神意味着:首先,在人才培养上重拾“业精于勤”的奋斗精神,注重对护理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程序、每一个细节的精心设计,认真打磨;其次,在师徒关系上重现“学徒制”的传承精神,通过教师手把手、一对一的言传身教、口传心授,将护理技巧、职业操守等综合素养浸润于学生的灵魂深处,师生互学、传承发扬;再次,在爱岗敬业上重建“自觉自愿”的吃苦精神,工作越繁忙、越劳累,越要咬牙坚持,并乐此不疲;最后,在创新求新上力求“勇于突破”的探索精神,不限制于以往经验的僵化思维,不简单重复常规的护理规范和技术,而是勤于思考,主动开展创新护理实践,改进护理工作方法[8]。3.3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当前,护患关系十分敏感,护患关系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中职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常常因服务意识淡薄、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忽视患者的整体性、无法与患者有效沟通等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因此,只有具备工匠精神,护生才会把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当作自己的信仰之本,怀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去尊重、理解、关怀不同文化层次、信仰背景、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的患者,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积极主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从而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4课程思政视野下中职护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4.1营造良好的工匠精神培育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凝聚师生的核心介质,在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护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生活学习,所以全面营造弘扬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十分必要。可利用校园宣传栏、教室文化墙营造“修医德、精技能、济世致远”的文化氛围;借助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等宣传途径,帮助护生了解工匠精神;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渗透工匠精神,如医学生宣誓仪式、护士节授帽仪式、护理技能大赛、救护技能比赛、工匠精神演讲比赛等,促使护生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4.2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将工匠精神自然融入教学中。一方面,护理专业知识本身具有明显的工匠特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深度挖掘,进一步拓展和开发工匠精神教育元素。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不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留出一些课时讲授思政内容。课程与思政的关系,应是“如春在花、如盐在水”,而非“眼中金屑、米中掺沙”,不是物理相加,而是化学反应。课程思政应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作用,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通过展示大国工匠在推动华夏文明繁荣发展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来培养护生的家国情怀,结合医护界工匠在专业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来激励护生追逐梦想,在潜移默化中使护生在精神上产生共鸣,从而转变学习和工作态度,逐步形成尊师重道、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奉献社会的工匠精神。例如,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讲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护理时,通过分享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敢医敢言、2020年抗击肺炎疫情时继续挂帅的钟南山院士的事迹,渗透实事求是、克难攻坚、奉献社会的工匠精神。4.3将工匠精神融入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带教教师应注重引导护生的职业情感,通过言传身教,指导护生将工匠精神融入护理操作的每一个细节。在护生开展临床工作前,结合行业规范培训强调“遵守规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在护生实习过程中,小到服装穿戴、物品摆放,大到技术操作、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带教教师指导护生始终“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结合医护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通过示范引导潜移默化培养护生将“人本为怀、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渗透到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例如,在指导学生护理COPD患者时,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护士自制“瑜伽呼吸操”并成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事例,融入“以人为本、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教育。

5结语

爱岗敬业的责任感、造福社会的使命感、追求极致的自豪感、有口皆碑的成就感、薪火相传的神圣感,让工匠精神具备了超越时空的意义。在这个人心浮躁的时代,弘扬工匠精神绝非开历史的倒车。恰恰相反,工匠精神可以为新时代注入更强大的生命力[9]。只有大力发扬工匠精神,才能拥有竞争的优势,才能具有真正的不可替代性,才能永远在复杂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10]。作为一名中职护生,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不仅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生活精彩、人生出彩的宿命所归。由于工匠精神具有内隐性和复杂性,工匠精神培育不仅需要学校的理论教育,同时还需要根植于护理实践。中职护理教育引入课程思政,将工匠精神等职业精神教育元素和功能融入课程教学、临床实习中,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护理教学中职业素养培养方式陈旧问题,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符合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尹小梅.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5):259-260.

[2]马海涛.国内外高职院校文化素质和工匠精神培养的理论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8(12):71-72.

[3]刘苏.加强中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1):219.

[4]王燕.浅析中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教育,2013(23-24):95-96.

[5]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6]庄群华.培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的应为与可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1-95.

[7]顾恩平.课程思政视野下的高职生工匠精神培养策略[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3(2):27-30.

[8]周宏菊,何振.论医疗消费主义背景下医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32(3):393-398.

[9]陈浩.工匠精神:学习型员工进阶手册[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6.

[10]杨乔雅.大国工匠:寻找中国缺失的工匠精神[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

作者:黄蕊 单位:福建省龙岩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