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年终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8 14:49:55

博物馆年终总结

博物馆年终总结篇1

博物馆个人年终总结【1】

一年以来,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党的十精神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理论,在改造个人思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我认真学习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方针、政策,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切实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转变工作作风,狠抓任务落实。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做到在工作上不断求新,在业务上不断求精,在工作中自觉实践群众路线,秉承为“听众”服务的宗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4月份全面负责故居安全、消防等检查。中旬参加博物馆全体员工讲解考核及书画鉴赏培训;5.18世界博物馆日,王锡爵故居开展为期一周主题活动宣传周、5月20日赴南京博物参观学习、业务培训、5月24日,20XX年度太仓市古琴社交流周在张溥故居开幕;6月份完成讲解员星级评定、考核。参观太仓市万丰村红色“1+3”主题实践活动 ,参加古船文物交接仪式;7月份配合消防大队消防安全检查及填写故居消防安全资料表格。中旬参加书画业务培训;9月份消防演练在张溥故居举行 配合安全检查、消防检查、消防演练。下旬参加书画业

务培训、专家讲座。

三、坚持服务理念,热情工作。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始终坚持勤奋、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踏实做好自身工作,热情服务。在生活中,坚持正直、谦虚、朴实的生活作风,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以诚待人。

回顾20XX年的工作,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新的奋斗目标:

1、努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首先是自觉学习,认真系统地学习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等相关精神,学习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科学文化水平、法律水平以及业务工作能力,特别要努力提高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

2、要进一步加强廉洁自律的修养。结合现在开展的“八项规定”、党风廉政建设等相关活动,要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明白白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3、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忠实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树立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博物馆个人年终总结【2】

时间一晃而过,弹指之间,20XX年已接近尾声,今年7月,我非常荣幸的来到晋国博物馆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博物馆资料搜集。近6个月以来,在单位领导以及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较快地适应了工作。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长了不少,但也存在了诸多不足。回顾过去的一年,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 思想上,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使自己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迅速适应现在的岗位,摆正自己的位置,虚心向每一位前辈学习,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像歌德说的“我们的生活就象施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

二、 工作上,切实做到了尊重领导、谦虚谨慎、任劳任怨,脚踏实地,顾全大局。资料搜集组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整理补充大纲内容,整理墓群相关文物及晋国历史资料,同时配合其他小组的工作。这些工作看似简单枯燥,其实都需要十足的耐心和细心,而且所有的工作都不可能一个人完成,比如在整理文物图片时,需要对文物进行搬动和摆放,最起码要有四个人才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不然很容易造成文物图片、文物位置以及文物标签的混淆甚至错误,所以尤其需要同事

之间相互照应、相互提醒、积极配合,在这六个月的工作过程中,像前辈们学习了许多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工作习惯,这对于我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另外,对于领导临时分配的工作任务都积极认真的完成了。

三、 学习上,自从进入晋国博物馆以来,作为历史学出身的我最大的体会是专业知识的欠缺,尤其是在整理资料的时候,为此在这段时间里,我利用闲暇时间,学习了《晋国博物馆基本陈列内容设计文本》《史记·晋世家》《晋国史》等和晋国历史及和晋国博物馆陈列有关书籍及资料,俗话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以后的职业生活中,我会继续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为晋国博物馆的成长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20XX年是充实的一年,但成绩是过去的,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的努力工作,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为博物馆的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不足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袁莉芳

20XX年12月20日

博物馆个人年终总结【3】

本人自xxx年经职称领导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评定为助理馆员职务,至今已有七年时间,现申报馆员职称资格,下面就我这七年来的思想,工作,成绩及其它方面做一个总结汇报;

任现职以来,本人能够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政治思想工作: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XX思想以及“xxxx”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政治觉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同时,紧密围绕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本职工作:自从事文博工作以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顺利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XX年参与xx会议旧址四有档案的建立工作。

XX年参与单位及其他部门完成了“一号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参与了单位组织的进校园宣传教育工作。

XX年参与完成了xx会议纪念馆申报二级博物馆的材料准备工作;同年参与完成了免费开放的前期准备工作;被单位确定为延安干部学院的候补兼职教师,几年来共为学员讲解20余批次。

XX年,参加了由市旅游局组织的《延安市旅游规划培训》,并同与会人员讨论交流了独著《新时期红色旅游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XX年,同单位领导完成了对陕西省首次对外开放的四家博物馆、纪念馆的交流工作。参加单位组织的进校园、进社区宣讲活动。

XX年,与同事完成撰写整理xx会议纪念馆雕塑、警卫队等七处旧居的讲解词工作。

在《xx广播电视报》上发表了《》;在旅游规划会上与参会人员交流讨论了心得独著《新时期红色旅游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并和有关同事起草完成了警卫队等七处旧址的讲解词的撰写和免费开放经验交流材料《xx会议——我党历史上一座闪光的丰碑》。

博物馆年终总结篇2

关键词:美国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教育;终身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273-03

美国是全世界拥有博物馆最多的国家,各种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星罗棋布,遍及全国,博物馆类型多样,范围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每家博物馆的建馆宗旨几乎都包含教育这一项内容,已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美国也非常重视发挥各类博物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将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和阵地,从幼儿至18岁以上成人都能在博物馆内参与适合自己的教育活动,分阶段、分年龄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差异化,在全面教育和终身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经过多年理论探索和实践摸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美国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的做法

(一)美国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与学校密切融合

美国目前是全世界将博物馆与学校教育融合最密切的国家之一,是各级、各类学校不可缺少的补充。中小学生是其非常重要的群体,美国中小学的教育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责任公民”,即具有合乎本国政治制度的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能对国家尽到责任与义务的公民;美国博物馆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许多大学一贯坚持教导的一种思想是爱国家、爱自由。美国博物馆与学校在教育目标上承担着共同的使命,通过有效的协同合作,为学生提供多形式、多层面的爱国主义教育,共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美国许多博物馆馆员进入学校课堂,为在校师生提供第二课堂服务。博物馆根据国家与地方的教学大纲,量身定做了各方面的教育活动;每年博物馆提供1800万小时的课程,在美国中小学普遍开设了诸如公民学、历史学等课程,博物馆根据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与学校的课程目标相结合,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参与学校历史课程或科学课教材的编写或制定;在课堂里,经常会有历史打扮的讲解员进行表演或讲演,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美国历史的深刻认识。美国博物馆非常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并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与素材。为了配合学校的历史课程,许多博物馆都为教师准备了课程教案,包括图片、复制品模型、手册、活动建议以及额外的网上资料。

博物馆实地参观是最普遍的做法,通过参观这些教育基地和场所,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领会到美国精神,也使广大学生在这种不同的生活和环境的熏陶中,无形地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美国博物馆和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导方针,比如,博物馆教育人员应该制定一个参观计划;参观包括一系列的活动;后面的课堂教学也应扩展建立在参观的基础上;规定学生每周在博物馆的时间必须满2小时等。首先,在博物馆开设课程,在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历史教育,一些历史课诸如“美国总统制”“欧洲政治思想”“美国史”等专题,很多都在博物馆进行,由拥有丰富经验的博物馆教育员进行授课,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方便学生去查询。其次,举行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差异化。美国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内容广泛,包括历史教育(美国史、世界史成就史、苦难史)、文化教育、科技教育、环境教育、生活化的教育、反映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的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例如,美国有些儿童博物馆普遍反映历史和社会问题,如西雅图儿童博物馆里陈列着美国阿巴拉契亚山区的严格变迁;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不像别的历史博物馆那样仅仅陈列展品或图片,而是别出心裁地让参观者用“考古”的方式,懂得自己国家曲折的历史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有的儿童博物馆里展出一些环境污染、无家可归的失业社会阶层等题材的作品,让孩子们从身边事物开始,体验生活,了解社会,从小就灌输这种爱国、务实的美国精神。又如,美国工业博物馆有专业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学生讲授美国在世界科技领域所取得的领先水平和辉煌成就,以此来教育中小学生,使他们成为一个美国公民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再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会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定制不同的活动,每月学自然历史探险、每月举行征文大赛、每月亲子家庭系列活动等。

(二)美国博物馆努力探索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

实物体验的教育。即在做中学,注重学习者的实际经历和体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过观察和反思形成自己的认知。博物馆在教育的过程中将课本与博物馆相结合,透过三维空间的实物造景、情景塑造,使遥远时空的历史得以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般的受到震撼与感动,让学生在了解这段历史的同时在博物馆里亲身体验,如美国麻省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不仅有实物资源或模型来展现历史,更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让你去亲身感受,一旦你踏下那个木制纺车的踏板,上面的液晶屏便开始播放那段历史,从种麻到纺织的全部过程都将呈现在你面前。旁边那一连两排4个液晶屏则通过一系列小视频故事反映着那个时期的普通人的故事。通过点击触屏,自己根据兴趣选择一个人物并和他一起面对那段时期,每讲述一段事件背景,屏幕就会以提问选择的方式与学生互动,你可以选择回到任何一个时代、或是参加战斗等,每次选择之后故事都会按设定的新选择继续讲述,既尊重历史,又活灵活现。

探索式教育。最早提出探索式教育的是杜威,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教师只是提供给学生一些例子和问题,让他们自己通过认真阅读、仔细观察和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根据心理学家指出透过探索式的方法学习,比传授的方式更让人记忆久。美国很多博物馆都设有探索室,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加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很多探索室在儿童博物馆里出现,里面有很多设备都需要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和发现,启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通过寓教于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学到许多和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把他们和科学、历史、自然紧密联系起来,让他们得到全方位的感知、理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想和象力。在美国很多艺术博物馆经常举办以此教育形式为指导的历史课程。首先,教育人员会向学生发送任务卡片,上面写有与本次课程主题相关历史藏品的提示或问题,然后学生分成多组到展厅内根据提示观察并合作寻找藏品。最后,教育人员组织学生将找到的结果与同学分享。两位合作者的一位读出提示,另一位进行分析、解释和说明,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很默契,气氛活跃,而导览员只起到指导的作用。

(三)美国博物馆拥有完善的教育设施和服务

美国博物馆的教育设施设备齐全,不论大小博物馆都设有公众教育部或服务部,新媒体技术在美国博物馆应用很广泛,如手机App软件、二维码、多媒体互动课程以及各种网络社交媒体等。而实体博物馆和网上博物馆线上线下的互动,更是给现代博物馆增添了新的吸引力,并将使得公众的学习体验得以拓展延伸,专门栏目提供信息与资料服务,包括各项历史资源介绍、活动项目、教师教案、教学媒体等,博物馆也开设了网络课堂,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资料信息和咨询等在线互动服务。通过网络服务让教师和学生不必到博物馆就能享用其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同时,美国博物馆非常重视对教育人员的培训,配备专业的、积极主动的导览员,在展览中注重教育对话,加强学生的体验,无形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四)美国博物馆重视终身教育

博物馆成为进行成人终身教育的好地方,是普通人教育的场所,在美国博物馆里,假日里常可以看到父母子女一家人来参观的情景,老人坐着轮椅慢慢欣赏艺术品的情景,游客往来穿梭于各种新奇事物中。每逢周末,博物馆总是人来人往,参观游览成为一种家庭休闲方式和社会习惯,美国博物馆秉持“全民教育”及“终身教育”理念,加强与社区、社会组织和公司的联系。社区作为社会教育功能实施的主体,受到美国的高度重视,博物馆经常与社区联合组织活动,美国有许多社区博物馆,社区里的博物馆是社区民众从事文化、教育、科技与休闲活动的重要空间。满足特殊人群学习与接受教育的需要。美国博物馆充分考虑到了残障人士的特殊情况,为其提供专门的服务。如为聋哑人提供手语讲解、为盲人提供盲人说明牌和可触摸的展品等,使残疾人在博物馆中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博物馆会经常举办一些针对特殊人群的活动,邀请残疾人走出家门,共享文化生活,让他们了解历史,了解美国文化,携手特殊人群,共享博物馆文化。

二、美国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正是由于美国博物馆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获得了丰硕的回报,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也对美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培养了美国人较为丰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鲜明的爱国意识,形成了牢固的社会凝聚力,因此,我们应该从美国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做法中受到一些启示。

(一)加强博物馆与学校的协同教育

我国博物馆要加强与学校的联系,首先,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同时协调教育部门建立馆校联系制度。其次,博物馆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学校的学生来参观博物馆,结合他们的学习进度,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服务计划,为教师编写教材,提供资料。博物馆的内容,不是重复课堂教学,积极增加博物馆学习环节,把课堂教学中比较深奥的知识,通过实物和活动器材等形象的表达出来。对小学生注重讲解内容的故事性和趣味性,从小培养他们酷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而对中学生来说,则应当让他们更多的熟悉历史,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使他们更多的认识到博物馆里蕴含着无数的历史故事和无价的艺术珍品,结合特定的节假日、纪念日例如抗日战争纪念日、世界反法西斯纪念日等开展不同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最后,博物馆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博物馆要经常开展针对学校老师的讲座,依托博物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与老师探讨、交流,打开教师们的视野和思路,并且提供给教师素材,包括实物、文字、网络资料等。

(二)优化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

首先,加强博物馆教育设施和设备建设。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空间和设施设备,如建立一些探索室、教室和工作坊等。引进先进的技术,建立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网站,供师生查阅历史资料,了解博物馆历史文化等。其次,加强博物馆管理与服务。良好的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会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对观众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提升服务管理,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加强博物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讲解员的培训,提高讲解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巩固讲解员的文化知识以及对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内涵的理解和深入研究,在讲解中有效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最后,探索创新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加强立体式体验,让学生去看去做而不是光听,让他们身临其境,融入到当时的历史活动中去。数字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展览内容,深化对展览的了解如三维空间造景、情景渲染与塑造、历史遗址复原与再现,使学生加强对遥远时空的人类历史情景或自然风貌的深刻理解,与之零距离接触,使得一些展览教育活动更具直观性,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我国的历史、祖国的优秀文明,熟悉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地理民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三)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传播至更多民众,重视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

教育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不同年龄阶段特征、不同职业的观众都有继续学习的动机,成人教育尤其必要,这要求我们博物馆从业人员目光转向设计爱国主义教育更具体的内容和细节。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是与社会及公众广泛建立密切联系。这样一个拥有如此丰富多样资源的博物馆,应该是优势的社会教育中心。我国博物馆应该满足公众不同层次的需求,使得从儿童到成年人都可以在馆内接受再教育,因此我国博物馆要树立先进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

总之,美国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是非常广泛的,结合广泛的教育资源,针对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活动,重视终身教育,我们要认真的吸取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外国爱国主义教育举隅[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2〕段勇.当代美国博物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4〕付兵儿.美国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4):6-8.

〔5〕刘连香.美国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利用[J].东南文化,2014,(3):105-111.

〔6〕杨丹丹.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以首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为例[J].中国博物馆,2010,(1):70-73.

〔7〕徐峰.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4,(1):81-83..

博物馆年终总结篇3

关键词:完善;传统文化教育

我们拥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且自古及今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仍在)崇拜、折服于不足千年的欧美文化,忽略、遗忘、歪曲我们自己的文化,致使我们在模仿别人的同时迷失了自己,整个社会被撕裂的文化碎片和浮躁的精神状态所裹挟。造成这一切乱象的症结,在传统文化教育严重缺位的现行应试教育体制上。而关于传统文化教育,我们既没有达成全社会高度重视、鼎力支持的共识,也没有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终身立体教育体系,我们的传统教育在深度和高度上不仅落后于欧美大国,还落后于日韩等周边小国。

一、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亟需完善

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4年,教育部特别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承认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一是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比较普遍,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二是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三是教育教学中的技术性问题突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相对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指导;四是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有待形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还是教师、场所还局限在校园、手段还主要依赖于课本,家庭教育不足,社会教育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且方法单一、形式枯燥,还没有完全形成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支撑的良好态势。①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国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导向,重考试、轻能力、忽略传统文化教育的教育模式息息相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各种矛盾逐渐凸显,缺失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弊端也日益显现:物质文化遗产屡遭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忠义仁孝、诚信节俭等传统美德被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取代,歪曲历史、戏说英烈之举随处可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中国成立已逾一个甲子,到建国100年的时候,我们要继往圣之绝学、延续中华文明的文化血脉开天下之太平,要成为掌握世界主流文化话语权的文化强国,要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改革创新现有的教育体制,大力加强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标准化、制度化、可持续化,形成全社会宣传传统文化、支持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为此,我们亟需另辟蹊径,既能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又能兼顾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增加他们的课业负担,寓教于乐,化育无形。

二、博物馆资源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资材

加强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涵盖了一个民族物质生活、思维方式和精神特质的方方面面,是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因此,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仅凭有限的书本和课堂,始终过于单薄、肤浅,易于浮于表面、失于片面。而相较于学校和家庭,庞大的博物馆家族掌握着海量的文化遗产数据、拥有数量庞大的文物资料和专业的研究、宣教团队,博物馆直观生动、琳琅满目的藏品和展览为人们与历史、与祖先、与集体记忆的交流架构了神奇的时空隧道;更为重要的是,博物馆作为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益机构,本身就肩负着运用陈列(展览)、藏品和相关资料等优势资源,面向所有人群进行科学知识、传统文化、艺术审美终身教育,传递文明薪火的内在历史使命。根据国家文物局年度博物馆年检备案情况,截至2014年底,我国博物馆总数已达到了4510家,比2013年增加了345家,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到2015年底,全国注册博物馆总数更新为4692家。可以说基本上全国各地每一个城市,都拥有或在建至少一座反映本地特色文化的博物馆,很多优质博物馆甚至成为扬名一方的地标建筑。由此我们毋庸置疑,只有兼顾广度和深度的博物馆才能为完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得天独厚的最佳资材。近年来,博物馆在以传统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教育改革中的地位越来越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在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的国民教育体系将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模式,其中一个重点便是大幅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利用水平。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将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计划”。①这些文件的出台,显然从政策导向上肯定了以博物馆为代表的社会资源在未来的国家教育事业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三、博物馆资源课程化:建立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

事实上,我国许多优秀博物馆已经在利用本馆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进行了大量摸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从全国、全行业来看,这项目前来看并未上升为“必选动作”的工作任务在不同博物馆的待遇是不尽相同的,有每月推出多次社教活动的,也有一年也搞不了几次社教活动的;而即便在同一个博物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也常常出现社会教育活动质量和数量的参差不齐,比如有因负责人更迭而活动消失或减少的情况,还有因其他方面工作负担重而简化或取消活动的情况,等等,不一而足。总的来说,比起欧美日韩等博物馆教育臻于成熟的国家,我们的博物馆资源利用率一直很低,影响不足,社会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还处于各自为政、良莠不齐、随意性强、缺少规范、系统性差的自发阶段,整体而言没有统筹规划性,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作用。穷则思变,如何最大化挖掘博物馆资源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潜力,急需高屋建瓴,转变思路,从建立社会教育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博物馆行业责无旁贷、迫在眉睫的角度自省自觉,倒逼博物馆由内而外地努力做出改变,大幅提高手中资源对国民素质教育的贡献———博物馆资源课程化的概念由此应运而生。所谓课程化,即是相对稳定、准确、系统地传授知识。早在2011年,两位来自专业教育领域的学者就曾发表了《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研究》①一文,指出我国博物馆课程资源并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而来自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博物馆资源成为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课程后,将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这些资源在更深更广领域的传播和可持续性的影响力,从而在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激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尤其是在宣传传统文化、引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归属感方面,对受众发挥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目前,我国博物馆资源课程化在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探索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模式,博物馆主导:从课程内容设计、教案编写、宣讲形式及其相关活动策划都由博物馆全权负责。在这种模式下,又可分为免费课程和付费课程两种形式。以博物馆资源课程化开发较为成功的国家博物馆为例,专门辟有教育体验区,目前已形成全年不间断、体系完善、针对不同群体的传统文化体验课程,以博物馆展厅展品的观赏、专业老师的讲授和教育体验区的系列活动(游戏、手工制作、表演等)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参与者对藏品及其蕴含的历史、艺术、科技价值的了解,最终实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这种自主主导的模式能积极调动博物馆内部现成的优势资源,且易于操作、便于应对各种突况,几乎见于我国所有迈开资源课程化步伐的博物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之所以有收费的选择,主要出于课程额外成本的需要,并非经营行为。第二种模式,教育部门主导、博物馆协助: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培养计划并设计课程,然后结合博物馆实地和实物资源讲授,以现场教学和文物证据的生动形象以及博物馆权威的研究成果加深学生对课程的印象,丰富他们的体验。这种模式使博物馆非营利性公益机构的性质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也是博物馆资源开发利用最能彻底课程化的方式。第三种模式,商业机构主导、博物馆合作:商业机构(以教育机构为主)从博物馆购买资源服务(场地、教师、研究成果等),然后经过专业团队的策划(课程制作与推广营销)和博物馆的帮助,完成课程的销售。这种模式的最终目的是盈利,但与此同时,博物馆资源也得到了有效传播,达到了社会教育的效果,可以说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以果壳传媒旗下的读书品牌“果壳阅读”项目为例,网罗了一批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各个领域的知识精英,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了以博物馆藏品及其内涵为讲授、体验对象但不局限于博物馆场所的课程。这些课程尽管也分免费和付费,但都以商业运营为前提的。目前,这种模式也日益受到各方重视。上述三种差异颇大的课程模式,有着共同的亟需解决的问题:第一,课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由谁把关监督?尽管在博物馆资源课程化利用的过程中,授课者基本上都是该领域的权威或专家,但也不能避免出现错漏不妥之处。第二,授课者的资质是否需要认证,如何认证?以博物馆主导模式为例,推送的授课者在专业和教学技术上能否胜任自己的岗位,需要明确。第三,课程的系统性和授课的持续性仍是难点。这突出体现在中小博物馆的资源利用上。许多中小馆藏品要么单一、要么不全、要么太少,展览不足,很容易陷入课程与博物馆资源脱节的困境。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国家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促进博物馆资源课程化的政策和实施细节,并以制度的形式将这一做法固定下来。我们相信,博物馆资源课程化利用一旦全面而持久地开展下去,将对宝贵文化遗产的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人心助益无量。

作者:安红坤 单位:福建漳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博物馆年终总结篇4

中山市博物馆广东中山528403

摘要:博物馆作为社教机构,社会越来越关注馆校共建工作在文博宣教的份额,如何将文博宣教活动通过课程介入来切入学校课程教育,盘活、用活现有资源,将资源共享最大化,最终服务国家大局、教育启迪人民呢?中山市博物馆及其分馆积极与学校合作开展一系列馆校共建社会教育活动项目。

关键词 :馆校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介入;试探性活动演习;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

1 博物馆社会教育大环境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总书记就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发表过系列重要论述,党中央也明确指出全国文物系统要切实发挥文物资源服务国家大局、教育启迪人民的作用,围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需要,让文物说话,讲好中国故事。可见,文博宣传教育职责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

个体的成长成材与良好的社会教育密切相关。只有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拧成一股劲,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各种方法,为孩子潜能的发挥提供合适的机会和土壤,才能为孩子的展现创造条件。博物馆作为社教机构,社会越来越关注馆校共建工作在文博宣教的份额。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也纷纷试探宣教共建模式。欧美国家博物馆早在19 世纪中叶就开始了馆校合作的探索。德国在2004 年到2011 年间做了长达八年的“学校@ 博物馆”(schule@museum)项目。我国的国家博物馆《漫步国博史家课程》;浙江自然博物馆的探究性社会实践活动;“综合实践课”和流动数字博物馆进校园等。大家根据自身博物馆的资源特点、当地地情,借鉴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的开展方式,创新思维所设计的社教项目开始缤纷多彩,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势态。

文博社教如何切入学校课程教育,用活现有资源,将资源共享最大化,最终服务国家大局、教育启迪人民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宣教工作试探,总结认为在开展学校共建合作项目前,我们要对活动受众进行调研和课堂课程介入,必要时可以进行试探性活动演习,再进行合约化操作,通过双方甚至是多方协商细节考量,最终通力合作来组织一系列学校共建的教育项目。在这里我们来探讨一下文博社教与学校课程教育结合开展共建活动中的课程介入和试探性活动演习。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活动项目

中山市博物馆宣教组为了更好地与中山市各学校开展共建教育活动,根据已有的22 所共建学校需求特点逐步组织策划馆校宣教活动。最终我们将博物馆宣教活动之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活动的学校课程教育的合作切入点选择定到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小学课程。继《博物馆社会教育与学校课程教育结合实例探讨之一———以“我和漫画有个约会”活动为例》探讨过课程介入运用后,这里用另一个活动来再次探讨课程介入和试探性活动演习在活动组建策划过程中的意义。

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作为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活动共建的合作方是有优势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材料》是2009 年,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课程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的教育功能。课程中,问题是活动中心;实践是活动的基本方式;社会是大课堂;合作是活动成功的保证。它需要学生采用新的学习方式,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以此达到系统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在《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材料》五年级的课程中“人与自我”部分详细讲到家校携手,快乐成长实践活动,特别在家长义工服务队中更是将雍小的亲子志愿者服务队作为典范。作为亲子志愿服务比较成熟的机构,雍小校方和家长理论上应较容易接受亲子导览志愿服务的。但实际上从开始项目洽谈到真正成立独立的服务队经历了近两年。博物馆宣教员正是在这两年时间里,与学校在不断地开展相关的宣教活动。这些活动就是课程介入和试探性活动演习的过程。

2.1 流动博物馆送展到学校活动。2011 年开始流动博物馆将《五彩缤纷的世界———蝴蝶图片展》、《中山籍著名漫画家作品展》等展览排期送到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受到雍小师生们的欢迎!在与雍小师生展览交流过程中,宣教员便采集了学校的相关特色活动、教学特点和需求。

2.2“心灵下午茶”课堂互动活动。志愿活动是雍小的校本特色活动,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很多家长便以义工志愿者的身份在学校的组织下带领着孩子们一起为社会提供很有意义的志愿服务。博物馆宣教、志愿服务理念和活动方式如何与学校的特色活动结合呢?宣教员走访多次校方后,最终选择一个班作为试点,以特色课堂“心灵下午茶”互动老师的身份,定期与班级学生交流。这是成立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队活动前期的课程介入的开始。2012 年9 月的第一节课,从“分享哪里好玩介绍”开始,到后来的“各地博物馆特色分享”、“中山市博物馆文物故事和展览分享”、“什么是志愿讲解员”、“小小志愿者”“、首博小小讲解员———想飞的女孩的BLOG分享”等。一次次的分享带着孩子们认识博物馆、了解志愿讲解。经过一系列的“心灵下午茶”分享及中山市东区教办领导郑主任到校举办新生教育讲座明确“建议家长多鼓励孩子们走进博物馆学习,学会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孩子们很多已产生想到博物馆去了解志愿服务的念头了。甚至他们将去了博物馆的感受带回来在“心灵下午茶”课堂上分享。“心灵下午茶”课堂互动活动是博物馆宣教活动有效的课程介入。它为后期开展文博系列宣教活动做好博物馆前期教育,为开展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提供了前期的课堂介入学习铺垫。

2.3 假期社会实践志愿活动。根据教学大纲计划,每个班每个学期均会有多个社会实践项目配合课堂教学。每个社会实践活动均以老师、家委会为组织者。到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宣教员将相关的活动信息宣传做到老师、班级家委会和年级家委会,相继开展了周末参观讲解体验活动、寒假亲子文明导览志愿活动初体验等。这是成立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队前的试探性活动演习。演习里,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家长的爱的辅导,萌娃们的快乐成长;看到了过程中暴露的组织策划等方面的问题、缺点和不足,收集到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需求,为下一步成立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队,进行人员培训、队伍建设提供调整的方向。寒假亲子文明导览志愿活动初体验是“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项目试探性活动演习。经过演习,总结活动经验、调整策划方案。这时校方、家长认同活动成熟,宣教员及时提出成立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2014 年3 月21 日,经过学校年级招募小小志愿者近40 人。中山市博物馆与共建学校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联合组建的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队伍正式成立。并于当天启动培训,在学校老师和宣教员的带领下参观学习了中山市博物馆及其分馆。在陆续接受一系列的培训和练习、考核后以亲子形式首站挂牌服务于中山漫画馆。亲子导览服务活动定期持续进行得到了校方、家长、同学们和社会的认可。

3 结语

博物馆社会教育与学校合作的学科除《综合实践活动》外还可以很多,品德课、美术课、历史课、音乐课、生物课等;可以是小学各年级、中学、中专,甚至是大学,像动漫、艺术设计、服装设计、旅游管理等。关键是宣教员要找到合适的主题和切入点,这就需要宣教员发挥能力与学校沟通,进行基层调研,开发拓展活动项目。

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的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而博物馆社会教育主要以展览和宣教活动来实现。在展区,通过实物、图片、文字、声音、动画、影视等多媒体手段来展示展览,宣教活动则更灵活。虽然在教育方式上、方法上学校和博物馆有很大的差别,但都共同承担教育的职责,所要达成的素质教育目标也一致。基于这点,要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学科教育进行更有效的资源整合不但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更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

一个展览不仅要精心设计展陈内容、展览方式,更要有目的地密切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如何教和如何学就是博物馆社教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过程。将博物馆的展览带到学校课堂,将学校的课程教育引入博物馆相关活动,这就是宣教活动与学校合作的策划切入交集点。进行课程介入和试探性活动演习就是多一些对博物馆受众的关注。因为关注的过程,就是关注学习者对教学的情感体验和精神领域;关注学习者如何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学法和习惯;关注学习者是否尊重伙伴、是否能与他人合作,就是给学习者留有充足的发展时间和空间。这些也与学校教学方式中的教学过程是一致的,只有做到如此的关注,才能真正体现一个展览、一个宣教活动的价值真谛。社教活动的课程介入成功有效,试探性活动演习及时调整方案对策,才能更好地完成策划组织博物馆与学校共建的社会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家校联手形成教育合力[J].doc88.com/p-398249985455.html.

博物馆年终总结篇5

在此,祝贺大家圆满完成筹建和服务***的重要任务,我代表中心党委感谢各位的辛勤付出,感谢各单位的倾力支持!中心党委对各位寄予殷切希望,希望大家回到原单位后,能够将***的有益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新的贡献。

下面,我想结合今天的会议再谈几点感受:

第一点我想说的是——中国***博物馆是一个奇迹,你们就是奇迹的成就者和见证者。

中国***博物馆在我国是一座具有唯一性的博物馆,是本届园博会区别于往届的最大特点。***的筹建历经了艰苦卓绝的过程,最终完美亮相;***的运行经受住了各方考验,成为第九届园博会的亮点。国家住建部仇保兴副部长在园博会闭幕式上,再次把***提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来评价。

如果说中国***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和平稳运行创造了奇迹,那么参与***筹建和运行的同志们成就了奇迹、见证了奇迹,让这个奇迹更加精彩。大家通过不懈努力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向社会各界讲述了中国***的深刻内涵,更讲述了市公园管理中心青年队伍勇于拼搏、团结奋进的精神,这是我们全中心系统的骄傲。

第二点我想说的是——中国***博物馆是一个契机,你们在这里展示了风采、锻炼了自我、积累了经验。

中国(北京)国际***博览会是国际性的***盛会,每两年才举办一次。而建设中国***博物馆在园博会的举办历史上尚属首次,具有开创性意义。我们在座的各位能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是机遇、是挑战,更是一个展示、锻炼、提升自我的千载难逢的契机,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

第三点我想说的是——中国***博物馆是一个家庭,你们在这里互帮互助,建立了感情,发挥了合力。

大家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岗位,是筹建中国***博物馆把大家聚在一起,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都亲身感受到了中心各级党组织的关怀,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大家在这里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帮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同时,在这个新组建的大家庭中,每个人的优势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形成了合力作用,使中国***博物馆的整体服务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为中国***博物馆的安全平稳有序运行奠定了基础。

在此,再一次感谢大家的无私奉献,感谢各单位的鼎力支持!

 

同时,我对完成***筹建任务的同志们还有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你们总结收获,提炼经验,把***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希望大家回到原工作单位之后,能够认真思考、总结筹建***期间的收获和经验,结合各自工作岗位实际,形成一套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措施,使筹建***的经验做法在推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希望你们坚持学习,增强本领,在中心事业发展中再立新功。

青年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学习是青年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把筹建***期间钻研讲解词、钻研服务工作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认真学好基础知识又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既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又广泛涉猎其他知识,既重视学习文化知识又努力掌握实用技能,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切实增强本领,提高水平,为中心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希望你们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为中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青年最具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我希望大家能够始终保持勇立潮头的浩气,超越前人的勇气,与时俱进的朝气,立足岗位、立足实际,讲求科学、讲求方法,把创新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切实增强创造热情、提高创造能力、迸发创造活力,为推动中心系统的改革创新工作贡献聪明才智。

博物馆年终总结篇6

关键词 博物馆 观众行为 互动 交互设计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5.089

Display equipment Design in View of Hubei Museum Spectator's Behavior

WENG ChunMeng, GAO Zhe, WANG Jie, ZHANG Ruike, WANG Jingran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Museum in China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ten years, educational function will be the focus in the future. Based on investigation of Hubei Museum spectator's behavior and analyze its characteristics, design idea of display equipment is putted forward which add cultural experience and expands traditional exhibition content, to better meet spectator's demands. Therefore, it associates and completes a conceptual design of "Chime Music Game", as a derivative of museum exhibition terminal and enriches visiting experience.

Key words museum; spectator behavior; interaction; interactive design

近十年来,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迅猛发展,增长幅度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2015年3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其第一章第二条明确“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①旗帜鲜明的把“教育”列为博物馆各项功能之首;同时指出要“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②因此,博物馆的发展将更强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属性,聚集观众需求,以公共文化资源的视野推动博物馆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结合时代前沿与最新手段,不断吸引更多观众,特别是学生走进博物馆,主动接受“教育”。

1 湖北省博物馆的观众行为调查

湖北省博物馆自2007年起,在全国率先实行免费开放,年观众接待量约140万人次。对参观博物馆的观众进行调查,目的在于获取他们在参观博物馆时的行为特征,有助于更加了解博物馆的服务对象,促进“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有效互动,提供观众乐于接受的服务。

1.1 湖北省博物馆简述

湖北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部级博物馆之一,藏品丰富、地方色彩浓郁,基本反映湖北传统文化的鲜明面貌,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等经典馆藏闻名海内外。

1.2 观众人群概况

观众作为博物馆的服务对象,职业、性别、年龄、地域、文化素养均有着较大差异,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本文参照《湖北省博物馆2012年度观众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将观众分为专业工作者、普通观众(零散观众)、游客(集体观众)和少儿观众(中小学生)。③

1.3 观众行为分析

我国博物馆发展中,曾经普遍存在重“物”轻“人”的现象,导致博物馆观众的相关研究远不及博物馆藏品等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需求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博物馆需要不断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结合新手段、新方式来更新教育方式以提高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能力。而使博物馆的服务更具有针对性,更好的走向公众,首先须关注观众行为本身,并进行深入研究。

博物馆观众行为包括观众参观目的、参观偏好、停留时间等,既有集体性的趋同倾向,也因个体产生差异。根据《报告》,本文将博物馆观众行为作一个简单概括(见表1)。

除了上表总结的观众行为特点,还有研究表明观众对制作精良、体积庞大、工艺奇特,且位于独立展柜或醒目位置的展品的参观率较高;喜欢参观与日常生活联系较紧密、易懂或者展示手法独特的展品。④观众对于博物馆内的参观内容与信息获取,越来越具有主动性而非被动的知识性习得。

2 湖北省博物馆目前的展陈概况

博物馆年终总结篇7

关键词:博物馆;志愿者;活动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2-0243-02

1 博物馆志愿者活动概况及产生的积极影响

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其实是一个不断积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正如《礼记・大学》中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终身教育成为必然的现代社会,完成这一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过程的重要机构之一就是博物馆。博物馆承载着比任何机构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015年颁布实施的《博物馆条例》明确指出“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很显然,在这种社会公益文化宣传机构的概念定义下,仅凭博物馆自身运作,是无法完全满足全社会对博物馆的文化需求的,因此,博物馆志愿者应运而生。

根据国家文物局年度博物馆年检备案情况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博物馆总量达到了4510家。但仍然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许多基层博物馆实力还很薄弱,全国还有许多县没有综合博物馆,占未成年人总数一半以上的农村青少年还不能便捷地享受博物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

我国博物馆志愿服务组织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博物馆志愿者的行列中来,无私奉献,用热情、爱心、技能服务于博物馆、回馈社会,成为博物馆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2 黄国故城博物馆志愿者活动开展情况

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巨大的社会文化和经济价值。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指出:志愿者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博物馆面向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走向社会的主要桥梁和纽带,他们为博物馆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怎样充分实现博物馆文化资源与志愿者人力资源在配置上的互补,达到共同服务于全体人民的共赢目的,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初步探索。

黄国故城是一处部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黄国故城博物馆是一处县级大遗址博物馆,自2009年成立以来,其陈列展览和轰轰烈烈的志愿者活动,成为豫南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博物馆。博物馆成立之初,秉承博物馆的宗旨“取之社会,服务社会”,我们通过大力宣传,招募广大青少年和干部职工,通过上岗培训,成为志愿者。开展了“我是小小讲解员”的活动,引导社会参与,评选出“讲解小能手”。特别是当前开展的“让文物说话,讲中国故事”活动中,涌现出更多优秀志愿者,他们满怀热情,展示了风采,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自己,并且从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实践中,收获快乐。

3 博物馆志愿者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通过对黄国故城博物馆近几年开展的志愿者活动的调研,发现其中还需面对许多问题,并进一步寻求解决方法。

3.1 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社会认同感缺乏,需加大社会支持力度

博物馆志愿者服务不计报酬,贡献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先行者,理应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好评。但是,应试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广大民众因考虑学习时间等原因,影响其参与志愿活动。此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因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影响,阻挡了其进入博物馆志愿者队伍的步伐。因此,一方面,需大力宣传建立学习型社会,引入终身学习的概念,将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另一方面,倡导全社会关心爱护他们,在医疗服务,交通出行等方面,给予志愿者特殊照顾,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认同感。

3.2 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单一,需加大创新机制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惠民设施,大都开展了简单易行的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看似种类各异、丰富多彩,实则形式简单、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和特色,无法吸引志愿者长久参与其中,形成博物馆志愿服务的长期效应。只有通过培训学习、锻炼培养出更多的素质高、能力强的博物馆志愿者,形成全民参与阶梯深入的稳定发展格局,不断加大志愿者活动创新机制。

3.3 志愿者队伍的培养缺乏系统性,需引入健康成长机制

虽然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迅速发展,但是博物馆志愿者队伍,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的培养,直接导致博物馆志愿者能够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范围严重缩水,博物馆志愿者的工作热情随时间增长而明显下降等问题。如何为它们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进行了探索。

我们通过进行通识教育、现场实践等方面的培训,在搭建黄国故城博物馆志愿服务平台的同时,促进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适应社会对志愿服务专业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的需求,也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为博物馆志愿者们提供直观、现实的志愿服务技能培训学习环境,拓展志愿者们的文博历史知识,提高志愿者们的交流沟通能力,为他们更好地提升自我、奉献他人创造条件。

3.4 志愿者对博物馆志愿服务组织团队认同感有待提高

志愿者是博物馆志愿服务组织的基础。在对志愿者的调查问卷中,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上,选择锻炼能力的占到近一半,其次是服务社会,然后依次是热爱文物、结交朋友、业余爱好。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部分志愿者在加入志愿服务组织时,激情加入,认识不足,经过时间和志愿服务工作的洗礼后,在后来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显得后续动力不足,半途而废,直接导致志愿者的流失。志愿者对博物馆志愿服务组织团队认同感有待提高,使其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博物馆的宣传与展示,加强团队建设,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以期获得满足感。

2015年3月20日,《博物馆条例》正式施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强调指出,博物馆属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具有公益属性,是特定使命和宗旨的非营利组织。博物馆还要突出教育功能,博物馆建设应当坚持功能优先原则。(1)“博物馆为志愿者提供了V阔的天地,增加了智慧,提高了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展示了自我价值。博物馆则通过吸收志愿者达到利用这批社会力量开展工作,更好地服务观众,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如何提高博物馆志愿者的服务水平,有赖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博物馆年终总结篇8

民间资本注入博物馆,为民众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选择,本是好事。但不可忽视,不少民办博物馆藏品良莠不齐,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离惠民差得远,离误民倒很近;也有一些缺乏“造血”功能,在金主“揭不开锅”时,便遭遇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关门的厄运。而进入门槛低、监管有空白等问题也普遍存在。在深圳,甚至流传着,“每年注册新开10家很正常,但每年关闭10家也很正常”的叹息,民办博物馆如何走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怪圈,值得各方探索。

尴尬:建者积极,看客冷清

高松是地道的东北人,却对南京的人文历史情有独钟,门雕、老门牌、古井栏、雕花大床……这些富有南京时代特色的老物件他收藏了近万件。2007年他的“老城南印象陈列馆”落户位于城南的秦状元故居,布展面积达到了近500平方米。然而短短二三年时间,“老城南印象陈列馆”几度缩减展览面积,直至三年前彻底搬出。

位于深圳宝安区创业二路的宝安艺术城曾是多届深圳文博会的分会场,当代名家文房四宝博物馆便坐落于此。馆内,精雕细琢的砚台、名家字画、古纸等藏品十分丰富,683件藏品耗费了馆长郑国标很大的精力。一周七天,郑国标很少离开博物馆,带客人四处参观,仔细介绍每一件藏品,是他的一大乐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郑国标觉得,藏品只有分享,才更具价值。

和郑国标一样,深圳有很多企业家爱好收藏并乐于分享,他们以个人或企业的名义,自掏腰包成立民办博物馆。沙井蚝文化博物馆、聚兴元紫砂壶博物馆、水岩奇石头博物馆等都曾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2010年,国家文物局等7部委共同出台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民办博物馆发展,随后全国各地都针对民办博物馆出台政策。不少有经济实力的民间收藏家“欣喜若狂”,民办博物馆不断涌现。据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文物管理办公室统计,目前深圳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就有14家,未注册或正准备注册的则更多。

虽然遍地开花,但民办博物馆的受欢迎度并不高,不少已经被笼罩在“自娱自乐”的阴影里。

在深圳名家文房四宝博物馆,即便是周末,参观者依旧寥寥。位于福田区上步南路的深圳钢琴博物馆,专门收藏展示来自世界各国的珍贵古董钢琴。作为国内两家专门的钢琴博物馆之一,该馆每周参观登记的人数不超过10人。“深圳的民办博物馆大都这样。”郑国标无奈地说。

情况稍好一点的,是位于深圳龙岗区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的毕印刷文化博物馆。该馆占地600多平米,由深圳市力嘉创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资创建。在产业园的带动下,平日里参观人数超过百人。

“民办博物馆不可能遍地开花。因为它是小众而非大众的东西。”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认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民办博物馆兴起的热潮,是近几年特定状态下的产物,肯定要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困局:资金短缺、专业性不足是两大硬伤

在受众不买账的同时,民办博物馆还遭受着自身缺陷的折磨,生存状况令人堪忧。

2010年,广东首个民办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深圳市水岩奇石博物馆得到广东省文化部门的正式批复,落户宝安区西乡街道盐田商务广场,后来,该博物馆资金链断裂,彻底消失。

曾与当代名家文房四宝博物馆毗邻的聚兴元紫砂壶博物馆,如今也不见踪影。知情人士透露,该博物馆注册审批耗时较长,手续繁琐,完成注册前就因“青黄不接”不得不关门。

“博物馆不赚钱,而且很烧钱,馆主若没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很难维持。”宝安区文体旅游局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宁建文说。

宝安区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我区一个民办博物馆为例,前期投入经费就要200万元,每年的运营经费也需40万元左右。运营经费中,场地租金、人工费、藏品征集费占了一大部分。博物馆本身属于公益事业,凡在我区设立的民办博物馆都被要求免费对市民开放。因此,民办博物馆几乎没有什么收入来源,每年的资金缺口都达到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元。”

专业性不足,则是民办博物馆的另一大硬伤。跟国有博物馆比起来,民办博物馆的展品不够丰富,内容也较为单一,导致吸引力不够,加上很多民办博物馆都缺乏宣传意识,参观者更是寥寥。

收藏爱好者张先生表示,虽然很多人喜欢收藏,但并非所有人都具备专业的鉴别水平,因此民办博物馆藏品的质量难以保证。此外,开设博物馆,一般对展品的数量有硬性要求,比如,《安徽省民办博物馆管理办法(草案)》要求,民办博物馆藏品数量应达到500件(套)以上,且来源合法,这致使很多博物馆容易降低藏品要求。

“如果是馆主自己把玩,藏品质量好坏外人不便评论;但如果以博物馆形式对外开放,就一定要保证藏品的质量,这需要对民办博物馆的准入门槛有一个非常详细的规定。”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说。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不解决好专业性问题,将会影响到民办博物馆的整体印象和后期发展。

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馆主宣繁秋认为,民办博物馆目前还没有得到国家的实质性扶持,这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民办博物馆创办者的素质高下不一,终极目的也不相同,有的馆藏、展品资源不丰富,少特色,加上缺乏造血的功能和机制,观众日见减少,自然难以为继。

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则认为,民办博物馆的发展困境,还是因为我国目前文化消费内需不足,博物馆事业需要文化消费群体的壮大,除了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之外,还需要多样化的市场文化消费,因而民办博物馆的角色将是细分观众和深耕需求。

尝试:安仁博物馆小镇抱团取暖, 能否熬得春暖花开?

四川安仁古镇离成都不过39公里,却好似一个民艺风土的精神故乡。浮生长梦一百年,安仁以“武”崛起,却以“中和”的气度闻名,以“博物”的宽厚闻名,以“仁者安仁”的至诚闻名。作为一个以民国公馆与风情著称的“博物馆小镇”,这里能否给民办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安仁古镇拥有三大核心文化旅游资源: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刘氏庄园、中国最大规模的民间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民国风情公馆老街,以及保存完好的27座中西合璧的老公馆、35座博物馆、16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00余万件藏品、167件(套)国家一级文物。这里先后被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保护学会授予“中国博物馆小镇”、“中国文物保护示范小镇”的称号。

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介绍,2013年建川博物馆聚落总共有24座民办博物馆,2014年将再添6座,达到30座。目前,博物馆门票价格为个人100元,团队80元。对于盈利,樊建川坦言“没有把握”,“我们投入建川博物馆好几个亿,如果躺下来收利息的话,也能收一亿,但我们建成博物馆,盈利只有几千万,其实也谈不上盈利,只能说保本,工资、水电费、维护费用发出去,自给自足已经很了不起!”

樊建川很看好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在他的宏伟蓝图里,博物馆小镇让博物馆事业和产业结合,集聚效应能吸引来大批游客,然后餐厅、酒店、展览、旅游商品的售卖、电影道具的出租都能依托发展起来,从而形成综合产业,使民办博物馆活下去。“单个的博物馆别人可能不想跑这么老远,但要是一次能看几十个形形的博物馆,那吸引力就大很多。”

在他看来,博物馆甚至可以成为聚会的场所,除了提供知识以外,还可以提供休闲、娱乐,“四川人爱打麻将,逛完博物馆,打个麻将说有什么不好呢!”他建议,开办民办博物馆,一定要考虑运营,文化和旅游要联营,不要清高,才能生存。

然而,也有人对安仁博物馆小镇的前景表示担忧,能否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还是最终被商业化所绑架,只见娱乐、不见文化,只有时间能告诉人们答案。

扶持:用地、税收等财政优惠

而令民间办馆人欣喜的是,不少地方不断出台新政,给出相当优惠的政策扶持民办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四川双流市政府面向全国招馆,每家民博免费给地20亩,展馆建设每平方米补助500元;在西安,2012年全市23家民办博物馆共得到省财政专项运营补贴600万元,2013年这个数字又提高到1600万元。而西安市土地规划中专门划拨出一块地,用于建设博物馆城,面向全国招纳100家民办博物馆入驻,每家民博免费给地10亩,建设补助每平方米500元,目前项目已经获批;苏州市政府更为主动,正在与河南省几家有雄厚实力的民博联系,动员他们离豫赴苏办馆,并允诺在用地、补贴上均将给出优厚政策……

2012年8月,《深圳市民办博物馆扶持办法》明确提出,由“深圳市文化事业建设费及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民办博物馆门票补贴和临时展览补贴。对年度接待免费参观一万人次以上的民办博物馆给予门票补贴,每家博物馆年度补贴总额不超过50万元。门票补贴根据每人次门票补贴标准和免费参观总人次核算,每年申请上一年度门票补贴等补贴政策”。2012年,深圳还投入100万元,对全市申请并符合条件的4家民办博物馆进行扶持,补贴博物馆场租、水电及物业管理费用。

博物馆年终总结篇9

关键词:博物馆 多媒体技术 信息化 陈列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205-02

博物馆是以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为基础,集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功能于一体的场所。博物馆把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采用形象化方法,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陶冶艺术审美情操。可以说,博物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人类知识的宝库,是世界文明的窗口,也是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金字塔。

现今在我国各种各样、形形、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有几千座。这些博物馆各具特色,其陈列展示手段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博物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从最初的博物馆网站建设到现在的博物馆3D虚拟展示,多媒体技术始终贯穿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晋祠博物馆作为博物馆家族中的一份子,也在探索信息化发展方向。

1 晋祠的文化遗产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距离市中心25 km,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是集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园林景观为一体的著名遗址类文化遗产地。晋祠文化遗产价值独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晋国的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石刻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孤例;同时,晋祠也是世界王氏、张氏的发祥地。晋词博物馆作为晋祠的主体管理单位,是一座集文物保护、学术研究、陈列展览、安全保卫、景区建设、重要接待及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

晋祠文化遗产丰富,建筑、彩塑、壁画、碑碣等均为国宝。

北宋以来的各类古建筑100余座。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的圣母殿堪称宋代建筑典范;同期兴建造型奇特的鱼沼飞梁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实物孤例;建于金大定八年的献殿稳如大殿,巧似凉亭,是我国唯一一座殿与亭结合的古建筑。此外,对越坊、水镜台、胜瀛楼等古建筑也各具特色。

北宋以来的各式彩塑190尊。彩塑侍女像突破了北朝以来宗教造像的藩篱,是中国雕塑史上宋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对于研究北宋宫廷六尚制和宋代宫廷生活、衣冠服饰以及研究宋代彩塑艺术都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元代乐伎像为目前已知的全国唯一一组完整的元代乐队塑像,是研究元代杂剧和古代乐器发展的珍贵实物资料。此外,水母楼鱼美人像、老君洞金身三清像等古代塑像,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壁画12处,最有价值者当属关帝庙内壁画,是目前己知的唯一一套完整的古代三国志连环画壁画。

碑碣石刻400余通。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开创了我国行书上碑的先河,被誉为第一通行书碑,是晋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凿刻于武周时期的华严经石刻,共132块,内有19个武周造字,武则天亲笔为之题序,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

此外,晋祠金属文物也有突出代表。四尊宋代铁人挺拔威武,虽历经风霜,历千年而雄风不减;五对铁狮分别铸于宋、明,张牙舞爪,威风八面;五口大钟满布铭文,记载着历史岁月沧桑。这些文物代表了古代冶金技术的突出成就。

晋祠青山环绕,碧水川流。在这里,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古树掩映,曲径通幽。馆区内有古树名木80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树26株。西周初年所植周柏(卧龙柏)、长龄柏经碳十四科学测定,均已有3000年树龄,隋唐所植的数株槐树,历经1500年风霜雪雨,至今仍枝繁叶茂,郁郁苍苍。

2 晋祠的陈列现状分析

2.1 晋祠的陈列内容及方式

晋祠博物馆由馆区和悬瓮山景区构成,总占地面积1696亩,其中,馆区178亩,悬瓮山景区占地1518亩。馆区建筑面积22762.4 m2,约占馆区面积的19%,古代建筑100余处,共计14165 m2,占建筑总面积的63%。目前,博物馆内绿化总面积达36548.4 m2,约占核心景区面积的30%。其中新增人工绿地7305 m2,约占整个绿化面积的20%。

由于晋祠博物馆主要是以古建园林为主的博物馆,有别于传统的历史类博物馆,其陈列展示的技术手段受到很多局限。类似于故宫博物院,所有的陈列展示必须依托每一个单体建筑才能实施。但是晋祠又具有其独特的元素,在晋祠的每一个单体建筑内,又有诸多附属文物,例如:彩塑、壁画、碑刻、楹联匾额等。加之晋祠的每一处建筑的建筑年代有所不同,所以每个单体建筑的建筑结构、建筑装饰都各具特色,形成了如今晋祠这样一个古建筑博物馆,具有晋祠特有的风格。另外,晋祠古树众多,最早的古树为西周所植,距今3000多年,之后历代均有所植。加之晋祠建筑类型丰富,亭台桥榭均有实例,又使晋祠成为了一个园林式博物馆。但晋祠既不像颐和园皇家园林那样规模宏大,又有别于苏州私家园林那样小巧别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因此,晋祠的陈列主要以本身固有的建筑群、古树名木及建筑附属文物为主要内容,陈列手段也就比较单一。在整个陈列过程中严格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十六字方针,在不涉及文物本体的前提下,增加了一些辅助说明,例如:说明牌等。但是所有的陈列元素必须符合晋祠自身的建筑风格,要与建筑本身浑然一体,因而缺乏生动。许多前卫的设计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无法实施,所以晋祠的陈展风格就只能古色古香,不能有过多现代的元素出现。

除了晋祠这些不可移动文物的展示之外,晋祠还有董寿平美术馆、傅山纪念馆、世界王氏、三晋廉吏馆及赵梅生美术馆等基本陈列。这几个展览依托各自独立的展览环境,运用了一些常规展览的技术手段,有展柜、灯光、说明牌等。为了增加展览的视觉效果,在展柜的选择、展品的布置、灯光的照射、说明牌的设计等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整体展览色调的把握均与展品本身溶为一体,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比如在昊天神祠内布置的三晋廉吏展,展览以图版的形式出现,展览运用暖色调,这样在灯光的照射下,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图版中用历史人物画像结合文字说明,设计讲究,图文结合融洽,给人一种和谐之美,使人有种亲近的冲动。另外,在一些展区运用了一些多媒体设备,比如在董寿平美术馆和三晋廉吏馆安装有液晶电视,循环播放董寿平生平视频及图片、历代廉吏小故事等内容,作为辅助陈列增加了展览的观赏性和知识的延展性,起到了极佳的展览效果。

为了丰富展览内容,我们在董寿平美术馆内专门布置了董寿平先生生活馆。该馆是与主展区紧密连接的,不仅陈列有董寿平先生生前使用过的物品,还原了董老生前家中的生活场景,而且仿照真人等比例制作了董寿平先生硅胶像。在游客参观完董寿平书画精品之后,观看董老生前的生活情景,使游客更加了解董寿平老先生这位书画巨匠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格魅力。

2.2 晋祠现有陈列的局限性

晋祠虽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对其流连忘返,但因其本身的特殊性也给广大游客带来了遗憾。例如:在晋祠主殿圣母殿内陈列的北宋彩塑侍女像,因为常年处于大殿内,环境相对独立。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及行走带入的灰尘会对彩塑本身造成极大的伤害,出于对文物保护的目的,我馆不得不将其封闭,游客只能通过栅栏远远观看这些美妙绝伦的艺术精品,无法近距离观摩;在圣母殿南侧的水母楼二层陈列有明代彩塑鱼美人像,是晋祠的又一彩塑精品,因为水母楼为木构建筑,而且通往二层的通道既陡又狭小,也有同圣母殿内彩塑一样的原因,故而游客也无法看到其尊容。

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我馆在景区正门入口广场宣传栏内设置了部分展示,但这些展示只是诸多精品中的一部分。另外,我馆的印刷出版物《晋祠彩塑》中较全面的展示了彩塑内容,但出版物只能平面展示,无法展示全貌,对广大游客来说同样无法感受彩塑的传神之处。随着三维技术的发展,我馆也做了一些工作。2012年我馆对晋祠景区核心景点进行了全景扫描,并经编辑后制作成景区虚拟展示数据,链接在晋祠官方网站上。这样,游客可以通过网络身临其境,看到晋祠全貌,也能领略实地无法看到的内容。但是,对于不经常上网的人群,同样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3 多媒体技术应用构想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应用,尤其近年来在博物馆行业的应用更加广泛。文物展品的三维展示、文物制作过程的模拟、建筑结构的三维模型展示、历史场景的实景还原、镭射银幕展示等,这些辅助陈列都依托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这样高速的信息化发展大潮中,晋祠也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技术手段,摸索今后博物馆信息化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们对晋祠景区内的所有文化遗产进行了影像数据采集,内容涵盖古建、彩塑、壁画、楹联匾额、碑碣石刻、铁质文物、馆藏文物、古树名木、四季景观、文献史料等方面,形成了庞大的影像资料库,这为我们进行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探索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对我馆文物进行恰当的辅助陈列,从而丰富我们的展览,增加与游客的互动和交流,起到更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通过多方调研,结合晋祠自身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丰富陈列内容。

第一,利用自身资源,增加多媒体展示平台。

利用我们现有的数据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建立晋祠文化遗产数据库,运用电子屏或触摸屏等介质在景区内充实展示内容。在晋祠景区入口处宣传栏内设置大型电子屏,循环播放晋祠的宣传片、高清图片等内容,使游客在参观前就能全方面了解晋祠,引导游客游览。游客服务中心内设置触摸屏,展示晋祠虚拟漫游或晋祠文化遗产数据等内容,使游客在休息之余用指尖触动晋祠。这样,游客能够系统化地了解晋祠的文化遗产,而且可以通过触摸屏的交互功能更深的探索晋祠内涵,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加深对晋祠文物知识的理解。另外,可以尝试在保证文物本体安全的前提下,增加核心景点的触摸屏展示。例如:圣母殿廊下,设置一到两台触摸屏,专门展示圣母殿内宋代彩塑及水母楼二层明代彩塑的三维影像数据,全方位的展示每一处细节,这样的辅助陈列可以弥补游客无法看到这些艺术珍品的遗憾。而且交互式的操作,可以拉近游客与文物之间的距离,使游客更深的了解文物本体。

第二,发掘自身优势,打造独特展示内容。

晋祠拥有独特的文物资源和文化内涵,充分发掘自身优势,可以打造独一无二的展示内容。比如晋祠的主体建筑圣母殿,它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也是宋《营造法式》的典型实例。中国古代建筑的诸多建筑方法在晋祠这个古代建筑博物馆内均能寻见端倪。如果将这些建筑结构建成三维模型进行还原,并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其进行交互式展示,将是古代建筑结构最形象、最直观的教学实例。另外,晋祠这个建筑群是自西周以来经过多次改扩建形成的,了解每个建筑就能看到晋祠的发展历史,而且晋祠在历代形制规模也不尽相同。因此,把晋祠每处建筑、古树等运用三维扫描技术进行记录,并开发一套交互式模拟展示平台,通过时间线拖动的方式进行不同历史时期晋祠规模的模拟展示,能形象的展示晋祠的演变过程。同时在每一处时间节点上可以展示当时晋祠发生的历史人物、事件等内容,将是对晋祠发展历史最直观的展现。

第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多种方式进行展示。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已经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已经无法脱离。因此,晋祠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将自己通过不同渠道进行宣传展示。

首先,将内部局域网进行延伸,在景区人流集散地及游客服务中心架设无线AP,搭建无线网络。同时开发ios、Android、wince等版本的智能终端客户端程序,部署信息服务器,承载晋祠虚拟展示、晋祠文化遗产数据、晋祠景点介绍、晋祠景区导览等方面的数据,使游客既可以通过无线访问网络资源,也可以从信息服务器下载适合自己手机或智能终端的客户端程序,实现晋祠景区导览、资讯查询等功能。使游客在晋祠的参观无处不在,即使离开景区,其内容在手中的智能终端里也将一直存在,直至将其删除。

其次,可以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这三家运用商合作,在景区内架设其WLAN热点,这样游客在晋祠可以畅游网络。当然,合作的内容首先是运营商为晋祠提供晋祠信息的推送服务。即当游客在景区内开启WLAN或数据服务时,将接收到晋祠景区的资讯包,包括晋祠的介绍、晋祠的门票价格、景区天气等服务性内容。这样,运营商和晋祠景区将实现双赢,晋祠也多了一种宣传展示的途径,而游客将得到最好的服务。

有了前两个网络基础,最终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我们可以丰富网站内容,链接各类数据资源,游客在景区内通过自己的网络设备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晋祠网站信息,获得晋祠资料。同时,加大对晋祠官方微博、微信的维护力度,游客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对晋祠加关注,实时进行沟通、咨询。这样,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展示,是符合博物馆信息化发展要求的,能弥补传统陈列的不足。

4 结语

晋祠博物馆虽然陈列环境有所局限,但是正确的审视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成熟的多媒体技术,不难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多媒体技术的充分应用、信息平台的资源整合可以为晋祠博物馆打造一个高水准的信息化平台,在今后的博物馆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给晋祠博物馆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 祁庆国.新型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 首都博物馆案例[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1).

博物馆年终总结篇10

2011年11月8日,在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一群参加“纺织文化之旅”的外国“织女”们在馆长吴元新的指导下,极有兴致地学习操作纺纱车,并兴奋地向记者展示她们当天和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起制作的蓝印花布台布。连日来,这批来自瑞典、丹麦的23位女性纺织工作者畅游南通,兴致勃勃地走进了沈寿艺术馆、蓝印花布博物馆、南通纺织博物馆等环濠河博物馆,观摩和学习刺绣、蓝印花布制作、纺织等传统工艺,感受中国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

事实上,外国友人专程造访南通的环濠河博物馆群,并不是新鲜事。去年11月,参加上海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的近600名全世界博物馆界的专家相聚南通,慕名参观以南通博物苑为龙头的环濠河博物馆群。作为中国第一所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相得益彰的馆藏风格,深深吸引了大英博物馆亚洲部研究员史明理博士。她对“环濠河博物馆群”现象充满兴趣,特地要了相关资料,表示“回去作些研究”。此行的外宾中,还有国际博协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席安奈特,当她踏上了南通这座“博物馆之城”的土地时,同样发出连连惊叹。早在2005年,南通博物苑百年苑庆时,来通参加活动的国际博协主席库敏斯也为环濠河博物馆群的风采所折服。

“目前,环濠河一批正常开放的博物馆已集体注册为国际博协的会员单位。”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处长杜嘉乐透露,去年5月,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了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榜上有名,该项目也是全国47个入选项目中唯一一个文博单位。

据统计,环濠河博物馆群现有20家博物馆,其中,国有博物馆4座,行业博物馆9座,民营博物馆7座。有各类专业人员255个,全年举办各类展览86场,文物藏品123970件,年接待观众114万多人次,已有10余家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其中,国字号的珠算博物馆、审计博物馆等主流场馆在国内已经产生一定的影响。眼下,南通市正在积极筹建中国慈善博物馆、中国眼科博物馆、中国环境博物馆等三大部级博物馆。

文博产业 初露端倪

盛夏的南通博物苑,绿意盎然,风景秀丽,别有一番诗情画意。百余年的岁月沉淀,让这座中国最早的博物馆拥有了一份别样的历史厚重感,博物苑游客服务中心人来人往,为这座百年老苑再添新韵。

这个服务中心集旅游、购物、餐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总投资1000万元。真正现代化的博物馆,可以看,可以逛,也可以休闲,能让参观者待上一整天。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化的经营,对博物馆和游客来说是双赢的。眼下,博物苑正着手设计推出一批具有较高文化含金量的旅游产品。

与国有博物馆相比,民营博物馆的产业化发展更加迫在眉睫。在环濠河博物馆群中,民营博物馆占近1/3。没有政府拨款,纯粹靠自收自支,民营博物馆的生存之道更加令人关注。

对于这一点,沈寿艺术馆馆长卜元深有体会,“博物馆要走以文养文的道路,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2008年,沈寿艺术馆成功改制,摘掉“事业单位”的帽子,披上“民办”的外衣。抓住改制的契机,近年来,沈寿艺术馆不断拓宽思路,通过多种渠道弘扬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沈绣。

自2009年,沈寿艺术馆制作的精美沈绣《奥巴马总统合家欢》,由国家主席亲手赠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后,一时间名声大振,随着14家媒体纷至沓来,四面八方的订单也紧随而至。卜元透露,该馆已与国务院礼宾司、外交部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外,沈寿艺术馆还开办了文博商行,常年开办书画展、鉴定古玩、开发民间家具等,想方设法创收,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走市场化道路,不断开发风筝产品,是风筝博物馆创收的主要途径。“我们馆每年都会推出五六只大型创意风筝,目前已开发出6大类、20多个品种的大小风筝。”风筝博物馆工作人员徐俊华介绍,这几年,礼品风筝销路一年比一年好,不少大型企业还来博物馆定制极具企业文化特色的风筝。现在,该馆平均每年风筝销售额达10多万元。

作为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每年都会花上大量时间外出参加各类展览。“一方面是为了宣传南通的非遗项目——蓝印花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把握市场的需求。”近年来,蓝印花布博物馆积极走产业化道路,其注册的“蓝艺”品牌,旗下设有服饰、包袋、鞋帽、台布挂壁、工艺品等五大系列500多个品种。“只有与市场相结合,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与保护!”吴元新认为,民办博物馆不能仅仅当“花瓶”,必须开门办馆,自谋出路,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

“文博产业,大有可为!”杜嘉乐举例说,博物馆对外提供文物复制技术,比单纯卖复制字画更有市场,博物馆的创意经济具有无限可能。他透露,南通市正筹划举办中国博物馆民间收藏博览会,意在吸引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参与,打造一个集展览、鉴宝、讲座、拍卖于一体的大型文化产业活动,放大南通“博物馆之城”的品牌效应。

内涵提升 任重道远

南通纺织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纺织专业博物馆,自上世纪80年代建成开馆以来,该馆接待了数十万中外宾客,被誉为集历史、科技、园林为一体的纺织大观园。“当时,上海、浙江等地博物馆都曾来南通纺博取经,一时间享誉全国。”从事博物馆工作已有30多年,凌振荣心中始终萦绕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博物馆情结。他透露,由于体制改革等历史原因,这个博物馆逐渐褪去了昔日的光彩,一度出现“断奶”现象。为了维持生存,该馆的房屋大量出租,展陈也多年不变。最近获悉,该馆情况已引起市领导重视,有关部门也采取了扶持办法。

与纺织博物馆的现状相似,南通建筑博物馆、中国体育博物馆南馆等,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也处于闭馆状态。

“博物馆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基地,很多国外的大艺术家就是在博物馆长大的。”作为南通博物苑的老领导,凌振荣亲眼见证了环濠河博物馆的发展、壮大,更看好未来的发展。100多年前,张謇先生开风气之先,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100多年后,南通的博物馆群如何续写辉煌?有了量的保证,如何确保质的提升?这是摆在南通博物馆人面前的难题。

拥有优越的地段、良好的基础、丰富的资源,环濠河博物馆群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各类具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均坐落在濠河风景区内,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凌振荣认为,这样的布局不仅代表了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方向,也符合世界博物馆的发展潮流。