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艺术资源参与下的儿童艺术教育

时间:2022-03-03 08:57:44

博物馆艺术资源参与下的儿童艺术教育

【摘要】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在各个国家每个历史时期,都将其列为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我国最早建立博物馆,强调其教育功能,也是非常重视的。蔡元培认为,博物馆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可见,博物馆这个特殊的文化载体,本身就具备潜在的教育基础和资源。笔者认为,在我国当今儿童艺术教育中,博物馆资源参与的缺失,是非常遗憾的。逼着试图从博物馆教育功能、儿童艺术教育发展现状两个维度,畅想博物馆艺术资源参与下的我国儿童艺术教育若干问题。

【关键词】博物馆;艺术资源;儿童;艺术教育

法国卢浮宫馆长H.路瓦莱特(H.Valorette)认为:“今天的博物馆不能仅仅满足于‘接待’。今天,博物馆应该在城市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扮演重要的角色,它是公民责任感的工具,是批判精神的孵化器,是品味的创造地,它保存着理解世界的钥匙。当然前提条件是它必须有能力通过各种手段,不仅将这些钥匙传递给它的同道,而且还要传递给所有其他的人。”这段话,已经将现代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作了全面阐释。博物馆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展示平台,不仅成为了每一座城市的文明标志,也向更加广泛的文化空间不断传递着一个民族的特色与文化发展的脉动。

一、新时期我国博物馆的教育职能

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我国不过有百年的历史。但是它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记录和传承了最先进的文化与智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其职能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最初的以“收藏”、“保护”、“档案管理”,到现在的服务社会,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变革意识和责任感的增强,再到重视“人”在博物馆价值核心中的主导定位,是一个由重视物质到转向注重精神意识层面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的发展,就格外凸现出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在各个国家每个历史时期,都将其列为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我国最早建立博物馆,强调其教育功能,也是非常重视的。蔡元培认为,博物馆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1912年-1949年我国的博物馆层隶属于教育部门,为学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见,博物馆这个特殊的文化载体,本身就具备潜在的教育基础和资源。

二、当今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20世纪以来,当代艺术家在探索艺术与人的关系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其他学科进行了迁延,主要向社会学、人类学、哲学领域产生互动。这一互动的重要动机,就是关注了对儿童的艺术智慧。由此引发了艺术学的转向。人们带着对教育世界中的精神生活的创新理解,展开了对儿童艺术教育的一系列的研究。目前,作为人文素养的一种,多数国家把艺术学科视为核心学科。艺术教育的地位逐渐提升,走入到学校课程的核心,从而发挥其对学科的整合作用。而就儿童艺术教育本身来说,目前,全球都开始认为一种借助自然生态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补充,以保持生命可持续发展的智慧,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要实现这种生态式的理念,让艺术教育为儿童插上成长的翅膀。

三、畅想博物馆艺术资源参与下的儿童艺术教育

1.博物馆艺术资源为什么适用于儿童艺术教育。对这个问题的阐述,笔者从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的特点来从以下几方面说明:首先,博物馆艺术资源丰富、开放的特点,为儿童艺术教育提供良好教学生态。博物馆作为保存历史的文化机构,具有帮助观众感知人类总体思维的综合性价值。博物馆为人类提供了艺术、历史、科学等领域的系统的知识资源。其中艺术领域资源,应该说是厚重的一笔财富。在当今这样强调人文素养、追求终身学习理念的时代,从小养成定期去博物馆参观,才能真正获得在博物馆中获取更多艺术文化资源的能力。但是,在我国,这部分资源对于儿童艺术教育产生的作用却极其渺小。其次,博物馆的人文素养培育的社会责任,使他能够承担艺术教育的重任。博物馆本身的教育功能,有许多学者已经对此作了准确的描述。目前,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视艺术教育的国家之一,为了给国家各个层面的学生提供强有力的艺术教育,各类艺术博物馆为此承担了重要的角色,从行业规定、博物馆教育设计以及博物馆强大的艺术教育志愿者,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艺术教育支持。在英国、日本、美国,还有专门的机构,为幼儿园儿童设计博物馆课程,为国民素养的提升,从小就极其重视博物馆在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传统文化灿烂而又自成体系的国家,这种艺术资源应该作为培养儿童艺术素养最好的温床。最后,博物馆艺术资源的开发,是实现博物馆社会功能转型,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途径。人们之所以重视儿童的艺术教育,正是因为艺术教育在儿童人文素养积累过程中的重要性。博物馆的核心价值由其社会职能决定,因此,作为一个博物馆正处于蓬勃多元的转型发展时期的国家,博物馆承担提升国民人文素养的这一任务责无旁贷。而参与儿童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也能够为博物馆寻找更多的发展机遇与空间,从而获得儿童艺术教育与博物馆的双赢发展。2.博物馆艺术资源参与下的儿童艺术教育特点。(1)课程资源的生态:艺术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但是不是人人在这个精神家园中自我治疗和愉悦。对艺术的认知、体验和创造,是一种高级人文素质,这一文化素质的培养渗透,必须从小开始。这个自我习得过程,就是接受艺术教育。尤其是儿童时期,过于技能化的艺术教育,不仅抹杀了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同时在艺术教育中限制了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但是博物馆的艺术资源,本身就裹孕厚重的文化、历史等综合的文化智慧要素。因此,基于博物馆艺术资源的艺术教育,一定是能够放大其艺术资源本身背后生态系统的艺术教育。从而使儿童艺术教育,获得一个良好的生态语境。(2)教育方式的多元:博物馆的展馆设计,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发挥其教育的功能。所以,博物馆的环境和博物馆艺术资源,为多种教育方式、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作为儿童艺术教育,这里为孩子提供的不仅是多种的教育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对艺术经典的体验,在艺术中自我认知的过程,是其他任何教育环境无所替代的。博物馆课程资源,为孩子的学习方式同时提供了多元的同道和起点。(3)学习过程的愉悦:儿童艺术教育,首先是儿童自我释放和愉悦。基于博物馆艺术资源参与的儿童艺术教育,是一种将艺术学习必须经历的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充分沟通、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将艺术与人的生活、情感、文化、科学认识形成生态的教育。这样的教育资源能够把艺术学习与产生艺术的大环境紧密联系起来,使艺术学习变的自然、愉悦。

四、如何建构博物馆艺术资源参与下的儿童艺术教育

1.政府的合理引导与整体规划。博物馆作为一个国家或者城市的文化标志,政府应该有责任进行深入、系统的发展规划,以促进博物馆本身的良性发展。政府除了在资金上加大投入,还应在博物馆的多元扩展式发展上,给予相应的扶持。2.博物馆自身教育部门的完善和教育资源的整合开发。博物馆艺术资源要参与到儿童艺术教育中。不是单纯的提供博物馆场所、提供讲解等就可以实现的。作为一个教育系统的有效补充,应该在这个平台上,完善职能部门,去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

综上所述,比对我国目前博物馆教育方面的功能拓展,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博物馆艺术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包括:专业的博物馆艺术资源研发机构和教育部门的建立、儿童艺术教师、儿童心理研究人员、艺术家的合作等等。博物馆、儿童、艺术、教育,就如同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的缩影,给人类提供的,不应是简单地享受、歇脚与慨叹。更多的,我们期待将来的博物馆艺术资源,真正能够让孩子们在艺术教育中,成为认识自己的人。

作者:李瑾 单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参考文献:

[1]单霁翔编.文化遗产.思行文丛[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

[2]牛晓牧编.生态式儿童音乐教育—基于博物馆艺术资源参与下的教师教育课堂[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4.

[3]张卫民.儿童艺术教育创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