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探讨3篇

时间:2022-07-06 09:59:40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探讨3篇

第一篇:高校音乐教育的实践

信息化发展给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多方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丰富了教学方式与教学资源。音乐教育作为提升人类综合素质、培养美感情操的重要方式,起到了培养专业化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宣扬时代活力的重要作用。通过信息化创新高校音乐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和音乐鉴赏的兴趣,还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更好地让高校大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及音乐中所包含的丰富情感,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创造更多优秀的、符合时代主旋律的音乐作品。由张业茂、刘畅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的《国际化与信息化:学校音乐教育的应对》一书,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教育发展为基点,以国际音乐教育文化发展为衔接,分析了我国音乐课程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未来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实践应当践行“网络学习库+课堂引领+自主建构”的“3e”教学模式,从而在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实现高校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1信息化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高校音乐教育授课中,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推进,提升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性,更加有助于实现“沉浸式”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美感。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音乐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递基础音乐知识,更要注重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将信息化技术融入高校音乐教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提升其对“美”与“声”的整体感受能力,感受音乐背后所赋予的时代气息与情感共鸣。

2信息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首先,创造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情境教学即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样化的方式来进行实际模拟,使学生置身于该环境中,进行音乐作品的欣赏。通过音乐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元素的理解,从而让学生“享受”音乐教育授课过程。其次,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互动。线上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学生与社会群众的喜爱。教师在音乐教育授课过程中,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有助于提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感,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除了线上直播之外,录制视频教学网络平台互动也是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工作,或对经典作品进行解读,或对创新作品进行分析,然后将其上传到相关网络学习平台,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线上视频授课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信息化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被动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悟和了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国际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作为国际间交流工具的音乐,在国际化交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体现音乐的张力与国际表现力,多数国家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加进入了国家化元素,使学生理解音乐的多样性。在音乐国际化与音乐教学国家化中,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各种音乐的表现方法,例如可以通过线上视频播放、音乐文化节交流等形式,让学生体验不同国家的音阶与节奏。引导学生体验乡土音乐、民间音乐,感受音乐与文化的融合,体验更为广泛的音乐表现形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高校在解决音乐教学共性问题时,还需要及时地关注音乐教学中的个性问题,积极弘扬中华优秀音乐文化,在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音乐文化因素中,打造“本土式”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化与国际化是未来高校音乐教学实践中面临的趋势。高校音乐教学应该坚持“一人讲,众人评”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从哲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种人文艺术角度欣赏音乐艺术作品,拓展学生对演唱的审美感受,增强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从而让学生在音乐教学实践与思考中形成独特的音乐文化观。

作者:张红娟 解玲玲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第二篇:高校音乐教育在钢琴课程的应用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不断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学方式也不断多样化,微课由此诞生,成为辅助教师上课的一种课堂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尤其是钢琴课堂中,课堂目标不明确,一节课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太过繁杂,而微课涉及的资源丰富,并且时间较短,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们在进行高效钢琴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微课可以显著提高学生们的兴趣以及上课的效率。故此,本文就钢琴课中微课的设计与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微课;音乐教育;钢琴课程

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钢琴课程可以说是尤为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在现阶段的高校教育中受到很高的重视。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其为学生设定的要求与目标都是较高的,它要求学生具有十分牢固的演奏基础和较强的音乐感知力。与此同时,对于学生的演奏技巧也有非常高的标准。在现阶段,绝大部分高校的学生都具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学生本身的演奏水平在经过不断的学习后达到了课程设定的目标,但是脱离了乐谱之后,其所演奏的音乐却缺少了一样至关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灵气,这在很大程度上会给学生的发展和学习生活带来困扰。故而在接下来的高校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带动学生即兴演奏,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力求全面,确保学生的专业能力可以得到全面提升。微课也是课堂多媒体技术的一种,以简短的视频为主,在课堂中与教师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们讲授课堂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一、微课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微课”这一概念提出来便是为了创新教学方式,打破教与学的死板模式,让课堂的灵活性更强,最初实施微课的目的就是以另一种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将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客观地认识自己当前所要学习的内容。本篇文章就微课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教学应用进行探究,深入讨论微课的前景与实践应用情况。

二、微课在高校钢琴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把握好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老师们想要熟练地运用微课这一教学方式,也不是十分容易的。微课自身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一些视频资料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会在时间很短的短片中插入比较多的内容。所以一般来说,老师们可以把重点内容放在短视频里。但是也有很多老师无法把握好教学的侧重点,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引发微课使用时间较长等问题,无法向同学们展示出钢琴课堂的核心内容,这样很有可能使同学们长时间观看视频后丧失了学习钢琴的兴趣。因此,老师要想使用好微课这一教学模式,就必须要对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微课的作用,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二)太过依赖微课

尽管在前文中说到,微课可以帮助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可以让学生们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起来,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微课从始至终都是一种教学手段,它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而存在的。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过度地依赖微课,从而导致老师在整节课堂上都在使用微课进行教学,这并不能使学生们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充分的理解,学生们也不能参与到上课这个过程中。另外,这也会导致老师在备课时出现懈怠懒惰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全面实施微课教学前,要对微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充分了解到微课这一方式的优势与劣势,这样才能正确发挥出微课的作用。

(三)微课教学体系还不够全面

老师们要想在课堂上正确地发挥出微课的作用,就必须要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课上与课下的环节都不能缺少。然而照目前的教学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学校都只是在课上使用微课来进行教学,而忽视了课下这一段时间。课下才是学生们对课上所学内容进行巩固的黄金时段,学生们如果不在课下进行复习的话,就无法对所学内容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这就体现不出微课的价值。

三、高校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意义得不到充分认识

在高校教育中,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一直是十分重视的。从目前社会总体的就业形势来看,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以后基本上无法得到独自演奏钢琴曲的机会,往往都是作为伴奏或者协同的身份出现的。毕竟在现代社会中,看待进入岗位不久的新人,大家的统一看法是其工作能力和技巧是不成熟的,甚至可以说其只具有基础性和理论性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高校将课程需求与社会现状相结合,加以分析思考,对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及时做出调整。针对不同的演奏场景和不同的演奏人群,对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设定适宜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多加练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注重细小的知识和技巧。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基础是否达到合格标准,在提升各项能力的同时也要巩固自身的基础。

(二)钢琴即兴伴奏的授课老师专业能力达不到标准

众所周知,如果授课老师的专业能力达不到授课标准,那么学生的学习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更何况钢琴即兴伴奏本就是一门非常考验演奏者实力的科目,所以对于师资力量是具有较为严格的标准的,只有这样,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才可以达到登上舞台演奏的水平。但是在现阶段的高校教育中,这门课程的授课老师的水平是层次不齐的,绝大部分高校在这门课程上都没有专业的授课老师,基本上都是其他科目的钢琴老师兼任,其专业水平无法满足这门课程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门课程的学习基本上无法达到课程的结课水平,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不到提高,对以后的就业也会产生影响,并且不利于学校的专业发展。此外,部分老师在教学中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无法满足课程要求。部分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要求不高,只是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去为学生上课,继而致使学生的音乐能力达不到专业要求,导致学生未来的发展出现很大的问题。

(三)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方式枯燥无味

所谓音乐,注重的是练习,这里的练习并不像其他科目那样单纯地做题就可以了,而是持之以恒地动手实践。对于钢琴而言,所谓的练习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使一些东西在不断的练习中产生肌肉记忆,从而愈加熟练。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中,导致学生感到枯燥无趣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高校在教学中使用的教材过于单一刻板,而且无法跟进新内容,这就导致学生无法获得最前沿的知识,继而使得学生无法自主学习;第二个方面就是老师对于教材的依赖程度过高,训练方式过于单一,使得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所以老师可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新的方式,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一丝丝不一样的乐趣,提高自己的能力。例如,共同赏析某一首音乐作品,举办活动和比赛促使学生进行创新等。

四、微课在钢琴课堂中的使用方法

(一)教师要熟练把握教学内容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水平。通俗来说,微课就是一种教学工具,老师才是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所以,提前熟悉教材中的内容,整理好教学重点是一个老师必备的职业素养,这样可以更好地为微课教学构建体系,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们对钢琴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老师们在制作视频时,要结合大多数学生自身的情况。举例来说,如果这节课所学内容较难,而同学们接受能力较差,老师们就可以制作一个较为简单的视频。反之,老师们也可以制作稍微复杂的视频。老师在教一些基础音乐知识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大致分为几个部分,并且可以以大多数学生的情况为基础,适当地添加一些较为复杂的步骤,从而使老师们的教学变得轻松、有特点,这样也有利于微课作用的发挥。

(二)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简单来讲,微课教学就是通过播放视频的手段来进行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都把注意力放在视频上,很少与老师进行交流。出现的问题就显而易见了,老师们无法准确地把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学生们也无法向老师提出一些自己的疑问与见解。由此可见,要想提高课堂质量,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很有必要的。在同学们观看视频的时候,如果遇到比较难懂的音乐细节知识,老师可以适当地打断学生并对其进行解释,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在微课结束后,老师也要增加与同学们的互动,从学生们的角度出发,多了解学生们较难弄懂的地方,这样才能有效把握住下节课所要讲授的重点。

(三)结合实际,丰富课堂内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元素多样化是课堂创新所不可或缺的。钢琴即兴伴奏在强调大量技巧练习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在即兴伴奏中才会有稳定的发挥。在相关教学中,教师需要用技能来指导学生。伴奏的多样化练习不仅要加入多种元素,还要加入最新的文化理念,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在新旧元素的结合下,为学生安排更多的练习,分析新旧时代的艺术差异,继承旧时代的精华并将其发展、创新。在这种学习模式下,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钢琴与微课的结合上,高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正处于发展的攻坚阶段,高校应予以重视,加强相关教育。在音乐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高校应该思考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应当积极配合高校的相关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多方合作,才能实现教学的多元化,才能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卢乃鑫,董蕾.浅析微课在高校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8,38(23):168+171.

[2]薛飞.“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钢琴微课教学与翻转课堂的开展[J].艺术科技,2018,31(12):238+264.

[3]张淼.高校“微课”翻转课堂钢琴教学模式探析[J].北方音乐,2019,39(10):141-142.

[4]杨文文.“互联网+”时代高校钢琴微课教学与翻转课堂的开展[J].当代音乐,2019,(07):31-32.

作者:高善善 单位:中北大学艺术学院

第三篇: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研究

【摘要】自2011年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自弹自唱教程》一书发行后,高校音乐教育对自弹自唱课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自弹自唱作为近年来一种综合性高、自主性强的教育训练方式,是一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将被动接受改变为主动探索求知的新兴课程。自弹自唱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音乐基础课程。此种自弹自唱教学模式的传播一方面有利于鼓励业余爱好者探索音乐的奥妙;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培养音乐人才,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将自身思想融入音乐之中,为一成不变的音乐注入个人灵魂,使其更有魅力,从而推动音乐教育行业快速发展以及音乐文化全面普及。

【关键词】高校音乐;自弹自唱;教学探讨

自弹自唱课程作为一门较为新颖的课程,教师和学生对其认知和理解不足,难免会在推行以及实施的过程中陷入误区,甚至最终弄巧成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时刻保持一颗敬畏好学之心,教学时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自弹自唱课程正式实施后,也切不可急功近利,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首先从改变学生的观念开始,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接受这一教学模式,从而更有利于后期的课程开展。本文就针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以此给出部分意见,以供借鉴和参考。

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现状

自弹自唱这一概念在1998年以前几乎未有人提及,包括音乐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也未将其重视,更未有自弹自唱课程的设立。在过去的观念中,人们潜意识里便认为自弹自唱是一件无比正常的事情,未有专业教育人员针对挖掘和开发学生自弹自唱的能力提出具体方法,甚至许多教育工作人员将自弹自唱能力归纳于学生的天赋,天赋有优劣之分,而当时的自弹自唱能力在多数人看来也有优劣之分。直到近年,人们才逐渐意识到自弹自唱属于一种后天能力,可以通过教学和训练来改变学生的自弹自唱能力,这才促使高校纷纷针对音乐专业学生开设自弹自唱课程,编辑相关书籍以供学生翻阅。但由于自弹自唱课程发展时间较短,一方面众多音乐教育者的观念难以改变,另一方面学生从小接受的音乐教育便是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为主,从而使得学生自弹自唱的能力较弱,也导致目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存在诸多明显缺陷。

(一)学生和教师对自弹自唱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虽随着自弹自唱新教学方式的兴起,各大高校已然开设了独立的自弹自唱教育课程,但多数高校对自弹自唱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自弹自唱课程时间短,并且由于自弹自唱教学方式兴起时间短,可供学生查阅的资料极其有限,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获得很多有用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打击学生对于自弹自唱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就教师教学而言,目前诸多音乐专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讲,学生听,课堂上过于乏味枯燥,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传授知识过于刻板、老套,甚至众多内容已然过时。而自弹自唱更为注重的是实践和理论结合,甚至是实践大于理论,较多的理论教育不仅会使得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不利于学生积极高效学习,而且还可能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仅会纸上谈兵,这显然违背了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初衷。因此,众多高校应将自弹自唱课程重视起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将自弹自唱课程纳入音乐专业必修课程之中,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校硬件设施配备不足

在自弹自唱教学过程中,理念尤为重要,改变学生行为的第一步即改变其思维理念,而与理念同等重要且不容忽视的便是学生的自主动手实践能力。目前众多高校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层面的教育,忽略了学生的歌唱演奏训练。如在声乐课堂上,教师仅关注学生的歌唱技巧,而在钢琴课堂上,教师则更为关注学生的弹奏技巧,并未过多地将声乐与弹奏相结合,学生的自弹自唱能力缺乏锻炼,使得学生能力不足。另外,欲提升学生的自弹自唱能力,硬件设施是前提和基础,唯有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硬件设备进行实操,才能进一步展开自弹自唱教学。而随着近年来学校扩招,音乐专业生源骤增,众多高校为节省教育成本,抵触以及拒绝购买相应的音乐器材设备,以及安排相应的场地,导致学校的声乐教室、声乐器材、琴房等严重缺失,钢琴等贵重乐器更是少之又少,此类教学设备的缺失极大程度上阻碍了自弹自唱课程的开展,一方面导致学校缺少实践场地,另一方面为学生自弹自唱能力的提高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音乐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的实施

(一)找准定位,切合实际

众所周知,“钢琴教学专业水准”与“钢琴演奏专业水准”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高校音乐教育人员在授业解惑时应当将其做好明确区分,不可将其混为一谈。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应更为注重弹奏的技巧,意在促使学生钢琴演奏更为流畅、专业。而“钢琴演奏专业水准”则应更注重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让学生具备较强的从业教学能力为主,其中夹带着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钢琴伴奏技能。因此学校应更加注重提升钢琴教学专业水准,促使学生成为综合型人才。不仅如此,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人员还应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将多种乐器巧妙融合,让音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样一方面能够满足社会中不同岗位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够丰富社会音乐层次,推动社会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满足广大群众的个体差异化需求。

(二)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和课程内容

经过对高校学生的深入研究发现,为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体会到自弹自唱课程的意义,自弹自唱课程设置在第三个学期为宜,即大二的上学期。学生在经过大一一整年的学习后,对音乐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对于音乐专业也有了大致的了解,此时学生经过此前一年的铺垫,已然能够更好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并且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然适应了大学的教学方式与节奏,对学校外在环境以及师生关系都已经基本适应,此时为学生安排较为复杂,且对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自弹自唱课程,学生不会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而自弹自唱课程正式开展后,教师不可急功近利,应循序渐进,让学生由易到难,课程内容也应由少到多,教学速度由慢到快,以此给予学生充分的适应时间,帮助学生全身心接受并勇于尝试。例如,学生多以右手为常用手,教师则可利用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先用右手弹奏自弹自唱训练曲目的正谱,左手进行简单的伴奏即可,后期熟练后,再重点训练其左手。

(三)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自弹自唱课程对学生的作用日益被广大群众所熟知,各大高校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计划,因此教师也应及时跟上时代步伐,摒弃填鸭式、说教式教学方法,采用新方式,树立新观念,将自弹自唱课程融入学生日常教育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将声乐、钢琴、手鼓等有机融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就教学方式而言,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投影技术,借助播放课堂视频短片的方式,将音乐与画面完美融合,以此提升课堂活跃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快速且高效地融入自弹自唱课堂。并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水准的学生,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个体之所长,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例如可采用分组上课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对自弹自唱课程的掌握程度为依据,将学生均匀分组,按6-8人一组分成几个小组,甚至教师可适当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以此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内在竞争力,促使学生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另一方面让学生更加方便地进行交流沟通,从而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推动音乐创新乃至整个音乐行业的高速发展。

(四)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自弹自唱课程的关键便在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正所谓行动是第一生产力,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耳、脑等部位。教学内容要深入浅出,教学方法应幽默风趣。对于学校而言,应加大资助力度,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硬件设备,为学生实践创造基本条件;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动手、动口、动脑,每次练习后都应作出专业分析,通过实际奏唱去体会曲式结构、和声效果、伴奏音效,通过长时间的训练,从中总结相关经验,以此提升从业教学能力。并且学生应将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巧妙结合,以此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帮助学生理解乐谱、感受音乐精神,使学生具备独立的音乐思想,保障学生的创作风格向着正能量、积极的方向稳步发展,从而在自身获得成就感的同时造福人民,丰富民众的日常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推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勇于实践,由学校提供相应的硬件设备,从学生的常用手开始,循序渐进,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就教学内容而言,应该做到深入浅出,由易到难,前期以鼓励学生积极动手为主,后期则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弹自唱综合能力,并针对不同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此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而言,应积极配合教师,全身心融入教学课堂之中,以一种专注、享受的姿态去探索音乐的意义,进而提升自身内在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白佳蕙,汪成瑶.基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9):30-31.

[2]周呈穗.自弹自唱课程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性[J].环球首映,2019,(05):245.

[3]胡雅曼.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方音乐,2017,37(14):181.

[4]张承林.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探析[J].北方音乐,2016,36(06):200.

[5]张冬梅.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研究[J].艺术教育,2015,(09):46-47.

作者:张放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